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耕地抛荒撂荒5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1-18 12:00:13

篇一:耕地抛荒撂荒

  

  可修改编辑

  龙岩市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民以食为天,土为农之本。耕地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否保有足够数量的耕地资源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及耕地流转困难等多种原因,我市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抛荒撂荒面积逐年扩大。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制止乱占耕地现象和耕地抛荒撂荒行为,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

  一、耕地面积减少及抛荒撂荒情况

  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国家和城镇个人建设用地征用的增加,我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全市耕地面积由1952年的234.23万亩,减少到1978年的208.25万亩,进而减少到2005年的197.89万亩(2006年以后统计部门未开展耕地面积全面统计);耕地面积净减少36.34万亩,减幅15.5%,年递减0.32%。人均耕地面积由1952年的2.00亩减少到1978年的0.98亩,进而减少到2005年的0.69亩,低于联合国规定人均耕地面积0.8亩警戒线的13.7%。

  近期,龙岩调查队对永定、上杭、长汀三个县41个村的耕地面积利用情况调查,41个调查村耕地面积由1998年的54921亩减少到2008年的48575亩,10年净减少6346亩,减幅11.6%,年递减1.2%

  2、抛荒撂荒面积快速增加。据永定、上杭、长汀三个县41个村耕地利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41个调查村耕地抛荒(抛荒三年含三年以上)撂荒(抛荒三年以下)面积达到4807亩,占1998年承包时耕地面积54921亩的8.75%,占2008年市统计局统计数(村卡)52776亩的9.11%,相当于11亩耕地中有1亩耕地是抛荒或撂荒。

  二、耕地抛荒撂荒原因分析精选

  可修改编辑

  造成耕地大面积抛荒撂荒,既有主观上原因,也有经济结构调整、自然条件限制等客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耕作不便成为撂荒、抛荒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抛荒撂荒的耕地绝大部分是地处偏僻,离村庄较远,耕种十分不便或是地力比较贫瘠、自然条件较差的耕地。2008年41个调查村因耕种不便造成抛荒、撂荒的耕地占调查村抛荒、撂荒总面积的35.7%,占耕地面积的3.2%。

  2.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投入及管护不足成为撂荒抛荒的次要原因。由于现有的水利设施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目前已损坏严重。虽然政府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水利工程的维护,但由于大部分水利资金主要是用于大中型设施或重点项目,而用于农业生产灌溉沟、渠等修复的资金严重不足,再加上国家制定并实施的农民“减负增收”和取消“两工”政策,乡、村集体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和维修的调控资金减少,致使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水源不足导致无法耕种而不得不抛荒撂荒。2008年41个调查村因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无法耕种而抛荒撂荒的耕地面积占抛荒撂荒耕地总面积的28.8%,占调查村耕地面积的2.6%。2009年5月13日,《闽西日报》刊登了长汀县濯田镇街上村部分农田因灌溉水渠管护不足致使部分农田因无水源灌溉而无法耕种不得不弃耕。

  3野兽危害导致收成不好,农户不愿耕种成为撂荒抛荒的其次原因。近年来,由于封山育林,老鼠、野猪等野生动物迅速繁殖,一些靠近山边或山沟上种植的农作物经常遭受老鼠、野猪等野生动物的危害,严重影响农民的收成,农民不得不弃耕抛荒。调查村因野兽危害抛荒撂荒面积占抛荒撂荒总面积的22.5%,占调查村耕地面积的2.0%。

  4.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农户不想耕种成为撂荒抛荒的再次原因。近年来,由于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工价的大幅提价,种植成本节节攀升,但农产品价格却精选

  可修改编辑

  上涨不多。与此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以及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种植业相当部分利润却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大幅度上涨所抵消,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同时农产品生产经常受结构性、低水平过剩的影响,市场风险大,况且农业生产很大程度还是精选

  可修改编辑

  “靠天”吃饭,投入了大量的劳力、种子、化肥、农药,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就可能颗粒无收,有时甚至亏本,所有付出都将化为泡影。据上杭县临城镇官桥村10户农户稻谷种植成本调查,2008年该村风调雨顺,早稻、晚稻每亩产值分别为802元、861元,扣除成本后每亩收益仅为179.29元、120.46元。由于从事种植业效益比较低,且较为辛苦劳累。面对这一状况,大部分农民选择了“只求够吃,不图有赚”的心态,致使相当部分农民不愿种田,更不愿意多种田,因而造成耕地抛荒撂荒。据调查因种植效益低下农民不愿耕种的抛荒撂荒面积占抛荒撂荒耕地总面积的7.9%,占调查村耕地面积的0.7%。

  5.农业劳动力缺乏,农户无力耕种成为撂荒抛荒的另外原因。2008年41个调查村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40.6%,在家就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只占31.1%,而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是少之有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部分是素质低、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和妇女,因而耕作水平较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差、耕种面积较多,致使一些农户不得不放弃部分耕地,造成抛荒撂荒。同时还有部分农户因全家外出或迁移,所承包的耕地尚未流转出去不得不撂荒。据调查因劳动力不足无力耕种的抛荒撂荒面积占抛荒撂荒总面积的4.2%,占调查村耕地面积的0.4%。

  6.因灾害损毁或耕地征而未用等原因无法复耕造成耕地抛荒撂荒。近几年,市、县、乡三级都在热火朝天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些成片耕地被圈作工业用地,个别乡镇工业集中区周边耕地“征而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甚至把大片良田圈好作为待嫁姑娘等待投资项目,却好几年未被使用,极大地浪费耕地资源。如永定县湖雷镇湖瑶村的一大片良田已闲置至少有两年时间仍没有工厂进驻。另外调查中发现部分县(市、区)工业集中区周边也出现耕地精选

