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10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2-10 16:35:06

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10篇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教育  ”双减“即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10篇,供大家参考。

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10篇

篇一: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教育

  ”双减“即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该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倡导和贯彻多年的“减负”理念将正式进入全面深化实施阶段,有望从根本上缓解当下学生负担过重、全民教育焦虑的局面。

  对学校教育而言,“双减”政策的出台将改变现有的教育秩序,它既是推动学校教育主导权回归的机遇,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那怎样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国家人才的培养呢?

  一是让教育回归学校.

  “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学校是人才加工厂,学生是学校教育成果的核心主体,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把关注学生放在首位。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及其未来,虽受多重因素影响,但主要因素是学校教育系统而规范的引导。现实教育实践中,学校因其考核和社会声誉,学业晋升、人才选拔是以会考和招生考试的体制机制进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极其严重,家庭及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甚高。家庭及家长、学校及教师对教育质量的期盼,依赖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其教育实践过程就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其实,教育应该是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自然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优良的品格,能够用所学文化知识去理解和反映自己的社会现实生活,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业晋升和人才选拔的考试机器

  二是学校教育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校外培训尤其是学科教育培训的畸形发展固然受到了资本运作等因素的推动,但不可否认,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客观上讲,不同层次的学生(培优、补弱或巩固)至少在形式上能够在校外机构中寻求到

  针对性的教学辅导,甚至是量身定制的学习指导方案。“双减”政策的出台,首要工作重点就是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这意味着,今后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活动将被全面整顿,甚至被全面禁止。于是,学生部分正当的“补课”需求势必无法通过校外学科培训这一途径实现。如何有效缓解学生“双减”之后的“补课后遗症”,填补校外教育撤出后的需求真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无疑是留给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

  因此,学校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一定要考虑全体学生的情况,实施“零起点”教学。同时,学校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为指导,在作业布置上,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精准针对不同学生、精确校正课堂教学、精细反馈作业情况。作业布置不能完全围着考试打转,要通过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品质,作业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学校要加强作业的互动答疑工作,这是提高作业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重要环节,学校在这方面要做好专门的制度设计和安排。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周日下午返校一直到周五下午才离校,这期间,学生的吃穿住行娱都在校园里。所以我们一定好好利用这个优势,把自习安排与日常课堂教学结合,进行整体性设计安排,做好自习时间作业的答疑反馈,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

  三是努力实现配套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双减”政策要求全面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包括课后服务全覆盖、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强化课后服务保障,同时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活动、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这对现有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双减”政策之后,延伸出来的课后服务需要学校额外投入大量配套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包括组建课后服务的教师团队,提供课后活动开展的场地、器材,制定优质的课后活动方案等。如何实现配套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保障课后服务水平,是每个学校都将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对一些地处偏远农村地区、本身

  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不完善的学校而言,国家及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这些些地方的财力、物力的投入,使各个地方、各个地区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双减下的均衡教育。

  四是要进一步深化高质量的家校合作。

  “双减”政策出台后,家校社合作的形式和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一方面,家长不需要再“帮孩子批改作业”,这一负担的减轻并不意味着家长不再需要关心孩子的教育。相反,家长应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关注“作业”以外的教育,尊重教育规律,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随着“双减”“五项管理”等教育政策的落实,当下的家校共育已经成为教育主要趋势。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观念滞后,不仅影响教育新政策的落实,也会阻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全校学生的50%,家长普遍缺乏科学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与经验,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导已成为农村小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农村家庭教育与新时期“家校共育”原则不匹配的问题,我校着手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工作,通过“建一座家长学校,同育两代人”的成效,使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探究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教育参与和实施能力大大增强。这一变化证明了我校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成功,也为我们开启家校共育新征程奠定了基础。在家校共育已成潮流的当下,学校一直在“秉承传统,保持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优势,稳步推进线下家长学校和线上家长学校建设,不断开辟新的家庭教育引导空间。在开启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前,学校建立了《家长培训制度》,从“让家长了解学校”和“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两大目标入手,着手设计家长培训计划、家长培训活动操作流程、家长学校各阶段培训主题和课程,作出了“家长学校每学年至少开两次课”的硬性规定,确保了家长学校教育工作规范有效、长期持续进行。

  五是切实育人新观念

  回应“双减”政策提出的挑战,学校应当统筹全局,从观念和行动方面协同推进,以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新格局。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随着信

  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除了授之以鱼,还应授之以渔、授之以欲、授之以愉、授之以誉、授之以宇。新时代教师要树立新的育人理念,从而向教育家型教师目标不断迈进。

  新时代,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促进学生不断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不断探索,并且这种能力是学生终身必备的。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不再以年、月衡量,而是以小时、分、秒来计算,因此学生必须时时学习、终身学习。有了这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能力,学生不但能掌握最先进的知识,还能在未来就业岗位中获得竞争优势。

  青年一代是祖国之栋梁,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青年一代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必须有担当,有肩负祖国未来发展的抱负和信心。但是,现在有些学生抱着混日子的思想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这种思想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更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理想和信念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德育为内容,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和带动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信念。

  。

  

  

