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信息化典型案例14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1-26 21:50:32

信息化典型案例14篇信息化典型案例  对于制造业给出150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联想、分析,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案例1】某涂料厂生产丙烯酸系列、外墙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化典型案例14篇,供大家参考。

信息化典型案例14篇

篇一:信息化典型案例

  对于制造业给出150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联想、分析,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案例1】某涂料厂生产丙烯酸系列、外墙涂料,质检科长说他们的产品分别执行国家关于、外墙涂料的两份通用标准。但是该厂涂料有十多个品种,其产品说明书声称各种指标参数分别高于国家标准的规定,并且价格也高低相差十余倍。该厂提供了每年按国家标准规定做的型式试验报告,但没有说明是送哪个品种去做的型式试验,报告仅记录了按国标要求各项参数结论为“合格”,但没有提供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试验证据。质检科长说:“涂料检测站都是只按上述两份国家标准检测的。”审核员问:“你们没有针对不同的涂料制定企业标准吗?”质检科长:“没有。”

  案例分析:由于该厂涂料品种有十余种,价格也相差十余倍,可见产品的性能肯定也有很大差别,而且该厂对外声称其产品性能高于国家标准,就应拿出高于国家标准的证据。对这些产品的型式试验就应该按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来做,因为国家标准不能覆盖这些产品的要求。企业应该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并按企业标准要求进行型式试验。本案违反了标准“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规定的“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案例2】某公司新产品研制均由产品设计工艺负责人负责,从研制到投产所有技术问题均由他一个人负责。审核员想了解对产品工艺的有关规定,开发部经理说:“这些东西都在产品设计工艺负责人脑子里,为了,只在个人的笔记本里有记录,没有整理成文件。”审核员要求索看笔记本,经理拿来一个项目的笔记本,审核员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的容,多是平时做试验的记录,没有一定的格式。审核员问开发部经理:“你看得明白吗?”经理说:“都是当事人自己记的,我一般不看他们的记录,一切由产品设计工艺负责人自己负责”。审核员看到该公司多数的研制人员都是原来从研究所出来的,平均年龄大概50岁以上。审核员问:“这些笔记本以后上交吗?”经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审核员:“如果设计人员不在了怎么办?”经理:“不知道,好多年来都是这么规定的,没考虑以后的事”。

  案例分析:

  页脚.

  公司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为了可以将文件根据实际情况按密级分类保管。保管在个人手里,实际上很难确保对这些资料进行控制。本案违反了标准“4.2.3文件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和“7.3设计和开发”的有关规定。

  【案例3】某试剂厂生产某种液体试剂,在起草产品标准时,技术监督局某人要求对于成品检验应按国家标准《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2828—1987)进行抽样检验,并说如果不按该标准抽样检验则不给标准备案。该厂无奈,于是就在标准中规定成品检验按GB/T2828执行,但在实际中又不照办。实际上由于是流程性产品,检验只是由搅拌罐中不同位置用吸液瓶取三个样品送质控室检验,根本无法按照GB/T2828抽样。

  案例分析:对于流程性产品不适于按GB/T2828进行抽样,这里违反了标准“8.工总则”的“这应包括对统计技术在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这里按不同位置取样送检的方法是正确的,关键在于检测前对于液体应充分搅拌均匀。自己制定了标准,又不照办,违反了标准“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的规定。

  【案例4】某厂质量目标规定:成品合格率为98%以上。审核员问技术员:“成品合格率指的是什么含义?”他回答:“这是指的成品出库以后的合格率,因为我们的成品检验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检验,只是按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因此存在不合格的风险。”技术员回答:“这是指的成品入库前的合格率。”检验员小王却说:“这是指的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案例分析:本案说明在企业对于质量目标的定义没有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沟通,这势必影响对实现质量目标的考核与控制。违反了标准“5.4.1质量目标”的“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及“5.3质量方针”的“d)在组织得到沟通和理解”的规定。

  【案例5】某线路板焊接加工企业,客户都是带料加工。审核员问检验员:“是否对客户送来的物料进行检验?”检验员说:“我们没有检验手段,客户送来什么料,我们就用什么料,反正是他们提供的,我们只负加工的质量责任,物料质量我们没法负责,这是客户自己的责任。”

  案例分析:即使企业没有检验手段,也应按规定进行外观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对于顾客送来的质

  页脚.

  量可疑的产品,也应在与顾客签定的合同上予以泣明,分清责任。本案违反了标准“7.5.4顾客财产”的“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的规定。

  【案例6】审核员在审核某建筑公司第一项目经理部时,看到技术交底和检验记录填写的笔体非常相似,于是询问项目经理:“技术交底和检验记录是由谁填写的?”项目经理说:“是资料员填写的。”审核员问:“资料员有技术员和检验员的上岗证吗?”项目经理说:“由于工地人手少,只好由资料员代劳了,好在质检站对此也没有提出异议。”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规定:“技术交底应由具有资质的技术员或技术队长负责,检验工作应由具有资质的检验员负责。”

  案例分析:这种事情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常有发生。技术交底应由技术员或技术队长交到施工的班组长,检验记录应该是检验员在施工现场实际检测的结果,而不是事后由别人在屋子里补填记录。填写记录的人员没有相应的资质,违反了标准“5.1管理承诺”的”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及“4.2.4记录控制”的“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案例7】红星涂料厂将苯丙乳液配置车间承包给了一个员工负责。于是该车间成了该厂主要生产原料的供方。审核员在查阅供销科提供的合格供方名录时发现,苯丙乳液供方的名称是“红星涂料厂”。审核员问:“你们怎样控制该车间的质量?”供销科长说:“我们只要对其进货检验合格就行了,别的方面我们管不了,他们与厂里有承包合同,你得问厂长去。”审核员在厂长处查看该车间与工厂的承包合同,看到上面仅规定了每年应该向厂里上缴的利润。

  

篇二:信息化典型案例

  精品文档

  打造数字化校园,推动学校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工作典型案例

  2014年5月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打造数字化校园,推动学校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工作典型案例

  不可否认,当今学校的发展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近几年,我校倾力建设校园网,精心打造数字校园,着力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的发展。

  几年来,我们围绕学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总体思路,本着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家校沟通服务”的宗旨,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一、加强硬件设备建设几年来,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调配下,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信息化设备的添置。现在学校基础设备齐全,有一间网络主控室,主干宽带10兆,一间备课间、一间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都由一个信息节点,覆盖整个校园。并给每位班主任教师和专用教室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方便老师备课、上课。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实现了日常教学多媒体化,实现了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二、健全管理、保障机制(1)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为了确保我校信息化工作的稳步开展,我们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由中层领导、年组长和信息技术教师担任。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信息化推进工作,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推进方案,以期达到“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数字校园”的规划目标。正是有了工作小组的正确决策和指导,我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校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得以贯彻落实。(2)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我校从实际出发,健全了教育

  信息化各项管理制度,修订了《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网络控制室管理和使用制度》、《多功能教室使用和检查制度》等十多项。各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都做到了制度上墙。

  学校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对所有信息化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平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增强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目前所有机器均性能良好,使用正常。各类设备都落实责任人。计算机室、网络控制室、多功能教室等设备都有专人负责。教师用计算机管理规范,每人都与学校签定了相关责任书;普通教室计算机管理也是管理规范,每位任课老师使用计算机都要有记录,计算机保管责任到人,同时加强对班级学生信息管理员的培训与指导。

  (3)重视软件管理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先后购买了大量学科资源。平时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目前正在着手准备建设集资源共建共享、学科信息发布、交互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各学科、多层次的学科资源网,目的是构建一个“学教并重”、“建用并举”的交互式资源建设和应用环境,积极建设有特色的教育资源,为教学设计、学科教学提供优质资源支持。现在我们在财务、人事、学籍等工作上都推行使用软件来进行管理。(4)以学校网站为平台我们学校的网站也在今年进行了全新的改版,不仅设计更富有朝气,栏目也更完整,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目前学校网站已有最近更新、学校简介、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支部工作、教育教学、阳光办学、特色办学、学生园地和成绩荣誉等栏目,这些栏目内容很充实,信息更新快,已成为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的场所、学校行政管理的操作平台、校务公开的窗口、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纽带。

  学校网站建设及维护由专人负责,并成立领导小组,对网站信息发布进行全方位指导、监督和督促,使该网站面向社会提供了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信息发布服务,网站信息更新及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三、注重教师的发展(1)加强教师培训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自2008年以来至今,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多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如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培训;办公自动化软件培训,演示文稿制作,课件制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等。通过培训,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绝大部分老师都能熟练运用多种软件,有95%以上的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通过上网下载和自己制作一些PPT,来配合这些课件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对专职教师的培养,一有机会就会派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同时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2)开展各种研究活动学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会等教研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老师们的学科整合意识增强了,教学水平也有了提高。四、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学校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鼓励学生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自己动手,运用所学的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电子作品,并积极参加中小学电子作品竞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收集资料、制作课件,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内容。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校已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依托教育信息化,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引向深入,我们会继续深入学习,大胆实践,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质量和水平,为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2014年5月

  随意编辑

  

篇三:信息化典型案例

  立足应用,努力破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迷局

  ---学校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1、实施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的出台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带来了发展的良机。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初建成效,学校也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镇江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2011年12月被确立为“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首批职业学校分中心”,2012年12月被确定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第一批试点建设单位,此外,学校校园网站建设也屡获佳绩,2011年学校网站获“江苏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一等奖,2012年11月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百佳网站”称号。虽然学校在信息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屡遇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意识问题。虽然学校管理团队与广大教师都知道信息技

  第1页

  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但还未内化并转化成自身的一种普遍行为;2)机制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管理队伍不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权责有时划分不够明确;3)经费问题。经费总体投入不足,经费使用不尽合理,“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普遍存在;4)队伍问题。专职人员队伍建设不足,岗位编制、评聘体系等方面尚未理顺;5)应用问题。师生应用信息化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还有待加强,资源建设不尽合理,资源应用程度低。2012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更是在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批评了部分教育部门与学校领导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倾向,呼吁完善制度政策,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2、主要目标我校自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以来,一直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应用上,将解决五个方面的困境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第2页

  努力破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建设轻应、重硬件轻资源”迷局。学校针对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信息时代下的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提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要将学校建设成环境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生活信息化,能充分使用信息化手段,以资源与数据共享为主导的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3、工作过程及主要成效学校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与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过程中,努力破解困境,在信息化应用水平与应用模式上不断探索,努力构建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学校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开展具体工作:(1)加强信息化应用的保障建设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领导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

  第3页

  ,办公室与学校信息化专职部门信息处合署办公,具体落实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学校建立了全校信息员制度,各系部、职能处室、班级均设有信息员,明确了各层次信息员工作职责。从领导层到执行层,再到操作层架设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组织架构,真正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长期、稳定、有序推进。2.创新制度,明确职责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全面创新与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各项制度,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上网认证管理办法》、《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校园电视台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员管理制度》、《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制度》等涵盖学校教育信息化各个领域与环节的制度,以制度来规范与约束教育信息化建设全过程。学校还明确了从事信息化工作专职人员的工作岗位及其工作职责,同时梳理了与

  第4页

  信息化相关的各类办事流程。3.加大投入,表达绩效近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逐年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投入,做到每年有预算有投入,近二年教育信息化专项投入累计超过1000万,占到学校总预算的7%,在学校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与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中又将这个数字明确提高到10%。学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信息化工作纳入系部、职能处室工作绩效考核,严格标准、科学评价,并在绩效项目奖励上予以表达,同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围,在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绩效考核上予以表达。(2)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建设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建设着重放在硬件基础与教师信息化素养两个层面。一方面,硬件是信息化应用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硬件作为基础,信息化应用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光有硬件,没有良好的师生信息化素养,教师不会用或

  第5页

  不愿用信息化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不具备在信息化条件下学习乃至“数字化生存”的能力,信息化应用则成了无米之炊。1.硬件基础建设学校建有以千兆主干计算机局域网为核心的校园网,实现校园有线无线全面覆盖,从而真正实现‘3A’式访问,即在任一地点(Anywhere)、任意时间(Anytime)以任何方式(Anyhow)均可在授权情况下高速访问校园网,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网络使用效能,提升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层次。近两年里,学校在原教育网百兆光纤接入的基础上,又引入联通百兆光纤与电信百兆光纤各一根,现学校拥有18个固定IP地址,300MBps的出口链路,通过新增的专业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实现数据链路访问及应用级负载均衡,极大的提升了学校对外访问与对外服务的能力。为满足网络管理的需要,学校于2011年末添置了专业的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实现了学校用户上网行为的全面管理,有效提高了学校网络运行

  第6页

  的效率,提升了网络运行的安全等级。近两年内,学校添置了2200台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品牌电脑,生机比达到2.5:1,充分满足了现代化办学的需要。全校所有的实训室(100个)均已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环保教学白板与短焦投影一体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同时还装备有70套可移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现正在进行普通教室的改造与规划工作,今年暑假后全校所有的教学场所将完全装备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全面满足教师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学校正在进行常态化多媒体录播教学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建成后将实现视频教学资源制作的自动化,同时可实现网上开课、视频会议、教学资源收录等众多与教学相关的有效功能。学校作为镇江市教育局“教育云”工程建设试点单位正在进行学校区域“教育云”的建设工作,现已投入近300万,区域教育云建设完成后将实现计

  第7页

  算、存储、与应用云化,同时,构建的高标准网络数据中心将完全满足学校对内、对外服务的需求。学校正结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园整体改造对校园网络、安监系统、一卡通系统、多媒体录播教学系统、远程信息投送系统、数字广播系统、数字电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多网合一”,将原先单独的小系统整合为在统一平台下的大系统,彻底破除信息孤岛,实现一个身份,多种应用。学校正进行校园电视台(虚拟演播室)建设工作,也正在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学校各类设备设施的管理进行数字化升级2.师生信息化素养建设在三重保障下,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各级信息技术培训,同时多方位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应用评比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提高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条件下的沟通能力与决策水平,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能。学校从现阶段

  第8页

  信息化发展要求出发,要求教师必须在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网络学习能力、网络交流协作能力、网络课程设计能力、网络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五个方向提升能力,以应对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变革,并将信息化素养列入校本培训内容,实行信息化素养达标一票否决制。学校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学校科学艺术节、文明风采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信息类技能大赛、技能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着力提高了学生信息化素养,提升了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实际学习、生活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习惯,提升了信息时代学生“数字化生存”的能力。(3)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内涵建设1.结合专业,自主研发,在信息化建设上走一条不寻常路学校依托信息技术类专业师生打造了一支从事信息化建设的自有研发团队--“九点工作室”,工作室创建10年时间,从几位教师的“民

  第9页

  间组织”到现在拥有100多人师生团队的“合法组织”,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以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更多的人认可。工作室师生团队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自主研发了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含办公、听评课管理、奖金福利考核管理、报修管理、招生缴费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及系统管理等子系统)、学生实习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学习平台、职教资源中心、题库与在线考试系统、学生日报管理系统、课堂教学互评互学信息管理系统、网上教(职)代会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满足了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工作室同时全面负责学校的校园网站的建设工作,学校网站历经多次改版,涵盖学校概况、党团工、系部、教研、直属机构、专题活动等众多版块,网站在历届镇江市学校网站评比中均获得最高奖项,2011年获“江

  第10页

  苏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一等奖,2012年11月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百佳网站”称号。近期,工作室正在数字媒体领域进行尝试,配合正在进行的校园电视台建设,正努力打造一支集创意、拍摄、制作、播出为一体的数字媒体专业化团队,给学校信息化建设带来更强的推力。2.在数字资源建设上找平台、做文章,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学校于2011年11月正式被确立为“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首批职业学校分中心”,成为全国29所中职院校分中心之一。分中心建立后,按照项目组统一部署,承担了国家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任务,面向本地及周边区域提供数字化资源网络服务,分中心部署有600G的优质数字化资源,涉及19个专业大类,500多门精品课程,共计36000多个教学资源。江苏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协作会以来,学校参与并合作共

