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概论论文怎么写(4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1-02 16:55:02

篇一:概论论文怎么写

  

  毛概思想概论论文范文3000字

  毛概课是大学生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主要是培养大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能力。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毛概论文3000字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毛概论文3000字范文篇一:《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研究》

  【摘要】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经历的曲折和快步发展,为我们解决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也为我们如何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科学发展

  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各地在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六十年进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远远高于世界上大多国家。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的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我国城镇化建设能够快速推进,主要归功于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回顾中国城镇化建设风雨兼程60载,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改革开放为界,分为两大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施行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在这一阶段里,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经历了起步、调整、停滞、恢复发展四个时期。

  从1949年至1957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起步时期。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从1958年至1965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调整时期。出现第一次逆城镇化现象。从1966年至1976年,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停滞时期。出现第二次逆城镇化现象。从1977年至1978年,是中

  国城镇化建设的恢复发展时期。在1977、1978年,设市城市增加到193个,城镇人口增加到17245万,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17.9%,但建制镇继续下降,仅有2173个。

  从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大体经历了恢复发展、稳步前进、快速发展三个发展时期。从1979年至1984年,是改革开发后我国农村城镇化恢复发展时期。1984年,以《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集镇落户的通知》两个通知的下发为标志,小城镇发展问题第一次受到中央政策的肯定与支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城镇化战略渐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从1985年至1992年,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城镇化稳步发展时期。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前,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从1992年至今,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问题。2000年6月,“小城镇大战略”被进一步具体化,特别是11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列为当前及“十五”期间必须着重研究解决的战略问题,使中国的城镇化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历程,在反复实践和艰辛探索的征途中,在城镇化建设的曲折前进中,我们终于有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建设道路,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经验智慧的结晶。

  解放思想是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①同样,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传统时期自上而下的城镇化通过城乡隔离的二元制度的构建来强制阻断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结果使得中国城镇化在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发展十分缓慢,强制“抑制”式城镇化把农村人口限制在有限的农村土地上而把农业资金大量抽出,造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受阻而工业化和非农化却快速推进的不均衡局面。改革以来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把我国城镇化带入了快速推进的轨道,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整体的城镇化进程,并逐渐缩小了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的差距。

  政策的引导是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是中国城镇化稳定、迅速发展的时期。正确的城镇建设指导方针,稳定的农业政策法规,对农村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加之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1986年、2004年~2008年,中央连续两次下发共十个“一号文件”锁定“三农”,表达了中央对农业基础地位认识的高度统一,对农村生产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农民增收致富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也就“三农”问题强调五点:加大农业的支持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将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

  借鉴成功经验,不搞整齐划一是有效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是新事物,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注意吸取相关成功经验。城镇化建设经验既包括国外城镇化建设经验,又包括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经验。在借鉴国外建设经验时,由于各个国家历史文化传统、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及实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上的差异,城镇化呈现出多种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果也很不一样,所以我们不可照搬。要根据我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地方政府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功的保障。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制,这种体制为新中

  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近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一直沿着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各级地方政府向下层层放权的方向进行。在一定意义上,地方政府的权力大小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与时俱进,科学地发挥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保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

  在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我国能否由发展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机构矛盾。”②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就是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走新型的城镇化建设道路。所谓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为方向。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构建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使城镇化建设各个方面协同发展,形成鲜明特色,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建设体系,为城镇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保

  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城镇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规划,只有将局部的、个体的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建设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否则,即使单个城镇规划得再好,也会限制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在城镇发展的同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因此,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应把握几个基本原则:不能照搬别国城镇化发展模式,步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蔓延后整治的道路。我们的城镇化必须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走一条健康的、结构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协调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各有各的优势,谁也取代不了谁,只有相互间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要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创新、鼓励发展整理。

  注释

  ①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2月27日。

  ②《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1月,第55页。

  毛概论文3000字范文篇二:《简论邓小平的发展理论》

  〔摘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包括全面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深化和创新了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硬道理”,从新世纪和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形

  成了完整的发展理论。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对以胡锦涛同志为的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的全面发展理论

  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邓小平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①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可称之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观。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公平、文化进步等各个方面。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因素是基础,但经济增长并非发展的全部内涵。人们在谋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必须追求社会公平、政治民主和社会文明的提升。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相关性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民主、公众参与、社会平等、文化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社会保障和精神动力。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难以获得成功,只有经济与社会协调互动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两个方面要求的社会,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弊端,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因此,邓小平一方面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②另一方面他又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③

  邓小平始终把中国的社会发展看作一个整体运动的推进过程,强调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定要处在全面协调发展的状态,中国的发展不仅是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而且是政治民主和

  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不仅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且一直抓住在经济上富裕、政治上民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文明这个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给予人民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这是邓小平全面发展理论的主体内容和目标。

  二、邓小平的区域发展理论

  邓小平关于区域发展的理论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1979年,邓小平提出利用有些省、市邻近港、澳的条件,划出一块地方搞特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不久,中央正式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以后又加上海南共五个经济特区,对其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政策,使之先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1984年,中央根据邓小平建议,又正式决定开放上海、大连、天津、广州等14个港口城市,扩大沿海城市自主权,使其有充分活力开展对外经济活动,以开创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新局面。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后形成了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十四大作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飞跃”的重大战略决策。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出现了沿海、沿江、沿边、沿路和内地省会城市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发展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东部地区发展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的这种区域发展的思想的核心是先富到共富。他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④邓小平多次强调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在南方谈话中,他又进一步强调

  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⑤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邓小平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

篇二:概论论文怎么写

  

  摘要:多媒体艺术是当代信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产物,经历了从模仿到原创、从局部到整体、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正在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会在艺术本身的创新、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相关领域推动等动力的推动下,朝着技术、思想和观念维度上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概论

  多媒体艺术是当代信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产物,经历了从模仿到原创、从局部到整体、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正在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会在艺术本身的创新、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相关领域推动等动力的推动下,朝着技术、思想和观念维度上的不断进步。

  一、多媒体艺术具有主动传播的功能

  艺术家都需要将自己的艺术观念和作品及时的进行展示和交流,过去这可能是绝大多数艺术家们,特别是年轻艺术家和不知名艺术家,遇到的最大问题。他们有想法,有作品,但缺乏与观众沟通的机会。如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远程传输多媒体艺术作品成为现实。借助于数码技术能够非常方便地编辑制作数码图像(包括数码绘画、数码摄影和数码录像),艺术家完成的艺术作品可通过网络发布。他们可在现场讲解自己的作品,将作品迅速推介给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不必再为寻找发行渠道或展示、表演场所而为难。同时音频和视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独自在家里看电影、听音乐。艺术家可以在网上随心所欲的表演并直接推销其艺术作品,声情并茂。

  二、多媒体艺术提升互动的界面

  在传统艺术形式中观众往往是很被动,给什么就接受什么。或许观众会有喜欢和拒绝的感受,但与作品本身却无关。现在网络多媒体艺术打破了传统的定式在特定地点和时间中的展出作品方式,任何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他必备了上网条件与交流手段,就可以参与到作品的互动过程中。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艺术作品进行修改,创造出符合自己审美趣味和理想的、新

  的艺术版本。这种互动性其实是更好地体现了艺术对每一个人的作用和个体性,同样的一张画给不同的人看,看到的内容会有千差万别;同一曲音乐在不同的人听来,肯定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这种新的艺术版本不再只是存在于欣赏者意识中的审美经验,而是经过欣赏者的再创造转化为现实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原创者和欣赏者之间的界限将不复存在。艺术在这种互动性的推动下必然会有更大的受众面。

  三、多媒体艺术的虚拟创作

  虚拟创作解放想象力创作的过程不但是想象力创意过程,同时也是想象力被抑制的过程。绘画是瞬间艺术,其实并不是一个瞬间完成的。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要抑制旁逸斜出的想象力,我们不断地受到中途变卦的诱惑,必须为一种可能性的最终实现而牺牲一百个可能性,而且在结局处无法确认自己的选择是否是最好的。任何一种想象力的展开又都是一种遮蔽。这是创作者巨大的悲剧。数码时代的“备份”的概念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多人已经把虚拟游戏中的自己当作是现实生活的一个部分,它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年青一代人的生活模式。网络多媒体艺术将改变的传统的艺术品陈列与展出方式:并非在具体的现实空间中进行收藏、陈列与展出,并非有一个有实体的作品形态,却可以用虚拟方式来实现。