篇二: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基层反映“双减”政策后教育培训机构面临重重困难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后,大量教育培训机构生存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一、培训机构生存艰难。近年来,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__街道目前已有__家教培机构,行业竞争压力较大。近期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所有教培机构全部关闭,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__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培训机构目前面临多种困难,主要是收入减少、场地租金压力和人工成本,现在收取的学费也按照比例退还了,但是房租依然要付,老师虽暂停工作,但是为了安定老师不流动,每月工资和社保还是正常支付,生存压力很大”。该负责人对未来的前景也不乐观,“国家政策出台后,学科类培训受到很大限制,一些老师都在观望,担心今后课时会锐减,收入也将大幅减少,有的已经开始考虑跳槽,想考进公办学校。而且疫情还在继续,后续的影响还很难预测”。

  二、机构转型存在困难。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所有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都面临转型的问题,但转型为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或线上教育培训并非易事。__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主要考虑转为艺术类培训或者进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涉及到新的领域原来的老师是否能胜任,而且大家都转型做非学科类教育培训,面临的竞争压力会更大。而且如果开设线上培训,之前老师没有接触过线上教育,不适应线上教学的环境和风格,原来的课程是不可能直接移植到线上环境的”。

  三、行业需求仍然存在。现在家长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是想提高孩子的竞争能力,所谓“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在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后,一些家长更加焦虑了。__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通过和一些家长的沟通,能够感受到他们无力对孩子进行课业辅导的担心”。__托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现在所有机构都关停了,好多家长是双职工,没人照顾孩子,孩子因为疫情也不能及时送回老家,家长们天天问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托管”。

  期盼建议:一是出台相关减免政策。教培机构希望能够获得如房租、水电费补贴等政策支持,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减免相关税收。二是出台房租退租相关规定。此次一些教培机构的停办并非主观因素,而是受国家政策及疫情影响,属于不可抗力,教培机构希望退租时不应承担违约赔偿责任,且房东应退还押金和未使用部分的预付租金。三是搭建人员安置平台。大量教培机构教师面临失业,建议搭建平台为这些失业人员提供就业、转岗信息,提供更多的机会招聘至公办学校工作。

  

篇三: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双减”之下教育还要迎接哪些挑战

  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时政)》2021年第10期

  9月1日,北京家长方圆兴奋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新学期,新气象!‘双减’后的北京小学生可以8:10到校,比之前推后了约半个小时。不要小看这半个小时,它让家长和孩子们早上更加从容,体验感极佳!小变化折射出美好的生活,社会的进步就是在这一点一点的体验中感受到的。”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开学前一天,方圆所在的北京给全市的中小学生制定了一张新的作息时间表,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

  “双减”下的首个新学期,不仅是北京,全国不少地方都给中小学生及家长送上了一份开学“大礼”:孩子早上上学的时间推迟了,可以多睡一会儿了;下午放学的时间也错后了,家长们不用再“翘班”接孩子了;孩子们不用再做那些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晚上不用熬夜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周末不用再坐在培训班里加入“内卷”的大流……

  今年的新学年确实与往年不太一样。

  不过,“双减”政策并不是简单地调整学校作息时间,甚至也不仅仅是给学生减负,其目标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而最终目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双减”政策是关系到教育方方面面的复杂工程,而当前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多年积累而成的,显然,要想达到“双减”政策的最终目标,教育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路狂奔的校外培训能否真正“熄火”

  这些年来,校外培训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的重要来源。

  “我们每五年都会做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发展的研究,结果发现,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2005年填答问卷的少年儿童基本都是‘90后’,2015年填答问卷少年儿童就是‘00后’了,结果显示,‘00后’周末课外补习的时间是

  ‘90后’的3倍,2005年时孩子们周末补课时间是0.7小时,到了2015年时就变成2.1小时了。”

  成倍增长的学习时间背后是成倍增长的培训市场规模。

  2018年年底教育部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截至发布会召开之前,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其中存在问题的机构有27.3万所。记者梳理教育部官方数据发现,当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总数为21.38万所。也就是说,全国培训机构总量已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量的2倍。

  校外培训快速扩张的背后是资本的“狂舞”。

  “2013年我曾对那些培训机构创办人说,‘如果你们仅仅依靠提高分数是很危险的,是没有未来的’,那些人的回答是:‘如果我们不依靠提升分数,就没有现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资本更看重的是眼前。

  资本裹挟着校外培训机构、机构裹挟着无数孩子和家长,与教育本质渐行渐远,这成了义务教育之痛。

  因此,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是本次“双减”的重中之重。

  中央的“双减”政策提出要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而各地方版的“双减”政策则对此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部署,以上海市为例,要求从严审批培训机构、严格机构投融资、严格限定培训时间、强化培训内容管理、严格机构收费管理、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完善培训机构监管,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并统一登记为双重管理的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按照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不过,一味地“收紧”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现在只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双减’政策对校外培训的影响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储朝晖说。

  在专家看来,之所以要“有待观察”是要看校外培训存在的根源是否还在,“培训乱象的根源是考试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和学校间依然存在着不均衡。”储朝晖说。

  这几年我国一直在对考试和评价进行着改革。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提出,要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大幅压减考试次数、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完善学习过程评价、加强学

  业质量监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等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要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

  不过,专家们认为改革的力度还不够。

  “很多人认为我们的教育评价已经在改革了,其实我们改的只是考试。”储朝晖说,教育评价改革应该包括考试改革、招生改革和考试招生管理体制改革三个层面。但是,多年来改革一直停留在考试层面上,对其他两个层面没有过多的涉及。

  有专家认为,正是因为如此,靠刷题迅速提高分数的校外培训就有了市场。如果单一的评价标准还在,就意味着唯分数论的“土壤”还在,那么,就意味着让一路狂奔的校外培训彻底“熄火”依然是个挑战。

  校內教育能否从此有了底气

  治理了校外,那么校内呢?

