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营商环境与放管服改革关系4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1-20 13:00:10

篇一:营商环境与放管服改革关系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营商环境优化研究

  “放管服”改革是中国政府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采取的一项举措,旨在通过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优化政府服务和规范管理等方式,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指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民间组织之间的法律、政策、制度和行为体系等方面的总体环境,它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经济、新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当下,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尤为重要。具体来说,营商环境优化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法治环境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公正、透明、稳定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要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减少政策不确定性,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以便企业依法经营,并降低市场经营成本。

  二、政策扶持方面。政府应当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创新创业,降低税费负担,改善融资环境,提高科技创新应用能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用工质量差等问题。

  三、市场秩序方面。政府要通过优化市场监管,加强市场竞争、减少行政干预,促进公正竞争,保证市场秩序,防止恶意竞争、虚假宣传,杜绝不良商业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

  四、服务环节方面。政府要优化行政审批服务,精简办事流程,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批成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

  总之,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必须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更加注重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便给企业提供更加优良、健康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的活力,推动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

篇二:营商环境与放管服改革关系

  

  优化营商环境视域下“放管服”改革的整体性治理研究

  弓顺芳

  优化营商环境视域下“放管服”改革的整体性治理研究

  弓

  顺

  芳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郑州

  450042)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部地区获得了走向世界的开放契机。区域营商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经营绩效、投融资活动的流向和高端要素市场的集聚与秩序,也是影响国家营商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优化营商环境与“放管服”改革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借助新公共管理范式下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放管服”改革在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中的协调与整合作用,从权利与责任、服务与

  监管、国内与国际接轨、互联网与政务相整合视角探讨整体性治理路径。

  关键词:营商环境;放管服;整体性治理

  D035文献标志码:A

  :1673-291X(2019)04-0066-03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以营商环境建设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营商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经营绩效、投融资活动的流向和高端要素市场的集聚与秩序,也是影响经济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多次论及营商环境。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到2017年李克强总理做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中央政府治理的新内容、新手段。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营商环境作为资源组成要素,具有稀缺性、外部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特殊的“不可替代”性,各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时,必须结合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释放市场活力和制度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86年,美国学者依西阿·里特法克和彼得·班廷在文章《国际商业安排的概念构架》中第一次对投资主体进行营商环境评价,并以投资主体的视角概括出影响投资行为的“冷热图分析法”。“营商环境”一词源于2002年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DoingBusiness”项目调查,2018年主题是“改革以创造就业”,从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跨境贸易和办理破产等十个领域营商环境指标量化排名。该项目旨在对各国经济体的商业监管环境进行比较,并对在企业存在周期内所适用的法规进行评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营商环境的研究热度上升,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营商环境的内涵。如倪鹏飞(2008)认为,营商环境既包括市场和基础设施等硬环境,也包括政府政策、公共服务、司法及税收体系等软环境[1]。娄成武等认为,治理理论与营商环境具有内在契合性,营商环境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公共治理过程[2]。第二,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黄育容(2015)基于2012—2015年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构建了以政府保护与监管两个维度的营商环境评价框架[3]。龙雪松(2004)从基础投入、市场、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综合配套五个维度,界定营商环境因子[4]。第三,营商环境的优化对策。娄成武、张国勇[2]认为,政府是营商环境优化的责任主体。宋林霖等(2018)则指出,政府应当在信用体系、保护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便利跨境贸易等重点领域改革[5]。许可、朱芮(2016)等学者则从投资者意愿的角度,对营商需求进行了细分。综合来看,当前关于营商环境的研究或集中在政府作为制度供给端的研究,或市场主体的需求端的研究,而在营商环

  境的整体性治理研究方面较少。本文借助新公共管理范式下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放管服”改革在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中的协调与整合作用,并结合郑州市营商环境的实践与问题分析,试图从新公共管理范式的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探讨“放管服”改革路径。

  二、整体性治理视角下营商环境的优化

  (一)营商环境的优化

  营商环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区域或行业所拥有的政治、经济、法治、社会、生态等一般环境与政企关系、劳动力市场、金融机构等环境的复合有机体。营商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经济政策、要素供给、政府服务、法治体系、要素资源、市场体系及市场准入[6]。因此,营商环境的优化就是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最大化,即企业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获得效益最大化所需要的时间和各种成本最小化。从早期的招商引资到优化营商环境概念的提出,反映的是由传统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制模式向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治理模式的转变。

