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旅游方案】淮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实施方案【完整版】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5-29 08:28:01

淮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和国家旅游局《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方案》(旅发〔2015〕270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方案】淮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实施方案【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旅游方案】淮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实施方案【完整版】



淮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和国家旅游局《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方案》(旅发〔2015270号),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打造“游在淮安”品牌,建设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结合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融合发展、以人为本,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探索建立更具活力的旅游管理体制、经营运行机制和转型升级新模式,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淮安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名市的跨越。

二、总体要求

“创新统筹职能、创新政策措施、创新产业引导”为指引,以市县(区)政府为改革主体,以旅游业体制机制为改革内容,以加快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为主要目标,实现旅游管理体制质的飞跃,使旅游业发展速度和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基本原则

1.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旅游业发展中的障碍和突出矛盾,从市县(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注意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2.坚持改革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3.坚持总结推广。形成机制体制改革、全域旅游发展等一批旅游业改革创新成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四、主要任务

(一)明确旅游业支柱性产业定位

1.加强对旅游业的考核引导。强化市委市政府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市各相关部门一把手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检查考核力度,并作为“4+3”服务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淮安市“十三五”规划。

2.推动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地位,推动金湖、盱眙、洪泽、淮安、清江浦等县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构建“一核两圈五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核”即城区历史文化休闲核,“两圈”即环洪泽湖旅游圈、环白马湖旅游圈,“五片区”即运河文化体验旅游区、西游主题乐园旅游区、盱眙森林静养旅游区、金湖水乡逸养旅游区、淮涟田园颐养旅游区。实施旅游品牌战略,创建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区、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业旅游区、自驾游基地、星级旅游饭店、星级旅游社,创成1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1个省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1个红色旅游国际合作示范区等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

(二)改革创新旅游综合管理体制

3.加快形成旅游综合协调机制。统一研究部署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和重点工作,形成“统一领导、各负其责、齐抓共建、高效运转”的旅游工作机制。积极推动组建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全市旅游发展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明确“产业政策、发展战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标准规范、市场培育、公共服务、行业监管”八大职能,推动旅游管理体制由传统的行业指导向产业统筹转变。

4.建立项目规划统筹管理机制。以推进旅游全域化发展为指向,建立淮安旅游发展智库。加强旅游规划“多规合一”统筹管理,凡重大旅游项目实施和创建3A级以上旅游景区、3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其他市级以上旅游品牌的,发展规划须符合所在地发展总体规划,并向市旅游主管部门报备。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建立健全旅游项目管理机制,重点推进古淮河西游记文旅区、白马湖旅游度假区、运河旅游度假区、天泉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

5.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严格落实国家各部委关于旅游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简化乡村旅游产品工商登记等程序,指导面积较小、年代久远的乡村旅游民宿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符合条件的发放消防证件。出台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相关政策,将有一定会议接待能力的乡村旅游区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实施美丽乡村打造工程,培育盱城龙虾、淮扬美食、高沟今世缘、蒋坝河工风情、码头历史文化等特色旅游小镇。

6.强化旅游发展引导机制。各级财政要大力支持旅游发展,实现财政投入的稳步增长。鼓励支持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在土地供应上适当增加并优先保障旅游业发展。出台航空旅游融合发展和游客招徕政策,对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创建形成引导机制。放宽旅游市场限制,简化出入境手续,积极争取落地签、过境免签等政策落地,争创台湾自由行城市。学习复制广州等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经验,争创自由贸易试验区或部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政策。

(三)改革创新旅游公共服务体制

7.创新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体系。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方式,以政府补贴、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旅游产品建设。强化旅游停车场建设,国家3A级以上景区(含3A)全部完成生态化停车场改建。深化景区内部交通建设,开通重点景区公交专线和洪泽湖、淮河、运河等水上游线。深入开展旅游厕所革命,根据景区实际和游客需求合理建设旅游厕所,全市4A级以上(含4A)旅游景区、市级以上(含市级)旅游度假区、4星级以上(含4星级)乡村旅游区旅游厕所全部达到A级以上标准,引导鼓励社会厕所免费对外开放。提升景区自助服务水平,重点景区实现自助语音导览、免费WIFI全覆盖和产品网络预订。

8.加快打造三级旅游集散体系建设高铁站、环洪泽湖旅游圈等2个一级旅游集散中心,盱眙、涟水、金湖、里运河、白马湖等5个二级旅游集散中心,三级旅游集散中心(淮乡驿站)基本满足游客需求。加快环洪泽湖旅游大道(330省道)、环白马湖大道建设,打通两湖间的快速通道。推进绿色公路、自驾风景廊道、骑行绿道、游步道等旅游道路建设,形成串联重要交通节点、重要景区景点、重大旅游项目的全域旅游环线。

9.加快形成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旅游标准化进程,统一淮安旅游标志标识,建立A级景区承载量、舒适度等服务信息发布机制,积极创建旅游标准化城市。重点规范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工业旅游等新兴业态管理,提升其在管理、品牌、诚信、服务等方面的水平。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优化整体服务水平。通过电子平台、游览工具、住宿设施等,形成集散中心、酒店、交通工具等不同区域的旅游导览体系。

