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草原文明的发源地15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2-10 02:30:02

草原文明的发源地15篇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最美六大草原  2009-09-1009:56:11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原文明的发源地15篇,供大家参考。

草原文明的发源地15篇

篇一: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最美六大草原

  2009-09-1009:56:11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公尺之间,总面积约93,000平方公里。年平均温度0℃左右,无霜期85-155天,年降水量250-350公釐左右,能种植春小麦、马铃薯及少量蔬菜。低丘及漫岗为羊草草原。河滩地多为中生禾草、杂类草草甸,草质肥美,亩产鲜草量400-600斤,为传统牧区,适于牧养牛、羊、马等牧畜,以产三河牛、三河马著名。1958年以来陆续建立一批大型机耕农场从事农垦。中南部有大片沙地,有独特的草原化樟子松林,是珍贵的森林资源。交通方面有滨洲铁路横贯。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草原,蒙古族发源地,内蒙古主要的畜牧区,出产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境内有上千个大小湖泊。著名的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绿波千里,一望无垠,微风过,羊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草原风光极为绮丽,令人心旷神怡。

  呼伦贝尔草原之所以声名远扬,原因有三,一是草原曾出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二是草场质量极好,割下来的草远销东南亚,三是盛产体格高大壮健的三河马和三河牛。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将它誉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没有污染的几大草原之一,真是当之无愧。

  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可以骑马乘驼畅游草海,可以坐“勒勒车”环湖漫游,可以临湖垂钓,可以入林狩猎,尽享草原风光。

  呼伦贝尔草原其地势东高西低,海拔650米~700米,总面积约9.3万平方千米,地域辽阔,风光绚丽。草原上,水草丰茂,河流从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呼伦贝尔草原以其富饶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游牧民族,因此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摇篮”。

  穿行在呼伦贝尔,定会为那“千里草园铺翡翠”的景象而惊叹。这里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生长着碱草、针茅、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植物品种多达1300余种,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观。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风吹草低见牛羊“。

  伊犁草原(新疆)

  无论是声名在外的那拉提草原,还是后起之秀的唐不拉草原,抑或是传统的牧场巩乃斯草原,伊犁草原均展现出超然绝美的气质与外表。伊犁河谷是如此的卓尔不群,逶迤千里,生机无限。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季,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

  那拉提草原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场,东南接那拉提高岭,势如屏障,西北沿巩乃斯河上游谷地断落,地势大面积倾斜,山泉密布,溪流纵横。缘山脚冲沟深切,河道交错,森林茂密,莽原展缓起伏,松塔沿沟擎柱,还有毡房点点,畜群云移,是巩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场。

  那拉提风景区位于新源县的那拉提镇镜内,位于楚鲁特山北坡,以那拉提镇旅游接待站为核心,包括周围草原、赛马场等众多景点。这里充满山村的宁静与祥和。河谷阶地发育明显,山势和缓,坡度约11—12度,生长着茂盛的细茎鸢尾群系山地草甸。其它伴生种类主要有糙苏、假龙胆、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6—9月,各种野花开遍山岗,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面积107.86万公顷,198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生态系统。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境内最有代表性的丛生禾草枣根茎禾草(针茅、羊草)温性真草原,也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亚洲东部草原亚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类型独特,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并能全面反映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过程。目前,区内已发现有种子植物74科、299属、658种,苔藓植物73种,大型真菌46种,其中药用植物426种,优良牧草116种。保护区内分布的野生动物反映了蒙古高原区系特点,哺乳动物有黄羊、狼、狐等33种,鸟类有7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鹳、大鸨、玉带海雕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草原雕、黄羊等21种。本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占有重要的窨位置和明显的国际影响。

  川西高寒草原(四川)

  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所说的川西包括了雅安及西边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条民族迁徙的走廊,也是自古以来汉藏彝等民族交流通商的要道所在地,也是世人寻找的香格里拉核心区。笔者在2002年出版的《香格里拉之旅》中曾为康定取了一个名字叫香格里拉之门,进了康定,香格里拉就不再遥远。

  自汉朝起,茶叶和马匹就是汉藏地区重要的交易商品,其路线是:成都→临邛(今邛崃)→雅安→严道(今荥经)→翻过大相岭至旄牛县(今汉源县)渡过大渡河到达磨西和木雅草原(今塔公、新都桥一带),然后从川藏南路或北路去到西藏青海或者尼泊尔,这就是世所闻名的茶马互市,其所经道路被史家和学者命名为茶马古道,为这一道路命名的是

  云南学者李旭先生,他曾花了5年的时间重走了茶马古道。

  沿古道行进是一件颇有历史意义的旅程,除少部份路藏于山中被弃用,大部份路段便是今天公路所在。

  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的分界线便是今雅安的邛崃山脉,山脉以西便是川西高原,二郎山两边虽相隔数十千米却有着大相径诞的气候,很多时候东面阴雨绵绵而二郎山以西却是丽日晴天。如果要深入体验康藏文化与风情,那最好是去到关外,所谓关外是康巴人对于自然地理的一个表述,也就是出康定往北翻过高高的折多山便是到了关外。关外是更为雄奇俊美的天地,草原辽阔,雪山高耸,牧歌悠扬,蓝天下是盛开的喜悦的心灵之花。

  川西高原的主体民族除雅安有大量的汉族外,其余大部份居民是康巴藏族。藏族在形成过程中历经数百年的岁月,至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藏族人们也就是在那时成为一个有共同文字与信仰的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在雪域高原生生不息的繁衍,创造了灿烂的藏族文化,但由于山高路险加上当时各部族与种姓间有一些土著语言,因而在藏语发音上有很大区别,故而依据方言的不同,藏族分为拉萨方言区、安多方言区和康方言区,甘孜藏族自治州大部份便属于康方言区。

  康方言区的人自称康巴,巴中康方言里的意思与汉语的人大致相同。民间流传着一句著名的话:“康巴人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走进川西高原将会是一次歌舞之旅。

  川西高原上群山争雄、江河奔流,长江的源头及主要支流在这里孕育古老与神秘的文明,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带着雪山草地的气息由北向南流淌。由青藏高原山脉的走向也大至由北向南延伸,在地理上我们一般将这一地带称作横断山区。关于横断山区我会在地理一节中会作专门讲述。地理与气候原因促成了这一方土地独特的景观和复杂的高原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真实写照。

  那曲高寒草原(西藏)

  那曲高寒草原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

  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镇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又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届时,旅游观光的游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贩等云集此处。旅游者可以领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风光、节日气氛和民族风情,还可以参观游览藏北名寺孝登寺。在

  那曲地区境内,辽阔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无人区,都会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无际的无人区,栖息着野牦牛、藏羚、野驴等许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藏北宰湖纳木错位于拉萨市的当雄与那曲地区的班戈县之间,每年都有许多前来转湖的游客和信徒。

  那曲镇是被西藏列为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是藏北的黄金季节,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在此举行,观光群众、各业商贩、嘉宾游客纷纷云集而来。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蓝天、白云、彩虹、牛羊和绿色织就的锦缎画,旅游者都会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那曲高寒草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那曲草原以辽阔、高寒著称。虽然自然条件严酷,但因人口稀少,人为干扰弱,自然面貌保存最好。其特立独行的壮美,令每一个到访者感到强烈震撼。

  祁连山草原(青海、甘肃)

  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的硕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奇丽壮观。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雪线,一般而言,冰天雪地,万物绝迹。然而,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祁连山草原,它的代表大马营草原在焉支山和祁连山之间的盆地中。每年7、8月间,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依旧银装素裹,而草原上却碧波万顷,马、牛、羊群点缀其中。微风吹来,会使人产生返璞归真、如入梦境的感觉。著名的大马营草原,地形平坦、水草丰美、蜚声中外的远东第一大牧场──山丹军马场就建在这里。

  “祁连山草原的历史,看起来好像是那么粗犷,甚至残酷,但祁连山的本质绝对是温情浪漫的。祁连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也是“天之山”。

  祁连山下有一片水草最为丰美的草原,那就是夏日塔拉(也叫黄城滩、皇城滩、大草滩)。这里曾是匈奴王的牧地,回鹘人的牧地,元代蒙古王阔端汗的牧地。夏日塔拉是一片四季分明、风调雨顺的草原。清人梁份所著的地理名著《秦边纪略》中说:“其草之茂为塞外绝无,内地仅有。”作者是将此地看作内地是因为当时游牧人和农耕人正在争夺这一地区。藏族史诗《格萨尔》中说这一片草原是“黄金莲花草原”。而尧熬尔人和蒙古人均称之为“夏日塔拉”,意为“黄金牧场”。

  如今,祁连山的夏日塔拉草原,东边是围绕焉支山的大马营滩。焉支山气候温暖,森林密布,山岗上长满了银白色的哈日嘎纳花,山下的川地草原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夏日塔拉东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西嶂—东嶂草原,每当夏季开满了金色的哈日嘎纳花,整个草原一片金黄。

  温情厚道的尧熬尔牧人驮着自己的白帐篷黑帐篷、赶着畜群,整个夏营地的期间就在这金色花海中游荡。”

  祁连山的原始森林景区更是风光迷人,立夏之后,山林之中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7万公顷,2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这里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以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此外,祁连山的密林雪岭之中,还有许多游荡的鹿群或奔跑,或徘徊其间,野趣浓烈,生态优美。

  祁连山的四季从来不甚分明,春不象春,夏不象夏。所谓“祁连六月雪”,就是祁连山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写照。

  祁连山的原始森林景区更是风光迷人,立夏之后,山林之中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7万公顷,2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这里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以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此外,祁连山的密林雪岭之中,还有许多游荡的鹿群或奔跑,或徘徊其间,野趣浓烈,生态优美。

  最佳旅游季节

  祁连山的四季不甚分明,春不象春,夏不象夏。所谓“祁连六月雪”,就是祁连山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写照。———最佳旅游时间:七、八月份。

  住宿●在祁连山区旅行,基本只有在县政府驻地才有宾馆。●青海湖地区,宾馆众多,设施完善,还有各种风格的帐房旅馆。●在海北、海南的其它重要城镇,普遍可以找到有星级条件的宾馆。

  美食

  祁连的蘑菇非常有名,许多饭馆都有用这里的特产蘑菇做的菜。藏族、蒙古族、回族等都是熬奶茶的能手,香甜又有营养,可以多喝一些。这里的藏族食品中,有一种叫做“图子”的“曲拉点心”,甜香可口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篇二: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核

  心

  提

  示

  :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草原来到中原,接

  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蒙元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

  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化的有益成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

  活力;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

  草原来到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蒙

  元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化

  的有益成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蒙古新字是蒙元文化的突出体现;这个在元代官方通用的文字,由八思巴受

  命创制,又称八思巴文;用这种新创制的蒙古新字,可以拼写其它各民族的不同文

  字;

  蒙元文化以展现蒙元时期蒙古民族文化为内容,是成吉思汗在他统一蒙古语

  族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的伟大事业中留下的历史足迹;同时,以成吉思汗、忽必烈

  为杰出代表的蒙元帝国在13至14世纪的辉煌,不仅实现了中国草原文明与农耕

  文明的结合,也打通了自唐末以来东西方300多年没有沟通的屏障,实现了东西

  方文化的交流;它涵盖了蒙古族的起源、萨满教和喇嘛教文化、蒙医传统疗法、

  祭祀文化、蒙古包文化、蒙古族传统礼仪、饮食、服饰、民间艺术及娱乐游戏等

  文化;

  蒙古族图形美学探议

  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蒙古人自古生活在辽阔无边的北方草原;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草原文化;蒙古族的传统图形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蒙古族传统文化漫长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精神面貌都与蒙古族传统图形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解不开的渊源;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那样: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设想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情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蒙古族是一个漂泊的民族,漂泊在草原上,漂泊在她的历史之中;我们要了解蒙古族的艺术,必须洞悉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漂泊的风俗情况;传统图形是历史遗产、是历史的积累、历史的沉淀、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情况的产物;只有从历史和风俗的信息里才可以找到丹纳所说的“最后的解释”;只要翻看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风格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是同时出现、同时灭亡的;蒙古族传统图形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样也符合这一艺术发展规律;蒙古族传统图形源于漂泊的生活,它以一种“漂泊的文明”的态势展现和延伸在蒙古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中;

  在蒙古族漂泊的生活中,“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同蒙古族的宇宙观、思想意识、审美以及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圆”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深深地植入整个民族的血脉当中,因而“圆”的形态出现在蒙古民族衣食住行的每一个领域;柏拉图说:“创世者在一个球形的方式中创造了世界,球形即圆形的外形是所有外形中最完美的”①;另外,古希腊比达哥拉斯派也

  曾明确指出在一切立体图性中最美的是球形,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②;

  原始

  人在蒙昧阶段对浩瀚如烟的宇宙充满着无穷的幻想和向往,并由此派生出对宇宙的理解和认

  识;许多国家的古代经典都曾谈到过“圆”在创世纪中的意义;“圆”是蛋,哲学意义上世界的

  蛋,是宇宙开端的核心,宇宙的萌芽状态③;当蒙古族先民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以自己为圆

  心,环视四周,他们感受到的是天似穹庐,大地似圆盘;因此蒙古族对宇宙的认识是“天圆地圆”;

  这一学说在蒙古族神话传说中也经常出现;虽然这种“天圆地圆”说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

  今天看来不能够成立,但是它作为蒙古族的宇宙观却深深地影响了蒙古民族的思想意识形态;

  泰勒认为,神话起源于对当时的原始人来说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求知欲,神话的创作者

  力图以“构想或讲述一个故事去对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和习俗进行解释”④;因此蒙古族的

  “天圆地圆”学说以及各种传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宇宙的敬仰和探索;

  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经济生产、宗教信仰乃至军事阵列中,“圆”形的应用较为普

  遍;圆形得到人们认可、被人们“神”化、崇尚;“物”以圆形的形状、“神”以圆形的势态弥

  漫在蒙古族漂泊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圆”;通过轮廓外形的连缀和内在意向的追求,最终达

  到一种和谐统一、完满美好的特殊效果;“圆”的美是一种自满自足的美,是一种既无开端又

  无终止,代表永恒的美;

  “圆”是蒙古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宇宙、日月等自然现象在心灵深处的

  投射,并且通过思想意识反映到生活之中;太阳被蒙古族先民称作“一切基原的基原”,所谓丰

  饶和繁生的主题与之紧密相关⑤,因此“圆”形被赋予了特殊的思想意识和神的力量;埃里

  奇·纽曼认为“圆”的这种美也只有当光出现之时才能存在,“圆”的先于世界的美先于任

  何过程,并且是永恒的;因为在圆形中没有前,也没有后,所有这些只有当光、意识来临之时方能

  存在,否则是不存在的,所有这些现象在一种不明显的神性下晃动,而神性的象征也是圆⑥;

  “圆”形来自宇宙、太阳的形状,又由于它自身所拥有的特殊含义,它几乎出现在蒙古族日

  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如果相聚在一起,都喜欢围绕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

  相互问候,侃侃而谈;有趣的是,蒙古语中有些与谈话有关系的词语是由“圆”派生出来的;“库

  仑”一词在蒙古语中是一个表示圆圈、牲口的圈舍多为圆形、围墙等含义的多义词;在蒙古

  语中,“赞成”、“赞扬”和“同意”等词语都是由“库仑”一词演变而成;

  古老的蒙古族是由擅长狩猎的林中百姓过渡到游牧民族的;他们至今保留着古老的狩猎

  习俗,甚至有些人仍以狩猎为生;在阴山岩画中有很多关于“围猎”场景的刻画,形象逼真生动,

  充分展现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风貌;近代的蒙古族也普遍采用这种“围猎”方式;随着

  由猎民围绕而成的“圆形”的面积缩小,猎物的活动范围也相应缩小,最终进入射程之内;这种

  方式让猎物难以逃脱猎人的控制范围;如果猎人配合默契,地形地貌适宜,其效果犹如“瓮中捉

  鳖”;

  “圆舞”是流行于布力亚特蒙古人中的一种民间集体歌舞形式;每当暮春或盛夏,在月色

  皎洁的夜晚,布力亚特人便聚集在鲜花盛开的草原上,男女老幼手牵手,开始跳起“圆舞”来;

  男女青年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由左向右慢慢移动并唱着音调悠长的歌曲;如果由右向左跳或不

  围成一个圈,被认为是一种灾难的象征,因为只有精灵在跳舞时才围成半圆形的圈,并由右向

  左跳;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全民皆兵、骁勇善战,蒙古骑兵来如迅雷、去若狂飙;在中世纪,

  游牧—马—速度,三者组成一个和谐有效的良性循环,将蒙古族推上世界历史舞台;这是战略

  优势,也是取胜的关键,但从精神、意念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成吉

  思汗时期蒙古族军队在商讨军事策略或召开重要会议时都以圆形的阵队就坐或站列;最高首

  领位于中心点,其他人以层层圆圈依次排列;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内蒙古革命史上著名

  的“独贵龙”运动就是使用这种排列方式;“独贵龙”一词在现代蒙古语中是“组”或“小

  组”的意思,但是它的词根有“圆”或“圈”的含义;这点充分说明了古代的蒙古族喜欢以圆

  形进行组合阵列的普遍现象;因此,作为蒙古军队,乃至整个蒙古民族灵魂的“圆”形,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它的形态、内涵、以及意向深深地植入蒙古民族集体深层意识之中;

  在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中,这种“圆”形的军事阵列,蕴含着蒙古族古老的宇宙观,就是以众人围绕而形成的圆形代表宇宙,大汗以及拥有最高权威的人是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巨大的力量;另外,这种圆形阵列也容易增强众人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而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作用,在围猎动物、歼灭敌人时同样也产生着集中精力、提高效率的效果;在实际意义中,“圆”的放射或聚拢可随时形成,“圆”的中心也可随地确定,从而加快了集合与解散的速度,机动性和灵活性极强;另外,无论在视觉,还是在听觉方面,“圆”都有时空上的优势;因为“圆”形很容易将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中心点,其传达视觉信息的功效是不言而喻的;在物理学上,表示声波传递无限延伸的“圆圈”是无限扩大、没有边缘的;

  蒙古族图形体现着漂泊的精神和随时成圆形态势的可能;它是蒙古传统遗产的积累、沉淀和时代精神、风俗情况的产物;“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整个时间性中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形的一种“实体”;因此,传统的真正落脚点恰是在“未来”,而不是“过去”;这就是说,传统乃是“尚未被规定的东西”,它永远处于制作之中,处于创造之中⑦;

  注释:

  ①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438页;/②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62,第5页;转引自王家树圆之蕴;③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343页;/④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729页;/⑤谢·亚·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神话大观,国际文化出版社,北京,1993,第654页;/⑥埃里奇·纽曼:意识的起源与历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第8页;/⑦甘阳:传统,时间性和未来,转引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过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第288页;信息内容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提供,感谢Jaoso设计的程序;

  

  

篇三: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最美六大草原

  2009-09-1009:56:11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公尺之间,总面积约93,000平方公里。年平均温度0℃左右,无霜期85-155天,年降水量250-350公釐左右,能种植春小麦、马铃薯及少量蔬菜。低丘及漫岗为羊草草原。河滩地多为中生禾草、杂类草草甸,草质肥美,亩产鲜草量400-600斤,为传统牧区,适于牧养牛、羊、马等牧畜,以产三河牛、三河马著名。1958年以来陆续建立一批大型机耕农场从事农垦。中南部有大片沙地,有独特的草原化樟子松林,是珍贵的森林资源。交通方面有滨洲铁路横贯。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草原,蒙古族发源地,内蒙古主要的畜牧区,出产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境内有上千个大小湖泊。著名的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绿波千里,一望无垠,微风过,羊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草原风光极为绮丽,令人心旷神怡。

  呼伦贝尔草原之所以声名远扬,原因有三,一是草原曾出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二是草场质量极好,割下来的草远销东南亚,三是盛产体格高大壮健的三河马和三河牛。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将它誉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没有污染的几大草原之一,真是当之无愧。

  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可以骑马乘驼畅游草海,可以坐“勒勒车”环湖漫游,可以临湖垂钓,可以入林狩猎,尽享草原风光。

