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13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2-02 16:35:09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13篇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  首先明白一点,中国在国防安全上仍存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13篇,供大家参考。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13篇

篇一: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

  首先明白一点,中国在国防安全上仍存在许多不乐观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邻国众多,安全环境十分复杂。领土矛盾与资源争端日益凸显。(2)边疆不稳定,东突势力猖獗。(3)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湾问题还未解决。

  其次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大学生更是如此。故在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具有深远而长久的意义.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势在必行.1.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现实需要,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是锻炼当代大学生健壮体魄、健康心理,增强科学文化、完善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在教学

  方面,由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教育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如微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这能增加大学生的科技知识,使他们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开阔视野,培养其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并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

  3.是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实施人才强军、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基础.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素质关系到祖国的发展进步、长治久安,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培养他们保家卫国、为祖国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并有随时为祖国、为民族牺牲一切的英雄主义精神。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基本途径1.进一步完善制度,大力宣传国防政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高校国防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方式方法,使各个高校有明确的标准和目标.其次,要通过专门的国防教育日,大力开展各种国防教育宣传活动,使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教育的现状、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其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国防教育中去。2.教育形式上创新,加强国防教育和军事理论课程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知识理论水平。在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将幻灯片、音像、图形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运用到理论讲

  学中来,使国防教育形象可观、深入人心,提高国防教育的质量。3.积极开展大学生军事训练,锻炼他们的身心素质。开展军事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意识,练就艰苦奋斗作风和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使其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把他们培养成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的社会主义新一代的具体要求;是培养他们爱党、爱军、爱人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从而甘于奉献的崇高道德品质的客观要求;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优秀接班人和新时代祖国合格建设者、保卫者的现实需要。搞好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全面建设小康之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篇二: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论国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引言“国无防则不立”,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古今中外,世界没有那一个国家没有国防而能够安全无恙的生存下去。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加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锻炼、提升的重要一课,仅仅靠书本知识是不行的。社会前进了,人类的自律意识淡化了,别忘记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一、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而国防意识则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良好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而国防意识却出现滞后现象,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国防是政府的事情,是军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国防不仅仅是军队及政府的事,没有全民国防观念的提高,便不可能有真正强大的国防.其实国防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他们是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对他们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是培养他们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也是进行最基础、最稳固的国防意识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高校国防教育通过系统规范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的爱同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通过国防军事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战争与和平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国防历史、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正确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居安思危、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等国防观念.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

  二、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而国防建设,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树立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为国家

  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光荣感以及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代中国曾屡遭外敌入侵,国贫民弱,社会则像一盘散沙,这除了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的原因外,也与国民没有形成明确的国防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中华民族具有坚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以及安全为共同利益的现代社会国防意识的形成也是巩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力量。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核心),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青年大学生的鼓舞和带动下能凝聚全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和克服.如1999年5月,美国用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首先是大学生发起了反美示威抗议游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三、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富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在教学方面,由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教育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如微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这些都能增加大学生的科技知识,使他们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开阔视野,培养其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并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在军事训练方面,主要是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大学生强制性进行队列、射击实战、以及体能等方面的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识纪律、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锻炼健壮的体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这样,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练就其健康的体魄,丰富其人格修养、情感意识和道德素质。四、

  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我国国防建设一直坚持走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易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如果抓好这个群体的国防教育,我们便储备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而又掌握了一定军事技能的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为此,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学,必要的军事训练,以便必要时为部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成为战时扩建、组建部队的骨干,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创造条件,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保障.因而,大学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能力.未来高技术条件的局部战争仍要坚持人民战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批高新技术用于军事领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传统的人民战争的方式已经过时了。但是,人民战争的理念不能丢。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战争仍有它存在的意义,如信息战、网络战等一些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群众中的技术群体会大有作为.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投入到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列中来。那么,我们的青年大学生,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他们个个都有专长,如果他们受过较好的大学国防教育,走上社会之后,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周围的人,而一部分还将走上领导岗位,其影响和作用就更大了。在和平时期,他们是国防教育的骨干,而一旦战争发生,他们便成为人民战争的排头兵,能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战争,形成强大的合力,取得战争的胜利,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昭告世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倡导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高校开展军事理论教学,不但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通过深入持久的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能够在大学生心中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对于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篇三: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国防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关键在教育。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国防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很强的综合促进作用,是磨炼身心的有效方法。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所以,军事课在普通院校开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国防教育是高校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国防教育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当今国际大环境是一超多强,超级大国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爱好和平的人民的限制。可是天下仍然远远没有太平,战争的威胁时刻存在,和平仍然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非道义来捍卫。其次,国防教育对高级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充分认识国防建设的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第三,国防教育对素质教育也有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使命感,增强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纪律观念和行为习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国防教育是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颠覆和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对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加相应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我国人口结构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既是祖国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祖国的保卫者。因此,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国防意识,则与国防需要相适应而倡导和产生的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标志的群体行为观念。它不仅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政治上是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军事上的可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转化为生产力。国防意识的强弱,历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主要标志。国防观念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国防教育,极力宣扬“大国防”观念,动员全民投入和关切国防事业。因此,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兴盛的精神动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忧患意识日渐淡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也淡化了。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对于我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知之甚少。对于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认识不清。对于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的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肃认真地对待国防教育问题,切实把大学国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二)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而国防建设,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树立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光荣感以及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代中国曾屡遭外敌入侵,国贫民弱,社会则像一盘散沙,这除了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的原因外,也与国民没有形成明确的国防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中华民族具有坚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以及安全为共同利益的现代社会国防意识的形成也是巩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力量。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

  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核心),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青年大学生的鼓舞和带动下能凝聚全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和克服。如1999年5月,美国用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首先是大学生发起了反美示威抗议游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三)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引导他们勤于学习、

  富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在教学方面,由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教育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如微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这些都能增加大学生的科技知识,使他们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开阔视野,培养其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并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在军事训练方面,主要是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大学生强制性进行队列、射击实战、以及体能等方面的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识纪律、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锻炼健壮的体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这样,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练就其健康的体魄,丰富其人格修养、情感意识和道德素质。