  四、观念与多媒体艺术的创作原则

  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不断地冲击着人类的生活,个性化与数字化生存的概念成了一种时尚潮流,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电脑网络像是个人神经系统的延伸,将使用者的“触角”向外延展。许多资讯知识及日常活动都由物质空间转换到网络空间,成为生活的部分。强大的技术支持不断诠释着新的艺术观念,面对新技术的诱惑,许多作品会停滞于形式和新语言自身的技术层面。艺术创作离开了想象就失去了灵魂。艺术作品与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关,由观念驱使的创作是艺术性的创作,而如果仅仅只通过技术实现的作品就不能称为艺术创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孕育着各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形成,艺术表现方式将更加生动和具有参与性。跨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与艺术迅速融合、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技术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崭新的艺术观念和表现空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展示新的艺术样式。观念开始转变,新的艺术形式蕴藏的巨大潜力以及其展现出的勃勃生机都是不容忽视。如果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那么“网络多媒体艺术”也在改变着人们对“艺术”的认知方式。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和感知高不可攀的神秘的“艺术”,它意味着今天的艺术会迎来前所未有过的如此广大的受众面,对于为精神服务的艺术作品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欢欣鼓舞。

  五、多媒体艺术的发展的特点与动力

  (一)多媒体艺术的特点

  目前,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结合了视频、声音、文字的超级文本等处理技术不但可以链接到无穷无尽的其他文本之中,还可以由多种路径进入,而它所提供的互动性几乎更是无穷无尽的。纵观多媒体艺术的应用状况可知,当前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主动传播性:音频和视频等技术的发展,是多媒体艺术家们能够在网上随心所欲的表演并直接推销其艺术作品,提高了艺术作品的传播。

  虚拟操作性:现在的网络多媒体艺术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品陈列与展出方式,并非在具体的现实空间中进行收藏、陈列与展出,并非有一个有实体的作品形态,却可以用虚拟的方式来实现。

  广泛的公共性:多媒体艺术利用电视、录像、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积极地投入到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之中,艺术的作品无处不在。

  表现的多样性: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艺术的表达提供了众多的形式。

  高强的时效性:如今多媒体艺术的更新与时俱进,不断展现出时代的特性。

  (二)多媒体艺术发展的动力

  多媒体艺术发展的动力多媒体艺术的生效与成功势必在一个系统的文化结构与网络中显现。因为,未来多媒体艺术的发展的动力与整个文化系统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不单单是一个艺术种类的发展,因此,多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动力是艺术本身的创新、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相关领域推动等,创新无疑是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创新艺术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之中,创新依旧是多媒体艺术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政策的支持能够为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六、多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多媒体艺术逐渐成为艺术创作者新的艺术表达手段,同时也在多种媒体语言进行融合的表达过程中形成了独立叙述的语言风格从多媒体艺术呈现的特点和发展的动力可以发现,跟多媒体艺术产生一样,多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是建立在技术、思维和观念这三个维度上面的。每一个维度上的进步都是多媒体发展动力推动的结果,然而,多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呈现出更多的特性.而多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方面主要是基于技术、思想和观念维度上的不断进步,偏见导致的战争和冲突,民族仇恨种族歧视,这一切都将成为艺术创作的反省对象。

  (一)技术维度上的未来发展

  1、临场感增强

  多媒体是即时的综合艺术,它是结合声音、文字、影像和录影动画,随时随地在不同时候、不同地点的人互通咨询艺术。多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介入舞台表演和事件艺术,它将参与表达更丰富的情感并且是观众体现到更真实的临场效果。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将越来越自然,融入现场的时间空间之中,这使得多媒体艺术的临场感会不断增强。

  2、互动性增强

  电影、电视、戏剧的未来发展方向会与咨询、电子传播科技相结合,而此种结合一方面将促进多媒体的发展,一方面将使得资讯的取得与传播会因故事性和戏剧化效果的加入而更具亲和力。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使原来无法在网络等远程传输中实现的多媒体语言成为现实。现在地下在技术和网络带宽都在超速发展,已经实现的“点对点”下载方式更具个性化,使得多媒体节目的交流更加易于接受和富有趣味。然而这些都会促进多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发展。

  (二)思想层面上的未来发展

  1、文化反省与批判

  在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的自然观制度退化等,而由于狭隘和偏见导致的战争和冲突,民族仇恨种族歧视,这一切都将成为艺术创作的反省对象。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向我们证明,它从来都是艺术家勇于挑战传统和批判现实的有力武器。在审美和技术结合的同时,对文化和社会的反思也将是多媒体艺术创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多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多半是一种文化反省与批判的进步。

  2、观念维度上的未来发展

  多媒体对各种媒质和艺术特性的综合能力使其有更多的表达路径和更广阔的展示空间,通过与观众的互动获得变化的增长形态。与多媒体的概念所可能达到的境界相比,还有很多有待开发的东西。与生物领域、外太空研究领域的结合将使多媒体的艺术表达向着更加具有广度的方向发展.艺术与科学的合作也将更加密切和广泛。

  由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成果将使传统观念中的维度进一步拓展,科学家曾预言宇宙的维度远远超过我们所能像的四维空间,它极可能有超过20个以上的维度。这些将极大的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和热情。布莱克曾经说过,人类这个物种能够借助于具体操作揭示世界的内部表述并超越自身被生物学固定的感知限度,多媒体会在探索中的不断迈进并证实了这一论断。因此,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中,多媒体艺术必将迎来自己发展的新高潮,它将带动观念变革和成为深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洪婵.论多媒体中的视觉表现[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2):183-186.

  [2]王亚东.多媒体艺术应用现状分析[J].科学中国人,2008(11):123-125.

  [3]金元浦.当代艺术创新是一个复合工程[J].文艺研究,2003:22-25.

  [4]张雯,付琳.多媒体作品中交互行为的设计研究[J].装饰,2010:104-105.

  摘要: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因而,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项实践技能,更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所以,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应该对艺术设计思维提出更高要求。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思维;高职教学

  中南大学出版社的《艺术导论》一书指出,狭义的艺术是指凡运用特定的物质手段,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思想感情,并能引发人们共感共鸣、满足人们多方面审美需要的精神产品。而“设计”,顾名思义应该是“设想”与“计划”,是指将某种设想用计划执行出来,如此说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位设计大师,他设了许多妙计。不过诸葛亮的设计用行为表达,我们的艺术设计用形象表现,其中之道是相通的。事实上,许多领域中的事理都同艺术设计有相通性,愈多认识这种相通性,设计思考就愈加开阔和有活力。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层次和分支,其课程不同于本科教育的学科课程,具有鲜明的、显著的职业性,基础性强的课程经改革后,更强调应用性。但固本守源,高职教育不能因为要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而轻视基础性和思想性。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其实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因而,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项实践技能,更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所以,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应该对艺术设计思维提出更高要求。下面,笔者将从高职教学中的艺术设计思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三个方面来分析艺术设计思维在高职教学中的缺失及重要性,从而探讨在高职教学中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1高职教学中的艺术设计思维

  艺术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所谓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设计服务于生活,而艺术设计将艺术的美感融合在服务于生活的设计中,使设计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兼备审美功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的日趋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简单的物质供给已经不能满足大众需求,而对精神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实用功能,对审美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这种趋势与日俱增。艺术设计思维是艺术设计的“目标”和“发想”,有艺术设计思维的指导和引导,才能将设计在实践中上升到艺术高度,使艺术设计作品散发艺术的魅力,令享受设计作品的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1.1艺术设计思维是艺术设计的灵魂

  如果把设计比作一个生命的话,艺术设计思维便是设计的灵魂。人类没有灵魂便如行尸走肉,设计没有灵魂便毫无生气和特色。一个奋战在新闻前线多年的记者曾经说过,没有文学的底蕴,新闻的道路又能走多远呢?设计思维与设计的关系,就如文学和新闻的关系。只懂采访技巧和写作方法,一篇简单的新闻报道和消息撰写尚可胜任,但是如果没有文学的底蕴,在深挖新闻的深度和新闻背后的时候便不能更好的表达出来,采写的新闻稿件便没有深度和高度。设计思维之与设计也是如此,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以表象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而更以内

  在的力量作用于人们的心灵。设计思维是设计作品的精髓与核心,如果一个设计作品不具备巧妙的创意思维,则会缺乏一种持久的发人深思的内涵和深层次的感召力,难以激起受众内心的共鸣。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是培养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设计水平的关键。

  1.2艺术设计思维是优秀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基本的素养有:首先是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对艺术设计有正确的理解,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基础,并有一定的表现能力。设计的结果是以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所以设计作品的艺术性、表现性也是一个设计师必备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能力。随着中国国门的逐渐打开,世界先进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正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设计,我国的艺术设计处在一个由简单模仿到独立设计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设计师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承载引领中华民族设计界走向世界的步伐,开创世界先河上中国的艺术设计天地。在高职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一名机械的设计工人,而应该是具备高素养和高水准的优秀设计师。

  1.3艺术灵感产生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指导设计实践

  设计师顾群业在接受访谈中说道:“我认为文化是在不断融合中发展的。我们做设计,经常需要挖掘区域文化,找别人还不熟悉的文化。为什么国外的纪念品买回来大家会觉得比较新奇?因为你没见过。设计师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创造别人没见过的东西,当然我以前说过,真正的“创造”是不可能的,所以设计师就会挖掘一些你还没见过的东西。走向一名成功设计师的道理是漫长而艰辛的,但前途总是光明的。顾群业谈到设计,认为在生活中通过对外界的感受产生艺术灵感,然后再将这种灵感转化成作品。简单归纳起来,就是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艺术灵感产生设计思维,然后用设计思维指导设计实践才能产生优秀的设计作品。高职教学应该充分认识到艺术灵感、设计思维对设计实践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着重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艺术设计思维,并将这些运用到设计学习和实践中。