  可修改编辑

  “征而未用”的抛荒撂荒状况。

  三、防止耕地抛荒撂荒对策措施

  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和抛荒撂荒面积的快速增加已成为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后劲和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社会问题。为坚决制止乱占耕地现象,防止耕地抛荒撂荒行为,切实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几条对策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爱惜耕地的自觉性。耕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非常有限的资源,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各级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村耕地抛荒撂荒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解决农村耕地减少和抛荒撂荒问题摆在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张贴到村到组,组织干部深入到基层宣讲,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配方施肥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爱惜保护耕地的自觉性,真正认识到保护耕地资源,制止耕地抛荒,防止耕地撂荒是每个村民应尽的义务,做到不乱占耕地,不抛荒不撂荒。

  2、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国家对农民减负增收和取消“两工”政策的落实,乡村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和维修的调控能力减弱。因此要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我市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水源缺少、劳力不足,不少地方双季稻改种单季稻,再加上抛荒撂荒,近几年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据调查,2008年41个调查村农作物复种指数仅为126.2%,其中粮食复种指数只有94.4%,均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精选

  可修改编辑

  因此我们要切实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整村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水利工程,推进中小流域、山地水利综合治理、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完善建后管护机制,保证农业生产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同时要大力提倡新型的耕作制度和先进的小型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弥补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充分合理使用。此外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做好防灾、抗灾、救灾。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农业自然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

  3、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有效遏制耕地抛荒撂荒。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土地分散经营带来的土地利用率低、效益差等矛盾逐步暴露,弃耕、抛荒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当前影响和阻碍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问题。因此转变经营方式、谋求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最大化已逐渐成为共识。目前在农村开展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采取互换、转包等形式,或将撂荒地,流转给有能力耕作的其他农户经营,引导土地逐步向专业大户、种养能手、农业企业集中,发展规模经营,是防止耕地抛荒,遏制耕地撂荒现象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但永定、上杭、长汀41个村中,目前仅4个村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仅占调查村总数的9.6%,而实现耕地流转的面积也只占现有耕地面积的16.9%。针对这一情况,一是要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联网信息平台,建立土地流转项目库,及时在网上发布信息。同时要建立健全乡(镇)、村两级农村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功能。二是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只有让土地规范有序地流转起来,使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专业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业主集中,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三是要积极扶持耕地的开发与复垦工作。对从事耕地开发及开展撂荒耕地复垦的,政策上应给予优惠、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同时市、县两级财政应积极扶持耕地流转示范片建设,促进更多的耕地流转。精选

  可修改编辑

  4、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一村一品”的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一村一品”的建设,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解决土地抛荒撂荒的重要手段。为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特别是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连城地瓜干、龙岩花生、仙师六月芋、西元苦瓜等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一村一品”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整合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益。同时要逐步建立农民参与流通和加工领域内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企业和农民在生产经营中成为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和稳定土地的收益。

  5、依法收回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了有效提高非农土地利用率,政府要依法对闲置一定时间的工业用地采取高费率高收费制度或强制收回,从而有效地遏制耕地征而未用的现象,制止乱占耕地现象,防止耕地抛荒撂荒行为,切实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

  精选

篇二:耕地抛荒撂荒

  

  抛荒与撂荒是?回事吗?抛荒农?两年以上,发包?可以收回?现如今留在农村种地的青壮年?益减少,?家都纷纷往?城市发展,留在农村的只有些??,由于??体?有限,承担不起地?的农活,造成很多?地抛荒。那么,抛荒与撂荒是?回事吗?抛荒农?两年以上抛荒与撂荒是?回事吗?抛荒农?两年以上,发包?可以收回??、抛荒与撂荒是?回事吗?是?回事。抛荒是学术语,撂荒是?种常见于??中的词语。抛荒是什么意思?是指?地具备耕种条件,但是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个?故意不进?耕种,致使?地荒芜。?、抛荒农?两年以上,发包?可以收回?有权收回。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农村?地承包法》第六?四条规定:?地经营权?擅?改变?地的农业?途、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给?地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破坏?地?态环境,承包?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有权要求终??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地经营权?对?地和?地?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应当予以赔偿。三、?地抛荒的原因和影响?地抛荒是我国农业存在的重?问题,原因有农业收?低、农村??进城、?地污染、基础设施薄弱、流转困难等。弃耕抛荒严重影响我国粮?安全,影响农业基础的稳定。应该从原因着?解决弃耕抛荒问题。四、农村闲置?地怎么利??当前国内常见的农村闲置?地流转?式主要有四种,即出租、出让、转包、?股。1、出租

  农户?愿将耕地或宅基地的使?权出租给承租?,承租?给出租?固定的收益。?般由村集体统?收购(回收)闲置?地,再租给开发商,对于发展旅游项?的租期?般在20年左右。2、出让被征??地的农民,在按有关规定获得资?补偿后,将?地使?权交给当地政府,再转交给建设?。3、转包即?地承包?将全部或部分承包地的使?权包给第三?,转包期限不超过?地承包合同的剩余期限。4、?股即农户将闲置?地的使?权作为股份,参与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经营,这种模式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兼顾村民的长远利益,获得就业机会或从事经营?作,使他们能够长期分享旅游收益,充分体现了旅游业“利益共享”,成为现今最被政府和农户欢迎的闲置?地流转?式。综上可知,抛荒与撂荒是?回事,只是叫法不?样?已,如果?家在农村,家?有闲置的?地可以流转出去,不但不会造成?地抛荒,还能增加收?。

篇三:耕地抛荒撂荒

  

  农村土地撂荒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全乡土地撂荒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乡土地撂荒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相关文件指示,为了全面摸清我乡耕地撂荒情况,分析查找撂荒原因,探寻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措施,7月25日,乡政府抽调12名工作人员分三个调研组,深入全乡6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1798个农户,采取全面统计、入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农村耕地利用现状、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状况及耕地撂荒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耕地撂荒情况