  呼伦贝尔草原其地势东高西低,海拔650米~700米,总面积约9.3万平方千米,地域辽阔,风光绚丽。草原上,水草丰茂,河流从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呼伦贝尔草原以其富饶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游牧民族,因此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摇篮”。

  穿行在呼伦贝尔,定会为那“千里草园铺翡翠”的景象而惊叹。这里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生长着碱草、针茅、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植物品种多达1300余种,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观。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风吹草低见牛羊“。

  伊犁草原(新疆)

  无论是声名在外的那拉提草原,还是后起之秀的唐不拉草原,抑或是传统的牧场巩乃斯草原,伊犁草原均展现出超然绝美的气质与外表。犁河谷是如此的卓尔不群,伊逶迤千里,生机无限。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季,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

  那拉提草原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场,东南接那拉提高岭,势如屏障,西北沿巩乃斯河上游谷地断落,地势大面积倾斜,山泉密布,溪流纵横。缘山脚冲沟深切,河道交错,森林茂密,莽原展缓起伏,松塔沿沟擎柱,还有毡房点点,畜群云移,是巩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场。

  那拉提风景区位于新源县的那拉提镇镜内,位于楚鲁特山北坡,以那拉提镇旅游接待站为核心,包括周围草原、赛马场等众多景点。这里充满山村的宁静与祥和。河谷阶地发育明显,山势和缓,坡度约11—12度,生长着茂盛的细茎鸢尾群系山地草甸。其它伴生种类主要有糙苏、假龙胆、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6—9月,各种野花开遍山岗,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

  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面积107.86万公顷,198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生态系统。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境内最有代表性的丛生禾草枣根茎禾草(针茅、羊草)温性真草原,也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亚洲东部草原亚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类型独特,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并能全面反映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过程。目前,区内已发现有种子植物74科、299属、658种,苔藓植物73种,大型真菌46种,其中药用植物426种,优良牧草116种。保护区内分布的野生动物反映了蒙古高原区系特点,哺乳动物有黄羊、狼、狐等33种,鸟类有7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鹳、大鸨、玉带海雕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草原雕、黄羊等21种。本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占有重要的窨位置和明显的国际影响。

  川西高寒草原(四川)

  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所说的川西包括了雅安及西边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条民族迁徙的走廊,也是自古以来汉藏彝等民族交流通商的要道所在地,也是世人寻找的香格里拉核心区。笔者在2002年出版的《香格里拉之旅》中曾为康定取了一个名字叫香格里拉之门,进了康定,香格里拉就不再遥远。

  自汉朝起,茶叶和马匹就是汉藏地区重要的交易商品,其路线是:成都→临邛(今邛崃)→雅安→严道(今荥经)→翻过大相岭至旄牛县(今汉源县)渡过大渡河到达磨西和木雅草原(今塔公、新都桥一带),然后从川藏南路或北路去到西藏青海或者尼泊尔,这就是世所闻名的茶马互市,

  其所经道路被史家和学者命名为茶马古道,为这一道路命名的是云南学者李旭先生,他曾花了5年的时间重走了茶马古道。

  沿古道行进是一件颇有历史意义的旅程,除少部份路藏于山中被弃用,大部份路段便是今天公路所在。

  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的分界线便是今雅安的邛崃山脉,山脉以西便是川西高原,二郎山两边虽相隔数十千米却有着大相径诞的气候,很多时候东面阴雨绵绵而二郎山以西却是丽日晴天。如果要深入体验康藏文化与风情,那最好是去到关外,所谓关外是康巴人对于自然地理的一个表述,也就是出康定往北翻过高高的折多山便是到了关外。关外是更为雄奇俊美的天地,草原辽阔,雪山高耸,牧歌悠扬,蓝天下是盛开的喜悦的心灵之花。

  川西高原的主体民族除雅安有大量的汉族外,其余大部份居民是康巴藏族。藏族在形成过程中历经数百年的岁月,至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藏族人们也就是在那时成为一个有共同文字与信仰的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在雪域高原生生不息的繁衍,创造了灿烂的藏族文化,但由于山高路险加上当时各部族与种姓间有一些土著语言,因而在藏语发音上有很大区别,故而依据方言的不同,藏族分为拉萨方言区、安多方言区和康方言区,甘孜藏族自治州大部份便属于康方言区。

  康方言区的人自称康巴,巴中康方言里的意思与汉语的人大致相同。民间流传着一句著名的话:“康巴人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走进川西高原将会是一次歌舞之旅。

  川西高原上群山争雄、江河奔流,长江的源头及主要支流在这里孕育古老与神秘的文明,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带着雪山草地的气息由北向南流淌。由青藏高原山脉的走向也大至由北向南延伸,在地理上我们一般将这一地带称作横断山区。关于横断山区我会在地理一节中会作专门讲述。地理与气候原因促成了这一方土地独特的景观和复杂的高原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真实写照。

  那曲高寒草原(西藏)

  那曲高寒草原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镇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又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藏历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届时,旅游观光的游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贩等云集此处。旅游者可以领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风光、节日气氛和民族风情,还可以参观游览藏北名寺孝登寺。在那曲地区境内,辽阔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无人区,都会给旅游者留

  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无际的无人区,栖息着野牦牛、藏羚、野驴等许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藏北宰湖纳木错位于拉萨市的当雄与那曲地区的班戈县之间,每年都有许多前来转湖的游客和信徒。

  那曲镇是被西藏列为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是藏北的黄金季节,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在此举行,观光群众、各业商贩、嘉宾游客纷纷云集而来。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蓝天、白云、彩虹、牛羊和绿色织就的锦缎画,旅游者都会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那曲高寒草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那曲草原以辽阔、高寒著称。虽然自然条件严酷,但因人口稀少,人为干扰弱,自然面貌保存最好。其特立独行的壮美,令每一个到访者感到强烈震撼。

  祁连山草原(青海、甘肃)

  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的硕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奇丽

  壮观。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雪线,一般而言,冰天雪地,万物绝迹。然而,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祁连山草原,它的代表大马营草原在焉支山和祁连山之间的盆地中。每年7、8月间,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依旧银装素裹,而草原上却碧波万顷,马、牛、羊群点缀其中。微风吹来,会使人产生返璞归真、如入梦境的感觉。著名的大马营草原,地形平坦、水草丰美、蜚声中外的远东第一大牧场──山丹军马场就建在这里。

  “祁连山草原的历史,看起来好像是那么粗犷,甚至残酷,但祁连山的本质绝对是温情浪漫的。祁连山一名就是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也是“天之山”。

  祁连山下有一片水草最为丰美的草原,那就是夏日塔拉(也叫黄城滩、皇城滩、大草滩)。这里曾是匈奴王的牧地,回鹘人的牧地,元代蒙古王阔端汗的牧地。夏日塔拉是一片四季分明、风调雨顺的草原。清人梁份所著的地理名著《秦边纪略》中说:“其草之茂为塞外绝无,内地仅有。”作者是将此地看作内地是因为当时游牧人和农耕人正在争夺这一地区。藏族史诗《格萨尔》中说这一片草原是“黄金莲花草原”。而尧熬尔人和蒙古人均称之为“夏日塔拉”,意为“黄金牧场”。

  如今,祁连山的夏日塔拉草原,东边是围绕焉支山的大马营滩。焉支山气候温暖,森林密布,山岗上长满了银白色的哈日嘎纳花,山下的川地草原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夏日塔拉东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西嶂—东嶂草原,每当夏季开满了金色的哈日嘎纳花,整个草原一片金黄。温情厚道的尧熬尔牧人驮着自己的白帐篷黑帐篷、赶着畜群,整个夏营地的期间就在这金色花海中游荡。”

  祁连山的原始森林景区更是风光迷人,立夏之后,山林之中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7万公顷,2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这里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以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此外,祁连山的密林雪岭之中,还有许多游荡的鹿群或奔跑,或徘徊其间,野趣浓烈,生态优美。

  祁连山的四季从来不甚分明,春不象春,夏不象夏。所谓“祁连六月雪”,就是祁连山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写照。

  祁连山的原始森林景区更是风光迷人,立夏之后,山林之中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7万公顷,2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这里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以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此外,祁连山的密林雪岭之中,还有许多游荡的鹿群或奔跑,或徘徊其间,野趣浓烈,生态优美。

  最佳旅游季节

  祁连山的四季不甚分明,春不象春,夏不象夏。所谓“祁连六月雪”,就是祁连山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写照。———最佳旅游时间:七、八月份。

  住宿●在祁连山区旅行,基本只有在县政府驻地才有宾馆。●青海湖地区,宾馆众多,设施完善,还有各种风格的帐房旅馆。●在海北、海南的其它重要城镇,普遍可以找到有星级条件的宾馆。

  美食

  祁连的蘑菇非常有名,许多饭馆都有用这里的特产蘑菇做的菜。藏族、蒙古族、回族等都是熬奶茶的能手,香甜又有营养,可以多喝一些。这里的藏族食品中,有一种叫做“图子”的“曲拉点心”,甜香可口

  

  

篇四: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万里羌塘,草原文明】万里羌塘一片天

  编者按:羌塘在藏语中意思是“北方高地”,特指西藏北部那曲地区的一带。那曲地区地域辽阔,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西藏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地区总人口47.45万,辖11个县(区)、114个乡(镇)、1191个村(居)委会。那曲地区除部分县有少量农业外,基本属于纯牧业地区,所有的县区都以牧业为主。那曲还有丰富的矿产、藏药材、能源、旅游等资源,尤其是东三县独产优质的冬虫夏草,是青藏高原的主要虫草产区。

  “十二五”时期,是那曲地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经济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也是夯实基础、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时期,更是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黄金时期。曲的八月,雨水充沛,雪山下,绿茵茵的草地环绕着那曲重镇。青藏铁路的开通,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与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刚履新的那曲地区行署专员马相村,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设想、规划?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尊敬的马专员你好!虽然您履新三个月,但我们还是想请您说出您心中的“那曲名片”是什么?

  

  马专员:我来那曲三个月,如果让我定它的名片,我认为两句话、八个字:万里羌塘,草原文明。因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在我们这里,无人区在我们这里,野生动植物在我们这里。我提出万里羌塘也就是让人联想到我们有多大的地域,在高原上有多大的气魄,这是我对它的

  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抓好317国道那曲段、那狮油路、那嘉油路、聂荣至下曲油路等重点公路工程和藏中电网延伸至班戈、东三县、嘉黎县重大能源工程,积极配合自治区推进那曲机场建设。抓紧开工建设那曲镇给排水、集中供暖和污水处理三大工程。充分发挥青藏铁路和那曲物流中心的强大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注重功能定位,引导企业聚集,大力发展园区工业经济。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陈全国书记对那曲物流园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做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的申报工作。三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立足那曲畜产、矿产和藏药材资源优势,以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积极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优势矿产业、建筑业、民族手工业和藏医药业等特色工矿业。四是切实抓好民生工作,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落实好浙江、辽宁两省和中央五大企业每家每年安排100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实现西藏籍应届大学毕业生全部就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将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群众全部纳入扶贫对象,扎实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五是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施好地区图书馆、羌塘博物馆、群艺馆改扩建、县级新华书店、县级民间艺术团排练演出场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户户

  

  通”等工程,形成功能较完善的地、县、乡、村四级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全地区便民警务站、乡镇派出所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坚持依法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完成好寺庙“六建”、“六个一”、“九有”工作。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五个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和嘉黎、那曲、东三县专项教育整治工作,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记者:那曲地区在“强基惠民”工作中采取了哪些作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马专员:由于那曲地区条件比较艰苦,自治区在安排“强基惠民”工作的时候,对我们还是作了倾斜。比如说驻村工作队的派出单位,自治区尽量选择经济主管部门,包括教育部门等等,在考虑的时候作了倾斜的。

  记者:那曲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对口援藏省市的无私援助,这些方面以往哪些工作做的比较好?今后援藏工作的重点在哪里?

  马专员:1994年中央

  重大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从项目、资金、智力等方面给予了那曲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对口支援工作结出了丰硕成果,产生了巨大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期间,共组派援藏干部602人,投入援藏资金23亿元,以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为主,重点实施了农牧民安居工程、城市亮化工程、中小学、乡镇政权建设、公路通达工程、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水电站、抗灾救灾设施、干部职工周转房等项目,为那曲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改善民生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广大援藏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那曲当作

  业每年分别不少于2000万元。并把资金主要向产业、民生、智力等领域倾斜。在援藏工作中,将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教育援藏、科技援藏、项目援藏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口援助工作格局。重点领域:一是坚持民生优先。以民生项目、中小项目、公益性项目为主,把资金和项目进一步向农牧区和农牧民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逐步改善农牧区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开展就业援藏工作,每个企业帮助解决100名西藏本地生源大学生及困难群体就业。二是加强产业扶持。把我地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与援藏省市、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旅游业、能源产业、优势矿产业、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强化智力援助。加大优秀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援力度,带动我地干部成长和教育、卫生、农牧科技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不断加强人才交流,为那曲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把援藏的大头用到农牧区,今年准备开展牧区小康示范工程建设,在牧区先树样板,高标准搞设计,让这个示范工程的水平达到内地新农村的水平。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启动。记者:那曲地区基层教育工作最近有什么新的动向或举措?

  马专员:那曲地区教育基础很差,散居式的生活方式不适

  

  合集中办教育,教育资源非常有限。从和平解放到2000年那曲教育也一直全区倒数

  记者:那曲地区是如何开展“惠僧惠寺”工作的?马专员:我们地区现有271处宗教活动场所,其中寺庙113座,拉康110座,日追47座,1处宗教活动点,在寺僧尼4000余人,是全区宗教氛围最为浓厚的地区之一。我地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惠僧惠庙的政策,有序推进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一是寺庙“六建”进展顺利。我地已在83座寺庙中建立了寺庙管委会,8座寺庙建立了公安派出所,14座寺庙设立了警务室。为确保各寺管会正常运转,地、县为各寺庙管理机构解决运行经费326.5万元。二是寺庙“六个一”活动有序开展。目前,各寺庙管理机构交僧人朋友和家访率达98%,已与80%的僧人家庭建立了联系沟通方式。三是寺庙“九有”工程正在全力落实。寺庙通电率达到31%、通路率77%、通水率30%、通电话率54%,

  动场所获得地区级“和谐模范寺庙”称号,1078名宗教界人士获得地区级“爱国守法先进僧尼”称号。

  记者:那曲地区虫草全国有名,虫草经济发展前景如何?您认为在这样一个环境条件比较脆弱的地区如何兼顾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具体应该怎么做?

  马专员:在那曲地区,冬虫夏草主要分布于嘉黎、比如、巴青、索县、聂荣、那曲6县的53个乡镇、4274.48万亩的高山草甸上,采集期集中在每年的5至6月份,一般丰年产量在2万公斤左右,产值约20亿元。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那曲虫草的一流品质,是大自然赐予那曲的一件宝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如何对待环境保护这是一个大问题。近几年来,很多牧民的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虫草,但过渡的采挖,完全依赖虫草增加收入并不可取,也不可行。行署从管理上要求有计划的采挖,依据户籍严格执行虫草“采挖证”制度,限制流动人员随意乱采滥挖,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在服务上组织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上山,一方面做好服务,一方面及时处理矛盾纠纷。这种方法在那曲地区已经连续保持了五年,虫草采集没有发生一件命案,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

  下一步对规范虫草采挖工作的思路是:核心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能因为虫草采挖影响生态环境;要进一步规范化、

  

  制度化;同时引导群众多方面致富,不要单打一,尤其不要以虫草收入耽误农业、牧业;还必须引导牧民如何消费,赚了钱后怎么样用。

  记者:那曲东三县宜林宜草、宜农宜牧,特色鲜明。东三县具有哪些特殊的历史文化特色、地理环境特点及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那曲地区如何准确定位东三县的发展?

  马专员:那曲地区东部三县是指比如、巴青、索县。东三县多高山峡谷,气候相对温和湿润,均属于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自然资源。主要优势集中在农畜产品、矿产(从长远看开发的潜力比较大)、水能、森林、野生动植物等领域。特别是三县均生长冬虫夏草,是地区的主要冬虫夏草产区,也是虫草质量最好的产区,能够代表那曲虫草的品质。二是人文资源。以藏传佛教及苯教文化为核心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在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支脉。三是区位优势。特别是东部三县毗邻林芝地区、昌都地区,有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交流的潜力。

  发展东三县经济,必须紧紧依靠自身优势谋发展,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为经济优势。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宣传推介,扩大优势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区内外更多的有技术、有实力、有信誉的投

  

  资者来东三县投资兴业,促进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具体产业方面,应立足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畜产、矿产、藏药材、旅游等资源,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业和生产加工业、特色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优势矿产业、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使东部三县发展成为多种优势产业齐头并进的复合产业区。

  

  

  

篇五: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蓝天白云草原美景写作文

  蓝天白云的天空,是我最爱看的风景。——题记

  蓝与白是天空独有的颜色。白是白得那么纯洁无暇,蓝是蓝得那么独一无二,虽然只有两种颜色,但是却简约而不失风采,单调而不显枯燥。

  我讨厌白云的变化。有时,它像是美味的棉花糖,一团一团的爱恋着;有时,它象白白的雪花,一片一片的排序着;除了时,它就有如小姑娘的脸,在不经意间就变白了(存有红霞的时候)。

  我爱看蓝天的广阔。见识过撒哈拉沙漠的广瀚无垠,见识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漫无边际,也见识过太平洋的无边无际,可没见过象蓝天那么广阔的。蓝蓝的天空中,除了有白云,还有我们白天看不到,只有晚上才看到的。如:恒星,行星,彗星,星云,星团,星系………试问有什么事物能容下如此之多的东西呢?我想也许只有蓝天能做到吧。

  蓝天白云的天空,远不止就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心境。无论是阴雨连绵,还是乌云密布,都只是一时的阴霾。它们虽然污染了美丽的蓝天白云,但都只是暂时的,等待至烟消雨散,雨过天晴之时,美丽的蓝天白云又以以往平淡的姿态发生在我们眼前,真是自身利益污泥而治者,濯明莲而不妖啊!

  虽然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难免之旦夕祸福,但是,我相信只要有象蓝天白云那样坚守白与蓝的精神,就一定会战胜任何困难的。

  后记——有时候,我会傻傻地看著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反问自己,为什么天就是绿的,云就是黑的,我们的生活却是无色的,无奈的呢?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9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花,粉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就是个欢声笑语的世界.