  首要的,也是“减”。

  中央“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各地在中央“双减”政策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措施。上海提出严禁对小学一至三年级进行全学区、全区范围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包括学业质量监测);严禁对四至八年级进行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各区若要进行学业质量监测,每学年不超过1次,且只能随机抽样监测,随机抽取的学生比例不超过本年级的30%。

  浙江省提出以“五项管理”(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体质、读物管理——记者注)为抓手,推进以“减作业、增睡眠,减补习、增运动,减刷题、增实践”为重点的减负行动。

  北京市则提出,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实验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7月份,教育部提出要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在新学期开始了“升级版”的课后服务。

  学生的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学生都回到校园了,那么之后呢?

  “减”并不是“双减”政策的根本之意,正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奕所说,“我们不仅要‘治乱、减负、防风险’,更要‘改革、转型、促提升’。”

  当学生都回归到校园,对学校教育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一位中学团委老师这样描述“双减”政策出台之前的情景:“我最怕组织放学后的活动,一场篮球赛一会儿被家长接走一个、一会儿被家长接走一个,都是上课外班的。”

  不过学生和家长的理由也很充分。

  “这几年我在学校从来没有听懂过物理课,老师就按照自己的节奏讲,没听明白也找不到老师。课外班不一样,自己有做得不对的题,老师比我还着急,总是抓住我让我改错。”北京一名初中生王峰说。

  对学校教学来说还要迎接更多更大的挑战。

  “如果学校教学质量不好,在新的需求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学科培训依然有可能死灰复燃。”储朝晖说。

  因此,提质增效,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确保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才是把学生留住的底气,才能真正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而增加这种底气的关键,“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是否能达到优质均衡,教学质量、效能是否得到有效提升。”储朝晖说。

  “双减”政策出台后,为了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各地纷纷进行了尝试。

  李奕介绍,从新学期开始北京市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轮岗。凡是距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公立学校在编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北京市汇文中学的李宝萍是一名资深的英语骨干教师,去年开始到集团内到垂杨柳校区轮岗,负责初中、高中英語组的教学指导工作。她不仅要听课、评课,还让身边的老师们到自己的课堂听课,提供示范。通过一年的努力,分校学生的英语成绩又了显著的提高。

  事实证明,当轮岗常态化、制度化之后,确实能成为均衡校际差距的有效措施。

  不过,有专家指出,轮岗真正做到常态化、制度化依然存在很大的挑战,其最大的挑战就是各地依然存在的“强校”“弱校”“优质校”“普通校”的差别。“现在学校还能分出三六九等,只要这种等级存在教师轮岗就会遇到阻力,而且学校之间的差距越大阻力就会越大。”储朝晖说。

  “鸡娃”的家长能否彻底“偃旗息鼓”

  校外培训机构得到了治理、学生的校内负担减轻了,那么“鸡娃”的家长是否就可以“躺平”了?

  “之前孩子班上基本90%都在补课,我们当然也补,如果不补就会落后。”广东省东莞市的李女士说,她的孩子现在上初一。暑假的时候,她给孩子报了线上的数学班,“双减”政策出台后,李女士说要“等等看”,“如果大家都不能补的话也好,孩子学习压力的确很大。”

  不少家长跟李女士相同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一方面庆幸国家终于出台政策治理让孩子越来越累的校外培训,另一方面也在隐隐的担心仅靠学校否能让自己的孩子在跟别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不过也有些家长态度比较“激进”。

  北京的家长陈冉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从孩子很小起陈冉就让他在一家著名英语培训机构学习,“双减”政策出台之后,她便在家长群里发了这样的文字:“终于不用上培训班了,孩子可以有快乐童年了。”没想到,很快有家长回复:“小明上了普高,小红上了职高,他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吗?别傻了,只要高考还在,人家的孩子能上清华、北大,你家孩子不能?”

  这样的言论一出,群里原本轻松的气氛立刻没有了,一些家长们开始商量着如何“攒班”。

  这就是传说中的剧场效应。在剧场看电影,前排的人站起来了,后面的人能不站起来吗?结果是,大家都站起来了,谁都不敢再坐下。

  家长的观念亟须转变,要站在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待教育,而不是只把目光关注到一个知识点、一次考试上。

  中央的“双减”政策也提出要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教育部门要会同妇联等部门,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不过,仅有政策条文还不够。还要在家长心目中真正树立起对政策的信心,其实家长的疑虑是政策是否能真正落实到位。这就要求各地能将“双减”政策分解得更加细化,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完善细则,让家长们对政策放心。

  “转变家长的观念的同时后续的政策一定要及时跟上。”孙宏艳说,“双减”之后有了时间,“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还是有区别的,“都说孩子们可以多运动了,但是他们能到哪里运动?哪里能让孩子科学安全的运动?这些问题都应该迅速解决。”(应采访对象要求,学生和家长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樊未晨苏菁菁/文)

  

  

篇四: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

  摘要: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学校教育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义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学科之一,学校体育的发展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系统通过研读双减相关政策,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改革提供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双减政策,学校体育,发展建议