  全乡耕地总面积7225亩,其中:田4875亩,占%;地2070亩,占%。根据调查统计,全乡耕地撂荒面积372亩,占耕地总面积的%。其中:田撂荒135亩,占全乡撂荒地面积的%;地撂荒237亩,占全乡撂荒地面积的%。按区域分:鱼窝池村撂荒60亩,占耕地面积的%;胡家坪村58亩,占%;铜草湾村62亩,占%;清水溪村88亩,占%;幺滩62亩,占%;白燕溪村42亩,占%。

  从调查情况看,全乡耕地撂荒的程度总体上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与经济发展的好坏成正相关。公路沿线离场镇较近的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二、三产业相对发达,非农就

  业机会较多,农民可就近务工、经商;加之单位劳务收入高。

  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比种植业收益好,更多农户选择从事二、三产业,造成耕地撂荒,且经济发展越好撂荒越严重。二是与自然条件的优劣成正相关。我乡撂荒地基本上全为自然条件较差的远山地,由于地块狭小,零星分散,道路不畅,土地贫瘠,耕作不便,产量过低,收不抵支,农民普遍不愿耕种,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我乡土地撂荒最严重的清水村,青壮年劳动力无心种地,大量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外迁、投亲靠友,全村外出务工人数达124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耕地撂荒率%。铜草湾村全村外出务工99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耕地撂荒率4.,8%。

  二、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及趋势分析

  (一)主要原因

  1、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一方面,近年来,种子、化肥、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种粮成本增幅较大,虽然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农资综合、农机具购臵等一系列支农惠农补贴政策,但在很大程度上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抵消,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下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据调查,种一亩小麦,耕种、化肥、种子、收割打碾等直接生产成本305元,正常年份山地亩产350斤,产值350元,亩收益45元,每亩按8个工日计算,每个工日收入6元左右。种一亩山地全膜玉米,耕种、化肥、种子、农膜、脱粒、拉运等直接生产成本370元,亩产1500斤,亩产值

  1275元,亩收益900元左右。同时,我乡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农民投入了大量的劳力、种子、化肥等,正常年份尚可有一点收益,遭遇干旱就亏本,如遇大的自然灾害就可能颗粒无收。另一方面,一个劳动力外出务工日工资80-100元,年中等收入平均在

  万元左右,相当于山地种植400亩小麦或20亩全膜玉米的年收入。因此,“弃耕务工”就成为农民的理性选择。

  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短缺。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举家外出,常年不归,真正留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不能完全胜任繁重的农业生产务作,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缺乏。据统计,全乡举家外出务工经商的劳动力4938人,所占比例达%,大量土地无人耕种。

  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不愿务农,老人因看不惯耕地撂荒而务作,经营粗放,种地不求致富,只求自足。

  3.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近年来,尽管我市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部分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农业生产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部分农民不得已只能撂荒耕种难度较大的土地。调查的所有撂荒地农户中%因生产

  条件差而撂荒,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差是加速耕地撂荒

  的主要原因。调查中,有的农民说,由于社路不通,种植有难度,收获难度更大,收一点还要人背上来,真是没办法。

  4、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农业技术推广难度较大。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农民年龄大、文化少、技能差,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不易接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即使愿意接受,也相当有限,从事农业生产只能采取粗放的经营方式。能耕种多少算多少,加之部分耕地道路不通、地块错落不平,狭小分散,机械无法耕作,生产效率极低。

  三、防止耕地抛荒撂荒对策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爱惜耕地的自觉性耕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非常有限的资源,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定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村耕地抛荒撂荒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解决农村耕地减少和抛荒撂荒问题摆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臵。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张贴到村到组,组织干部深入到基层宣讲,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配方施肥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

  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爱惜保护耕地的自觉性,真正

  认识到保护耕地资源,制止耕地抛荒,防止耕地撂荒是每个村民应尽的义务,做到不乱占耕地,不抛荒不撂荒。

  (二)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随着国家对农民减负增收和取消“两工”政策的落实,乡村对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和维修的调控能力减弱。因此要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我市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切实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整村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水利工程,推进中小流域、山地水利综合治理、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完善建后管护机制,保证农业生产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同时要大力提倡新型的耕作制度和先进的小型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弥补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充分合理使用。此外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做好防灾、抗灾、救灾。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农业自然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

  (三)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有效遏制耕地抛荒撂荒目前在农村开展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采取互换、转包等形式,或将撂荒地,流转给有能力耕作的其他农户经营,引导土地逐步向专业大户、种养能手、农业企业集中,发展

  篇二:关于解决农村耕地撂荒现象的思考

  关于解决农村耕地撂荒现象的思考

  李善君

  土地是人类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近年来,农村大量的劳力外出、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猛涨,耕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采取实地查看、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现提出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形成农村撂荒地的成因

  1、种粮效益低下造成撂荒。随着农资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猛涨,种粮效益日趋低下,据统计,农民自己种植一亩水稻不计算劳动力成本,每亩可以赚300-400元,如果全部靠雇佣劳动力耕种的,每亩就要亏400-500元,尽管国家加大了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但是仍然要亏本,农民便觉得种粮不划算。即便是勉强种植也仅种点饱肚粮而不愿多种,部分农民在有更好的赚钱门路的情况下,宁可花钱买粮食,而不愿意自己种粮,干脆弃耕弃农。

  2、农村劳力缺乏造成撂荒。由于种粮效益低下,农民便有“在家种田,不如外出挣钱”的思想,农村大量劳动力

  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留守农村从事耕种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妇女,形成了老人和妇女农业,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自己无力耕种,雇人耕种成本又太高,造成了部分耕地撂荒。