  (四)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我国国防建设一直坚持走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易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如果抓好这个群体的国防教育,我们便储备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而又掌握了一定军事技能的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为此,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学,必要的军事训练,以便必要时为部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成为战时扩建、组建部队的骨干,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创造条件,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保障。因而,大学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能力。未来高技术条件的局部战争仍要坚持人民战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批高新技术用于军事领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传统的人民战争的方式已经过时了。但是,人民战争的理念不能丢。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战争仍有它存在的意义,如信息战、网络战等一些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群众中的技术群体会大有作为。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投入到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列中来。那么,我们的青年大学生,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他们个个都有专长,如果他们受过较好的大学国防教育,走上社会之后,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周围的人,而一部分还将走上领导岗位,其影响和作用就更大了。在和平时期,他们是国防教育的骨干,而一旦战争发生,他们便成为人民战争的排头兵,能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战争,形成强大的合力,取得战争的胜利,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军事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防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校的国防教育是通过集中军事训练,上军事理论课和分层次的多种形式国防教育,以及课程之外的国防知识演讲、竞赛、军事夏令营等军体活动来体现的,无论在德育,还是在智育、体育等方面,都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它不仅有助于良好道德的形成,而且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体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是按照《通知》要求进行教学的,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及方法上看,国防教育为高校教育注入了活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充满对大学的好奇和渴望,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国防教育有着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军事课程之内接受系统国防教育,充分发挥着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通过基本军事技能训练能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使他们长期处于脑力劳动状态,再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普遍存在心理素质脆弱,视力下降,身体素质差等问题。而高校的军事训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集中训练的特点是,严格、紧张、统一、有序。这对于刚刚走出家门的大学生来说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军事训练很好的培养了他们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协作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为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三)、普通高校的军事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灵活。目前,高校国防教育基本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及要求制作教学课件,形象生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最新最快最先进信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课外国防教育活动灵活多样,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保证国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稳定和长效功能。

  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

  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一)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国防教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有效载体,

  具有发展德育和体育的功能。就智育方面说,其功效也是非常显著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决定》深刻地阐明了智育工作的重心,就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国防教育对于推进这一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是军事科学。现代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军事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孕育了军事思维的创造性特点。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学习军事科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军事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前者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它既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启发自觉性,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搞好训练;又靠强制的力量,达到教育训练的标准,实现教育训练的目标。军事教育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练兵。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有效地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不难看出,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国防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的国防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国防教育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综合育人上下功夫,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在各种场合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

  (二)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昭告世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倡导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高校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首先,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国防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育公民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而国防意识是以爱国主义为精髓,以国家防卫问题为中心的理性意识,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其次,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激发出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让每一个公民都有爱国的思想、爱国的情感、爱国的精神、爱国的行动,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凝聚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国防教育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坚强阵地。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之一。确立和弘扬集体主义精神,除了集体主义的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团体实践中对集体主义的理性感悟,并使这种理性感悟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高校国防教育以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训练为主要形式。军事活动的团体性和军事斗争的对抗性是军事领域的显著特点

  

篇四: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分析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1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1.1加化大学生国防意识所谓的国防意识指的就是人们对国防的概念、看法和观点,如果能够做好对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让大学生们不断的学习军事科学知识,并有针对性的为他们安排各类军事训练,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国防意识。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各类国防教育活动,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国防素质和政治素质,帮助学校形成良好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培养学生对国家安全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这样当代大学生才能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1.2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做好国防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德育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在高校课堂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解放军优良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正视祖国的血泪历史,重温那些可歌可泣的影响故事,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帮助大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而学习军事理论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军事理论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通过让学生学习国内外的军事思想、军事法规以及军事科技知识,学生的眼界得到了很好的开阔。而对学生所安排的一系列的军事技能训练则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1.3增强国防后备力量

  做好各大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和储备我军的预备役军官和后备兵员也是有重要意义的,现阶段,我国也在遵循着寓官与校和寓兵于民的原则进行军队的建设工作,大学生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并且身体健壮,其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因此,如果做好了对当代大学的国防教育工作,那么就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后备兵员和军官,从而真正的满足现代数字化和信息化国防对操作高技术武器、操作指挥以及部署作战等方面的要求。

  2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2.1大学生国防意识比较弱化在对我国一些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国防教育是与他们无关的,他们认为国防教育应是军人的责任,并且现在的国际形势是比较稳定的,是不会有战争发生了。当代大学生都认为读大学就是为了今后的工作打基础,因此,他们也更愿意去学习一些个更为实用的技能。他们几乎都不关心军事知识以及时事新闻,也不知道国防教育都包含哪些内容。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较为抗拒参军的,他们认为两年的军旅生活会很辛苦,并且也不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是愿意参军的。2.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我国的很多高校虽然配备了军事科研室,但是在科研室中却没有设置专职的国防教育的教师,有少数学校虽然配备了专职教师,但是教师在教授国防教育的课程时也多是走走形式,很多学校的国防教育的教师都是由辅导员担任的。高校所配备的专职教师普遍都存在专业水

  平偏低的问题,大部分的教师都不是军事专业出身,都是在经过了相关培训后才上岗的,他们没有有效的途径来获取国防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和理念十分不理想。

  2.3组织机构不够完善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各类高校也在不断的改革校内的机构,而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都将武装部和保卫处合并到了一起,也就是这两个部分全权负责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并充分的发挥其政治优势。然而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模式就导致了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出现了分工不明和责任不清的问题,国防教育是一项教育活动,其与武装部和保卫处在本质上是有着极大的差异的,那么高校就应完善其机构,为国防教育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3完善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有效对策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校园中,国防教师才是爱国主义思想和国防观念的传播者,只有他们才能将丰富的军事和过硬的军事技能教授给学生,因此,要想充分的保证对大学生实事国防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高并且结构合理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在选拔国防教师时,建议采用外聘驻军优秀士官担任辅导员以及校内培养专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为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与国防教育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教师则应不断增强自身的军事技能并吸收先进的军事理论知识,对国内外的国防、军事和政治形势产生敏锐的洞察力,充分的提升课堂教