  2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生源质量和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加,但真正因为热爱艺术,热爱设计而选择这个专业的并不占多数。从高中走向高等教育,大多数学生的目标和方向并不明确。一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选择这个专业不过是人云亦云,胡乱选择了这个专业,也有不少人是因为成绩不如人意,想走捷径,通过选择艺术专业课以较低分数迈入高校大门。这类学生由于本身专业选择的错位和盲目,往往造成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对艺术设计的理解和认识更是缺失严重,因此,造成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质量和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2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艺术设计思维培养缺失严重的现象

  职业教育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基于此理论,目前的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浅层操作技能层面,强调设计技术,而忽视了学生艺术设计思维和艺术审美教育,学生也倾向于学习一些设计技术和手法,对于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薄弱,既没有必要的了解也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现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艺术设计构思相脱节现象严重。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以及艺术设计思维培养缺失严重的现象,是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优秀设计师数量不能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出高职的特色,必须以培养能力为核心,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既要拓宽基础,又要注重实践,更要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3高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方式不同,但具

  有相通性。高职教育是一种技术型、技能型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高职院校占据了一片广阔的领地。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培养过程,高职院校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投入的设施和师资,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因素,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高职教学要重视基础课程,为设计思维培养奠定全面基础

  现代艺术设计学是一个结构大、涉及面广、多学科关联互动的开放的学科体系,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而言,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广泛的修养和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才能形成科学的设计理念,形成理性和感性、逻辑和意象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这样,在高职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文学、经济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心理学等有一定的了解,将这些学科融入到学生的艺术设计学习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审美情趣,而且能对艺术进行合理的理解和优化的处理,掌握与设计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不断启发创造力与灵感,从而提高艺术设计的内涵。

  3.2高职教学应注重专业素质训练,抓好设计思维培养的关键

  专业素质包含专业知识修养和技能。专业知识素养包含艺术史、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基础素养,专业知识素养决定了一个设计师是否最终形成自己的设计观念和审美观念,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外艺术设计的传统、现状与发展趋势,可以开阔眼界,汲取精华学到新知。专业技能是设计的实际制作和动手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观察和概括能力等,是设计师技能的最直观体现。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应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增强学生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专业素质训练,抓好设计思维培养的关键。

  3.3高职教学应多管齐下,为艺术设计思维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1)要从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出发,改革旧的教育体制,加强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艺术设计教育整体水平;(2)要切实加强艺术设计教育的管理和领导,加大设施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3)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注入参观实践法、案例教学法、设计项目实战法、教育实习法等,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际能力及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及时掌握社会、企业所需的设计潮流动态;(4)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坚持从“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尽快让现代教学手段走进艺术设计课堂,要多管齐下为艺术设计思维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总之,在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生活方式逐渐多元的今天,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一种功能的需求,它逐渐脱离物质的层面而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需求。因此,当今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比以前更加合理、科学,更加重视设计思维与设计表达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出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适应新时代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的优秀设计师。

  参考文献:

  [1]欧阳周,黄柏青.艺术导论[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夫也.设计概论[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3]王远.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艺术思维的培养策略[J].2012(13).

  [4]湛红艳.关于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探索与交流,2006(69).

  [5]赵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表达[J].2009(88).

  摘要: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是高等院校艺术专必业修课之一。结合多媒体的应用,发挥多媒体的声、形、画等综合性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能更好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使理论课不枯燥,有利于教师教学深入浅出、11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深入,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避免画蛇添足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概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艺术概论这门课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内容多并且跨越性大,开设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它让学生获得先进艺术观、审美观、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能够掌握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艺术批评、艺术鉴赏等内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审美的能力。过去讲课时仅凭口述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挂图、幻灯片、视频等资料辅助讲解但学生有时还不容易理解,教师更是觉得每一节课都很难讲,课前备课量也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化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多媒体开始逐渐的进入课堂。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最主要的特色,它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学开放性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上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多发挥多媒体教学在艺术概论课中的优势。

  一、艺术概论课的特点

  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教材的章节顺序是大致按照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种结构构成的。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往往每一章节单独讲解时很少而是结合在具体的艺术形式(如建筑、书法、戏剧、绘画、舞蹈、音乐、影视等)中进行讲解。这样不但能够做到“精讲”而且知识的贯通性也强。所以在教学手段上就要求我们要多样化,来支持理论知识的讲解。我们都知道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课,往往学生对理论课最没兴趣,但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的需求,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鉴赏作品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如地表达,通过对艺术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纯粹的理论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同学们的学习,同时随着各高校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开始出现了理论课教学与多媒体声像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相比过去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前边讲边写要新颖并且有吸引力,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源下理解和记忆,能让学生对艺术理论不感到枯燥乏味,还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有利于教师引导式教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这是教育的内在功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例如在艺术概论课的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溶于生动活泼的课件中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现世界各国的名画、著名建筑、名曲、优秀的电影作品等等,通过欣赏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会主动去学习探索,这样还会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比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让我们的学生毕业走上社会时也能做一个高雅的鉴赏者并且有自己的理论观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艺术概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死记硬背了多少艺术理论而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服务的。通过声、画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世界最前沿的艺术作品,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位同时也掌握了大量艺术理论信息。因此,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书上的内容有更开阔性的欣赏与了解。

  三、艺术概论课中使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要让学生主动在多媒体中学,而不是让多媒体取代老师。教师依赖课件照本宣科。教师有时会过分依赖课件,把所有课上要讲解的知识一句

  13不落课前以电子形式打在课件上,这样纵容了教师不认真备课,有时会导致老师课上讲的和课本脱轨;课件做的过于华丽。

  教师做课件时有时太华丽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喧宾夺主,出现教师围着电脑转,学生忙着瞪眼看的情况,课堂上学生只顾着看华美的课件了,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又不利于师生教与学之间的交流。学生过多关注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展示技巧,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分散注意力。有时弄不清是一节计算机课还是什么课,反而不认真思考问题,所以,课件的唯美程度教师要适度把握,总之以吸引学生听课达到教学效果好为目的;摆脱只要教学手段先进,教育思想就会先进的错误观点。有些教师在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外衣,依旧进行着填鸭式教育。

  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一放,不管学生的反应按照自己的观点流水账一样讲下去,这样不但没有展现多媒体教学为我们带来的优势反而加重了学生对理论课的反感,学生会认为教师更懒了连黑板字都不写了,而且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前在电脑上做好的流程上来,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探寻学习的兴趣,我们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多媒体的应用要为素质教育服务:要为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服务;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注意信息量的适度。艺术概论这门课本身就是知识量涵盖的广,如果再通过多媒体硬加了一些信息量反而会造成课件牵着学生走,学生丢掉了自觉思考的机会,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反而影响了学习效率。

  总之,艺术概论课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能够提高我们上课的教学质量,让枯燥的理论课活起来,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而服务,但也要时刻注意不要因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这样会画蛇添足,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为进一步提高艺术概论课的教学效果而努力。

  14

篇三:概论论文怎么写

  

  如何写论文总结

  如何写论文总结

  如何写论文总结

  篇1一、第一节工作总结

  本文阐述了信息系统、J2EE开发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对该信息系统的各个设计实现环节等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公安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具体的实现方法。通过开发此项目,提高了本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具体应用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现有的工作条件、网络情况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设计并实现了基于J2EE平台的公安信息管理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总结分析国内公安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与经验,分析了J2EE平台的优势,找出当前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系统分析和研究信息系统的需求。

  2.提出全市公安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规划原则和思路,确定系统建设总体结构。

  3.根据系统架构的总体设计思路,确定全市公安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思路。

  4.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系统网络部署架构设计和软硬件要求。

  5.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功能设计,给出了公安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功能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6.对一些重点模块及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此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网络环境下的办公环境,让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方便灵活地在系统的应用环境下处理信息,提交公告,发布新闻,使各种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办公效率,具有实用性和可扩充性。

  二、第二节展望

  在今后的系统开发中,信息平台将依托警用地理信息系统,通过

  对系统的改造和对数据库中地址信息的标准化,完成查证信息定位、地理关联查证、区域排查、地理轨迹分析、人、案件、机构地理特征以及四色预警功能,实现信息平台与GIS的无缝整合;通过外网信息采集以及互联网实现与社会信息的整合共享,以实现信息系统为民所用,为民服务。

  1.实现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无缝整合。

  依托警用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系统的改造和对数据库中地址信息的标准化,完成查证信息定位、地理关联查证、区域排查、地理轨迹分析、人、案件、机构地理特征以及四色预警功能,实现与GIS的无缝整合。

