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人9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1-21 15:33:02

篇一: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可卿的性格特点

  【秦可卿的性格特点】

  秦可卿是在第五回开始出场,到第十三回即已去世。虽然在小说中出现不多,但其人物形象还是比较完满的。那么,秦可卿的性格特点主要是什么呢?

  首先,秦可卿性格温和,贤惠孝顺,行事稳妥,得人心。第五回,宁国府内的花园里梅花盛开,贾珍之妻(也就是秦可卿的家婆)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和王夫人等前来赏花。那天,尤氏和秦可卿便手拉着手到荣府来面请贾母等人的。如果秦可卿与其家婆的关系不好,两人是不会手拉着手到荣府中来的。这是第一个例证。第二是,贾母等人到宁国府时,宝玉也跟着来了。到中午,宝玉觉得倦怠,欲睡中觉。当时,秦氏便对贾母和王夫人等说道:“我们这里有给宝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给我就是了。”这时,小说是这样叙述的:“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1/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第十三回,得知秦氏病死后,贾府上下无不对她悲痛惋惜,“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之人。”可见,秦可卿在贾府是深得人心的,人们对她的死去是普遍惋惜的。

  其次,秦可卿心事太重,思虑过甚,对事情想得不开。秦可卿是在第十回开始患病的,其症状按其家婆尤氏的说法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病:“他这些日子不知是怎么着,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尤氏还认为,她那儿媳妇“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打这个秉性上思虑出来的。今儿听见有人欺负了他的兄弟,又是恼,又是气。恼的是那群混帐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的那些人;气的是他兄弟不学好,不上心念2/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书,以致如此学里吵闹。他听了这事,今日索性连早饭也没吃”,所以她“想到他这病上,我心里到像针扎了似的”。后来,贾珍叫贾蓉去请了一个叫张友士的医生来给秦可卿诊病把脉。张友士给她把了脉后也说:“椐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特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特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秦可卿的这种性格,终于使她小病酿成了大病,最后便年纪轻轻就不治而亡了。

  【秦可卿与贾蓉】

  秦可卿虽然是贾蓉的妻子,但两人其实并没有感情。当初,不知是由于政治上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受父母之命,秦可卿不得不嫁给了贾蓉。按两家的家境状况,这婚姻并不是门当户对。因为贾府是金陵的望族,是鼎鼎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而秦家则不过是一个小寒门而已。倒是秦氏的容貌与贤惠,和贾蓉的才貌相比,应该说还是相匹配的。但两人的志趣并不相投,断然没有多少共同语言。因此,他们的结合是十分勉强的。何以见得?

  /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首先,作为一对年轻的小夫妻,贾蓉和秦氏之间私毫没有一点亲密的表现。这确实是令人奇怪的。我们阅读《红楼梦》文本,从秦可卿出场到她死去,一点也没有发现他们两人在一起的叙述,也没有关于他们两人相亲相爱的侧面描写。倒是有尤氏对贾蓉的这样一段训话:“倘或他(指秦可卿)有个好和歹,你(即贾蓉)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可见,贾蓉与秦可卿的关系并不亲密。

  其次,贾蓉对秦可卿的死并不悲伤、惋惜。从秦可卿患病到死去,贾蓉除了有一次奉其父贾珍之命去请了张友士来给妻子看病之外,基本上对秦可卿抱着无动于衷的态度。那天,当秦可卿病逝的恶耗传出之时,贾府上下无不失声痛苦,十分悲哀,连贾珍也哭的泪人一般。然而,独独秦可卿的丈夫贾蓉却没有掉一滴眼泪,也没有私毫的悲伤、惋惜的表现。这难道就不令人奇怪吗?或者说是作者的疏忽而漏记了呢?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这只能说明,贾蓉和秦可卿确实是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的。他们两人的被迫结合,4/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完全是秦贾两家出于某种原因而不得已作出的牺牲。

  【秦可卿与贾珍】

  秦可卿是贾蓉的妻子,而贾珍则是贾蓉的父亲,秦可卿与贾珍之间是翁媳的关系。但是,这却只是表面的现象。事实上,秦可卿和贾珍则是一对恋人。他们的所谓“恋爱”,是严重违反传统伦理道德的一种伦一乱。小说虽然没有具体写出秦可卿与贾珍的这种伦一乱行为,但人们还是可以从许多地方看得出来的。

  首先,在秦可卿的判词与《红楼梦》曲中,读者完全可以看出其所透露出来的贾珍与秦可卿伦一乱的信息。在这里,作者明白地告诉读者,秦可卿是一个放荡的淫妇,她的死并不正常,是在楼上上吊自尽的。她和贾珍的伦一乱,最终导致了贾府的衰亡。

  其次,宁国府的一位老家奴焦大在一次酒醉骂人时说,贾府里有人“爬灰”。所谓“爬灰”,是指翁媳之间的伦一乱。这显然就是指秦可卿与贾珍。关于这个问题,脂砚斋在其批点中就作出了明确的肯定。另外,红学界亦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所以,5/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这是不容怀疑的。

  第三,秦可卿无论是在其患病期间还是死后,贾珍都显得特别着急,尤其是在其死后,更是哭得泪人一般,表现出特别的伤感和惋惜,而且还公开表示要尽其所有对秦可卿的丧事大操大办,还把原本是王爷才能享用的十分珍贵的楠木给秦氏制成了棺材来给其装殓。所有这些,无不叫人疑窦丛生,唯一让人比较信服的解释,就是贾珍与秦可卿之间发生了伦一乱关系。

  【秦可卿与尤氏】

  尤氏是贾珍的妻子,与秦可卿是婆媳关系。尤氏虽然不是贾蓉的亲生母亲,但她是贾蓉之母死后贾珍续娶的正室,也就是嫡妻。应该说,秦可卿生前与尤氏的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起码表面上如此。尽管贾珍与秦可卿的伦乱在贾府已是公开的秘密,但秦可卿与尤氏却似乎没有过直接的矛盾。这也许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秦可卿公认的贤惠,能自觉处理好与尤氏的关系;二是很有可能贾珍与秦可卿之间的伦一乱,其主要责任在贾珍,而不属于秦可6/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卿,因此尤氏能原谅她;三是尤氏懦弱的性格,使她对贾珍百依百顺,因此亦不敢对秦可卿指三道四。所以,尤氏与秦可卿之间的关系在总体上还是比较良好的。两人甚至还曾经手拉着手,到荣国府来面请贾母等人前去观赏梅花。即便是现代,一般的婆媳都很难有这种行为,何况关系不好?另外,尤氏甚至还在别人面前称赞过秦可卿,同时对秦氏的病表示了极大的关心。但是,在秦可卿死后,她却不但没有表现出私毫的悲伤和惋惜,甚至还在秦可卿的丧事期间推说旧病复发而不出来理事,给贾珍制造了麻烦。这说明,她对贾珍与秦可卿之间的伦乱在心底里还是埋藏着无比的愤慨的。如今,她只好通过这种方式对贾珍进行了抗争,同时也是对死者的否定和指责。