  学的实效性。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的解答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3.2创新国防教育的方式方法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大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所以,在进行国防教育的教学工作时,也应更加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国防教育网站,为学生搭建各类学习国防知识和信息的网络平台,真正的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同时还应充分的发挥出各类校园媒体的舆论和宣传作用,定期的组织学生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和博物馆等场所,在校内也应积极的开展各式各样的国防教育竞赛活动,如战争游戏比赛、军事比赛、知识竞赛以及红歌比赛等,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不断的丰富学生的国防知识。3.3保证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并重点训练学生的军事技能国防教育的两大形式就是军事理论的教授和军事技能的训练,那么要想保证国防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对军事理论课进行教学时,应严格的遵循《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的各项规定,切实的提高课程安排、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设定等方面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应随着国内外的形式不断的调整教学内容,并体现出其前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其次,应进一步明确军事技能训练的目标、要求和内容,为学生安排科学的训练强度、训练项目和训练内容,深挖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形式多样并且具有实战特点的军事训练项目,保证国防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通过以上的论述,在当代大学生发展和成才的过程中,国防教育对其是有着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的,因此,高校应充分的认识到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完善的解决对策,使当大大学生具备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军事技能,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篇五: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他们的素质高低国防观念的强弱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辐射作3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意义和目的

  主要意义:

  1、在高校开展以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和课外多层次多样式国防教育活动,是按照国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2、大学生军事课开设将在全体公民中形成越来越大的覆盖面,作为后备兵员的储备,对改善现代军队兵员文化、科学技术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力量,随着军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

  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仅仅靠军队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地方院校来培养。

  青年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活力的群体。

  他们的素质高低,国防观念的强弱,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

  3、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目的:

  1、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___意识。

  目前相当一些民众的国防观念相当淡薄,多年来的和平环境,使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和平时期地久天长,战争只会发生在远离国土的地方。

  其实,这些认识是极为幼稚的。

  尽管我国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全力发展国家经济,但是,国际环境能否长期保持在和平的状态,取决于多种国际因素,并不完全由我们的主观意愿所决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确地认识目前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正确地认识和平与战争的关系,正确地认识一个公民所应具有的保卫___的责任,正是国防教育题中应有之意。

  2、培养国防后备人才。

  目前大学国防教育的现实状况与这一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未来国防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后备人才,这类后备人才需要具备什么素质?这与未来战争的形态,与我国对未来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和战略设计息息相关。

  据了解,未来战争形态是以信息化战争为代表的基本战争形态,其特征是以信息化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新型战争。

  信息化水平正在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

  因此,这就要求我国未来的国防后备军应当是具有掌握大量高科技、信息化知识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为此,目前大学生国防教育迫切需要在国防教育理念上进行更新和提升,在课程设制上需要进行重构,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体制上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充实和调整。

  参考: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篇六: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新一代的大学生各方面的知识都需要学习和掌握国防意识培育的内容从属于军事科学体系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大学生通过军事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有利于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而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增强“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摘要]在高校中开展国防意识培育,使大学生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和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强高校“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应注重培育和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尚武意识。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意义;对策

  一、“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

  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通常被称为“90后”,目前,越来越多的“90后”已迈入大学校园。“90后”生活在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享受着前人不能比拟的物质生活。他们通常体魄健康、心智发达、富有爱心,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灾区到处可以看到“90后”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心系灾区、情系灾民;抗震救灾、奉献爱心。但“90后”大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偏激叛逆,个性张扬,信仰缺失,功利心强,过分自我,社会责任意识较弱。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现象的影响下,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他们的价值取向转向更多地关注于“牛奶和面包”,而不是责任和祖国。尤其令人堪忧的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对待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态度和国防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

  第一,“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世界局势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都没得到根本解决。两级对抗虽已结束,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旧存在。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战争从未间断。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并未改变,一直力图用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来改造中国,对中国进行“软遏制”,不时地释放“中国威胁论”来损害中国形象,限制中国的发展。我国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被强占;中日东海大陆架问题和钓鱼岛争端依然存在:“台独”势力时刻可能危及两岸和平;以达赖集团为首的藏独分子和境内外“东突”势力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下,仍然妄图分裂祖国。面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安全形势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一些“90后”大学生或麻木不仁,或认识不清。他们缺乏政治敏锐性,不能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时期加强国防建设的意义。

  第二,“讨厌打打杀杀,只要有爱就可以避免战争”,对国防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在“90后”的一些大学生眼中,参加国防乃是军人的事,与己无关。他

  们在国防意识上,不再关心或不太关心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乃至失去国家责任感和国防义务感,对国防强弱熟视无睹,对献身国防相当冷漠。如一些大学生在军训时表现出怕苦、怕累、甚至存在着抵触情绪。网上流传“90后大学生嫌军训太苦让父母请病假逃避”的新闻刚出,又有“90后女大学生军训戴耳环涂指甲”的热议。有的“90后”女生说自己最讨厌打打杀杀,只要世界充满了爱,战争就可以避免。据某高校调查统计,75%的大学生不知道防空警报不同响法的不同含义;60%的大学生不知道哪天为“全民国防教育日”。更有甚者,竟有一些学生直言,大学军事理论课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对以后找工作没什么帮助,学校没有必要开设,听军理课简直是浪费时间。可见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到何等程度!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高校国防教育的成效如何,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行为能力是否得到明显提高,将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将有可能影响到未来国防的巩固和国家安全,以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因此,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

  国防意识,是以祖国安危为特征的理性思维。它集中体现为对战争与国家防务问题的关注,对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外来侵略和对我国国防建设和各种防务政策与措施的认同,以及对国家防务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也主要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在人类历史上,有些国家和民族的地域并不宽广,人口也不多,但在外敌侵略和军事威胁面前,却能够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关键是国民有很强的国防意识。地处中欧腹地的“花园国家”瑞士,是一个小国,人口600万,常备军队只有3500人,但战时却可动员35万预备役军人参战,其中还不包括专业技术兵种。一位瑞士的外交官曾自豪地说:“我们瑞士公民迈出右脚时是一个公民,迈出左脚时就是一个战士。如是要问我们为什么100多年没有打仗,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随时都在准备打仗。”如此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国防动员制度,使这个中立小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安然无恙。