  当前学校的义务教育最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日益加重的学习负担,高度的社会压力导致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过度的教育,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学生心理压力巨大等问题都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当今社会与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想过措施用于减轻学生负担,但是收效甚微。鉴于此,国家在2021年颁布了“双减政策”,回应了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双减”政策的时代背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学生的自身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社会内卷现象,各类校外补习班,培训班,兴趣班多如牛毛,培训费用过高导致家庭压力巨大,导致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为此,国家主动关注民生所向,出台“双减”政策,减少限制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保证校内教育的质量,旨在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巨大的学业负担以及心理压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竞争氛围。

  二、“双减”政策为学校体育发展创造条件

  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面向的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学科,但是该文件的出台却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改革的春风。首先,“双减”政策为学生争取到了更多的体育运动时间。在过去学生的主要精力全部集中在文化课的学习上,

  学生只有短暂固定的时间用于休息与运动,长期睡眠不足加上缺乏运动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到影响。长期埋身于课桌,没有给足身体充足的休息时间,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拖垮身体,健康是人类参与其他一切事物的前提,身体累坏了那学习自然也会落后,这是恶性循环。“双减”政策的提出明文规定限制了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时间与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这就为学生留下了更充足的空间,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这对于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的学生意义重大。其次,“双减”政策的出台让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精力去做之前没有时间完成的事情。当学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运动时,他们的精神状态会更加愉悦,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当学生得到充足的体育锻炼,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利于文化课的学习。因此,从各方面来讲,“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双减”政策下学校体育发展的方法与建议

  鉴于当下教育界正在进行积极的教育改革,学校体育也应该跟上改革的步伐,借着改革的东风,更快的实现学科发展。

  1.完善学校课外体育设施,提高体育服务质量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上文化课以外,课后服务质量更倾向结合体育领域。课外的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很多学校因为缺乏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体育设施也没有较高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因此,我们指出,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应该从学校层面上提高重视,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相关教师的职业素养培训,鼓励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以此提高学校的课外体育服务质量。

  1.积极组建校内体育文化社团

  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应该向文化课那样被束缚,应该更加多样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建立相关体育社团,大家自己交流,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

  性。而在社团生活正,大家聚集在一起,除了发展自身的体育技能以外,也可以发展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强化学生的责任感。目前高校当中已经建立了多种多样的社团,包括街舞、羽毛球、篮球等,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义务教育阶段仍然欠缺,因此,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希望学校能够积极推动校内体育社团的建立,推动体育文化的发展。

  1.重视家庭教育,家校共育

  学生目前最大的接触群体一是学校而是家庭,除了在学校中给予学生体育发展的空间意外,家庭也应该积极承担教育责任,鼓励孩子多参与体育运动,只有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学生创造更好的体育氛围。

  结束语

  “双减”政策是教育界发展必经的改革之路,是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学校体育一定要抓住机会,吸取过去改革的经验,创新改革思维,解决当下学校体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积极发展身体素质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包其木格."双减"政策下,怎样把体育运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J].启迪与智慧:下,2021(11):1.

  [2]朱云.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1(18):0129-0130.

  [3]《体育教学》编辑部.《体育教学》热点话题:"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联合开展体育锻炼研究[J].体育教学,2021,41(11):3.

  [4]丁锋整理,夏锦阳整理."双减"背景下体育教师角色嬗变[J].中国学校体育,2021,40(9):2.

  

  

篇五: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双减”下的学校教学管理

  摘要:随着国家“双降”策略的深入推进,强化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学校是双减,工作的主要责任者,不仅要主动出击,取得成绩,还要制定科学的政策。提高课堂效率、完善作业设计、提升课后服务、落实研究与评价、夯实教学管理基础是实施“双减”政策的关键。

  关键词:双减政策;学校;教学管理

  校领导和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发展和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辅助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角色。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相对其他教师而言更大,也更繁琐。特别是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中,如何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素养发展,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建设,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弊端

  (一)学校对个人作风认识不周全

  在当前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部分班主任存在有传统的教学心理和管理思维,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习惯性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在设定管理制度的时候对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参考不足,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对其他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负担考虑较少。而且,部分班主任在言行举止上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如对学生的语言指导较为简单、对班级管理的手段较为单一。这一现象的发生严重阻碍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影响到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因此,对学校的个人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正与优化,是实现学校班级管理有效性提升的重要举措。

  (二)对学生关注度不高

  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中,少部分学校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执行班级管理计划、开发班级管理思路时,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和学习问题了解深度远远不够,因此设计出来的班级管理制度与制定的班级管理计划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和学习诉求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和教师的思维会建立在两个维度上,教师设计的管理制度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且无法为学生提供保障,而学生接受管理的能力和思维也会在这样背景下大打折扣。所以,从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来分析,重点加强学校对班级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此,学校需要将之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并提出全新的管理看法和改革意见。

  1.对家校合作应用性不强

  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中,由于担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和思维上的固化,会重点对学生进行制度的熏陶和灌输。殊不知,在这一背景下,学生接受管理的意识会不断下降,会强化被约束的心理认知。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时候没有将学生的家庭带入到其中,且没有做好家校合作的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和方法应用。因此,应在教师管理和家庭管理工作的双向开展中,学生接受管理的时间线才能得到延长,且接受管理的认知和素养才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和发展。通过家校合作双管齐下的管理方法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范围的拓展和区域的延伸,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种由内而外的良性管理机制,且能够让学生在这一管理模式中得到有效的人格发展和品质建设,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能,提升学生的直觉意识,改变学生的被管理态度有着重要的帮助和引导意义。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学管理策略