  第11页

  建了102门课程的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的开发工作,其中已有84门课程在学校部署完毕,并已进行了全员培训,教师已开始使用这些优质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学校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2010年就根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出台了学校自己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经过2年多的建设已经拥有院级精品课程2个,并已通过联院的终期评审,校级精品课程近20个,涵盖了学校所有的重点专业,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活动中,合作共建,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3.结合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要求,在信息化应用创新模式上取得突破学校正在进行教学全过程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教学全过程信息化建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建立教与学的综合平台,不久的将来,学校所有专业主干课程均开展网上学习、交流、练习、测试、评价与考核,信息化手段

  第12页

  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高标准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校正着力推进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工作,正构建集学习交流、校园生活、社团服务、求职应聘、公共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为在校师生、毕业校友及家长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综合型信息平台。通过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建立以校园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达到人人有空间,班班有空间,现架构已经基本建成,采用实名制,空间已成为了师生个人风采的展示平台、教与学的平台、互动交流的平台。学校正在对57台数控大型设备进行数字工厂的改造,改造完成后,将彻底颠覆传统的数控设备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将对该专业的教学带来诸多益处。学校正大力推进立体信息投送渠道建设,不断扩展学校宣传与信息投送的渠道,在原校园网站基础上建设校园电视台与电子校报,形成立体信息投送渠道。通过数字大屏系统与校园电视台建设记录下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为教育

  第13页

  提供信息化的工具与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促进师生了解社会,同时也让社会进一步了解学校,充当好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同时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电子校报的建设形成学校官方的电子期刊,以电子期刊的形式记录下学校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校校园网站的建设,充分发挥好信息时代网站的宣传与教育作用。通过探索,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成效可概括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制度健全、组织完善、推进有力、成效显著”这24个字。学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以及兄弟学校的高度认可,在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各类会议上,学校均作为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在最近召开的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研讨会上,学校更作为唯一职业院校代表做大会重点交流发言。4、体会与思考“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立足应用,脚踏实地,稳步推进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才能打造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

  第14页

  校,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才能真正破解学校“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信息化建设迷局。结合学校,今后需在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1.加强学校信息化顶层设计,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2.加强学校制度与组织建设,保证信息化工作稳定、有序向前推进;3.加强学校信息化专职队伍与普通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的提升,保证信息化工作有最强的专业队伍与最广泛的群众基础;4.建立健全学校资源共建机制,同时进一步争取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5.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__

  第15页

  

篇四:信息化典型案例

  1.案例说明

  统计》

  该案例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

  用”的展示课,由刘后起等人设计,青岛市太平路小学王隽老师实施教学。这项研究性学习分为两个

  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1课时的课堂教学,第二阶段为学生课后按小组进行的主动探究活动,最后召

  开“我是小统计家”的汇报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资料,对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2.案例分析

  该案例首先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指出学习者的思维特征和已有学习经验,并提出了应用信息技

  术来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的思想。接着描述了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提出

  了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信息的广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

  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方式,利

  用计算机尝试探索发现新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该课堂教学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生动的卡通世界

  “小神龙俱乐部”里,并介绍了一楼生日屋,二楼鲜花房、水果房,三楼游乐城,以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在教学的第二个阶段,通过生日屋里的卡通形象设置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

  动手解决问题并进行全班交流,初步了解统计的思想。在教学的第三个阶段,让学生随机进入水果

  屋或鲜花屋,按照小神龙的要求动手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习统计。教学的第四个阶段,为了维持学

  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设置了教学小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最

  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附:教学活动设计(一)教学准备阶段

  课前教师的准备:1.教师创设情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2.查询关于统计的网站,下载必要的资料。

  3.确定对学生评价的方面和标准,制定评价量规框架。4.预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准备对应策略。

  课前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会利用鼠标拖拉,单击与双击;回击数字键和回车键。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1课时。教学活动

  内容和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一创设情

  1•介绍新朋友

  1.学生听教师讲述1.输入网址,进

  境(3分钟)小神龙。带同学们到

  入小神龙俱乐部,

  仓U设具

  小神龙俱乐部去做客。2.它的家住在这

  2.动手操作,上网找到小神龙俱乐部

  体的情境,声真正实现网络环境

  的教学

  画并茂,在多

  种感官的刺激

  里:

  下,吸引学生

  www。123.com

  3.描述画面景象,

  的注意力

  让我们上网找找它。进入第一层参观

  3.进入小神龙俱乐部你看到什么?画面展示二层楼的布局(一楼生日屋,

  2.展示小神龙俱乐

  部,在喜欢的情境

  激发学生

  中学习数学

  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习的

  积极性

  教学活动内容和时

  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二楼鲜花房、水果

  房,三楼游乐城)。

  你想先参观那里?

  1.参观生日屋,课件1.学生观看课件的

  1.演示俱乐部的

  演示小神龙过生日

  演示

  画面,充分调动学

  的画面,你看都有

  生的积极性

  友好的

  二、简单的统计。(25

  分钟)

  1.参观生日屋,分类

  理一理客人,了解统

  计。

  谁来了?2.我们把来得客人分一分,知道小猴子、小猪、小狗来到了生日屋。3.小神龙可咼兴了,可是它又皱起了眉头,该准备多少各自喜欢吃的食物呢?怎么数就能又快又清楚?请你把来的客人理一理,看谁的办法最巧

  2.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看到的客人

  3.让学生在思考中,能主动地利用拖拉鼠标,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分类理一理

  4.学生汇报展示各种方法,同位讨论评选出最好的方法

  2.演示热闹的生日场面,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相关内容3.学生分类整理过程动态化,在操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专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4.通过广播教室

  人机交互方式,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以达到自我反馈的目的。计算机的操作,让学生更快的感受到数据的整理过程,形成统计意识

  教学活动内容和时

  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妙。4•介绍你的方法,通过广播教室广播。

  进行广播,学生能

  5.说一说怎样理一

  及时的看到不同

  理。用这样的方法再的方法,发挥网络

  理一理小客人

  优势,达到资源共

  6.学生互动,互相打、广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乐于交流和合作

  5•像同学这样,竖着从下往上一个一个的

  提问,描述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5.用计算机再理一理,巩固接受的新

  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

  排就是理一理。

  知识。

  合作交流,开

  6.从画面上你还知

  6.提供学生描述的拓学生思维

  道了什么?数一数客7.先想一想,同位大里信息

  人,小神龙还要考考大互

  家,小猴子比小狗多几相说一说怎样进行统

  成功的情

  只?谁能象小神龙这计

  感体验,增强

  样提出问题,学生互相

  学生学好数学7.帮助学生回忆统计

  提问

  8.学生感受到帮助别

  的过程

  的信心

  人的喜悦7.回忆刚才帮只小神

  龙的过程,分一分,理

  一理,数一

  教学活动内容和时

  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数就是统计

  8.帮助小神龙解决

  问题,它会想什

  么?

  2.参观鲜1.小神龙请大家继

  1.学生动手操作,拖1.画面演示小神

  小神龙

  花房或水

  续参观二楼的鲜花

  动鼠标分一分,理

  龙提出问题,引导提出的问题

  果房,进

  房和水果房

  一理

  学生分类整理

  增强了学习

  步分类理

  2.鲜花房和水果房,2.数一数,填写统计2.学生正确分类

  的趣味性。运

  一理数量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

  表,进一步完善统

  理一理,填完统计用现代技术

  的多少,会力喜欢哪一个就自计的过程

  表后,计算机给予辅助教学,在

  填写统计表

  己点击进入,按照小神龙的要求操作3.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向小组内同学请教4•介绍你喜欢的房间

  3.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扩大信息的交流4.通过广播,可以看到其他房间的情况

  

篇五:信息化典型案例

  立足应用,努力破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迷局

  —--学校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1、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的出台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带来了发展的良机。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初建成效,学校也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镇江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2011年12月被确立为“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首批职业学校分中心”,2012年12月被确定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第一批试点建设单位,此外,学校校园网站建设也屡获佳绩,2011年学校网站获“江苏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一等奖,2012年11月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百佳网站"称号。虽然学校在信息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屡遇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意识问题。虽然学校管理团队和广大教师都知道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但还未内化并转化成自身的一种普遍行为;2)机制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管理队伍不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权责有时划分不够明确;3)经费问题。经费总体投入不足,经费使用不尽合理,“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普遍存在;4)队伍问题。专职人员队伍建设不足,岗位编制、评聘体系等方面尚未理顺;5)应用问题。师生应用信息化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还有待加强,资源建设不尽合理,资源应用程度低。2012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更是在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批评了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倾向,呼吁完善制度政策,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2、主要目标

  我校自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以来,一直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应用上,将解决五个方面的困境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努力破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建设轻应、重硬件轻资源”迷局。学校针对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信息时代下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提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要将学校建设成环境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生活信息化,能充分使用信息化手段,以资源和数据共享为主导的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

  3、工作过程及主要成效

  学校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和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过程中,努力破解困境,在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应用模式上不断探索,努力构建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学校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开展具体工作:

  (1)加强信息化应用的保障建设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

  领导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办公室和学校信息化专职部门信息处合署办公,具体落实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学校建立了全校信息员制度,各系部、职能处室、班级均设有信息员,明确了各层次信息员工作职责。从领导层到执行层,再到操作层架设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组织架构,真正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长期、稳定、有序推进。

  2.创新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全面创新和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各项制度,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上网认证管理办法》、《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校园电视台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员管理制度》、《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制度》等涵盖学校教育信息化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育信息化建设全过程。学校还明确了从事信息化工作专职人员的工作岗位及其工作职责,同时梳理了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类办事流程。

  3.加大投入,体现绩效

  近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逐年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投入,做到每年有预算有投入,近二年教育信息化专项投入累计超过1000万,占到学校总预算的7%,在学校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和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中又将这个数字明确提高到10%。学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信息化工作纳入系部、职能处室工作绩效考核,严格标准、科学评价,并在绩效项目奖励上予以体现,同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围,在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绩效考核上予以体现。

  (2)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建设

  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建设着重放在硬件基础和教师信息化素养两个层面。一方面,硬件是信息化应用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硬件作为基础,信息化应用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光有硬件,没有良好的师生信息化素养,教师不会用或不愿用信息化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不具备在信息化条件下学习乃至“数字化生存”的能力,信息化应用则成了无米之炊.

  1.硬件基础建设

  学校建有以千兆主干计算机局域网为核心的校园网,实现校园有线无线全面覆盖,从而真正实现‘3A'式访问,即在任一地点(Anywhere)、任意时间(Anytime)以任何方式(Anyhow)均可在授权情况下高速访问校园网,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网络使用效能,提升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层次。近两年里,学校在原教育网百兆光纤接入的基础上,又引入联通百兆光纤和电信百兆光纤各一根,现学校拥有18个固定IP地址,300MBps的出口链路,通过新增的专业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实现数据链路访问及应用级负载均衡,极大的提升了学校对外访问和对外服务的能力。为满足网络管理的需要,学校于2011年末添置了专业的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实现了学校用户上网行为的全面管理,有效提高了学校网络运行的效率,提升了网络运行的安全等级.近两年内,学校添置了2200台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品牌电脑,生机比

  达到2。5:1,充分满足了现代化办学的需要。全校所有的实训室(100个)均已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环保教学白板和短焦投影一体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同时还装备有70套可移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现正在进行普通教室的改造和规划工作,今年暑假后全校所有的教学场所将完全装备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全面满足教师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学校正在进行常态化多媒体录播教学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建成后将实现视频教学资源制作的自动化,同时可实现网上开课、视频会议、教学资源收录等众多和教学相关的有效功能。学校作为镇江市教育局“教育云"工程建设试点单位正在进行学校区域“教育云”的建设工作,现已投入近300万,区域教育云建设完成后将实现计算、存储、和应用云化,同时,构建的高标准网络数据中心将完全满足学校对内、对外服务的需求。学校正结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园整体改造对校园网络、安监系统、一卡通系统、多媒体录播教学系统、远程信息投送系统、数字广播系统、数字电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多网合一”,将原先单独的小系统整合为在统一平台下的大系统,彻底破除信息孤岛,实现一个身份,多种应用.学校正进行校园电视台(虚拟演播室)建设工作,也正在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学校各类设备设施的管理进行数字化升级

  2。师生信息化素养建设

  在三重保障下,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各级信息技术培训,同时多方位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和信息化教学应用评比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提高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条件下的沟通能力和决策水平,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能。学校从现阶段信息化发展要求出发,要求教师必须在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网络学习能力、网络交流协作能力、网络课程设计能力、网络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五个方向提升能力,以应对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变革,并将信息化素养列入校本培训内容,实行信息化素养达标一票否决制。学校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学校科学艺术节、文明风采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信息类技能大赛、技能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着力提高了学生信息化素养,提升了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实际学习、生活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提升了信息时代学生“数字化生存”的能力。

  (3)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内涵建设

  1.结合专业,自主研发,在信息化建设上走一条不寻常路

  学校依托信息技术类专业师生打造了一支从事信息化建设的自有研发团队——-“九点工作室”,工作室创建10年时间,从几位教师的“民间组织”到现在拥有100多人师生团队的“合法组织",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以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更多的人认可.工作室师生团队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自主研发了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含办公、听评课管理、奖金福利考核管理、报修管理、招生缴费管理、组织管理、人员

  管理及系统管理等子系统)、学生实习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学习平台、职教资源中心、题库与在线考试系统、学生日报管理系统、课堂教学互评互学信息管理系统、网上教(职)代会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满足了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工作室同时全面负责学校的校园网站的建设工作,学校网站历经多次改版,涵盖学校概况、党团工、系部、教研、直属机构、专题活动等众多版块,网站在历届镇江市学校网站评比中均获得最高奖项,2011年获“江苏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一等奖,2012年11月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百佳网站”称号。近期,工作室正在数字媒体领域进行尝试,配合正在进行的校园电视台建设,正努力打造一支集创意、拍摄、制作、播出为一体的数字媒体专业化团队,给学校信息化建设带来更强的推力。

  2。在数字资源建设上找平台、做文章,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

  学校于2011年11月正式被确立为“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首批职业学校分中心”,成为全国29所中职院校分中心之一。分中心建立后,按照项目组统一部署,承担了国家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任务,面向本地及周边区域提供数字化资源网络服务,分中心部署有600G的优质数字化资源,涉及19个专业大类,500多门精品课程,共计36000多个教学资源。江苏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协作会以来,学校参与并合作共建了102门课程的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的开发工作,其中已有84门课程在学校部署完毕,并已进行了全员培训,教师已开始使用这些优质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学校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2010年就根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出台了学校自己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经过2年多的建设已经拥有院级精品课程2个,并已通过联院的终期评审,校级精品课程近20个,涵盖了学校所有的重点专业,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活动中,合作共建,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3。结合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要求,在信息化应用创新模式上取得突破

  学校正在进行教学全过程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教学全过程信息化建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建立教与学的综合平台,不久的将来,学校所有专业主干课程均开展网上学习、交流、练习、测试、评价和考核,信息化手段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高标准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校正着力推进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工作,正构建集学习交流、校园生活、社团服务、求职应聘、公共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为在校师生、毕业校友及家长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综合型信息平台.通过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建立以校园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达到人人有空间,班班有空间,现架构已经基本建成,采用实名制,空间已成为了师生个人风采的展示平台、教与学的平台、互动交流的平台。学校正在对57台数控大型设备进行数字工厂的改造,改造完成后,将彻底颠覆传统的数控设备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将对该专业的教学带来诸多益处。学校正大力推进立体信息投送渠道建设,不断扩展学校宣传和信息投送的渠道,在原校园网站基础上建设校园电视台和电子校报,形成立体信息投送渠

  道。通过数字大屏系统和校园电视台建设记录下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为教育提供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促进师生了解社会,同时也让社会进一步了解学校,充当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时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电子校报的建设形成学校官方的电子期刊,以电子期刊的形式记录下学校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校校园网站的建设,充分发挥好信息时代网站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探索,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成效可概括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制度健全、组织完善、推进有力、成效显著"这24个字。学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以及兄弟学校的高度认可,在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各类会议上,学校均作为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在最近召开的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研讨会上,学校更作为唯一职业院校代表做大会重点交流发言。