  【秦可卿与王熙凤】

  秦可卿和王熙凤都是贾府的媳妇,前者嫁给宁府的贾蓉,后者则嫁给荣府的贾琏,两人属于婶媳的关系。另外,两人都是“金陵十二钗”之一,秦可卿排第十二位,王熙凤则排第九位。论家庭出/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身,秦可卿的养父秦家乃寒门微族,而王熙凤则出身于鼎鼎有名的金陵四大家族中的王家。秦可卿的亲生父母则不得而知。在贾府,秦可卿以其贤惠孝顺、办事稳重和深得人心而著称,故被贾母誉为“是个极妥当的人”,“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王熙凤则能说会道,有心计,敢作敢为,长于管理,是一个封建女强人,现接替王夫人在荣府担任总管。就私人关系来说,两人既是婶媳关系,又是知心朋友,其关系非常密切。平时,不管有事无事,秦氏总是邀请凤姐到宁府中来玩耍、谈心,每每都是推心置腹,无话不谈。贾宝玉想让秦氏的弟弟秦钟到府里的学馆一起上学,秦钟亦早有此意,还是在王熙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才终于促成了这一桩美事。第七回,薛姨妈叫周瑞家的给姑娘们送宫花,指定要给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和林黛玉各送两枝,王熙凤则独独得了四枝。当周瑞家的把花送给了王熙凤之后,阿凤又把自己这份儿分了两枝送给了秦可卿,由此足见阿凤与秦氏之间的亲密关系。这还不算。秦可卿死去的那天深夜,王熙凤料理完一天的事务,才回屋里闭上眼/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睛睡觉,恍惚之间,只见秦氏走进来笑着对她说:“婶婶好睡!我今儿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婶,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什么心愿未了呢?原来她是劝告王熙凤,要考虑自己的后路,免得将来家族败落之时,落个凄惨的下场。秦氏还对凤姐说:“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是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日后,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不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虑后,临期只恐后悔无益矣。”最后,还谆谆告诫阿凤说:“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然后便不辞而别了。待阿凤惊醒过来时,已听见人们叫喊道:“东府蓉大奶奶没了。”

  根据以上分析,秦可卿与王熙凤确实堪称一对知己。

  【秦可卿与贾宝玉】

  /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按年龄,秦可卿应该比贾宝玉大至少四、五岁。但按辈分,秦可卿却是贾宝玉的侄媳妇。她称贾宝玉为小叔子。阅读《红楼梦》,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这两叔媳之间的关系还很不一般呢。

  宁府花园内梅花盛开,应尤氏的邀请,贾宝玉跟随贾母、邢王二夫人及凤姐等人前去赏花。中午,宝玉欲睡午觉,秦可卿便将他带到自己的屋里睡觉。对此,一些老妈子们就觉得不妥,认为哪里有小叔子在侄媳妇屋里睡觉的道理?然而,秦可卿却不以为然,说是宝玉还小呢,有什么要紧?于是,宝玉在秦氏的屋里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秦氏带领自己游玩了太虚幻境。在太虚幻境里,贾宝玉认识了警幻仙姑、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和度恨菩提等众位仙姑,还见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和又副册等。最后,警幻仙姑还对他说,她要将她的妹妹“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说完,便向宝玉“秘授以云雨之事,推宝玉入帐中”。这虽然说不过是贾宝玉在梦中所经历的事,不是事实。但是,事后贾宝玉便与丫鬟袭人“初试了云雨情”。这说明,此1/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时的贾宝玉已经不是不懂事的毛孩子,起码应该是情窦初开的十四、五岁的少年小伙子了。怪不得他在秦可卿屋里睡过午觉后,人们便私下里传播着一些风言风语,而老家奴焦大便也借着酒醉,骂起秦可卿“养小叔子”来了。

  其实,贾宝玉对秦氏确实是特别有感情的。那天夜里,他原本还在睡梦之中,突然听到有人说秦氏死后,连忙翻身爬了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喷出一口血来”,然后便要穿衣服,到宁府去看望秦氏。连贾母劝他说,刚刚死去的人,那里不干净,再说夜里风大,明早天亮了再去也不迟,他都不听。到了宁府之后,贾宝玉便“忙忙奔至停灵之室,痛哭一番”。秦可卿病死之后,整个贾府的男人,包括秦氏的丈夫贾蓉在内,除了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外,只有宝玉给她痛哭了一场。你看,贾宝玉和秦可卿之间的关系能是一般的么?

  【秦可卿的几个不解之谜】

  一是秦可卿的父母亲究竟是谁?她为何被丢弃到养生堂里?她11/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原本姓什么?她的亲生父母是否还在世?她被秦业收养后,其生父生母是否还与她有过联系?

  二是秦可卿之所以被嫁给贾蓉,是因为与贾家有瓜葛。那么,是秦家与贾家有瓜葛还是秦可卿的亲生父母这边与贾家有瓜葛?是什么瓜葛?为什么有了瓜葛就非要结亲不可?

  三是秦可卿得的是什么病?她是怎样死的?为什么她的判词和曲是说她上吊于天香楼而死,是为情所害,“是败家的根本”,而小说则说她是病死的?为什么她要这样对前来看望她的王熙凤说:“任凭神仙也罢,治得病,治不得命。婶子,我知道我这病不过是挨日子。”照她这么说,她的这个病其实并不是什么绝症。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要了秦氏的命呢?

  四是秦可卿屋里的陈设和布置十分讲究和豪华,这一方面是作者运用的夸张手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贾府的富有。但是,这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宋学士秦太虚亲笔所写的名联,以及武则天当日镜室所设的宝镜、赵飞燕当年所舞过的金盘、安禄山曾经掷过并12/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伤了杨贵妃之乳的木瓜、寿昌公主的卧榻、同昌公主的连珠帐等等,难道是区区的一个贾府重孙媳妇秦可卿可以享用的么?作者这种夸张手法难道不太过分了吗?

  五是秦可卿自小在秦家这样一个小官宦的家庭中长大,秦家家境比较寒酸,连后来想给秦钟请一个教师都请不了。料想作为一个女孩子的秦可卿,应该是不可能读多少书的。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秦可卿竟然大智大慧、远见卓识,甚至还有先见之明。请看,在她死去之时,竟然能托梦给王熙凤,劝其认真考虑自己的后路,做到未雨绸缪,免得将来贾家败落了而无所适从等。这些,无不令精明强干的王熙风佩服得五体投地。另外,秦可卿还预见了贾妃的晋封及贾府不久的衰败,而事后确实验证了她所说的都是事实。你看,这难道不让人觉得她的这种聪明智慧与其本人的身份太不相称了吗?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许多。秦可卿这个人物形象地确很复杂,确实有许多难解之秘。

  13/13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篇二: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人

  

  [键入文字]《红楼梦》之秦可卿简介

  秦可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著作,与《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并称中