  (一)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充分认清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体,还是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地位,构建平等的

  师生关系。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如果学校采用高高在上的班级管理态度,那么便很有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便会严重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对此,学校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首先需要真正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并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校的管理能力,才能切实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

  1.重视家校合作教育

  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应用家校合作的管理办法对教学管理模式做出调整和优化。学校要主动的、积极的带动起学生家长的责任意识,通过构建协同管理机制的方法,将班级管理制度融入到家庭管理方案中进行应用,以此提升学生接受管理的思维。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获得来自于学校的管理与约束,而且在家庭中同样可以接受到来自于学校、班主任和家长的协同管理。这样,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个人素养、人格品质、道德思维会得到稳定的提升和进步。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作为一线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明确自身职责,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与行为表现的考察,以关爱而非对立的态度来与学生相处,充分肯定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性价值,逐步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成效,实现“双减”政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袁磊,雷敏,张淑鑫,覃颖,黄宁.把脉"双减"政策构建在线教育信息安全体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02(05):0138-0139.

  [2]肖友姣."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提质的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21,05(01):0112-0113.

  [3]国瑾."双减"政策下的教培机构[J].商周刊.2021,05(16):015-016.

  

  

篇六: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双减”政策下的乡村学校面临的处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变得越来越高。面对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的政策。但我国乡村部分地区的教育仍然比较落后,学生的素质教育还是欠缺,本篇文章将分析在双减政策下,我国乡村教育所面临的处境,以及如何加强乡村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育出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乡村学校教育;双减政策;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乡村生活水平以及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我国以往的教育观念不仅仅出现在城市,在乡村也深受家长追捧,大量的农村孩子随着进城务工大军而走入了城镇当中,原先乡里最热闹的学校已经失去往日的风采,有一些学校甚至人去楼空,只剩下二三十名学生,教师只能陪着这些留守儿童坚守阵地。这样的教育现象就给我国乡村教育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所以如今面临着我国的双减政策,那么乡村教育如何进行发展与改革是广大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篇文章就将分析双减政策下乡村学校内的教育问题,以此来对其进行解决。

  1我国目前乡村学校教育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

  如今我国目前大部分的乡村学校,在教育的过程当中都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我国近几年来国家义务教育工程以及面对农村的政策有许多国家的大量的财力与物力都投入到了农村地区,有很多乡村学校在建造完学校之后却没有学生,还有一些地方虽然办成了教学点,但是只招收一二年级的学生,有的只能撤编到乡镇中心校,只剩下空旷的教室以及满园的杂草。有一些乡村地区,只有五六个教师在坚持,这样就导致大部分乡村学校在教育的过程当中难以维持现状,很难进行具体教育。大部分教师面对这样的现象也都没有较强的积极性。导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我国近几年来为乡村学校的建设投入了大量

  的人力与财力,但是面对这样的状况就使这些资源进行了大量的浪费,既没有改变乡村学校的现状,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使其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浪费了我国大量的教育资源。

  除此之外,在乡村教育的过程当中,还有着大批量的留守儿童,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将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童年原本应该是儿童一生当中最灿烂最幸福的年纪,应该有集体的活动,有同学朋友的陪伴,在大集体中快乐成长,这是每一个孩子童年都应该具备的场景。可是如今面对着身边同伴一个个离校,班里的同学变得越来越少,课间活动的时候都很难找到玩伴来进行活动,这样就会导致儿童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失败感与挫败感。由于学生的稀少,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孩子们没有声音,下课后也特别静谧,导致这样的校园环境不适合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流露出空洞无助的目光,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无法使学生感受到在校园内集体生活的幸福感。而且大部分的儿童都是留守儿童,没有家庭的关爱,在学校内也不能够感受到关爱与关心,这样就使学生的生活环境处于较为低下的状态,无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重点培养,导致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由于这些儿童大多数都是和爷爷奶奶们一起生活,没有父母的帮助,在日常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很难拥有巨大的提高,使其生活比较困难。

  在乡村地区学生择校就会导致农村家长负担比较重。如今一到开学季节,大部分家长都为了孩子的教育,想方设法地想把孩子转移到乡镇中心校进行上学,或者是县城进行上学。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很难在生活上进行自理,必须要拥有家长的陪伴照料,才可以使孩子在较远地方进行上学,于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又一次分开,他们到乡镇上另起炉灶照看学生,一个家庭被分成了好几块,经济与生活的负担也变得越来越重,有的地方的农田虽然已经种上了,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并没有人对其进行管理,有的干脆不种了,致使很多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重返贫困。

  2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对我国目前乡村学校所面临的处境进行解决

  首先每一个学校都应该加强其内部教师的素质并且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到学生来在此进行读书。每一个学校都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

  让教师能够树立奉献意识,使其能够积极投身到乡村学校教学过程当中。面对小班额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由于教师批改作业量较少,所以更能对学生进行1对1的辅导,这样将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使学生学习效果能够进一步加强。所以每一个学校都要加强教师的责任心与爱心,只有赢得了社会与家长的肯定与支持,才能够扩大校园,加强教育规模,使学校内可以有学生来进行学习。