  4、体会与思考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立足应用,脚踏实地,稳步推进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才能打造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才能真正破解学校“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信息化建设迷局。结合学校,今后需在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1.加强学校信息化顶层设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2.加强学校制度和组织建设,保证信息化工作稳定、有序向前推进;3。加强学校信息化专职队伍和普通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的提升,保证信息化工作有最强的专业队伍和最广泛的群众基础;4.建立健全学校资源共建机制,同时进一步争取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5.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__

  

篇六:信息化典型案例

  立足应用,努力破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迷局

  -一学校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1、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的出台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带来了发展的良机。H前,学校信息化建设初建成效,学校也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镇江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2011年12月被确立为“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首批职业学校分中心”,2012年12月被确定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第一批试点建设单位,此外,学校校园网站建设也屡获佳绩,2011年学校网站获“江苏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一等奖,2012年11月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百佳网站”称号。虽然学校在信息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屡遇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儿个方面:1)意识问题。虽然学校管理团队和广大教师都知道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但还未内化并转化成自身的一种普遍行为;2)机制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管理队伍不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权责有时划分不够明确;3)经费问题。经费总体投入不足,经费使用不尽合理,“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普遍存在;4)队伍问题。专职人员队伍建设不足,岗位编制、评聘体系等方面尚未理顺;5)应用问题。师生应用信息化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还有待加强,资源建设不尽合理,资源应用程度低。2012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更是在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批评了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倾向,呼吁完善制度政策,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2、主要目标

  我校自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以来,一直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应用上,将解决五个方面的困境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努力破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建设轻应、重硬件轻资源”迷局。学校针对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信息时代下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提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LI标是要将学校建设成环境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生活信息化,能充分使用信息化手段,以资源和数据共享为主导的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

  3、工作过程及主要成效

  学校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和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过程中,努力破解困境,在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应用模式上不断探索,努力构建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学校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开展具体工作:

  (1)加强信息化应用的保障建设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

  1/11/1

  领导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办公室和学校信息化专职部门信息处合署办公,具体落实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学校建立了全校信息员制度,各系部、职能处室、班级均设有信息员,明确了各层次信息员工作职责。从领导层到执行层,再到操作层架设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组织架构,真正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长期、稳定、有序推进。

  2.创新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全面创新和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各项制度,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上网认证管理办法》、《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校园电视台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员管理制度》、《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制度》等涵盖学校教育信息化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育信息化建设全过程。学校还明确了从事信息化工作专职人员的工作岗位及其工作职责,同时梳理了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类办事流程。

  3.加大投入,体现绩效

  近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逐年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投入,做到每年有预算有投入,近二年教育信息化专项投入累计超过1000万,占到学校总预算的7%,在学校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和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中乂将这个数字明确提高到10%0学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信息化工作纳入系部、职能处室工作绩效考核,严格标准、科学评价,并在绩效项口奖励上予以体现,同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围,在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绩效考核上予以体现。

  (2)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建设

  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建设着重放在硬件基础和教师信息化素养两个层面。一方面,硬件是信息化应用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硬件作为基础,信息化应用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光有硬件,没有良好的师生信息化素养,教师不会用或不愿用信息化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不具备在信息化条件下学习乃至“数字化生存”的能力,信息化应用则成了无米之炊。

  1•硕件基础建设

  学校建有以千兆主干计算机局域网为核心的校园网,实现校园有线无线全面覆盖,从而真正实现’3A'式访问,即在任一地点(Anywhere).任意时间(Anytime)以任何方式(Anyhow)均可在授权情况下髙速访问校园网,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网络使用效能,提升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层次。近两年里,学校在原教育网百兆光纤接入的基础上,乂引入联通白•兆光纤和电信百兆光纤各一根,现学校拥有18个固定IP地址,300MBps的岀口链路,通过新增的专业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实现数据链路访问及应用级负载均衡,极大的提升了学校对外访问和对外服务的能力。为满足网络管理的需要,学校于2011年末添置了专业的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实现了学校用户上网行为的全面管理,有效提高了学校网络运行的效率,提升了网络运行的安全等级。近两年内,学校添置了2200台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品牌电脑,生机比

  1/11/1

  达到2.5:1,充分满足了现代化办学的需要。全校所有的实训室(100个)均已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环保教学口板和短焦投影一体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同时还装备有70套可移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现正在进行普通教室的改造和规划工作,今年暑假后全校所有的教学场所将完全装备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全面满足教师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学校正在进行常态化多媒体录播教学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建成后将实现视频教学资源制作的自动化,同时可实现网上开课、视频会议、教学资源收录等众多和教学相关的有效功能。学校作为镇江市教育局“教育云”工程建设试点单位正在进行学校区域“教育云”的建设工作,现已投入近300万,区域教育云建设完成后将实现计算、存储、和应用云化,同时,构建的高标准网络数据中心将完全满足学校对内、对外服务的需求。学校正结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园整体改造对校园网络、安监系统、一卡通系统、多媒体录播教学系统、远程信息投送系统、数字广播系统、数字电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多网合一”,将原先单独的小系统整合为在统一平台下的大系统,彻底破除信息孤岛,实现一个身份,多种应用。学校正进行校园电视台(虚拟演播室)建设匸作,也正在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学校各类设备设施的管理进行数字化升级

  

篇七:信息化典型案例

  精品文档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我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三通两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基础环境学校早在2001年就开始组建校园网并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随着2004年新校的建立和使用,校园网进行了彻底的更新换代,每间教室,每个办公室都连接到了互联网,为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完善的硬件保障。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网络中心,由专人负责管理。网络设计详细规划,构建了一个松散耦合的分布式应用体系,为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提供全面的服务。网络采用了网通的百兆专线出口,骨干网采用千兆光纤传输,办公室与教室实现了百兆到桌面。在教学应用方面学校以信息化校园建设为基础,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重点落实“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学校建立了数字化录播教室,实现课堂全过程、全场景的无人值守自动录制,以及视频的编辑分享。建立的电子阅览室、信息技术教室、探究实验室、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系统等一系列硬件平台。网络中心部署了十多台服务器,为全校师生提供办公管理平台、教学服务平台、心理咨询、网络科技馆、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视频监控、网络教研、上网行为监控、流量控制等功能。

  二、监督管理,保障信息安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教师日常办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对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网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保证网络正常运行,我们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每天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技术处理。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且做好网络的规划,我校根据学校的情况将网络划分为三大部分,教学区、办公区、微机教室。通过合理的VLAN划分以及流量限制,行为管理等措施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和安全。刚开始,如何有效地控制网络的合理使用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专业的行为管理软件过于昂贵,很多免费软件不适合学校现有的网络情况,后来我们采用了一款国产免费行为管理软件Panabit解决了这个问题。只需要一台配置不很高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的计算机,三块网卡即可。首先根据不同的部分划分了三个IP群组,每一个群组将会赋予相同的策略,从而完成管理。

  首先,我们根据不同群组特点,利用“自定义协议组”的功能定义需要禁止、限制或放行的各类网络协议集合。比如上班时间禁止网络购物、禁止网络游戏、对于学生微机课限制网络聊天等等。

  然后,我们利用“策略管理”来进行“流量控制”、“连接控制”和“HTTP控制”。我们利用“策略管理”中的“数据通道”功能可以限制预留或者保证某些对象的可用带宽。通过“流量控制”指定不同群组的具体应用的流量策略。然后设置策略调度,也就是给策略一个发生作用的时间段。这样一条完整的流量控制策略就设置完成。通过这些不同的策略搭配可以有效的控制网络中访问行为,实现校园的上网管理。另外利用Panabit强大的日志记录功能,可以讲每次访问互联网的各种程序行为记录到专门的日志服务器,以便需要时查询。利用Panabit的统计功能,我们可以监控到网络的各种数据传输统计,便于我们分析网络的应用情况分布,便于及时发现部分网络问题,方便网络的管理。

  三、提高应用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1、我们坚持以平台为依托,以培训为先导,使老师们对各种应用平台由了解到熟悉,由熟悉到应用,不断的提高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各种应用培训是提升信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息技术应用水平的纽带,我们从信息技术基础开始,包含了教学应用的各个方面,从计算机等级考试、英特尔未来教育等等专业培训,到学校组织的各种软件和教学平台的专项培训,平均每学期进行一次全员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调动了广大教师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2、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为教学教研提供有效支持。结合学校情况,为各教研组和教师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制学案等教学资源并共享到资源平台,教师将自己上课时用的资源、课件、视频等分享到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与学校自建的资源库、科技、电子图书馆行成了有效教学资源支持平台,为教师的备课、教研和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校还建立了自己的在线备课授课系统,系统选用了成熟免费课程管理系统Claroline(课廊)。Claroline是“ClassRoomOnline”的缩写,它是一个开源的Web课程管理系统,由比利时鲁文大学开发,它有八年多发展史,并获得多个奖项。它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的、易操作的在线学习和课程管理系统,它特别强调合作性学习活动的管理,课廊包括在线课程管理、学员管理、课程讨论、作业、小组学习、测试评估、进度状态跟踪等典型LCMS(在线学习与课程管理系统)的几乎所有功能。课廊的设计最初的目标就是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建立一个合作性学习系统,所以它安排了学习小组、班级、协作资源(wiki)等内容,为合作性学习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也适合于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学管理上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可以方便地实施“因材施教”。课廊相比其实几个课程管理系统,最大的特色在于“学习路径”,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把素材按照不同的顺序组织成不同的路径,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且本系统操作简单,构架合理,运行速度快,并且是一个自由软件可以免费获得。利用教师账号登录系统后,在面板中单击“新建课程”按钮,在创建课程页面输入新课程的相关信息。确认后,一个拥有计划安排、讲义材料、课程论坛、聊天答疑等管理功能的新网站就建成了。登录后,就可以按照需要添加先前准备好的课程素材了,如课程简介、课程计划、课程讲义、练习、作业等。还可以建立“学习路径”,它本身没有任何题目和教学内容,它只是把“课程讲义”、“课程练习”和“作业”里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学习。比如必须先学完“文字的设置”后,才能去做“字体的练习”,最后才能去学“超链接”。这对于循序渐进的学习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知识间的联系,还可以做到“边学边练”,从而避免了学生被埋在素材堆里不知所措的情况。相对于传统教学,我们还可以

  

篇八:信息化典型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案例Ⅰ沃尔玛:“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1995年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分别在2006、2007、2008、2010年4度跃居世界500强榜首。

  一、沃尔玛的信息化理念和战略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早年服役于美国陆军情报部队,所以他特别重视信息的沟通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公司开始进入规模化市场扩张及发展阶段后,沃尔玛公司率先在行业内使用各种先进技术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化管理模式。沃尔玛的信息化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价值链,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全球用户资源,实现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与用户的零距离的目标。信息化管理不应仅是一个系统,而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不是将其投入到大量低价值的维护与运作事宜中。正如沃尔顿所坚持的:“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将信息化提到战略高度正是沃尔玛迈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沃尔玛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球统一采购及供货商自己管理上架商品,使得产品进价比竞争对手降低10%之多;另一方面,沃尔玛还通过卫星监控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对商品进行及时的进货管理和库存分配。当凯玛特(美国第三大折扣零售连锁公司)也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效仿前者开始起步时,沃尔玛早已在全球4000个零售店配备了包括卫星监测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内的信息化系统。

  二、沃尔玛公司信息化过程的一些关键事件购买第一台计算机用于支持日常业务(1969);存货管理系统(1969);电子收款机(PointofSells,POS)系统(1973);商店与总部之间相联结的卫星网络(1979),初期投入1600万及60万/年通信费占当年利润总额超过55%节省电话费1000万/年;统一产品标识码(1980);1983年,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与供应商建立电子数据交换(1985);通过RetailLink系统与供应商共享预测方法等(1991,1993),总投入成本是当年利润的3倍;启动电子商务网(1996);店内的广告采用沃尔玛的视频网络(2000);第二次启动电子商务网(1999);

  2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又走在了其他零售商前面。采用商品条码可代替大量手工劳动,不仅缩短了顾客结账时间,更便于利用计算机跟踪商品从进货到库存、配货、送货、上架、售出的全过程。据沃尔玛方面说,在对商品的整个处置过程中总计节约了60%的人工。

  20世纪80年代,沃尔玛还开始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与供应商建立自动订货系统。到1990年,沃尔玛已与它的5000余家供应商中的1800家实现了电子数据交换,成为EDI技术的全美国最大用户。

  2、7亿美元——“用卫星卖鸡蛋”到20世纪90年代初,沃尔玛在电脑和卫星通信系统上就已经投资了7亿美元,而它不过是一家纯利润只有2%-3%的折扣百货零售公司。1983年,沃尔玛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这次卫星升空可谓零售业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里程碑。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沃尔玛配送中心的运行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每个配送中心约10万平方米面积。每种商品都有条码,由十几公里长的传送带传送商品,由激光扫描器和电脑追踪每件商品的储存位置及运送情况。到90年代,整个公司销售8万种商品,85%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而竞争对手只有大约50%-65%的商品集中配送。沃尔玛的送货车队也可能是美国最大的,沃尔玛通常为每家分店的送货频率是每天一次,而凯玛特平均5天一次。沃尔玛的5000辆运输卡车全部装备了卫星定位系统。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消费需求进一步多样化、个性化,从而要求零售方式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当代零售业态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几种趋势:新的零售业态层出不穷、零售生命周期缩短、零售技术日益重要、各业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营向两极化方向发展、垂直营销系统进一步发展、无店铺销售迅速成长、零售界的全球化趋势。这些复杂多变的形式都要求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战略,才能满足当今零售业销售的需求。而沃尔玛正是凭借着对零售业不同阶段的认识,使用不同的阶段的信息技术才能得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从而铸造沃尔玛帝国的传奇。

  5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案例Ⅱ联想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念

  一、透明鱼缸企业大了,运营环节自然不断增多,下放到各环节关键岗位上的资源支配权也不断地增加,虽然有大量的纸面制度,但实际上还是要靠关键岗位上的人来把持和掌控,这就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跑冒漏油。如何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控制,这成为所有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道难题。联想正是通过信息系统,用透明流程重构了联想的权力,使采购过程变得透明化,避免了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职能部门做事,财务部运转资金,而所有的事和钱均需一一对应。这就使得联想本身成了一只透明的鱼缸。联想正是通过信息系统,用透明流程重构了联想的权力。在联想的流水线中,总经理和部门总经理的权利更多体现为监管范围的大小。简单说,总裁杨元庆有权监察从采购到销售整个流程中联想上上下下8000人的行为——所有联想人在杨元庆那里都是这只透明鱼缸中一只透明鱼;同理,所有采购人员在它的上级——供应经理那里都是透明鱼,除了”沐浴”在上级的目光中外,所有人的开支都要经得过财务监管备案的“阳光”。对于部门经理,上级可以对他进行360度考评,即部门经理周围所有的人都可以对他评头论足,唯独部门经理看不到。在这样的系统体制下,哪里不透明,就意味着那里有问题,发现有不透明的鱼,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它捞出鱼缸。所有的透明化,大大简化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控制难度。

  6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二、别让“鲜果”烂在手里所周知,以CPU为代表的IT业产品核心部件几乎一直保持着每半年推出换代产品的速度发展,因此IT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比常规行业产品要快得多。由此,联想把IT产品比作是刚刚采摘的“鲜果”,在生产运送到售卖的过程中,一不小心造成积压,就会烂在手里。联想集团的信息化改造已经覆盖了企业的全部业务流程。通过梳理、重组业务流程,使业务信息准确、实时、集成化采集和记录,实现了业务过程的实时、全程监控。也就是说,在一个透明的数据平台上,联想可以看到每一颗“鲜果”的位置与状态,并可以加以合理控制。联想把平均交货时间从11天缩短到5.7天,应收账周转天数从28天降到14天,订单人均日处理量从13件增加到314件,订单周期由75小时缩减到58小时,结账天数由20天降到1天,加班人次从70人削减为7人,财务报表从30天缩至0.5天(此为2007年数据),大大减少了“鲜果”烂在库里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联想内部加深了对企业管理流程的认识,使所有参与者了解每个流程环节的目的和价值,逐步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从历程上看,联想的成长与联想信息化改造工程是一个双螺旋结构,信息化促进了联想的成长,联想的成长反过来也促进了信息化改造的深入。三、信息化需要“革命”信息化是企业权利的重新分配。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在推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起到协调权限、消除对抗的作用。联想从1998年11月开始实施ERP,