  娇键的雄鹰自由的飞翔,百灵鸟欢快地唱歌。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欢撒,跟着马群从这里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坐落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就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知名的牧场,在这里,涧溪交流,河川四海,清泉奔涌,云杉茂盛,鲜花花开,芳草如茵,清风徐来,牧歌韵文。

  让人不由得想起一首古诗: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每年6月之后,牧民们的草原盛会多在这里举办,迷人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族民俗风情融合在一起,并使那拉提草原沦为新疆知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阳光通达的地方在丝绸之路北道的伊犁河谷,存有一片草原,考古辨认出,欧亚草原文明的发源地就在这里……汉朝拓展西域时的记述就是鹿苑,延展至《西域水道记》表示其地“数泉奔涌,聚尔成川,其地多鹿,谚名鹿圈。”

  自高鸟瞰,草原展缓起伏,毡房点点,畜群云移。清代把那拉提多译作纳喇特(维语,有太阳之意)。

  在这里,有人满腹狐疑地盖上相机镜头,说道:“我不坚信天山六月雪——花掉叶越桔如此美好。”我苦笑,只有经历过,才可以明白那拉提的茂盛和喜怒无常。

  草原是一种极致,草原是绿色的海,也有起伏的波浪。毡包是浪中的彩帆,羊群、马群是卷起的浪花。

  海岸就是绵延的山峰,高高的云岭雪杉,highcut队,排泄行,在悬崖上傲然挺立,护卫这片草原。“环肥燕瘦”的草原蓝天白云下,深绿的山峦、翠绿的草地、纯净的河水百花在你的眼帘中,存有远处的雪,存有近处的花,存有新鲜的空气,存有小鸟的啁啾,白云般的羊群,紫色的薰衣草浸润得草原花掉香袭人,除了那雪白的哈萨克族的毡房,那悠闲的马群牛羊,或盘旋、或饮水,点缀着这个宁静世界。

  “环肥燕瘦”的草原,梦境一般的那拉提,会使人神迷魂牵,它在熠熠阳光中像一个音符,有一种莫名的力量,诱惑你靠近她,跟随她,却又始终摸不清她的步履。你必须捧着一颗烧焦的心,耐心地寻找,越过一条河,沉默流淌的河水穿过一片树林,松涛呼应,仿佛万千骑士出征般的雄壮。

  面前的楚鲁特山稳重之侧,当你跟随万千骑士荣登山顶时,眼前的那拉提草原平展的河谷山峰山中、深峡四海、森林茂盛、草原舒展,绝对可以使你大吃一惊!六月的那拉提,正值“花样年华”,翡翠般迎人,使你不作梦也可以梦游一次。充满生机的草原,嫩绿的草色,一片片新绿连在一起,阳光灿烂的天气,漫步其间,那清晨花草叶上最后的一滴露珠,总会而令你热血沸腾,无可奈何放声高歌:“东边牧马,西边放牛,热辣辣的情歌唱至天亮!”就在这时,忽地一下风卷着团团乌云跳跃而去,你一点也不必惊讶,那拉提就是这样,她才不能回去应当和谁的心境。

  瞬间大团大团的乌云卷雨而下,雨点噼哩啪啦地砸下来。无处躲藏的人们抬头就会看到,翻腾的乌云在瞬间裂开一条缝,阳光唰地插入云缝中,直射而下,光柱的乌云在急雨中透亮而光锐,一架彩虹横空飞跃,只不过几分钟的功夫,乌云唰啦啦就跑得无影无踪。

  在草原阳光的普照下,天仍然无穷低极其蓝;白云依然轻飘飘慢悠悠,牧民的毡房飞出来浓浓的奶香,煎得牧羊人的梦极其醇辣。如诗如画的家园如果用色彩去归纳那拉提,那就是“海天碧绿”得迎人。

  碧绿的草原铺满了大地,沿着山谷,沿着河岸,沿着森林,沿着高原一直铺向天边,是绿戈壁,是绿大漠,是绿大海,是草原帝国呼啦啦的猎猎旌旗,更是万马奔腾的绿色旋律……在牛羊的眼中,草原是它们的生命线,宽容、谦逊、诚实、慷慨、简单、和蔼、吃苦、耐劳、朴素是草的品格。雪吻蓝天,雾绕松林,山峦叠嶂,碧草清风,雀飞蝶舞,牛羊悠然,携河流清泉为玉佩,披雪岭云杉为霓裳的那种真善美的意境,那份心灵深处的震撼,只有在那拉提草原这个心灵家园中才能找回。

  草原落日,林海日落,山花唯美,天马驰骋,就是昔日草原帝国游牧宫廷之所在,就是塞外江南的缩影,就是雪莲故乡的传奇,就是一个冬天童话的已经开始。幸福的时光总是较长时间的,很快天空就变为了布满了星星的深蓝色画布。

  

篇六: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一个仙鹤飞临的地方,定会给那里的人民带来幸福和吉祥!这一令人笃信的古老传说,如今正在一个被誉为白鹤之乡的地方赋予新的内涵„„这里是松嫩平原和科尔沁草原的汇聚互融地带,中国北方清澈纯净的嫩江水从这里蜿蜒南下,留下数不尽的泡、湖、沼、滩,是著名的天然湿地之乡。这里天空湛蓝,空气清新,绿草萋萋,风光旖旎。这里是白鹤翩翩起舞的美丽地方,国家4a级景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沙滩旅游景区、哈尔淖风景区、万宝山原生态草场等景点景区交相辉映,构成了湿地风貌、草原风光、民族风情、风电景观的旅游特色。春可见,辽阔草原骏马奔腾;夏可听,碧水江涛百鸟啼鸣;秋可观,茫茫苇荡白鹤飞舞;冬可赏,千里雪原冰上捕鱼„„这里就是地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结合部,素有“米粮仓”“鱼米之乡”“苇海鹤乡”的吉林省镇赉县。镇赉是历史悠久的塞外古城。全县4737平方公里,水草丰美,是草原文明发源地之一。历史上东胡、鲜卑、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在镇赉大地上繁衍生息。这里有古生物化石、新旧石器、青铜时期、辽金时代遗址150余处,记载了从西周到汉代的兴旺繁荣。2005年,白沙滩灌区出土了距今约10万年的猛犸象化石,作为日食十吨草的大型动物,猛犸象能够在远古时期的镇赉生存,更见证了这片土地历万年而不变的美好往昔。镇赉很早就有“鸟类天堂、白鹤故乡”的美誉,著名的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位于其中。保护区面积14.4万公顷,其中湿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0%以上,是典型的湿地类型保护区,被誉为吉林西部之肾,在国际湿地中占有重要地位。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内有鸟类16目50科298种,大鸨、白鹳、白鹤、白枕鹤、丹顶鹤等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禽就有38种,在我国拥有的九种鹤中,莫莫格就占有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沙丘鹤等7种。特别是白鹤属于世界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全球仅有4000余只,而每年春秋两季的迁徙过程中,有达到95%以上的白鹤来此停歇。镇赉县也因此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白鹤之乡”之称号。湿地精灵——白鹤白鹤,颈弯曲,腿细长,善高飞。其形体匀称,性情温和,是珍禽中的珍禽。白鹤生性娇贵,对其食物条件和生存环境要求较为严格。而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内的6个重点保护区域中,有一占地5000公顷的天然泡泽——白鹤湖,由于终年浅层积水,具备典型的沼生或湿生植物的土壤性质,该区域大量生长一种叫做藨草的草本植物。而藨草正是白鹤最喜欢的食草。开阔的地域、优越的湿地、充裕的食物,让白鹤湖成了白鹤万里迁徙中的“五星级”驿站。“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在浅滩上,在水草中,白鹤时而啄羽,时而觅食,时而交颈,时而低飞嬉戏。它们或一字排开徜徉在芦荡之间,或结伴畅翔于天空,一尘不染的羽毛,婀娜多姿的身影在蓝天和深秋的金黄衬托下,显得洁白剔透。远远望去宛如片片白云倏忽落大地,摇曳入晴空„„火爆的哈尔淖嫩江——镇赉县的母亲河。哈尔淖水库建在嫩江一个开阔的江湾,因其江水洁净、所产鱼类味道鲜美而闻名遐迩。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吉林省优质淡水鱼养殖基地,人工养殖水面6万亩,自然捕鱼水面12万亩,年可产有机鲜鱼1000吨。你可与友人共划一叶小舟,劈风斩浪,享受拼搏之后成功的喜悦;也可带上钓杆,寻得一处幽静,钓得一番闲情逸致。不要以为哈尔淖的魅力只展露于春、夏、秋三季。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

  节进行冰上捕鱼,那是何等的壮观!每到冬季,冬捕这一古老的冰上生产活动,在这里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捕鱼过程,更是隆冬时节演绎当地特有的关东文化,领略冰上收获的重要旅游风景。直至今日,哈尔淖一直延续着古老的冬捕方式,充分展示出传统渔业的迷人景观和北方冬季的奇特风姿,让人流连忘返。冬捕之时,渔工们早在黎明时分即开始了凿冰作业。当太阳跃出冰面,红日霞光的色调中,散落着数十个头戴狗皮帽、身着棉大衣的捕鱼人的“剪影”,浩大冰面上定格的是:有节律地挥舞穿冰工具时动感十足的绝美劳动意境。人在冰上,鱼在水中,如何将鱼收获网中?曾使游客们尤其是外地人大惑不解。他们在清澈透亮的冰面上,按作业程序好奇地跟踪欣赏,从传杆下水,按照冰眼的方向,牵着绳索,拖动大网在冰下行进,直至用绞盘将整片渔网拉出冰面„„徐徐拉出的大网内开始出鱼。水中的网片随着出口的收紧变成了盛鱼的网筒,随网而出的鱼儿拥挤着,好像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有的昂头,有的翘尾,好像也被这热闹的场面所吸引。一时间,作业现场鱼跃人欢。大个的鲢鱼,修长圆滚的草鱼、青根、鲫鱼、鲶鱼,还有名贵的武昌、鳜鱼„„一会儿就堆成了鱼山。靓丽的草原风光草原风光,是镇赉又一道靓丽的风景。沿县城向北延伸的公路一路北上,就走上了“高高的兴安岭”。不过,这只是大兴安岭西部外围台地,这里叫它“岗”。站在岗上,让人感觉到,天与地变得更加亲近,白云抚摸着羊群,绿草亲吻着蓝天,风儿挟着天籁之音吹过耳畔,饱满纯净的氧气,会把心胸充盈得像装下了整个世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古老的敕勒歌,穿过岁月,仿佛又萦绕耳旁。为了防止这块草原瑰宝退化,镇赉县已人工营林数十载。大片的人工林与野生林手挽着手,拉起一道绿色屏障,把风沙拒之门外,营造出一个风调雨顺的小气候,也为200多种飞禽走兽营造了又一个生存的乐园。岗上还有座九龙山,因境内有9条山岗宛如9条巨龙弯卧于科尔沁草原东部山上而得名。这里有当今世界上优质稀缺品种马——苏高血马的繁育基地,为全国各地输送优良赛马。苏高血马体型高大英俊、机警聪慧、速度快、越障强,是理想的参赛首选马。当你骑乘高大英俊的苏高血马驰骋在草原上,在宛如白云的蒙古山杏花簇拥下,放眼望去,蔚蓝的天空上,偶有草原雄鹰在天空翱翔,百灵鸟在草原上歌唱,无际无边,绿海波澜,你会深感这不是草原而是天堂!新闻链接第三期中动协生态科考摄影训练营在镇赉举办撰文/刘磊摄影/方志强镇赉县湿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推举为“生态科考摄影基地”,并举行了授牌仪式。第三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生态科考摄影训练营于2013年10月18日~22日在镇赉县举办。作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今年精心打造的科普活动,训练营吸引了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摄影爱好者在此汇聚。面对着一望无垠的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近百只白鹤在湿地中觅食,每位摄影人的心情都是紧张而激动的,在接近零度的低温下静静地拍摄,不轰鸟、不吓鸟,力求捕捉白鹤最真实的的精彩瞬间。通过训练营的培训,学员们学到了更多的摄影技能,也体会到生态摄影人应有的职业操守和生态道德观念,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摄影实践中,会用真实、生动、感人的作品去影响他人,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态摄影的队伍中来,从而为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资料。

  

  

篇七: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核心提示: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草原来到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蒙元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化的有益成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

  草原来到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

  蒙元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

  化的有益成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蒙古新字是蒙元文化的突出体现.这个在元代官方通用的文字,由八思巴受

  命创制,又称八思巴文。用这种新创制的蒙古新字,可以拼写其它各民族的不同

  文字.

  蒙元文化以展现蒙元时期蒙古民族文化为内容,是成吉思汗在他统一蒙古语

  族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的伟大事业中留下的历史足迹。同时,以成吉思汗、忽必

  烈为杰出代表的蒙元帝国在13至14世纪的辉煌,不仅实现了中国草原文明与农

  耕文明的结合,也打通了自唐末以来东西方300多年没有沟通的屏障,实现了东

  西方文化的交流。它涵盖了蒙古族的起源、萨满教和喇嘛教文化、蒙医传统疗法、

  祭祀文化、蒙古包文化、蒙古族传统礼仪、饮食、服饰、民间艺术及娱乐游戏等

  文化。

  蒙古族图形美学探议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蒙古人自古生活在辽阔无边的北方草原。蒙古族的传

  统文化是一种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草原文化.蒙古族的传统图形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蒙古族传统文化漫长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精神面貌都与蒙古族传统图形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解不开的渊源。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那样: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设想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情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蒙古族是一个漂泊的民族,漂泊在草原上,漂泊在她的历史之中。我们要了解蒙古族的艺术,必须洞悉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漂泊的风俗情况。传统图形是历史遗产、是历史的积累、历史的沉淀、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情况的产物。只有从历史和风俗的信息里才可以找到丹纳所说的“最后的解释”.只要翻看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风格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是同时出现、同时灭亡的。蒙古族传统图形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样也符合这一艺术发展规律。蒙古族传统图形源于漂泊的生活,它以一种“漂泊的文明”的态势展现和延伸在蒙古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中。

  在蒙古族漂泊的生活中,“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同蒙古族的宇宙观、思想意识、审美以及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圆”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深深地植入整个民族的血脉当中,因而“圆"的形态出现在蒙古民族衣食住行的每一个领域。柏拉图说:“创世者在一个球形的方式中创造了世界,球形(即圆形)的外形是所有外形中最完美的”①。另外,古希腊比达哥拉斯派也曾明确指出在一切立体图性中最美的是球形,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②。原始人在蒙昧阶段对浩瀚如烟的宇宙充满着无穷的幻想和向往,并由此派生出对宇宙的理解和认识。许多国家的古代经典都曾谈到过“圆”在创世纪中的意义。“圆”是蛋,哲学意义上世界的蛋,是宇宙开端的核心,宇宙的萌芽状态③。当蒙古族先民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以自己为圆心,环视四周,他们感受到的是天似穹庐,大地似圆盘.因此蒙古族对宇宙的认识是“天圆地圆”。这一学说在蒙古族神话传说中也经常出现。虽然这种“天圆地圆”说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看来不能够成立,但是它作为蒙古族的宇宙观却深深地影响了蒙古民族的思想意识形态。泰勒认为,神话起源于对当时的原始人来说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求知欲,神话的创作者力图以“构想或讲述一个故事去对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和习俗进行解释”④。因此蒙古族的“天圆地圆"学说以及各种传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宇宙的敬仰和探索。

  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经济生产、宗教信仰乃至军事阵列中,“圆”形的应用较为普遍。圆形得到人们认可、被人们“神”化、崇尚。“物”以圆形的形状、“神”以圆形的势态弥漫在蒙古族漂泊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圆”。通过轮廓外形的连缀和内在意向的追求,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统一、完满美好的特殊效果。“圆”的美是一种自满自足的美,是一种既无开端又无终止,代表永恒的美。

  “圆”是蒙古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宇宙、日月等自然现象在心灵深处的投射,并且通过思想意识反映到生活之中.太阳被蒙古族先民称作“一切基原的基原”,所谓丰饶和繁生的主题与之紧密相关⑤,因此“圆”形被赋予了特殊的思想意识和神的力量.埃里奇·纽曼认为“圆"的这种美也只有当光出现之时才能存在,“圆”的先于世界的美先于任何过程,并且是永恒的。因为在圆形中没有前,也没有后,所有这些只有当光、意识来临之时方能存在,否则是不存在的,所有这些现象在一种不明显的神性下晃动,而神性的象征也是圆⑥。

  “圆"形来自宇宙、太阳的形状,又由于它自身所拥有的特殊含义,它几乎出现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如果相聚在一起,都喜欢围绕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相互问候,侃侃而谈。有趣的是,蒙古语中有些与谈话有关系的词语是由“圆”派生出来的.“库仑”一词在蒙古语中是一个表示圆圈、牲口的圈舍(多为圆形)、围墙等含义的多义词。在蒙古语中,“赞成”、“赞扬"和“同意”等词语都是由“库仑”一词演变而成。

  古老的蒙古族是由擅长狩猎的林中百姓过渡到游牧民族的。他们至今保留着古老的狩猎习俗,甚至有些人仍以狩猎为生.在阴山岩画中有很多关于“围猎”场景的刻画,形象逼真生动,充分展现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风貌。近代的蒙古族也普遍采用这种“围猎”方式。随着由猎民围绕而成的“圆形"的面积缩小,猎物的活动范围也相应缩小,最终进入射程之内。这种方式让猎物难以逃脱猎人的控制范围。如果猎人配合默契,地形地貌适宜,其效果犹如“瓮中捉鳖”。

  “圆舞”是流行于布力亚特蒙古人中的一种民间集体歌舞形式.每当暮春或盛夏,在月色皎洁的夜晚,布力亚特人便聚集在鲜花盛开的草原上,男女老幼手牵手,开始跳起“圆舞”来。男女青年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由左向右慢慢移动并唱着音调悠长的歌曲。如果由右向左跳或不围成一个圈,被认为是一种灾难的象征,因为只有精灵在跳舞时才围成半圆形的圈,并由右向左跳。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全民皆兵、骁勇善战,蒙古骑兵来如迅雷、去若狂飙。在中世纪,游牧—马-速度,三者组成一个和谐有效的良性循环,将蒙古族推上世界历史舞台。这是战略优势,也是取胜的关键,但从精神、意念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军队在商讨军事策略或召开重要会议时都以圆形的阵队就坐或站列。最高首领位于中心点,其他人以层层圆圈依次排列.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内蒙古革命史上著名的“独贵龙”运动就是使用这种排列方式.“独贵龙”一词在现代蒙古语中是“组”

  或“小组”的意思,但是它的词根有“圆"或“圈”的含义。这点充分说明了古代的蒙古族

  喜欢以圆形进行组合阵列的普遍现象.因此,作为蒙古军队,乃至整个蒙古民族灵魂的“圆”

  形,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它的形态、内涵、以及意向深深地植入蒙古民族集体深层意识之

  中.

  在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中,这种“圆”形的军事阵列,蕴含着蒙古族古老的宇宙观,

  就是以众人围绕而形成的圆形代表宇宙,大汗以及拥有最高权威的人是宇宙的中心、是太阳,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巨大的力量。另外,这种圆形阵列也容易增强众人的凝聚力和团结精

  神,而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作用,在围猎动物、歼灭敌人时同样也产生着集中精力、提高效率

  的效果.在实际意义中,“圆”的放射或聚拢可随时形成,“圆”的中心也可随地确定,从而加

  快了集合与解散的速度,机动性和灵活性极强。另外,无论在视觉,还是在听觉方面,“圆”

  都有时空上的优势.因为“圆”形很容易将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中心点,其传达视觉信息

  的功效是不言而喻的。在物理学上,表示声波传递无限延伸的“圆圈”是无限扩大、没有边

  缘的。

  蒙古族图形体现着漂泊的精神和随时成圆形态势的可能。它是蒙古传统遗产的积

  累、沉淀和时代精神、风俗情况的产物.“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整个时间性中

  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形的一种“实体"。因此,传统的真正落脚点恰

  是在“未来”,而不是“过去”。这就是说,传统乃是“尚未被规定的东西",它永远处于制作

  之中,处于创造之中⑦。

  注释:

  ①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438页./②《西方

  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62,第5页。转引自王家树《圆之

  蕴》.

  ③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343页。

  /④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729页。

  /⑤谢·亚·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神话大观》,国际文化出版社,北京,1993,第654页。

  /⑥埃里奇·纽曼:《意识的起源与历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第8页.

  /⑦甘阳:《传统,时间性和未来》,转引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过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第288页.

  信息内容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提供,感谢Jaoso设计的程序。

  

  

篇八: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蓝天白云草原美景写作文

  蓝天白云的天空,是我最爱看的风景。——题记

  蓝与白是天空独有的颜色。白是白得那么纯洁无暇,蓝是蓝得那么独一无二,虽然只有两种颜色,但是却简约而不失风采,单调而不显枯燥。

  我爱看白云的变化。有时,它像可口的棉花糖,一团一团的缠绵着;有时,它象白白的雪花,一片一片的排列着;还有时,它就象是小姑娘的脸,在不经意间就变红了(有红霞的时候)。

  我爱看蓝天的广阔。见识过撒哈拉沙漠的广瀚无垠,见识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漫无边际,也见识过太平洋的无边无际,可没见过象蓝天那么广阔的。蓝蓝的天空中,除了有白云,还有我们白天看不到,只有晚上才看到的。如:恒星,行星,彗星,星云,星团,星系………试问有什么事物能容下如此之多的东西呢?我想也许只有蓝天能做到吧。

  蓝天白云的天空,不止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心境。无论是阴雨连绵,还是乌云密布,都只是一时的阴霾。它们虽然污染了美丽的蓝天白云,但都只是暂时的,待到烟消雨散,雨过天晴之时,美丽的蓝天白云又以以往平静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啊!

