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惠济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5-22 09:07:01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五年来政府工作回顾本届政府任期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惠济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惠济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五年来政府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态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着力破解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力抢抓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困难之中求突破,进位赶超谋跨越,圆满完成了区一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开启了惠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的5年,是我区发展步伐持续加快、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5年。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76.4亿元,是2006年的2.3倍,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97亿元,是2006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4亿元,是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长1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9亿元,是2006年的3.4倍,年均增长3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3.6亿元,是2006年的3.6倍,年均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57元,是2006年的1.9倍,年均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45元,是2006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2%;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6.5%,比2006年提高了7.6个百分点。

――过去的5年,是我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后劲大幅跃升的5年。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011年,非农产业比重达到93.6%,比2006年提高1.4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建成花卉、绿色蔬菜等6大主导产业基地,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34种农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生态型工业快中提质。三全食品综合基地、思念食品新工业园相继建成投产,国内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初步建成;中铁大桥缆索、郑控电器等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共争创中国名牌产品2个,河南名牌产品4个、优质产品10个。现代服务业繁荣活跃。3A级以上景区(点)、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达到9家,农家乐突破120家,累计实现旅游收入8亿元,接待各类会议7000余场;以河南惠济经开区为载体,郑州动漫产业基地、麦普软件园、省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文化创意、规划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各类批发市场达到21家,年交易额突破300亿元。

――过去的5年,是我区建管力度持续加大、城乡面貌大幅改观的5年。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城镇化率达到67.5%5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28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通过市级验收,17个村(组)被批准实施城中村改造,3个合村并城项目被定为市级试点。城乡规划工作全面加强。编制了3个层面、10个区域的规划,完成了新一轮村庄布点布局,高端服务业新城“三带(滨黄河、贾鲁河、大运河景观带)、五组团(综合商务中心组团,长兴路组团、花园口组团、大河路组团、古荥组团)”的发展格局基本确立。通达能力全面提升。投资7535万元,修建道路72条、改造危桥5座,完成中州大道北段综合整治,新建人行天桥1座,天河北路、丰乐北路、生产路、长柳路建成通车,构建了以连霍高速下道口、花园口互通式立交为支撑的“八纵八横”交通网络。土地管理利用不断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顺利完成,新增建设用地1680公顷,开发整理土地509.7公顷。城乡管理再上台阶。建成区、镇(街道)两级数字化监控系统,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市场化清扫保洁成功运作,“村收集、镇(街道)集中、区外运”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运行顺畅;深入开展“畅通郑州”、“村容村貌镇容镇貌综合整治”、“城市管理整治提升”等活动,“畅通、整洁、有序”的城区形象逐渐成型。

――过去的5年,是我区生态优势持续强化、宜居水平大幅提高的5年。园林绿化全面提升。累计投资4亿元,植树606万株、造林3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新建生态镇2个、生态村27个、公(游)园24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9%,人均占有绿地9.7平方米;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集体林业良性发展的机制初步建立;邙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生态水系建设持续加强。高标准治理河道50公里,辖区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积极推进生态水系截污整治,关闭取缔排污企业22家,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2个,“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河型城区建设成效初显。环境保护同步推进。新增国家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1个,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村15个、绿色社区9个;创建无燃煤区3.5平方公里,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1%,提前2年完成了市定节能减排目标。

――过去的5年,是我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发展活力大幅增强的5年。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责权利”关系进一步理顺;修订完善了政府常务会议规则等政府工作规章制度,成立了区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建立领导分包项目、重大项目推进周例会等制度,政府决策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高标准新建了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精简行政审批项目44项,精简率达36%;全面推行财政体制改革,区本级审减工程投资7858万元,政府采购节减1.2亿元。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共引进项目31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4个,计划总投资876.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利用省外资金、外贸出口3项指标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速;中部大观地产、三全食品成功上市,天园生态循环农业园成为河南省第一家股权挂牌的有机食品类企业、郑州市第一家在天津股权交易所上市的循环农业企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初步构筑成型。