  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位居四大名著之首。因为此书中有十二个仙姿不凡,各有千秋

  的女子,因而又名《金陵十二钗》。在金陵十二钗中,秦可卿出场虽不多,但其身份特

  殊,与各个部分牵扯甚多,因此具有很大的争议性。

  秦可卿原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来自仙界的清净女儿之境,表字可卿,乳名兼美,意为兼钗黛之美。秦可卿在太虚幻境中管的是风情月债,是钟情首座。因

  此奉警幻之命,下了凡尘之后,秦可卿的任务就是引导金陵十二钗历经红尘劫,早早

  归入太虚幻境。秦可卿下了凡尘之后,以弃婴的身份,被养生堂收养。后来被营缮郎

  秦邦业抱养回家,做了秦家的女儿,小名唤可儿。秦邦业五旬之上生了秦钟,就是秦

  可卿的弟弟。秦邦业为官清廉,宦囊羞涩,家境清寒。且为人正派,家风清肃,十分

  重视对秦可卿姊弟俩的教育。

  秦邦业为官清廉正直,但与贾家关系很好,素有交往。所以长大后变成大美人的秦

  可卿,便被自己的父亲许给贾家,嫁给贾珍之子贾蓉为妻。原著特别交代她的小名贾

  府从无人知道,意味着她出身养生堂的秘密被秦邦业隐瞒得好好的,贾府始终相信她

  是秦邦业的亲生女儿。脂砚斋对她的评语,“贫女得居富室”,就是这样来的。

  秦可卿作为宁国府重孙贾蓉的原配夫人,贾府通称蓉大奶奶。她行事温柔和平,与

  各家交往都极为要好,更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可惜后来年轻早夭,只得了个奢华葬礼,便消失在人世间。秦可卿虽然在书中出场不多,但是却留下了许

  多疑案,比如身世之谜,比如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个笔墨不多,出场极少的女子,到

  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秦可卿与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王熙凤、贾

  巧姐、李纨、贾惜春共称“金陵十二钗”,仙境中又说她兼钗黛之美,那么她的容貌必

篇三: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之秦可卿简介

  秦可卿,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之一。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秦可卿人物简介

  秦可卿,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有双重身份:在人间,她乳名可卿,谐音“情可倾”,是营缮郎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宁国府重孙贾蓉的原配,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但因爬灰、养小叔子两件丑事曝光,使她年轻早夭,她的丧礼极其豪华,给宁国府埋下了重大祸患;在仙界,她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意为兼钗黛之美,表字可卿,谐音“情可亲”,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秦可卿身份特殊、出场极少,留下了一堆悬案,成为红学界热议的对象。关于她的死,有病逝、自缢两种说法,其中,脂批[霪]丧天香楼、命删天香楼影响最大。关于她出身养生堂,原本无疑义,自从刘心武揭秘她的原型为“胤礽家无名公主”,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秦可卿人物生平

  仙界来历

  秦可卿来自仙界的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她在警幻宫中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奉警幻之命,降临尘世,为第一情人,引导金陵十二钗早早归入太虚幻境。

  嫁入豪门

  秦可卿一下凡就是个弃婴,被养生堂收养。营缮郎秦邦业因当年无生育,便向养生堂抱养了她,给她起了个小名唤可儿。同时抱养的还有一个男婴,但是没能养活。秦邦业五旬之上生了秦钟,就是秦可卿的弟弟。秦邦业为官清廉,宦囊羞涩,家境清寒。且为人正派,家风清肃,十分重视对秦可卿姊弟俩的教育。

  秦可卿长成个大美人,因父亲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嫁

  给贾珍之子贾蓉为妻,所以脂砚斋评她“贫女得居富室”。原着特别交代她的小名贾府从无人知道,意味着她出身养生堂的秘密被秦邦业隐瞒得好好的,贾府始终相信她是秦邦业的亲生女儿。

  梦里幻情

  秦可卿嫁入贾府后,获得了合族上下的同声赞美。尤氏护着她,贾母怜惜她。凤姐与她感情尤深,时常去找她说话。每逢此时,宝玉也屁颠屁颠跟着。有一次,贾珍之妻尤氏请贾母、王夫人等赏梅,宝玉要睡午觉,秦可卿请缨去安排。宝玉在她的卧房里梦入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将她许配与宝玉,意欲让宝玉领略人间仙界第一等美色,从此看破男女之情,回归孔孟经济正路。二人即时成亲,柔情缱绻,软语温存,难解难分,忽至迷津而惊醒,失声喊叫“可卿救我”。秦可卿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忽然听见宝玉在梦中唤她的小名,心里纳闷,又不好细问。

  因霪致死

  因贾珍溺爱,秦可卿享受到异常奢侈的生活,以致体弱多病。她的私生活也很混乱,焦大骂她“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父亲秦邦业疏远她;大总管赖二违令派焦大送秦钟回家,借刀焦大醉骂令她难堪;秦钟在外受金荣欺负,金荣的姑妈璜大奶奶还欺上门来,气势汹汹要找她评理,虽然尤氏替她挡过一劫,但是她已因焦大醉骂、流言蜚语、闹学堂而种下心病,暗生闷气,茶饭不思。

  那年七月,秦可卿月经后期。中秋节,她还跟着贾母、王夫人玩了半夜。到了二十日后,一天比一天觉懒了。截至九月初,经期有两个月没来,疑患妇科病和抑郁症,一病不起。此病事关名节,请来的三四位太医都不能确诊,亦不敢从容用药,耽误了病情。后来虽有民间神医张友士看病开方,但为时已晚。九月半,贾敬生日,凤姐探病,宝玉伤心流泪。冬至交节的那几天,贾母、王夫人、凤姐天天派人去看她。腊月初二,凤姐最后一次探病,大约就在当天夜交三鼓的时分(23时许)殒命,宝玉悲痛吐血。她在临死前托梦给凤姐,赞凤姐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嘱咐贾府后事二件,一是祭祀产业,二是家塾供给;预言元春喜事;预警贾府末世及金陵十二钗悲剧。

  丧礼奢华

  秦可卿丧礼极尽奢华,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来官去。看板时几副杉木板贾珍皆不满意,到底买下了薛家木店里的一副出自潢海铁网山,原是给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樯木板,贾政谏言说以秦可卿的身份不配享用此物,贾珍也不肯听。为了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又从大内红人戴权手上为贾蓉捐了个龙禁尉的前程,还特地请了凤姐协理。

  秦可卿的丧礼埋伏一系列重大祸患:丫鬟瑞珠触柱而亡,宝珠请愿自任义女,出殡后守灵铁槛寺;凤姐在铁槛寺弄权;最严重的是贾珍擅用潢海铁网山樯木板,接上了后来贼寇入室抢劫、海疆戡乱一条线索。

  秦可卿死于腊月初二,她的丧礼却在翌年八月,间隔达九个月;从她的病情来看,似乎是病逝,从她的判词、曲子及对鸳鸯的自述来看,似乎又是自缢。她的死所以成为红学悬案。

  死后显灵

  秦可卿死后显灵两次,一次在大观园责问凤姐辜负了当年的嘱托,一次教鸳鸯自缢,引入太虚幻境。宝玉梦入真如福地(太虚幻境的幻象),见到她与众女儿在一起。全书结尾处,贾政、贾蓉扶贾母、秦可卿、凤姐、鸳鸯、黛玉灵柩回南安葬。