  与此相反,有的国家貌似强大,但国防松驰,纵然能强盛一时,最终也逃脱不了衰亡的命运。历史上,由于和平时期忽视国防教育而败兵亡国的例子屡见不鲜。曾经称霸四方的古罗马帝国,公元3世纪后,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国民理想丧失,国家军备松懈,统治者苟且偷安,以致把当兵打仗这样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都交给外国雇佣兵,结果国家很快由强盛走上了分裂和衰亡。法国拿破仑三世时,尚武善战的民族精神已丧失殆尽,结果在普法战争中一败涂地。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中,法国面对占明显优势的德国进攻,实行了全国总动员,在凡尔登防线同仇敌忾,奋力抗击,虽然牺牲了50多万人,但终于顶住了德国的进攻,保卫了国家安全。然而,一战胜利后,法国国内和平主义盛行,忽视对人民进行国防教育,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仅仅40天的时间就上演了一幕军败国亡的悲剧。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战胜越国后,以为天下太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结果军无斗志,民心涣散,最后被越国打败。北宋后期,轻视国防,安于欢乐,金人入侵,江山易主。南宋积习未改,苟安一隅,不思雪耻,同样归于灭亡。清朝末年,官场腐败,有国无防,面对列强入侵,对外推行“扶夷”政策,对内实施奴化教育,结果“天朝大国”被列强欺负勒索,险遭瓜分,民族蒙受奇耻大辱。

  古今中外历史上无数经验教训昭示我们:国防意识的强弱,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一旦失去必要的国防意识,就会给自己的安全与发展带来全面危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就会垮掉,甚至招致败军亡国的命运。

  国防意识培育是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在高校中开展国防意识培育,使大学生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和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国防意识的培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新一代的大学生各方面的知识都需要学习和掌握,国防意识培育的内容从属于军事科学体系,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大学生通过军事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有利于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而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第二,有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的精髓,国防意识所体现的为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强烈责任感,正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期的重要表现。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国防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爱国热忱,引导他们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自觉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自强不息,拼搏进取,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有助于高素质国防后备人才的储备。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新军事革命。近来的战争实践证明,战场已无前后方之分,战争的武器不再只是

  枪炮,作战人员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军人。未来战争将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是人才的比拼和较量,而高校大学生就是未来高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是国家后备人才的储备力量。他们既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今后兵员的主要来源。国防建设既是军队的事,更是全民的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意识的培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搞好对他们的国防教育,在他们年轻的心灵里撒下卫国光荣的种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增强“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及建议

  增强“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防止他们的麻痹思想,防止西方“糖衣炮弹”的攻击,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家主权观、国家利益观、国家安全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应注重培育和增强学生的“三种意识”:

  第一,忧患意识。中华民族无数的历史经验教训使我们这个民族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当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使他们安而不忘忧,对国家面临的外部威胁有清醒的认识,时刻保持必要的危机感、紧迫感。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是每个大学生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应该保持的警惕心理。

  第二,责任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公民责无旁贷。《宪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对公民的国防责任都做了明确的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因此,履行国防义务、承担国防责任,作为国家公民,每一个大学生都义不容辞。当然,爱国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在行动上,人人都要关心国家的安全,时刻准备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尚武意识。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印发的《2009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点》指出,要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和崇军尚武精神。尚武不是好勇斗狠、穷兵黩武,而是要崇尚军事职业,重视国防建设,在国家利益面临威胁时,敢于挺身而出,不惜做出重大牺牲,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坚决捍卫国家的利益和安全。民族尚武精神是国家长盛不衰的灵魂,需要精心培育,代代相传。爱军尚武教育,就要教育大学生充分认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作用,学习人民军队的优良品质和战斗作风,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自觉接受国防教育,履行兵役义务。

  国防意识作为一种民族意识和道德标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和荣辱兴衰,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强国之盾。国防意识不仅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而且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猛进不息的重要精神支柱。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现在的大学生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保卫者,他们国防素质的高低,国防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新时期搞好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增强“90后”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在他们心中根植下三颗红心——忧国心、爱国心和报国心,这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篇七: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浅议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自身安全,抵御外侵,对全体公民组织开展的军事教育实践活动。高校国防教育,拟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主旋律,增强高校大学生积极投身国防实践的意志品质。

  一、高校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期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有利于树立“强军有我”的国防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者,也是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一份义务担当。高校通过开展系统而规范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居安思危、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的主人翁意识。(二)有利于抒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国防教育能够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家热情。当下以军事体裁为主题的国产影片《战狼2》,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中反响强烈,营造出崇尚军人、投身军营的良好氛围。(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新生入学的封闭式军训,通过强化一日生活作息养成,走队列、练体能及军演等技能素质训练,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忧患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担当和爱国情怀,纪律观、作风观和吃苦奉献精神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军等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四)有利于储备合格的国防后备力量

  高校是培养和储备军队后备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大学生年富力强,是国家和军队的未来与希望。高校坚持以军事理论教学、军事技能训练、作风养成为主题的国防教育活动,为部队平时补充、战时输送高素质的兵源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一方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屡屡抬头,我国周边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战争样式、特点和规律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军已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战略转变。为此,大学生国防教育任重道远,使命荣光。二、高校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现状(一)国防教育重视程度不足近期来,我国周边军事安全环境总体平稳。长期的和平环境促使高校国防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国防意识淡薄,国防教育目标不明确,国防教育活动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当前一些高校开设的军事课为选修课,涉及人员少,国防教育的普及率较低。(二)国防教育机构不够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但仍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现象。一些高校没有设立“军事教研室”等专门的职能机构,部分高校因扩招而人员编制不足,而一些合并组建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等国防教育编制形同虚设。(三)国防教育师资力量紧缺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开展国防教育强有力的保障。据调查,高校连年扩招,出现了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有的高校即使成立了军事教研室,但军事教员常常身兼数职,国防教育工作存在被边缘化现象。(四)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滞后国防教育的宣传方法不多、手段不活;军事理论教材编制不

  统一,内容不系统;武器操作、擒敌术及军事地形学等专业训练课时不够,走马观花。另外,由于条件限制,一些军事项目没有开设等。

  三、做好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对策(一)必须把握高校国防教育的战略定位高校国防教育是军事教育的重要补充,必须全面认识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清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防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高校领导应紧跟强军兴军新目标,周密安排部署国防教育工作,在做细做实上下功夫。(二)必须制定高校国防教育的长效机制一是明确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各项服务措施必须与国防事业需求相一致。二是做到教学机构完善,师资队伍健全、经费保障到位、管理体系正规。三是丰富教学内容,增设必要的军事项目,贴近实战,弘扬爱国主义教育,让献身国防、担当奉献的理念印入脑海、刻入骨髓。(三)必须创新高校国防教育的方式方法高校国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新模式、新手段。一要借力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视频教学资源,并创建国防校园网互动平台,完善线上交流、留言提问、弹幕评论等功能,实现国防教育校园覆盖。二要建立著名战例图上推演、现代兵器实物模型、军事摄影图片等多功能国防教育教室,增强趣味性、互动性和吸引力。三要发挥校团委、学生会职能,将校园文化融入国防教育中,并发挥社团组织功能,办好“国防日”、“军事竞赛周”等活动。(四)必须完善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是做好国防教育的关键。一是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地落实教师队伍编制;二是注重培育,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项活动,提高教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水平;三是引鸾招凤,聘请有爱心、军事素质好、教學经验丰富的复转军人充实高校师