  政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主体,而“放管服”是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放管服”改革的目的是降低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即因体制机制问题而导致的经济、时间和机会等各种成本[7]。本届政府自简政放权改革以来,每年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放管服”改革,特别是简政放权工作依然存在审批事项落实不到位、审批权力纵横交错、政务中心整合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从一定意義上讲,我国城市地方政权和地方政府过程的基本模式表现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一级自治”,基层政府的实际运行情况是“出现矛盾找基层,解决问题找条条”[8]。因此,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理解“放管服”的内涵和推进“一次办妥”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整体性治理下的营商环境优化

  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公共管理在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注重分散化、竞争与激励的方式再造政府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受制于短期的市场价值与经营绩效,造成严重的碎片化和部门的自我中心主义,最终影响政府效能。西方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和批判基础上提出以协调、整合和责任作为核心要点,倡导组织机构间协调与整合的整体性理论。以美国学者希克斯和帕特里克·邓利维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的碎片化和裂解式图景为整体性治理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可以将营商环境划分为以政府为主导的供给端和以市场愿景为方向的需求端两个视角。

  1.供给端:政府优化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前提。营商环境是公共产品,具有稀缺性、外部性和

  不可替代性。因此,各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时,必须结合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打造营商制度环境,释放制度生产力,提升本地区城市竞争力和经济生产水平。

  首先,强调整体性整合。整体性治理是对新公共管理范式治理模式所导致的公共组织分散化、管理碎片化和公共服务裂解性的反思与修正,旨在构建基于协同与合作的政府治理模式。(1)在组织架构与形态上,整体性治理的整合包含组织层级、治理功能和治理评价的整合三个方面。政府制定基本公共服务统一标准,为部门内部不同层级之间、跨部门与公私部门之间的公共服务推进提供一个基本参照体系,经由治理主体的良性联合和互动共同推进区域营商环境治理一体化。(2)逆部门化和碎片化,注重标准化、质量化。遵循经济规律,将运行功能相似或相同的机构、部门和组织进行重新整合。(3)重塑流程,打造一站式服务。利用从结果到结果项目流程的方法提升政府效能,推进服务便民化,变“单次告知”为“整体告知”,变“面对面”审批为“肩并肩”辅导,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实现从受理、审核到办结全过程“一次辦妥”。

  其次,注重打造“互联网+政务”新模式。整体性治理理论采用大数据信息和数据分析,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相关的组织、服务和功能,要求政府必须改变原来依托层级权力管制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1)信息的收集和识别。对社会大数据进行历时性和实时性分析,无论是对现实社会各行业的运行监控,还是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都有利于加强社会风险控制,从而提高政府预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2)整合数据库。改变传统“信息孤岛”的情况,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数据信息平台。(3)重塑公共服务供应链。政府利用大数据具有广度信息聚合、深度数据挖掘、扁平网络传递的能力,优化政府整体流程运行效能和提升跨部门、跨行业治理能力。

  最后,强化公共责任与共同体理念。希克斯认为,整体性治理最重要的是责任感,包括诚实、效率和有效性三个方面。世界银行指出,政府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手段不是减少监管,而是改善监管。例如,在衡量施工许可指标方面,如果一个国家(地区)缺少相关法规或者执行不到位,这个指标打分就会低。因此,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提是强化责任政府的理念,而整体性治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部门碎片化、功能割裂化和公共责任模糊化等缺陷[9]。

  2.需求端:市场需求决定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向。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的营商环境仍处于“新兴+转型”为主要特点的初级发展水平,其特殊性表现在:一是发展阶段从“规范发展”向“创新发展”。相对于欧美市场处于“创新发展”阶段,我国在“放管服”改革中,产生复杂的金融产品相对较少。二是参与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相比我国较为单一的治理主体,国外营商环境多由第三组织参与管理,如遍地开花的证券交易市场等。三是投资者构成以散户为主。因此,“集中统一”是我国营商环境的重要特点,也将是构建和创新营商环境的优势。