  秦可卿之谜

  养小叔子

  焦大醉骂“养小叔子”意指秦可卿与贾蔷乱伦:贾蔷是宁府中之正派玄孙,是一位正牌小叔子;他就住在贾蓉房里,最多机会接近秦可卿;他与秦可卿传出绯闻,惹人闲话,最后不得不搬出宁府;他搬出去后,仍旧与贾珍、贾蓉要好,只是不能进内闱与秦可卿厮混,可见个中事由并非因他与珍、蓉不伦,而是与秦可卿不伦;秦钟在学堂受人欺负时,他第一个站出来暗中帮忙,同时为了避嫌,又第一个溜之大吉。

  其它说法评介:(1)凤姐与贾蓉,二人是婶婶与侄儿的关系,不是叔嫂关系,并且实无奸情,第6回凤姐叫贾蓉晚上再来,也无苟且之事,因为她还吩咐了家下众媳妇管事晚上进来回话;(2)宝玉与秦可卿,秦可卿是宝玉的侄儿媳妇,不是叔嫂关系。

  霪丧天香楼

  甲戌本脂批:“秦可卿[霪]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称作者在初稿中曾以“秦可卿[霪]丧天香楼”作回目,写秦可卿与贾珍私通,事泄后羞愤自缢于天香楼。此说最早是由民间红学家据判册、曲子、鸳鸯自缢三处研究来的,并非脂批原创。1921年上海《晶报·红楼佚话》明确讲到:“秦可卿之死,实以与贾珍私通,为二婢窥破,故羞愤自缢。”1923年俞平伯《红楼梦辨》首次对这一观点作出了详细论证。

  由天香楼和二婢的线索,能解开秦可卿“[霪]丧”的疑案:卧房典故里,婢女红娘引诱莺莺与张生幽会西厢,隐喻宝珠、瑞珠二婢引诱秦可卿与贾蔷幽会天香楼;事泄后,秦可卿遭受五重活受罪,卧病三个月后殒命;二婢惧引诱之祸,故一死一出家。

  命删天香楼

  甲戌本脂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按此计算,第13回现存约4900字,若加上删去的四五页,共约7300字,对比相邻章回(第11回约5600,第14回约5400,第15回约4800,第12回约4000),显得极不正常。所以,脂批“少去四五页”之说十分可疑。

  考诸红学史,1923年俞平伯猜想:“若明写缢死,自不得不写其因;写其因,不得不暴其丑。而此则非作者所愿。但完全改易事迹致失,亦非作者之意。”俞平伯猜到“[霪]丧”的故事可能被删削,但又说删书非作者之意。1927年甲戌本“老朽命删”之说有意回应“俞平伯猜想”,且模仿俞平伯文风,故其年代或疑在俞平伯之后。

  出身与婚配

  营缮郎秦邦业家境清寒是不争的事实。贫女秦可卿能嫁入贾府豪门,原因就在“素与贾家有些瓜葛”。贾珍置三代单传的危机和门当户对的家法于不顾,给儿子贾蓉娶进秦可卿这样一个贫女、祸水,过门后又恣意爬灰,使她至死都未能给长房留下一男半女,以此烘托贾府末世,深著贾珍荒[霪]败家之罪。作者特意设计长房宁府三代单传,目的就是要写宁府绝后。又根据门当户对的婚配规律,秦可卿必须出身寒微,造成宁府重孙媳妇门不当户不对,与三代单传一道构成贾府

  末世格局。

  秦可卿之死

  这个问题,可算是《红楼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为什么?因为有曹雪芹的删节,删掉了“淫丧天香楼”一节。所以,秦可卿的死,至少有两种可能。

  第一,病死的,这是删节之后的一个最明显的效果了。生病,请名医看病,病情一日比一日重,托梦王熙凤,于深夜死去。这是修改后的《红楼梦》给我们呈现的最为清晰的结局,秦可卿是病死的。

  第二,自缢而死的,这也有依据,一是第十三回脂砚斋批语有记载,曹雪芹删去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二是第五回的判词,依然是说的秦可卿自缢而死,这和删去的淫丧天香楼是一致的。因此,其实秦可卿是自缢而死的。

  秦可卿身世之谜

  秦可卿是在第五回出场的,段落中很轻松就把这个人物的一些外貌和性格特征描写出来来:“贾蓉之妻秦氏便忙笑回道:"我们这里有给宝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与我就是了。"又向宝玉的奶娘丫鬟等道:"嬷嬷,姐姐们,请宝叔随我这里来。"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这是贾母对秦可卿的总体评价。这个评价既代表了贾母,也代表了权威性的发言,依赖这个总体概括,才有了后来悲剧性的走向。

  《红楼梦》是怎么交待秦可卿的出身的呢?是在第八回:“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寥寥数语就把秦可卿的出身交待得极为详尽,这也是刘心武老师证明秦可卿出身卑微的佐证。虽然秦可卿是养生常抱来的“私生子”,但秦业却不是,他是做什么的呢?营缮郎,这个职务在今天来说也是个司局级,就是掌管一些工程建筑之类的,其中的油水

  很丰盈,他连区区几十两的银子都拿不出,说明他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所以才能教育好像秦可卿这样的上上下下都有口碑的好媳妇。

  虽然她是养生堂的弃婴,但秦业却是朝中五品大员,与贾政同朝为官。一个五品之家的女儿,嫁给一个四品的官员,无论如何也称得上是“门当户对”,秦可卿的出身,不能用养生堂而论,只能从她的父亲秦业算起。

  秦可卿判词

  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注释]这一首是写秦可卿的。

  1.”情天”二句——太虚幻境宫门上有“孽海情天”的匾额,意思是借幻境说人世间风月情多。这是为了揭露封建大家族黑暗所用的托词。“幻情身”,幻化出一个象征着风月之情的女身,这暗示警幻仙姑称为“吾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的那位仙姬,就是秦可卿所幻化的形象。程高本作“幻情深”,“深”是错字。“幻”在这里是动词,与“幻形入世”、“幻来亲就臭皮囊”用法相同。作者讳言秦可卿引诱宝玉,假托梦魂游仙,说这是两个多情的碰在一起的结果。

  2.“漫言”句——不要说不肖子孙都出于荣国府(指宝玉)。

  3.“造衅”句——坏事的开端实在还在宁国府。意思是引诱宝玉的秦可卿的堕落是她和她公公有暧昧关系就开始的,而这首先要由贾珍等负责。衅:事端。作者在初稿中曾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为回目,写贾珍与其儿媳妇秦氏私通,内有“遗簪”、“更衣”诸情节。丑事败露后,秦氏羞愤自缢于天香楼。作者的长辈、批书人之一畸笏叟出于维护封建大家族利益的立场,命作者删去这一情节,为秦氏隐恶。这样,原稿就作了修改,删去天香楼一节四、五页文字(从批语提到该回现存页数推算,原来每页约四百八十字,删去二千字),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这样。但有些地方作者故意留下痕迹,如画中“美人悬