  资力量。(五)以社会实践活动弘扬强军思想新时代新要求,高校应在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活动实践中赋

  予其新内涵。要开门办学,结合十九大报告部署的“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责任”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历史旧址和烈士陵园等,感悟旧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提振使命担当精神。同时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营开放办法》实施为契机,组织学生走进军营,贴近军人,增进军情,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军队的舆论导向,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在投身强军兴军的实践绽放青春梦想。

  

篇八: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意义

  一、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而国防意识则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良好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同关心同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而民众国防意识的培养与强化,不能光靠战时去进行,在和平时期就应该加强。一般来说,战争时期人们为了打败对手,抵御外患,防卫观念是很强烈的,但和平时期人们就容易滋长麻痹思想、苟安心理,失去必要的防卫观念,没有了危机意识,那么最终只能落得挨打的悲惨下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而国防意识却出现滞后现象,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国防是政府的事情,是军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国防不仅仅是军队与政府的事,没有全民国防观念的提高,便不可能有真正强大的国防。其实国防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他们是社会

  中的新生力量,对他们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是培养他们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也是进行最基础、最稳固的国防意识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高校国防教育通过系统规X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的爱同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通过国防军事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战争与和平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国防历史、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正确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居安思危、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等国防观念。二、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观念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中华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只有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才能使他们为祖国积极献身、流血牺牲。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军事技能训练,还是军事理论教学,爱国主义教育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大学生经过军事课的学习,极易被国防这种关乎国家兴衰、人民生死的大事所感染,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而集体主义思想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的思想,是我们军

  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关心他人为重。在高校国防教育就是按照军队的基本标准来要求学生,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强化大学生的集体观念。现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万千宠爱于一身,使许多学生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使部分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应有的爱心。总之,高校国防教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助于激励大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光荣感以与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三、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据调查,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活上家庭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贪图享受,观念上有功利倾向,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戒备心态,组织纪律散漫,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军事教育以军人的要求来训练大学生,有利于大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培养大学生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品质。通过开展军事化管理的集中军事训练,使学生在“整齐划一”的队列训练和各项竞赛评比中形成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在“一切行动听指挥”中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

  “紧X”中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在“有序”中培养文明礼貌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由于军事实践是一项团体的活动,军事训练体能消耗大,具有对抗性、竞争性和艰苦性。通过组织各种项目的军事比赛、汇操表演、技术考核,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勇于拼搏勇、敢顽强的精神,同时也是挫折教育的最好课堂。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教学,不但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对于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深入持久的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能够在大学生心中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对于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篇九: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

  论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人民增强保卫国家安全的知识,意识,技能和体魄。大学是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担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塑造大学生精神品格的双重任务。在大学中开展国防教育是国家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也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这不仅对建设我国现代化国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这些困难与问题就包括安全与发展,为了保证国家或民族的安全与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实力,有优秀的国防人才以及全体公民的强烈的国防观念。大学生成为国防后备力量的其中一部分是责无旁贷的。《中华人民XX国国防教育法》是为了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其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是全国民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高校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我国安全形式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逐步走向多极化,并基本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在这种战略格局下,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式依然严峻。因此,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具有的意义是重大

  1/3

  .

  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参加国防教育,学习军事科学知识是法定的公民义务。我过现行兵役法第43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根据国防建设需要,对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在大学中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高校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全民教育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公民爱国热情,依靠全国人民建设和巩固国防的重要社会思想基础,作为国防教育重要内容的国防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这些事关国家兴亡,民族兴衰命运的国防历史,最能在青年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激发出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当代的大学生难免会被糖衣炮弹蒙住双眼,只看得到当下的安逸,从而忘却了国民的屈辱的,光辉的历史,不懂得居安思危。

  所以开展国防教育,让大学生先国家之优而优,后国家之乐而乐,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人的主体,大学生的思想也影响着当代青年人的思想。在大学中开展国防教育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生们视国家为自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可以从此获得生存依赖,情感归宿和事业进步。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对该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将会促进他们更加忠于祖国和增强社会责任心,义务感。在高校深入开展国防历史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奉献意识和自强意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可以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不断为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实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开展国防教育还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利于近

  2/3

  .

  现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史实,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使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史实,对新时期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情等各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将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和教育学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等各方面产生的重要作用。学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力量,随着军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仅仅靠军队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地方院校来培养,青年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素质高低,国防观念的强弱,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公民绝大多数受过大,中学校教育,据20XX统计表明,全国有1100多所高等院校和11500多所高级中学按照要求开展了学生军训,800多万学生接受军事训练及军事理论基础教育。因此学生军事课开设将在全体公民中形成越来越大的覆盖面,作为后备兵员的储备,对改善现代军队兵员文化,科学技术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新人,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治安长久的大事。所以,在大学中开展国防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3/3

  

篇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学号:1523100207姓名:韩永欢

  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争取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着力发展壮大国内经济,迅速提高生产力。但发展经济,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我们必须看到,世界还没有“大同”,战争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和平。据有关部门统计,仅1992年一年,世界上就发生了28起局部战争,其中属于国内战争的24起,国家之间的4起。随着前苏联的解体,维持了45年之久的美苏争霸的世界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未来世界将以美、欧(德)、俄、日、中为基本构架多极化的战略格局。中国,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治上的高度稳定,将成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极,在处于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加之,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存在。如台湾问题、边疆“东突”问题等等。这一切都提醒我们在全国上下一致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搞好国防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及作用,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更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