――过去的5年,是我区社会事业持续繁荣、居民生活大幅改善的5年。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投资3.5亿元,新建公办幼儿园1所、小学2所,改扩建学校7所,为全部学校配置“班班通”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形成了以公办教育为主、社会办学为辅的完备教育资源体系;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郑州二十中连续被评为“郑州市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惠济一中连年被评为“郑州市中招先进单位”。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所有社区、行政村安装公共健身设施,全面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区教体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兴旺。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实现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阵地全覆盖;文物保护扎实推进,辖区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6处;黄河澄泥砚、烙画、蛋雕、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开发,普查整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3万多条;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长足进步。高标准建成了爱康服务中心,建成示范乡镇卫生院2所、标准化村卫生所4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全区医疗机构床位数突破1000张,新农合参合率达99.9%,成功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疫情,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法制、审计、档案、物价、老干部、人民防空、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地方史志、机关事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过去的5年,是我区民主法治建设持续加强,和谐惠济大幅推进的5年。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健全。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支持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的意见。5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062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3.1%;广泛开展平安惠济建设,不断加强信访和安全生产工作,“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区目标顺利完成。民生问题持续改善。坚持每年为群众兴办实事,建成了区就业培训中心,建立了集培训、就业、创业、维权为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成立创业园区7个,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亿元,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服务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低保、廉租住房补贴实现了应保尽保;帮助149户特困危房家庭建起了新居,解决了40个行政村6.3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发展慈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事业,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显著改善。

――过去的5年,是我区各项事业持续繁荣,知名度大幅攀升的5年。我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动漫论坛暨2009国际动画交流会、动画大师公益讲堂等重大、高端活动;在全省首创“惠济公开月报”和“村情民意小报”,创新完善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建立了家庭联户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实现了区、镇(街道)、村三级党务政务全面公开;探索实施的家庭文明代表制、未成年人教育导师制在全省推广。我们先后摘取了绿色农业示范区、生态示范区、科普示范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市)、县级政务公开示范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8项国家级荣誉,荣获了首届文明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平安建设先进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众多省级先进称号,惠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5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加快惠济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始终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5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立足实际,注重协调,强化运作,围绕区域定位上项目,围绕产业规划抓招商,形成了速冻食品国内一支独秀,两个开发区并驾齐驱,三次产业竞相发展的大好局面,打赢了战危机、保增长攻坚战,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实践证明,只有抓牢发展这个牛鼻子,才能在发展中消除矛盾,在前进中克服困难。

二是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5年来,我们坚持把创新放在工作的首位,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根据形势发展和区情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区、两中心、三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并在发展中坚持和完善了这一思路,有效凝聚了民心、激发了民智,辖区的综合实力、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正在实现着大提升、大改观和大改善。实践证明,以上思路符合惠济实际,需要我们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

三是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5年来,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每年把4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事业,围绕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解决了一大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我们的发展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不断加大投入,持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享受更多发展的成果。

四是必须坚持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第一保证。5年来,我们致力打造廉洁、高效、务实、为民政府,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不断强化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确保了政府工作的政令畅通、执行有序、高效运转,为政策措施的落实、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实践证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能够增强政府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形成推进科学发展、加速赶超跨越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各位代表!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惠济城乡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全区人民的辛劳和智慧,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对政府工作给予热情帮助的辖区单位和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惠济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二是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投资形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过高,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三是城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区承载能力和城乡管理水平仍需提高。四是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

二、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后5年,是我们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加快领导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路径,以文化创意、休闲旅游、速冻食品、商贸物流和都市农业发展为支撑,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抢抓机遇、稳中求快、主动作为、务实发展,着力把惠济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河田园新区。

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到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6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到6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0元。

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当前发展实际,实现上述预期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我们将坚持走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以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道路,围绕合村并城和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作,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统筹布局,整体推进。力争到2016年,符合政策的城中村全部实施改造,城中村之外的35个行政村合并为14个居民社区、9个特色村,建成区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4%以上。

二是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我们将继续实施“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提升城乡道路交通设施以及水、电、气、暖等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夯实最佳人居环境区的设施基础。到2016年,四环以内道路达到市政道路标准,全区交通网络总里程达到600公里;城镇和新型社区全部实现集中供水,供气、供暖设施更加健全;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清运率均达到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对老旧小区和无主管楼院进行整治改造,逐步实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三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我们将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绿网”、“河网”工程,完善生态廊道体系,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的休闲绿道系统;加快推进生态水系建设,在河道两侧实施高水准的产业规划布局,实现“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到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建成郑州都市区综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5%