  梁自缢”就是最明显的地方。

  秦可卿人物分析

  秦可卿的形象可用一句话概括:《红楼梦》中第一美女。第五回中以贾母的眼光说她“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第八回作者说她“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当警幻仙子把她“许配”给贾宝玉时,说她乳名“兼美”,宝玉见她“其鲜妍妩媚有似宝钗;其袅娜风流,则又如黛玉”,是兼有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之美。在她婆婆尤氏这个庸妇眼里,秦可卿简直是天下最好的儿媳。但这个“袅娜风流”的第一美女是个淫妇。先看作者自己对她的态度。她这么美丽温柔,又死得这么早,本来是很让人怜惜的,可是作者曹雪芹对她却没有丝毫怜惜之意,有的只是贬责。首先给她的姓名就明白的说她“情可亲”又“情可轻”。作者对她的态度集中体现在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及《红楼梦曲》对其他女子的品格、命运都有所赞叹和怜惜,唯独对秦可卿既无赞叹又无怜惜。十二钗中秦可卿图像是悬梁自缢,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她是“幻情身”,与别的情欲之人相逢必定要淫乱,是贾家败落的“造衅”者。对她的自缢身亡毫无怜惜之意。再看《红楼梦曲》,第十三支《好事终》是说她的:“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孼总因情”说她既美貌,又擅弄风情,是败家的根本,对她也毫无同情怜惜之意。

  秦可卿必须是很美的,否则就起不到作者赋予她的使命。她淫,但淫而不荡,这才能负起作者给她的使命。如果她像“鲍二家的”“多姑娘”那么淫荡、像薛蟠之妻夏金桂那么淫毒,都不行。她又很温柔和平,还有相当高的品味,但不能与林黛玉、薛宝钗、探春等的高雅相匹比。她的品味是“香艳”。这集中体现在作者对她的卧室的描写上。第五回写贾宝玉到宁府赏梅,倦怠欲睡,秦可卿让她睡在自己的床上。“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宝玉便觉眼漾骨软。再看房中陈设:壁上挂的是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朝秦观写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案上

  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卧具是“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盖的是“西施浣过的纱衿”,枕的是“红娘抱过的鸳鸯枕”。作者细致地描述这些陈设、卧具及香气,把秦可卿卧室的香艳渲染得无以复加,而又感觉不到富贵气。卧室是最能反映卧室主人性格、品味的,写卧室就是写人。卧室的香艳凸现了秦可卿的香艳,但不是凸现富贵。秦可卿香艳的卧室是导淫的温床,而秦可卿则是导淫之人。作者的真意在此。刘心武先生没有看懂曹雪芹的真意,认为作者要暗示秦可卿的卧室是“皇家级的”,以此作为秦可卿是“废太子女儿”的证据。这可是有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刘老汉进秦氏房”,以为到了皇宫里了。皇家宫室是富贵,而不是香艳。

  作者对秦氏的淫没有、也不可能像写鲍二家的、夏金桂那样来写,而是间接、隐晦地“暗写”的,是“不写之写”,即所谓“春秋笔法”。首先是第五回中说她让宝玉睡在她的床上。还亲自给宝玉展被摆枕。从辈分说,秦氏是宝玉的侄媳妇,当别人提出异议时,她辩解说宝玉还很小。那么宝玉是否很小呢?从他梦中与秦氏“成婚”并遗精、后来很快又与袭人“云雨”来看,至少已经性成熟了。他与秦氏的弟弟秦钟同岁,而秦钟与小尼姑智能就发生过多次性关系,这是宝玉的陪衬。宝玉在梦中与秦氏“成婚”,作者暗示,秦可卿确实引诱宝玉与她发生了性关系。第七回焦大骂贾府里“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即隐含此事。经过秦氏的导淫,宝玉很快就跟袭人发生了性关系,从此也由情而淫。从后来的情节中可知宝玉又跟其他丫鬟有性关系。这一切,秦氏的导淫起了关键作用。

  秦氏跟她公公贾珍奸淫的事,已很分明了,不需多说。第十三回原来的回目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从脂砚斋的有关批语看,原来写她在天香楼因淫自缢的情节有四、五页之多,对她淫乱的情状写得是相当详细的。研究者公认这些情节是写她与贾珍奸淫,被人撞见,因而羞惧自缢的。这四、五页后来被作者删去了,改成她是因病而死的。至于曹雪芹为何要这么删改,下文再说。

  为了显示秦可卿的“淫丧”,作者又以贾瑞妄图勾引王熙凤通奸而淫丧作铺垫。贾瑞第十二回死,秦可卿第十三回死。秦可卿死后又以她弟弟秦钟的淫丧作补衬,于第十六回死去。秦钟跟他姐姐一样淫。他们的父亲秦业真是“情孽”,一双儿女都因情丧身。

  至此,秦可卿这个形象已经很清楚了,她是由情而淫的象征、淫孽的化身,贾家及其他权贵、豪门败落的精神根源。曹雪芹以秦可卿这个形象向人们显示,整个豪门、权贵阶层的“大厦”将倾,其症候与病根首先是道德的崩溃,普遍的精神病患。连贾宝玉这辈年轻人也染上了,不能幸免。曹雪芹这些思想是统领全书的,秦可卿是曹雪芹上述思想的体现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统领全书的人物形象。

篇四: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秦可卿人物分析

  红楼梦秦可卿人物分析

  秦可卿出场不多,而且几乎在梦中出现,飘忽神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秦可卿人物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楼梦秦可卿人物分析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旨在警戒妄动风月之情。鉴,是古人用铜制成的镜子。小说中所写的“风月鉴”,为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姑所制,专治斜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景幻仙姑是专司人间风情之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神仙。小说中金陵十二钗之一秦可卿就是景幻仙姑之妹幻化而成,仙界薄命司她的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后文有:贵族女子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大凡古今女子,“淫”字固不可犯,“情”字也沾染不得,凡是情思缠绵的,结果便不可问询。偏偏秦可卿在小说中即犯了“情”字,又犯了“淫”字。曲子《好事终》言其“画梁春尽落香尘”,所以其命运结局正如薄命司金陵十二钗正册首页图画上所画的,一个美人悬梁自尽。小说以“风月鉴”警示世间男女应及早跳出欲望苦海,远离风月之情。

  原著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小说内容中,表面是写缠绵悱恻的风月故事,暗地里却书写了一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伤时骂世”之语。涉及时事的这部分文字,作者费劲周折地将真事隐去,由于明写会触及时局,招来祸患,暗写又表述不清,晦涩难解,于是便在故事情节中出了“梦”、“幻”等字样。使读者真假难辨,在光怪陆离、虚无飘渺的梦幻中解悟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向。梦幻之语如同酒醉之言一样,无法追究考证,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书中道士所言,风月鉴两面皆可照人,但只能照背面,千万不可照正面,也疑似是对读者的特殊提示:不要只看故事表面现象,一定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故事。原著中有关梦幻的情节散落在各个章回中:甄士隐在梦中初见通灵宝玉;贾宝玉幻梦中游历了景幻仙宫;王熙凤在梦中闻听秦可卿托