  首先,厘清不同种类企业需求。融资困难、人力资本教育水平低、非正规部门竞争以及企业税负重等四大问题是当前中国企业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意愿导向,可以将企业分为市场导向型、降低成本导向型、技术与管理导向型、优惠政策扶持型等企业[10]。一方面,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讲,政府要在我国的税收减免政策、土地优惠政策、政府办事效率、行政管理费用、金融基础设施等相关服务上不断完善,加大对非正规部门的引导和监管。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来说,国内大型国有银行要制定出优化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的培育。

  其次,明确不同种类企业的义务,区分监管重点。投资者分类和产品分类是精细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也是企业了解客户和产品的制度前提。其中,投资者分类的核心标准是投资者的风险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不同类别的投资者,参与交易的权利及其承担的适当性义务不尽相同。有些专业性机构,如国有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法律默认为其具有较高的风险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有些投资者的风险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需要经过专业机构认定;还有的投资者风险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弱,专业性较差。因此,政府要区分不同企业性质及投资者的风险操控能力,适当进行允许、限制以及划分监管重点。

  三、基于优化营商环境目标的放管服改革推进路径

  处理好优化营商环境与“放管服”改革,其实质就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应从权利与责任、功能与结构、互联网与政务、国内与国际接轨相整合的视角推进“放管服”改革。

  第一,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据诚信、公平、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建设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方面,政府要保护市场主体基于对市场配置资源权威的信赖而产生的利益,并对在生产、分配、销售、交换以及最终消费环境中的弱势主体予以辅助,以保证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政府要严格规范权力运行。对权力寻租、利益输送、违规收费等侵害企业正当权益及损害营商环境的各类行为,都要严格追责。

  第二,以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为导向,全面推行便利化的服务环境。营商环境便利化主要测算优良营商环境贸易区在手续、时间、成本三个维度的营商便利度,最能反映营商环境与具体实践操作的结合程度。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显示中国企业面临主要运营的障碍中,融资

  约束与非正规部门的竞争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22.4%的企业认为融资约束是其运营的最大障碍,而19.6%的企业认为非正规部门的竞争是其运营的最大障碍[11]。因此,一方面,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面向民营企业加快金融创新,完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评估方式、简化审批手续和贷款条件,探索建立民营企业风险评估和责任分担机制。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民企再担保机构,指导民企综合运用职工入股、企业参股、社会募集等直接融资方式,为民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

  第三,结合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基层政府通过自由贸易协议脉络或鼓励跨境贸易,加大开放型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掌握国际经济运行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以更加开放、积极的态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建设,从而建设互利共赢的国际化环境。对于一些新兴的中小企业,除了采取高标准企业孵化器的形式予以扶持外,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做大”,还要对于相关的商标、专利等保护条款内容进一步予以细化。针对有违知识产权的行为,有关司法部门必须予以严厉惩处,并在确立出有关的档案文件后开展长期性的追踪,以确保其不再出现类似违法行为。

  第四,以“政务服务集成化”改革为核心,推进“互联网+政务”模式创新。着力解决“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权责界定模糊、“信息孤岛”及监管盲区等突出问题,加快推动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建成投用,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着力破解群众办事“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切实提升企业群众“改革获得感”。要及时出台有关完善信用机制的政策措施,加大信用市场调整力度,引导企业和公众遵从良好的信用行为,在全社会树立守信守法的信用氛围,逐步接轨于国际市场的信用体系。

  第五,公正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企业开展商业活动的前提,是合作共赢和现代契约精神的基石。建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由于经济的负外部性、垄断性和信息孤岛等因素造成“市场失灵”,政府在通过行政审批等外部干预制度对市场进行经济调节,克服市场缺陷和最大化社会效益的同时,行政审批权力存在被滥用的潜在危险。因此,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和中介服务监管的法律制度,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做好监督管理,使市场主体能够在健康的市场环境充分竞争,同时保护私有产权,以最小成本解决商业纠纷,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鹏飞.中国城市拿什么吸引投资者——《2008年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摘要[J].资本市场,2008,(5):102-105.

  [2]

  婁成武,张国勇.治理视阈下的营商环境:内在逻辑与构建思路[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59-64.

  [3]

  黄育容.基于《营商环境报告》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8):93.