  在我国部分乡村地区大多数都会由于学校办公经费较少,导致建设校园的过程当中容易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从而使大部分的校园都会给人荒凉衰败的感觉。所以必须要加强校园的美化工作,使其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管理者可以根据乡村地区的地域优点,动员学生和家长献计献策,在农家院里种牡丹、兰草等多种花卉,闲置的土地还可以种植四季蔬菜、土豆等农作物,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的生活需求,也可以美化校园,使校园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学校是学生生活实践教育的良好阵地,所以一个温馨舒适的校园将能够给学生较大的感染,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产生恋恋不舍的感觉,从而留在乡村进行教育。如今在农村地区,有一些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对学生布置大量的课下作业,这样就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进行相应的娱乐活动,会导致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够良好发展。所以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为学生减少一些作业负担,利用农村地区的天然条件来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课下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课下活动中学习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够娱乐学习。

  在我国目前一些乡村地区会出现师资短缺的现象,特别是很少有专业人才到乡村地区来进行教育,因此国家法定的课程不能够开启或者是有一些课程只是表面文章,并没有实际的教学效果,在学校内经常上的那几门课也都是主课,很难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较为落后,很难有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国乡村地区学生流失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积极发掘自身的资源,切合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的眼界,掌握必备的技能,为其提供良好发展的平台,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一些学校虽然班级人数较少,只有几十个学生,但是教师在进行上课的过程当中也不应该有敷衍了事的状态,更应该对其进行全面教学,给予其针对性地指导,还可以对于一些体育课和美术课集合几个班级一起上,这样既可以解决教师短缺的问题,也可以使教师感受到教学的快乐。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美好,加强学生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乡村地区由于资金缺少,师资力量也比较短缺,所以在开展各种各样活动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展开,例如就可以不向学生颁发奖品,只让学生感受到荣誉以及集体活动的快乐。教师在举办活动的过程当中就可以采取赛跑、踢毽子、爬山、挖野菜这样的校外活动,只要组织得当、措施得力,就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在学校内获得较为愉快的学习。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地区的教育也应该被广泛关注。如今在我国乡村学校教育的过程当中,虽然会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只要学校与国家可以共同努力,在双减政策下来对其进行改革,那么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学校教育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我国乡村地区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陆超祥.中小学教师感知边缘化问卷编制及其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70.

  [2]尚丽楠.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生存状态研究--基于S小学的实地调查[D].山西大学,2018.

  [3]卫瑾.农村小规模寄宿制学校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以临汾市D中心学校为例[D].山西师范大学,2020.

  [4]娄宏杰.农村小学初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H县为例[D].河南师范大学,2020.

  

  

篇七: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5扬正确的教育评价观学校家庭要从唯分数论转向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更多开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增加美育艺术类体育运动类科学创造类劳动实践类品德修养类课程占比

  “双减”之后学校该如何做

  “双减”政策是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XXX,XXX和政协委员XXXX等,不约而同聚焦“双减”政策,积极建言献策。

  减少教师非核心工作在政协委员XXX看来,“双减”工作看似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其实是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双减”政策能否落地见效,关键还是看学校如何积极作为,扛起减负增效的改革重担。她认为,必须增强内涵发展认识。“这不仅仅是针对‘双减’,同时也是对现正存在的‘学校为提高中考升学率,临近初三争夺优秀生源’非公平教学现象提出思考。”因此,XXX建议,相关部门应指导各校树立内涵发展观念,指导学校按照“双减”工作的要求,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从而增加自身“升学率”数据。同时,她认为减少教师非核心工作也是至关重要。她告诉记者,为适应新教育理念和形势的发展,教师承受的压力增大,而且教师迎接各种检查、会议和通知落实也越来越多,渐渐偏离了教书育人的主线。“双减”之后,教师在校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均增大。为减轻在职教师工作压力,保障教师合理休息时间,让他们有充足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XXX建议,适当增加延时补贴、聘请退休教师或见习教师到校参与课后延学服务等方式,其中见习教师的“从教经历”可作为正式入职教师行业的“加分项”。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制度,根据教师工作成果加大激励力度。

  独立开设美育必修课和XXX一样,XXX市政协委员XXX也带来了关于“双减”政策的提案。他认为,“双减”是“减负担”而非“减能力”,因此加强美育是刚需,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这样美育才有望成为孩子们的基础教育。XXX坦言,当前XXX仍面临着美育师资缺乏、无统一课程标准及教材、场地器材受限等诸多困难。因此,他建议,独立开设美育必修课,明确中小学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加强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案例编写。完善美育评价体系,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完善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美育教师,每年按一定比例招聘美育教师,加强现有美育教师的培训。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纳入地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引导鼓励与周边学校、社区设施场馆共享。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建设一批城市和社区公共文化项目。建立美育薄弱学校帮扶机制,加强城乡校际交流,共享优质线上资源。扭转家庭的教育成才观“双减”之下,如何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XXX市委会在提案《关于在“双减”背景下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建议》中提出,近年来,XXX市素质教育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放眼全国,特别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XXX市委会分析道,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教育评价体系存在偏差,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误区,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素质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个人共同的努力和推动才能真正见效。民进南昌市委会建议,弘扬正确的教育评价观,学校、家庭要从“唯分数论”转向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更多开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增加美育艺术类、体育运动类、科学创造类、劳动实践类、品德修养类课程占比。