  嘱贾家后事;林黛玉痴魂惊恶梦等等。在诸多虚拟的故事情节里,挥洒自如的叙写真实事件。奇特的构思,绝妙的手笔令读者叹为观止。秦可卿在世间是一位神秘莫测的红楼金钗。原著写作上有“草蛇伏线,灰延千里”的技巧。开篇出现的人物,到结局有才有所照应。而秦可卿却只是在开篇打了几个照面,一表而过,到十三回就匆匆离场了。关于秦可卿的人物刻画大多在梦幻中运笔。这使得她有一种难以揣摩的飘忽感。围绕秦可卿的身世、品行、命运结局等一直困扰读者,疑窦丛生,百思难解。正如作者所云:若非个中人物,不知其中之妙。即不是亲身处在局中,洞悉内情的人无法诠释其中的真相。

  赏析秦可卿这位神秘的红楼梦中人,要从梦幻中说起。秦可卿是太虚幻境景幻仙宫景幻仙姑之妹,乳名兼美,字可卿。兼有薛宝钗之鲜艳妩媚、林黛玉之风流袅娜。因警幻仙姑受贾府荣宁二公魂灵所托,引导贾宝玉魂灵游历幻境,以情欲声色警醒痴顽,使其跳出温柔之乡,归于正路。便将其妹可卿许配贾宝玉,并传授云雨之事,令其领略仙闺幻境风光,感悟仙界不过如此,何况尘世情景。警示其改悟前情,留意孔孟之间,委身经济之道。于是贾宝玉便恍恍惚惚,柔情缱绻,与可卿软语温存,难解难分。携手游玩时,行至迷津渡口,河水深有万丈,遥亘千里,无舟楫可通,正犹豫间,听见迷津内水响如雷,众多夜叉鬼怪来拉扯宝玉,吓得他汗如雨下,失声大喊“可卿救我!”真是:一场幽梦,千古情人。秦可卿是宁国府长孙贾蓉的妻子,贾宝玉是贾蓉的叔叔,梦中喊出侄媳妇的名字,已经是很不正常的事了,还有许多更为不正常的事情发生在她的周围,这就使得人物更加具有神秘感觉,使读者感觉到疑惑难解。

  疑点一:身世。秦可卿是从养生堂抱来的弃婴,父亲秦业任职营鄯郎,是工部级别不高的官职。家境平常,连为送弟弟秦钟入贾家私塾读书送见面礼都要东拼西凑。在讲究门第观念的时代,贾家贵为国公府第,连秦业也知道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颗富贵心,两只体面眼,在社会地位方面,择偶标准应该是很高的,从贾珠、贾琏、贾宝玉婚姻上可见一斑。与秦家门不当户不对,联姻略显牵强。书中也只是用简短几个字轻描淡写“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此处似乎

  隐瞒了有关秦可卿身世的事实真相。

  疑点二:卧房中的陈设。秦可卿房中所陈设的物品具是稀世古玩字画。墙上挂着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是宋大学士秦观题写的对联;案上摆放着武则天镜室中的宝镜、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在上面舞蹈过的金盘、杨贵妃用过的木瓜;地上安置着南朝宋武帝女儿寿昌公主的床榻;悬挂着唐懿宗女儿同昌公主的联珠帐;榻上有西施浣过的纱衾;红娘抱过的鸳枕。这些大多是宫廷用品。如此世人只闻其名未见实物的极端珍品,以其家境而言,断乎不是嫁妆。贾家虽然贵为国公,奉旨建筑府邸、用御赐银两祭祀宗祠,也不可能私藏如此珍贵的绝品。如果不是原著作者故意夸张虚拟的话,这些物件应该出自皇室。退一步讲,即使为宁府所藏,也应该有一部分摆放在尤氏卧房。这使得秦可卿的身份愈加扑朔迷离。

  疑点三:品行。在贾府,上至老祖宗贾母、尤氏、凤姐儿,下至管家奴仆,对秦氏都称赞有嘉。长一辈的爱她素日孝顺;平一辈的念她和睦亲密;仆从老少敬她惜老怜贫;秦氏行事温柔平和,是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之人。王熙凤精明强干,为巾帼须眉式的脂粉英雄,与出类拔萃的林黛玉、妙玉等人格格不入,曾经因丫头名字中有“玉”字,便皱眉扭头说:“讨人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对秦氏却异常亲近,可卿生病期间,多次前去探视劝慰,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知秦可卿和凤姐儿一样有思想有见地。临终前托梦给凤姐儿,预言贾府将要“树倒猢狲散”。不如趁着兴旺之时,筹划下将来衰败时事业。这些都是对秦氏品行的正面描写。负面描写在仙境判词曲子中有所涉及,判词称秦氏所在的宁府为“造衅开端”,曲子中直言风情美貌是败家的根本,给秦氏良好的外在形象涂上模糊的一笔。判词曲子以外相关方面的描写闪烁其词,借众人之口透露出来:焦大是宁府劳苦功高的家人,喝醉了酒,破口大骂后代子孙不孝,扒灰养奸。扒灰暗喻公公与儿媳有不正当的关系。贾琏与贾珍兄弟感情厚密,而且知情“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麀,母鹿。这里暗喻父子共占同一女子的伦乱行为。秦氏去世的消息传出,几个人的不同反应,也是从不同角度对她品行的写照:凤姐儿正在梦

  中听秦氏临终嘱托之语,闻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贾宝玉闻讯心中似刀戳了一下,急火攻心,直奔出一口血来;贾珍拍手顿足,哭得泪人一般;尤氏此时犯了胃疾,睡到在床上,不能料理丧事;丫头瑞珠触柱身亡殉主;贾敬怕影响了成仙而不闻不问。奇怪的是此时并没有提及贾蓉的丧妻之痛。为了葬礼上风光一些,贾蓉还意外地捐了个五品龙禁卫官职。年轻夫妻,新婚燕尔本该如胶似膝,恩爱缠绵,最悲痛的人也应该是亲夫。而这里最痛苦的俨然是公公贾珍,他痛不欲生,恨不能代替秦氏死去。这一系列反常举动,都足以说明秦氏与贾珍有着难以启齿的关系,其品行颇受质疑。秦可卿之死在不同版本中,没有正面描写,初读时还以为是死于疾病,书中只有“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寥寥数字。疑似这是将真事隐去的又一重大事件,比这更大的`事件接踵而至。

  疑点四:寿木。贾珍善后秦可卿丧事,可谓倾其所有,极尽奢华。看寿木时,几副名贵的杉木板皆不中用,最后还是使用薛蟠提议的一副蔷木棺材入殓。这寿木更是非同寻常,本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订制的,后来因获罪革去官爵,没人敢用。一直存在薛家店里。寿木纹若槟郎,味若檀麝,以手轻叩,叮铛如玉。按官衔,贾府高不过义忠亲王府,况且义忠亲王坏了事成为犯官,为免遭牵连避躲还来不及,为什么还要用他订制的寿木?