  2.实现与社会资源信息的整合共享。

  利用互联网直接将大量的工商、税务、劳动、电信、金融、民航、部门劳务市场等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信息资源统一纳入信息系统整合范围,并通过信息分析整合、碰撞对比和倒查扩案、网上调控、关联扩线、犯罪轨迹刻画等方法,主动发现破案线索,提高了打击违法犯罪总体效能。

  如何写论文总结

  篇2毕业论文是本科学习阶段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比较完整的给排水系统设计,我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和实际设计的结合锻炼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提高我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手册、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其他专业能力水平,而且通过对整体的掌控,对局部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丰富,并且意志品质力,抗压能力及耐力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也正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所在。

  虽然毕业设计内容繁多,过程繁琐但我的收获却更加丰富。

  各种系统的适用条件,各种设备的选用标准,各种管道的安装方式,我都是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熟悉并学会应用的。

  和老师的沟通交流更使我从经济的角度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也对

  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举个简单的例子:市政给水管网引入管的管径如果选择不当就将造成上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这些本是我工作后才会意识到的问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提前了解了这些知识,这是很珍贵的。

  在设计过程中一些管道的设计让我很头痛,原因是由于本身设计受到建筑图本身的框定,而又必须考虑本专业的一些要求规范,从而形成了一些矛盾点,这些矛盾在处理上让人很难斟酌。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意识到:要向更完美的进行一次设计,与其他专业人才的交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这其中也包括更好的理解建筑甲方的各种要求,更要从祖国的.高度看待一些大局上的问题更好的处理各种矛盾。

  提高是有限的但提高也是全面的,正是这一次设计让我积累了无数实际经验,使我的头脑更好的被知识武装了起来,也必然会让我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应变能力,更强的沟通力和理解力。

  从不知道毕业论文怎么写,到顺利如期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些我在毕业论文结束语中都提起过。

  事实上,给水系统排水系统还是消防系统,我都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他们有着很多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

  比如我的设计在节约水能源上就有很大的不足,在这个能源紧缺节能被高度重视的社会中,这无疑是很让我自身感到遗憾的,可这些不足正是我们去更好的研究更好的创造的最大动力,只有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不足和遗憾不会给我打击只会更好的鞭策我前行。

  今后我更会关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并争取尽快的掌握这些先进的知识,更好的为祖国的四化服务。

  如何写论文总结

  篇3一、总结概论

  总结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它要回顾的是过去做

  了些什么,如何做的,做得怎么样。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订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间有一条规律,就是:计划——实践——总结——再计划——再实践——再总结。

  二、总结有如下特点:

  1、工作总结要求人们对以往做过的工作进行冷静的反思。通过反思,提高认识,获得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打下思想基础。

  2、强调科学性。总结经验不能就事论事,“跟着感觉走”。而要就事论理,辩证分析,力求得出科学结论,这样才能促进工作的转化。

  3、表述上叙议结合,有评有论。工作总结除了叙述、说明外,还要议论,通过典型材料的介绍及分析评议,阐明作者的观点,使经验教训条理化、理论化,避免空洞无物和堆砌材料两种偏向。

  三、工作总结的种类:

  1、按总结的时间分,有年度总结、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进行某项重大任务时,还要分期总结或叫阶段总结。

  2、按总结的范围分,有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综合性总结、专题总结等。

  3、按总结的性质分,有工作、生产、教学、科研总结等。

  四、总结撰写前的准备

  有人说过:要总结写得好,必须总结作得好;要总结作得好,必须工作做得好,立场观点对头。这应该是写总结的经验之谈。好的总结是在做好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更是人民群众在实际中干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单位干得不怎么样,但总结时却“喷香水”,这对本单位的工作失去实际意义,不应该提倡。也有的单位工作有成绩却形成不了典型经验,这种情况说明总结工作没做好。上述两种情况都是应该避免的。搞好总结,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需要认真对待。

  总结究竟应该怎样做呢?从总体上说要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做总结。工作是群众做的,总结也应该由他们来做。不应撇开群众凑集政绩,绞尽脑汁制作观点。总结过程中能量化的要量化,把定性分析和

  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考察,从客观事实出发,防止感情用事,以免总结流于形式。

  此外,搞好总结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调查研究,熟悉情况

  总结的对象是过去做过的工作或完成的某项任务,进行总结时,要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情况和了解整个工作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全面总结,避免以偏概全。

  2、热爱本职工作,熟悉业务

  热爱本职工作,事业心强,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搞好总结的基础。写总结涉及本职业务,如果对业务不熟悉,就难免言不及义。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总结是对以往工作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像同志所说的那样,“是成绩就写成绩,是错误就写错误;是大错误就写大错误,是小错误就写小错误”。这样才能有益于现在,有益于将来。夸大成绩,报喜不报忧,违反作总结的目的,是应该摒弃的。

  4、重点在出经验,找规律

  总结的最终目的是得出经验,吸取教训,找出做好工作的规律。因此,总结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识和客观事例的罗列上,必须从实践中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来。

  五、总结的写法

  六、工作总结的结构形式及其内容

  年终总结(含综合性总结)或专题总结,其标题通常采用两种写法,一种是发文单位名称+时间+文种,如《铜仁地区烟草专卖局2004年工作总结》;另一种是采用新闻标题的形式,如松桃县大兴访送部的卷烟零售户诚信等级管理专题总结:《客户争等级,诚信稳销量》。

  如何写论文总结

  篇4xx年3月,我开始了我的毕业论文工作,时至今日,论文基本完成。

  从最初的茫然,到慢慢的进入状态,再到对思路逐渐的清晰,整

  个写作过程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历经了几个月的奋战,紧张而又充实的毕业设计终于落下了帷幕。

  回想这段日子的经历和感受,我感慨万千,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拥有了无数难忘的回忆和收获。

  3月初,在与导师的交流讨论中我的题目定了下来,是:8031单片机控制LED显示屏设计。

  当选题报告,开题报告定下来的时候,我当时便立刻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中,当时面对浩瀚的书海真是有些茫然,不知如何下手。

  我将这一困难告诉了导师,在导师细心的指导下,终于使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方向和方法有了掌握。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认真准备了一个笔记本。

  我在学校图书馆,大工图书馆搜集资料,还在网上查找各类相关资料,将这些宝贵的资料全部记在笔记本上,尽量使我的资料完整、精确、数量多,这有利于论文的撰写。

  然后我将收集到的资料仔细整理分类,及时拿给导师进行沟通。

  4月初,资料已经查找完毕了,我开始着手论文的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就及时和导师联系,并和同学互相交流,请教专业课老师。

  在大家的帮助下,困难一个一个解决掉,论文也慢慢成型。

  4月底,论文的文字叙述已经完成。

  5月开始进行相关图形的绘制工作和电路的设计工作。

  为了画出自己满意的电路图,图表等,我仔细学习了Excel的绘图技术。

  在设计电路初期,由于没有设计经验,觉得无从下手,空有很多设计思想,却不知道应该选哪个,经过导师的指导,我的设计渐渐有了头绪,通过查阅资料,逐渐确立系统方案。

  方案中LED显示屏行、列驱动电路的设计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在反复推敲,对比的过程中,最终定下了行驱动电路采用74LS154译码器,列驱动电路采用74HC595集成电路。

  当我终于完成了所有打字、绘图、排版、校对的任务后整个人都

  很累,但同时看着电脑荧屏上的毕业设计稿件我的心里是甜的,我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这次毕业论文的制作过程是我的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在论文中我充分地运用了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

  我不会忘记这难忘的几个月的时间。

  毕业论文的制作给了我难忘的回忆。

  在我徜徉书海查找资料的日子里,面对无数书本的罗列,最难忘的是每次找到资料时的激动和兴奋;亲手设计电路图的时间里,记忆最深的是每一步小小思路实现时那幸福的心情;为了论文我曾赶稿到深夜,但看着亲手打出的一字一句,心里满满的只有喜悦毫无疲惫。

  这段旅程看似荆棘密布,实则蕴藏着无尽的宝藏。

  我从资料的收集中,掌握了很多单片机、LED显示屏的知识,让我对我所学过的知识有所巩固和提高,并且让我对当今单片机、LED显示屏的最新发展技术有所了解。

  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了新知识,增长了见识。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争取在所学领域有所作为。

  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设计中最大的收益。

  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能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在此更要感谢我的导师和专业老师,是你们的细心指导和关怀,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

  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无不倾注着老师们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老师的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启迪。

  从尊敬的导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篇四:概论论文怎么写

  

  专业概论论文

  第一篇:专业概论论文

  专业认识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体会

  四周的专业概论课程让我了解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我感受颇深。老师的精彩演绎让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这门学科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更加深入地认识。老师带领我们概览了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所涉及的课程,专业培养计划,以及专业今后的研究方向。还给我们介绍了我国木材工业的概况,让我们对木材科学的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今后的发展有了大致的印象。为我们将来的专业选择指明了方向。