  [4]

  龙雪松.区位因素和投资动机对跨国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德国企业对中国西部直接投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5]

  宋林霖,何成祥.优化营商环境视阈下放管服改革的逻辑与推进路径——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8,(4):67-72.

  [6]

  张威.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理论学刊,2017,(5):60-72.

  [7]

  厉以宁.中国道路与简政放权[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6:430.

  [8]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401.

  [9]

  曾凡军.基于整体性治理的政府组织协调机制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88.

  [10]

  朱芮.营商环境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意愿的影响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6.

  [11]

  何冰,刘钧霆.非正规部门的竞争、营商环境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科学,2018,(2):115-128.

  -全文完-

篇三:营商环境与放管服改革关系

  

  大众商务企业管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策略探讨妍 妍(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放管服”改革也随之推进。这就需要企业转变以往的经营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发展过程中科学地引入“放管服”改革,以此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提高经营水平。本文主要围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展开讨论。关键词:“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对企业优化营商环境起着关键性作用。这就需要企业创新经营理念,优化自身设备,提高业务办理水平,营造一个优质的运营环境。对内,企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以便他们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对外,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招聘门槛,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出高质量的工作团队,为企业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政府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红利政策,加深“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二)企业环境各部门审批内容较多、内容较为烦琐,“放管服”等重点改革在企业管理中进展较慢,相关法律法规未能落实到位,各部门职责较为模糊,工作安排出现重叠等不良现象。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业务办理能力较弱,缺乏创新意识,使企业丧失经营活力,不利于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三)法制环境在法制环境下,相关内容的规定很难对营商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立法监督等机制未能落到实处,部分法规条文没有实现统一,这在某种情况下,会将企业置于不公平竞争的状态。在立法制定的环节中,未能集思广益,听取企业、社会等多个主体的建议,群众的参与度远远不够,没有收集广大群众的意见,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并予以利用。一、“放管服”改革概述2017年,国家领导人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一场革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2018年,国家领导人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放管服”这项改革要不断推进,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实践探索中。在此背景下,能够看出政府对“放管服”改革的高度重视,也可以从“放管服”改革中看出,政府有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思想以及落实改革的决心,具有一定先进性。“放管服”是一项简称,“放”是指“简政放权”,主要指削减没有任何凭证或授权的行政权,对于这一职位的空缺,把机会留给市场和社会,从中选出合适的任职人员。“管”指的是监管监督的革新,将各项职务落实到人,达到权责分明的效果,以免出现职务重叠等不良现象。“服”主要以政府为主,政府实行高效服务,对各项审批流程进行简化处理,减少各项环节的审批次数,以此更好地降低行政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创新服务理念,提高业务办理水平。总而言之,建立一个服务型廉洁的政府,需要以“放”作为基本条件,把“管”当作发展策略,以“服”为最终目标。(四)市场环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市场要充分展现出自身发展优势,以行业本身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促使企业达成联动的效果,将行业自律的职能落到实处。政府应该放开这只“有形的手”,全面激发市场活力。现如今,针对政府职能部门,其未能与行业自理组织实现有效对接,很难使行业本身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政府职能部门还存在执行力不强、社会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公众很难获取有效的信息查询渠道。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策略(一)释“放”企业创新活力将“简政放权”中的“放”落到实处,政府部门需要转变以往的理念,科学地释放出企业活力。创新自身职能,明确政府和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把不属于自己的事项留给市场。在一定情况下,避免资源的直接分配,以此减少市场准入清单,为“非禁即入”的落实提供有利条件。此外,各部门还可以创设出服务指标一条龙的把关通道,依据政务指标的规定,制定出集审核、指标报送等各项内容为一体的制度。针对编办、物价等,相关部门可以适当地减少审批环节,消除不必要的审批程序,制定出事权分明的体制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二、营商环境存在问题(一)政务环境在对政务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其存在业务办理环节繁杂、审批内容多以及审批时间长等问题,工作效率有待提高。此外,不同区域的审批流程存在异同性特征,这就很难实现工作流程的一统化效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并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对当地法律法规的了解当中,极大地降低了工作质量。与此同时,政府很难在市场管理中充分发挥出在政府绩效管理层面自己的作用,引导企业积极健康地发展。上,建立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时,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现状;在行政服务层面上,监察体系不健全,接受群众监督等体制机制不完善。[1](二)加大“管”理监管力度切实做好监管监督中的“管”,加大管理监管力度。放权并不是置之不理,更不是摒弃市场发展当中的监管制度。积极有效的“管”,能够保证市场运营的有序化,保障竞争的公正性。相关部门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适当调整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者简介:妍妍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1988—),:如何优化营商环境。205大众商务务体系在考核内容中的占比,全面做好考核结果的反馈工作,为企业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严格处理不当的市场经营行为。在监管层面上,引入“双随机、一公开”的联合监管机制,促进“互联网+”监管模式改革[2]。