  7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投入上千万、项目进行了4个月后却没有什么成效。在1999年4月18日联想的一次高层会议上,柳传志面对联想所有高层职员、各子公司的总经理发了火:“联想花几千万上ERP不是做表面文章,必须做好,做不成,我会受很大影响,但我会把李勤(当时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给杀掉。”李勤立刻站起来表态:“做不好,我下台,不过下台前我要先把杨元庆和郭为干掉。”柳传志下令:ERP做成了,项目组有奖,做不成,所有联想干部奖励都受影响,董事的年终奖扣罚20%。自此,联想的ERP项目进入了快速通道,2000年1月成功并行上线,2000年8月ERP完全投入正常使用,联想的信息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实际上,一把手并不需要真正亲自来解决信息化系统的技术问题,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协调好各个层次权限的分配,并且消解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企业内部必然产生的对抗情绪。

  8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案例Ⅲ海尔:从“企业的信息化”到“信息化的企业”

  一、“企业的信息化”:以用户为中心早在2000年3月海尔公司就开始与SAP公司合作,首先进行企业自身的ERP改造,随后便着手搭建BBP采购平台。从平台的交易量来讲,海尔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来采购生产必须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实现三个JIT(justintime即时),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的同步流程。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现在不少企业的信息化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还没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就要求做信息化,其实是做不到的。而海尔在做信息化流程时提出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的信息化:我没有库存,但是用户要的话可以马上送到,用户不要就不会形成库存,实际上就是全流程的再造。而对于研发,今天研发的产品必须是六个月后用户的需要。在企业外部,海尔CRM(客户关系管理)和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在企业内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各种先进物流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

  9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率,还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了海尔集团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将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营运资本的目的。根据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家电企业库存周转天数是64天,海尔在2008年初库存周转天数是32天,经过流程再造2008年底已经降到3天。

  海尔的零库存到现在已做到了在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出来后不是放在仓库里去,而是哪个商场、哪个用户已经定了,所以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就是用户要的产品,而不是像很多企业为仓库采购、为仓库销售,海尔企业信息化从这里切入——以用户为中心。

  二、“信息化的企业”:企业也是需求链的一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企业的信息化”相当于以企业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信息化的企业”相当于把企业放到全球用户需求的链条中去,企业只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应该更快地在这个链条中进行运转。海尔要做的是怎样从制造型的企业转化为服务型的企业。安德森在《长尾理论》里有两句话,非常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企业应该是低成本提供所有产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它”。张瑞敏认为,所谓的低成本提供所有的产品,就不是中国企业现在大规模制造,而应该是大规模定制。因为大规模制造一定可以做到低成本。而大规模定制时,虽然是大规模,但是要定制很多型号的产品,还要实现低成本,这对中国企业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

  10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为了实现向“信息化企业”的转型,海尔在流程和系统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应用重点转向客户需求的获取,与重要的合作伙伴实现动态的预测、订单、库存的高效协同;以用户,客户的需求,来驱动3大应用领域GTM(贸易管理平台)、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实现端到端可视化。例如“人单酬”的系统,围绕销售代表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把销售目标、预测计划、订单、销售速度,产品赢利能力等都全部按人按单来进行索引,销售代表可以看到自己每天的业绩。这个业绩不再是过去的一个简单的销量、销额的数字,员工通过这个系统可以了解到:哪些产品组合能更有利润?与客户的预测准确率是否提高?销售的速度是否符合周单周销?这个系统如同一个销售代表的平衡记分卡,能否提供客户、流程、财务指标、提高的价值以及个人最终获得的报酬等信息。

  张瑞敏认为,现在用户面对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全球很多企业,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他需要的产品,要求企业的产品在全球非常有竞争力。海尔在这方面的具体探索的就是“虚实网结合”,所谓“虚网”就是互联网,所谓“实网”就是“最后一公里”,也就是鼠标加及时服务。用户在互联网上点鼠标之后,应该是第一时间送达,这就需要跟“最后一公里”的实网—物流网、营销网、服务网等结合。这些要和“虚网”—互联网结合起来,即用户点了鼠标后企业怎么样送达。现在国家在推进“家电下乡”,海尔在“家电下乡”所占份额最大,就是因为海尔建设了庞大的网络。另外,很多外国品牌和海尔是竞争对手,但是他们现在把农村的销售委托给海尔。

  11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三、探索信息化时代的商业模式,推进组织重构针对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海尔在商业模式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一条:能不能创造客户价值。海尔所做的是怎样使大家的目标都集中到创造客户价值上,怎样能够协同起来。在这方面,海尔所做第一步就是改变企业组织结构。按照职能管理原则,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的,是一个正三角形:企业最高负责人在顶端,然后是一级级负责人下来,到最下边是员工。但是,员工面对的就是客户,客户所反映的问题员工要逐级反映上去,负责人再做决策传达下来,这里面除了内部的消耗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够非常好地直面市场、快速做出决策。现在海尔就把这个三角形倒过来,变成“倒三角形”:客户在顶端,然后是一线经理、员工直面客户,最后一级级下来,企业最高负责人成了最下面的了。这样企业的最高负责人从原来的发号施令变成在最下端为一线经理提供资源。所有的部门在这当中都为一线经理和客户提供资源,从发号施令者变成提供资源者。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可能很大,但是再大的企业就是三张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海尔把损益表做到一个团队,在倒“三角形”最尖端的企业负责人个人损益表,是要关注这个企业在市场上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企业新的机会就是他损益表的任务。为了防止一线经理和客户承诺后还担心背后的资源没有共享,所有背后的这些人,比如说人力、财务等都有各自的损益表,这个损益表和这个团队对客户的承

  12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诺内部要形成一个契约。过去员工到企业里来干,企业根据员工的职务、能力、所做的工作给员工发工资或奖金;现在完全变成了员工到公司来干,拿到的是公司的资产,拿到的资产必须要增值。员工拿到资产后,企业事先划定做到多少是保本,挣到多少是公司利润,把企业利润留下后,再把所用的费用拿掉,剩下的由员工进行分成。

  这样做了之后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第二,解决内部博弈的问题,建立人单合一的文化。“人”就是员工,“单”不是狭义上的订单,而是有第一竞争力的市场目标。人单合一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市场目标,要和市场目标协同起来变成双赢。员工可以给用户创造价值,也可以从这个价值中得到新的价值。第三,对于管理会计进行新的探索。作为管理会计,说到底就是管理未来、规划未来的会计。一个企业对未来规划得很好,也就是说企业的战略很好,但是员工不能协同,不能直接反映到市场上也是白搭。如果把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变成每个人都来规划未来,并且让每个人规划未来时和自己的未来连在一起,这样管理会计一定会充满活力。而在传统的IT基础架构领域,海尔也转向“买服务不买服务器”的模式,比如搭建企业内部的云,通过虚拟化平台,实现快速资源调配,获得动态发展和低成本运营的能力;通过SLA服务模式,逐步外包如数据中心、基础运维、应用运维等环节,

  13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从而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EAI(企业应用集成)的建设中。

  14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案例Ⅳ亚马逊:无心插柳,像卖书一样卖云计算

  一、云计算的领头羊IT咨询公司BTCLogic2010年发表报告称,亚马逊和IBM是云计算市场上的领头羊,而微软、谷歌、RedHat和VMware只算是云计算市场上的重量级选手。亚马逊因ElasticComputeCloud在基础设施领域排名第一,亚马逊还在平台领域排名第一,在网络服务领域排名第二,因S3SimpleStorageService在管理领域排名第三。Caris&Co分析师桑迪普•阿加瓦尔表示,尽管目前的规模还很小,但亚马逊网络服务的增长率已经超过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并且利润率更高。他表示,亚马逊网络服务2011年的营收最多将为9亿美元,而运营性利润率将达到23%。这高于亚马逊核心业务的5%。他指出:“很少有公司附加业务的利润率高于核心业务。”二、信息化的无心插柳:云计算概念的产生作为一家超大型零售企业,亚马逊在公司信息化和规划自身电子商务系统IT架构的时候,不得不为了应对销售峰值去购买更多的IT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平时却处于空闲状态,这在零售企业看来相当不划算。于是亚马逊发现,假如可以运用自身在网站优化上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亚马逊就可以将这些设备、技术和经验作为一种打包产品去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那么闲置的IT设备就会创造价值。这就是亚马逊推出云计算服务的初衷。

  15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亚马逊在云计算方面走在其他IT专业企业之前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看似有些“无心插柳”,但任何技术都源于需求——亚马逊自身就是云计算的最早用户。在网络互联的需求之上,直接就是亚马逊的最底层的IT基础架构AWS(AmazonWebServices),这包括计算、存储、内容分发等等。正是通过企业信息化变革,亚马逊

  三、象卖书一样卖云服务为了解决这些租用服务中的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等问题,亚马逊不断优化其技术。通过这些研发与优化,亚马逊在云计算技术上持续保持领先。从2004年开始,亚马逊陆续推出了简单队列服务、MechanicalTurk等云计算服务雏形。云计算服务成熟的标志是亚马逊在2006年推出的简单存储服务(S3)和弹性计算云(EC2)。之后,数据和服务都已被放在亚马逊的“云端”了。亚马逊2011年1月推出了一款名为ElasticBeanstalk的服务,该服务帮助不懂计算机代码的新手使用亚马逊的计算资源。亚马逊副总裁哈蒙德表示:“亚马逊继续进行创新,而这是传统公司,例如IBM、甲骨文和微软没有去做的。”2010年,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名为SpotInstances的服务。该服务以非传统的方式管理使用率不高的服务器。许多企业会将所有任务集中到某些服务器上去做,同时关闭一些多余的服务器,而亚马逊则拍卖多余的计算资源。最终结果是,亚马逊获得了营收,而不是无用的服务器,客户则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了计算资源。

  16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此外,亚马逊的角色非常特殊——它不是操作系统开发商,也不是服务器或存储设备制造商,也就是说它是应用者而非IT系统制定者。因此亚马逊的平台是开放的。但是专业IT企业提供的云计算多多少少会限制在自己提供的系统之上,限制了灵活性。此外,正因为亚马逊自己是应用者,因此它卖给企业用户的不仅是云计算技术,还有自身的经验教训,这些都能够帮助企业用户更好地应用云计算服务去创造更大的价值。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优势,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增长显著。目前亚马逊云计算的注册开发人员数量在去年已经超过49万(2009年数据)。它目前推出的最主要的云计算服务产品,不仅服务分类灵活、收费方式多样,而且定价方式还体现了零售企业一贯的做法。

  17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案例Ⅴ雅戈尔:信息平台——组合式信息化之路

  一、数字化工程的十年战略作为国内服装行业的代表,雅戈尔能够从1979年的一个由2万元资产构成,十多名知青起家的乡镇小厂,发展成为当今位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榜单的第30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第一位,信息化的助力可谓功不可没。从2000年起,雅戈尔凭借十年持续不断的信息化建设,行进在了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前列。同时,十年的投入与积累,也使其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2001年,雅戈尔提出了“决战在终端”的战略,在全国设立了162家分公司、投资了十几亿元,开设了400余家自营专卖店、2000多个商业网点,构成了庞大的终端销售网络。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行这个网络,雅戈尔与中科院合作,启动并实施“雅戈尔数字化工程”,于是一个为期十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由此诞生。在这项战略中,雅戈尔希望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与此同时,规划雅戈尔集团总体应用需求,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管理环节,建立沟通雅戈尔集团上下、内外联系的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最终提高雅戈尔集团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及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具体战术上,雅戈尔的信息化体系走的是设计总体框架,即贯彻和执行将单一系统单元外包给IT厂商的思路,被中国科

  18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IO韩永生称之为“组合式信息化之路”。

  历经十年建设后,雅戈尔信息化已经具备了以采购、生产、配送、零售于一身的集成信息系统,已然成为了业内的典范。

  二、立竿见影的信息化效果在实施2001年~2006年第一阶段规划时,由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就已经非常显著的体现出来了。雅戈尔当时在信息化上投资1.2亿元,而产品库存量比实施前下降了逾30%,节省了2.5亿元的库存成本;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全面提升;繁复的订单处理及采购管理变得自动化;资金的运转效率提高;部门及海外间的沟通得到彻底改善;因人为错误所引起的损失减少了约20%;公司对订单的反应能力增强,生产周期也从过去的90天缩短至45天;量身定制系统实现了零库存生产,仅2003年就给雅戈尔新增加2亿元的收入。显然,如此巨大的变化,隐藏在雅戈尔信息化体系背后的各信息化系统的“有机组合”,可以说功不可没。2010年是雅戈尔“信息化十年战略”的收官之年。经过10年的时间,雅戈尔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已经踏上了服装产业的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集成化、快速反应化、控制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良性发展之路。“未来十年,雅戈尔将根据产业趋势和自己的需求,充分展开与263等厂商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雅戈尔集团信息中心应经理说。

  19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案例Ⅵ雀巢的ERP风险之旅

  1997年10月,雀巢美国分公司召开ERP项目誓师大会,由50名高层业务经理和10名高级IT专家组成实施小组,目标是制定一套对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都适用的通用工作程序,所有部门的功能──制造、采购、会计、销售等,都必须抛弃过去的旧方式,接受新的“泛雀巢”思维。1998年7月,其中四个模块(三个SAP模块和Manugistics模块)要求在2000年之前完成。虽然事先制定了进度表,但由于一些代码修改及千年虫问题,在匆忙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出现了大量的新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反叛心理在不同阶层中开始滋生。员工的抵制情绪源于项目启动时犯下的一个重要错误:主要利益相关者小组中没有来自那些受到新系统和业务流程直接影响的团体的代表。所以,结果就如同雀巢美国分公司副总裁兼CIO杰丽·杜恩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总是令销售部和其他部门的领导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带给他们的东西与他们并没有实质性的利害关系。”杜恩称之为她犯下的近乎致命的错误。

  2000年初,项目实施陷入混乱,工人不知道如何使用新系统,甚至连新的工作流程都不明白,没有人想学习业务运作的新方式,公司士气低落,预测产品需求的员工流动率高达77%,部门主管和他们手下人一样迷茫。抱怨增多的时候,ERP实施出现停滞甚至撤退。2000年6月,项目搁浅。

  2000年6月,雀巢暂停了项目的实施,从头做起,抛弃了预先设定结束日期的做法,定期调查用户对变革的反应,当有

  20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反馈信息表明需要进一步的培训适应时,推迟实施。CIO杜恩说从中得到了很多惨痛的教训:

  1不要采用工程化的做法为项目实施过程预先设定期限。应该先分析项目需求,然后确定需要多长时间实现这些需求,定期调查用户的反应情况,如有异常,暂停实施,学习适应,再继续推进。

  2定期更新预算估计。在项目实施的漫长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能在某一时间段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预算可以将棘手的问题降至最少。

  3信息化不是软件的事。将一个新系统安装就绪是很容易的,真正难的是改变那些将要使用该系统的人们,使他们能适应新的业务流程。

  4没有人喜欢流程变革,尤其当他们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那些因流程变革而受到影响的人需要特别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多进行交流沟通,在实施前、中、后衡量人们的接受认可度。

  5不要忘记整合。单单安装新系统是不够的,要确保各个部分能相互协同工作。

  21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篇九:信息化典型案例

  立足应用,努力破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迷局

  ---学校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1、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的出台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带来了发展的良机。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初建成效,学校也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镇江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2011年12月被确立为“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首批职业学校分中心”,2012年12月被确定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第一批试点建设单位,此外,学校校园网站建设也屡获佳绩,2011年学校网站获“江苏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一等奖,2012年11月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百佳网站”称号。虽然学校在信息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屡遇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意识问题。虽然学校管理团队和广大教师都知道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但还未内化并转化成自身的一种普遍行为;2)机制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管理队伍不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权责有时划分不够明确;3)经费问题。经费总体投入不足,经费使用不尽合理,“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普遍存在;4)队伍问题。专职人员队伍建设不足,岗位编制、评聘体系等方面尚未理顺;5)应用问题。师生应用信息化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还有待加强,资源建设不尽合理,资源应用程度低。2012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更是在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批评了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倾向,呼吁完善制度政策,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2、主要目标