  老师主要就专业培养目标,主干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七大研究方向(木材学,木材干燥,木材加工装备与过程自动化等),专业核心课程(木材学、木材干燥学、木工机械、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胶粘剂与涂料、工程木制材料、木制品生产工艺学、人造板生产工艺学、家具设计等),就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老师的讲解图文并茂,通过简单的实例将生硬的专业知识轻松的传达给我们每位同学,让我们对今后所学的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们有信心学好这个具有极好发展潜力的专业。

  关于课程的体会,首先,我觉得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让我们有一次与专业老师接触交流的机会,让我们有一次系统的,全面的了解木材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的机会我们应该倍感珍惜。所以,在这里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我了解到我国和我校在木材领域的现状及所取得的成就。我感到我们木材科学与工程的前景是十分广泛的,但是相对于国外的企业,我国的产品在国际上相对低端,大多属于低端型和粗放型。因此,我们木材科学的发展还需要我们一代代人更多的努力。

  第二部分

  对我国木质材料资源现况的感受

  资源概况

  1.据最新(第七次)对森林资源的清查,我国有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

  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居世界第五位。人工林面积0.62亿公顷,蓄积19.61亿立方米,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2.与第六次清查相比,森林覆盖率上升2.15%,森林面积净增2054.3万公顷,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立方米,年均净增2.25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净增393.0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净增6.7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净增843.11万公顷,人工林蓄积净增4.47亿立方米。

  3.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占世界总量的7%,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2%,而森林面积仅占世界4%,林木蓄积不足世界总量的3%。按人均占有量计算,森林蓄积量9.801m3、森林面积0.149hm2、木材消费0.28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6。

  首先,看到这些资料,我感到我国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光有数量也是一大特征,我国资源的质量不是很高,有些木材是没有太多利用价值的,而且我国人口数量巨大,人均资源稀少,因此,合理有效的利用木质资源是我们所需要做的。

  其次,如何更好地将除木材以外的木质资源转化为可用资源也是很重要的。这可以弥补木材不足的状况,也可以废物利用,保护环境与资源。竹材、藤本、灌木、作物秸秆类资源都是木质资源,它们都可以作为木材的代替品。如果将这些利用好,那么我国的木材工业就会更上一层楼。当然,这是我们需要去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因为木质材料不光有优点,还有很多缺点,需要去克服这些缺点才能完成完整的产品,并且投入生产,为人们提供好的产品。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三部分

  人造板概论

  木质资源材料的优缺点

  优点

  易于加工,加工所需能量较低,不易污染环境;

  木材质轻而强度高;

  的热绝缘和电绝缘材料;

  良好的声学性质;

  木材有吸收能量的作用;

  木材在破坏前有预兆;

  木质资源材料有天然的美丽的花纹、光泽和颜色,有特殊的装饰效果。可吸收紫外线,反射红外线;

  是纤维素的主要来源之一;

  可提供一些药品的药用成分。缺点

  干缩湿胀性;

  易于燃烧;

  容易腐朽和被虫蛀;

  木材的性质各向异性及木材的变异性;

  具有天然缺陷。

  人造板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产业,是实现可持续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满足建设和发展对林产品的不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造板是木材利用的一大方式,他将无法成行的木材制作成产品,多方面重复利用,不仅节约资源,也为建筑家装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它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融入更多的科技,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第四部分

  木制家具

  木地板主要包括: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强化地板

  实木地板属天然材料,具有合成材料无可替代的优点,无毒无味,脚感舒适,冬暖夏凉。但它也存在硬木资源消耗量大,铺设安装

  工作量大,不易维护以及地板宽度方向随相对湿度变化而产生较大尺寸变化等不足。

  实木复合地板的外观有与实木地板相同的漂亮木材纹理,尺寸稳定性好,易于铺设和维护,如选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产品质量更稳定。

  复合木地板是一种复合的结构,表面耐磨程度高,防潮性能好;,加之选材都来自于速生林,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自然资源,因此是一种比较环保的装饰材料。

  强化地板,学名称浸渍纸层压地板,它利用高密度纤维板或刨花板作基材,表层覆耐磨层、装饰纸;底层为平衡纸,经热压、剪切、开槽而成。它具有高强、耐磨、耐烫、耐化学腐蚀、良好的装饰效果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木制品还应用与家装的各个方面,如木门窗,木楼梯,各种木制家具。总之,木制品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无处不在。

  第五部分

  木结构建筑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基本上都是由木结构构成的,木结构房屋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使用寿命长

  2.施工简易,工期短

  3.个性化室内设计

  4.冬暖夏凉

  5.抗震

  6.防火

  7.防潮,防虫,透气

  8.节能效果好。木结构建筑是一种真正的可持续节能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六部分

  木工机械行业

  我国木工机械行业近年来一直高速发展,在国际上行业排名第五位。2003年我国500强行业平均利润增长率排行榜中,木材行业高居榜首。50年来,我国大陆的木工机械生产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测绘仿制到自行设计制造,不断发展起来。但是科技含量高,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的高,精,尖产品奇缺,尤其是与先进工业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美国等相比较。

  第七部分

  我国木材工业发展方向

  木材工业原料结构主要特征:

  1.以天然林优质大径材的供应将急剧减少,人工速生材、小径材、次生林将是今后木材工业原料的主体;

  2.竹材要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进一步合理利用,综合利用;

  3.农业剩余物将成为潜力巨大的替代资源。

  我国木材工业重点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人工林木材与代用材加工利用技术

  2.大力发展木材加工新技术3.重点发展木材绿色加工技术

  第八部分

  专业方向,骨干课程概括

  主要专业方向:1.木材材料科学

  2.人造板与木基复合材料

  3.家具设计与制造

  4.木材及其代用材的高效利用技术

  5.木材加工装备与过程的自动化

  骨干课程:《木材学》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木材保护与改性》

  《木材商品学》

  《木质环境学》

  《木材干燥学》

  木材干燥学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一门专业课程。第九部分

  课程体会

  以上老师介绍的这些与木材有关的知识是我们以后会接触到,学习到的。木材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与生活息息相关,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专业是如此重要,木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专业概论课程结束了,但是我们的专业课程还未结束,会伴随我们至少4年,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本专业从无知到产生兴趣,大致了解。原本因为调剂专业感到很不服气,现在对本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认为自己有兴趣,并且有信心学这个专业,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考研。我会在四年里努力学习,争取保研。十分感谢老师的讲解,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今后的方向,知道了自己如何在大学中学习。

  第十部分

  道歉

  老师,我很抱歉在此课程中迟到,在此郑重的向你道歉。

  第二篇:电气工程专业概论论文

  专业概论是本学期我们新接触的一门课程,刚开始看到课本时.对于这门课程我感到十分陌生,尤其看到这门课程的授课老师有四人之多时更加觉得奇怪.同一课程怎么会有四个不同的老师教呢?参与了课程的学习后,我才了解到,这门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它是进入大学后,在专业课学习之前我们再一次对自己所学专业重新认识的机会,而四名老师也分别就本专业的不同方向对我们进行着深入的讲解.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专业概论这门课程我有了一下的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

  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电气工程学科。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

  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解决强弱电并举的宽口径专业的技术问题的能力。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电气工程领域的需要、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规划、研究、开发、设计、运营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大学四年中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元件系统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体现了强电技术与电力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技术相融合的发展特点。

  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1.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包括电路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和延伸。而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可以看成是由电工理论的不断发展,电工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

  2.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与电气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

  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

  3.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当然,制造和运行不可能截然分开,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

  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代表着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正因为此,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一直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此定义本已经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本领域知识宽度的巨大增长,要求我们重新检查甚至重新构造电气工程的学科方向、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以便使电气工程学科能有效地回应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科技的进步和动态的科研环境。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作为当今世界最活跃、最充满生机、最富有开发前景的综合性学科与众多高新技术的合成。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等各高新设计集成。

  同时电气工程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开始进入新技术革命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自动化设备来监视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使各个设备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呈现出最佳状态,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因此,没有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根基。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到来,信息化时代已经先一步到达,如果我们没有实现工业化,那信息化就更不可能

  完成,因为信息和工业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也又不可能先把工业化发展的很好再去发展信息化,这样做只会使我们的发展速度变

  的更慢。所以,工业自动化就是将信息化和工业化一起发展。大力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既可以对传统产业其当帮助,又可以加快信息化的发展,以实现我国电气的全面工业化。因此,电气工业自动化作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大政方针,必须成为我国行业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的机械化,工业的电气化应该着重实现的是自动化,我国的传统产业应当靠工业自动化技术武装,能够利用工艺流程自动化手段控制设备,从而使我国的工业化自动化建设得以实现。当然,因为信息化和管理自动化的基础都是计算机、软件、网络和信息技术,所以他们的核心技术是相同的,所以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可以促进电气工业化的实现,也可以带动信息化的发展。在通常情况下,工业自动化涉及到的高技术主要是计算机、软件以及信息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项新的高科技技术必将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的改革,更加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在我国,如何将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的更好是今后要做的首要问题。

  一个成功的自动化系统离不开通用的网络结构对于。任何企业的网络结构对于设备控制、监督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畅通无阻必须予以保证。数据添加和整理工作结束后,要对中心管理机和其他通讯管理机进行网络通讯配置,以便系统能够协调工作,传送正确数据。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产生直接的影响。