(四)改革创新旅游市场监管机制

10.统一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建立游客投诉受理平台,将旅游咨询投诉热线接入市政府12345平台,创新处理工作机制,实现旅游投诉处理的部门联动。整合全市在线涉旅服务资源,推进重点景区和交通客运站点等重点涉旅区域旅游咨询投诉全覆盖,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

11.强化旅游执法监管机制。创新旅游市场监管方式,探索形成有效的日常执法机制,各县区要强化旅游综合执法,在人流量大的热门景区,设立旅游综合执法大厅,由相关部门派驻工作人员。积极推进在有条件的景区设立管委会,推动天泉湖、老子山、白马湖等景区镇区合一管理。有条件、有必要的县(区)可先行先试设立旅游专项管理机构。

12.改革旅游市场监督机制。建立常态化市场监督机制,引导广大游客、旅游监督员、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旅游市场监督。利用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志愿者平台,引导广大市民加入旅游志愿者队伍。在各类媒体、旅游场所开展旅游宣传,通过事前公益宣传、行前组团社培训、行中地接社提醒等环节,提升旅游者在签约组团、办证通关、交通运输、旅途行程等关键环节的权益意识,主动参与旅游市场监督。

(五)改革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

13.丰富旅游投资融资渠道。大力开展PPP模式创新,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探索设立市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优先为旅游中小企业开展贷款服务,撬动旅游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淮扬菜集团、淮州集团、西游集团等大型旅游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资产重组、股权转让、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权交易、经营权抵(质)押等方式进行投融资。

(六)探索创新旅游发展市场机制

14.增强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制度创新,加强景区统筹管理力度,鼓励有条件的景区通过委托营运等方式实行“三权分离”(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按照《公司法》及有关规定,组建淮市旅游投资集团,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市区范围内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保证授权国有资产的正常营运和保值增值。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通过旅游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推动旅游要素的自由流动,提升旅游市场化程度,营造公平公正高效的市场经营环境。

15.统一筹划旅游营销推介。围绕旅游目的地形成,统筹全市旅游市场营销。围绕航空旅游、高铁旅游深度融合,策划开展沿线城市联合营销。在港、澳、台、日、韩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加大入境游组织力度。鼓励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客运企业、旅游餐馆等联动营销,积极争取承办各类会展赛事,努力发展会展旅游和体育旅游。重推淮安旅游主题游、节庆游、精品线,在江苏旅游新三角、南京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运河沿线城市联盟、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区域形成来淮旅游的客源地。

(七)探索旅游目的地建设政策体系

16.探索社会资源二次开发。创新相关制度,有效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完善旅游功能,形成新的旅游产品体系。实施旅游+农业、文化、康养、商贸、工业等发展战略,积极推动金湖水上森林度假区等创建省自驾游基地,涟水天宫云锦等工业企业积极创建省工业旅游区。借助文化名城优势,培育旅游创客,加快发展红色旅游、文创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商务购物游等旅游业态,打造全要素旅游产业链。强化旅游品牌意识,鼓励引导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商标注册和品牌保护工作,加大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力度,打造一批全国驰名、全省著名和全市知名的旅游品牌。

17.探索旅游业与科技融合方式。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开拓“旅游+互联网”新模式,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激发旅游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与同程网、春秋国旅等深度合作,建立线上线下多维立体营销平台。

18.优化数据支撑发展能力。建立健全淮安市旅游数据平台,形成涵盖全市4A级以上(含4A)旅游景区、市级以上(含市级)旅游度假区、4星级以上(含4星)乡村旅游区的数据采集体系,建设旅游数据分析系统,为淮安旅游业科学发展提供大数据支撑。

五、实施步骤

(一)全面启动阶段(2016年)

制定并下发《淮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相关课题研究,编制并启动实施《淮安市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在重点景区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培育、全域旅游创建、改革创新深化、智慧旅游建设、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先行先试。

(二)重点推进阶段(2017年)

根据实施方案,围绕重点目标,强化措施落实,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初步建立支撑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框架,基本形成健全的旅游协调发展机制、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和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齐抓共建”工作格局。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发展引导机制,指导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旅游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旅游业改革创新成效明显。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8年)

全面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完成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目标任务,建成基本完善、常态运行、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市场运营机制、旅游投融资机制、市场监管机制和公共服务体制,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名市,形成淮安特色、全域示范的旅游发展成果和改革经验,为全国旅游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淮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工作,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督查评估。各县(区)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确保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对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的督促检查,将主要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各部门,对实施方案与目标任务年度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三)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制定《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投资与消费的意见》,明确扶持配套政策与引导资金,引导旅游企业加快发展。

(四)重视人才保障。举办旅游人才专场招聘会、供需恳谈会,借才引智加快淮安旅游发展。实施旅游人才培养计划,推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抓好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打造金牌导游队伍,创新导游员等级与薪资挂钩机制。

推荐访问:淮安市 旅游业 先行 【旅游方案】淮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实施方案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3134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