  我校自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以来,一直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应用上,将解决五个方面的困境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努力破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建设轻应、重硬件轻资源”迷局。学校针对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信息时代下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提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要将学校建设成环境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生活信息化,能充分使用信息化手段,以资源和数据共享为主导的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

  3、工作过程及主要成效

  学校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和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过程中,努力破解困境,在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应用模式上不断探索,努力构建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学校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开展具体工作:

  (1)加强信息化应用的保障建设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

  领导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办公室和学校信息化专职部门信息处合署办公,具体落实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学校建立了全校信息员制度,各系部、职能处室、班级均设有信息员,明确了各层次信息员工作职责。从领导层到执行层,再到操作层架设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组织架构,真正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长期、稳定、有序推进。

  2.创新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全面创新和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各项制度,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上网认证管理办法》、《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校园电视台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员管理制度》、《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制度》等涵盖学校教育信息化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育信息化建设全过程。学校还明确了从事信息化工作专职人员的工作岗位及其工作职责,同时梳理了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类办事流程。

  3.加大投入,体现绩效

  近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逐年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投入,做到每年有预算有投入,近二年教育信息化专项投入累计超过1000万,占到学校总预算的7%,在学校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和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中又将这个数字明确提高到10%。学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信息化工作纳入系部、职能处室工作绩效考核,严格标准、科学评价,并在绩效项目奖励上予以体现,同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围,在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绩效考核上予以体现。

  (2)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建设

  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建设着重放在硬件基础和教师信息化素养两个层面。一方面,硬件是信息化应用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硬件作为基础,信息化应用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光有硬件,没有良好的师生信息化素养,教师不会用或不愿用信息化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不具备在信息化条件下学习乃至“数字化生存”的能力,信息化应用则成了无米之炊。

  1.硬件基础建设

  学校建有以千兆主干计算机局域网为核心的校园网,实现校园有线无线全面覆盖,从而真正实现‘3A’式访问,即在任一地点(Anywhere)、任意时间(Anytime)以任何方式(Anyhow)均可在授权情况下高速访问校园网,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网络使用效能,提升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层次。近两年里,学校在原教育网百兆光纤接入的基础上,又引入联通百兆光纤和电信百兆光纤各一根,现学校拥有18个固定IP地址,300MBps的出口链路,通过新增的专业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实现数据链路访问及应用级负载均衡,极大的提升了学校对外访问和对外服务的能力。为满足网络管理的需要,学校于2011年末添置了专业的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实现了学校用户上网行为的全面管理,有效提高了学校网络运行的效率,提升了网络运行的安全等级。近两年内,学校添置了2200台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品牌电脑,生机比

  达到2.5:1,充分满足了现代化办学的需要。全校所有的实训室(100个)均已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环保教学白板和短焦投影一体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同时还装备有70套可移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现正在进行普通教室的改造和规划工作,今年暑假后全校所有的教学场所将完全装备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全面满足教师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学校正在进行常态化多媒体录播教学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建成后将实现视频教学资源制作的自动化,同时可实现网上开课、视频会议、教学资源收录等众多和教学相关的有效功能。学校作为镇江市教育局“教育云”工程建设试点单位正在进行学校区域“教育云”的建设工作,现已投入近300万,区域教育云建设完成后将实现计算、存储、和应用云化,同时,构建的高标准网络数据中心将完全满足学校对内、对外服务的需求。学校正结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园整体改造对校园网络、安监系统、一卡通系统、多媒体录播教学系统、远程信息投送系统、数字广播系统、数字电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多网合一”,将原先单独的小系统整合为在统一平台下的大系统,彻底破除信息孤岛,实现一个身份,多种应用。学校正进行校园电视台(虚拟演播室)建设工作,也正在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学校各类设备设施的管理进行数字化升级

  

篇十:信息化典型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案例Ⅰ沃尔玛:“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1995年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分别在2006、2007、2008、2010年4度跃居世界500强榜首.

  一、沃尔玛的信息化理念和战略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早年服役于美国陆军情报部队,所以他特别重视信息的沟通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公司开始进入规模化市场扩张及发展阶段后,沃尔玛公司率先在行业内使用各种先进技术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化管理模式。沃尔玛的信息化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价值链,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全球用户资源,实现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与用户的零距离的目标。信息化管理不应仅是一个系统,而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不是将其投入到大量低价值的维护与运作事宜中。正如沃尔顿所坚持的:“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1

  将信息化提到战略高度正是沃尔玛迈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沃尔玛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球统一采购及供货商自己管理上架商品,使得产品进价比竞争对手降低10%之多;另一方面,沃尔玛还通过卫星监控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对商品进行及时的进货管理和库存分配.当凯玛特(美国第三大折扣零售连锁公司)也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效仿前者开始起步时,沃尔玛早已在全球4000个零售店配备了包括卫星监测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内的信息化系统。

  二、沃尔玛公司信息化过程的一些关键事件购买第一台计算机用于支持日常业务(1969);存货管理系统(1969);电子收款机(PointofSells,POS)系统(1973);商店与总部之间相联结的卫星网络(1979),初期投入1600万及60万/年通信费占当年利润总额超过55%节省电话费1000万/年;统一产品标识码(1980);1983年,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与供应商建立电子数据交换(1985);通过RetailLink系统与供应商共享预测方法等(1991,1993),总投入成本是当年利润的3倍;启动电子商务网(1996);店内的广告采用沃尔玛的视频网络(2000);第二次启动电子商务网(1999);

  2

  在Sam’sClub测试RFID系统(2001);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2001);实施高级销售规划系统部件和财务报告系统(2001);与供应商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因特网数据标准(2002)。三。沃尔玛的信息化亮点1、1小时—-全球商品全盘点沃尔玛在全球的4000多家门店通过它的网络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整个公司的计算机网络配置在1977年完成,可处理工资发放、顾客信息和订货—-发货——送货,并达成了公司总部与各分店及配送中心之间的快速直接通信.1979年,位于本顿威尔总部的第一个数据处理和通信中心建成,虽然面积只有1500平方米,但在整个公司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和24小时连续通信。先进的电子通信系统也让沃尔玛占尽了先机。曾有一个说法是,沃尔玛的电子信息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在沃尔玛本顿威尔总部的信息中心,1。2万平方米的空间装满了电脑,仅服务器就有200多个.在公司的卫星通信室里看上一两分钟,就可以了解一天的销售情况,可以查到当天信用卡入账的总金额,可以查到任何区域或任何商店、任何商品的销售数量,并为每一商品保存长达65周的库存记录.1981年,沃尔玛开始试验利用商品条码和电子扫描器实现存货自动控制.在利用商品条码上,沃尔玛凭借自己的计算

  3

  机网络通信系统又走在了其他零售商前面.采用商品条码可代替大量手工劳动,不仅缩短了顾客结账时间,更便于利用计算机跟踪商品从进货到库存、配货、送货、上架、售出的全过程。据沃尔玛方面说,在对商品的整个处置过程中总计节约了60%的人工。

  20世纪80年代,沃尔玛还开始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与供应商建立自动订货系统.到1990年,沃尔玛已与它的5000余家供应商中的1800家实现了电子数据交换,成为EDI技术的全美国最大用户。

  2、7亿美元—-“用卫星卖鸡蛋"到20世纪90年代初,沃尔玛在电脑和卫星通信系统上就已经投资了7亿美元,而它不过是一家纯利润只有2%-3%的折扣百货零售公司。1983年,沃尔玛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这次卫星升空可谓零售业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里程碑。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沃尔玛配送中心的运行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每个配送中心约10万平方米面积。每种商品都有条码,由十几公里长的传送带传送商品,由激光扫描器和电脑追踪每件商品的储存位置及运送情况。到90年代,整个公司销售8万种商品,85%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而竞争对手只有大约50%-65%的商品集中配送。沃尔玛的送货车队也可能是美国最大的,沃尔玛通常为每家分店的送货频率是每天一次,而凯玛特平均5天一次。沃尔玛的5000辆运输卡车全部装备了卫星定位系统。

  4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消费需求进一步多样化、个性化,从而要求零售方式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当代零售业态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几种趋势:新的零售业态层出不穷、零售生命周期缩短、零售技术日益重要、各业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营向两极化方向发展、垂直营销系统进一步发展、无店铺销售迅速成长、零售界的全球化趋势。这些复杂多变的形式都要求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战略,才能满足当今零售业销售的需求.而沃尔玛正是凭借着对零售业不同阶段的认识,使用不同的阶段的信息技术才能得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从而铸造沃尔玛帝国的传奇。

  5

  案例Ⅱ联想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念

  一、透明鱼缸企业大了,运营环节自然不断增多,下放到各环节关键岗位上的资源支配权也不断地增加,虽然有大量的纸面制度,但实际上还是要靠关键岗位上的人来把持和掌控,这就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跑冒漏油。如何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控制,这成为所有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道难题。联想正是通过信息系统,用透明流程重构了联想的权力,使采购过程变得透明化,避免了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职能部门做事,财务部运转资金,而所有的事和钱均需一一对应。这就使得联想本身成了一只透明的鱼缸。联想正是通过信息系统,用透明流程重构了联想的权力。在联想的流水线中,总经理和部门总经理的权利更多体现为监管范围的大小.简单说,总裁杨元庆有权监察从采购到销售整个流程中联想上上下下8000人的行为——所有联想人在杨元庆那里都是这只透明鱼缸中一只透明鱼;同理,所有采购人员在它的上级——供应经理那里都是透明鱼,除了”沐浴”在上级的目光中外,所有人的开支都要经得过财务监管备案的“阳光”。对于部门经理,上级可以对他进行360度考评,即部门经理周围所有的人都可以对他评头论足,唯独部门经理看不到。在这样的系统体制下,哪里不透明,就意味着那里有问题,发现有不透明的鱼,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它捞出鱼缸。所有的透明化,大大简化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控制难度.

  6

  二、别让“鲜果”烂在手里所周知,以CPU为代表的IT业产品核心部件几乎一直保持着每半年推出换代产品的速度发展,因此IT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比常规行业产品要快得多.由此,联想把IT产品比作是刚刚采摘的“鲜果”,在生产运送到售卖的过程中,一不小心造成积压,就会烂在手里。联想集团的信息化改造已经覆盖了企业的全部业务流程.通过梳理、重组业务流程,使业务信息准确、实时、集成化采集和记录,实现了业务过程的实时、全程监控。也就是说,在一个透明的数据平台上,联想可以看到每一颗“鲜果"的位置与状态,并可以加以合理控制。联想把平均交货时间从11天缩短到5.7天,应收账周转天数从28天降到14天,订单人均日处理量从13件增加到314件,订单周期由75小时缩减到58小时,结账天数由20天降到1天,加班人次从70人削减为7人,财务报表从30天缩至0.5天(此为2007年数据),大大减少了“鲜果"烂在库里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联想内部加深了对企业管理流程的认识,使所有参与者了解每个流程环节的目的和价值,逐步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从历程上看,联想的成长与联想信息化改造工程是一个双螺旋结构,信息化促进了联想的成长,联想的成长反过来也促进了信息化改造的深入.三、信息化需要“革命”信息化是企业权利的重新分配.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在推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起到协调权限、消除对抗的作用.联想从1998年11月开始实施ERP,投

  7

  入上千万、项目进行了4个月后却没有什么成效。在1999年4月18日联想的一次高层会议上,柳传志面对联想所有高层职员、各子公司的总经理发了火:“联想花几千万上ERP不是做表面文章,必须做好,做不成,我会受很大影响,但我会把李勤(当时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给杀掉。”李勤立刻站起来表态:“做不好,我下台,不过下台前我要先把杨元庆和郭为干掉。”柳传志下令:ERP做成了,项目组有奖,做不成,所有联想干部奖励都受影响,董事的年终奖扣罚20%。自此,联想的ERP项目进入了快速通道,2000年1月成功并行上线,2000年8月ERP完全投入正常使用,联想的信息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实际上,一把手并不需要真正亲自来解决信息化系统的技术问题,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协调好各个层次权限的分配,并且消解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企业内部必然产生的对抗情绪.

  8

  案例Ⅲ海尔:从“企业的信息化”到“信息化的企业”

  一、“企业的信息化":以用户为中心早在2000年3月海尔公司就开始与SAP公司合作,首先进行企业自身的ERP改造,随后便着手搭建BBP采购平台。从平台的交易量来讲,海尔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来采购生产必须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实现三个JIT(justintime即时),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的同步流程。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现在不少企业的信息化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还没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就要求做信息化,其实是做不到的。而海尔在做信息化流程时提出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的信息化:我没有库存,但是用户要的话可以马上送到,用户不要就不会形成库存,实际上就是全流程的再造。而对于研发,今天研发的产品必须是六个月后用户的需要。在企业外部,海尔CRM(客户关系管理)和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在企业内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各种先进物流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

  9

  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了海尔集团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将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营运资本的目的。根据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家电企业库存周转天数是64天,海尔在2008年初库存周转天数是32天,经过流程再造2008年底已经降到3天.

  海尔的零库存到现在已做到了在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出来后不是放在仓库里去,而是哪个商场、哪个用户已经定了,所以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就是用户要的产品,而不是像很多企业为仓库采购、为仓库销售,海尔企业信息化从这里切入——以用户为中心。

  二、“信息化的企业":企业也是需求链的一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企业的信息化”相当于以企业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信息化的企业”相当于把企业放到全球用户需求的链条中去,企业只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应该更快地在这个链条中进行运转.海尔要做的是怎样从制造型的企业转化为服务型的企业.安德森在《长尾理论》里有两句话,非常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企业应该是低成本提供所有产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它”。张瑞敏认为,所谓的低成本提供所有的产品,就不是中国企业现在大规模制造,而应该是大规模定制。因为大规模制造一定可以做到低成本。而大规模定制时,虽然是大规模,但是要定制很多型号的产品,还要实现低成本,这对中国企业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

  10

  为了实现向“信息化企业”的转型,海尔在流程和系统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应用重点转向客户需求的获取,与重要的合作伙伴实现动态的预测、订单、库存的高效协同;以用户,客户的需求,来驱动3大应用领域GTM(贸易管理平台)、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实现端到端可视化。例如“人单酬”的系统,围绕销售代表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把销售目标、预测计划、订单、销售速度,产品赢利能力等都全部按人按单来进行索引,销售代表可以看到自己每天的业绩。这个业绩不再是过去的一个简单的销量、销额的数字,员工通过这个系统可以了解到:哪些产品组合能更有利润?与客户的预测准确率是否提高?销售的速度是否符合周单周销?这个系统如同一个销售代表的平衡记分卡,能否提供客户、流程、财务指标、提高的价值以及个人最终获得的报酬等信息。

  张瑞敏认为,现在用户面对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全球很多企业,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他需要的产品,要求企业的产品在全球非常有竞争力。海尔在这方面的具体探索的就是“虚实网结合”,所谓“虚网”就是互联网,所谓“实网"就是“最后一公里”,也就是鼠标加及时服务。用户在互联网上点鼠标之后,应该是第一时间送达,这就需要跟“最后一公里"的实网—物流网、营销网、服务网等结合。这些要和“虚网"—互联网结合起来,即用户点了鼠标后企业怎么样送达。现在国家在推进“家电下乡”,海尔在“家电下乡"所占份额最大,就是因为海尔建设了庞大的网络。另外,很多外国品牌和海尔是竞争对手,但是他们现在把农村的销售委托给海尔。