  我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完全实现,世界信息化的浪潮就已经到来,我们不可能跨越工业化去实现信息化,工业自动化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结合点,我们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电气自动化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继续创新和发展,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为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实现从而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第三篇: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自动化”(Automatization)这样一个专业恐怕有些费解,不过要是向在读的大学生或者毕业生咨询自动化

  专业时,我想他们会不约而同地伸出大拇指向你推荐这个专业。为什么呢,一般来说不外乎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同样有着光辉的前途。二是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目前,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可以同自动控制挂上钩,现代化的农业、国防也都与自动化息息相关。三是本专业对于个人发展非常有利。本专业课程设置的覆盖面广,所学的东西与其他学科交叉甚多。这也与本专业的来历有关。

  那就首先来了解一下自动化技术与人类的发展。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古代人靠人力与自然作斗争,那时人好像今天的机器一样,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模式是:人——自然界。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制造出了自动机器,如我国的指南车、记里鼓、漏壶,以及17世纪欧洲出现的钟表、风车控制装置等。1784年瓦特在改进的蒸汽机上采用了离心式调速装置,开创了自动化装置应用的新篇章。应用自动装置把入的体力放大了千万倍,把人的四肢延长了干万倍,使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模式变成了:人—机器—自然界。当然,这样的发展结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机械化和初级自动化却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无数农民、手工业者变成了工人,出现了机器大工业。人用自己制造的机器(和技术)把自己从“出力的机器”的地位上解脱了出来。人和机器、技术和实践交替地发展,推动着技术进步,推动着整个人类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动力。

  发展现代自动化技术,用智能机器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使人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变成了人——机器/智能机器——自然界。自动化水平越高;机器就越复杂,这就需要人去提高自己的素质,去创造,去研究,去发展新的设备和技术,这正是人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人类自身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自动化的进展能提高人类明。

  那自动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专业呢?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

  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等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学生在校时一般学习半导体变流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电力拖动与电气控制、最优控制、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通讯与网络、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工程、传感器原理、自动检测技术、系统工程概论、运筹学和情报检索等近40门课程。本专业是一门适应性强、应用面广的工程技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自动控制技术知识系统深入、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学生在毕业后都能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提到自动化必须说说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具有一定功能,可以完成某种控制任务的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与人体的构成和工作机理有很多相似之处:自动控制系统中有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传感器,有相当于

  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控制装置,也有相当于人的手、腿及其肌肉的执行机构。传感器用于检测指令信息、外界变

  化信息以及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并将其变换成电信号传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则计算出被控对象的当前状态(称为被控量,或系统的输出量)与所希望的状态(称为输入信号)之差,并根据。这一偏差(称为误差信号)按一定规律产生出控制信号,然后经过放大,送给操作执行机构。操作执行机构用于驱动被控对象运动,直到它的状态达到所希望的状态为止。这种把系统的输出或系统的另外一些受控变量和系统的输入作比较后,形成的控制称为闭环控制或反馈控制。较简单的控制系统常采用所谓的开环控制。它只是由控制装置改变被控对象的状态,这种控制中,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既不需要对输出量进行检测,也不需要将输出量反馈到系统输入端与输入量进行比较。有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了许多小系统(称为子系统)。这种系统规模庞大,构造复杂,目标多样,影响因素多,且常带有随机性质。这样的系统我们称为大

  系统。

  系统的控制原理多种多样,如寻找某些性能为最好的最优控制系统;自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并使性能优良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能自动识别图像和自然语言,会学习,能自主地进行推理、进行规划和决策的智能控制系统,等等。

  我们再了解一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采矿冶炼、化学工业、电力系统、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军事技术、航空航天、科学研究、办公服务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工业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主要包括自动完成加工生产的设备自动化,自动完成正常生产进程的过程自动化,以及自动实现业务管理的管理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当前发展的特征是智能化和集成化,也就是,一方面制造和应用智能机器(如电脑和机器人)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实现高水平自动化生产;另一方面,综合运计算机、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采用设备集成、信息集成实现规划设计、生产制造、管理销售等功能的集成。

  2.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最初是用文字处理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实现单项办公自动化,例如,代替秘书完成起草文稿、打印文件和留底存档等工作。后来,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又出现了电子银行、电子邮件等高水平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电子银行是指采用电子计算机、终端设备及自动出纳机等组成的系统,用以快速地完成银行或用户之间的资金转移,或者完成自动取存款业务,即用户持信用卡,由自动出纳机办理存款祁取款的业务。电子邮件是指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传递信件、资料等文字和语音信息的系统。办公自动化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效益和方便。现代办公自动化正朝着计算机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3.家庭自动化

  家庭自动化,主要是指自动地实现生活服务或提供信息服务。例

  如,家里装上空调机,在炎热的夏天,就能使室内自动保持适宜的温度。一台自动洗衣机,能自动地把衣服洗干净,等等。家庭生活服务自动化把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并创造出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家庭自动信息服务,则可以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例如,利用订票系统,可以预订到世界各地任何一家航空公司的任何一条航线的机票,并为你安排好旅游日程。在家里办公,是家庭自动化的一个发展趋势。在家里通过计算机系统和通讯系统就可以掌握现场

  情况和有关资料,并控制指挥生产过程,或完成某些工作任务。在家里办公,能够大大地减少社会设施,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4.农业自动化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用3个劳动力就能养活100个人。因此现代农业,采用自动化技术是大有作为的。我国已有了用计算机管理农田灌溉的系统。在农业自动化中引人注目的是在某些作业中采用农业机器人,如采用农业机器人移植秧苗、灌溉田地、栽培蔬菜、采摘果实、养猪养鱼、挤牛奶、剪羊毛等。

  5.军事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对军事技术的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动化学科中的各种理论和技术,已成为军事技术的核心,并对现代战争的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军事自动化主要有武器装备自动化,军事指挥自动化,作

  战、训练仿真模拟化等。武器装备自动化能大大提高武器的杀伤力。各种遥控武器,包括军用机器人的发展,正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军事指挥自动化是指军队指挥员及司令部采用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及自动化装置,实现对所属部队进行控制与指挥。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提供一个“作战的实验室”,对作战进行模拟。这样不仅能省去大规模军事演习和实弹军事训练,节省大量经费和许多时间,而且能很好地完成部队训练任务,提高作战能力。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万金油”的专业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吧。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信号与系统分析、计算机软件技

  术应用、算法语言及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等等,甚至连流体力学也要修。可以说自动化专业需要工科各方面的知识,其课程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电机工程甚至化学工程都有交叉,一般来说先是基础课程,像高数,物理,英语等。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高数、物理非常重要,所以进入大学的你一定要重视起这些基础课程。然后是再电路,数电,模电、电机与拖动,这些都是专业基础课,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最后就是专业课程了,比如:单片机、电气与可编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以上的学习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工科背景,不能偏科。当然,各高校自动化专业侧重点的不同也使得后期的专业课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自动化专业也是比较累的专业,课程很多,有些课还比较难,但没有付出又哪里来的收获呢?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嘛,在大学里要想以后能找个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天天玩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我们认真听讲注重实践,把握住锻炼自己专业能力的机会,比如参加,如果能抓住机会进实验室参与专业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那就更好了。在实践中巩固专业理论基础,在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能在这个专业取得卓越的成绩,在我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做出不凡的事业。

  自动化专业的优势在就业时候体现得更为突出。首先,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同自动化挂钩,转行非常容易,“硬”可转电子工程,“软”可转计算机,也可转通信,当然待遇也是非常不错。如果考研,还有中国科学院一些相关院所可供选择。与本专业就业领域相关联的行业在近年来借助市场经济的搞活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民航、铁路、金融、通信系统、税务、海关等部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也借助的人才优势,发展迅猛。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也将借助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找到发挥自己专长的理想位置。自动化专业一直以来是社会

  急需的人才,包括电气、铁路、化工等诸多领域。比如

  自动化工

  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优化等工作;

  自动化设计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软件工程师——处理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还可以从事教学和相关的研究工作。面对这么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否有些动心呢?