四是着力优化产业体系。我们将紧扣滨河田园新区的发展定位,努力推动都市农业“规模化”、生态型工业“集群化”、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到2016年,花卉苗木、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万亩、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接近4万吨;三全食品生产基地和思念食品新工业园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占据全国速冻食品市场份额的50%以上,形成相对完善的速冻食品工业集群;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长足发展,服务业增加值超过90亿元,逐步形成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传统工业向生态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的转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33760

五是着力改善社会民生。我们将坚持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认真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热点难点问题。到2016年,新增就业人员1.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全市卫生事业发展先进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2012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2年是本届政府施政的起始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我们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供了良机;随着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深入实施,国家、河南省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将给予省会更大力度的支持和倾斜,这都为我们加快发展营造了绝佳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随着郑州北部片区概念性总规、郑州黄河滨河公园的规划实施,惠济辖区全部被纳入规划范围,为未来永续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随着毛庄、刘砦、王岗等城中村改造项目,花园口镇合村并城新市镇、大河路新庄示范社区等合村并城项目的开工建设,辖区的综合实力将会进一步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历届区委、区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困难中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符合惠济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锻炼出了一支能打硬仗、善于攻坚的干部队伍,全区上下人心思进、谋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这都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内部支撑。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客观现实中存在的压力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组团之间在项目招商、资金流动、人才引进等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们还面临着先进县(市)区发展优势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双重压力。对此,我们别无选择,唯有锁定更高目标,以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舍我其谁的争先意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推动惠济区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实现新跨越。

根据对我区现状的把握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确定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围绕以上目标,全年我们将致力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动城乡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

按照“以拆促建、以拆促改、以拆促转”的思路,紧扣当前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扎实推进交通道路、生态廊道、新型社区建设,全面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加速构建交通道路体系。重点围绕郑州市“二环十五放射”、“十条市域快速通道”、“三横四纵”等道路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沿黄快速通道、江山路改造工程,确保按时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协调,力争金河路、新城路、开元西路等道路纳入市城建计划,推动长兴北路、新苑路等道路年内开工建设。创造优良环境,配合北三环下穿铁路编组站、地铁2号线、郑焦城际铁路、秦岭北路、中州大道北段、西三环北延、三环快速化等工程加快建设,不断提升通达水平,带动配套设施完善。加快生态廊道建设步伐。创新绿化形式,依托道路两侧的花卉苗圃基地,采用BT模式提升造林绿化和园林景观建设水平,确保按市定要求完成北三环、北四环、四港联动大道、中州大道北段、江山路、沿黄快速通道6条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完成7543亩的林业生态市建设任务,建设生态村2个、游园2个,启动黄河大堤南岸林间休闲步道延伸和升级改造工程,不断丰富生态建设内涵。推进生态水系整治提升,加快推进东风渠上游、枯河下游综合治理和贾鲁河生态治理工程;加大对“三河一渠”沿线企业的排查整治力度,努力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巩固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成效,争取通过省级生态区验收。积极推动新型社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运作、群众自愿、产城融合、就业为本”原则,加强与建业集团、正商集团、雅居乐等资质高、实力强、运作规范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加速城中村改造和合村并城进程。花园口镇合村并城新市镇、大河路新庄示范社区等合村并城项目,力争年内启动安置房建设,妥善安置北四环沿线群众;年底前刘砦、王岗、毛庄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区全面开工,木马、苏屯、金洼3个政府主导改造项目安置房启动建设,兴隆铺村完成整体拆迁,弓庄、王砦、杨庄、下坡杨4个村完成土地出让和安置区部分手续办理。强化要素运作,采取土地捆绑开发、增减挂钩、整理、挖潜、争取等方式,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完成黄河滩区1000亩土地整理;做大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方式,全年融资10亿元,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以产业发展为动力,推动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按照“四集一转”要求,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以产业集群发展为路径,着力调优一产、做强二产、壮大三产,夯实发展基础。发展壮大以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为主导的服务业。启动河南惠济经开区晋级扩区工作,着力打造规划设计、河南煤化集团总部经济两个“百亿产业园”,确保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招商大楼、河南省规划建设集团项目一期主体完工,麦普软件园建成投入使用,力争郑州国际会议休闲中心开工建设。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建成滨黄河森林公园示范园、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示范园,推进金顶植物园、黄河逸园盆景园、张定邦和申庄特色旅游村等旅游项目建设,争取新发展景区2家、星级农家乐5家;继续深化游客满意度测评及农家乐升级达标活动,积极争创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游客投诉率控制在0.5‰以内。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以信基调味品市场、亚宏水产市场、床上用品批发市场为依托,抓住三环内市场外迁机遇,大力发展市场批发和商贸物流业,督促国龙物流园、宏进鹏翔大型购物休闲中心主体完工,确保格力电器仓储物流园、博金商贸城如期竣工。巩固提升速冻食品工业。加快三全食品综合基地续建、思念食品新工业园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上下游及关联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扩大集聚效应,努力实现建设一个、吸引一批、带动一群的联动式发展,打造国内最大的速冻食品产业集群。做专做优都市农业。加大投入力度,改善黄河滩区基础设施,强力推进郑州农业高新区3万亩休闲观光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出台政策,大力扶持蔬菜、花卉、水产业发展,重点打造双桥花卉、程庄蔬菜、黄河西滩蔬菜、黄河农牧场水产,以及丰乐农庄、绿源山水和富景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五大产业聚集区。强化培育引导,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做好要素保障,新增设施农业生产面积5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亩,改造中低产田7000亩、水产基础设施3000亩,示范推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3000亩;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1个,完善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站建设,健全辖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三)以规划建设管理为抓手,推动人居环境实现新改善