  11

  三、探索信息化时代的商业模式,推进组织重构针对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海尔在商业模式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一条:能不能创造客户价值.海尔所做的是怎样使大家的目标都集中到创造客户价值上,怎样能够协同起来。在这方面,海尔所做第一步就是改变企业组织结构。按照职能管理原则,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的,是一个正三角形:企业最高负责人在顶端,然后是一级级负责人下来,到最下边是员工.但是,员工面对的就是客户,客户所反映的问题员工要逐级反映上去,负责人再做决策传达下来,这里面除了内部的消耗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够非常好地直面市场、快速做出决策。现在海尔就把这个三角形倒过来,变成“倒三角形”:客户在顶端,然后是一线经理、员工直面客户,最后一级级下来,企业最高负责人成了最下面的了。这样企业的最高负责人从原来的发号施令变成在最下端为一线经理提供资源。所有的部门在这当中都为一线经理和客户提供资源,从发号施令者变成提供资源者。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可能很大,但是再大的企业就是三张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海尔把损益表做到一个团队,在倒“三角形”最尖端的企业负责人个人损益表,是要关注这个企业在市场上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企业新的机会就是他损益表的任务。为了防止一线经理和客户承诺后还担心背后的资源没有共享,所有背后的这些人,比如说人力、财务等都有各自的损益表,这个损益表和这个团队对客户的承诺内

  12

  部要形成一个契约。过去员工到企业里来干,企业根据员工的职务、能力、所做的工作给员工发工资或奖金;现在完全变成了员工到公司来干,拿到的是公司的资产,拿到的资产必须要增值。员工拿到资产后,企业事先划定做到多少是保本,挣到多少是公司利润,把企业利润留下后,再把所用的费用拿掉,剩下的由员工进行分成。

  这样做了之后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第二,解决内部博弈的问题,建立人单合一的文化。“人”就是员工,“单”不是狭义上的订单,而是有第一竞争力的市场目标。人单合一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市场目标,要和市场目标协同起来变成双赢。员工可以给用户创造价值,也可以从这个价值中得到新的价值.第三,对于管理会计进行新的探索.作为管理会计,说到底就是管理未来、规划未来的会计。一个企业对未来规划得很好,也就是说企业的战略很好,但是员工不能协同,不能直接反映到市场上也是白搭。如果把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变成每个人都来规划未来,并且让每个人规划未来时和自己的未来连在一起,这样管理会计一定会充满活力。而在传统的IT基础架构领域,海尔也转向“买服务不买服务器”的模式,比如搭建企业内部的云,通过虚拟化平台,实现快速资源调配,获得动态发展和低成本运营的能力;通过SLA服务模式,逐步外包如数据中心、基础运维、应用运维等环节,

  13

  从而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EAI(企业应用集成)的建设中。

  14

  案例Ⅳ亚马逊:无心插柳,像卖书一样卖云计算

  一、云计算的领头羊IT咨询公司BTCLogic2010年发表报告称,亚马逊和IBM是云计算市场上的领头羊,而微软、谷歌、RedHat和VMware只算是云计算市场上的重量级选手.亚马逊因ElasticComputeCloud在基础设施领域排名第一,亚马逊还在平台领域排名第一,在网络服务领域排名第二,因S3SimpleStorageService在管理领域排名第三。Caris&Co分析师桑迪普•阿加瓦尔表示,尽管目前的规模还很小,但亚马逊网络服务的增长率已经超过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并且利润率更高。他表示,亚马逊网络服务2011年的营收最多将为9亿美元,而运营性利润率将达到23%。这高于亚马逊核心业务的5%。他指出:“很少有公司附加业务的利润率高于核心业务。"二、信息化的无心插柳:云计算概念的产生作为一家超大型零售企业,亚马逊在公司信息化和规划自身电子商务系统IT架构的时候,不得不为了应对销售峰值去购买更多的IT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平时却处于空闲状态,这在零售企业看来相当不划算。于是亚马逊发现,假如可以运用自身在网站优化上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亚马逊就可以将这些设备、技术和经验作为一种打包产品去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那么闲置的IT设备就会创造价值.这就是亚马逊推出云计算服务的初衷。

  15

  亚马逊在云计算方面走在其他IT专业企业之前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看似有些“无心插柳”,但任何技术都源于需求—亚马逊自身就是云计算的最早用户。在网络互联的需求之上,直接就是亚马逊的最底层的IT基础架构AWS(AmazonWebServices),这包括计算、存储、内容分发等等。正是通过企业信息化变革,亚马逊

  三、象卖书一样卖云服务为了解决这些租用服务中的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等问题,亚马逊不断优化其技术。通过这些研发与优化,亚马逊在云计算技术上持续保持领先。从2004年开始,亚马逊陆续推出了简单队列服务、MechanicalTurk等云计算服务雏形。云计算服务成熟的标志是亚马逊在2006年推出的简单存储服务(S3)和弹性计算云(EC2)。之后,数据和服务都已被放在亚马逊的“云端”了。亚马逊2011年1月推出了一款名为ElasticBeanstalk的服务,该服务帮助不懂计算机代码的新手使用亚马逊的计算资源。亚马逊副总裁哈蒙德表示:“亚马逊继续进行创新,而这是传统公司,例如IBM、甲骨文和微软没有去做的。”2010年,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名为SpotInstances的服务。该服务以非传统的方式管理使用率不高的服务器。许多企业会将所有任务集中到某些服务器上去做,同时关闭一些多余的服务器,而亚马逊则拍卖多余的计算资源。最终结果是,亚马逊获得了营收,而不是无用的服务器,客户则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了计算资源。此外,亚马逊的角色非常特殊——它不是操作系统开发商,也不是服务器或存储设备制造商,也就是说它是应用者而非IT

  16

  系统制定者.因此亚马逊的平台是开放的.但是专业IT企业提供的云计算多多少少会限制在自己提供的系统之上,限制了灵活性。此外,正因为亚马逊自己是应用者,因此它卖给企业用户的不仅是云计算技术,还有自身的经验教训,这些都能够帮助企业用户更好地应用云计算服务去创造更大的价值。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优势,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增长显著。目前亚马逊云计算的注册开发人员数量在去年已经超过49万(2009年数据).它目前推出的最主要的云计算服务产品,不仅服务分类灵活、收费方式多样,而且定价方式还体现了零售企业一贯的做法。

  案例Ⅴ雅戈尔:信息平台——组合式信息化之路

  一、数字化工程的十年战略

  17

  作为国内服装行业的代表,雅戈尔能够从1979年的一个由2万元资产构成,十多名知青起家的乡镇小厂,发展成为当今位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榜单的第30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第一位,信息化的助力可谓功不可没。从2000年起,雅戈尔凭借十年持续不断的信息化建设,行进在了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前列。同时,十年的投入与积累,也使其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2001年,雅戈尔提出了“决战在终端”的战略,在全国设立了162家分公司、投资了十几亿元,开设了400余家自营专卖店、2000多个商业网点,构成了庞大的终端销售网络。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行这个网络,雅戈尔与中科院合作,启动并实施“雅戈尔数字化工程",于是一个为期十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由此诞生.

  在这项战略中,雅戈尔希望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与此同时,规划雅戈尔集团总体应用需求,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管理环节,建立沟通雅戈尔集团上下、内外联系的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最终提高雅戈尔集团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及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具体战术上,雅戈尔的信息化体系走的是设计总体框架,即贯彻和执行将单一系统单元外包给IT厂商的思路,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IO韩永生称之为“组合式信息化之路”.

  18

  历经十年建设后,雅戈尔信息化已经具备了以采购、生产、配送、零售于一身的集成信息系统,已然成为了业内的典范。

  二、立竿见影的信息化效果在实施2001年~2006年第一阶段规划时,由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就已经非常显著的体现出来了。雅戈尔当时在信息化上投资1.2亿元,而产品库存量比实施前下降了逾30%,节省了2.5亿元的库存成本;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全面提升;繁复的订单处理及采购管理变得自动化;资金的运转效率提高;部门及海外间的沟通得到彻底改善;因人为错误所引起的损失减少了约20%;公司对订单的反应能力增强,生产周期也从过去的90天缩短至45天;量身定制系统实现了零库存生产,仅2003年就给雅戈尔新增加2亿元的收入.显然,如此巨大的变化,隐藏在雅戈尔信息化体系背后的各信息化系统的“有机组合”,可以说功不可没.2010年是雅戈尔“信息化十年战略”的收官之年。经过10年的时间,雅戈尔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已经踏上了服装产业的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集成化、快速反应化、控制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良性发展之路。“未来十年,雅戈尔将根据产业趋势和自己的需求,充分展开与263等厂商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雅戈尔集团信息中心应经理说。

  案例Ⅵ雀巢的ERP风险之旅

  19

  1997年10月,雀巢美国分公司召开ERP项目誓师大会,由50名高层业务经理和10名高级IT专家组成实施小组,目标是制定一套对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都适用的通用工作程序,所有部门的功能──制造、采购、会计、销售等,都必须抛弃过去的旧方式,接受新的“泛雀巢"思维。1998年7月,其中四个模块(三个SAP模块和Manugistics模块)要求在2000年之前完成。虽然事先制定了进度表,但由于一些代码修改及千年虫问题,在匆忙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出现了大量的新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反叛心理在不同阶层中开始滋生。员工的抵制情绪源于项目启动时犯下的一个重要错误:主要利益相关者小组中没有来自那些受到新系统和业务流程直接影响的团体的代表。所以,结果就如同雀巢美国分公司副总裁兼CIO杰丽·杜恩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总是令销售部和其他部门的领导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带给他们的东西与他们并没有实质性的利害关系。"杜恩称之为她犯下的近乎致命的错误.

  2000年初,项目实施陷入混乱,工人不知道如何使用新系统,甚至连新的工作流程都不明白,没有人想学习业务运作的新方式,公司士气低落,预测产品需求的员工流动率高达77%,部门主管和他们手下人一样迷茫。抱怨增多的时候,ERP实施出现停滞甚至撤退。2000年6月,项目搁浅。

  2000年6月,雀巢暂停了项目的实施,从头做起,抛弃了预先设定结束日期的做法,定期调查用户对变革的反应,当有反馈信息表明需要进一步的培训适应时,推迟实施。CIO杜恩说从中得到了很多惨痛的教训:

  20

  1不要采用工程化的做法为项目实施过程预先设定期限。应该先分析项目需求,然后确定需要多长时间实现这些需求,定期调查用户的反应情况,如有异常,暂停实施,学习适应,再继续推进。

  2定期更新预算估计。在项目实施的漫长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能在某一时间段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预算可以将棘手的问题降至最少.

  3信息化不是软件的事.将一个新系统安装就绪是很容易的,真正难的是改变那些将要使用该系统的人们,使他们能适应新的业务流程.

  4没有人喜欢流程变革,尤其当他们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那些因流程变革而受到影响的人需要特别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多进行交流沟通,在实施前、中、后衡量人们的接受认可度。

  5不要忘记整合。单单安装新系统是不够的,要确保各个部分能相互协同工作.

  21

  

篇十一:信息化典型案例

 校园信息化建立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职业教育中心自1999年建校以来,倡导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培养大量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但是多年来学校信息化建立相对滞后,根据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开展示范校建立内容,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校园信息化建立作为示范校创立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

  〔一〕政策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电子政务能力、数字校园水平和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开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二〕现实需要社会在开展,在信息化高度开展的今天,如何保持学校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开展,单纯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的需求。终身教育的开展趋势,网络的方便高效快捷,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信息技术进入校园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立。

  二、主要目标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效劳等所有信息资源进展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标准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展整合和集成,构建一个集管理、教学、沟通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管理、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构建数字时代新的学校教育。

  预期成果〔一〕加强根底设施和管理平台建立,构建信息网络。1、不断完善根底建立: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学校校园网,加强学校根底设施

  建立,更新校园网效劳器、核心交换机等硬件设施,建立好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2、加强软件平台建立:建立和完善学校的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学校的各类

  信息,效劳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建立集办公OA、教育教学管理、后勤保障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网上办公和提供多种信息效劳;

  〔二〕通过数字化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教研的效益,造就一批创新型的教师。

  1.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运用能力。

  2.推进校内办公和应用效劳,促进网络教研。3.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研究型教师,丰富教师的学习体验,改变教师的思维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开辟论坛、博客等落实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三〕通过数字化的校园的应用,培养一群富有信息素养和新型学习方式的学生。1.利用数字信息化教育,加强学生道德文化建立力度:利用网络对学生进展相关的道德文化教育,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鼓励学生远离网络游戏;2.加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博客,校园网站等平台,利用计算机课程的教育契机,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上的能力;3.探索现代化教育形式下,学生的开展: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指导下,让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帮助,从学生自身开展的需要出发,建立起适应学生开展的创新型的学习模式。创新点

  三、工作过程

  〔一〕思路校园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根底,通过对校园网根底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进展数字化整合而构建的信息化环境。学校信息化建立的工作思路是:以“数字化校园软件管理平台〞建立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根底平台的水平和信息化综合效劳能力,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建立,不断加强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立,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强化信息效劳人才队伍建立,为学校的事业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条件与效劳保障。〔二〕方法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和开展规划,着重加强根底数据建立、信息标准制定、核心应用及系统集成等方面。通过“211〞来实现,即:“两张网〔校园网及教学资源网〕、一个平台〔信息化平台〕、一个库〔精品课程库〕〞。我校目前已经全部完成任务。〔三〕程序根据学校校园信息化建立任务书,学校主要从根底设施建立、管理应用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几个方面进展建立。学校成立示范校校园信息化建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信息化建立的工作。1.是根底设施方面。学校首先对现有网络进展摸底,弄清楚现有网络的布局。对照任务书,学校对信息中心进展升级改造。硬件方面,学校定位实用性、扩展性。先后和几家硬件公司座谈,听取关于对校园信息化硬件名称、参数、价位的介绍。通过和政府采购中心联系确立招投标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供

  给商。经过紧张的施工,校园信息化硬件局部主要包括效劳器、防火墙、核心交换机、光纤、上网管理行为等安装到位,校园内监控设施同时维护到位。

  2.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主要是利用现代网络,架设管理应用平台。根据任务书,主要建立校园网、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学校先后和多家国内知名软件开发公司座谈,听取关于校园信息化建立情况的相关介绍。经过学校信息化建立领导小组调研,最终经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立了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的建立单位。现在平台搭建工作已经完成,所有数据正在完善中。

  3.精品课程库。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四个重点建立专业密切配合,借助校园网这个平台,通过专业视频录播软件,让教师制作精品课程的视频课件。

  四、条件保障

  为保证建立质量,学校成立了示范校校园网建立领导小组,校长邓建强亲自任组长,成员包括王海瑛、朱小强、杨永钊、赵保卫、高涛、翟枭、吴昊及计算机专业教研组所有教师和各科室信息员。所有建立工程都按照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软硬件系统建成后都通过了测试;各技术文档和验收材料完备,符合方案要求及附件规定的其他验收条件。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目前我校信息化已经实现师生基于教室、实训室和网络开展混合式教学;实现主要办公自动化、管理流程、公共效劳和校园文化生活的数字化,能够对社会提供网络化的教学与培训,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特别能够是第三年校外顶岗实习所建的网络师生联系、校企联系、家教联系。教育教学方面,学校每年组织教师根本功大赛,举办课件制作、说课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使全体专业教师掌握必备的多媒体知识,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六、体会与思考

  创立信息化校园,管理是关键、培训是前提、学习是根本、建立是保障、

  研究是动力、应用是核心,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以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将在示范校建立过程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方案地进展校园信息化建立,并在此根底上不断更新、开展,实现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办学目标。教师要改变传统办公、教学模式的转变,积极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

  

篇十二:信息化典型案例

 立足应用,努力破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迷局

  ---学校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1、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的出台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带来了发展的良机。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初建成效,学校也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镇江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2011年12月被确立为“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首批职业学校分中心”,2012年12月被确定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第一批试点建设单位,此外,学校校园网站建设也屡获佳绩,2011年学校网站获“江苏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一等奖,2012年11月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百佳网站”称号。虽然学校在信息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屡遇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意识问题。虽然学校管理团队和广大教师都知道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但还未内化并转化成自身的一种普遍行为;2)机制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管理队伍不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权责有时划分不够明确;3)经费问题。经费总体投入不足,经费使用不尽合理,“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普遍存在;4)队伍问题。专职人员队伍建设不足,岗位编制、评聘体系等方面尚未理顺;5)应用问题。师生应用信息化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还有待加强,资源建设不尽合理,资源应用程度低。2012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更是在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批评了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倾向,呼吁完善制度政策,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2、主要目标