  虽然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难免之旦夕祸福,但是,我相信只要有象蓝天白云那样坚守白与蓝的精神,就一定会战胜任何困难的。

  后记——有时候,我会傻傻地看着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问自己,为什么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我们的生活却是无色的,无奈的呢?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9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花,粉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娇键的雄鹰自由的飞翔,百灵鸟欢快地唱歌。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欢撒,跟着马群从这里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在这里,涧溪交流,河川纵横,清泉喷涌,云杉茂密,鲜花盛开,芳草如茵,清风徐来,牧歌抑扬。

  让人不由得想起一首古诗: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每年6月之后,牧民们的草原盛会多在这里举行,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使那拉提草原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阳光通达的地方在丝绸之路北道的伊犁河谷,有一片草原,考古发现,欧亚草原文明的发源地就在这里……汉朝开拓西域时的记载是鹿苑,延伸到《西域水道记》称其地“数泉喷涌,聚尔成川,其地多鹿,谚名鹿圈。”

  自高鸟瞰,草原展缓起伏,毡房点点,畜群云移。清代把那拉提多译作纳喇特(维语,有太阳之意)。

  在这里,有人满腹狐疑地盖上相机镜头,说:“我不相信天山六月雪——花开得如此灿烂。”我笑,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那拉提的丰美和善变。

  草原是一种极致,草原是绿色的海,也有起伏的波浪。毡包是浪中的彩帆,羊群、马群是卷起的浪花。

  海岸是连绵的山峰,高高的云岭雪杉,列成队,排出行,在悬崖上傲然挺立,护卫这片草原。“环肥燕瘦”的草原蓝天白云下,深绿的山峦、翠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水映在你的眼帘中,有远处的雪,有近处的花,有新鲜的空气,有小鸟的啁啾,白云般的羊群,紫色的薰衣草浸染得草原花香袭人,还有那雪白的哈萨克族的毡房,那悠闲的马群牛羊,或踱步、或饮水,点缀着这个宁静世界。

  “环肥燕瘦”的草原,梦境一般的那拉提,会使人神迷魂牵,它在熠熠阳光中像一个音符,有一种莫名的力量,诱惑你靠近她,跟随她,却又始终摸不清她的步履。你必须捧着一颗烧焦的心,耐心地寻找,越过一条河,沉默流淌的河水穿过一片树林,松涛呼应,仿佛万千骑士出征般的雄壮。

  面前的楚鲁特山沉稳而立,当你追随万千骑士登上山顶时,眼前的那拉提草原平展的河谷山峰高峻、深峡纵横、森林繁茂、草原舒展,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六月的那拉提,正值“花样年华”,翡翠般袭人,让你不做梦也会梦游一次。充满生机的草原,嫩绿的草色,一片片新绿连在一起,阳光灿烂的天气,漫步其间,那清晨花草叶上最后的一滴露珠,总会令你热血沸腾,不由放声高歌:“东边牧马,西边放羊,热辣辣的情歌唱到天亮!”就在这时,忽地一下风卷着团团乌云翻滚而来,你一点也不必惊奇,那拉提就是这样,她才不会去应和谁的心境。

  瞬间大团大团的乌云卷雨而下,雨点噼哩啪啦地砸下来。无处躲藏的人们抬头就会看到,翻腾的乌云在瞬间裂开一条缝,阳光唰地插入云缝中,直射而下,光柱的乌云在急雨中透亮而光锐,一架彩虹横空飞跃,只不过几分钟的功夫,乌云唰啦啦就跑得无影无踪。

  在草原阳光的普照下,天仍然无限高无比蓝;白云依然轻飘飘慢悠悠,牧民的毡房飘出浓浓的奶香,煮得牧羊人的梦无比醇甜。如诗如画的家园如果用色彩来概括那拉提,那就是“海天碧绿”得袭人。

  碧绿的草原铺满了大地,沿着山谷,沿着河岸,沿着森林,沿着高原一直铺向天边,是绿戈壁,是绿大漠,是绿大海,是草原帝国呼啦啦的猎猎旌旗,更是万马奔腾的绿色旋律……在牛羊的眼中,草原是它们的生命线,宽容、谦逊、诚实、慷慨、简单、和蔼、吃苦、耐劳、朴素是草的品格。雪吻蓝天,雾绕松林,山峦叠嶂,碧草清风,雀飞蝶舞,牛羊悠然,携河流清泉为玉佩,披雪岭云杉为霓裳的那种真善美的意境,那份心灵深处的震撼,只有在那拉提草原这个心灵家园中才能找回。

  草原落日,林海日出,山花浪漫,天马驰骋,是昔日草原帝国游牧宫廷之所在,是塞外江南的缩影,是雪莲故乡的传奇,是一个冬天童话的开始。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天空就变成了布满了星星的深蓝色画布。

  不过,那拉提的夜晚比白天还要让人着迷。围着明亮的篝火,在萨满老人的带领下,我们跳起了热情奔放的哈萨克族传统踢踏舞,充满现代时尚气息的十字步,还有高贵典雅的小步舞。

  不管跳得优不优美,标不标准,我们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舞着,舞去了一切生活中的不如意,舞去了心头所有阴云。这就是那拉提,你来过了,就会觉得它奇秀甲天下,这个深闺碧玉、诗境家园的一切才刚刚开始!评论(0)951。

  原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赛罕坝的美丽让我惊艳夏天,是去坝上的季节,但我却从来没有动过心。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草场退化、水草丰美已不再,何必去自己找一份失望呢?今年有些不一样,先是雨水丰沛,而后是各个网站上关于坝上的帖子和照片满天飞,加上这个周末还没有十分妥善的安排,又有些腻味了烈日下的暴走。恰巧看到了赛罕坝的帖子,虽然犹豫着要坐一夜的车,但俫卡实在是具有煽动性的一个人,他让我感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于是,我积极地打着伞在雨中交了钱。周五晚7:40集合,我呢,是6:30之前到的。

  等待很久之后,一群各色人等呼啦啦占据了中旅大厦大堂的沙发。由于相同的目标,很快熟捻起来,车又久侯不至,于是开始杀人。

  出发好像已经9点多了。一路基本无话,任命了副领队和财务官,大家的工作就是睡。

  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头枕和靠垫),但依然无法入眠。迷迷蒙蒙中车子停停走走,寒意渐渐袭来,俫卡的声音也渐露疲惫,为了车行安全,他,基本上没合过眼,一直将与司机聊天视为己任并进行到底!路上的车渐渐少了的时候,天泛起了鱼肚白,经过景区大门,一路行进。

  天色渐明,人也略微清醒了些,观看着窗外闪过的草坡农田和山峦,感觉景色还是不错的。但此时,远处天边开始有了颜色,转过两个弯儿,忽然就变成了半天红云,那份艳丽让我们精神为之一振!近处的林海、远处的艳红,构成了一幅极美的画面。

  6:00左右的时候我们到达了住宿地——一个环境还不错伙食很糟糕的私人旅社。早点乏味(只有粥和馒头),午晚餐五味(基本上都是不正常的咸或淡),但还是被我们哄抢一空,饿啊!由于房间还没有退出来,我们只能暂且窝在两个房间略事休息,8:00出发去五彩山。

  路上时间并不长,但风景很美丽,草原忽高忽低柔和得让人想打滚儿,各色野花点缀其间微笑着面对蓝天白云,白桦林风姿优雅、随风歌唱……路边不时有人停车照相,当我们停下的时候,很多人迫不及待地跑上了山坡。这里每个角度都是景色!照相、采花似乎是女孩子的专利,我一直抵制着花的诱惑,却在临上车前捡到了别人采集又丢弃的一束,终究忍不住,扼杀了几支灿烂的生命(忏悔啊!),随后一直作为拍照的道具。

  在草原上左拐右拐,到达一处处无法行进的篱笆前,司机说走进去就是五彩山了。山呢?遥远的地方绿意盎然,想也知道,五彩之名必是来自秋色的。

  一条也许是人走出来的小路蜿蜒前伸,而我们23人都一头扎进了草地,照相的照相、采花的采花,忽然就有人发现了碗盘大的白蘑,美啊!中午可以加菜了!草原上鲜花盛开,虽然最美的金银花已经过季,但其他品种依然繁多而旺盛。更奇怪的是,明明就是一片草地,却生生地因为花色的不同划出很多区域来,脚下的可能是一片黄花、右边就是一大片野生的雏菊,而前方不远处是紫色与浅粉的交融,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前行的目的地是大峡谷,桦树、草地、溪水的结合,由于地势开阔,峡谷的感觉不明显。

  禁不住诱惑,3个人走入峡谷,脚下是湿地,于是蚊子一路挥之不去,总以为前面会峰回路转、世外桃源,所以不忍放弃,结果就是:美景没有、蚊叮满身。想想也让这里的蚊子吃顿饱饭吧,估计平日是找不到其他能吸血的的生物的。

  (正写着,就又痒了,何时才能消退呢?!)回去午饭、分房、稍休息,出发。第一项内容是骑马,严格来说是我的第一次,胆战心惊地上去之后又嫌马只走不跑,看着大家在前面长发飘扬、英姿飒爽真是好生羡慕!终于三催四请,我的马开始小跑啦!风吹动发稍、云掠过头顶,怎一个爽字了得!如果不用拼着老命夹紧马匹就更好啦。

  特别是在别的马的带动下,我骑下的这匹也开始奔跑的时候,更是感觉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只好惊声乱叫,结果后来一直被嘲笑。然而总体感觉还是好的,第一次尝试的成绩我已经很满意了。

  只是疑惑,什么时候能够象雪千寻那样潇洒自如呢?这天下午代价不小,有磨破裤子的,有磨破真皮的,青紫者更是大多数。之后赶赴蛤蟆坝——站在高处向下俯瞰的景点。

  名字与景致太不相符啦,建议改名!这里就像你劳动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转过一个山头,看到了山脚下自己居住的村庄和那袅袅炊烟的感觉。宁静、致远、温馨、无世事之扰。

  若是秋日,落霞满天时分,定会让人屏息!渐近黄昏,我们到了看日落的著名之处——将军泡子。这是一个在草原中间的湖泊,随着雨水多寡而改变自己的尺寸。

  当湖水有远而近,天空的云量也有所增多,看日落似乎变得不可能。两辆马车先走了一个,只有俫卡和银街我们几个坚持着。

  草原气候是多变的,一会儿甚至掉了几滴雨点。远处的天际渐渐透出一点晕黄和红色,淡淡地映在水中增加了几分姿色,湖中三只野鸭也出来凑了热闹,牧民来到湖边饮着辛劳了一天的马匹,宁静悠远的感觉让人不愿离去。

  然而马车却不愿意等了,最终我们只好让步。却在车子开出去5分钟的时候红云映上了半边天!云依然很厚,光的力量也非常强,双方抗争着、拉扯着,颜色越来越绚烂、越来越醉人、越来越浓烈,山与天的交界处金光找到了缝隙射了出来,屏息啊!终于。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九: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大同窑:农耕文化和草原文明的碰撞

  大同,塞上明珠,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古代汉民族北出大漠和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中转站,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碰撞、交融的结合带。作为北魏帝都、辽金西京、元朝重镇,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为这座文化名城及周边地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产和艺术瑰宝。其中,大同地区辽、金、元时期制作的瓷器就极具艺术欣赏和美学研究价值。

  冯先铭先生在1977年发表的《山西浑源古窑址调查》中首次披露发现了大同浑源窑,并确认了浑源窑的创烧年代为唐代,同时根据窑址上的标本初步认定黑釉剔花精品为雁北地区烧造。新时期,陶瓷鉴定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叶喆民先生在其新修订的《中国陶瓷史》中再次将大同浑源窑列为唐代名窑,又按纪年和朝代分类科学地将大同地区的青磁窑和怀仁窑列为辽、金、元时期的重要瓷窑;

  同时,从造型、装饰和烧制工艺上对大同地区各窑进行了分类和初探,并初步提出了大同地区各窑所制作瓷器的艺术价值,这样就从系统上将大同地区各窑所制作的瓷器进行了梳理,从而为进一步归类同类型瓷器的烧造窑口和制作年代找到了坐标系。可以说先生是学者同时又是田野实践者,先生对大同地区瓷窑的确认和整理为古陶瓷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支撑点。

  大同地区瓷器创烧于唐代,辽、金时期,随着大同地区政治、经济地位的上升,制瓷业逐渐进入繁荣期。辽代建国初期,由于其游牧民族习性,财物主要靠掠夺获取,《辽史·肖阿古只传》载“天赞初年(922年),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其中磁窑镇即为今大同浑源县青磁镇。攻取青磁镇,一为掠夺财物,二为带走能工巧匠。

  影响是相互的,契丹人被汉人影响的同时,汉人也被契丹人所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民族融合。这时期,大同窑瓷器上出现了契丹人喜欢的纹饰和题材,而同时又保留了汉人的工艺和造型。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大同地区瓷窑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创烧了仿金银器錾刻的黑、白釉瓷器剔刻这一极具民族融合特征的伟大工艺。

  瓷器剔刻工艺起源有许多种说法,笔者倾向于仿金银器錾刻,而剔刻瓷器是金银器的替代品。契丹人属于马背民族,辽代早期,出于携带方便和羡慕唐代生活方式大量使用金银器,而金银器的器形、纹饰和制作工艺均是仿唐的工艺风格和艺术特征,不排除有使用传世的唐代器物。进入辽代中期(992年——1044年),辽圣宗、辽光宗先后都下达过禁止金银器入殓随葬的政令,由于限制使用金银器,而契丹人已经适应了汉人的生活方式,瓷器的使用和制作就普及起来,仿金银器纹饰和工艺也就在这段时期出现。

  www.gujianchina.cn400-115-2500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从辽宁法叶库茂台七号墓出土的剔刻牡丹花长颈瓶(同时也出土了一些金银器,证实为10世纪末与11世纪初的器物)可以看出,其应为大同地区浑源窑工匠制造的剔刻工艺器物,它与在大同浑源窑窑址上所发现瓷器标本的剔刻纹饰非常一致。据此,可以初步判断大同浑源窑及怀仁窑(窑址也有剔刻遗存物)是瓷器剔刻工艺的发源地(这一点还有大量论据,在此文中不作表述)。

  大同地区创烧的剔刻工艺主要有:1)白釉地剔刻装饰工艺;2)黑釉地剔刻装饰工艺;3)黑地白剔刻装饰工艺。大同地区瓷器的剔刻工艺深深地烙着唐文化的印记,准确地讲它是石雕、金银器錾刻和锤碟艺术的演进,也可以说是瓷雕刻艺术,它是北魏与盛唐雕刻艺术在瓷器上的运用,是赋予了传统雕刻艺术后继生命力的新载体。

  辽代的剔刻工艺古拙而流畅、粗犷而肯定,简洁的手法既显现出刻工的老到又透露着初创的青涩,这正是艺术创新的特征。它以刀作笔,在立体的瓷面上运笔,刻刀起舞时,心到意到,意到刀到,一气呵成,使作品具有立体感和韵律感。其纹饰看似草率,实则率真流畅,近看,剔刻的是线条和枝叶,远观,却是流动的草原和草原上飞舞的花,既写实又抽象,跃然一幅天野茫茫、风吹草低的国画。其工艺不造作,不追求纹饰标准与大小一致,只追求自然天成,充盈着崇尚自然的哲学精神,体现着草原生命生生不息的野性与豪迈。其工艺前无古人、后无来

  www.gujianchina.cn400-115-2500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者,是真正民族文化交融的艺术结晶,是挣脱精神枷锁放飞人性自由的翅膀,是汉人在强大盛唐文化照耀下残留的最后一抹阳光。

  进入金、元时期,北方稳定统一,晋、冀、豫、鲁连为一体,剔刻工艺也开始进入了成熟期。此时,大同地区的汉族文人不愿入仕,为求生存便加入到制瓷工匠的队伍当中,这可以从当时瓷器上留下的诗文得到验证。因此,金、元的剔刻风格不仅继承了辽的自然与率性,技艺也更加精进,剔刀游刃有余,剔刻更加自然,线条更加优美,韵律感也更强,剔过的地方不留斧痕,工艺难度极大。同时,将书画技艺运用到瓷器上,加入了文人色彩:

  一段文字,间架结构完整、刀笔凌厉,刻过的线条犹如留下的文字,仿佛魏碑重现;一个动物,采用大写意,刀为笔、笔为刀、一气呵成、一笔完成,体现了工匠深厚的书画艺术功底和精湛的剔刻技艺手法。剔刻工艺在观赏器物上的运用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完美结合,它将千年前的书法留在了瓷器上,留给了我们,给了我们无尽的艺术享受,这要比纸上的书法更加珍贵。

  辽、金、元时期的大同是一个多民族聚集、交融的地区,这里的文化和艺术也必然有着多民族融合的特征,而这样的特征就增加了它所创造出的艺术品的历史高度,比如云岗石窟、辽代彩塑,以及瓷器剔刻工艺,特别是瓷器上的剔刻艺术,还未被世人所熟悉。但这一具有北魏遗风、盛唐挽歌的艺术品终将会被人们认知,而且应当成为大同地区高古艺术的终结者。在这里,我们有理由赋予大同诸窑口一个正式的名称――大同窑。

  大同窑的典型器物黑釉地剔花,黑釉如漆、如墨玉,胎为白,黑白对比而不对立,犹如阴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托、相互转化,合而为道、过犹不及。这正是对千万年来人类生存状态的表达,反映古人天人合一、天地轮回、周而复始的哲学思路。而作为收藏者,就要善待这千年遗存,继承祖先的文化并发扬光大,让这散发人性自由的光辉再一次回到我们的怀抱。

  www.gujianchina.cn400-115-2500

  

  

篇十: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及分布

  古埃及文明发源地:尼罗河流域分布:非洲东北部,阿拉伯半岛西北部(今埃及境内)古巴比伦文明发源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所以又叫两河文明)分古印度文明发源地:恒河流域分布:南亚(今印分布:东亚(中国境内)中国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布:西亚(今伊朗、伊拉克境内)度境内)

  四大文明古国一般用来指代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但对由于古文明缺乏准确的文献纪录,其具体诞生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论。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

  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篇十一: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文明起源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人类文明起源时代的5000年历史长河,可以说先后经历三次大的波澜,大体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文明起源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文明起源三大要素生成期——文明总体标志国家形成期。

  一

  “文明起源三段论”的观点,理论渊源是摩尔根的“野蛮时代三段论”,非凡是恩格斯文明起源论中的“三次大分工理论”;在综合这两个思想源头基础上,我们认真汲取了20世纪世界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试图做出“文明起源过程三阶段”的理论创新。

  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野蛮时代三段论”,大体上相当于他所提出的“文明起源三段论”。他采用三分法,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提出整个世界历史的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

  在这个“大三段论”中包括两个“小三段论”。比较低级的原始社会是蒙昧时代,又包括三个阶段:原始人类产生的初级阶段——开始学会人工取火的中级阶段——使用弓箭进行狩猎活动的高级阶段。这个时代,相当于人类历史早期阶段,通称旧石器时代,几乎占据了人类历史长河绝大多数,下限就是距今一万年前。

  比较高级的原始社会是野蛮时代,距今一万年到五千年间,前后是大约五千年时间。这个时代也分为三个阶段,先后有五大创新:制陶术的发明导致野蛮时代初级阶段开始——野蛮时代中级阶段有三大发明,畜养动物、浇灌农业、房屋建筑——野蛮时代高级阶段以冶铁技术的发明创造为标志。

  这里讲的野蛮时代三阶段,大体相当于文明起源三阶段。现代考古发现基本上肯定了摩尔根的基本思路,也提出了一系列需要重新思索的重大新问题。一个非凡重要的核心新问题就是:

  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究竟是什么?