  3、政策执行偏差造成撂荒。国家取消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的本意是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但因部分地方在执行粮补政策时按照历年缴纳农业税的户主和面积进行补贴,农户不管种不种粮都可得到补贴资金,因此将农民的承包土地变成了一种没有任何负担的无形财富。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将土地闲置撂荒,有的虽然进行了委托代耕,但由于代耕者并未得到粮食直补资金,而丧失生产积

  极性,造成耕地撂荒,还有部分农民把土地视为命根子,当作养老保障,即便不耕种也不愿流转或找人代耕而造成撂荒。

  4、生产条件太差造成撂荒。由于大部分农民居住在山区,土地多数属于坡薄地和易旱田,土地边缘零星分散,不便管理,再加之长期雨水冲刷,造成田土层薄、肥力缺,保肥保水能力差,而水利设施因常年失修导致抗旱防涝能力差,部分农户宁愿租用他人条件较好农田而将自己的土地送人耕种,有些条件差的就是送人耕种也没人要,则干脆抛荒不种。

  5、举家外出造成撂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

  村人口涌向城镇,但由于部分地方基层组织对二轮承包没有全面理解,认为承包土地30年不变,就是土地承包权不能动,动了就违背中央的政策,因害怕犯错误而拒收外迁户中断承包关系的土地,同时也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加以引导或适当调整,有的农民外出干脆把承包经营的土地与房屋配套出售,导致土地无序流转粗放经营甚至撂荒。

  二、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宣传法制。加大对《土地法》、《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四川省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各级干部懂得国家的粮食安全与基本农田安全的重要意义和它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关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报纸、专栏、墙报、标语口号等各种工具广泛宣传土地法律、法规和有关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让农民充分认识土地是财富之母,提高农民对土地资源和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明白“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经营合同,村社可按法定程序收回发包的耕地,采取多种方式重新发包”等政策规定,形成珍惜土地的强大舆论氛围。

  2、加强市场调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除逗硬执行国家粮食直补政策外,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农资市场价格管理,防止农资生产经营者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同时政府还要利用农业发展资金,由农业部门在农资销售淡季储备

  足量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对种粮农民进行农资实物补贴,调控农资市场价格,使农民种田不再受制于农资市场价格通货膨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3、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土地连片治理,加大对农田坡改梯、薄变厚、小变大改造力度,为推广农业机械奠定基础,同时应借实施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之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兴修农田水利,扩大有效灌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4、进行县内移民,搭建复耕代耕平台。在县或乡镇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居住在边远、高山等种粮积极性高但生存条件太差的农民从甲地移到乙地,从山上移到山下落户,政府将那些地力差、产量低的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还草的范畴,让移民全额享受退耕还林还草资金,同时迁入地政府对他们的建房审批、子女入学等具体问题的处理上,适度放宽政策,优先为他们重新落实承包地,优先解决低保,为他们承包、租赁、代耕山下撂荒土地牵线搭桥,对已经撂荒的土地进行复耕和代耕,从而减少耕地撂荒。

  5、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农村流转土地。在尊重土地二轮承包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土地流转机构,落实专人专抓,分户建立农村承包土地信息台帐,加强农村土地动态管理,对弃耕抛荒两年以上的土地收回,重新发包。另一方面搞好

  土地流转服务,为土地租赁托管举家外出务工、全家户口外迁户流转土地和外来业主承包租赁土地提供信息服务,制作统一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从而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防止土地无序流转和流转不畅造成撂荒。

  6、推广节劳技术,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大力推广免耕等节劳技术,逐步推广小型农业机械,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以适应当前老人农业和妇女农业劳动力结构现状,减少土地隐形撂荒。

  (作者系中共南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篇三:当前土地撂荒情况的调查

  当前农村耕地撂荒情况的调查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人们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关系国计民生。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稀缺,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供给着世界22%人口的粮食,面临的人多地少矛盾是极为尖锐和突出的。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制订了如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补贴等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然而,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和农产品价格走低,致使农村土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

  土地闲置不仅浪费土地资源和加剧人地矛盾,而且使农田基础设施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农业投入浪费,耕地质量和生态经济功能衰退,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构建和谐社

  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当前农村耕地撂荒的几个特点

  据农民反映和几个村的实地了解:

  1、一些地处偏远,管理不便,土壤肥力差,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耕地,是撂荒地的重灾区。

  2、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逐年增加,家庭缺乏劳动力,使得一些土质差,交通不便的地块撂荒。

  3、大部分农村耕地撂荒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经济发达地区耕地撂荒相对较少,经济欠发达地区耕地撂荒多。

  二、耕地撂荒带来的实质危害

  1、耕地撂荒会使耕地的质量下降,因为如果农业生产停止,农田土壤抗蚀能力就会减弱,土壤物理性质也会变差。自然灾害发生后,撂荒土地的农业生产能力将会衰退,同时对周边非撂荒耕地资源也产生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也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2、耕地撂荒使人均耕地更少,加剧人地矛盾,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粗放经营和投入的减少造成农产品减少、农民减收,严重地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3、耕地撂荒会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都得不到提高;山区农村耕地资源的闲置,会使乡村集体经济收入减少,严重影响乡村集体公益

  事业,使生产条件无法改善,间接加重农民的负担,挫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耕地闲置使农产品收入减少,土地撂荒多的村,基本口粮得不到保障,影响到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耕地撂荒的成因分析

  1、一些农村自然条件差,山高坡陡,农业机械化程度低,耕种难度大,产出低,尤其是大部分农村土地分配时,都人为的将大片农田分成若干块,同时为了减少矛盾,还将土地远近搭配,好差搭配,给农民种地造成了很多不便,导致部分农民将土壤肥力差,地处偏远的土地主动弃耕。

  2、、一些地区居住条件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民向非农业产业转移越来越多,形成户口外迁的人越来越多。

