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建政研会研究课题立项报告范本3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建政研会研究课题立项报告3篇
【篇1】党建政研会研究课题立项报告
党建课题研究报告
党建工作调研课题 4月27日,鄂西管理处第五党支部召开支部工作例会,就XX年党建的工作调研课题安排的通知文件进行探讨学习。 会上学习了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要求以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核心任务,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实际问题,着力破解终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新发展创造新的贡献。 会议讨论以“开展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研究”为调研课题。以探索如何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为主线;探索党组织开展公推直选的途径和办法,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内民-主决策制度、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等,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生命力;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生机活力,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廉政准侧”。 支部负责人强调一要扎实做好党建工作,把课题调研作为加强和改进党建的重要途径,作为建设学习型的党组织的重要手段,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组织引导党员积极参加课题调研。二是在开展调研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主线,注重各个现实问题,切实加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篇2】党建政研会研究课题立项报告
党建创新课题研究报告
党建创新课题 ***年起,***区***街道党工委对社区内单位党组织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其中各类单位党组织共有1***个,党员***名。根据社区网络化的结构特征,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在社区各类党组织间建立比较密切的组织联系和工作运行的机制及活动方式,以“社区党建工作会议”这一组织载体为纽带,形成了适应本地区实际的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在社区重新整合,特别是随着管理重心下移,大量的社会事务正从企事业单位剥离出来,向社区空间转移,越来越多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以下简称“四性”工作)要由社区来承接。一方面社区的发展迫切需要汇聚党在社区的政治资源,更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单位党组织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通过对单位党组织政治资源的组织、整合,使之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
另一方面社区单位也正处于行政一体化体制向功能分化的社会化组织体系转变过程中,良好的社区工作、投资、经营环境直接关系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单位与社区有着共同的需要和利益,实现社区的政治资源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湖南街道党工委从社区实际出发,坚持以“四性”工作为抓手,以共同的政治目标、共同的社区利益、共同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社区党建工作会议”为纽带,旨在理顺社区党建工作各组织载体间的关系,明确各载体功能,进一步发挥单位党组织优势,形成强大的党建工作合力。 “社区党建工作会议”是社区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新型组织形式。湖南街道党工委在广泛征求单位党组织和其他方面党员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相配套的四个工作制度。一是定期征询意见反馈制度。即在每年的社区党建工作会议期间,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直接听取与会单位代表对社区党建工作报告的意见,发放《征询建议书》,征求对年内社区重大事项及活动的建议和要求,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意见处理情况反馈给单位。二是信息传递制度。街道党工委通过“社区党建工作会议”,把当年本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事项、工作思路,及时向单位党组织通报;