  由马克思奠基、恩格斯完成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吸收、改进摩尔根等前人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理论”,相当于唯物史观的“文明起源三段论”。

  在接近尾声并且富于总结性的最后一章《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开头,恩格斯提出了自己探索野蛮时代、文明起源的新思路和哲学理论上的新基础:“我们已经根据希腊人、罗马人和德意志人这三大实例,探索了氏族制度的解体。最后,我们来探究一下那些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已经破坏了氏族社会组织,而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又把它完全消灭的一般经济条件。在这里,马克思的《资本论》对我们来说是和摩尔根的著作同样必要的。”1(P158)

  在野蛮时代最初的低级阶段,“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就第一次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

  在野蛮时代转为发达的高级阶段,“发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界的贸易,而且海外贸易也有了”1(P160)。

  在文明时代门槛上的第三次大分工,“文明时代巩固并增强了所有这些已经发生的各次分工,非凡是通过加剧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或者是像古代那样,城市在经济上统治乡村,或者是像中世纪那样,乡村在经济上统治城市)而使之巩固和增强,此处它又加上了一个第三次的、它所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在此以前,阶级形成的一切萌芽,还都仅仅和生产相联系的;它们把从事生产的人分成了领导者和执行者,或者分成了规模较大的和较小的生产者。这里首次出现一个阶级,它根本不参和生产,但完全夺取了生产的领导权,并在经济上使生产者

  服从自己;它成了每两个生产者之间的不可缺少的中间人,并对他们双方都进行剥削。”1(P163-166)

  从摩尔根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起源论,甚至具体到“文明起源三阶段论”的基本思想,都包涵着至今仍有生气活力的闪光思想。但是,我们今天不能停留在他们的个别结论上面,我们要学习借鉴的首先是唯物史观的活的方法,循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对于世界考古学、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做出全新的理论概括,提出现代水平的“文明起源三阶段论”。

  二

  文明起源时代第一阶段——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农业起源革命——新石器革命——陶器革命。

  “文明起源第一阶段的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这是个新概念,综合了摩尔根“野蛮时代初级阶段论”,汲取了恩格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理论”的科学因素,又扬弃了个别过时结论,立足20世纪考古发现最新成果,力图作出理论上的综合创新。

  20世纪考古发现充分肯定了从摩尔根到马克思、恩格斯探索文明起源论的奠基开创之功,在此前提下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新问题,其中在文明起源历史起点新问题上就提出了五点质疑:文明起源时代的最初起点究竟是制陶业还是农业?

  农业最初起源是在西半球还是东半球的亚非欧大陆?

  最早的农业是水作农业还是天然旱作农业?

  东半球亚非欧大陆是畜牧业起源在先,还是农业起源在先?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本质内容,究竟是从野蛮部落中分化出游牧部落,还是农业部落?

  这五个新问题不是机械罗列关系,其中最本质、最核心、最深层的一个新问题是: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究竟是什么,是制陶业、畜牧业,还是农业起源?

  摩尔根“野蛮时代初级阶段起点论”,首先着重强调了制陶术发明的发端功能:“低级野蛮社会始于制陶术的发明。”不过,看来他自己当时也已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大新问题:“我们以制陶术的发明或制陶业的流行作为划分蒙昧社会同野蛮社会的界线,这样做固然不免有武断之嫌,但从多方面考虑,最确当的分界标准大概还无过于此。蒙昧社会同野蛮社会这两种状态显然有别,这是久已公认的,不过,以前不曾提出过某种进步现象作为由前一种社会进入后一种社会的标志。”后来他仍感到理由不够充分,并一再做出解释:“对于人类文化顺序相承的诸阶段的起点,我们选择了陶器的使用作为其中的一个分界标志,其意义不像饲养动物、使用铁器和发明标音字母那么鲜明,因而对于这一抉择需要加以解释。人类必定先有村居生活,并且,简单的技术必定先已达到相当进步的水平,然后才会制造陶器。”2(P11,10,12)那么,究竟是什么产业兴起,才造成了“村居生活”呢?这里离真理只差一步!

  这里反映出一个深层重大的理论新问题:对于文明起源时代起点的犹疑不决,偏重陶器技术,对于农业起源在文明起源物质前提中的决定意义熟悉不足,也没有注重到和农业起源直接相关的新石器革命。这个理论缺陷的产生,有一个理论根源,就是摩尔根在考察社会发展时有一个六项式:生存技术——政治——语言——家庭——居住方式——财产。其缺憾在于,他从比较表层的生存技术、生活资料出发,而没有更加深入注重到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妨碍了他把“农业起源——新石器革命”,提到野蛮时代——文明起源时代的出发点上去。

  在这里,我们需要一方面坚持发展唯物史观的文明起源论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根据20世纪考古学的新实践,对于恩格斯的个别提法作出修正和发展。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角度,来探究国家起源、文明起

  源的深层经济根源,唯物史观的这条基本思路是完全准确的。不过,相关“第一次大分工”的提法却值得推敲:“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新问题在于,为什么这里只提畜牧业,而不提农业呢?恩格斯下文中摆出了当时把握的考古学事实:“园圃种植业大概是亚洲的低级阶段野蛮人所不知道的,但它在那里作为田野耕作的先驱而出现不迟于中级阶段。在图兰平原的气候条件下,漫长而严寒的冬季,没有饲料储备,游牧生活是不可能的;因此,牧草栽培和谷物种植,在这里就成了必要条件。黑海以北的草原,也是如此。但谷物一旦作为家畜饲料而种植,它很快也成了人类的食物。”1(P160-161)不过,因为这样的表述,就产生出一个逻辑上的矛盾,当下面讲到第二次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时,并没有农业起源在先的前提,没有明确回答农业何时分化出来的新问题。

  20世纪考古发现修正了这里的提法和判定,证实了北非和亚洲,包括西亚两河流域、东亚大陆的中国,同属于世界农业起源中心。在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农业起源是多元化、多中心的,最主要的农业起源中心是四个,四种主要粮食作物分别创造出来:

  大麦、小麦——首先起源在西亚两河流域以北的新月形地带的山前台地上,而后首先传播在北非的古埃及;

  稻米——首先起源在华南广西、长江中游、下游地区;

  粟子——首先起源在华北平原和太行交界的山前台地上;

  玉米——首先起源在中美洲。

  西亚两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还表明,在这个西方文明发源中心,是农业起源在先,陶器起源在后,在陶器于距今八九千年前起源的时代以前,还有一二千年的“无陶新石器时代”,或叫“前陶新石器时代”。

  根据这些考古发现,尤其是农业考古学最新发现,我们有必要对“第一次大分工”的提法作出精确化,也对摩尔根提出的野蛮时代、文明起源理论,作出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文明起源时代的历史起点和最初原点,是新石器时代起点上的第一次大分工,从根本上说首先是农业起源,再加上从农业起源派生出来的畜牧业起源、家畜起源,从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中分化出来,人类定居、剩余劳动增加、其他文明质前提的确立、文明要素的萌生,全部建立在农业起源这个基点上。假如说整个文明大厦全都建立在剩余劳动这个物质基础之上的话,那么最初的剩余劳动,文明的第一块奠基石,必然首先产生在农业起源之中。这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必然逻辑,也是经过考古学发现证实的科学事实。柴尔德所谓“新石器革命”,本质上首先是农业起源革命。

  农业起源必然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伴生物,也就是文明起源的第二大物质前提——新石器技术革命。为了农业起源中刀耕火种、割穗收获、研磨加工的需要,距今一万年至八千年间逐渐创造出新石器农具群。新石器的本质特征,按照西方长期流传的传统说法,就是从打制石器走向磨制石器,更科学地说是走向切、钻、琢、磨四大工艺综合运用于农用石器的深加工,由此引出工具上的大革命,生产力上的大革命,也为文明起源过程事先铺垫下第二块物质技术的奠基石。

  确立了“农业起源——新石器起源”在文明起源中应有的物质前提地位之后,陶器的发明创造也就有了应有的历史前提,又有了应有的历史地位。因为农业起源加上新石器,造成了生产力的大变革、大发展,由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引出生活方式的变革:谷物产量大大增加,贮存粮食的器皿需要增加了,必需有较多的粮食贮存,才能度过冬季,贮备灾荒,饲养牲畜;农业起源之后,定居生活开始了,对于各种容器的需要增加了;随着农业起源、新石器起源,人们劳动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范围都扩大了,和自然水源的距离也拉大了,如何用人工容器保持人工水源,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农业起源、畜牧起源、新石器起源过程的展开,人们迫切要求发展熟食,从石烹

  时代发展到陶烹时代,出现了陶釜、陶灶、陶鼎、陶锅等一系列陶制炊具群。

  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从西方到东方,大多数是把这个阶段排除在文明起源时代之外的,最多上溯到铜器、城市、文字起源。这里提出的新主张,是把“农业——新石器——陶器”这三大物质前提的奠定,作为文明起源时代第一阶段。

  三

  文明起源时代第二阶段——三大文明要素生成期:“铜器—城市—文字”的多元发生。

  “文明起源三大要素发生期”这个新概念,综合了摩尔根“野蛮时代中级阶段论”和恩格斯“第二次大分工”这两个概念的合理内核,又综合了世界考古学、中国考古学最新成果,力争有所创新。

  摩尔根《古代社会》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闪光思想,即把文明起源过程,区分为两个相互衔接而又相互区别的历史阶段——“文明要素发生时期”和“真正进入文明状态”。

  相关文明要素有哪些的新问题,摩尔根的回答看来是初步区分了两个层次:“基本要素”和“诸多要素”。应当声明的是,他本人并没有使用这样明确区分的两个不同概念,但从《古代社会》全书看来,却蕴涵着这种区分的基本思想。

  第一章《人类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趋向于从宏观世界历史高度,谈到野蛮时代文明起源过程中先后生成的五大要素:制陶术——动物驯养——农业种植业——房屋建筑——冶铁术。后来他还说:“文明的一切要素,包括文字在内。”

  而第三章《人类发展速度的比例》,则接近于用追溯法,列举了野蛮时代三个阶段上文明起源过程中的诸多要素发生过程:野蛮社会初级阶段文明起源过程中的10个要素——中级阶段的20个要素——高级阶段的近20个要素。2(P28,274,32,31)后来马克思晚年在做摩尔

  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时,基本肯定了“文明要素”这个提法。在《古代社会》一书第二编第八章《希腊人的氏族》中,把私有财产制度作为推进文明起源的新要素:“财产已经成为逐渐改造希腊制度而为政治社会开辟途径的新要素,这个要素既是政治社会的基础,也是它的主要动力。完成这样一个根本的变革,不管从现代的眼光来看是多么简单明了,在当时却是一件艰巨的任务”2(P218)。马克思在摘要中用自己的话概括了这段论述,并倾向于肯定文明“新要素”这个提法:“私有制是新的要素,经过延续了若干世纪的在氏族基础上建立国家的尝试以后,这种要素逐渐改造希腊的制度并为上述变化(即向政治社会或国家过渡)作好了预备。”3(P164)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没有专门论及文明要素新问题,但在《雅典国家的产生》这一章中,也用了“新社会要素”这个提法;同时,他把国家称为“文明社会的概括”,和“文明起源要素”形成鲜明对照。

  由此看来,把整个文明起源过程,除了前面的物质前提奠基期之外,还可进一步区分为“文明要素发生期”和“文明整体形成期”两个阶段,是有理论根据的,也有历史渊源。现代考古学的最新发现,也有助于证实这种区分。

  这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新问题是:究竟哪些属于文明起源过程中产生的诸多要素?哪些属于有全局意义的基本要素?

  我们不妨仿照“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列出一系列前人探索的“文明起源要素表”。

  摩尔根先后列出了近50个文明起源要素,在“文明起源诸多要素”的基础上,他当年看重突出的“六个基本要素”是:(1)陶器;(2)畜牧业;(3)农业种植业;(4)房屋建筑术;(5)冶铁术;(6)文字。

  马克思的摘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于摩尔根提及的文明起源诸多要素,非凡是有重大意义的六个基本要素,大都作过肯定性概述。恩格斯在论及文明形成前夕的野蛮时代高级阶段时,

  非凡突出了两大要素的关键功能:一是铁器;二是文字。他有一个十分简明的概括:“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因为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而在“文明起源诸多要素”这个层面上,他曾历数古希腊文明起源中的十来种要素:铁器、风箱、手磨、快轮制陶、榨油、酿酒、车轮、建筑术、城市、荷马史诗和全部神话。1(P22,23)

  20世纪世界闻名的史前考古学家柴尔德,1936年用英文发表了影响颇广的《人类创造了自己》一书。他把人类文明起源的主要轨迹,总结归纳为距今一万年至五千年间,先后发生的三次大革命:新石器时代革命——城市革命——人类知识上的革命。柴尔德相关头二个革命的学术观点,多为世人关注,而相关后一个革命的论述,则较少为人论及,而对于我们清点“文明起源要素”的工作,却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功能。该书最后两章,认为构成文明形成重要因素的人类知识上的革命,主要要素是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间,即城市革命之前2000年间,有16项影响人类历史走向文明的重要发明创新:

  (1)使用运河和沟渠的人工浇灌法;(2)犁耕;(3)牲畜动力;(4)帆船;(5)轮车;(6)果园种植;(7)发酵功能;(8)铜的冶炼和使用;(9)房屋建筑用砖;(10)拱门;(11)在陶器表层上釉;(12)印章;(13)太阳历;(14)文字;(15)记数法;(16)青铜。

  而城市革命之后的2000年间,即公元前2600年—前600年间,他又补充了四项影响人类文明过程的四项重大发明创造:(1)十进位法;(2)经济实用的冶铁术;(3)字母文字;(4)城市供水系统。4(P217)

  面向21世纪世界考古和中国考古最新发现,对于前人探索足迹作出比较探究,并且努力做出理论创新,我们或许可以引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

  文明起源是一个长达五千年的漫长历史过程,除去头两三千年是“农业——新石器——陶器”这文明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之外,还有两三千年时间,即距今7500年—5000年之间的两三千年历史长河;

  这两三千年时间,是在物质基础初步奠定前提下,文明直接起源的历史过程;

  文明直接起源过程之所以拉得这么长,是因为文明起源是诸多要素、多元发生,逐渐萌发、持续生成的复杂历史进程,而不是一下子或一次性的生成过程;

  在文明起源过程中,在“物质奠基——文明形成”这两大阶段之间,专门分出一个“文明要素生成期”是完全必要的;

  文明要素又有必要区分为两个层次;铜器是经济基础上首要文明要素;城市是社会交往上的首要文明要素;文字是精神文化上的首要文明要素;其他方面还有层次稍低的诸多文明要素。

  四

  文明起源第三阶段——文明总体标志国家形成期。

  文明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各种要素、各种片断的简单罗列、机械相加。

  文明起源过程中,要素和总体、渐变和质变、起源和形成、诸多要素和文明整体的关系新问题,是一个难度甚高的重大新问题。

  对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总体标志新问题,从19世纪到20世纪,进行了持续持续的探索和争论,有以下四种学术观点非凡值得注重:

  第一,文字主要标志论。这个观点流行最为普遍,较有代表性的首推摩尔根1877年的《古代社会》一书,另外还有大体同时的泰勒的《原始文化》、《人类学:人类和文明探究导论》等论著。

  第二,城市革命重要标志论。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者是20世纪英国闻名考古学家柴尔德,1950年他专门发表了专题论文《城市革命》,论证了城市形成是文明降生的决定性标志,并列举了城市革命的十项标准。

  第三,社会秩序主要标志论。美国闻名历史学家爱德华·伯恩斯(EdwardMcnallBurns)等四人编写的《世界文明史》,该书提出城市是文明的表征,社会秩序是文明的内在本质规定:“探索城市的起源实际上和探索文明的起源是一样的。文明可定义为人类组织的这样一个阶段,其行政机构、社会机构和经济机构已发展到足以处理(不论如何不完善)一个复杂社会中和秩序、平安和效能相关的新问题。”5(P38)美国学者维尔·杜伦(WillDurant)在《东方的文明》一书开头,就从社会秩序角度对文明作出定义:“文明是社会秩序,它促进文化创造。文明包含四大要素:经济支持、政治组织、道德传统以及知识和艺术的追求。”6(P3)

  第四,国家主要标志论。这个观点是由马克思进行理论奠基,恩格斯1884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以三次社会大分工为文明起源主线,而最后的总体标志则是国家的形成。“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个提法是恩格斯1884年提出的,而基本思想都渊源于马克思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1857年—1858年写成的《资本论》第一手稿。

  下面我们对上述四种文明起源总体标志论做出比较探究,试比较它们的得失曲直。

  文字不失为文明起源的重要表征,但因为文字形成是一个至少长达3000年的历史过程,作为文明形成标志,看似明确,实则难以准确把握。人们在常识中,倾向于这种熟悉,因而自不过然把文明史说成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把在此之前的历史称为“史前史”或“史前时期”。从摩尔根、泰勒,到马克思、恩格斯,都首肯过这种较为公认的说法。

  不过细致推敲起来,象形文字产生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字母文字产生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二者相距二三千年,究竟把哪一个作为文明形成标志,却是不十分明确的。摩尔根写作《古代社会》那个时代,因为考古发现有限,这个界限分得不明确,因而常把二者相提并论,都作为文明时代形成首要标志,认为文明社会“这一阶段始于标音字

  母的使用和文献记载的出现”,并且申明“刻在石头上的象形文字可以视为和标音字母相等的标准”。恩格斯也采用了类似的说法。可是,现代考古发现已经把文字形成史的基本轮廓大体澄清了:

  公元前4000年,甚至更早一些,东西方都有原始形态的象形文字起源;

  公元前3500年—前1000年东西方古典文字逐步构成体系,初步走向成熟;

  公元前1500年—前1000年,从腓尼基到古希腊,形成了字母文字,中国则走向部首文字。由此可见,抽象文字、字母文字的产生,是一个至少长达近3000年的历史进程,上溯到原始象形符号、刻画符号,更是长达7000年以上的漫长历史过程,把如此漫长的文字形成过程,作为文明形成的总体标志,今天看来很难说是优化选择。

  20世纪中后期,对柴尔德的城市革命主要标志论,也有人提出质疑。质疑集中在两个方面:有人认为柴尔德的理论观点主要立足于两河流域,而古埃及在相当长时间里曾是灌区文明,在一定水准上曾是文明在先,城市在后;而还有人认为两河流域、古希腊、中美洲,则有一段历史,有文明起源,有文明个别要素,却未达到文明时代的整体要求。

  “社会秩序主要标志论”,注重到社会关系的总体性是合理的,但社会秩序比较抽象,比较一般,没有找到一个明确标志社会秩序总体尺度。这个尺度,不是国家又是什么呢?

  相比之下,唯物史观的“国家形成总体标志论”,更经得住考古实践的历史检验,更富有总体性和确定性,可以作为文明起源期的制高点和文明形成期的出发点。

  国家形成也是一个更易于把握的具有确定性的历史过程,便于在考古学、历史学上精确把握。

  文明起源过程,好比五千年初步建成人类文明大厦:

  第一阶段,是距今一万年开始的头二三千年,文明大厦的物质奠基期;

  第二阶段,是距今七八千年开始的二三千年,文明大厦的要素发生期;

  第三阶段,是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国家形成期,文明大厦的总体形成期。

  中日考古最新发现,还提出了更新的新问题: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近1.5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和陶片;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桂林庙岩先后发现了近1.5万年前的陶片;日本也先后发现了1.5—1.2万年前的陶片。

  中国和东亚文明起源时代的最初历史起点,有可能再向前上溯五千年,达到一万五千年前。这个中国特色的新新问题,尚待从考古发现和理论概括两方面的统一中进一步探索。

  文明起源

  

  

篇十二: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核心提示: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草原来到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蒙元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化的有益成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

  草原来到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蒙

  元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化

  的有益成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蒙古新字是蒙元文化的突出体现.这个在元代官方通用的文字,由八思巴受

  命创制,又称八思巴文.用这种新创制的蒙古新字,可以拼写其它各民族的不同文

  字.