  在这些外迁或转移人员中,家中土地根据肥力好坏,部分进行了合理流转,部分形成撂荒。

  3、部分农村家庭认为种地没有前途,想方设法让子女外出发展,使得不少年轻农民丧失了农业劳动技能,返乡后不能或不愿继续从事农业劳动,造成耕地撂荒。

  4、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土地比较效益差距大,土地产出对相当一部分农户来说已无足轻重。据农民测算,种一亩玉米从种到收,至少需要20个劳动日,按30元每天工资计算,需要600元工资。一亩地最多产1600斤左右玉米,按元每斤收购价,每亩可收入1760元,除去工资、化肥、农药等必要开支,就所剩无几了,碰到今年这样的受灾年,收入更少。若是外出打工,一年除去开支至少也能剩下

  七、八千元。这样的话,农民自然愿意外出打工。所以不少农村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家中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身体好的还能继续耕作,一些身体不好的就放弃了土地。

  5、土地零星、偏远、瘠薄等管理不便,形成撂荒。在调查中发现,有70%以上的耕地,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管理难度大,再加上土地肥力不够,农业生产效益低下,时间久了,那些偏远、瘠薄的土地就无人问津,逐渐撂荒。

  四、农民的几点期望

  在农村走访调查的过程中,一些农民很诚恳的提出了一些期望,说出了一些他们的苦处,希望能够引起重视。

  1、农资的价格能低一点。现在,农民种地除了不需要交公粮。

  每亩地根据作物不同还有补助,老百姓心里很高兴。但是近年来农资价格连年攀升,使得土地投入成本不断上涨,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也降低的土地的效益。由此造成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不种地的白拿农业补贴,种地的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就剩几百块。

  2、农业是国之基,民之本,而农民从事农业劳动,却得不到相应的待遇,一方面是收入不高,另一方面社会地位低,严重影响农民的热情。所以他们希望在提高收入的同时,能够得到充分的认可。

  3、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使灌溉、交通得到保障。

  4、加强技术培训,改变现有的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现状。

  五、几点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土壤,因地制宜种植,多种经营方式创效益,改变利用方式,提高种植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解决山区耕地撂荒情况。

  2、收回撂荒的土地,在现有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摸清撂荒耕地底数,落实责任,盯紧撂荒耕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将闲置土地的使用权收回,对土地使用权人不给予补偿,集体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的,应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3、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健全农业保险赔付机制,让农民种地没有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减少因人为投机造成的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保障农民权益。

  4、加快推广规模化农业生产,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有限的土地集中起来,建成“大农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让农民既能从土地上获得效益,也能抽出时间外出工作,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5、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加快健全农民权益保障措施,尽快消除因城乡差异给农民带来的困扰,如社会保障,养老机制,教育公平,就业机会等问题。

  6、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加强新型农民的培训,转变传统农业观念,提高运用现代农业技术能力,将有限的耕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篇四:耕地抛荒撂荒

  

  农村土地抛荒治理方案

  农村土地抛荒治理方案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土地抛荒治理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土地抛荒治理方案1为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提高耕地产出能力,推动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定粮食面积和粮食产量,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遏制耕地撂荒,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落实整治耕地撂荒的系列措施,在全县形成珍惜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的浓厚氛围,建立解决耕地撂荒的长效机制。力争20xx年3月下旬前,全县所有撂荒耕地全面复耕。

  二、整治措施

  (一)开展宣传调查,摸清耕地撂荒底数各乡(镇)要充分认识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把整治撂荒耕地摆在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要通过召开会议、广播、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民群众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支农惠农政策、治理撂荒耕地的措施,教育引导农民爱惜土地、种好土地,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要组织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对弃耕撂荒耕地的承包人、撂荒原因、撂荒面积、流转和撂荒年限等基本情况进行逐一摸排,并登记造册。

  (二)落实法规政策,严格依法依规管地1.限期恢复撂荒地种植。各乡(镇)要组织干部深入田间,对辖区内耕地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排核实。对无力耕种的(包括弃农经商、长期外出务工等),由村委会(发包方)通知承包户限期复耕,如不能按期复耕的,交由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等进行委托管理,种植收益归托管方,农户可继续享受耕地力补贴。对弃耕抛荒超过两年(含两年)又不委托管理的,暂停发放该承包户的耕地力补贴,待复耕后才可重新纳入

  补贴范围。同时,允许以村规民约形式采取措施防止耕地撂荒。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农户认识到恢复撂荒地耕种是应尽义务,努力做到应种尽种、宜种尽种,确保县域范围内不出现抛荒撂荒耕地。

  2.落实农业奖补政策。一是进一步规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按程序逐户登记、核实面积,确保享受补贴耕地不撂荒。二是加大力度支持水稻生产,对早稻(含再生稻)集中育秧的经营主体、村集体等给予1000元/亩的育苗秧田补贴;

  对自行育秧的农户,经乡、村两级核实验收后,按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育苗补贴,每亩大田补贴40元。按照“谁种植补贴谁”的原则,对种植“双季稻”(含再生稻)的农户及经营主体早、晚稻均进行稻谷补贴,同时再奖补50元/亩。对种植水稻20亩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和村股份合作社进行“产业振兴信贷通”贷款部分贴息。对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购置补贴范围内的大型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机动植保机械(含植保无人机)、稻谷烘干机等用于粮食生产的相关机械设备的补贴,在农机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县财政再给予20%的购机补贴。

  (三)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病险水库和山塘除险加固、水源工程建设、农田防护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加强基本农田的水坝、水陂、水沟等排灌设施建设,完善排灌配套设施。

  2.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针对撂荒面积较为集中的"偏远山区,加大资金投入,修建农村公路,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农业效益。

  (四)推进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1.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取得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确保耕地有效利用,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和质量。也可采取耕地“托管”模式,引导农民委托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实行委托管理。