  同时,扭转家庭的教育成才观。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要充分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自身的兴趣,发挥其优势进行培养。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成绩的事迹,提倡“行行出状元”,某方面技能做精做专同样是成功的体现,同样能为国家、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加大校内外素质教育投入。在服务内容方面,可以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以及社团、兴趣小组活动等。健全升学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市级、区县级激励与奖励政策的方式,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成果予以适度的激励,把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特别是综合素质纳入教师业绩奖励考核体系;表彰奖励在全国、全省青少年非学科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少年,出台针对优秀获奖选手的入学降分录取政策,同时加大对政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

  

  

篇八: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双减”工作具体措施、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总结

  我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学校作为落实主体,通过引导教师、家长充分认识“双减”工作的目的意义,明确各自责任,抓住重点,稳扎稳打,努力使“双减”目标一步步落实见效。

  一、具体措施1.方案统领做法。根据教育局加强五项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我校制定了“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分项管理实施细则,拟定了课后服务实施方案。2.责任分层压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管理领导小组。由各处室主任承担相关项目责任人,由x位科级长与x位班主任、相关教师若干名承担组员,层层落实了管理责任。3.宣传全面铺开。首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做到学校领导、教师全员学习,学习全部文件内容。其次向学生和家长做好宣传,广而告之。通过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家长群、致家长的一封信等不同形式积极教育引导,争取让人人都了解“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内容。4.管理全程跟进。“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校长。我校全体工作人员一边提高认识,一边细化管理措施,综合施策,重在执行和监督。(1)专项专人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具体措施。

  (2)召开全校教师大会传达相关文件内容,做到人人知晓。并通过班主任群转发相关文件给学生家长。

  (3)每个月,我校都会对“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做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整改。

  (4)学校已把“五项管理”列为日常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常抓不懈。

  二、取得成效1.五项管理对于五项管理(包括作业、手机、阅读、睡眠、体质),我校的宣传工作铺开面广,宣传渠道多样,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管理方面,我校能够按照制订的方案,成立工作小组,压实责任,层层落实把关,目前管理周密未出现漏洞,以下两方面成效尤为突出。(1)作业管理。各学科组围绕“作业设计”开展校本研修,通过深入解读教材提升备课质量,优化学科作业的针对性以及题型的灵活度。95%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比“双减”实施前明显减少了。(2)体质管理。我校大力加强体育建设,助力学生品格塑造。致力于“减负提质”下的体育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更多自由支配时间里因体育运动而增强体魄、砥砺德行、磨炼意志,从根本上增强了学生面对未来学习与生活压力时的耐挫力和意志力。2.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工作已开展第4个年头,具有一定规模与管理经验。我

  们每学期开展课后服务前,必定会按政策向家长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在了解清楚活动方案的基础上自愿选择参与。开展活动三年多以来,的确为广大有需求的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也对学生的素质提升与全面发展起到了有力的补充。

  由于疫情关系,去年的课后服务只能开展基础的作业辅导。在课后服务中,教师们细致、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学校自主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90%的家长对课后服务质量表示满意。

  三、存在问题目前,我校在作业、手机、睡眠、读物、体质、考试及课后服务管理方面校内落实较为到位,校内师生能够提高思想,统一认识,但校外家长的认识与配合度仍有待提高。1.五项管理(1)作业方面。学校坚持公示作业接受检查监督,坚持不在群中发布作业信息,有一部分自称很忙的家长(约10%)反映:学生作业只通过作业登记本记录,不能通过群提示,尽管老师很耐心私聊告知,但家长仍认为获取信息很不方便。(2)中小学生的睡眠90%以上能够等到保障,但仍有个别做生意到深夜的家长经常忽视对孩子睡眠的家庭保障。2.课后服务。虽然课后服务帮助广大有需求的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但仍有少部分家长对教育部门的课后服务政策及细则缺乏深刻认识,导致学校在宣传方面无法做到令每位家长都满意。

  

  

篇九: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基层反映:“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实施以来,中小学生作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市场也得到一定的整治。然而,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甚至引发了新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学校人员配置不合理,课后服务不到位。双减意见中着重提到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现阶段学校人员结构明显不合理。学校老师的人员结构配置以学科类教育老师为主,一些课后素质教育培养课程主要以学科型老师兼任,质量参差不齐,依赖老师个人素质水平,其投入时间精力不足,专业性也同专门的老师有较大差距。农村地区中小学问题更甚,部分老师甚至兼任多门课程。因此大部分学校目前课后服务内容主要以体育锻炼为主,缺乏更多类型课后服务。2.升学压力巨大,作业减负难落实。当前中考已经实施分流制度,高中升学率不超过50%,中小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因此老师为了中小学生成绩,不敢少布置作业;家长为了提升孩子成绩,要求老师多布置作业;有些学生因不满意成绩,主动做课外作业。意见实施以后,作业量并没有得到明显减少。作业减负成了口号,无法落实。3.课外培训质量良莠不齐,评价标准缺乏。目前主要培训机构总

  体而言,课程类型众多,有艺术课程、文化课程。总体供不应求,许多课程甚至需要家长提前预约。各类课外培训质量良莠不齐,缺乏评价标准。许多家长抱着打发孩子时间的目的,而非真正为了提升孩子的文体艺术素养。