  蒙元文化以展现蒙元时期蒙古民族文化为内容,是成吉思汗在他统一蒙古语

  族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的伟大事业中留下的历史足迹.同时,以成吉思汗、忽必

  烈为杰出代表的蒙元帝国在13至14世纪的辉煌,不仅实现了中国草原文明与农

  耕文明的结合,也打通了自唐末以来东西方300多年没有沟通的屏障,实现了东

  西方文化的交流.它涵盖了蒙古族的起源、萨满教和喇嘛教文化、蒙医传统疗法、

  祭祀文化、蒙古包文化、蒙古族传统礼仪、饮食、服饰、民间艺术及娱乐游戏等

  文化.

  蒙古族图形美学探议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蒙古人自古生活在辽阔无边的北方草原。蒙古族的传统

  文化是一种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草原文化。蒙古族的传统图形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蒙古族传统文化漫长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精神面貌都与蒙古族传统图形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解不开的渊源.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那样: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设想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情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蒙古族是一个漂泊的民族,漂泊在草原上,漂泊在她的历史之中.我们要了解蒙古族的艺术,必须洞悉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漂泊的风俗情况。传统图形是历史遗产、是历史的积累、历史的沉淀、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情况的产物。只有从历史和风俗的信息里才可以找到丹纳所说的“最后的解释”。只要翻看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风格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是同时出现、同时灭亡的。蒙古族传统图形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样也符合这一艺术发展规律。蒙古族传统图形源于漂泊的生活,它以一种“漂泊的文明”的态势展现和延伸在蒙古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中。

  在蒙古族漂泊的生活中,“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同蒙古族的宇宙观、思想意识、审美以及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圆”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深深地植入整个民族的血脉当中,因而“圆”的形态出现在蒙古民族衣食住行的每一个领域。柏拉图说:“创世者在一个球形的方式中创造了世界,球形(即圆形)的外形是所有外形中最完美的”①。另外,古希腊比达哥拉斯派也曾明确指出在一切立体图性中最美的是球形,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②。

  原始人在蒙昧阶段对浩瀚如烟的宇宙充满着无穷的幻想和向往,并由此派生出对宇宙的理解和认识。许多国家的古代经典都曾谈到过“圆”在创世纪中的意义。“圆”是蛋,哲学意义上世界的蛋,是宇宙开端的核心,宇宙的萌芽状态③.当蒙古族先民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以自己为圆心,环视四周,他们感受到的是天似穹庐,大地似圆盘。因此蒙古族对宇宙的认识是“天圆地圆”。这一学说在蒙古族神话传说中也经常出现。虽然这种“天圆地圆”说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看来不能够成立,但是它作为蒙古族的宇宙观却深深地影响了蒙古民族的思想意识形态。泰勒认为,神话起源于对当时的原始人来说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求知欲,神话的创作者力图以“构想或讲述一个故事去对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和习俗进行解释”④。因此蒙古族的“天圆地圆”学说以及各种传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宇宙的敬仰和探索。

  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经济生产、宗教信仰乃至军事阵列中,“圆”形的应用较为普遍.圆形得到人们认可、被人们“神”化、崇尚。“物”以圆形的形状、“神"以圆形的势态弥漫在蒙古族漂泊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圆”。通过轮廓外形的连缀和内在意向的追求,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统一、完满美好的特殊效果。“圆”的美是一种自满自足的美,是一种既无开端又无终止,代表永恒的美.

  “圆”是蒙古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宇宙、日月等自然现象在心灵深处的投射,并且通过思想意识反映到生活之中。太阳被蒙古族先民称作“一切基原的基原”,所谓丰饶和繁生的主题与之紧密相关⑤,因此“圆”形被赋予了特殊的思想意识和神的力量。埃里奇·纽曼认为“圆"的这种美也只有当光出现之时才能存在,“圆”的先于世界的美先于任何过程,并且是永恒的.因为在圆形中没有前,也没有后,所有这些只有当光、意识来临之时方能存在,否则是不存在的,所有这些现象在一种不明显的神性下晃动,而神性的象征也是圆⑥。

  “圆"形来自宇宙、太阳的形状,又由于它自身所拥有的特殊含义,它几乎出现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如果相聚在一起,都喜欢围绕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相互问候,侃侃而谈.有趣的是,蒙古语中有些与谈话有关系的词语是由“圆”派生出来的。“库仑"一词在蒙古语中是一个表示圆圈、牲口的圈舍(多为圆形)、围墙等含义的多义词。在蒙古语中,“赞成”、“赞扬"和“同意”等词语都是由“库仑”一词演变而成。

  古老的蒙古族是由擅长狩猎的林中百姓过渡到游牧民族的。他们至今保留着古老的狩猎习俗,甚至有些人仍以狩猎为生。在阴山岩画中有很多关于“围猎”场景的刻画,形象逼真生动,充分展现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风貌。近代的蒙古族也普遍采用这种“围猎”方式.随着由猎民围绕而成的“圆形"的面积缩小,猎物的活动范围也相应缩小,最终进入射程之内.这种方式让猎物难以逃脱猎人的控制范围。如果猎人配合默契,地形地貌适宜,其效果犹如“瓮中捉鳖”。

  “圆舞”是流行于布力亚特蒙古人中的一种民间集体歌舞形式.每当暮春或盛夏,在月色皎洁的夜晚,布力亚特人便聚集在鲜花盛开的草原上,男女老幼手牵手,开始跳起“圆舞"来.男女青年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由左向右慢慢移动并唱着音调悠长的歌曲。如果由右向左跳或不围成一个圈,被认为是一种灾难的象征,因为只有精灵在跳舞时才围成半圆形的圈,并由右向左跳。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全民皆兵、骁勇善战,蒙古骑兵来如迅雷、去若狂飙.在中世纪,游牧-马—速度,三者组成一个和谐有效的良性循环,将蒙古族推上世界历史舞台.这是战略优势,也是取胜的关键,但从精神、意念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军队在商讨军事策略或召开重要会议时都以圆形的阵队就坐或站列。最高首领位于中心点,其他人以层层圆圈依次排列。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内蒙古革命史上著名的“独贵龙"运动就是使用这种排列方式。“独贵龙”一词在现代蒙古语中是“组”或

  “小组”的意思,但是它的词根有“圆"或“圈"的含义。这点充分说明了古代的蒙古族喜欢以

  圆形进行组合阵列的普遍现象。因此,作为蒙古军队,乃至整个蒙古民族灵魂的“圆”形,

  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它的形态、内涵、以及意向深深地植入蒙古民族集体深层意识之中。

  在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中,这种“圆”形的军事阵列,蕴含着蒙古族古老的宇宙观,就

  是以众人围绕而形成的圆形代表宇宙,大汗以及拥有最高权威的人是宇宙的中心、是太阳,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巨大的力量.另外,这种圆形阵列也容易增强众人的凝聚力和团结精

  神,而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作用,在围猎动物、歼灭敌人时同样也产生着集中精力、提高效率

  的效果.在实际意义中,“圆"的放射或聚拢可随时形成,“圆”的中心也可随地确定,从而加

  快了集合与解散的速度,机动性和灵活性极强。另外,无论在视觉,还是在听觉方面,“圆”

  都有时空上的优势。因为“圆”形很容易将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中心点,其传达视觉信息

  的功效是不言而喻的。在物理学上,表示声波传递无限延伸的“圆圈"是无限扩大、没有边缘

  的.

  蒙古族图形体现着漂泊的精神和随时成圆形态势的可能。它是蒙古传统遗产的积

  累、沉淀和时代精神、风俗情况的产物。“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整个时间性中

  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形的一种“实体”.因此,传统的真正落脚点恰

  是在“未来",而不是“过去”。这就是说,传统乃是“尚未被规定的东西”,它永远处于制作

  之中,处于创造之中⑦。

  注释:

  ①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438页。/②《西方

  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62,第5页。转引自王家树《圆之

  蕴》。

  ③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343页。

  /④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729页。

  /⑤谢·亚·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神话大观》,国际文化出版社,北京,1993,第654页。/

  ⑥埃里奇·纽曼:《意识的起源与历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第8页。

  /⑦甘阳:《传统,时间性和未来》,转引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过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第288页。

  信息内容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提供,感谢Jaoso设计的程序。

  

  

篇十三: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核心提示: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草原来

  到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蒙元文化

  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化的有益成

  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草原来到

  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蒙元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化的有益成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蒙古新字是蒙元文化的突出体现。这个在元代官方通用的文字,由八思巴受命创制,又称八思巴文。用这种新创制的蒙古新字,可以拼写其它各民族的不同文字。

  蒙元文化以展现蒙元时期蒙古民族文化为内容,是成吉思汗在他统一蒙古语族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的伟大事业中留下的历史足迹。同时,以成吉思汗、忽必烈为杰出代表的蒙元帝国在13至14世纪的辉煌,不仅实现了中国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结合,也打通了自唐末以来东西方300多年没有沟通的屏障,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它涵盖了蒙古族的起源、萨满教和喇嘛教文化、蒙医传统疗法、祭祀文化、蒙古包文化、蒙古族传统礼仪、饮食、服饰、民间艺术及娱乐游戏等文化。蒙古族图形美学探议

  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蒙古人自古生活在辽阔无边的北方草原。蒙古

  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草原文化。蒙古族的传统图形是蒙古族

  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蒙古族传统文化漫长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独

  特的精神面貌都与蒙古族传统图形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解不开的渊源。正如丹纳在《艺

  术哲学》中所说的那样: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设想它

  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情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蒙古族是一个漂泊的民族,漂泊在草原上,漂泊在她的历史之中。我们要了解

  蒙古族的艺术,必须洞悉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漂泊的风俗情况。传统图形是历史

  遗产、是历史的积累、历史的沉淀、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情况的产物。只有从历史和风俗的信息里才可以找到丹纳所说的“最后的解释”。只要翻看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风格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是同时出现、同时灭亡的。蒙古族传统图形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样也符合这一艺术发展规律。蒙古族传统图形源于漂泊的生活,它以一种“漂泊的文明”的态势展现和延伸在蒙古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中。

  在蒙古族漂泊的生活中,“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同蒙古族的宇宙观、思想意识、审美以及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圆”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深深地植入整个民族的血脉当中,因而“圆”的形态出现在蒙古民族衣食住行的每一个领域。柏拉图说:“创世者在一个球形的方式中创造了世界,球形(即圆形)的外形是所有外形中最完美的”①。另外,古希腊比达哥拉斯派也曾明确指出在一切立体图性中最美的是球形,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②。原始人在蒙昧阶段对浩瀚如烟的宇宙充满着无穷的幻想和向往,并由此派生出对宇宙的理解和认识。许多国家的古代经典都曾谈到过“圆”在创世纪中的意义。“圆”是蛋,哲学意义上世界的蛋,是宇宙开端的核心,宇宙的萌芽状态③。当蒙古族先民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以自己为圆心,环视四周,他们感受到的是天似穹庐,大地似圆盘。因此蒙古族对宇宙的认识是“天圆地圆”。这一学说在蒙古族神话传说中也经常出现。虽然这种“天圆地圆”说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看来不能够成立,但是它作为蒙古族的宇宙观却深深地影响了蒙古民族的思想意识形态。泰勒认为,神话起源于对当时的原始人来说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求知欲,神话的创作者力图以“构想或讲述一个故事去对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和习俗进行解释”④。因此蒙古族的“天圆地圆”学说以及各种传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宇宙的敬仰和探索。

  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经济生产、宗教信仰乃至军事阵列中,“圆”形的应用

  较为普遍。圆形得到人们认可、被人们“神”化、崇尚。“物”以圆形的形状、“神”以圆形的势态弥漫在蒙古族漂泊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圆”。通过轮廓外形的连缀和内在意向的追求,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统一、完满美好的特殊效果。“圆”的美是一种自满自足的美,是一种既无开端又无终止,代表永恒的美。

  “圆”是蒙古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宇宙、日月等自然现象在心灵深处的投射,并且通过思想意识反映到生活之中。太阳被蒙古族先民称作“一切基原的基原”,所谓丰饶和繁生的主题与之紧密相关⑤,因此“圆”形被赋予了特殊的思想意识和神的力量。埃里奇·纽曼认为“圆”的这种美也只有当光出现之时才能存在,“圆”的先于世界的美先于任何过程,并且是永恒的。因为在圆形中没有前,也没有后,所有这些只有当光、意识来临之时方能存在,否则是不存在的,所有这些现象在一种不明显的神性下晃动,而神性的象征也是圆⑥。

  “圆”形来自宇宙、太阳的形状,又由于它自身所拥有的特殊含义,它几乎出现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如果相聚在一起,都喜欢围绕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相互问候,侃侃而谈。有趣的是,蒙古语中有些与谈话有关系的词语是由“圆”派生出来的。“库仑”一词在蒙古语中是一个表示圆圈、牲口的圈舍(多为圆形)、围墙等含义的多义词。在蒙古语中,“赞成”、“赞扬”和“同意”等词语都是由“库仑”一词演变而成。

  古老的蒙古族是由擅长狩猎的林中百姓过渡到游牧民族的。他们至今保留着古老的狩猎习俗,甚至有些人仍以狩猎为生。在阴山岩画中有很多关于“围猎”场景的刻画,形象逼真生动,充分展现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风貌。近代的蒙古族也普遍采用这种“围猎”方式。随着由猎民围绕而成的“圆形”的面积缩小,猎物的活动范围也相应缩小,最终进入射程之内。这种方式让猎物难以逃脱猎人的控制范围。如果猎人配合默契,地形地貌适宜,其效果犹如“瓮中捉鳖”。

  “圆舞”是流行于布力亚特蒙古人中的一种民间集体歌舞形式。每当暮春或盛夏,在月色皎洁的夜晚,布力亚特人便聚集在鲜花盛开的草原上,男女老幼手牵手,开始跳起“圆舞”来。男女青年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由左向右慢慢移动并唱着音调悠长的歌曲。如果由右向左跳或不围成一个圈,被认为是一种灾难的象征,因为只有精灵在跳舞时才围成半圆形的圈,并由右向左跳。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全民皆兵、骁勇善战,蒙古骑兵来如迅雷、去若狂飙。在中世纪,游牧—马—速度,三者组成一个和谐有效的良性循环,将蒙古族推上世界历史舞台。这是战略优势,也是取胜的关键,但从精神、意念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军队在商讨军事策略或召开重要会议时都以圆形的阵队就坐或站列。最高首领位于中心点,其他人以层层圆圈依次排列。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内蒙古革命史上着名的“独贵龙”运动就是使用这种排列方式。“独贵龙”一词在现代蒙古语中是“组”或“小组”的意思,但是它的词根有“圆”或“圈”的含义。这点充分说明了古代的蒙古族喜欢以圆形进行组合阵列的普遍现象。因此,作为蒙古军队,乃至整个蒙古民族灵魂的“圆”形,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它的形态、内涵、以及意向深深地植入蒙古民族集体深层意识之中。

  在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中,这种“圆”形的军事阵列,蕴含着蒙古族古老的宇宙观,就是以众人围绕而形成的圆形代表宇宙,大汗以及拥有最高权威的人是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巨大的力量。另外,这种圆形阵列也容易增强众人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而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作用,在围猎动物、歼灭敌人时同样也产生着集中精力、提高效率的效果。在实际意义中,“圆”的放射或聚拢可随时形成,“圆”的中心也可随地确定,从而加快了集合与解散的速度,机动性和灵活性极强。另外,无论在视觉,还是在听觉方面,“圆”都有时空上的优势。因为

  “圆”形很容易将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中心点,其传达视觉信息的功效是不言而

  喻的。在物理学上,表示声波传递无限延伸的“圆圈”是无限扩大、没有边缘的。

  蒙古族图形体现着漂泊的精神和随时成圆形态势的可能。它是蒙古传统遗

  产的积累、沉淀和时代精神、风俗情况的产物。“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

  整个时间性中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形的一种“实体”。因此,

  传统的真正落脚点恰是在“未来”,而不是“过去”。这就是说,传统乃是“尚未被

  规定的东西”,它永远处于制作之中,处于创造之中⑦。

  注释:

  ①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438页。/

  ②《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62,第5页。转引自王家

  树《圆之

  蕴》。

  ③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343页。

  /④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729页。

  /⑤谢·亚·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神话大观》,国际文化出版社,北京,1993,第

  654页。/⑥埃里奇·纽曼:《意识的起源与历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第

  8页。

  /⑦甘阳:《传统,时间性和未来》,转引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过程》,上海文艺出版

  社,1987,第288页。

  信息内容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提供,感谢Jaoso设

  计的程序。

  

  

篇十四: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中国画清明上河图书法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硬笔书法对联编辑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戏曲传统民歌编辑舞蹈编辑古代舞蹈周朝雅乐汉朝乐府唐朝乐舞编辑现代舞蹈彩带舞武功扇子舞编辑戏曲京剧评剧越剧粤剧湘剧花鼓戏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曲艺相声快板歌仔戏皮影戏布袋戏南曲高甲戏编辑戏曲影视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史中国电视中国电视史编辑手工艺青铜器漆器陶器瓷器刺绣四大名绣翡翠剪纸印章木刻编辑服饰汉服为中国汉族传统的民族服装各个朝代的汉服都有不同的特征

  美国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传统的思想认为,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在这一区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不断获得直接的交流、融合。但近代由于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令传统的“长江流域文明是黄河流域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看法受到动摇。中华文明很可能是多源头文明,而非单由黄河流域文明起源。地区文化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除了主体民族汉族外,藏族、满族、蒙古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也拥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华文化主要可分为几个地区:中原、华北和陕西的黄河流域;四川、重庆一带的长江上游;湖南湖北江西一带的长江中游;安徽浙江江苏一带的长江下游;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西藏、青海以及四川西部等地的藏区;华南以及华东以南的越文化地区。黄河文化胡同文化秦陇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楚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吴文化越文化徽文化赣文化江淮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闽文化客家文化东北文化傩文化

  1

  藏文化[编辑]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代,周朝的封建制度崩溃,诸侯们互相讨伐。中国的知识份子或探讨救世的学问,或发明各种学术以利诸侯争霸。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的年代。那时期产生的各学术,总称为诸子百家。学派人物著作儒家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周敦颐、朱熹、王夫之、陆象山、王阳明《四书》《五经》《十三经》、、法家管仲、子产、韩非、商鞅、李斯、申不害、吴起、李悝《商君书》《韩非子》、墨家墨子、禽滑厘、孟胜、田襄子《墨子》道家老子、庄子、列御寇《道德经》《庄子》、名家又称“刑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公孙龙子》《邓析子》、阴阳家邹衍《汉书•艺文志》著录“阴阳家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现代都已失传。农家赵过、氾胜之、崔寔、贾思勰《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纵横家鬼谷子、张仪、苏秦、端木赐《鬼谷子》小说家冯梦龙《梦溪笔谈》《世说新语》、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淮南王》《尸子》、、兵家孙子《孙子兵法》[编辑]传统科学数学《周髀算经》(西汉);《九章算术》(三国时刘徽著);祖冲之;算盘天文学天象观察记录:发明观测仪器:圭表;浑仪;简仪;高表;仰仪...制定历法(农历):二十八宿农学《齐民要术》(贾思勰著)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世界观五行学说八卦道[编辑]符号图腾龙

  2

  [编辑]建筑参见中国建筑园林四大名楼寺庙十大名寺宫殿故宫沈阳故宫阿房宫雕刻八大名窟塔万里长城墓葬建筑十三陵秦始皇陵运河京杭运河灵渠鸿沟[编辑]书法与中国画书法和中国画是中国独特的艺术。汉字也是唯一作为美术作品的文字,这包括韩国汉字和日本汉字。中国画清明上河图书法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硬笔书法对联[编辑]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戏曲传统民歌[编辑]舞蹈[编辑]古代舞蹈周朝雅乐大舞小舞

  3

  汉朝乐府唐朝乐舞[编辑]现代舞蹈彩带舞武功莲香扇子舞[编辑]戏曲京剧评剧越剧粤剧湘剧花鼓戏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曲艺相声快板歌仔戏皮影戏布袋戏南曲高甲戏[编辑]戏曲影视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史中国电视中国电视史[编辑]手工艺青铜器漆器陶器瓷器刺绣四大名绣翡翠剪纸印章