围绕高端服务业新城起步区和中心城区,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全力打造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管理有序的城市次中心。加快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实行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城市设计“三规并行”、交叉推进,努力实现规划全覆盖、城市设计动态全覆盖;加快编制“惠济区三化协调空间布局规划”、“惠济区全镇域规划”,不断深化完善“高端服务业新城规划”、“特色商业区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村庄规划”;6月底前,完成花园口镇镇区控规,毛庄镇总体规划、镇区控规的报批。加速起步区建设和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创造优良环境,加快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110千伏宏达变电站等工程建设,力争惠济医院、中州大学实训基地主体工程完工,市三院完成一期主体工程的80%,惠仁医院完成工程总量的60%,郑州实验高中、郑州师范学院二期等项目实现重大进展。强化跟踪服务,督促粮机厂、昌建花园、裕园经适房等房地产项目全面启动,天地城市综合体、怡丰森林湖、天伦庄园二期、珠江荣景等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积极协调争取,在天河路、文化路、开元路等主干道设立公交候车亭。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和商业类配建、住宅配建、独立运行等手段,全年新建停车位5500个。加强暖气、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公厕4座,垃圾中转站2座,购置清扫车、洒水车13台,推进辖区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城乡管理。持续开展“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推进城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全面开展道路综合整治、重点区域(重要场所)整治、重点项目整治。按照权责一致、重心下移的原则,逐步理顺区、镇(街道)两级城市管理体制。继续开展“村容村貌镇容镇貌综合整治”活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认真实施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土地综合整理和执法监管,确保顺利通过第十二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

(四)以引进“三力”项目为重点,推动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

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转变、促发展,谋划、引进、实施一批“国际有影响力,国内有辐射力,省内有整合力”的“三力”项目,确保全年完成对外贸易出口总额75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49.9亿元。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评审制度,把好项目准入关;打造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招商引资队伍,开展小分队集中招商、专业招商;对促成企业投资我区主导产业的引荐人,实施重奖,充分调动招商引资人员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重点围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速冻食品、商贸物流和都市农业,突出产业集聚区平台和载体作用,瞄准国内行业前10强定向招商,完善主导产业链条,带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壮大规模,优化升级;搞好项目推介,吸引更多境内外资金,参与新型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提高招商实效。继续跟踪正道·国际生活谷、省医药公司物流中心等已签约项目,督促项目早日落地、早日开工建设;做好服务,力促麦德龙商业中心、郑州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苏宁电器河南总部及配送中心、国美电器河南总部及配送中心等在谈项目签约入驻;强化洽谈对接,力争与省文投、万达集团、三一重工等企业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五)以社会管理创新为载体,推动和谐惠济取得新发展