  (一)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是世界各国为了加强经济建设,发展后备军力量的总趋势之一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军队建设一定要服从国家整个建设的大局。他认为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但现代化有先有后,只有国家经济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军队建设才能搞上去。为了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1985年以来我军裁减人员170万,减少了军队的社会负担,用来支援国家建设。世界各国在和平时期大都采用这种“弹性”国防,即减少常备军数量,加强后备军建设。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经费开支,以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同时又保证足够的国防力量。在后备军建设中,大学生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二)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是适应现代高科技战争,维护经济建设正常运转的需要高技术战争需要高技术武器,而高技术武器更需要高素质的官兵。为了提高官兵素质,在改善军队官兵知识结构,加强部队训练,促进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接受能力强,易于掌握高技术兵器的知识,平时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战时就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从而保证战争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保证。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是提高学校教学效果,整顿校园秩序,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关部门曾对参加军训的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军训,培养了组织纪律性和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的体魄,淡化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能够走出自我封闭的个人世界,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建设,精神面貌与未经军训的学生相比有较大改观。再加上大部分高校都采取新生入学即接受军训,部队严格的管理方法为学校以后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对于整顿校风、学风,整顿校园秩序,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合格人才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作用

  (一)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

  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并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对此强调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

  (二)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军备竞赛由数量转为质量的竞赛。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千方百计地推行西化,将战略重点放在台湾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区。同时还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渗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或策划颠覆破坏活动,企图搞垮国家政权,或搜集情报,窃取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情报。而且中国周边环境也存在较大危机,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随时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做出贡献。

  (三)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高校是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兵员和强大的预备役力量,而军校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理所应当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受过军训的大学生是预备役军官的重要来源和战争动员的主要对象。

  综上所述,强化大学生国防教育不仅是实现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而且是建立强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国防的需要。对实现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积极推动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使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篇十一: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思考

  作者:朱兆平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2年第11期

  摘要:国防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政策偏向宏观、师资力量薄弱、大学生国防意识不强。为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定位。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强化国防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84-02

  国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成矣”,他认为对民众进行军事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军事技能。孟子说“善教得民心”,孟子在答梁惠王问时从仁义角度阐述国防中的国家主体意识[1]。现代国防教育,泛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各种教育活动[2]。从更广泛、更精准的角度来看,现代国防早已超越军事角度,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并形成一种“超限战”的国防思维及其各组成成分的多维结构关系。在当今新形势下,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加强,必须以此为基本着眼点,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进行多层次无缝式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国防教育既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战争初期无一例外地遭到重大损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代史上第二次和平思潮盛行,公民的国防观念极度淡漠。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必须让大学生真正懂得珍视和平的重要道理,必须构筑强大的国防屏障,方能赢得和平与稳定,必须充分认识到“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含义,并转化为振兴民族、建设国家的巨大精神力量。实际上,当代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意识淡薄已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近年来,国防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和研究已成为我国国防教育的重点和核心问题。

  (二)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一个没有危机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民族必须随时认清国家安全利益所面临的危机,自觉地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应对危机、克服隐患的充分准备。随着相对和平环境时间的延长,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大学生在享受和平生活、追逐经济物质利益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淡化忧患意识。面对当今我国严峻的安全形势,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的态势,大学生思想认识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清,对国家和民族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因此,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唤起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才能应付各种战争风浪的冲击。

  (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国防现代化,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国防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而且能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现代军事知识,锻炼强健体魄,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防人才,从而促进国防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学生的国防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国防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国防素质,才能培养适应未来战争要求、具有高素质的大批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才。

  二、当前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防教育偏重于宏观指导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非常重视高校的国防教育,2012年2月初,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其中再次对军事技能训练进行重点强调。但是,这些法令文件在各地政府和高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到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施效果。

  (二)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强

  目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全国仅有六所院校设有国防教育方向硕士点,隶属于高等教育学专业。同时,教师教学任务偏重,部分高校专职军事教师既从事教学,还要负责人民武装行政工作,很难有精力和心力专门从事军事教学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措施不完善,对国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国防教育专款投入不足,表现在有些高校没有专门的训练实习基地,军训时学生全拥挤在一个体育场上,或校内马路和广场上,射击、战术课目难以实施。同时,技能训练时间短、内容单一,与高校所设置专业联系程度不够、专业化国防后备力量培养与专业教育脱节,导致整个技能训练质量不高、内涵缺乏,甚至有些高校为节省开支,未组建专门的国防教育机构,每年仅用一两次国防教育讲座来代替国防教育课程。这样一来,所制订的国防教育教学计划根本无法完全实施。尽管近年来,部分省份开展军事课课程建设检查评估,也制定了检查指标体系,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出来。

  (四)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国防教育课程所占学分比例少,仅为理论必修课和技能训练课,各2学分,甚至部分高校未将课程列进课表,国防选修课大多处于滞后建设状态。受上述因素影响,高校的国防教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育和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紧密,缺乏针对性,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够,导致学生对军事理论课不感兴趣。

  三、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开展国防教育的紧迫性

  胡锦涛主席强调:“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要“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国防教育是公民的终身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整体上看,高校国防教育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重视程度日益加大,部分省份走在全国国防教育前列。如四川省军区2011年对全省本科高校进行军事课课程评估,有效地提升了各普通本科高校的军事课课程建设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要认识到大学生在国防上具有义不容辞的义务,提高其国防意识是当前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篇十二: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党和国家在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国防和军事人才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除按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军训开展国防教育外从在校大学生中征集新兵在高校组建民兵高技术分队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高校国防教育在高校已成蔚然之势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高校开展行之有效的国防教育我们在认识上和实施中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有很多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目前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不足及完善建议-国防教育论文-军事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起源很早,但是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发展缓慢。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极大地促进了全防教育特别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党和国家在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国防和军事人才,加强国防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除按《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军训、开展国防教育外,从在校大学生中征集新兵、在高校组建民兵高技术分队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高校国防教育在高校已成蔚然之势,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高校开展行之有效的国防教育,我们在认识上和实施中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有很多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石,没有一个强大稳固的国防,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就没有保障,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丧失.国防教育正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全防教育,则是增强全防观念,提高全防意识,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心,激发公民为祖国、为人民而奋斗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具有上述功能而且还有着为国家国防建设事业培养预备役军官和后备科技人才的重要任务,进入21世纪后,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