  本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渠道,因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广泛,其就业领域也五花八门。正因为如此,有些同学在择业时容易产生“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理,认为自己的自动化专业紧俏,社会需求量大,工作单位可以随自己挑。尽管现在学生就业实行的是“双向”选择的政策,你选用人单位,但用人单位也在选你。所以千万不要表现出一种我很了不起的想法,否则这样只会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甚至最终不录用你。谦虚、踏实、稳重是本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的第一选择。根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情况看,他们的工作都非常理想,收入状况也颇为乐观。我相信,经过我们四年艰苦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

  2010级自动化2班吴燕飞

  学号************第四篇:化工专业概论论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概论》结课论文

  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2-3姓名:李广

  学号:1101110814日期:2014年5月1日

  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

  摘

  要:淡水资源的紧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水资源匮乏,海水淡化包括西北地区的苦咸水淡化,将成为解决我国沿海地区和岛屿、华北和西北部分干旱地区等缺水问题的重要手段。海水淡化技术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也日趋重视。分析了海水淡化不同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情况,指出与热力发电厂余热利用相结合的多效蒸馏法、多级闪蒸法将体现其明显的经济性,而且可在掌握系统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成套设备。

  关键词:海水淡化、膜技术、低温多效、生产工艺

  地球表面2/3被水覆盖,地球的水体总量达到14.5亿立方千米,但海水占其中

  97.5%,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

  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和冰雪,人类实际可利用的淡水仅占全球水总量的0.32%。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全球淡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由于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使得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1]。中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3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340m,仅为前苏联的1/7,美国的1/5,世界人均的1/4,联合国已把中国列为

  13个最缺水国家之一。目前中国有

  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

  11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均淡水资源量低于

  500m3,低于国际上通行的人均1000m3的生存底线,大连、天津、青岛、烟台等城市的人均淡水资源量甚至低于200m3,处于严重缺水状况[2]。有效解决沿海地区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加快经济发展,而且对于促进全国的经济发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水淡化技术及其分类

  海水淡化技术也称海水脱盐技术,是分离海水中盐和水的过程。按分离原理和方法,海水淡化技术可分为相变法和非相变法两大类。图

  1列出了海水淡化法的不同分类,其中除溶剂提取法和气体水化物法外,大多数已实际应用。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闪蒸法和反渗透法。

  1、1多级闪蒸

  多级闪蒸(MSF)是一种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海水淡化技术,其原理是海水经过预热后,进入闪蒸室,该闪蒸室的压力低于将要进入的盐水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盐水进入后即因过热而进行闪蒸。闪蒸出的蒸汽冷凝后即为淡水。由于它安全可靠,因此发展迅速,中东许多产油国所建的海水淡化工厂大多采用多级闪蒸法,并且与发电厂结合。如阿联酋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多级闪蒸海水淡化厂,就是与发电厂联合生产。多级闪蒸是蒸馏法中应用最广泛的工艺。它具有

  工艺成熟,维护量小,对原水预处理要求低和使用寿命长,出水品质好,热效率高的优点。缺点是电耗较大。我国大港电厂进口的两套

  125m3?h-1多级闪蒸装置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投产,到目前为止,运行都比较正常。MSF技术近年来有所进展,但无重大突破。主要进展有:单机容量进一步扩大,最高每天可达4.5~5.7万m3;运行管理方面开发了

  DROPS软件,可协调运行参数,使系统最佳化,并降低运行费用;采用新型聚羧酸酯防垢剂,兼抑垢和分散悬浮物的作用,可使MSF在

  95~110℃下运行,且用量少,对环境影响小;试用高级奥氏体不锈钢代替镍基合金,以提高运行可靠性,减少停车维修,降低成本。目前

  MSF仍占世界海水淡化产水量的70%以上,但其能耗仍在10kWh?m-3淡水以上。1、2多效蒸发

  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经历了由浸没管蒸发、竖管降膜蒸发,到横管降膜蒸发的发展过程。早期多效蒸发系统的蒸发器为浸没管式,结垢严重,盐水净液柱高,温差损失大,系统传热系数小,已经逐渐被淘汰[3]。后来开始了竖管降膜蒸发淡化海水方面的研究,海水在传热管内为膜状汽化,蒸汽在传热管外冷凝,传热壁两侧都有相变,因而提高了传热系数。提出了横管降膜蒸发海水淡化,盐水通过喷淋装置在横管束的管外形成液膜而蒸发,加热蒸汽在管内凝结,盐水依靠重力或效间压差进入下一效蒸发器。它与竖管降膜蒸发相比,具有电耗低,设备高度低等优点,同时由于液膜厚度薄,传热系数高,汽相阻力小,因此传热温差比竖管降膜蒸发小。世纪70年代为解决多效蒸发结垢严重的问题出现了横管降膜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如图4所示,盐水在低温下蒸发,即顶值盐水温度低于

  70℃。由于操作温度降低,传热管材的结垢和腐蚀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可以使用廉价的铝合金材料替代贵重的防腐合金,从而有效降低了海水淡化设备的制造成本。低温多效蒸发利用低品位的热源作为加热蒸汽,因此其制水的能耗成本

  大幅度降低。1、3反渗透法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是利用半透膜的透水特性,对水溶液加压,使水分子克服阻力透过半透膜,从而达到淡水从海水中分离出来的目

  的。反渗透技术的主要部件是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趋成熟,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已达到99.6%[4]。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微滤、超滤或纳滤等膜技术作为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预处理工艺[5-6],延长了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为了降低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动力消耗,出现了回收被浓缩浓盐水所携带的能量回收装置的研究,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能将浓盐水携带的能量90%以上加以回收。高性能的反渗透膜、先进的预处理工艺及新型能量回收装置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反渗透法的制水成本,投入商业运行的反渗透装置产水的吨水耗电量达到4~6kWh[4],因此反渗透法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海水淡化技术。反渗透装置最大的问题就是膜性能的降低,在反渗透装置投产的6个月内脱盐率能达到99%,其后可能降至约90%[4]。

  技术特点

  上述的几种海水淡化方法各有其技术特点和合适的应用领域,但依据德国学者Rautenbach对过去40年的研究发展得出的结论:多级闪蒸、低温多效蒸发和反渗透技术必将决定海水淡化的未来[7]。其中低温多效蒸发与多级闪蒸和反渗透技术比较,其具有如下特点:1)与闪蒸技术要求的海水加热到

  110℃以上相比,其操作温度可以降低到

  70℃,设备的腐蚀和结垢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2)对于水电联产的海水淡化装置,低温多效蒸发利用的是低品位的废气或余热,而反渗透法利用的是高品位的电能,因而低温多效蒸发是与滨海电厂结合的最佳方案。3)多效蒸发既有闪蒸过程,又有蒸发过程,因此在相同的温降内,比闪蒸技术淡水产率要高。4)横管降膜蒸发传热管内蒸汽冷凝,传热管外海水蒸发,传热管内外都有相变,因而其传热系数较高。5)多效蒸发浓缩倍率较高,需要的海水补给量比闪蒸要少,因此所消耗的泵功少。6)对海水的预处理要求低。海水进入装置前只需经过筛网过滤和加入适量的阻垢剂即可,而多级闪蒸则必须进行加酸脱气处理,反渗透技术要对海水进行消毒、凝聚、pH值调整和过滤等严格的预处理。7)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在系统中,发生的是管内蒸汽冷凝,管外

  液膜蒸发,即使传热管发生了腐蚀穿孔而泄漏,由于汽侧压力大于液侧压力,浓盐水绝对不会流到产品水中。8)产品水质高。低温多效蒸发的水质可以达到

  5-

  6×10,无需再处理就可以直接作为锅炉水的补水,而二级反渗透后产品水的含

  -6盐量仍高达140×10,必须经过进一步的除盐,才能用于电厂的补水。

  2、海水淡化技术发展

  按照脱盐过程分类,海水淡化方法主要有热法、膜法和化学方法三大类。热法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多级闪蒸、多效蒸发、压汽蒸馏和冷冻法;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包含了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化学方法则由水合物法和离子交换法构成。图2显示的是各种海水淡化方法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总装机容量[8]。从图2中

  73了解到,反渗透法(RO)的淡水产量最大,达到1.8×10m/d,约占总装机容量的47%,其他依次为多级闪蒸法(MSF)占35%,压汽蒸馏法(VC)占5%,多效蒸发法(ME)占3%。当前海水淡化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3、1传统MSF方法存在的问题

  几年前,全世界海水淡化总容量中MSF法仍占较大份额,约为总淡化装置的55%,如沙特原有淡化厂大多数为MSF法,占全世界MSF法的33%以上,这种传统的淡化方法存在着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能耗高,导致生产成本高。如香港于70年代耗资近亿港元建造的大型MSF海水淡化厂(18万t/d),由于能源费用太高无投入运行,成了海水淡化发展史上最大的教训。其次是受到结垢等问题困扰。对传统的MSF进行改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3、2SWRO中常规预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海水中存在着各种细菌和海藻类物质。RO系统常规预处理工艺为石英砂过滤(无烟煤、锰砂等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3-10um精密过滤,有时还有软化器去除细菌的效果不理想,不能确保RO给水无菌。有时被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还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为了控制海水中各种微生物的繁殖,常增设NaClO发生器,有时还加CuSO4控制海藻。由于聚酰胺(PA)RO膜对氯敏感,醋酸纤维素(CA)RO膜