  4

  云子木刻[编辑]服饰汉服为中国汉族传统的民族服装,各个朝代的汉服都有不同的特征。清朝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要求所有民众必须身穿满族服饰,传统汉服也就此灭亡。近年来开始了一轮复兴汉服的运动,发起者多为崇尚中华文化的年轻人。汉服旗袍马褂唐装参见中国服饰

  [编辑]饮食请参照中国菜茶艺八大菜系川菜(四川菜)湘菜(湖南菜)粤菜(广东菜)苏菜(江苏菜)鲁菜(山东菜)浙菜(浙江菜)闽菜(福建菜)徽菜(安徽菜)筷子[编辑]教育自从汉朝开始独尊儒术后,中国开始了2000多年的儒学教育。隋朝时确立科举制度,宋朝时开始兴建书院。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取消。如今中国大陆主要实行高考制度来选拔学生进入大学。国子监太学科举制私塾书院四大书院翰林院高考[编辑]文学

  5

  参见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神话中国寓言中国典故中国小说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新文化运动中国诗词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编辑]体育棋牌中国人在古代发明了中国象棋、围棋和五子棋等重要棋类游戏。武术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也是古代足球的故乡。象棋围棋五子棋武术功夫气功气蹴鞠射箭龙舟[编辑]医学中医学针灸五行中药学麻沸散藏药蒙药云药[编辑]宗教华夏文明的文化逻辑与“天圆地方”说存在密切关系。当然,如果我们认识到井田制度的文化来源——“疆理”农业和“疆理”规划对土地产权初始界定的作用和意义。那么,从“天圆地方”和“疆理”农业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与文明起源的历史脉络是非常清晰的,而这种文化关系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贾湖文化时代。所以,井田制度的破解不仅可以解决中国夏、商、周三代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问题,同时也

  6

  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国文化与文明的起源问题。文化、政治、经济及其制度安排之间本来就存在整体性的结构关系,只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没有予以必要的揭示而已。实际上,重商主义并非谁试图摆脱就可以摆脱得了的。制度安排应当是探讨文明的一条重要路径,同时也是讨论一定社会结构经济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宏观价值理论的建立也许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并得到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也可以为传统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提供共同的解释基础。——杨学僧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形式,佛教自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在不断和中华文化交流中融合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儒家不是纯粹的宗教形式,儒家学者关心的是现实世界。儒学佛教道教风水算命“龙”是中华文明的图腾,最早的龙形状出现在是6000年以前。[编辑]文字语言[编辑]文字贝叶经汉字甲骨文钟鼎文[编辑]语言汉语汉语方言官话北方话东北话江淮话中原话西南话湘语老湘语新湘语吴语粤语赣语客家话闽语闽南语台湾话闽北语

  7

  [编辑]华人社会文化华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典型的互惠型的社会关系。通常社会关系的不同是通过类似家庭称呼来表达的。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被称作“关系”,而这种联系里面的情感被称作“感情”。华人的社会关系通常是通过互相送礼来进行。在华人的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面子的概念和其它一些与东方人的文化有关的概念。例如与佛教有关的概念“缘分”就是其中之一。亦因此影响了华人对事情及人物的观感,往往以利害关系来判断事情好坏。和其他民族、社会习惯于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比喻大小箱子关系的观点为不同,华人更趋向于把社会关系比喻为“网”。因此,华人评价与他人的社会关系的好坏是亲疏远近而不是里外。在中国大陆经历文化大革命等对文化的破坏后,台湾成为保存中华文化最完好的地方,包括传统的文字、地方戏剧、文物收藏、传统节日等等。

  [编辑]相关条目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哲学四大文明古国二十四史中国历史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台湾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社会和经济态度美国的政治传统和美国经济传统息息相关。无论是经济成就或政治的理想运作,各自追求自身的利益被视为会带来个体与团体双方面成就的模式。美国人应该享有多少经济自由,是常见辩论议题之一,而在这方面的不同看法(通常只有微小的差异)是不同政党之间的最大差别。无论如何,美国经济规模是全球最大的,而大部分美国国民生活品质相当高。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市场,公司可以在全国竞争,也可以享受规模经济的好处,因为扩大产量让单位成本降低,使价格下降,消费者受益。美国的商业文化相当一致,而很多大的商店或连锁店在全国都营业,因此全国商业气氛大同小异。美国人口集中在大城市。这跟一百年前农业为主的的人口结构很不一样。一般来说,美国对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抱持多疑或敌意的看法。但是在新政(NewDeal)之后一些相关的运动,正如劳工运动,已经成为美国传统的重要部份。在20世纪,社会主义对美国的影响比其对欧洲的影响少。麦卡锡时代和冷战则显示了对共产主义的深刻敌意。特别在那个时候,共产主义被视为是反个人主义的、反民主的而且基本上反美国的。这些看法也表示在美国社会政策上(如全民健保的缺乏以及有关政府大小和角色的辩论,特别针对联邦政府应该对个人生活和州立法律扮演的角色)。

  8

  美国有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传统。尽管社会和经济移位是很常见的,大部分美国人民(以及美国领导人)都接受自由市场的景气变化以及其带来的社会变动。因为如此,美国的社会经济体系相当具有弹性,而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利润。

  [编辑]食物请参见:美国烹饪美国人所吃的食物很多元化,主要取决於其所居住的地区和其文化背景。有时候会有「美国化」的外国食物出现,如美式中国菜等。最近才移民到美国的人所吃的食物通常与其出生国的食物相似。若一家庭在美国已经几代了,他们平常会吃其祖先国家的菜以及在其居住或长大地区最普遍的食物。地区菜包括新英格兰菜、中西部菜、南方菜,德州-墨西哥菜,以及加州菜。

  [编辑]体育请参见:美国体育美国三大体育运动是:棒球、美式橄榄球以及篮球。

  9

  资本主义与中国文化——韦伯观点的再评估顾忠华中文摘要「文化」乃是一个相当复杂又模糊的概念,尤其在涉及有关资本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十分不容易进行清楚的「历史归责」,这亦是韦伯在他的《儒教与道教》一书中所遭逢的基本问题。本文重新检验韦伯研究中国的宗教与文化时,存在于方法和内容之间的落差,指出韦伯虽然在《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成功地梳理出西方宗教理念转化成「入世禁欲主义」的轨迹,不过,他的中国研究显然缺乏这样的明确对象,更无法区分中国传统世界中「宗教」与「非宗教」的界限,使得他的分析缺乏说服力,亦在后世引起众多争议。但另一方面,韦伯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在有关非西方世界之「现代化」经验的具体分析上,仍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即以韦伯的中国研究为例,他对中国和欧洲在「国家形成」和「官僚结构」上的比较研究,到今天还是深有启发意义。而他强调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已存在一批新兴的「市民阶级」,可是中国城市中的市民阶级意识从未发展出来。因此,我们若能掌握住中国士大夫阶层与西方市民阶级的鲜明对比,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资本主义的特色,以及文化对型塑不同类型之「人格理想」的重大影响力。总之,韦伯在他的中国研究中预留了许多空间,并没有绝对化中国文化--无论在传统或现代的情境下--的可能选择与动向,因此我们若能避免过度陷入所谓「西方中心论」的争议,应可进一步挖掘韦伯的中国研究在文化比较及理解人类整体命运上的指引与启发。

  Abstract"Culture"isquiteacomplexandobscureconcept.EspeciallywhenitcomestotherelationshipbetweencapitalismandChineseculture,itisnoteasytohaveaclear"historicalimputation",whichisalsothebasicproblemMaxWeberencounteredinhisbook"ConfucianismandTaoism".Inthisarticle,IwillreexaminethegapbetweenthemethodandthecontentinMaxWeber`sstudyofChinesereligionandculture.Althoughinhisstudyabout"TheProtestEthicandtheSpiritofCaptialism",MaxWebersuccessfullyfoundoutthetracksoftheideaofwesternreligiontransformingto"inner-worldlyasceticism",itcan`tdistinguishtheboundarybetween"Religion"and"Non-religion"inChinesetraditionalworld,whichmakeshisanalysisunconvincingandcontroversialinthefollowingdiscusion.

  Ontheotherhand,MaxWeber`sconceptandmethodisstillavaluableresourcetheconcretanalysisoftheexperienceofnon-western"modernization".TakeMaxWeber`sstudyofChinaforexample,his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sandEuropean"nationbuilding"and"bureaucraticstructure"hasleftmuchfoodforthoughtsofar.Moreover,hestressedthattherewasarisinggroupof"citizenclass"bourgeoisieintheEuropeancityduringmiddleage.ButinthecityofChina,theconsciousnessofcitizenclasshasneverdeveloped.Therefore,ifwecangrasptheclearcontrastbetweenChineseliteraticlassandwesterncitizenclass,itwilldogoodforustounderstandthefeatureofwesterncapitalism,andthesignificantinfluencethatculturehasonformingdifferenttypesof"idealpersonality".Tosumup,MaxWeberleftmuchroominhisstudies.Hedidn`tpointoutdefinitelythepossiblechoiceandtrendof

  10

  Chineseculture,nomatterintraditionalormodernsituation.Asaresult,ifweavoidfallingintotheissueso-called"Eurocentrism",wecanfurtherdigouttheinspirationofculturecomparisonandunderstandingthedestinyofhumanbeingsinMaxWeber`sstudyofChina.壹、前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到「二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康有为语),为求富国强兵之道,中国精英阶层的注意力起初集中在西方的技文明上,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语)。直至专重船坚炮利的洋务运动遭受挫折后,方才转为朝向政治和经济制度上的变革。这段摸索的过程,今天仍未结束,「中国往何处去?」的大问题始终悬而未决。唯一能肯定的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闭关自守的条件不复存在,中国在下一世纪势必面临世界潮流更大的冲击,而中国究竟能够吸纳或创造多少「现代性」质素,是否能成功地响应历史的挑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切的焦点。这样的一种问题意识,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体制瓦解之后,显然添增了另一层意义。福山所谓的「历史之终结」,意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透过两套制度理念之间的竞争已然分出胜负,自由民主的价值也得到普遍肯定,接下来人类的冲突不再是发生于理念层次,政治的任务也降低为不断解决技术性问题。福山的理论旋即受到不少批评,政治学者韩廷顿便认为,冷战结束并未带来世界和平,不同文化间的对抗态势反倒升高,尤其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对西方价值体系的敌视特别明显:因此「文化冲突」将是未来的重大议题,影响着人类的命运。以上环环相扣的现象,促使我们有必要重新省思中国文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这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有着现实的意涵。对此问题,德国社会学大师韦伯曾在他的《儒教与道教》一书中作过深入的考察,他的观点流传甚广,足以代表西方人的想法和态度。本文的目的即是探讨韦伯立论的基础,尝试厘清其贡献与限制,充作检视中国和东亚地区发展验的借镜。我们将先就韦伯研究中国宗教与社会的原始动机,以及其后引发的辩论加以说明,再指出他在比较研究上的偏重点,藉以对他的「中国命题」重新评估。我们发现韦伯最大的弱点,乃在于他未能区隔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教」与「非宗教」领域的界限,从而使得他在论断宗教因素的影响力时,欠缺了足够的说服力。当然,这类问题包含了无数的变项,本文只打算对韦伯的论证逻辑加以解析,并从知识社会学和比较方法的角度给予韦伯式命题适当的定位,有关历史事实的论断,则不在本文的处理范围内,这是事先得声明的。贰、韦伯的中国命题韦伯属于西方学术界中,少数对中国文化感到兴趣,并实际着手研究者之一。西方的中国图像,有其一脉相承的思想传统,从伏尔泰开始,西方人视中国为距离最遥远的古老文明,通常只透过传教士和贸易商人的片断报导来获取信息,并融合种种想象和臆测,将中国塑造成和西方绝然对立的参照体系。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标志着这种思维模式的极致,在他看来,东方是历史的开端,但亦停滞在永恒不变的童稚期,自由的精神无从发展,只有一个人—君主—是自由的,其它人都不自由,而这种世界精神愈往西移愈能获得实现,因此西方才算拥有真正的历史。将中国纳入「东方专制主义」的格局,并以「不变」作为其本质特色,可说皆滥殇于此。马克斯承黑格尔之余绪,不过颠倒了精神和物质的上下结构,遂衍生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他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中国和俄国长期「停滞」的理由,所描绘的是全然缺乏发展动力的社会形态。事实上,「亚细亚生产方式」和马克斯动态的唯物史观不无自相矛盾之处,却也相当程度地反映了当时西方思想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十九世纪中叶,伴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节节扩张,使西方人自认为代表着进步的力量,而中国则逐渐沦为落后、僵化与愚昧的同义词。这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偏见,在今天看来颇不可取,但它曾经是西方世界观的一个构成部份,韦伯身处于此一知识脉络中,他的中国命题多

  11

  少亦染上了同样的色彩。和黑格尔与马克思不同的是,韦伯无意去建构一套历史或社会的「发展法则」,他选择中国作为文化比较研究的对象,主要乃是想透比较来更加理解西方本身的独特所在。除了中国之外,他还写下《印度教与佛教》,《古代犹太教》,在他一系列关于〈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的研究计划中,尚包括伊斯兰教和古代基督教的部份,这些后续题材因为他一九二○年的猝逝而未及完成,其世界史的视野却己清楚浮现。虽然韦伯并没有接受过汉学,印度学或希伯莱学的专业训练,但他对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有高度的自觉,这使他在资料的取舍上较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准,而他的论述内容也因此脱离了空泛的臆想,得以针对实质的历史纪录进行社会学分析。他特别强调,这些对于非西方宗教的论述并不构成「系统性的宗教『类型学』,也不是纯」粹的历史研究,它们是「以在历史的展现过程中,特具典型重要性的宗教伦理,以这类宗教伦理及与经济的心态形成极大对比的关连等要点为考虑的对象,而置其它方面不谈。(韦伯着,康乐/简惠美译,1989:」87)虽然韦伯花了近十年的心血在上面,不过,比起他一九○四年发表的成名作《基督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来,他于一九一五至一九二○年陆续出版的上述比较研究系列并未得到热烈响应,甚至可以说他的同时代人根本难以理解他的举动。对社会科学界而言,这些探讨非西方历史、文化、宗教、政治和经济的大部头作品,远远超过了本行专业的范围;就汉学界、印度学界来看,韦伯应用的社会科学分途径又过于新奇,和当时仍以强调古典文学训练的这类学科格格不入。在两头落空的情况下,韦伯《儒教与道教》问世后的三、四十年间,几乎没有相称的评论或诠释文章出现。倒是倾向马克斯主义的汉学家维特孚格(K.A.Wittfogel)于三十年代批评道:「韦伯这本书最大的缺点,在于他的非辩证—非马克斯主义方法,因此即使书中充满了精彩的片段,却无法引导出唯物论的历史图像。本书是一堆个别有其价值的历史事实的废墟,没有历史…。但韦伯毕竟是资产阶级史学家中,唯一认真去问『为什么中国不能自力发展出工业资本主义』的学者。他的非马克斯主义方法却阻碍了他对这个正确的核心问题提出充份的解答。(转引自Schmidt-Glintzer,」1991:249)我们稍后再查验韦伯《儒教与道教》书中存在于方法和内容之间的关系,看是否真如维特孚格所说,只有互不连贯的资料的堆积?这里首先要阐明:韦伯何以要去询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这一「核心问题」?这和他的学说思想体系又有何种连系?我们知道,韦伯本人以主张「新教伦理命题」(或称「韦伯命题」)著称,亦即他认为资本主义所以会在欧洲兴起,宗教方面的因素扮演过关键性的角色。他的论据是宗教改革后,信奉新教,尤其是喀尔文教派的信徒,在生活处事态度上和过去的「传统主义」有很大的不同。这些虔诚的新教徒信奉喀尔文所宣扬的「预选说」教义,一心一意想证明自己有资格成为上帝的「选民」,能够得到终极的拯救。为了寻求「救恩的确证」,他们视世俗的职业劳动为一种义务,以工作上的成就来荣耀上帝,并将日常的欲望克制到最低的程度。这种韦伯称作「入世禁欲主义」的生活导引,突破了以往行事散漫、不精确的习气,进而推动了生活领域各方面的「理性化」。韦伯表示:新教徒的工作伦理等于「无意中」创造出强有力的「资本主义精神」,由于有了精神上源源不绝的激活力,资本主义的种种制度逐渐成形,也因为这种机缘,所以才在欧洲诞生了我们见到的「西方现代资本主义」。韦伯的新教伦理命题,不是一开始就被接受,相反地,它引起一场长达数年的论战,有人批评韦伯夸大了宗教的力量,犯了「唯心论」的错误;也有神学家引经据典反驳韦伯,指他以偏概全,误解了宗教教义的内涵。总之,韦伯在论战中虽极力为自己辩护,但到了一九一○年,他觉得多辩无益,遂打算转移他的目标,要用迂回的方式来增强这套命题的说服力。韦伯写作〈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的动机,可说源自于此。《儒教与道教》是他这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所谓的「中国命题」即是佐证他关于新教伦理看法的第一根梁柱。不仅于此,他极欲洗刷「唯心论者」的卷标,在《儒教与道教》中,他尝试分析宗教与经济之间相互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不再只偏重宗教的理念因素,还要扩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各层面对型塑宗教特征的

  12

  影响。这一想法导致他的中国研究涵盖了制度结构和思想文化的考察结果,大为超过了原先《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题旨范围。虽说韦伯的中国研究己提升至全面性文化比较的层次,但他的核心命题仍是扣紧着他对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的一贯观点。他基本上是进入到世界各主要宗教的形态学中,企图掌握宗教所表达的价值体系以及其实际的社会效果。他用「经济伦理」来比喻一种根植于宗教之心理、事实的种种关联中,所引发的「行动的实践激活力」。这当然是着眼于宗教与经济之连系的中介概念,而以新教徒基于宗教信仰导出的经济行为倾向作为参照标准。在韦伯看来,中国的儒家占有延续一两千年的正统地位,对一般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相比毫不逊色;同时中国在人口增长和贵金属输入等物质条件上和欧洲十六、七世纪时的情形颇为类似,因此他选择由中国入手,探讨这个地方既有一定的有利条件,为什么却迟迟没有朝向资本主义发展?我们可以概括的说,韦伯的中国命题是想指出:只凭借物质上的因素,不足以说明中国未能产生资本主义的理由,唯有加入「儒教」的生活态度这项变量,方得以成功地解释其如此演变的进程。倒过来推论,西方之所以发展出资本主义,也不能单纯归因于人口、贵金属或地理位置的外部条件,而与中国比较之下,宗教伦理才是其间最根本的差异所在,这种精神动力的有无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应如何看待韦伯贯穿他中国研究的论证逻辑,是下面接着要讨论的重点。参、韦伯中国研究引发的辩论韦伯在中国命题中引用的论证逻辑,明显指向以勾划出中国的宗教缺乏「入世制欲主义」的质素,来反证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在西方兴起的独特作用。他的文化比较研究亦曾被诠释为「差异的文化社会学」,因为他自己承认是想找出其它文化和西方的「对立点」,由此途径突显西方的特色。就韦伯而言,西方能冲决传统主义的樊篱,大步迈向「现代」,可说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异例」,如果新教伦理没有提供了某种「精神杠杆」,很可能历史便不会如此进展。这就像史学家在检讨历史上若干关键的战役或情势般,我们无法重演一遍当时状况,只有藉助「思想实验」并参酌各种征兆,才能推论出不同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这种推论的效力,自然不能和自然科学的实验相提并论,但它是人类历史知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增进自我认识的方法之一。这种思想实验以「命题」的形式呈现,意味着它们不是什么「法则」或「定理」,仍须不断加以检验,更有可能时时受到修正。新教伦理命题经过数十年来的反复讨论,至今还有一批批学者以新的诠释观或新的资料来解读其意涵。韦伯的中国命题则随着中国和东亚地区的快速变迁,日渐获得学界的重视,甚至在所谓「儒家伦理和经济发展」命题的接引下,一度颇有「显学」的态势。不过,和新教伦理命题在西方已被普遍肯定所不同的是,中国命题乃因成为箭靶而「显」,流行的是对它的批评,其中又以反驳他对儒家的论点最为猛烈。这涉及到对韦伯中国命题的理解方式,以及论辩本身所反映的时空情境,值得深一层来探究。八十年代开始,东亚「四小龙」(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的经济成长引起世人瞩目,也出现不少各式各样的学理解释。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地区可算是「儒家文化圈」,经济上的成就应该和文化因素有正面的相关,尤其儒家的价值观如节俭、勤劳、注重教育、照顾家庭等等美德,都对经济的繁荣有所帮助。综合这些「文化论」的意见,金耀基于是宣称「韦伯错了!,韦伯的中国命题正式遭到东亚地区经验事实的挑」战,儒家伦理不但不是阻碍经济的因素,反而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金耀基,1983)。一时之间,「儒家伦理」成为交相赞扬的对象,直可媲美新教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贡献。其实严格说来,这种论调并不新鲜,早在六十年代,美国学者贝拉即在其《德川宗教》一书中,将日本成功的现代化归因于日本宗教,建立起找寻新教伦理在非西方地区之「功能对等项」的研究途径(Bellah,1957)。问题是,这类解释模式大都忽略掉「自发」和「二次」现代化过程之间的差别。韦伯的新教伦理命题是回溯到资本主义自发形成的根源,而中国命题则旨在证明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由本身内部产生发展的动力。若忽略了韦伯中国命题的