除此之外,企业可以将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部门当中,保障各项事务的有效落实,将审批权限落实到位,以便相关部门监督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一体式服务中心,审批业务都集中于此,所有的窗口都能够实现手签授权,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业务办理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网上办理审批工作也随之兴起,这就需要企业健全审批机制,更好地达成“并联”效果,为监督监管制度的实行提供有利条件。(五)优化服务环境第一,实行普遍宣传策略。利用LED大屏、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向企业和群众推广政务服务型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还能满足企业和群众的知情权。此外,还可以将优化营商环境的内容制成宣传手册,将其免费发放到企业手中,优化自身服务。其次,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国家知识产权,将质押融资的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定期实行金融机构的对接工作,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为企业实现融资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作用,创建新型企业发展基金,丰富基金内容,拓宽企业融资途径,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三)提高“服”务水平“服”主要以政府为主,实行高效的服务。这就需要政府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发展理念,做一个服务型廉洁的政府。结合社会、企业等多个主体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红利政策,将法律法规等各项内容应用到企业经营当中,积极引入网上审批策略,以此更好地实现一网通办等高质量服务项目,实行“最多跑一次”措施,优化自身政务服务,提高企业业务办理水平。四、结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往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现象,政府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结合群众、企业以及社会等多个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引入“放管服”改革,制定相应的红利政策,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企业来说,要创新自身经营模式,依照“放管服”改革,并以自身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健全各项体制机制,为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参考文献:[1]龚小玉.深化改革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研究——以宜昌市为“放管服”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1):75-79.[2]贾博.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N].河南日报,2020-12-25(13).“放管服”[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全国深化“放管服”重点任务分工方案》[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12):7.(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一,完善调研与督导的联动机制。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创新联动机制,针对调研征求到的意见或建议,主要由区委、区政府负责,将各项内容分配到相应部门当中,每项条文都有对应负责人,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3];在对问题意见实行整改后,将其拟为书面报告;最终提交给区委、区政府,由其出面将各项问题反馈给企业。若未得到企业满意的答复,政府需要再实行认领到反馈的过程,以便能够得到满意答复。第二,实行督导与考核并进的体制机制,把督导联动机制中的问题完成度、整改情况等内容作为目标考核项目。与此同时,提高服全面地建构完善的党建工作机制,以清晰化的制(上接第204页)度体系和完善化的制度保障,确保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迈上新的台阶。比如,在实践中,要建构完善的学习机制,课可以将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以制度来常态化地实施起来,切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素养,引导、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完善项目经理汇报工作制度。在工程项目的开展中,要始终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应该以制度来规范项目经理的工作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引导他们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尤其是针对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以及存在的现实质量或者安全问题,应该及时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来进行研究论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此外,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还应该加大考核把关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党组织的考核以及评价。位上召集起来进行集中学习或者研讨,必然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为此,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搭建线上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或者抖音号等来开展动态化、高效化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将最新的政策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的思路传递给每一位项目人员,切实创设良好的质量安全管理氛围。另一方面,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过程中,还应该全面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因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植根于广大项目人员内心深处的一种认同。若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整合起来,势必能够更好地武装项目人员的思想,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以及感染每一位项目人员。四、结语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且核心的内容。为全面推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应该精准把握它的意义以及挑战,依托于科学且高效的举措,切实保障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参考文献:[1]张波.新形势下高校领导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1-3.[2]赵艳华,袁为海.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性探究——基于民主政治的视角[J].求实,2013(10):22-25.[3]刘建平.高校领导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思考[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12-15+29.(三)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积极推进文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应该精准有效地把握时代的脉络,切实有效地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积极深入地推动文化建设。一方面,工程项目的党组织应该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要求,精准把握工程项目的开展特点,行之有效地创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式。比如,工程项目可能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这就使项目人员较为分散。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若将他们从各自的岗206