  当前国际形势整体上趋向缓和,和平和发展已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军事集团对抗为主的战略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也看到势力日益猖獗,日本右翼势力顽固不化,伊拉克战争留下的阴影以及中国大使馆被炸的事实,无不时刻在警醒我们不能忘记战争的根源依然存在。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和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作为支撑,要有优秀的国防人才以及全体公民的强烈的国防意识,这些都离不开国防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提高全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作为未来时代发展的主力军,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国防意识和观念则直接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有计划、系统地对他们进行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和国防理论等的教育,使大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军事科学知识,接受军事训练,不仅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安全环境,帮助大学生尽快地提高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还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辐射作用,带动全防教育的兴起,有利于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更好地动员组织群众,打牢人民战争的基础。

  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高级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国防教育对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门类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特殊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展国防教育,首先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国防教育,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开展国防教育也有

  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当代青年人比较突出的弱点是自我意识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心理脆弱,视力下降,身体素质不强等。通过开展国防教育,参加军事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

  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培养国防后备力量的需要。我国国防建设一直坚持走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客观上要求作战群体必须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大学生是人口文化构成中科学文化素质最高的群体,抓好这一群体的国防教育,我们便储备了一大批既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知识、较高文化素质,又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的专业人才和国防后备军,高校把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与培养预备役军官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接受军事训练,学习军事思想、军事历史、军事谋略专着等军事理论,这对于我们打赢未来的高科技战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开展的国防教育中,各高校基本上都按照原国家教委和三总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实施。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是以军事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一项综合性教育,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新生军事术科(队列、战术和轻武器实弹射击)训练和军事理论课为主,并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在统一开设的课程中,既有丰富的理论课知识传授,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要求。应该说,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经过多年的积累,特别是《国防教育法》颁布以后,国防教育受到了各有关方面的极大重视,在形式上、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丰富。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防教育还不够重视。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中,由于对国防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加之目标不明确,因而使国防教育应有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国防教育在高校中可有可无,与人才培养没有很大的关系,象征性地开展一些学生军训,简单地开展一些军事理论教学也就算开展了国防教育,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存在着简单化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作为高校中从事国防教育的人员也存在着畏难和应付的思想,使国防教育始终处于低层次的阶段。更为严重的是,甚至还有人认为国防教育是国家的事,与高校无关。

  2、许多高校国防教育没有一个整体规划,没有专门的教材或者有教材而未按照教材内容要求去施教,内容只限于校风校纪的教育,开设的课程不够规范,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仅限于搞几天的军训,无章可循。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还未纳入正常的渠道,时紧时松、时抓时不抓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国防教育这一严肃的教育主题流于形式,具有随意性之特点。国防教育成为高校的短期行为,与国防教育规范化、经常化的要求有着极大差距。

  3、教师队伍无法满足现代国防教育的要求。现代国防教育需要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既具有较高科学,又掌握现代军事理论,并懂得教育规律的教师。虽然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大多数高校在国防教育中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教师队伍,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国防教育中的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科学文化知识和军事理论的掌握上与现代国防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于高校重视程度不够,使专职国防教育教师的编制无法落实,导致国防教育教师的严重不足;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整体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普遍不高,使国防教育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无法使国防教育向纵深开展;同时,从事国防教育的教师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无法跟上现代国防建设和军事发展的速度,知识更

  新较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使高校国防教育落后于现代军事的发展。另外,高校国防教育还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设施不完善,经费不能够得到很好保证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成为阻碍国防教育向纵深开展的因素。

  三、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深入开展的对策

  近年来,高校军训和国防教育比过去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内容多,要求高,条件也比较优越,但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也很多。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由于客观的原因,教学时数少,所传授的军事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现有的高校国防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国防建设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多层次、紧跟现代军事发展趋势的国防教育。

  1、切实提高对国防教育的认识。思想观念是先导,只有对国防教育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重视国防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保证。国家国防

  建设力量的强弱,固然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但也与国民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密切相关。同时,也要认识到,高校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的目的是一致的,内容是统一的,但不能把学校的军事训练当成国防教育的全部,而只能说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实施国防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只有认识到这一点,高校才能从根本上深感责任的重大,才能使高校的国防教育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的轨道。以美国为例,在经济、特别是军事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依然把开展经常性的国防教育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责。在政府层面,通过立法和政策的形式,对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组织机构、保障措施以及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高校层面,学校在师资队伍、经费保障、教材等方面提供了切实有力的保证,广大师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使师生在活动中增强了国防意识、提高了军事技能,从而使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而美国高校国防教育之所以开展得行之有效,都是基于政府、高校和师生对开展国防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2、切实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思想稳定、业务娴熟、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国防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要选拔热爱祖国,热衷于国防教育事业,又懂理论、熟悉军事的教师很不容易。一方面,要科学地编制国防教育师资的数量,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专职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对国防教

  育师资的培养和继续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高校国防教育师资不断更新知识内容,提升知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军事发展的需要。同时,积极开展国防教育的研究,使国防教育研究成为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使广大国防教育的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高校也可以聘请中有经验、有能力的军官作为国防教育的兼职教师,这既可以加强军民团结,又可以通过这些兼职教师的影响力,使高校国防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感染力。

  3、要结合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确定集中军训时间与分散进行军事理论课内容和学时的比例,使国防教育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国防教育的教育方法无现成的章法可循,关键在于探索,坚持理论教学找实践,由实践再反过来加深理解和形象诠释理论,实践教学找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使实践的层次提高;人为我用,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方法层次。逐步形成国防教育自成体系的教育模式,使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效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4、要把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的素质要求结合起来,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防教育内容体系,并出版相应的教材,建立自己的结构科学、内容准确、繁简得当、相互配套的教材和课程体系。要把国防

  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相对,自成体系,又要与学校整体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贯穿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同时在建立相应体系的过程中,注重把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荣誉感的教育,有效地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长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刻苦耐劳、坚忍不拔、乐于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高尚品质。

  当然,国防教育具有全局性、全民性和全程性的特点。高校国防教育离不开组织制度的保证,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国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协作和大力支持。

  高校是培养世纪专业人才的摇篮,是国防后备力量的基地,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切实抓好、做好国防教育工作,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最可靠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

  参考文献:

  [1]徐思光。高校国防教育亟待加强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3(1):8286.