  13

  时空坐标,想用后来经由外力介入与模仿的「二次现代化经验」来驳斥此一命题,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韦伯当时处理的问题完全不触及其它文化「引进」资本主义的现象,甚且他曾经在不同的地方预言过,认为中国和日本都有能力接受资本主义的制度。过去没自行创造,并不表示后来不能「青出于蓝」,人类整部文化交流史都充满这些事例,韦伯自然不会无知到将他的命题扩张成「儒家伦理将会持续阻碍中国的现代化」。围绕着儒家伦理和经济发展议题所进行的声讨,似乎打错了靶子(顾忠华,1992:133;张维安,1995:99)。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地,韦伯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不只影响西方读者对中国过去传统的印象,也会造成观察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一些框框。针对这点,我们必须体认到韦伯写作时的环境与今天的世界局势已有巨大的改变,欲超越韦伯的知识界限,或许不是只用模糊的「儒家伦理」概念来解释复杂的经济发展原因,还应该以更客观的态度厘清中国近代以来「连续与不连续」的具体经验,才能够提供一幅较如实的图像,并取代民族情绪的宣泄式批评。以东亚四小龙的情况来说,其与传统中国的「不连续性」可能超过「连续性」,如何仔细爬梳这些地区制度与行为取向上的变迁线索,对于当地社会科学界确实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总之,四小龙的发展经验与韦伯的中国命题只存在着间接的关联,既无法「验证」,亦无从「反驳」此一历史命题。而「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的提法,表面上是在质疑韦伯,实际上却又套用韦伯「新教伦理命题的逻辑,重蹈抽离时空背景,刻意制造「功能对等项」的覆辙,这对了解中国文化中心地区的历史特征,以及发掘韦伯中国研究的参考价值,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不过虽然韦伯未对「现代化问题」提出过任何具体分析,只笼统表示:「对于现代文化领域里,在技术上与经济上皆已获得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中国人大概相当有(可能比日本人更有)加以同化的能力。这显然不是中国人是否『没有自然秉赋』以适合资本主义要求的问题。(韦伯着,简惠美译,1989:31)」,但面对中国大陆正重新点燃的庞大经济动力,我们仍须探问能否自韦伯的中国研究中提炼一些有用的观点,来导引我们观察传统如何与现代接榫的复杂现象。下面我们便进入韦伯实质历史研究部份,尝试从两个角度来重新诠释中国命题:第一个角度是回到中国命题的原始意义,看韦伯以中国为对照点,究竟充实了那些他对资本主义于西方兴起过程的解释?第二个角度再以我们自己的价值关联为主体,检视中国命题的方法和内容,评估其对现实处境有所启发的可能性何在」?肆、中国与西方—比较的成果我们首先关切的是,韦伯继新教伦理研究之后,投掷大量精力于文化比较上,他既然认为比较的目的乃在于超越只就西方己身文化论证的局限,同时透过对比以求取对西方发展之「独特性」的更深认识。我们不妨假定他在中国研究中实现了上述的目的。那么,他是在那些方面获致了认知成果呢?从《儒教与道教》的论述里,我们可以归纳出三个主要的对照层次,即制度结构的层次、社会阶层的层次以及宗教心态的层次。若响应前面提到维特孚格对韦伯的批评,应该指出,韦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不是没有连系起彼此辨证的关系,他与马克斯主义者不同的地方,是在历史解释中从未赋予经济因素单独的「决定权」,经济的制度与行动,在韦伯来看,始终脱离不了和政治、宗教等其它价值领域的互赖。甚至他还相信,就人类经济史的进展而言,对于「经济传统主义」的逐步克服,有赖于许多非经济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其中包括:「力求获得神圣财的魔术要素及宗教要素,力求权力的政治要素,以及力求荣誉的身份阶级上之利益等等。(韦」伯着,郑太朴译,1977:20)。基于这种看法,传统社会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也不是光靠「营利欲」即可突破,毋宁要问:「在何种情形下能将营利冲动加以合法化或合理地(控制),而创造出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之合理制度呢?」(韦伯着,郑太朴译,1977:372)。在中国研究的三个分析层次上,韦伯考察的即是以这些非经济因素为主,相对地纯粹经济史的资料反倒只具有次要的地位。中国的例子,提供给韦伯综合整理在西方促进资本主义产生的各种相关势力,循着他所设定的对照点,这

  14

  些西方特有的条件再一次清楚呈现,不仅补充了他以往较少着墨的制度面向,并且勾划出新教伦理所能同资本主义精神建立起「选择性亲近」的结构性格局。更进一步说,当韦伯梭巡中国历史文化的整体组合时,他不啻对所有西方的可比较状况重行反省一遍,给予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扮演过的角色较妥当的定位。我们接着便以「国家结构」(Staats-struktur)和「市民阶层」(Buergertum)这两个重点来点出韦伯从事比较研究的得益之处。韦伯在《新教伦理》的论文中,并没有充份讨论「国家」的议题,一来是他专注于宗教的影响,二来则因为欧洲在十六世纪仍处在封建时期,民族国家和绝对王权正在酝酿,宗教不只独立于政治权力范围之外,甚至还具有「优位性」,足以型塑日后现代国家的模式(如「民主」制度和专业行政官僚体系)。由宗教伦理引燃的「资本主义精神」因此类似一项「自变量」,其在历史变迁中的主动地位不容抹煞。但是,韦伯发现中国的情境完全不同,中国在公元前二世纪以来,便已创建出统一的帝国,并成功地阻止「再封建化」的种种尝试。中国的中央集权政府及其家产制官僚组织早就具备了「巨灵」的性质,即使疏放式和行政管理无沟有效贯彻至村落自治体,却对全国性的政治及经济生活掌握着基本控制权。在此一支配格局下,任何自主的社会势力不易真正立足,是显而易见的道理。韦伯于《儒教与道教》前半部对中国传统货币制度、城市及行会等「对照点」的考察,令他引出的初步结论是:「再一次,我们又回到老问题:从纯粹的经济角度而言,一个真正市民的、工业的资本主义,是有可能从我们上面提到的小资本主义之萌芽里发展出来的。一连串的理由—大多与国家的结构有关—可以让我们明了资本主义之所以没能发展出来的这个事实。(韦伯着,简惠美译,页164)」。投射回到欧洲,韦伯这时给予近代欧洲「缺乏」一个和平化统一帝国的外在条件高度的评价,他毫不犹豫地表示这是一个「不凡的例外」,因为帝国的俸禄阶层会阻挠刺激经济进步的必要竞争,并「窒息了行政运作、财政管理与经济政策的理性化」(同上,页125)中国的历史既定状况先在这点上,便和欧洲有「不。可共量」的差异,这里「没有数个互相竞争的独立国家随时准备应战之情况下的武装和平,因此,在战时公债与国家补给—为了战争的目的形势下发展的资本主义现象,并没有出现。(同上,页168)同时,帝」国统一之后,为了谋求资本的政治性竞争便消失了。中国也没有海外的殖民关系,这也阻碍了西方古代、中世纪与近代所共有的那些(海外殖民)资本主义类型的发展。(同上)我们可以说,韦伯透过比较不只」是中国与欧洲历史的对比,而且还有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与后来统一帝国时期的对比—将「国家结构」的因素放进了因果链锁中,多少补充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中重要的一环,也让导致发展的「前提」更为周延。另一方面,从国家结构的中西差异里,韦伯注意到西方在迈进「现代」之际,还有一些「独立且强大的力量」不能不纳入考虑。这些力量包括与诸侯的利益相结合,以「破除传统的束缚;或者,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这些力量可以用他们自己的武力来摆脱家产制权力的束缚。决定西方之命运的五大革命正是如此:十二世纪与十三世纪的意大利革命、十六世纪的尼德兰革命、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十八世纪的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我们要问,中国为什么没有类似的力量存在」(同上,页125)在提出此问题后,韦伯接着不是直接回答,而是迂回地讨论中国的行政与农业制度(第三章),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第四章),乃至进入第二篇的士大夫阶层(第五章)。事实上,仔细阅读韦伯的论述,这三章正是围绕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阶层,刻划农人、商人与士大夫三个主要群体的生活形态,其最终目的仍扣紧了上面的问题,并具体化为「西方中世纪那种封建的中介阶层,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实际上,却不存在。直到近代,在欧洲的影响下,才产生了典型西方形式的资本主义依存关系,为何如此?」(同上,页147)所谓「中世纪封建的中介阶层」,其实便是「市民资产阶级」的同义词,在这里,韦伯对比了中国和欧洲另一个结构性的歧点,亦即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承载阶层」不是没有,但从未成为主导的力量,自然也无法经由内发的途径发展出资本主义。相对地,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已存在一批新兴市民阶层,他们在宗教改革

  15

  和其后的政治革命

  16

  

  

篇十五: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九大文化源地

  1、黄河中下游

  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黄河文明的发展期是它的升华阶段。从时代来说主要是夏、商、周三代。这时的黄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黄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以今天的河南省为核心,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在这一时期,神州大地出现了许多地区性文明,如在长江流域有成都平原文明、江汉文明、太湖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在黄河流域有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有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在东北有燕山地区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是红山文化。各个地区性文明都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学术界都给以高度评价,但是到后来有的文明中断了,有的文明走向低谷,只有黄河文明恰如中流砥柱,朝气蓬勃,吸纳、融合了各地区文明精华,向更高层次发展。黄河文明的发展期是它的升华阶段。从时代来说主要是夏、商、周三代。这时的黄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黄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在大中原域内的河洛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核心。河洛地区大体包括黄河与洛河交汇的内夹角洲、外夹角洲以及黄河北岸的晋南和豫北。在河洛文化圈内,不仅有丰富的五帝传说和遗迹,而且还有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国都。河洛文化不仅是一个地区性文化,而且是延续约两千年的王都文化,是黄河文明最核心的载体。在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父传子家天下的政权体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家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出现了比较规范的文字,科学技术、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飞速发展,划时代的青铜文化闻名中外。在河洛文化周围出现了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等,通过交流、吸纳、融合,给河洛文化注入了活力,在历史的舞台上显得更加活跃。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哲理丰富的《易经》等许多不朽之作。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学派也如雨后春笋在河洛地区一齐涌向社会,开创了中国学术界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河洛文化为黄河文明充实了内容,输入了新鲜血液,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亚洲的东方,不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望尘莫及,即使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声誉。黄河文明的兴盛期,是进入封建帝国文明的历史阶段,自秦汉开始直至北宋,一千多年来,河洛地区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帝都文化推动着全国科学文化大踏步前进。

  2、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印度次大陆中部的广阔地区。从孟加拉湾延伸到阿富汗边境与阿拉伯海的平原。为南亚次大陆最富庶、人口最稠密地区。大部由恒河、布拉马普得拉河与印度河的冲积带构成。东部冬季少雨或乾旱;夏季雨量很大,大片土地被水淹没。向西渐趋乾燥,有沙漠。位于南亚北部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境内。由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

  特拉河冲积而成。又称印度大平原。印度河平原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大部分地区是广阔的塔尔沙漠,印度河沿岸灌溉农业发达,是巴基斯坦主要人口聚集区之一。恒河平原平坦广阔,沿岸平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遍布;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是孟加拉国经济发达地区。两平原相连成片,坡降很小,中间分水岭仅250米

  3、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culture),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Sumerian)、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个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版)。

  4、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是由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的。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东到塞德港(PortSaid),海岸线绵延230千米,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三角洲看上去就像一枝莲花——“尼罗河之花”,从尼罗河谷地伸展出来。莲花是上埃及的象征,每到秋季,河面都会被莲花映红;纸莎草则是下埃及的象征,它是古埃及人制作莎草纸的原料。尼罗河三角洲的黑土地孕育了埃及7000年的灿烂文明。公元前5000年,日渐干旱的气候灼烧着埃及地区丰茂的草原,慢慢地,沙漠取代了草场,游牧部落不得不聚集到尼罗河沿岸。他们在此定居下来,耕种、捕渔。在法老建造金字塔之前,埃及人最引以为荣的是丰饶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处亚、非、欧边界,尼罗河三角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战场。自古以来,侵略者总是想方设法地控制这片能为他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土地。闪米特人引入骏马和战车,埃及人用它们扩张自己的王国;希腊人创造了亚历山大港,同时也带来古老的文明。5、地中海地区地中海被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和东面的亚洲大陆包围着,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的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被称作地中海性气候。植被叶

  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地中海海底是石灰、泥和沙构成的沉积物,以下为蓝泥。海岸一般陡峭多岩,成很深的锯齿状。隆河、波河和尼罗河构成了地中海中仅有的几个大三角洲。大西洋表层水的不断注入是地中海海水的主要补充来源。其海水循环的最稳定组成部分为沿北非海岸经直布罗陀海峡注入的海流。整个地中海海盆构造活跃,常有地震发生。是世界上强地震带之一。这里水下地壳破碎,地震、火山频繁,世界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即分布在本区。地中海海底起伏不平,海岭和海盆交错分布,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到非洲突尼斯一线为界,把地中海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地中海要比西地中海大得多,海底地形崎岖不平,深浅悬殊,最浅处只有几十米(如亚得里亚海北部),最深处可达4000米以上(如爱奥尼亚海)。6、西非西非(WesternAfrica)是指非洲西部地区。东至乍得湖,西濒大西洋,南濒几内亚湾,北为撒哈拉沙漠。人口2.225亿(1991),约占全非总人口三分之一,多为苏丹语系黑人,次为阿拉伯人。自北向南有撒哈拉沙漠、苏丹草原、上几内亚高原。全境地势低平,一般海拔200-500米;南部为富塔贾隆和包奇高原,东北为贾多和阿伊尔高原;沿海有平原。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北部热带沙漠气候,中部热帝草原气候,南部热带雨林气候。内地与西部干热,沿海多雨。富铝土、金刚石、石油、金、锰、铁、铜、铌、铀矿等。农产品有油棕、蜀黍、可可、棕榈仁、花生、咖啡、橡胶等。其中可可、花生等占有世界重要地位。经济以农矿业为主,发展水平在非洲居中。半荒漠带经济以畜牧业为主。7、东非非洲东部地区。北起厄立特里亚,南迄鲁伍马河,东临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和印度洋西部岛国塞舌尔。面积37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12%,人口1.04亿(1984年),约占全非总人口20.1%,北部以闪含语系的埃塞俄比亚人、索马里人居多,南部以班图语系的黑种人为主。信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等.非洲东部地区。北起厄立特里亚,南迄鲁伍马河,东临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但垂直地带性明显;高山地区凉爽湿润;沿海低地南部湿热,北部干热。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咖啡、剑麻、茶叶、腰果、棉花、丁香等经济作物,粮食主产玉米、高粱、薯类,还特产苔麸、油菊(努格)、恰特等。牲畜数量多,牛与骆驼在非洲居重要地位。采矿业不发达,仅少量开采金刚石、黄金、天然碱、盐等。加工工业以纺织、轻工较重要。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海拔1,000米以上,是全洲地势最高部分;沿海有狭窄低地。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谷地深陷,两边陡崖壁立,沿线多乞力马扎罗、肯尼亚等火山和埃塞俄比亚等大小熔岩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但垂直地带性明显;高山地区凉爽湿润;沿海低地南部湿热,北部干热。地处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水系的分水地区,多数河流东流注入印度洋。尼罗河发源于西部山地。湖泊众多,

  除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外,多属断层湖,并顺裂谷带呈串珠状分布,构成著名的东非大湖带。8、墨西哥高原墨西哥高原位于北美大陆南部墨西哥境内中部的高原。墨西哥高原占全国面积的5/6,北起墨、美边界,东、西、南三面为马德雷山脉所环绕,。高原边缘山脉的外侧陡峭,内侧平缓宽广,使高原在地貌形态上似一方桌隆起在两侧海岸平原之上,故称“梅萨”(意为桌状高原)墨西哥地形主要为山地和高原,总称墨西哥高原,所以墨西哥又被称为“高原之。国”。北美大陆南部墨西哥境内高原。北起墨、美边界,东、西、南三面为马德雷山脉所环绕,面积120万平方公里。高原边缘山脉的外侧陡峭,内侧平缓宽广,使高原在地貌形态上似一方桌隆起在两侧海岸平原之上,故称“梅萨”(意为桌状高原)。地势由北向南逐渐抬升,大致以北纬22°为界分成南北两部。北部高原海拔约1,000米,内有许多被山岭隔开的内陆沉积盆地,地势平坦,故又称“北部盆地”,当地人叫“博尔松”,气候温热干燥,农业需靠灌溉;南部称“中央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2,000—2,500米,多宽广平坦的山间谷地和火山锥,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是墨西哥主要农业区。富铅、锌、锑、汞、银、锰、铜、铁、锰等矿产资源。公元14至16世纪初,阿兹台克文化是墨西哥中部最主要的土著文化。阿兹特克人的祖先原属于北部的游牧部落。公元9世纪到13世纪,阿兹台克人由北向南迁移。据传说,其太阳神和战神曾启示他们,一只老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的地方就是阿兹台克人永久定居之地。"墨西哥"在阿兹特克语中的意思是战神指定的地方。墨西哥国徽上鹰啄蛇的图案即源于此。9、安第斯山区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安地斯山系从南到北分为3大部分∶即南安地斯,包括火地岛和巴塔哥尼亚科迪勒拉;中安地斯,包括智利和秘鲁科迪勒拉;北安地斯,包括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加勒比)科迪勒拉。南段低狭单一,山体破碎,冰川发达,多冰川湖;中段高度最大,夹有宽广的山间高原和深谷,是印加人文化的发祥地;北段山脉条状分支,间有广谷和低地。多火山,地震频繁。安第斯山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内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死火山。此外安第斯山脉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约5897米。南美洲诸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安第斯山脉不是由众多高大的山峰沿一条单线组成,而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或科迪勒拉)组成的,其间有许多高原和洼地。分别称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东、西山脉界线分明,勾勒出了该山系的主体特征。东、西科迪勒拉总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东科迪勒拉有几处向东凸出,形成形似半岛的孤立山脉,或像位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毗连地区的阿尔蒂普拉诺那样的山间高原。这种活动的强度在新生代期间──特别是在1,500万至600万年前──进一步加强,于是出现了今天科迪勒拉的外

  形。作为最后结果的山系垂直差极大,从太平洋海岸外的秘鲁-智利(阿塔卡马)海沟的底部,到与之水平距离不足322公里(200哩)的高山岭之间的高度差达12,192公尺(40,000尺)以上。形成安地斯山脉的地壳运动迄今尚未结束,作为通常称之为“火环”的更大的环太平洋火山系的一部分,安地斯山系现在仍处在火山活动期,容易发生破坏性的地震。

  

  

推荐访问: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发源地 草原 文明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707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