篇四:营商环境与放管服改革关系

  

  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按照市.区两级工作要求,以做实做优X区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为突破点,全面推行X区“综合窗口”改革,扩大改革覆盖面.提升政策落实度.加快事项办理速度,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一网通办”平台办理情况202_年度—202_年上半年,我委共办结施工许可证XX张,平均办理时间X个工作日,较法定时限提速40;办结竣工验收备案证书XX张,涉及单体XXX个,平均办理时间X个工作日,提速60;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勘察.施工.监理招投标备案X个项目(标段),平均办理时间X个工作日,提速40;审批建设工程初步设计X件,平均办理时间X个工作日,提速2X。全部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关联市住建委模块进行办理。

  (二)审批审查中心一站式服务

  1.完善区审批审查中心管理机制。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发布了《X区建设工程综合窗口(区审批审查中心)实施方案》,12个单位的24项审批服务事项入驻,划分确定“设计方案.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市政接入”四阶段牵头受理机制。10家常驻单位12名工作人员集中于区行政服务中心后台办公,前台统一一个窗口集中受理所有事项。形成了值班长制度.日常评价机制,并将区审批审查中心运行情况纳入各单位“一网通办和营商环境”年度绩效考核。

  2.推进“一站式”施工许可。区建管委一口牵头受理施工许可阶段,包括区规划资局负责的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的施工图审查及区建管委负责的施工许可三个环节。各单位通过“联审平台”网上同步办理,一口发证,大大减少审批办理时间。202_年共办结一站式施工许可XX件。

  3.推进“一站式”竣工验收。综合竣工验收阶段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制定了差异化的验收流程,分别为低风险项目和非低风险项目,企业通过区审批审查中心综合窗口一站式申请竣工验收,区建管委牵头统一受理并组织现场验收。低风险项目仅区建管委和区规划资局两个部门现场查看,且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可以同时进行,最大程度提高了企业的便利度。202_年牵头办结竣工验收XX件,其中低风险项目1X个。

  (三)风险分级分类审批和监管

  1.优化低风险项目前期审批和竣工验收审批环节。

  一是落实免审图工作,共7个项目免于施工图审查,改为承诺后事后监管。

  二是落实费用减免工作,对X个项目进行勘察费用补贴共XX万元。

  三是不动产登记合并入竣工验收阶段,与区税务局.规划资局进行研究试点,房屋测绘和税务工作提前介入,与现场验收同步并联进行。

  2.现场监管分级分类。202_年共新受监低风险项目X个(其中低风险工业项目4个).中风险项目1个.高风险项目XX个,进行联合检查X次。区建管委严格按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综合竣工验收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我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根据工程风险等级实施差别化管理,按照工程风险等级监督检查标准规定的检查频次和检查节点实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3.重点优化低风险项目过程监管和竣工验收现场工作。

  一是全面取消了低风险项目质量安全首次监督会议,在施工许可节点采取网上告知形式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事项以及要求告知建设单位。

  二是严格执行低风险项目施工过程监督检查次数1次的规定,对低风险项目实施施工过程一次联合检查,组织区规划资局.区水务局以及自来水公司对4个已结构封顶的低风险项目进行工程质量.规划.供排水接入的统一现场检查,减少对现场的多次打扰。

  三是对低风险项目实施区建管委.区规划资局2个部门现场验收,其他部门简化为事中事后检查,共办结X个低风险项目竣工验收。

  (四)互联网+监管工作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我委共完成了1X个监管事项与市级部门对应,计划通过区互联网+监管平台开展本部门的8项“双随机.一公开”检查.3项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目前已完成4次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在市级部门统一安排下,共完成各条线202_年历史监管数据录入XX条,其中燃气XX条.安质监XX条.资质XX条.消防XX条.招投标XX条.项目XX条.地下空间XX条。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竣工验收协调问题。在非低风险项目综合竣工验收办理过程中,原则不允许任何专业验收部门单独进行现场查看,区建管委需要与近10个单位协调现场验收时间。偶尔会遇到各单位经办人员确实存在困难无法共同参加的情况,现场验收时间需往后延迟,需花费大量精力进行验收协调工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结时限。