  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信息、服务

  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能人能手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创优创业投资环境,筑好返乡创业平台,盘活撂荒土地资源,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整治撂荒耕地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水利局、交运局等单位及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由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要严格按照整治方案,按时高质量完成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县农业农村局要牵头抓总责任,县财政局要落实好相关奖补政策,县水利局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县交运局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确保撂荒地快速复耕。

  (二)强化监督考核。严格考核,将开展耕地撂荒工作列入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年度目标考核;

  强化监督,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XX;

  奖励先进,对在解决耕地撂荒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县政府将适时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对解决耕地撂荒工作不力,耕地撂荒隐瞒不报,出现较大面积撂荒耕地的乡(镇),将约谈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并视情况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责任。

  (三)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全面分析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遏制抛荒撂荒耕地的长效机制,巩固本次整治成果,防止抛荒撂荒耕地问题反弹。

  农村土地抛荒治理方案2一、基本情况

  红江镇现有耕地面积16550亩,经过摸底排查,全镇撂荒地约1752亩(永益村566亩、马岩村412亩、顺江村616亩、红江社区74亩、红江村84亩),撂荒地占总耕地面积的10.59%。坝区几个村由于土地肥

  沃,耕作条件较好无撂荒地,撂荒地主要分布在红江社区、顺江村、永益村、马岩村。其中县道、村道旁及一台土、正沟田撂荒地共计347.58亩(其中顺江村115亩、永益村56.35亩、马岩村92.23亩、红江村84亩,撂荒田总计70.15亩,其余为撂荒地)。二台土、三台土撂荒1404.42亩。已整治出撂荒地172亩,整治并种上作物125亩。

  二、工作进展情况

  1.加强政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张贴标语、广播宣传、干部入户动员、村组群里发送国家关于撂荒地治理的相关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对支农惠农政策和撂荒地治理的知晓度,增强农民爱惜保护耕地的自觉性,形成“抛荒耕地就是浪费”的共识,切实做到“一分耕地不闲,一分闲田必种”,为根治撂荒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撂荒地治理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将治理撂荒地块责任落实到挂村领导、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田间地块,建立健全了镇统筹、村主体、户参与的工作机制。并根据各村(社区)实际,分别研究对策,确保取得实效。

  3.加强摸底排查,建立信息台账。严格要求各村到组到户到地块进行摸排登记,作好撂荒地地块名称、户主去向、具体面积、整治措施建议等信息的收集,并建好镇、村两级台账,做到排查一块、研究一块、治理一块、销号一块。

  4.细化工作措施,严控过程管理。一是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农户自愿复耕复种的,政府给予补贴;不愿复垦的,由村集体帮助复垦,交由农户耕种;农户无条件耕种的,引进业主耕种;无业主耕种的,由村集体组织代为耕种。目前已完成撂荒地整治160余亩,140亩已经种植了作物,其中种植黄精40亩、净作大豆5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0亩。二是组织机械进行开荒。今年以来,全镇组织各种机械100余台次,同时动员远波农机专业合作社耗资10.8万元购买旋耕机一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一台,服务于撂荒地治理工作。三是整合资源,提高治理成效。全镇将撂荒地治理和大豆复合种植有机结合起来,投资1.6万元购买春大豆800公斤,业主、农户自备1600公

  斤,种植春大豆600余亩,目前长势良好。后期复耕土地也尽量种植大豆和晚秋玉米,做到两件事一线牵,齐头推进两不误。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短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部分劳动力非农转移,大多年轻劳动力外出,在家基本上是老弱病残人员,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二是部分撂荒地耕作条件较差。二台土、三台土占比高,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开垦成本高,种粮效益差。三是资金严重不足。大部分撂荒地多年未耕种,各种灌木乔木丛生,开垦一亩地约需1000元左右的机械费用,和目前的预算相去甚远,影响了根治撂荒地进度。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宣传引导。利用传统和新兴媒体,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广大农民群众珍惜土地、用好耕地,提高遏制耕地撂荒的自觉性。

  2.强化服务保障。对已有业主承包的撂荒地,镇村两级同时做好后续服务工作,调解好土地纠纷,处理好与农户的关系。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兑现撂荒地相关补贴以及惠民政策,结合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采取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等措施,尽快恢复撂荒地肥力,提升产出水平,有效减少撂荒地根治后再度撂荒的情况发生。

  3.建立长效机制。对撂荒地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逐村逐户摸清底数,建立信息台账,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通过农户自种、引进业主、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是村干部主导管理等方式来加强根治撂荒地的后续工作,确保撂荒地开垦出来有人种,建立健全撂荒地治理长效机制。渐进式彻底根治撂荒地,首先治理镇村道路两侧、一台土的撂荒地,再逐步扩大到二三台土,治理一块,适时按季节种植一块,最终达到彻底根治的目标。

  农村土地抛荒治理方案3今年以来,景泰县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来抓,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确保现有耕地应种尽种,为农民致富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撂荒地里孕育新希望

  初夏时节,景泰县草窝滩镇北面的兰飞农场里,绿油油的玉米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姿。另一边,大型机械来回穿梭,深翻后的土地开出一垄一垄的“黄土花”。经验丰富的老农说,再经过浇水、覆土,土壤变得疏松后就能种油葵了。

  景泰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干旱山区土地撂荒严重。部分偏远山区的村庄移民搬迁至灌区,原居住区域耕地多年无人耕种,也成了撂荒地。

  记者从景泰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景泰县承包地确权面积104.74万亩。根据核查统计,实际撂荒地14.81万亩(包括盐碱地1.2万亩、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的旱地2.58万亩、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0.2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撂荒8.75万亩。

  撂荒地整治刻不容缓。景泰县出台《景泰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景泰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督导专班,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盯住抓、部门乡镇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一地一策”推进撂荒地整治