  疑点五:葬礼。秦可卿的葬礼是小说故事情节中最宏大的场景之一。丧仪标准之高、规模之大、气氛之隆重实属罕见,就算其爷爷贾敬宾天,奉旨治丧也没有风光如此。宁国府府门洞开,灯笼照如白昼,哭声摇山振岳。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又请来一百零八位禅僧念经超度亡魂,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醮。另外还有五十名高僧、五十名高道按七做好事。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有当朝四大王爷,公侯伯子男等文官武将。轿马车辆排出三四里远,路旁高搭彩棚,设席张筵,和音奏乐,具是四大郡王的祭棚。北静王水溶穿了素服亲自到场吊唁。出殡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行进。一个宁国公的冢孙媳离世,如此兴师动众,不得不令读者疑惑其身份非同寻常。难道秦氏婚前的身份要高于死后的贾氏冢孙媳身份?

  依据以上五个疑点,试着猜测秦可卿悬梁自缢,可能是出于某种原著作者不便于直接写明的原因,比如当朝的政权争斗。鉴于曹雪芹善于使用谐音寓意,神武将军冯紫英推荐给秦氏问诊的张太医名字里就大有文章。张太医名唤张友士,医理精湛,能断人生死。“友士”谐音“有事”,猜想必是有事而来。既能断人生死,药方中又有“熟地”、“归身”等谐音中草药,“莲子去心”、“红枣”等谐音药引子,疑似暗示秦可卿一些重要事情。秦氏又是心性高强,冰雪聪明之人,一定是领悟到了什么而选择了不得善终。景幻仙子完成了下凡警世的任务后回归太虚幻境。由于原著作者将真事隐去,对于秦可卿具体情况,也只有分析推测,不知详情。和原著部分卷稿迷失一样成为神秘的遗憾之美,而风月宝鉴正面、反面都能照见的故事还在继续演绎着。

  秦可卿来自“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的太虚幻境景幻仙宫。在仙界已洞悉世间“堪叹古今情不尽,可怜风月债难偿”,知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结局的情况下,幻化人形,降落到尘世间度脱痴男怨女跳出情欲火坑。所投身之处贾府,虽为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然百年望族,运数终尽,子孙有违祖训,多有不孝。贾珍、贾琏、贾蓉等均骄奢淫逸,放荡形骸。其伤风败俗行径是“风月宝鉴”所无法箴劝的,连下凡的景幻神仙也无可奈何,反为淫奔不才之人所累,玷污了清廉名节。“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难以警醒的不肖子孙们自食恶果,登高跌重,乐极生悲,由于没有遵从景幻仙子所嘱咐的贾家后事安排,最终落得个大厦倾倒难扶举,家亡人散各奔腾的悲惨结局。

  《风月宝鉴》的意义在于警醒沉溺于风月淖泥中的痴迷者及早悟觉,走上正路。秦可卿以神秘的身份,认真履行神秘的使命,也给名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两百多年来,引无数读者探秘研读。《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面警示读者反身自省宝鉴,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传奇。

  红楼梦之秦可卿简介

  秦可卿,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有双

  重身份:在人间,她乳名可卿,谐音“情可倾”,是营缮郎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宁国府重孙贾蓉的原配,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但因爬灰、养小叔子两件丑事曝光,使她年轻早夭,她的丧礼极其豪华,给宁国府埋下了重大祸患;在仙界,她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意为兼钗黛之美,表字可卿,谐音“情可亲”,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

  秦可卿身份特殊、出场极少,留下了一堆悬案,成为红学界热议的对象。关于她的死,有病逝、自缢两种说法,其中,脂批[霪]丧天香楼、命删天香楼影响最大。关于她出身养生堂,原本无疑义,自从刘心武揭秘她的原型为“胤礽家无名公主”,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关于红楼梦多情女秦可卿之死

  秦可卿

  她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宝玉的梦中情人。关于秦可卿的身世众说纷纭,她的死也说法不一。

  脂砚斋曾批言:“‘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儿贾家后事二件,的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于是,本来悬梁而死的秦可卿在书中就变成了病死。那么书中又有哪些线索证实这一猜测呢?

  首先是太虚幻境的画册上,她的主页里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接着《红楼十二支曲》中,可卿之曲《好事终》里,又留下了一句“画梁春尽落香尘”,再次肯定她缢死的真正宿命。

  其中要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判词里有一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曲子中又有一句“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而脂砚还在这里特地批了一句:“深意他人不解。”唯恐读者忽略了去。然而,宁国府究竟犯了什么弥天大罪,要被称之为“造衅开端”,“败家根本”呢?词里说“情既相逢必主淫”,曲里说“宿

  孽总因情”,似乎“情”之一字,便是导致“家事消亡”的“首罪”。那么,宁国府犯的情孽都有哪些呢?

  第一,自然是焦大所说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的淫行。“爬灰”是俚语,特指公公与儿媳妇通奸,而宁国府里唯一的公媳关系就是贾珍与秦可卿,矛头所指,自不待言。

  “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在整个宁国府里,只有可卿和贾蔷这两个主子之间称得上是叔嫂关系,故而二人嫌疑最大。

  宁府里的主子除了修道成仙的贾敬不算,统共就只有贾珍、贾蓉、贾蔷三位,竟然都与秦可卿发生了或明或暗的性关系,也就难怪红楼梦曲子里说“擅风情,禀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了。但是仅仅一个秦可卿,还不足以彰显宁府的全部情孽。于是,书中又穿插了一段《贾二舍偷娶尤二姨》的故事。

篇五: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可卿人物形象分析

  秦可卿,名兼美,兼有薛宝钗和林黛玉之美。在贾府中是深得众人好评的长重媳妇,她精通人情世故,并对家族的危机识深虑远,有着不同常人的忧患意识,聪慧能干有如薛宝钗。同时在感情上她的叛逆多情亦可比林黛玉,她因和贾珍私通被丫鬟撞见,深感悲愤自缢而死。她的自杀是一种无声的抗诉,是情与欲的毁灭,亦是其性格叛逆因子的集中体现。在作品的结构上,她更是故事围绕贾宝玉情感生活和王熙凤权利斗争展开的一个引导者。

  关键词:秦可卿;长重孙媳妇;聪慧能干;积忧虑深;叛逆者

  秦可卿是什么人?她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个由曹雪芹安排结局的人,也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压轴人物。她在第五回刚出场,不久就在十三回英年早逝。虽然她来去匆匆,却给后世的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在读者圈及红学家中引起阵阵声鸣:她真的是因病而死的吗?她与贾珍之间的暧昧是真是假?她与宝玉之间亦梦亦幻又是怎么一回事?秦可卿