  (二)“验登合一”工作难点。在按照改革政策要求实行“验登合一”的过程中,区建管委已联合区税务局.区确权中心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试点完成了2个项目的“登验合一”工作。目前只能做到区确权中心容缺受理竣工验收备案证书,企业分别提交材料,登记部门和验收部门同步审批,等竣工验收备案证书发放后,再做产权登记。主要问题是区税务局和区确权中心相关工作和收件清单未纳入“联审平台”,且未纳入综合窗口办理,在线上和线下均存在实现一站式办理的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继续做实做强区审批审查中心。继续加强对区审批审查中心的日常管理和制度建设。通过优化完善区级管理制度,一方面要按照最新最优的审批政策服务辖区内的建设工程项目,另一方面要积极尝试新做法.新思路,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提供样本.案例。

  (二)优化告知承诺事后监管。在优化前期审批和验收过程中,实行了告知承诺制.容缺制等简易审批手段,后续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事中事后监管,以提高工程质量.杜绝安全隐患。建议市级部门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形成闭环管理。

  (三)“联审平台”方案征询不断优化。发挥“联审平台”信息共享程度较高,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沟通效率高的优势,区建管委联合规划资局共同制定了《关于优化“联审平台”设计方案征询阶段工作机制的方案》。将社会投资类项目或前期申报条件成熟的政府投资类项目统一纳入“联审平台”工程建设许可(设计方案)阶段,征询完成后直接进行项目批复。并为区投促办.应急管理局.区经委.房管局.供电公司增设征询部门账号,便于化工企业.房产项目.商业项目扩大征询范围。

  (四)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市级政策出台实施后,已初见成效,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已沟通解决了很多紧迫的问题。下阶段,建议市级部门组织召开集中培训和答疑,对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解释口径进行集中说明,并邀请工作成效显著的区分享交流经验,以助其他区进行借鉴研究,共同进步。

  四.案例分析^p:

  (一)施工许可XXXX实业有限公司“金地威新X智造园项目”,从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了一周时间。

  主要措施:一是项目方准备充分,比如针对耗时较长的审图环节,提前咨询了审图公司,减少了后续图纸修改的时间。另一方面,区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也发挥了作用,规划.建管等部门派驻专人集中办公,授权到位,进一步集中审批资,释放工作效能,减少审批时间。对项目进行并联审批,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实施效果:X月19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X月20日上午完成土地出让金支付.用地手续申报,X月20日下午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X月20-22日完成联审平台申报并进行审图,X月22日完成第一部分审图结果录入,X月2X日上午完成第二部分审图结果录入,X月2X日下午完成第一部分规划许可证审批录入,X月26日上午完成第一部分施工许可证核发.第二部分规划许可证审批录入,X月26日下午完成第二部分施工许可证核发。仅用一周时间,通过“一网通办”取得了《土地出让合同》.《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图合格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为企业早日开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综合竣工验收XX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及配套项目”,申请开展分期竣工验收,我委根据“沪府规﹝202_﹞16号”文件精神,组织各部门开展重大产业项目分期竣工验收。

  主要措施:政府部门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先行完成项目中部门单体建筑的竣工验收。

  实施效果:X区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组织区建管委.区规划资局.区卫健委对项目“样品生产中心”单体进行工程质量安全.消防.规划资和卫生验收后,告知其他验收部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通过分期验收,该项目中“样品生产中心”单体得以先行完成竣工验收,可以尽快投入使用;

  通过事中事后监管,在项目末期验收时,所有验收部门再行对所有验收事项进行核验。该项目为X区疫情期间首个开工的区重大产业项目,其中的“样品生产中心”也是X区首个分期竣工验收达到投入使用标准的单体。X区审批审查中心全面落实市级政策,优化了项目竣工验收流程,支持具备验收条件的单体建筑尽快投入使用,克服疫情影响,加快企业投产速度,促进企业早日产生经济效益。

推荐访问:营商环境与放管服改革关系 改革 关系 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3967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