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发改规划】南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5-16 14:49:01

南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南开区加快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八届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规划】南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供大家参考。

【发改规划】南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南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南开区加快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八届九次、区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和《中共南开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南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区委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加快实施“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建设规划,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任务,为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68.37亿元,是2000年的3倍,年均递增24.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05.62亿元,是2000年的2.3倍,年均递增17.8%;区级财政收入达到10.28亿元,是2000年的4.8倍,年均递增37%。全面实现“十五”时期三项经济指标翻一番的目标,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市前列。2005年技工贸生产总值达到16.5亿元,占经济总量的26%。建成一批科技贸易市场和科技“园中园”,提升了科技产业集聚效应。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登记市级科技成果140项,转化实施率达100%。2005年科技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10亿元,年均递增27.3%。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建成IP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网和电子政务网。科普工作深入开展,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称号。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进步监测连续六年保持市区第一。

——服务业蓬勃兴起,商贸集聚效应日益增强。2005年以商贸业为主的服务业生产总值达到53.4亿元,占经济总量的78%。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南开节点项目和大型商业群的建设,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增强了中心城区商贸业的竞争力。现代消费业态的形成,满足了新的消费需求。各类专业市场的扩大,发挥了较强的集散作用。现代服务中心和律师大厦的建成,促进了中介服务业的发展。一批文物古迹的修复利用,提升了商贸旅游设施的档次。以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和纪念建城600周年等系列活动为标志的节会经济,带动了与国内外的经贸往来。

——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区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和挂靠企业脱钩转制基本完成。区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体制初步建立,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劳动力、人才、房地产、技术等要素市场不断规范,发挥了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生产总值达到31.2亿元,占经济总量的49%,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创历史新水平。招商引资协议额累计达到270亿元,到位额累计达到162亿元,其中完成合同外资额2.37亿美元,资金到位额2.39亿美元,分别比“十五”计划增长137%和298%。吸引市外资金协议额63亿元,实际到位额43亿元,分别比“十五”计划增长80%和186%。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组织和个人在我区投资,其中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达30个,大型出口企业20多家,出口创汇2.37亿美元。

——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累计拆除各类房屋261.5万平米,全面完成成片危陋房屋改造任务,老城厢地区的拆迁改造,创造了天津市危改史上拆迁面积最大、拆迁速度最快、资金投入最多、群众受益面最广的历史纪录。全面启动老城厢和奥林匹克中心等地区的规划建设,已建大型公建项目近百万平方米,新建住宅700万平方米。住宅供热面积2040万平方米,热化率达97%,集中供热率达89.9%。新建和改造道路203条,地铁一号线工程基本完成,快速路南开段正式启动。新建绿地366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29.8%,绿化覆盖率37.5%,人均绿地达到8.6平方米。综合整修旧楼区311万平方米,近30万人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全面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促进了市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积极开展环保六大工程,环保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三年获全市第一。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解决一批影响市容环境和干扰群众正常生活的老大难问题。实施津河、卫津河南开段整修及河道景观建设,建成一批大型夜景灯光组团。建成市级卫生区,市容环境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满足群众各项需求。中小学布局调整效果显著,建成43中学等3所示范性高中校。提前一年完成“双高普九”规范化学校建设,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优质教育建设全面展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学前教育水平全市领先,各类教育体系逐步完善。远程教育系统基本形成,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证。加大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力度,建成一批新的医疗服务设施。抗击非典取得全面胜利,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得到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效果突出,获得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继续保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负增长,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成效卓著,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区称号。国防教育、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障工作成绩突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全市率先解决零就业家庭问题,实现“4050”下岗失业人员托底安置,累计新增就业岗位5.6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3万人。首创以行业为依托的公益性再就业公司和低保与再就业联动机制,荣获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得到加强。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初步形成各种服务内容相配套的长效救助机制。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积极推进社会福利事业,认真做好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社会秩序保持稳定。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公民整体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建成一批社区服务设施和精品示范小区,“小五个一”创建活动经验在全市推广。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连续八年获得全国先进文化区称号。认真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连续十年被评为市级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区。全面完成“四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区规划,公民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居民自治工作全面展开,社区居委会建设达到新水平。实施“五网五模式”防控机制,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政府职能转变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全面实施《南开区依法行政实施方案》和《政府工作规则》,完善决策机制,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成全市首家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形成诚信便民高效的服务机制。全面实施招商引资和协税目标责任制,畅通了政府服务企业的渠道。实行新闻发布会和社会听证制度,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各项规定,建设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政府。