  耐氯虽好些,但在某些金属离子存在时,也易被氯氧化而降解。CA膜还易被细菌污染,并成为细菌的培养源和繁殖地。因此,这两类膜组件的给水均需除氯处理,通常采用NaHSO3去氯。但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海洋微生物的污染问题。当海水温度高于25℃时,产生所谓“后繁殖”现象,会加速细菌的污染PA膜需用大量的NaHSO3去除氯和溶解氧,创造保护膜的还原气氛,增加了运行成本。其次,常规预处理方法的工艺冗长。先是对给水间歇式加氯,再加絮凝剂和凝聚剂,然后经二级压力多介质过滤器去除已絮凝的胶体物质,接着添加阻垢剂和NaHSO3,再经过保安过滤器。一是操作烦琐;二是费用高(估计占设备总投资的30%-40%,占运行费用的20%-30%),三是需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产出合格的滤水;四是占地大(占厂总地盘的50%左右)。3、3RO膜材质和组件构型的优化问题

  制备SWRO膜的材料主要是醋酸纤维素(如三醋酸纤维素膜或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共混膜)和聚酰胺(包括全芳香聚酰胺、聚酰胺复合膜等)。RO膜组件构型主要有螺旋卷式和中空纤维式。虽然现在的RO膜与组件已经相当成熟,但各膜公司仍十分重视其研究与开发工作,目的在于开发出抗氧化、耐细菌侵蚀的新膜,改进和提高膜与组件的产水量、脱盐率等。对于膜应开发者而言,仍然应该十分注意根据当地海水水质的具体情况,对膜材质及构型以及是采用一级RO还是二级RO等认真地进行比较与选择,优化淡化过程。建议和展望

  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技术已成为未来第二代水电联产海水淡化厂的主流技术[9]。水电联产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即所谓的Dual-PurposePowerPlant,DPPP,电厂在发电的同时,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其所需的热量用于制取淡水。水电联产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能够综合利用能源,有效降低制水成本;既解决沿海火电厂自身淡水的需求,又利于提高电厂的经济性;便于实现装置国产化,降低海水淡化装置的制造成本。目前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匮乏,能源利用效率低。利用电厂的低品热源作为海水淡化过程的热源,实现水电联产对能源的合理综合利用,是适应中国能源状况、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季民.

  我国海水淡化事业基本情况[J].

  电站辅机,2002,(2):35-43.

  [2]中国海洋学会.

  青年海洋论坛文集[M].

  北京:中国海

  洋出版社,1997.

  [3]王世昌.

  海水淡化工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林斯清.

  海水反渗透淡化技术现状及未来[G].

  海水利

  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1998年.

  [5]MarkWilf,KennethKlinko.

  采用新的前处理方法和改

  进膜性能对RO海水淡化系统设计的影响[G].

  美国

  海德能公司分离膜技术应用论文集,1998.

  [6]高从堦,陈国华.

  海水淡化技术与工程手册[M].

  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RRautenbach,JWidua,SSchafer.

  Refectionsondesali-nationprocessesforthe21stcentury.ProceedingsoftheIDAworldcongressondesalinationandwatersciences,AbuDhabi,UAE,1995:117-136.

  [8]WangnickK.

  2004IDAworldwidedesaltingplantsinven-toryReportNo.18.

  [9]MADarwish,HTEl-Dessouky.Theheatrecoveryther-malvapor-compressiondesaltingsystem:acomparisonwithotherthermaldesalinationprocesses[J].

  AppliedThermalEngineering,1996,16(6):523-537.

  第五篇:土木工程专业概论论文

  几个月前,当我面临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的难题时,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选择了工程管理专业,当然最初我对土木的认识是极其片面、肤浅、甚至有些偏差的,在我意识中的土木工程无非就是学学建房子,然后学了之后到某个设计院或工程公司去工作那么简单。直到土木工程概论开课,通过各位教授、院士的讲解,我才意识到以前想法的幼稚和可笑,同时也第一次理性且系统的认识了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在书本中定义为:“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包含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的等技术。它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统一性”四大基本属性。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甚至可以说人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土木工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土木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方方面面,像人文,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其影响作用非同小可,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毋庸置疑,土木工程是一项传统的工程。从最初的洞穴到秦砖汉瓦,到气派的皇宫,再到现代的高楼大厦??历史记载着它的成长,土工程也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古老的土木工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它造福前人,泽被后世,对推动历史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立下了赫赫大功。

  不过土木工程古老但并不衰老,新兴的科技给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它有了更迅猛的发展速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巨大的发展潜力。艾菲尔铁塔,帝国大厦,世贸双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世界第一高频频易位;多伦多天穹,格林威治千禧顶,浦东国际机场,大分体育场??世界第一跨不断刷新;金门大桥,江阳长江大桥,青马大桥,明石海峡大枯??世界第一桥桂冠更替;挪威山岭隧道,瑞士圣哥隧道,德意开尔其隧道,中国大瑶山隧道??世界第一长风水轮转。如果说这仅仅是工程设施的大型化和施工空间的拓展,那么信息化的施工,智能化的建筑和交通,分析的仿真系统总归算得上是土木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革新。总之,科学技术作为土木工程的强大后盾,给土木的腾飞插上理想的翅膀,例如计算机的参与设计、分析、施工更使腾飞的土木如虎添翼;而土木工程作为科学技术的广阔战场,又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由此我们可以庆幸:土木工程前景光明。

  然而,光明中又富有挑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口的居高猛增资源的紧缺,这同样阻碍着人类工程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更多方面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战略,时刻保持清新的理智的头脑,慎重地权

  衡工程施建的利与弊,多快好省地进行国民建设。

  透彻了解土木后,我认识到土木工程是一门涵盖面极广,对专业知识要求极高的学科——很难想象一个只懂得坐在教室里面算题、画图的人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土木工程师;也很难想象一个对所需要的数学、力学等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的人能够造出拔地而起的万丈高楼。

  选择了土木,就选择了一条踏实勤奋,不断创新,追求完美的道路。因此,四年之中,我们要学的有很多!特别作为21世纪的土木人,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其他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建筑空间已经不仅仅单纯从数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从质量上也提车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环境的美观,有一定的舒适度。不少建筑工程无不致力于达到最完美的造型,最协调的造型,设计师已经跳出了实用这一基本作用的圈子,进一步对艺术的追求。这样,土木工程就从科学层次提升到了艺术层次,因此我们在美学方面也要有一定的造诣。再者,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常常要求面试者现场演示CAD图形的绘制。因而我们要具有操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如需要熟悉电脑操作和维护,能熟练运用CAD绘制各种工程图以及用P3编制施工生产计划等。除此之外,外语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实战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我个人而言,专业方向我的意向是工程造价,因而在这有限的四年之中我还打算自学一些相对精深的财务知识,试着考一下诸如注册会计师之类的证,让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占优势。

  除了在知识上让自己日臻完善之外,我们还要在思想上武装自己。

  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对“压力”和“责任”产生准确的认识:土木人才数不胜数,而只有成为人才中的人才我们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责任,作为土木人,我们身上背负的责任不言而喻,可能由于我们的疏忽,我们的学艺不精,而导致许许多多的人们丢掉他们的生命。“我一人之命在我手,千万人之命在我手。”土木不仅与人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而且与国家的开发建设息息相关,甚至与民族的兴起强盛息息相关。我们要时时把人民放心中,把国家放心

  中。我们要确定我们做出的图纸是准确的,我们设计的作品是科学的,我们盖出的东西是牢固的!像四川地震中校舍粉碎性倒塌的悲剧绝对不能在我们身上重蹈覆辙!

  总之一句话,在大学四年中,我要多培养学习的能力,多从事各方面的活动,全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多参与各项竞赛活动,多参加社会实践,多拿下各种像注册造价师或预算工程师之类的证书,从而以雄厚的实力迎接就业压力的考验,从而成功就业。

  至于四年后的打算,我仅仅有一个简单的计划,毕竟计划不如变化快,四年当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我的第一志愿时考研,毕竟单纯的本科学习不足以让我成为土木人才中的人才,进一步的深造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文凭是就业单位选择员工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并不认为三类本科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的毕业证会让我占到什么优势。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会从现在开始做好考研的准备。与此同时,我也会参加各级公务员考试,试图进入各级交通或市政工程类机关职能部门工作。当然,意外往往会发生,所以也不排除进入大型企业工作的可能。众所周知,与工程类有关职位所需要的不仅是要精通专业知识,更要求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我想我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积累经验的机会。

  随着城市建设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升温,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近年持续走高。随着社会分工的多样性,每个人毕业的时候面临的就业也会选择越来越多,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也许并非是难事。所以,我们对我们的就业前景要抱有乐观的态度,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们作为21世纪从事土木的大学生,肩负着辉煌明天的历史重担,所以就要求我们必须继承前人留下的宝贵的经验教训,认真刻苦地学习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勇于开拓创新,勤于动手实践,多加锻炼自己协调管理能力,及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虚心向工人老师学习请教,立志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工程师!

  既然我选择了土木,既然土木选择了我,我会在这条路上坚定的走下去,在这行踏实的干下去!想到有一天我们每天出入的房屋,穿梭迂回的街道,都可能出自的我和我同行们的精心设计,这何尝不是

  一种成就和满足?纵使辛苦,但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彼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纵使奔波,但可以体味“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快意??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幸福呢?

推荐访问:概论论文怎么写 概论 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3712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