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始终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集中解决一批关系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创新和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逐步在全区构建“三级网格、四级平台、五级联动”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优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继续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开展“社区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巩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成果,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和“社区工作站”试点建设,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会议和村民联户代表会议、村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进一步健全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以创建法治惠济、平安惠济为载体,以争创全市、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区为契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继续实现“两高两低一稳定”(群众满意度、案件破案率持续提高,案件发案率、越级上访率持续下降,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确保公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2%以上。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深入实施“质量兴区”战略,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诚信评估体系,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和破坏生产经营环境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实施食品安全一票否决,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用药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加强应急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推动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

坚持“亲民、爱民、为民”的执政理念,更加关注社会事业,更加关注群众切身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繁荣。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年度新增优质教育学位1400个以上;扎实开展“三名工程”,打造骨干教师引领团队,促进全区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完成郑州二十中综合楼建设,启动惠济五中、大河路中心小学综合楼、铁炉寨小学建设;继续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古荥镇、花园口镇两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对辖区符合规定年满3周岁幼儿发放学前教育券。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郑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持续加大投入,新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个、农家书屋11个,培训农村文化骨干100名,为每个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1场电影;配合做好大运河申遗各项工作,确保6月份顺利通过上级验收。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继续开展“慈善村村行”活动,积极发展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规范和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按标施保;开展向残疾人送温暖活动,年内为全区60周岁以上的持证残疾人免费体检;加强住房保障,使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并提出申请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异地新建。持续开展殡葬改革,继续实施基本殡葬费用免除工作。抓好惠农生产,完成1000万公斤储备粮任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0万元以上。继续做好法制、档案、物价、老干部、人民防空、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地方史志、机关事务等工作。

各位代表!在全面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同时,围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今年我们将继续恪尽政府职责,坚持为民谋利,为民办好实事项目:一是设立创业扶持基金300万元,完成创业培训22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00人、引导性培训2500人、技能培训1500人;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700人,再就业培训7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及时申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全年争取发放1.2亿元。二是完善辖区道路网络,完成木马东街(天元路至开元路)、惠民街(银通路至花园路)、天元路(滨河路至文化路)修建工程;按进度要求完成10条市修道路(银通路、宏达路、滨河路、国基路、田园路、金河路、长兴北路、新苑路、新城路、开元西路)的拆迁。三是完成岗李桥、师家河桥危桥改造。四是新建和改扩建惠济区外国语小学、双桥小学;完成郑州二十中、惠济五中和六中3所学校塑胶化操场的建设。五是建设古荥镇卫生院、花园口镇卫生院和新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居民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六是推动集中供热,配合做好北郊热源厂筹建准备,提升辖区居住环境。七是设立300万元物业管理基金,引导无主管楼院逐步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当前,惠济区经济社会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滨河田园新区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必须切实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行政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一)坚持不懈地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权限和法定的程序履行政府职责,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依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做到依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权责统一。

(二)坚持不懈地推进务实型政府建设。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惠济实际出发、一切为惠济发展着想,潜心谋事,不图虚名,坚决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要求,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体察实情,解决问题。强化时间概念和效率意识,精简会议,压缩文件,集中精力谋大事、办实事。完善政府督办机制和目标管理机制,推进各项工作按计划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保证各项目标的如期实现。

(三)坚持不懈地推进效能型政府建设。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和“两转两提”要求,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联审联批、限时办结、首问负责、首席服务官等制度,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按照“条块融合,网格化管理;上下联动,差异化职责”的要求,对政府部门进行责任界定,形成“条块融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逐级问责”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跟踪问效和行政问责,大力治理“庸、懒、散”行为,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部署的工作快速推进、有效落实。

(四)坚持不懈地推进廉洁型政府建设。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优化重大项目决策机制和工作流程,对重大资金决策实施集体研究。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改革,健全工程监管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廉政监察,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推进发展、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倾斜。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重托。加快滨河田园新区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共同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挑战,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发展,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促转变,为建设更加富裕、更加和谐的惠济而努力奋斗,向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礼!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惠济区 惠济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984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