(二)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我们面临的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为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带来了新的机遇。科技进步与创新速度的日新月异,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必要条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开辟了更大空间。特别是国务院把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为加快天津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北方重要经济中心建设步伐、促进环渤海区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为我区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我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今后发展提供了经验,积蓄了后劲。同时,我们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由于土地资源逐步减少,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调整产业结构、整合区域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矛盾更加复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需要破解的难题仍然很多。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主动顺应时代要求,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推进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我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第三阶段建设规划,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构建和谐南开,建设文明城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遵循原则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化解不利因素,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构建和谐南开的物质基础;

——坚持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把科技创新与跨越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坚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促进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使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利用外资质量,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满足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在推进社会和谐中促改革、求发展、保稳定。

(三)奋斗目标

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和地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体制创新与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升;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水平,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全面完成“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建设规划,把我区建设成为特色突出、实力雄厚、和谐文明的现代化新南开。

三、经济发展

“十一五”时期,要突出规划在发展战略中的龙头地位和综合调控作用,利用区位优势完善“六区三带”功能布局。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把握滨海新区加快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科技型经济,以完善城市功能为标志的服务型经济,以丰富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型经济,以参与地区竞争为目标的开放型经济,形成符合中心城区功能要求的经济结构和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优势产业群。

(一)发展速度到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区级财政收入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年均递增15%,其中区级财政收入超过20亿元。

(二)功能布局建设鼓楼、古文化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商贸区;建设西南角、南京路地区的商业商务区;建设红旗路以西地区的生产资料物流、科技型都市工业区;建设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区的南开科技园区;建设水上公园地区的都市旅游商贸区;建设奥林匹克中心地区的健身会展商务区。建设鞍山西道—白堤路科技贸易街、长江汽车贸易街、南马路-黄河道标志路,形成多功能组团、点线结合的“六区三带”功能布局。

(三)重点发展产业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政策区的优势,坚持以科贸为先导,以科技研发为后盾,以科技工业为支撑,把南开科技园建成集科技信息、商贸物流、科技孵化、中试生产于一体的高水平、高贡献率的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鼓励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加工、医疗器械、日用化妆品等产业,推动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技工贸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0%以上,占经济总量比重提高到40%。以红旗路以西地区开发建设为重点,以产业链为纽带,加快实施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发展科技型都市工业。扶持区域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做大做强;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技术产品;发展与专业市场相配套的加工制造业,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的科技特色工业小区,形成具有行业产品聚集功能的科技型都市工业群。规划和调整鞍山西道、白堤路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产业融合和多种业态共同发展,高标准建设天津科贸街。有序推进科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荣华时代广场、万兆科技中心、天津科技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加快发展火炬创业园,重点引进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科技企业,增强天津科贸街的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打造“科贸金街”,使其成为天津市乃至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贸易服务展示窗口。

2、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完成老城厢地区开发建设和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南开段工程,形成与东马路商业街、铜锣湾商业广场相联接的旅游商贸服务区,利用西南角地铁和公交枢纽站,建设金润大厦,提升原有商业设施档次,振兴西南角繁华商业区,实现东部地区的强势崛起。建设鞍山西道、白堤路大型科技贸易经营设施,形成科技产品贸易服务集聚区。依托自然生态环境与现代服务设施相结合的优势,建设上谷商业街、弘泽湖畔国际广场等商业设施群,打造天塔、水上公园和奥林匹克中心地区新的商业商务区。沿三马路、南京路、南门外大街等重点地区建设高档楼宇,推动天拖地块科技总部商务区建设,支持天津世贸中心、时代奥城(配套区)、汽车科技发展大厦等在建楼宇建设,改善天津大酒店等现有楼宇的配套设施,建设“皇冠假日”等5座五星级酒店,形成一批集公寓酒店、商务休闲于一体的服务设施群。发挥南开现代服务中心和律师大厦的带动作用,促进律师公证、信息咨询、工程管理、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发展行业协会,发挥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律监管作用。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发展便利店、快餐、封闭菜市场等便民商业设施,发展文化、健身、家政等新型社区服务项目,引进商业集团开设社区连锁店,对社区原有网点设施和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形成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