  二、基层建议1.加大中小学经费投入,优化中小学教师配置。教育部门要加大中小学经费投入,加大文体教具投入,在招聘教师时,设置更多素质教育老师岗位。针对农村中小学,建议借鉴武汉市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定期开展城市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教师交流2.合理设计作业量,提高作业布置质量。学校老师要合理设计作业,不盲目增加作业量,根据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做到有针对性,有侧重点,有质量。用作业的质量代替作业的数量。3.规范课外培训机构,建立统一的定价标准。教育部门连同学校,要开展公益性质的托管、文体培训,利用好学校的资源优势,提供更多类型的课后服务。监管部门要摸排清楚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加强对课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协助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提高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制定服务价格上限,完善服务评价体系,规范服务内容,提升培训机构服务质量,对不符合标准不规范的校外服务机构进行取缔。

  

  

篇十: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双减政策下小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就是学校,为确保学校之中的“双减”工作能够顺利推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促进作用,实现减负提质的目的,关键所在就是要注重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结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教学实际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提质的同时,切实关注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确保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双减政策下小学教学现状,之后探讨了教学优化对策,希望能为小学阶段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教学;现状;对策

  一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而从上世纪中以来,我国教育始终致力于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学习负担有效减轻。2021年7月,双减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强调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的全面减轻,随之全社会再次高度关注起减负,此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要思索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如何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确保学生学业减负不减质的目的切实达成。对此,双减政策下小学教学现状和对策探讨的现实意义重大。

  1.小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陈旧

  从当下一些教师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通常是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侧重点,所以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灌注,导致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培养遭到忽视,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且为了促进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课堂上呈现出了教师滔滔不绝讲知识点和讲解做题技巧等现象,而学生则被动听教师讲。[1]此种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在当代十分落后,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

  展,同时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往往会将学生当作学习、考试的机器来对待,并未意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导致学生个性被磨灭,长此以往,必然会致使学生核心竞争力随之降低,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1.学生面临沉重课业负担

  因过分重视学生学习成绩,所以教师为学生夯实基础提供辅助时,通常会将大量课堂作业布置给学生,且希望能通过大量练习帮助学生所学知识有效巩固,且从小学阶段情况来看,基本各科目都存在此种现象。所以,学生课后往往面临各式各样、大量的学科作业内容,此时学生做作业时,不仅会面临巨大压力,同时受烦躁等不良心理影响,也难以保障作业的质量,所以教师原本期待的借助题海战术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阅读、学习等技巧的目标,会因学生并未合理自主安排时间、并未充分利用时间等,难以实现预期的课后学习效果,也会导致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一种抵触情绪由此滋生。

  1.双减政策下小学教学对策探讨

  1.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多数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教师课程教学内容并未做到理解,且对知识的学习存在恐惧心理。面对此种情况,为帮助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畏难、抵触等情绪有效化解,需要教师注重课程设计的丰富,基于知识的不断总结和精炼,加之对各种高效课堂进行主动借鉴,促进自身教学素养的提高,确保以往枯燥的课堂教学能够向互动性、趣味性方面转变[2]。与此同时,教师也应重视自身教育岗位上的不断发展,确保更好地应对各种教学考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各种教学需求相符。为实现该方面目标,学校就要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并为教师教学策略上的不断创新、优化、改进提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此时家长也会减少给孩子报额外培训机构的行为,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开展信息化的教学、丰富教学资源

  当今社会已全面普及的信息化,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多数学生家庭之中已经充分具备网络通信条件,所以教师应基于各种线上平台的利用,加之结合互联网将更多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如名校课堂及习题资料等,确保一些有需要的学生能轻松获得满足自己实际需求的各种学习资料,并与更多优秀的教学体验近距离接触。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解决以往教学资源不平均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师生接触更多名校、名师教学方法的同时,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3]。“双减”政策注重的一个内容就是要帮助学生课业负担切实减轻,而教师将优秀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情况下,可自主登录线上平台围绕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搜索,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以往盲目焦虑的现象有效避免,同时也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1.灵活布置课后任务、关注综合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意识到,与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相比,更重要的往往是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所以教师设计、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要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方面提高关注程度,要为学生做作业时能够做到自主完成提供保障[4]。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一些学科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对学生的心态进行考验,也会对学生面对困难时的解决方式予以重点关注,此时教师布置作业时要与学生心理健康充分结合,一旦课业负担过重,会导致学生自我放松的时间被占用。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但小学生的天性是玩乐,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玩乐和学习之间关系的有效平衡,只有学生在玩乐和学习这两方面的发展呈现出均衡状态,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促进作用,所以教师不应借助家庭作业的布置使学生游戏时间被完全剥夺,可设置一些趣味性、生活化、实践类等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在繁重的书面作业中解脱出来,切合学生需求布置作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减负提质。

  结束语: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教学工作开展时,需要教师注意自身育人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要高度关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多样化培训学习活动相结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促进作用,确保课程改革切实深化。而教师要注重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加之丰富课后活动的设计,以此确保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新局面有效开创,借此为青少年成长发展构建科学平台。

  参考文献:

  [1]卢方燕.“双减”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2).

  [2]肖友姣."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提质的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21,28(5):846.

  [3]陈章恒.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文渊(小学版),2021(6):343-344.

  [4]尹苏.小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之我见[J].教育界,2019(36):128129.

  

  

推荐访问:双减政策学校面临的问题 面临 政策 学校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757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