把市委、区委有关社区党建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等,及时向单位党组织转达,加快信息传递,实现资源共享。三是社区情况分析制度。街道党工委在单位和居民区建立起信息网络,加强与单位党组织间的经常联系,每季度对信息员提供的社区党建工作情况、社区不稳定因素等进行分析、处理。四是评选表彰制度。每两年一次组织评选参与社区活动的先进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分子,在“社区党建工作会议”上予以宣传表彰,以资鼓励,三年来共表彰了71个先进单位及个人。 ***街道党工委通过新机制的建立,使同一地域内不同系统、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关注本地区的大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增强了街道党工委组织、指导和协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为社区群众服务的质量。三年来,湖南街道党工委以社区党建新机制的创建为契机,根据社区单位的不同专业、特点,协调各类组织间的关系,动员、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共建立了***支志愿服务队伍。在服务的组织力量上,从单位的党组织,扩大到共青团组织和职工群众;
在服务类型上,由修车、理发、上门送货的体力型服务发展到教授英语、法律咨询、医疗讲座等智力型服务;
在服务对象上,由原来的扶助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主延伸到资助单亲、特困家庭的孩子,为下待岗人员提供再就业岗位等;
在服务内容上,既有物质的,如人员、资金、场馆、车辆和各种设备等,又有精神的,如参加表演、参与策划、组织活动等,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群众的需求,大大提高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改进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活动方式,进一步发挥了辖区单位党组织的资源优势。社区党建新机制的建立打破了以条块分割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党建工作格局,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化组织。思想工作联做——在居民与单位之间发生矛盾时,各有关单位和社区党员共同配合,作好思想疏导、引导,化解矛盾;
公益事业联办——单位与居民共同参与帮困助学、赈灾募捐、为民服务等活动,为有困难的人和地区奉献爱心;
社会治安联防——单位党组织不仅支持各居委会创建安全小区,帮助安装铁门、电控门、共同出资聘请门卫等,还联手共同创建淮海中路技术防范安全一条街;
文体活动联谊——每年四次的大型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单位都派出最强的阵容,推荐最好的歌(乐)手,并无偿提供在室外使用的音响、场地、幕布甚至地毯等。在单位党组织的参与、支持下,社区工作从过去的“单兵作战”发展为“兵团作战”,力量壮大、质量提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是扩大了党组织在社区的工作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从数量上看,新机制的建立扩大了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力量。参与社区活动的单位党组织数增加,除了街道直属基层党组织外,还有单位党组织和新建的各类新经济组织党组织,总共有1***多家。参与社区活动的党员数明显增多。除街道党工委直属的***名党员外,还有在职党员***名以及居民区在职党员***名,分布更广、人数更多、力量更强。从内容上看,新机制的建立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加大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力量。其一,党员教育共抓。针对不少单位党组织规模较小,单独组织上党课、培训积极分子、举办时事政治报告等有一定的困难,社区党校把服务对象从以退休党员为主扩大到为各单位党组织服务,每年组织四次党课教育,每次都通知单位党组织参加,扩大了党员教育的覆盖面。其二,党风建设共促。社区党风廉政监督站聘请的义务监督员,定期对社区的“窗口”单位进行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实行评议,使单位党组织能够直接听到群众的呼声、要求,有利于改进工作,提高质量,推进了党风、政风、行风的进一步好转。其三,党的工作共议。围绕党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存在的思想困惑,街道党工委与单位党组织开展中心组联组学习,统一思想,互助共进。 ***区**街道社区党建新机制的建立与实践说明,社区党建,大有可为。
【篇3】党建政研会研究课题立项报告
崔寨镇党建课题调研报告
调研课题:
1、基层党委如何抓党建?党委书记的职责是什么?应该抓什么?
2、农村党支部如何抓党员、管队伍?支部作用如何发挥?
3、支部书记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才算好,有什么标准?
4、基层典型应该树什么,怎么树?
5、农村经济发展如何有特色?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
调研对象:
前街管区:
张吉峰 赵中峰(前街村)
崔寨管区:
孙玉亮 周茂成(程袁村)
邓官管区:
杜振林 孙修枢(孙大村)
青宁管区:
陈 勇 刘德刚(青宁村)
李善仁管区:闫立功 孙更水(西孙村)
王河管区:
薛庆泉 刘曰森(封刘村)
调研人:张 健 高成军 朱俊泊