3、大力发展生产资料物流业

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的原则,不断提高红旗路以西地区开发建设水平,增强辐射功能和竞争力。加快建设新南马路五金机电城,逐步形成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五金机电产品集散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和采购中心。加快建设长江汽贸街,重点发展品牌汽车专营和汽车交易市场,发展汽车配件、汽车装具等相关行业,形成汽车产业物流交易带。规划建设低温冷冻物流中心,整合不锈钢及金属材料市场,引导与新南马路五金机电城等专业市场相配套的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配套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地区规模化、专业化产业链的形成。

4、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

紧紧抓住海河综合开发和协办北京奥运契机,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建设“老城津韵”旅游板块,完成老城厢和古文化街地区建设,保护和修复名人故居,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区。依托天塔、水上公园风景区和周邓纪念馆,加快推进商业休闲、娱乐服务设施建设,形成现代设施与自然风貌相融合的都市旅游商贸区。

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开发并重的方针,依法保护、合理开发、积极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服务产业。充分利用民俗、教育、近代文化和海河文化的资源优势,扩充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办好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鼓楼国际风情节,扩大南开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举办丰富多彩的大型民间活动,做大假日旅游、商务旅游。积极引导区内旅游企业与国内外旅游企业的联合,建立与国外旅行社的营销网络。扶植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扩大旅游产业规模。

四、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

“十一五”期间,要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促进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建立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南开提供体制保障。要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的改革,把制度创新与要素优化组合结合起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运用市场机制营造政策服务环境,支持区域内的国有集体企业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组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政策扶持入手,在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方面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必要服务。支持非公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其不断上规模、上水平,创出特色品牌、优势名牌,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十一五”期间,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总量达到南开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体系。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制企业国有资本参股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将全部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授权管理范围。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程序,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

(二)完善市场体系

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在加强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的同时,着力培养和发展要素市场,提高市场的配置功能,为企业改革和机制创新服务。加速发展技术与信息市场,支持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推进技术交易、科技商品贸易的市场化进程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整合区域人才、劳动力市场资源,形成区域信息共享交流机制,促进人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三)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使政府真正成为优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按照发展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不同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凡市场能自主运行的政府不替代,企业能自主经营的政府不干预,社会能自主管理的政府不包揽。同时运用综合手段加强宏观管理,既要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又要加强对社会投资活动的指导、调控和监管。深入落实《行政许可法》,依法规范政府审批行为,完善行政许可中心超时默许、“一表通”等审批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机制。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能力。坚持不懈地做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各项工作,努力建设规范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公正公开的法制环境、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加大反腐败力度,狠刹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建设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公务员队伍。

(四)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参与、主动融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坚持以规划引导招商、项目推动招商,不断创新中介招商、节会招商、网上招商、基地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把引进外资与促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重点吸引国内外500强等有影响力的企业和具有带动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优势项目,吸引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力争在吸引外资方面有新的突破。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型特点,探索建立我区与周边地区基础设施衔接、支柱产业配套的分工协作体系。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原则,加强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现大联合、大协作、大发展。坚持和完善招商引资和协税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协议额达到250亿元,实际到位额达到150亿元,其中吸引市外资金到位额达到85亿元,利用外资到位额达到3.5亿美元。

五、城市功能与生态环境

“十一五”时期,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加快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努力构造现代化的道路交通体系、能源供应体系和市政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城市载体功能和管理水平。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做好合理保护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城区各项工作,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与社会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格局。

(一)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道路设施建设,形成7横(黄河道、长江道、西湖道、鞍山西道、保山道、复康路、迎水道)3纵(卫津路、红旗路、快速路)的道路网骨架,改善我区道路纵密横疏现象,基本解决道路交通瓶颈问题。推进复康路、密云路、海光寺立交桥和地铁二号线、三号线建设,实现快速路西纵和环线南开区段全线贯通。建设南马路—黄河道标志路,拓宽整修南开三马路、南开五马路,打通广开二马路、南大道、南丰路,修建科研西路、科研东路、大学路,完成区内40条道路设施和50个旧楼区里巷道路改造任务。在复康路建设220KV电站一座,在白堤路、南门西、西北角、东南角建设35KV电站4座。改造中低压管网,更新改造户内天然气管道1万户。做好新建工业、商业、民用户的配套设施,配套率达100%。加大对未供热居民区的补建力度,热化率达到98%,集中供热率达到92%。对排水设施进行大中修改造,重点建设低洼积水片地下排水设施,改造排水管道7500米,铺设雨水管道12.5万米。完成防空防灾指挥中心和人防骨干工程建设,加强对重点人防设施的保护。