  在掌握撂荒地底子的基础上,景泰县认真分析撂荒原因,紧盯整片撂荒等重点区域,精准“把脉”,提出“复耕复种一批、集中流转一批、代耕代种一批、兜底托管一批、改善提升一批”,“一地一策”激活土地要素。

  一条山镇现有耕地64566亩,其中撂荒地2689亩,主要分布在兰化农场、兰炼农场、兰石农场、长风农场等33个驻景农场,土地盐碱化严重。

  针对驻景农场管理现状和农业发展实际,一条山镇建立了撂荒土地电子台账,绘制了耕地撂荒地分布图,通过多重手段“盘活”土地资源,让闲置多年的土地重焕“新生”。

  一条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光英说:“我们对农场没发包出去的地,集中划片,流转给合作社或者是种植大户进行集中整治。对盐碱比较严重、排水还不够畅的地,由镇政府牵头,对土地进行深翻、晾晒,打磨之后种植石叶草等比较耐碱的作物,逐年逐步进行改善,有效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长风农场负责人郝龙告诉记者,长风农场前几年因土地盐碱化严重,弃耕600余亩土地。排碱渠现在已修好,土地碱化有所好转,他们响应政府撂荒地整治政策,对内号召职工进行弃耕地复耕,已经种植了300余亩,剩余弃耕地对外流转给合作社和种植大户。

  据了解,截至目前,一条山镇已整治撂荒地1628.21亩,占撂荒地总数的61%。在主体复耕方面,已对接农场总公司三联景泰农牧公司,5月份开始试种石叶草。

  复耕复种正当时

  田家勤力作,蓑笠事春耕。景泰县各乡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整治撂荒地政策,利用春耕时机,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和微信群,多层次全覆盖宣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让农民既明确土地经营权利,又明白保护耕地义务。

  同时,景泰县大力推行耕地保护补贴、产业扶贫、农业产业扶持等国家涉农惠农政策与耕地种植直接挂钩,做到“谁种补谁、多种多补、不种不补”,激发农户种地热情;对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动员农户“谁的孩子谁抱”,将耕地交由亲友代耕代种,避免耕地撂荒;对无人耕种的撂荒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整治托管,整治后返还给农户或流转给经营主体。

  此外,景泰县把土地规模化、标准化经营作为撂荒土地复垦的有效手段,大力发展“旱变水”工程,兴建各类调蓄水库,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结合,对积极参与撂荒地复垦、流转面积大的经营主体,在流转费用优惠、奖补资金申报、项目争取上给予支持。

  截至目前,景泰县通过整治改造、土地流转、村集体收回等措施,已整治撂荒地11.43万亩,整治率达到77.18%,复耕复种4.62万亩。

  农村土地抛荒治理方案4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三江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多措并举,统筹谋划,对全镇撂荒地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为粮食种植打好基础,促进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全镇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撂荒地摸排面积情况

  通过认真摸排,共计排摸出撂荒地680.76亩:其中1年以内189.56亩,1年至2年236.43亩,2年以上254.77亩。

  二、撂荒地形成主要原因

  外出打工或家中无劳力撂荒面积600.41亩;设施条件差撂荒面积71.5亩;灾害损毁或生态退化撂荒面积2.14亩;工商大户流转后撂荒面积0.71亩;其他原因撂荒面积6亩。

  三、此次整治采取的主要措施

  根据撂荒性质和原因,分类施策,统筹推进撂荒地整治。对复耕困难、缺乏劳动力、土地耕种条件差以及因土地产出效益低不愿耕种的农户,通过社会化服务,亲友代耕代种、土地流转等方式,盘活撂荒地资源,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耕地主要用于菜、瓜果等农产品生产,促进撂荒地统筹利用,有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工作。

  四、截至今日整治的进展情况

  通过镇村组干部的努力,截至目前三江镇已完成撂荒地整治353亩,预计20xx年7月中旬能全面完成整治。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镇将持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复耕复垦的良好氛围,加强农技指导服务,发挥农技人员的优势,抓住目前种植秋大豆的有利时机,指导撂荒地尽快复耕复种,同时加强督导检查,并对耕地撂荒问题整改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压实主体责任,于7月中旬全部完成整改。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劳动力短缺。三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承包管理不力。

  七、有关建议

  一是加大新型农业主体类型的培育,提升耕种意愿。

  二是强化土地流转合法有序,走规范化道路。

  三是强化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耕种补贴。

  农村土地抛荒治理方案5按照相关要求,罗江区对农户承包耕地撂荒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统计,认真分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于20xx年8月底完成撂荒耕地整治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区共有统计上报撂荒耕地260.02亩,其中万安镇257.62亩,白马关镇2.4亩。

  截至8月底,万安镇、白马关镇组织农户和种植大户通过种植大豆、水稻、玉米等粮油作物完成复耕复种217.52亩,另有42.5亩用地已取得征地批文,共完成复耕复种260.02亩。

  二、工作措施

  (一)严格落实责任。成立了罗江区农户承包耕地撂荒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干部包片、协同推进”的责任体系。把耕地保护、撂荒地治理作为当前的重大事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来抓,细化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村(社区)、到农户,层层推动、抓紧抓实。

  (二)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微信群、村村响、流动宣传车、村组会议等形式,加大《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撂荒地整治政策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教育引导农民履行承包责任,爱惜土地、管好土地、种好粮食。

  (三)强化考核激励。将农户承包耕地撂荒整治工作纳入各镇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对完成任务、成效明显的镇,在涉农项目资金安排上优先支持;对存在弄虚作假、措施落实不力、监管不严的镇,不纳入年度涉农考核评优并严肃问责。

  三、下一步工作

  坚守“粮食安全”红线,坚持把农户承包耕地撂荒整治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懈,进一步建立健全撂荒地整治工作和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工作体系,确保全区粮食扩面增产、稳定发展。