  [2]宋俊。高校国防教育现状与对策[J].教书育人,2001(20):6-8

  

篇十三: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的我们要认真加强国防教育,增强依法参加国防教育的自觉性,以实际行动促进国防教育的开展,积极为家乡国防教育做贡献。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学国防教育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篇1今天下午进过上级领导的一次国防教育,让我有了这样的心得体会。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家的兴衰和国防密切相关,因为过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及社会的发展。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心连着心,手牵着手去保护我们的家园,最重要的是世界的和谐、稳定,而决定世界是否和谐、稳定地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与国之间是否和平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是否和睦相处。

  有这么一句话“要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国家与国家的发展如果想和平的进行,首先这两个国家必须互相尊重,不用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争夺不属于自己的资源,而使用霸权主义进行军事威胁,或者扩大军事集团,强化军事同盟。相反的,一个国家应该拥有一颗宽容、善良的

  心,对需要帮助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奋斗!

  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人民,就必须要国防,然而,过方式对外进行的,要想国家长盛不衰、飞黄腾达,最重要的是所有人民站在同一战线上,齐心协力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因此,人与人之间必须和睦相处,不要勾心斗角,不要明争暗斗,不要四分五裂,而是要一视同仁,要友善待人,要有大国国防观念。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之上,社会诸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国防只有成为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能具有更大的威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大国国防观,把国防建设纳入整个国家大系统中进行思考和规划。

  “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们,只有国家稳定发展,我们才能安居乐业,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理应加强我们的国防意识,加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民族使命。一“羊有跪母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国家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里,我们更要担当起保卫国家,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俗话说“居安思危”,因此,我们要加强我们的国防意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卫我们的祖国!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篇2古往今来,世界上一切主权国家,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公民的国防意识。在当今的和平时代,国防教育依然是世界的一大战

  略问题,随着主权国家观念的强化,现代国民意识的确立,国防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不重视国防教育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没有国防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一定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族的国防观念。

  国防与你、与我、与他、与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关系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国强则民安,国破则家亡。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们通过血与泪换来的对国防与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等价值关系的深刻认识。我们不能等到敌人把刺刀逼近胸口上,再来认识它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我们享受国防带来的安宁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它、轻视它。要通过经常而有效的国防教育,使人们居安思危,从而积极关心和参加国防建设。

  一般地说,当外敌入侵,公民的生存、生命、家庭幸福受到直接威胁的时候,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要深一些,会觉得没有国防不得了;而在和平时期,当自己国家由于已有相当强大的国防力量,外敌不敢贸然进犯,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生活的时候,则容易出现轻视国防,甚至出现国防可有可无的认识和心态。这好比人们对待健康一样,健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有的人当自己处于健康状态时,却并不觉得它的重要和珍贵,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将要失去它时,才觉得健康对于个人的生存、生命、生活是多么重要。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激发全民爱

  国热情,建设和巩固国防。回首历史,中华民族屡遭侵略战争之害,饱受列强的欺

  凌之苦,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通过长期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三坐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现在,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抓住历史机遇,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天下还不很太平,国防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防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对此,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国防教育法》的制定和贯彻,为深入贯彻党在国防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推动国防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制定国防教育法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制定国防教育法也是贯彻落实国防法和教育法的需要,教育法在总则中明确要求,“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通过宣传贯彻国防教育法,可以体现和落实国防法和教育法对国防教育的原则要求。

  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法国作家都德的著名小说《最后一课》里描写的是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被迫割让一部分土

  地给普鲁士。这块土地上有个乡村小学,因为在即将开始的异国统治下,再不能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了,学校这天上的是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作品通过小学生弗朗士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它反映一个国家在遭到外敌侵略之后,学校里连自己祖国的语言也不让学习的情况却是十分真实的。我国过去在有国无防的情况下,国家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大块国土成了敌战区、沦陷区。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只能接受外国的奴化教育,成为列强的宣传工具。这就说明:如果我们不建设强大的国防,如果让侵略者来统治我们的教育,就不可能有正常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机会和条件。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增强全民族的国防观念,在军事上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在政治上可以转化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国防教育的重点在于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而国防教育正是对人的教育,它不仅可以培养公民为国献身的精神,而且有利于开阔人们的思路,通过系统地学习知识,可以改善国民的智能结构,可以培养公民高度的组织观念、严格的法制观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全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新人,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国民国防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国民的国防意识必须通过教育手段来实现,我们要认真加强国教育,增强依法参加国防教育的自觉性,以实际行动促进国防教育的开展,积极为家乡国防教育做贡献。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篇3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中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措施,使的周边一些国家感到了震动,一些和中国关系比较紧张的国家纷纷加紧了扩军备战的步伐,加剧了国际形势的紧张局面,应而我们加强学习邓小平新时期国防教育思想是相当必要的。

  一、周边形势九十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保持防务(国防)费用总额世界第二﹑人均防务(国防)费用世界首位的状态。日本已完全掌握了核弹技术。近十年来日本受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经济一直萎靡不振﹐可是在军备建设方面却并未松懈﹐一个强大的军事大国已然形成。印度为了对付中国。利用”和平核装置”为掩护,秘密研制真正的原子弹!美国政府希望印度获得核技术来抵消中国原子弹的影响,试图直接向印度提供核武器来对付中国。

  马来西亚声称为了对付因与该国有领土争端而引起的挑战,必须使空军力量比”现在强大得多和有效得多”,因而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空军现代化。

  二、国际形势以小布什为首的美国新政府的诞生和采取的强硬措施,更使国际局势趋于全面紧张。1.在巴以中东和谈问题上,美国明显偏袒以色列;2.对伊拉克采取强硬措施,进行大规模空袭;3.俄美关系进一步紧张。美国和俄罗斯下令驱逐外交官,美国还宣布将退出美俄共同签过字的《反弹道导弹试验条约》,俄美关系再次跌入低谷;4.美国海军间谍飞机(ep—3e)入侵我国领海领空,并撞毁我新型战机,我优秀飞行员王伟同志壮烈牺牲;5.美国政府批准新一轮对台武器出售,向台湾出售价值40多亿美元的进攻性先进武器装备,是目前对台最大一笔军售。新时期的国防建设,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和适应国际形势的需要,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运用先进的军事武器和设施,增强国家的防御力量,增加和友好国家的政治来往和军事技术的交流,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们加强武装力量是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我国政府始终强调我们的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侵略,我们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我国政府始终强调彻底禁止生产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让世界处在和平的环境中。

  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是学习、掌握知识和将来接替国家重任的接班人,更要明确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世界的形势非常复杂,只要有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存在,国防建设的重任我们决不能放弃。

  

推荐访问: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国防教育 新时代 对策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70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