一、抓监督、促务实,创新发展,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当前形势下,抓好党建工作,落实党建监督检查是凝聚力量、统一思想、增进团结、搞好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力抓手。为此在工作中,我们应当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积极探索党建新思路、新方法:
(一)增强务实,落实监督,矢志不渝地抓紧抓好组织党建工作。
据调研,党建工作务虚多、务实少,迎查多、实事少,许多工作流于形式,成为当前村党支部反映集中的问题。党建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依赖年底检查,日常监督机制不完善;
文件通知多,执行力不足,实际活动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建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针对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矛盾,我们应当有矢志不渝抓紧抓好组织党建工作的决心,杜绝上面查的紧,下面干的多,上面不要求,下面就放松的不良现象。应当创新监督检查机制,做到监督落实在平日,打分奖惩看现场。把年度考核中的诸多项目落实到平时,按月按季度检查、抽查,将日常检查的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监督检查的范围中来。
镇党委计划实施“农村基层党员随访制度”。一方面,在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党员通讯录,落实崔寨镇1448名农村党员的联系方式的基础上,不定期抽查随访部分党员,检查村党支部材料发放、活动开展、党员管理等工作落实情况;
另一方面,发放印有组织委员、组织干事、管区书记联系方式的党员联系卡,畅通党员诉求渠道,减少越级上访情况的发生。
(二)面对新形势,实现新发展,切实落实发展党员制度。
在当前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涌现新机遇,存在新挑战。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农村群众素质不断提高,学历层次、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人才被组织发现并吸收入党,改善和发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构成与面貌;
另一方面,进城务工数量增加,人才输出力度加大,使得农村人口具有了更高的流动性,从而对发展年轻、优秀党员造成一定制约,对党员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我们应当坚定信心,狠抓机遇,夯实基底,应对挑战。坚持完善、执行“三推三示两票决”、“两考三审”等基础性制度,严格把关,在发展党员环节不放松,杜绝家族观念、任人唯亲等违规违纪现象。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和发展、纳新党员管理制度,努力消灭三年不发展党员村支部,吸收年轻、优秀血液融入党组织、进入村班子,带活农村基层党组织,使其焕发活力。
为落实发展党员任务,做好党员活动、班子建设等主要工作,党委通过深入基层、考察研究,计划制定符合崔寨实际的“四级承诺责任制度”,即对于发展党员、党员活动、班子建设、设施提升等组织党建工作实行:村班子成员向村支部书记承诺、负责;
村支部书记向管区书记承诺、负责;
管区书记向组织委员承诺、负责;
组织委员向党委承诺、负责的层层承诺负责制。使每项工作层层承诺,责任到人。当工作完成或出现问题时,采取责任倒追的方式,给予每级责任人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
(三)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精神,加强培训学习,发挥指导帮带作用。
从党员代表了解到,当前农村党员培训学习活动中,存在以下矛盾:较高的培训需求和学习热情同较少的培训学习机会的矛盾、有利的培训机遇和较新的培训思路同较低的支部书记文化素质、较少的培训讲师的矛盾。
为切实解决现有矛盾,我们应当抓住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有利机遇,以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载体,加大组织农村党员培训学习的力度,满足农村党员群众高涨的学习热情。
加强教育培训力度的同时,跟进配套软实力必不可少。针对有利的培训机遇和较新的培训思路同较低的支部书记文化素质、较少的培训讲师的矛盾,党委在调研过程中创新性的提出了,旨在发挥指导帮带作用,提高培训质量的“‘机关-农村’帮扶联动制度”。首先,党委书记带领班子成员,在抓经济促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党员队伍建设、培训学习活动等组织党建工作的关注与落实程度。每位班子成员都应当准备一份有特色的党课教案,根据包管区的情况,划定分工区域,用一年的时间对全镇69个村,开展党课教育培训活动;
其次,在提振机关党总支学习教育力度的前提下,由班子成员带头,管区书记做先锋,组织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形成结对联动关系,采取机关党支部集体包村的形式,用一年的时间在全镇69个村,组织专业对口的学习教育活动;
最后,结合“第一书记”制度和“百千万”工程,发挥县派专职第一书记辐射带动作用,对帮扶村及周边辐射村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二、抓作风、增党性,促团结、做先锋,做实支部建设与党员队伍管理工作
(一)抓班子、树威信,完善党支部承诺公示制度。