(二)公建与住宅建设

继续把房地产业作为重要经济支柱,通过土地资源置换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房地产开发规模力争突破600万平方米,逐步规范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公建与住宅开发建设。建设一批高档商务写字楼宇,为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载体,公建项目在建设总量中的比例力争达到50%。开发生态型智能化高档住宅、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满足居民多层次的住房需求。完成零散危陋平房和重要路段沿街旧楼房的改造任务,整修旧楼区,用市场化手段破解拆迁难题,推动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

(三)城市管理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区为目标,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治理,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继续组织创建市容环境达标街和达标居民区活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依法查处各类违章建筑和占路摊点,全力推动城郊结合部专项治理,以旧楼区改造为契机,基本解决影响市容环境和群众日常生活的老大难问题。扩大道路清扫面积,提高道路机扫率。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改造现有公厕设施,在主干道路、奥运场馆及繁华地区建设一批较高档次公厕。建设沿海河夜景灯光和各繁华商业区、大型公共商业群、特色专业街的灯光组团,整顿规范主干道路两侧街景立面。

(四)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新建住宅、公共建筑和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广企业节能降耗生产技术工艺。加强对区域内工业、服务业及居民的节水管理,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珍惜现有土地资源,按照节约和集约型标准推动土地的综合利用。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建设节约型政府,对全区建设节约型社会负总责,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中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以海河、老城厢地区为重点,以中环线和津河为主轴向两翼扩展,实施绿色家园计划,开发区域内的绿化、湿地资源,形成“六横五纵”网络化的绿色生态格局,全面推进生态宜居城区建设。推进堆山公园、北草坝绿水园和老城厢绿地、奥林匹克广场绿地等地块的绿化建设,形成一批新的园林景观。加强重点道路和河道两侧的绿化建设,推广拆房建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的方法,扩大绿化覆盖率。实现新建绿地286公顷,实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2平方米,绿地率36%,绿化覆盖率45%。全面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大幅减少、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支持利用燃油、燃气等城市清洁能源,发展集中供热。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控制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发展污水集中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提高废水处理回收利用水平。加大对各种污染源的防治,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加强区域噪声监管力度,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2%。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保执法能力。办好“社区环保课堂”,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六、科教兴区与人才战略

“十一五”时期,要充分发挥我区的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全面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加强人才资源建设,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现代教育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科技创新

创建天津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产业和技术转化为重点,加快建设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大学院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社会化的科技服务网络。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增长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广泛参加的科技投入体系,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研发与生产,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普工作体制和机制,建设科技传播中心等科普基础设施,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工作,实现社会化大科普的态势。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建设动态高效、特色新颖的政府门户网站,提供面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各类信息资源,推进公共安全、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卫生、教育等重点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力度,建立严密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

(二)现代教育

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打造南开优质教育品牌,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开放式多样化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适应我区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序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创建一批特色学校,办好示范性高级中学,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教育和管理人才。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各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技术人才。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积极发展以学习型社区为标志的终身教育,建设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以街道社区学校为骨干,以居委会社区教学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广泛开展在职人员培训、再就业人员培训、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不断满足社会各阶层享受教育的需求,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三)人才支撑

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努力营造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环境,全面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构筑南开“人才高地”。加强党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批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一批优秀“拔尖人才”和经济发展急需的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法律、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等专业的优秀技术人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聚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职业化、现代化优秀企业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汇集和引进机制,大力吸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急需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来南开创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形成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不断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七、人民生活

“十一五”期间,要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把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不断扩大劳动就业空间、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科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一)就业与劳动保障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努力营造创业和就业环境,通过改善就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总量,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及时解决零就业家庭问题,全部实现“4050”人员托底安置,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下。把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作为扩大就业的方向,实现扩大就业与发展经济的良性互动。深化低保与再就业联动机制,继续把促进困难群体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做好失业人员接收、登记、培训、再就业安置和低保审批的一站式管理,促进再就业工作和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机结合。通过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鼓励企业招收、免费就业服务等措施,实现就业援助制度化。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就业服务体系的专业化、社会化。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社会保险筹资渠道,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补充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发挥其保生活、促就业的双重作用。完善医疗保险、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立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医疗保险体系。健全以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立新型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二)社会福利与救助