  我校自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以来,一直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应用上,将解决五个方面的困境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努力破解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建设轻应、重硬件轻资源”迷局。学校针对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信息时代下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提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要将学校建设成环境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生活信息化,能充分使用信息化手段,以资源和数据共享为主导的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

  3、工作过程及主要成效

  学校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和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过程中,努力破解困境,在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应用模式上不断探索,努力构建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学校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开展具体工作:

  (1)加强信息化应用的保障建设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

  1/11/1

  领导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办公室和学校信息化专职部门信息处合署办公,具体落实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学校建立了全校信息员制度,各系部、职能处室、班级均设有信息员,明确了各层次信息员工作职责。从领导层到执行层,再到操作层架设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组织架构,真正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长期、稳定、有序推进。

  2.创新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全面创新和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各项制度,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上网认证管理办法》、《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校园电视台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员管理制度》、《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制度》等涵盖学校教育信息化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育信息化建设全过程。学校还明确了从事信息化工作专职人员的工作岗位及其工作职责,同时梳理了与信息化相关的各类办事流程。

  3.加大投入,体现绩效

  近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逐年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投入,做到每年有预算有投入,近二年教育信息化专项投入累计超过1000万,占到学校总预算的7%,在学校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和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中又将这个数字明确提高到10%。学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信息化工作纳入系部、职能处室工作绩效考核,严格标准、科学评价,并在绩效项目奖励上予以体现,同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围,在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绩效考核上予以体现。

  (2)加强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建设

  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建设着重放在硬件基础和教师信息化素养两个层面。一方面,硬件是信息化应用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硬件作为基础,信息化应用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光有硬件,没有良好的师生信息化素养,教师不会用或不愿用信息化手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不具备在信息化条件下学习乃至“数字化生存”的能力,信息化应用则成了无米之炊。

  1.硬件基础建设

  学校建有以千兆主干计算机局域网为核心的校园网,实现校园有线无线全面覆盖,从而真正实现‘3A’式访问,即在任一地点(Anywhere)、任意时间(Anytime)以任何方式(Anyhow)均可在授权情况下高速访问校园网,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网络使用效能,提升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层次。近两年里,学校在原教育网百兆光纤接入的基础上,又引入联通百兆光纤和电信百兆光纤各一根,现学校拥有18个固定IP地址,300MBps的出口链路,通过新增的专业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实现数据链路访问及应用级负载均衡,极大的提升了学校对外访问和对外服务的能力。为满足网络管理的需要,学校于2011年末添置了专业的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实现了学校用户上网行为的全面管理,有效提高了学校网络运行的效率,提升了网络运行的安全等级。近两年内,学校添置了2200台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品牌电脑,生机比

  1/11/1

  达到2.5:1,充分满足了现代化办学的需要。全校所有的实训室(100个)均已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环保教学白板和短焦投影一体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同时还装备有70套可移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基本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现正在进行普通教室的改造和规划工作,今年暑假后全校所有的教学场所将完全装备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全面满足教师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学校正在进行常态化多媒体录播教学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建成后将实现视频教学资源制作的自动化,同时可实现网上开课、视频会议、教学资源收录等众多和教学相关的有效功能。学校作为镇江市教育局“教育云”工程建设试点单位正在进行学校区域“教育云”的建设工作,现已投入近300万,区域教育云建设完成后将实现计算、存储、和应用云化,同时,构建的高标准网络数据中心将完全满足学校对内、对外服务的需求。学校正结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园整体改造对校园网络、安监系统、一卡通系统、多媒体录播教学系统、远程信息投送系统、数字广播系统、数字电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多网合一”,将原先单独的小系统整合为在统一平台下的大系统,彻底破除信息孤岛,实现一个身份,多种应用。学校正进行校园电视台(虚拟演播室)建设工作,也正在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学校各类设备设施的管理进行数字化升级

  

篇十三:信息化典型案例

 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

  信息化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组织和推动的作用。要请教师创设1个能够培养学生高级思惟能力、感知学习内容、取得更强成绩感的学习环境。现以中职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选取“劳动合同的审核与签订”这1主题,探讨信息化课堂实践。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1年级的学生,本节课之前已学习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掌握了依法保护权益的方式,了解了合同的基本知识,具有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知识。

  1、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领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肯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劳动合同的霸王条款,了解常见的劳动合同风险。

  (2)能力目标:基本具有辨认霸王条款能力,规避劳动合同中的风险。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1,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为: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无效条款。教学难点为:劳动合同中的竞业协议条款和押金条款中的常见风险。2、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我采取情境和案例教学法,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在课前学习知识,课上内化知识,课后拓展知识。本课是《求职大作战》的最后1个环节,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分为4个求职小分队,每组内有两名求职者和两名企业方代表。本课摹拟的是学生完成求职、面试以后劳动合同的签订进程。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创设情境,以闯关

  游戏、动画视频、贯穿课堂,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自主探究、提高效力。

  课前根据平台构成的历史数据及同学个人能力偏好进行智能分组,小组同学自主学习微课,尝试初拟劳动合同,并将初拟合同上传平台,等待专家点评。课中使用助学平台、互动投票、拖拽游戏、随机选人、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全方位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后根据学生构成的辨认无效条款小贴士,布置求职公益广告的作业,促使学生将专业课知识应用到普法学法进程中,实现学习效果的升华。

  3、教学流程1.课前学生登录教学平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1)自学微课——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2)拟订合同——在微课学习的基础上,分4组拟定劳动合同(淘宝美工组、商场宣扬组、广告公司组、公众号运营组),并将之上传到平台等待律师点评。

  2.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合同的初拟情况,通过这个的环节不但检验了学生课前微课的自学情况,也使学生对前导知识——合同的订立进行了回顾。

  教师展现专业律师对4组同学课前所拟劳动合同的打分,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劳动者的权利义务、试用期、竞业协议、押金缴纳、工作内容方面存在无效条款,明确本课教学任务——找出初拟合同中的无效条款并进行修订。4105分钟的课堂被分为3个模块,具体安排以下。

  模块1:识霸王——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无效条款教师播放视频《装修工人受伤后》,提出模棱两可的问题:双方都同意的合同条款1定有效吗?学生通过平台中的投票功能展现自己观点,接着教师约请双方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教师在平台上事前为学生选取了合

  适同学知识接受能力水平的的相干法条解释与链接,为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持。同时平台中的随机选人功能又能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步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条款属于霸王条款。接着学生通过参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拖拽小游戏,既理清了学生的思路,又检验了课堂学习的效果。

  “是不是存在用人单位权利被劳动者侵犯的案例呢?”随着学习的深入,同学已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教师展现平台中《用人单位权利被侵犯》的动画案例,引导同学注意到劳资双方的权利都可能被侵犯,不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要具有劳动维权意识。并在电子白板上推送第1条求职小贴士——权利义务需牢记。

  模块2:避风险————违背法律法规强迫规定的无效条款。这个部份的难度提升。教师为每一个小组首先提供了1份劳动合同,每一个小组拿到的劳动合同在教师在学生初拟合同中出现毛病的翻版,合同中已对疑似问题条款进行提示,学生需要自己应用平台上的资源,找出劳动合同中存在的圈套,并提出修改意见,并总结出1条7字求职小贴士推送到电子白板上,并由下1组同学进行挑战和质疑。在本环节中平台既提供了自学的学习资源,又智能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进程,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学生通过点击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和案例资源可以获得积分;同时在进行挑战和质疑时还可以应用案例资源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遇到模棱两可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平台中的头脑风暴活动,真实记录学生所想所感,为教师及时调剂教学策略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这1环节信息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各组学生找出了在竞业协议、押金缴纳、休息休假、

  功能内容存在的无效条款,并总结出了竞业协议莫含糊、押金缴纳不随便、休息休假看清楚、工作内容需明确的求职小贴士。

  在前面知识积累和平台上学习进度有迹可循的基础上,学生们就能够进入初拟合同修订的进程。修订以后将劳动合同上传到平台,由教师进行评价打分。完成以后,学生应用思惟导图软件回顾课堂内容,整理课堂思路,并在平台上对各组同学和组内同学的打分。

  模块3:签合同——签约之前验程序在这个环节中,在修改初拟合同环节中打分最高的小组进行合同的签订仪式。其他组的同学通过观看合同签订仪式,总结出合同签订的进程的几个关键步骤。学生通过参加签约仪式,也温习了前面所学的职场礼仪。

  最后教师以“了解企业时加1份慎重、签订合同前减1份冲动、审阅合同时乘1份仔细、去除劳动合同中的安全隐患”加减乘除小贴士结束本课。

  至此,本课的知识点(识霸王、避风险、签合同)均已传授终了。课后针对广告专业的学生,我布置了以“规避劳动合同风险”为主题,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创作公益宣扬广告的作业,将法律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完成课堂的升华与延伸。

  

篇十四:信息化典型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案例Ⅰ沃尔玛:“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1995年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分别在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4度跃居世界500强榜首。

  一、沃尔玛的信息化理念和战略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早年服役于美国陆军情报部队,所以他特别重视信息的沟通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公司开始进入规模化市场扩张及发展阶段后,沃尔玛公司率先在行业内使用各种先进技术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化管理模式。沃尔玛的信息化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价值链,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全球用户资源,实现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与用户的零距离的目标。信息化管理不应仅是一个系

  1/20

  统,而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不是将其投入到大量低价值的维护与运作事宜中。正如沃尔顿所坚持的:“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将信息化提到战略高度正是沃尔玛迈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沃尔玛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球统一采购及供货商自己管理上架商品,使得产品进价比竞争对手降低10%之多;

  另一方面,沃尔玛还通过卫星监控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对商品进行及时的进货管理和库存分配。当凯玛特(美国第三大折扣零售连锁公司)也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效仿前者开始起步时,沃尔玛早已在全球4000个零售店配备了包括卫星监测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内的信息化系统。

  二、沃尔玛公司信息化过程的一些关键事件购买第一台计算机用于支持日常业务(1969);

  存货管理系统(1969);电子收款机(PointofSells,POS)系统(1973);商店与总部之间相联结的卫星网络(1979),初期投入1600万及60万/年通信费占当年利润总额超过55%节省电话费1000万/年;统一产品标识码(1980);1983年,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2/20

  与供应商建立电子数据交换(1985);通过RetailLink系统与供应商共享预测方法等(1991,1993),总投入成本是当年利润的3倍;启动电子商务网(1996);店内的广告采用沃尔玛的视频网络(20XX年);第二次启动电子商务网(1999);在Sam’sClub测试RFID系统(20XX年);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20XX年);实施高级销售规划系统部件和财务报告系统(20XX年);与供应商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因特网数据标准(20XX年)。三.沃尔玛的信息化亮点1、1小时——全球商品全盘点沃尔玛在全球的4000多家门店通过它的网络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整个公司的计算机网络配置在1977年完成,可处理工资发放、顾客信息和订货——发货——送货,并达成了公司总部与各分店及配送中心之间的快速直接通信。1979年,位于本顿威尔总部的第一个数据处理和通信中心建成,虽然面积只有1500平方米,但在整个公司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和24小时连续通信。先进的电子通信系统也让沃尔玛占尽了先机。曾有一个说法是,沃尔玛的电子信息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甚至超过了

  3/20

  电信业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在沃尔玛本顿威尔总部的信息中心,1.2万平方米的空间装满了电脑,仅服务器就有200多个。在公司的卫星通信室里看上一两分钟,就可以了解一天的销售情况,可以查到当天信用卡入账的总金额,可以查到任何区域或任何商店、任何商品的销售数量,并为每一商品保存长达65周的库存记录。

  1981年,沃尔玛开始试验利用商品条码和电子扫描器实现存货自动控制。在利用商品条码上,沃尔玛凭借自己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又走在了其他零售商前面。采用商品条码可代替大量手工劳动,不仅缩短了顾客结账时间,更便于利用计算机跟踪商品从进货到库存、配货、送货、上架、售出的全过程。据沃尔玛方面说,在对商品的整个处置过程中总计节约了60%的人工。

  20世纪80年代,沃尔玛还开始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与供应商建立自动订货系统。到1990年,沃尔玛已与它的5000余家供应商中的1800家实现了电子数据交换,成为EDI技术的全美国最大用户。

  2、7亿美元——“用卫星卖鸡蛋”到20世纪90年代初,沃尔玛在电脑和卫星通信系统上就已经投资了7亿美元,而它不过是一家纯利润只有2%-3%的折扣百货零售公司。

  1983年,沃尔玛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这次卫星升空可谓零售业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里程碑。

  4/20

  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沃尔玛配送中心的运行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每个配送中心约10万平方米面积。每种商品都有条码,由十几公里长的传送带传送商品,由激光扫描器和电脑追踪每件商品的储存位置及运送情况。到90年代,整个公司销售8万种商品,85%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而竞争对手只有大约50%-65%的商品集中配送。

  沃尔玛的送货车队也可能是美国最大的,沃尔玛通常为每家分店的送货频率是每天一次,而凯玛特平均5天一次。沃尔玛的5000辆运输卡车全部装备了卫星定位系统。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消费需求进一步多样化、个性化,从而要求零售方式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当代零售业态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几种趋势:新的零售业态层出不穷、零售生命周期缩短、零售技术日益重要、各业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营向两极化方向发展、垂直营销系统进一步发展、无店铺销售迅速成长、零售界的全球化趋势。这些复杂多变的形式都要求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战略,才能满足当今零售业销售的需求。而沃尔玛正是凭借着对零售业不同阶段的认识,使用不同的阶段的信息技术才能得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从而铸造沃尔玛帝国的传奇。

  案例Ⅱ联想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念一、透明鱼缸企业大

  5/20

  了,运营环节自然不断增多,下放到各环节关键岗位上的资源支配权也不断地增加,虽然有大量的纸面制度,但实际上还是要靠关键岗位上的人来把持和掌控,这就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跑冒漏油。如何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控制,这成为所有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道难题。联想正是通过信息系统,用透明流程重构了联想的权力,使采购过程变得透明化,避免了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

  职能部门做事,财务部运转资金,而所有的事和钱均需一一对应。这就使得联想本身成了一只透明的鱼缸。联想正是通过信息系统,用透明流程重构了联想的权力。在联想的流水线中,总经理和部门总经理的权利更多体现为监管范围的大小。简单说,总裁杨元庆有权监察从采购到销售整个流程中联想上上下下8000人的行为——所有联想人在杨元庆那里都是这只透明鱼缸中一只透明鱼;

  同理,所有采购人员在它的上级——供应经理那里都是透明鱼,除了”沐浴”在上级的目光中外,所有人的开支都要经得过财务监管备案的“阳光”。对于部门经理,上级可以对他进行360度考评,即部门经理周围所有的人都可以对他评头论足,唯独部门经理看不到。在这样的系统体制下,哪里不透明,就意味着那里有问题,发现有不透明的鱼,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它捞出鱼缸。所有的透明化,大大简化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控制难度。

  6/20

  二、别让“鲜果”烂在手里所周知,以CPU为代表的IT业产品核心部件几乎一直保持着每半年推出换代产品的速度发展,因此IT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比常规行业产品要快得多。由此,联想把IT产品比作是刚刚采摘的“鲜果”,在生产运送到售卖的过程中,一不小心造成积压,就会烂在手里。

  联想集团的信息化改造已经覆盖了企业的全部业务流程。通过梳理、重组业务流程,使业务信息准确、实时、集成化采集和记录,实现了业务过程的实时、全程监控。也就是说,在一个透明的数据平台上,联想可以看到每一颗“鲜果”的位置与状态,并可以加以合理控制。联想把平均交货时间从11天缩短到5.7天,应收账周转天数从28天降到14天,订单人均日处理量从13件增加到314件,订单周期由75小时缩减到58小时,结账天数由20天降到1天,加班人次从70人削减为7人,财务报表从30天缩至0.5天(此为20XX年数据),大大减少了“鲜果”烂在库里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联想内部加深了对企业管理流程的认识,使所有参与者了解每个流程环节的目的和价值,逐步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从历程上看,联想的成长与联想信息化改造工程是一个双螺旋结构,信息化促进了联想的成长,联想的成长反过来也促进了信息化改造的深入。