农村党支部如何抓党员、管队伍,最根本的要从强化自身班子建设,树立群众威信做起。抓党员先要抓班子,只有班子硬了,支部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管队伍就要树威信,只有从群众出发,为群众着想,才能使党员队伍管理做大做强。
“党支部承诺公示制度”,是一项有崔寨特色,旨在抓班子、树威信的基本工作制度。制度规定,农村班子成员,每年年初讨论、制定本村年度工作计划,报党委研究考察。党委经过考察,决定本年度各村的1-2项年度重点工作,形成双向承诺书,一是村班子向村民签署工作承诺书并在村公示栏张榜公示;
二是村班子向党委签署工作承诺书,并由党委统一制作各村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公告栏,督促各村班子切实落实重点工作开展。年终,根据承诺完成情况,予以奖惩。
(二)增党性、做先锋,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崔寨镇作为济阳南大门、北跨桥头堡,是搞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地带。经济指标高、建设任务重、人地矛盾突出。这就对崔寨镇的农村基层党员的党性意识、大局观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调研时反映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落后、意识淡薄,利己主义严重。
这就要求各村党支部要紧抓党员队伍建设不放松,从教育入手,开展系列活动,依托将要实施的“农村基层党员随访制度”调查了解农村党员思想状况,时刻关注基层党员对党委政策了解情况,让每位党员认清党员义务,重温入党誓词,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关注村集体的大事、实事、要紧事,在遇占地、拆迁、补偿等关键问题时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三)促团结、爱群众,充分发挥村委会、村主任、村民代表议事会作用。
做好支部建设的同时,应当健全两委制度,不忘发挥村委会、村主任及村民代表议事会的作用,充分调动普通群众积极性与参与感,使群众在发展党员、事务管理、监督检查等各个方面发挥正面效用,让党员与群众有交流、有互动,真正实现党员为群众做表率,群众对党员有监督;
真正搞好、搞活党群、干群关系。党支部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不能像坐跷跷板,而是应当水涨船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共同发展,一齐进步。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在积极分子三推、党员纳新、党课教育、党员大会等活动中增加群众代表比例,邀请群众观摩团、监督团、评议团参加到各项党员活动当中;
另一方面,党委准备打造“新党员亮身份活动”在原有“亮身份”活动的基础上,为各支部制作农村党员展示牌,在公示栏内张贴,对党员学习进度、守法情况、评议结果、星级管理等情况予以公示,邀请群众监督。
(四)做好四项规范,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导带头作用。
为凝聚班子力量,正确引导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团结群众、民主履职、接受监督。镇党委提出“做好做实四项规范”的基本要求:一是要规范党支部任期承诺和年度承诺制度,结合将要实施的“四级承诺制”和“党支部承诺公示制”,抓紧抓好三年任期承诺和年度承诺的落实;
二是要规范民主决策,成立由老干部、老教师、致富能手组成的村民事务理事会,提高群众出镜率、参与度;
三是要规范群众监督,出台完善农村“三务”听证公开制度,即让群众对党务、村务、财务有监督、能问责;
最后是要规范考核奖惩制度,一方面规范村支部对党员、班子成员的考核奖惩,另一方面是规范镇一级的考核星级打分及奖惩制度,由原来的惩罚为主逐步向奖惩并举注重奖励、引导为主的新模式。
三、带领好、管理好、服务好,做好当家人、有心人、知心人
调研过程中,许多党员、群众提到,支部书记是村里的当家人,村民的大家长。这种形象的说法充分体现了党员、群众对支部书记的信任与期许。因此如何做好支部书记,实际上也是如何做好当家人,怎样带好头、服好务的问题。
首先,做好当家人。就是要身先士卒,拥有坚定地理想信念、坚强地党性,有为村务担责任、为群众做表率的决心和信心。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这就要求支部书记一是要自身清、自身正,不做违法乱纪之事;
二是能带头致富,率先提高自己的经济能力,为村民斩荆棘、趟路子;
三是有端正的生活作风、和睦的家庭关系、和谐的邻里关系。真正做好党员、群众的带头人。
其次,做好有心人。不但要对村级事务、各项工作上心,还要对党员、群众上心,更要对发现、培养、教育,优秀人才上心。贯彻落实“双推双考”基本制度,杜绝班子成员家族化、老龄化、陈旧化等不良现象。真正做到发现、发掘、发展有潜力的年轻人成为村班子后备干部,促进班子成员年轻化、活力化,为班子建设和本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最后,做好知心人。一方面,做到体民情、查民意、知冷暖,切实掌握村情、户况,特别是对困难党员、群众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日常生活中对困难村民给予及时的帮助;
另一方面,要对村中好人好事、优秀党员、道德模范深入发掘,及时上报,充分发挥典型榜样的带动作用。