完善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以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以各项优惠政策为支撑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制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保证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逐步扩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内容,在住房、医疗、教育、生活保证等方面落实社会救济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各类养老、孤残儿童救助机构和残疾人福利企业。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暧活动,认真组织对口帮扶,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建立与社区服务相配套的社区互助体系。完善扶残助残机制,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南开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依法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发展慈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发挥慈善机构作用,营造支持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卫生与人口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医疗保健相适应的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调整卫生资源布局,扩建黄河医院,重建妇幼保健院,满足患者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建成八里台街、鼓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一街一中心的总体目标,建成80个社区卫生服务达标示范站,形成网络健全、功能完善、适应居民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改扩建区防病站及口腔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提高疾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应对能力。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提高对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覆盖率和监督频率,增强公共卫生防治能力。普及卫生科普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防病意识,满足居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健全“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和以居住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优化人口结构,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8.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2‰以下。强化对外来人口、人户分离人员、城郊结合部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建立完善的人口基础信息系统。加强人口发展预测研究,有效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使新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深入人心。完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网络,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四)文化与体育

发挥我区文化资源优势,扩大南开文化品牌的影响力,积极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创建文化强区。新建南开图书馆、档案馆,改扩建南开影院,开发利用“李纯祠堂”古建筑群,提升文化旅游设施的服务功能。鼓励社会投资兴办文化服务项目,为广大群众提供各种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场所。积极培养思想素质好、艺术素质高的文化专业骨干队伍,努力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发展群众文艺队伍,深入开展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形成覆盖全区的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挖掘和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俗文化,办好“南开之夏”、“飞雪迎春”等传统文化活动和“中国•天津妈祖节”等国际、全国性的大型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依法保护和开发利用各类文物,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规范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的社会环境。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建设南开体育场,普及提升社区体育健身设施,整合利用区域内体育场馆设施资源,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创造条件。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办好每年一届的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定人群的体育健身活动,开拓符合不同人群特点的体育健身新途径。保持武术、乒乓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优势,提高田径、击剑和举重等奥运重点项目的竞技水平。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为2008年奥运会天津赛区比赛提供服务,以此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八、民主法制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调动全区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为构建和谐南开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畅通代表委员与政府联系的渠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政策,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工作。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认真听取政府咨询委、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意见,坚持新闻发布会和社会听证制度,办好区长电子信箱和为民服务网络热线,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完善基层政权和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推进厂务公开、居务公开,形成多层次的群众民主参与网络。

(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区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化依法治区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公务人员的法律素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法律监督机制。拓宽法律服务范围,做好人民调解和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需求。搞好国民经济动员,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三)平安南开建设

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研究,建立社会治安评估预警和政法部门配合制约等工作机制,巩固扩大“五网五模式”群防网络,构建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治安管理防范体系。始终保持对各种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危害群众安全的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空气。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治安防范意识,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倡导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加强交通和消防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对各种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和事故灾难的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九、创建文明城区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创建文明城区活动,努力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市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为主要需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区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一)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为目标,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化富有南开特色的“学雷锋、学焦裕禄”活动,使全区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群众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倡导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建设,培养新一代南开人。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巩固双拥模范区成果。继续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群众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新观念。利用市民学校、职工政校等阵地,发挥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的作用,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力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

(二)社区建设

把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南开的基础工程,全面提升社区建设水平。按照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原则,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责和权利,区别行政职能和社区事务,积极探索议行分设的社区管理体制,提升社区自治组织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居民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实现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通过调整置换、新建改造等方式,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区所有社区的办公和活动用房达到达标标准,其中10%达到示范标准。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形成具有福利性、公益性、经营性的多元化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和规范化进程。加强“小五个一”阵地建设,培育一批精品文明社区,构筑集关爱人、服务人、教育人和凝聚人于一体的人文社区建设新平台,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现代化和谐社区。

(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在新的起点上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宣传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展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把创建活动与构建和谐南开结合起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把创建活动与挖掘我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彰显南开文化品位。把创建活动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把我区建设成为环境整洁优美、社会治安良好、生活方便舒适、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文明城区。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宏伟而艰巨,全区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想发展之策、谋发展之举、走发展之路,以跨越式发展的魄力推动南开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进程,为实现特色突出、实力雄厚、和谐文明的现代化新南开而努力奋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