  农村土地抛荒治理方案6自今年x月xx日全国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按照省市通知要求,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方案具体要求,积极统筹扎实开展摸底排查工作,持续强化对耕地撂荒情况的跟踪监测和督导检查,并就下一步全区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具体举措。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截止目前,全区共排查撂荒耕地面积xxx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x.x%,撂荒耕地涉及承包农户数xxx户。其中:撂荒x年以上x年以内的xxx亩,撂荒x年以上的xx亩。这些撂荒地均因位置偏远、土壤瘠薄、耕作条件差等原因撂荒,因地块面积小、布局分散、交通不便而撂荒的情况较为突出。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提高认识、强化担当。按照省市具体精神要求,我们高点站位,充分提高对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坚决扛起确保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底线标准,及时下发了《xx区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撂荒地统筹利用工作专班。主动对接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推动撂荒地排查任务的落实。

  2、扎实排查、摸清底数。区农业农村局会同各涉农镇(街)有关站办,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村两委和村民小组作用,全力开展辖区内耕地撂荒情况的排查摸底工作。组织镇(街)有关人员入户进田,按照地块标识,标注承包户、位置(四至坐标、高程)、面积、类型等信息,逐一详细登记,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地。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宣传营造耕地撂荒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保护耕地、消除撂荒、恢复耕种的重要性,增强群众珍惜耕地、种好耕地的自觉性。充分利用传统和新媒体,宣传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广大农民群众珍惜土地、用好耕地。

  2、分类有序恢复耕种。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开展复耕生产。针对区域内分布零散、交通不便的撂荒地鼓励统筹利用,加快土地流转,引导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将撂荒地流转给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对能够复耕的撂荒地及时进行复耕抢种。针对地域偏远、土壤贫瘠、耕作条件较差的撂荒地实施物化补贴,发放绿肥种子,引导以种植豆类、薯类、柴胡中药材为主。

  3、加强农技指导服务。加强对撂荒地耕种的技术指导服务。发挥农技人员的优势,对每一个田块进行“把脉会诊”,组织农技人员采取蹲点包村等方式指导撂荒地尽快复耕复种。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种养技能薄弱农户,组织开展“一对一”帮扶,让其尽快熟练运用技术,提升复耕生产能力。

  4、建立信息台账管理。我局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设立专人对撂荒地建立信息台帐、逐地块销号,做到四至地界可查询、可定位,进一步加强对撂荒地的适时动态管理工作。

  5、加强督导检查。撂荒地统筹利用工作专班持续对耕地撂荒复耕复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督导检查,并对耕地撂荒问题整改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压实镇村主体责任,实施行政督导推动全区撂荒地及早完成复耕复种,全面推进耕地撂荒整治工作进度,确保我区耕地撂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为确保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篇五:耕地抛荒撂荒

  

  撂荒耕地问题整治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创造电〔2022〕24号〕《某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任务分工的通知》〔某办函〔2022〕某0号〕某某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耕地撂荒整治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开展的通知》〔某农发〔2022〕某号〕《中共某某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某某市粮食生产八条措施〉的通知》〔某委农领〔2022〕某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土地撂荒问题治理,确保园区粮食平安,现根据某某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2022年6月底前所有撂荒耕地全面清零。

  〔二〕摸清底数。对撂荒耕地进行全面清理,并以社区为单位同步建立撂荒耕地问题统计台账、撂荒耕地整治及进

  度台账。

  〔三〕法律约束。对撂荒耕地,催促土地承包人务必复耕复种,如假设不复耕复种,根据《某某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方法》第九条:“承包方不得弃耕抛荒承包耕地。承包方暂时不能耕种的,应当委托他人代耕;代耕1年以上的,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承包方将承包耕地弃耕抛荒超过1年又不委托他人代耕的,发包方应当组织代耕。代耕期间,土地经营收益归代耕者所有。承包方要求恢复从事该土地经营的,应当提前通知发包方,发包方应当在当季作物收获后交还承包方经营。〞之规定,暂时收回交由愿意耕种的人进行耕种或集体代种。对破坏耕地和耕地“非农化〞行为的,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和打击。

  〔四〕政策引导。按时兑现稻谷补贴、种粮大户补贴、轮作休耕试点扩种油菜和大豆工程等各项惠民政策。同时严格执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补贴对象的规定,从2022年起,对撂荒耕地,查证属实,不予补贴,已经补贴的进行清缴,不愿清缴的,应享的其它优惠政策暂缓兑现。

  〔五〕根底建设。加大土地宜机化改造、高标准农田等根底设施建设力度,夯实粮食生产根底。

  〔六〕技术效劳。推广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技术模式、以及轻简栽培技术,提高种植效率,降低农业生产强度。

  〔七〕农资效劳。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畅通农资运输销

  售渠道,确保农资数量和质量。重点区域落实县级物资采购,开展实物补贴,以充分调动群众种植积极性。

  〔八〕助耕效劳。社区一级要按撂荒耕地情况做好任务分解落实,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开展助耕效劳。对确实无人耕种的土地可组织当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及其他主体实施代耕代种,但严禁土地非粮化。

  〔九〕资金支持。县级财政对撂荒耕地排查、整治工作积极有效的,优先匹配相应工程资金用于撂荒耕地复耕复种。

  三、工作保障〔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社区要建立成立专班,压实工作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耕地撂荒整治长效机制,抓好抓实撂荒耕地整治工作,确保撂荒问题不反弹。

  〔二〕严格考核奖惩。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将纳入社区考核内容,实行“季度通报、年度考核〞,对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将上报相关单位从严督办约谈,并严肃追责问责。

推荐访问:耕地抛荒撂荒 撂荒 抛荒 耕地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3937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