为规范支部书记行为,提升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程度,帮助党员、群众了解、理解村支书工作。镇党委研究制定“村级财务党员听证制度”,制度规定,在原有的村账月报制度的基础上,增加党员听证环节。村支书每月报账前,需召集过半数以上本村党员,召开村级财务收支、使用听证会。会后,持由参会党员签字的报告单方可向镇农财办公室报送账务。本制度推开后,听证会逐步覆盖至村务、党务,形成“农村‘三务’听证制度”。以此增强支部书记责任意识,督促支部书记做好当家人。
四、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搞好带活党建新局面
当今社会,网络的应用、媒体的发展使得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觑,树典型、立榜样、引导正能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农村基层不乏优秀党员和鲜活榜样,发现、发掘、发挥榜样力量成为目前党建工作有成效、出亮点的重要抓手。
(一)放开思路,打开角度,开创树立典型新模式
通过调研了解,基层党员、群众对什么是典型,如何树榜样有着许多不同的思路与观点。一方面充分证明,农村基层确实有大量典型可挖可树;
另一方面,还有力说明,树榜样方式应当推陈出新,不拘泥于原有模式。
老书记、老党员历经风雨,德高望重,其党性意识、集体意识、大局关键都是年轻党员、群众学习的榜样,挑选、树立优秀老党员作为树典型的重点对象,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服从大局的良好风尚;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有能力、会致富、肯带头的优秀党员被大量发掘,道德层面典型榜样数量相对不足。做好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双管齐下的典型树立方式,成为做好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集体典型作为一种创新榜样宣传模式应当同个人典型一样被重视,集体典型往往体现出团结、和谐、奋进的优良精神,是做好班子建设和队伍管理的优秀素材。大力倡导集体典型,有力与增加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为今后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二)新老同树,打造立榜样、树典型新风尚
当前,树典型工作中存在着典型少、重复高、奖励过分集中的不足。对群众宣传,向上级汇报的典型事迹往往集中在少数优秀党员那里,上级颁发的各种奖励也多集中在少部分优秀典型身上,不利于发掘新典型、树立新榜样。因此,在树典型时应注意,在树立老典型的同时,要下大力气促进榜样的新鲜化、年轻化、时代化,对于上级荣誉要多考虑更多的优秀典型,给优秀人才更多的奖励和出场机会。
党委计划,今年从每村中推选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将69名先进榜样集合成册,编辑《崔寨镇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在七一前后出版,下发到各村,做到将典型找出来、说出来、写出来,宣传出去,增加影响,探索出树立典型的新路子。
五、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式,努力增加农村集体收入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是保障村集体正常运转,焕发基层党组织活力,提高党员、群众生活、文化水平的关键与保证。调研时发现,村集体收入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村容村貌、村级公路、办公场所、活动设施等的兴建与修缮;
同时也左右着村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与战斗力的高低。可见,县委组织部在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实现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提出的三年内提升村集体收入达三万元的目标,是顺应形势、深入调研、合理分析后作出的正确决定。
以往来看,集体收入较高的村,经常依靠的是占地、占压、拆迁等补偿与租赁费用。这样的模式,不具有普遍性也无法在全体乡村推广实施。因此,要发展村集体收入,就应创新收入方式,因地制宜,联系实际,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增收新路子。
村集体增收,首先要有底线、有责任、有原则。在大力倡导科学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应当杜绝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型增收模式。对重污染、重消耗、低产能的企业与项目坚决不予准入。
村集体收入,应当结合农村实际,从土地与剩余劳动力方面做文章,经过调研与座谈,发下以下新思路可以借鉴:
一方面,应当考虑利用农村土地优势,结合生态环保的现代方式,开展引进大规模养殖、种植项目,村集体以独立开发、合作开发或土地入股的形式达到集体收入增收的目标;
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剩余劳动力与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的现状,积极探索村办劳务输出中介模式,以村集体为单位成立中介性劳务市场,一边完善收集村内劳动力技能、特长与状况,一边积极联系用工单位,打造专业化的劳务平台,以此为契机,增加集体收入。
增加村集体收入,还应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加快土地流转与置换,积极争取资金整修畅通村级公路等都是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