  三、信息化需要“革命”信息化是企业权利的重新分配。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在推动信息化过程

  7/20

  中可以起到协调权限、消除对抗的作用。联想从1998年11月开始实施ERP,投入上千万、项目进行了4个月后却没有什么成效。在1999年4月18日联想的一次高层会议上,柳传志面对联想所有高层职员、各子公司的总经理发了火:“联想花几千万上ERP不是做表面文章,必须做好,做不成,我会受很大影响,但我会把李勤(当时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给杀掉。”李勤立刻站起来表态:“做不好,我下台,不过下台前我要先把杨元庆和郭为干掉。”柳传志下令:ERP做成了,项目组有奖,做不成,所有联想干部奖励都受影响,董事的年终奖扣罚20%。自此,联想的ERP项目进入了快速通道,20XX年1月成功并行上线,20XX年8月ERP完全投入正常使用,联想的信息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实际上,一把手并不需要真正亲自来解决信息化系统的技术问题,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协调好各个层次权限的分配,并且消解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企业内部必然产生的对抗情绪。

  案例Ⅲ海尔:从“企业的信息化”到“信息化的企业”一、“企业的信息化”:以用户为中心早在20XX年3月海尔公司就开始与SAP公司合作,首先进行企业自身的ERP改造,随后便着手搭建BBP采购平台。从平台的交易量来讲,海尔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来采购生产必须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

  8/20

  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实现三个JIT(justintime即时),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的同步流程。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现在不少企业的信息化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还没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就要求做信息化,其实是做不到的。而海尔在做信息化流程时提出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的信息化:我没有库存,但是用户要的话可以马上送到,用户不要就不会形成库存,实际上就是全流程的再造。而对于研发,今天研发的产品必须是六个月后用户的需要。

  在企业外部,海尔CRM(客户关系管理)和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在企业内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各种先进物流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了海尔集团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将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营运资本的目的。根据统计数据,20XX年中国家电企业库存周转天数是64天,海尔在20XX年初库存周转天数是32天,经过流程再造20XX年底已经降到3天。

  海尔的零库存到现在已做到了在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出来

  9/20

  后不是放在仓库里去,而是哪个商场、哪个用户已经定了,所以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就是用户要的产品,而不是像很多企业为仓库采购、为仓库销售,海尔企业信息化从这里切入——以用户为中心。

  二、“信息化的企业”:企业也是需求链的一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企业的信息化”相当于以企业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信息化的企业”相当于把企业放到全球用户需求的链条中去,企业只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应该更快地在这个链条中进行运转。海尔要做的是怎样从制造型的企业转化为服务型的企业。

  安德森在《长尾理论》里有两句话,非常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企业应该是低成本提供所有产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它”。张瑞敏认为,所谓的低成本提供所有的产品,就不是中国企业现在大规模制造,而应该是大规模定制。因为大规模制造一定可以做到低成本。而大规模定制时,虽然是大规模,但是要定制很多型号的产品,还要实现低成本,这对中国企业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向“信息化企业”的转型,海尔在流程和系统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应用重点转向客户需求的获取,与重要的合作伙伴实现动态的预测、订单、库存的高效协同;

  以用户,客户的需求,来驱动3大应用领域GTM(贸易管理

  10/20

  平台)、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实现端到端可视化。例如“人单酬”的系统,围绕销售代表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把销售目标、预测计划、订单、销售速度,产品赢利能力等都全部按人按单来进行索引,销售代表可以看到自己每天的业绩。这个业绩不再是过去的一个简单的销量、销额的数字,员工通过这个系统可以了解到:哪些产品组合能更有利润?与客户的预测准确率是否提高?销售的速度是否符合周单周销?这个系统如同一个销售代表的平衡记分卡,能否提供客户、流程、财务指标、提高的价值以及个人最终获得的报酬等信息。

  张瑞敏认为,现在用户面对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全球很多企业,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他需要的产品,要求企业的产品在全球非常有竞争力。海尔在这方面的具体探索的就是结合”,所谓“虚网”就是互联网,所谓“实网”就是“最后一公里”,也就是鼠标加及时服务。用户在互联网上点鼠标之后,应该是第一时间送达,这就需要跟“最后一公里”的实网—物流网、营销网、服务网等结合。这些要和“虚网”—互联网结合起来,即用户点了鼠标后企业怎么样送达。现在国家在推进“家电下乡”,海尔在“家电下乡”所占份额最大,就是因为海尔建设了庞大的网络。另外,很多外国品牌和海尔是竞争对手,但是他们现在把农村的销售委托给海尔。

  三、探索信息化时代的商业模式,推进组织重构针对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海尔在商业模式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谓

  11/20

  的商业模式就是一条:能不能创造客户价值。海尔所做的是怎样使大家的目标都集中到创造客户价值上,怎样能够协同起来。

  在这方面,海尔所做第一步就是改变企业组织结构。按照职能管理原则,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的,是一个正三角形:企业最高负责人在顶端,然后是一级级负责人下来,到最下边是员工。但是,员工面对的就是客户,客户所反映的问题员工要逐级反映上去,负责人再做决策传达下来,这里面除了内部的消耗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够非常好地直面市场、快速做出决策。现在海尔就把这个三角形倒过来,变成“倒三角形”:客户在顶端,然后是一线经理、员工直面客户,最后一级级下来,企业最高负责人成了最下面的了。这样企业的最高负责人从原来的发号施令变成在最下端为一线经理提供资源。所有的部门在这当中都为一线经理和客户提供资源,从发号施令者变成提供资源者。

  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可能很大,但是再大的企业就是三张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海尔把损益表做到一个团队,在倒“三角形”最尖端的企业负责人个人损益表,是要关注这个企业在市场上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企业新的机会就是他损益表的任务。为了防止一线经理和客户承诺后还担心背后的资源没有共享,所有背后的这些人,比如说人力、财务等都有各自的损益表,这个损益表和这个团队对客户的承诺内部要形成一个契约。过去员工到企业里来干,企业根据员工的职务、能力、所

  12/20

  做的工作给员工发工资或奖金;现在完全变成了员工到公司来干,拿到的是公司的资产,拿

  到的资产必须要增值。员工拿到资产后,企业事先划定做到多少是保本,挣到多少是公司利润,把企业利润留下后,再把所用的费用拿掉,剩下的由员工进行分成。

  这样做了之后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第二,解决内部博弈的问题,建立人单合一的文化。“人”就是员工,“单”不是狭义上的订单,而是有第一竞争力的市场目标。人单合一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市场目标,要和市场目标协同起来变成双赢。员工可以给用户创造价值,也可以从这个价值中得到新的价值。第三,对于管理会计进行新的探索。作为管理会计,说到底就是管理未来、规划未来的会计。一个企业对未来规划得很好,也就是说企业的战略很好,但是员工不能协同,不能直接反映到市场上也是白搭。如果把规划未来的管理会计变成每个人都来规划未来,并且让每个人规划未来时和自己的未来连在一起,这样管理会计一定会充满活力。而在传统的IT基础架构领域,海尔也转向“买服务不买服务器”的模式,比如搭建企业内部的云,通过虚拟化平台,实现快速资源调配,获得动态发展和低成本运营的能力;

  13/20

  通过SLA服务模式,逐步外包如数据中心、基础运维、应用运维等环节,从而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EAI(企业应用集成)的建设中。

  案例Ⅳ亚马逊:无心插柳,像卖书一样卖云计算一、云计算的领头羊IT咨询公司BTCLogic20XX年发表报告称,亚马逊和IBM是云计算市场上的领头羊,而微软、谷歌、RedHat和VMware只算是云计算市场上的重量级选手。亚马逊因ElasticComputeCloud在基础设施领域排名第一,亚马逊还在平台领域排名第一,在网络服务领域排名第二,因S3SimpleStorageService在管理领域排名第三。

  CarisCo分析师桑迪普-阿加瓦尔表示,尽管目前的规模还很小,但亚马逊网络服务的增长率已经超过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并且利润率更高。他表示,亚马逊网络服务20XX年的营收最多将为9亿美元,而运营性利润率将达到23%。这高于亚马逊核心业务的5%。他指出:“很少有公司附加业务的利润率高于核心业务。”二、信息化的无心插柳:云计算概念的产生作为一家超大型零售企业,亚马逊在公司信息化和规划自身电子商务系统IT架构的时候,不得不为了应对销售峰值去购买更多的IT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平时却处于空闲状态,这在零售企业看来相当不划算。于是亚马逊发现,假如可以运用自身在网站优化上的技术和经验

  14/20

  优势,亚马逊就可以将这些设备、技术和经验作为一种打包产品去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那么闲置的IT设备就会创造价值。这就是亚马逊推出云计算服务的初衷。

  亚马逊在云计算方面走在其他IT专业企业之前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看似有些“无心插柳”,但任何技术都源于需求——亚马逊自身就是云计算的最早用户。在网络互联的需求之上,直接就是亚马逊的最底层的IT基础架构AWS(AmazonWebServices),这包括计算、存储、内容分发等等。正是通过企业信息化变革,亚马逊三、象卖书一样卖云服务为了解决这些租用服务中的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等问题,亚马逊不断优化其技术。通过这些研发与优化,亚马逊在云计算技术上持续保持领先。从20XX年开始,亚马逊陆续推出了简单队列服务、MechanicalTurk等云计算服务雏形。云计算服务成熟的标志是亚马逊在20XX年推出的简单存储服务(S3)和弹性计算云(EC2)。之后,数据和服务都已被放在亚马逊的“云端”了。亚马逊20XX年1月推出了一款名为ElasticBeanstalk的服务,该服务帮助不懂计算机代码的新手使用亚马逊的计算资源。亚马逊副总裁哈蒙德表示:“亚马逊继续进行创新,而这是传统公司,例如IBM、甲骨文和微软没有去做的。”20XX年,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名为SpotInstances的服务。该服务以非传统的方式管理使用率不高的服务器。许多企业会将所有任务集中到某些服务器上去做,同时关闭一些多余的服务器,

  15/20

  而亚马逊则拍卖多余的计算资源。最终结果是,亚马逊获得了营收,而不是无用的服务器,客户则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了计算资源。

  此外,亚马逊的角色非常特殊——它不是操作系统开发商,也不是服务器或存储设备制造商,也就是说它是应用者而非IT系统制定者。因此亚马逊的平台是开放的。但是专业IT企业提供的云计算多多少少会限制在自己提供的系统之上,限制了灵活性。此外,正因为亚马逊自己是应用者,因此它卖给企业用户的不仅是云计算技术,还有自身的经验教训,这些都能够帮助企业用户更好地应用云计算服务去创造更大的价值。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优势,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增长显著。目前亚马逊云计算的注册开发人员数量在去年已经超过49万(20XX年数据)。它目前推出的最主要的云计算服务产品,不仅服务分类灵活、收费方式多样,而且定价方式还体现了零售企业一贯的做法。

  案例Ⅴ雅戈尔:信息平台——组合式信息化之路一、数字化工程的十年战略作为国内服装行业的代表,雅戈尔能够从1979年的一个由2万元资产构成,十多名知青起家的乡镇小厂,发展成为当今位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榜单的第30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第一位,信息化的助力可谓功不可没。从20XX年起,雅戈尔凭借十年持续不断的信息化建设,行进在了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前列。同时,十年的投入与积累,也使其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16/20

  20XX年,雅戈尔提出了“决战在终端”的战略,在全国设立了162家分公司、投资了十几亿元,开设了400余家自营专卖店、20XX年多个商业网点,构成了庞大的终端销售网络。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行这个网络,雅戈尔与中科院合作,启动并实施“雅戈尔数字化工程”,于是一个为期十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由此诞生。

  在这项战略中,雅戈尔希望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与此同时,规划雅戈尔集团总体应用需求,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管理环节,建立沟通雅戈尔集团上下、内外联系的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最终提高雅戈尔集团的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及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具体战术上,雅戈尔的信息化体系走的是设计总体框架,即贯彻和执行将单一系统单元外包给IT厂商的思路,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IO韩永生称之为“组合式信息化之路”。

  历经十年建设后,雅戈尔信息化已经具备了以采购、生产、配送、零售于一身的集成信息系统,已然成为了业内的典范。

  二、立竿见影的信息化效果在实施20XX年~20XX年第一阶段规划时,由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就已经非常显著的体现出来了。雅戈尔当时在信息化上投资1.2亿元,而产品库存量比实施前下降了逾30%,节省了2.5亿元的库存成本;

  17/20

  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全面提升;繁复的订单处理及采购管理变得自动化;资金的运转效率提高;部门及海外间的沟通得到彻底改善;因人为错误所引起的损失减少了约20%;公司对订单的反应能力增强,生产周期也从过去的90天缩短至45天;量身定制系统实现了零库存生产,仅20XX年就给雅戈尔新增加2亿元的收入。显然,如此巨大的变化,隐藏在雅戈尔信息化体系背后的各信息化系统的“有机组合”,可以说功不可没。20XX年是雅戈尔“信息化十年战略”的收官之年。经过10年的时间,雅戈尔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已经踏上了服装产业的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集成化、快速反应化、控制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良性发展之路。“未来十年,雅戈尔将根据产业趋势和自己的需求,充分展开与263等厂商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雅戈尔集团信息中心应经理说。案例Ⅵ雀巢的ERP风险之旅1997年10月,雀巢美国分公司召开ERP项目誓师大会,由50名高层业务经理和10名高级IT专家组成实施小组,目标是制定一套对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都适用的通用工作程序,所有部门的功能──制造、采购、会计、销售等,都必须抛弃过去的旧方式,接受新的“泛雀巢”思维。1998

  18/20

  年7月,其中四个模块(三个SAP模块和Manugistics模块)要求在20XX年之前完成。虽然事先制定了进度表,但由于一些代码修改及千年虫问题,在匆忙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出现了大量的新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反叛心理在不同阶层中开始滋生。员工的抵制情绪源于项目启动时犯下的一个重要错误:主要利益相关者小组中没有来自那些受到新系统和业务流程直接影响的团体的代表。所以,结果就如同雀巢美国分公司副总裁兼CIO杰丽·杜恩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总是令销售部和其他部门的领导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带给他们的东西与他们并没有实质性的利害关系。”杜恩称之为她犯下的近乎致命的错误。

  20XX年初,项目实施陷入混乱,工人不知道如何使用新系统,甚至连新的工作流程都不明白,没有人想学习业务运作的新方式,公司士气低落,预测产品需求的员工流动率高达77%,部门主管和他们手下人一样迷茫。抱怨增多的时候,ERP实施出现停滞甚至撤退。20XX年6月,项目搁浅。

  20XX年6月,雀巢暂停了项目的实施,从头做起,抛弃了预先设定结束日期的做法,定期调查用户对变革的反应,当有反馈信息表明需要进一步的培训适应时,推迟实施。CIO杜恩说从中得到了很多惨痛的教训:

  1不要采用工程化的做法为项目实施过程预先设定期限。应该先分析项目需求,然后确定需要多长时间实现这些需求,定期

  19/20

  调查用户的反应情况,如有异常,暂停实施,学习适应,再继续推进。

  2定期更新预算估计。在项目实施的漫长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能在某一时间段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预算可以将棘手的问题降至最少。

  3信息化不是软件的事。将一个新系统安装就绪是很容易的,真正难的是改变那些将要使用该系统的人们,使他们能适应新的业务流程。

  4没有人喜欢流程变革,尤其当他们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那些因流程变革而受到影响的人需要特别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多进行交流沟通,在实施前、中、后衡量人们的接受认可度。

  5不要忘记整合。单单安装新系统是不够的,要确保各个部分能相互协同工作。

  20/20

  

推荐访问:信息化典型案例 信息化 典型 案例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1591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