  “乳名兼美字可卿”,乾隆甲戌本脂评曰:“难得双兼妙极”,“妙,盖指薛林而言也。”[1]在我看来,她不仅兼有薛林的风韵美貌,更集二者的优点于一身。在人情世故上,她的稳重大方比薛宝钗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性格情感上,她的叛逆多情亦不输林黛玉。她是十二钗中,结合

  顺从传统与叛逆因子的奇女子,不惜让曹雪芹用“兼美”二字来形容她,实不为过。

  一、聪慧能干的“长重媳妇”

  她是“赫赫扬扬,已近百载”的宁国公府长重孙媳,是国公夫人和公府家政无可争辩的合法继承人。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她和丈夫贾蓉一起属于官职世袭罔替和宗族法权传递的嫡脉“大宗”。这一特殊地位,无论是出身清寒而又寄人篱下的林黛玉,还是家势豪富但也客居贾府的薛宝钗,或者是公侯之女的史湘云和贾氏三春,都不能和她相比。尽管她的辈分较低,且尚未执掌家政,但从长远看,尤氏身下那把光闪闪的交椅迟早是要扶她坐上去的。如果不是出现了“早死”的偶然变故,随着贾蓉的袭职,她肯定要成为声势煊赫的贾氏家族东府的统治者。

  她在贾府有如此特殊的地位,贾府上下对她的态度及看法又如何呢?她应有着怎样的品行,才能在这人情繁杂的贾府中与他人相处得游刃有余呢?

  秦氏曾与凤姐说过:

  这样人家,公公婆婆当自己的女孩儿似的待。婶娘的侄儿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就是一家子的长辈同辈之中,除了婶子倒不用说了,别人也从无不疼我的,也无不和我好的。[2]实际情况,似乎也是如此。她的稳重大方深得贾府最高领导者贾母的赏识:“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因此,“见她安置宝玉,自然是放心的了”。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难相处,而尤氏与秦可卿却情同母女。秦氏抱病,尤氏对她说:

  你且不必拘礼,早晚不必照例上来,你就好生养养罢。就是有亲戚,一家儿来。有我呢,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

  并且还嘱咐贾蓉:

  你不许累指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他要想什么吃,只管到我这里取来。倘或我这里没有,只管往你琏二婶子那里要去。倘或他有个好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儿,这么个模样儿,这儿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跟外人提起自己的儿媳,口气无比的自豪骄傲,提起秦氏的病“心里如同针扎的一般”十分心焦。贾珍待秦氏,就更不必说:秦氏有病时,遍请名医、四处托人,连生病期间看医换衣服这等最细微的方面都关心到了,真算是体贴入微:“可是这孩子也糊涂,何必又脱脱换换的,倘或又着了凉,更添一层病,还了得?任凭什么好衣裳,又值什么呢?孩子

  的身体要紧,就是一天穿一套新的,也不值什么。”看似责备的语气中充满了宠爱,犹如慈父一般。秦氏一死,他“哭的泪人一般”,与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严灭无人了。”众人劝他节哀,商议如何料理要紧,他手一拍,说:“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真是爱之胜过自己的亲生子女。

  凤姐曾狂妄地说:“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就罢了”,可她对秦氏却倍加青睐:周瑞家的给她送来四支堆纱新巧的宫花,她忙命彩明给秦氏送去两朵;秦氏卧病,她不时亲自去探问;秦氏停灵会芳园,她一见棺材,眼泪便像断线之珠,滚将下来,并且放声大哭起来。能与王熙凤关系相处到这般亲昵,等闲之辈又岂能做到?秦氏这个从育婴堂抱来的一个不知爹娘的弃婴,虽出身微贱,却生得聪明善良,在两府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出众之才。也只有凤姐能赏识她的才干,而她也是凤姐这个奇才第一个知心和知音。因此,两人感情最好,可卿一死,凤姐哭得最痛,雪芹有特笔叙写,惺惺惜惺惺,正所谓“只有英雄方知俊杰”。虽然秦氏与王熙凤同为贾大家族中的媳妇,但王熙凤是用手腕与权势去征服别人,聪明里带着狡诈,能干中藏着狠毒。作为理家事者,却处处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私利,扣着下人的月钱去放高利贷,中饱私囊,为此弄出人命来也不在乎。而秦氏的聪明能干,知人知事,与凤姐有着本质不同。虽然她没有像王熙凤一样作为家族理事少奶奶,但“心细眼明,虑深识远,都远超凤姐而过之。她与凤姐梦中诀别,一句杂言亦无,却都是警诫提撕,为长久之计作打算,为日后获罪抄家,子孙度命而预先筹划。

  在荣宁未败之先,她是第一个预感巨变的人,她的一番话,让凤姐这位‘脂粉队里的英雄’听都十分的敬畏。”[3]而最易为人忽略放过的,即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十四个字,这一条全书的总纲领,却是由可卿口中道出的,无怪甲戌本上的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此句会批书人哭死”,从中我们可听出批书人的叹惜之声。秦氏死后,全家人更是表现出莫大的哀痛: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她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而“天下第一淫人”——宝玉的反应更是令人感动、摄人心魂,他“从梦中听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觉的‘哇’的一声,直喷出一口血来。”为何宝玉的反应会如此?甲戌本上夹批道:“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由此可见,秦氏在众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不可替代,她的聪慧能干也由此可见一斑。

  二、满怀忧虑的叛逆者

  1.从郎中女儿到长重媳妇

  身处如此显赫的豪门贵族,且又身居如此重要的位置,更有贾府上下如此看重和珍爱,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社会,秦氏该有个高贵的出身吧。然而,从小说第八回可以看出,秦氏却单单出自“寒儒薄官”的家庭。仿佛一粒随风飘落的种子,人生道路刚刚开始的她是个被随手抛落人间的可怜生命,是个连自己亲生父母是谁和自己真实姓名都不知道的弃婴。她是不合封建宗法礼教的私生子?还是家破人亡的下层劳动人民的遗孤?作者对她的出身交代模糊,本人亦不敢凭空臆断。最近有小说家刘心武先生通过一系列的细节论证后得出结论,说她原型是康熙废太子的女儿,在一场政治阴谋中被偷运出宫寄养在曹家,甚至她的死因也是政治阴谋彻底失败的无奈之举,在这里我不敢苟同刘心武先生的观点。书中只说她是因养父“年至五旬时尚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来的,并取“小名叫做可儿,又起个乳名叫做兼美。”从养生堂的弃婴到郎中小姐,是她生活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突变,这个偶然破土而出的幼苗从此获得了赖以生长的条件。但是这个新移植的土壤,与她日后的地位相比,却还是极不相称的。这种不相称从根本上决定了,秦氏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满怀忧虑、思虑太过的性格特征。

  她的养父秦邦业是“现任营缮司郎中”,却并没有豪门望族的那样阔气,而是出身于“零儒”的“宦囊羞涩”的“清寒之家”。他“年纪老了,残疾在身”,为了筹借送儿子秦钟入贾氏家塾附读的“二十四两贽见礼”,还“说不得东拼西凑”。他“夫人早亡”,养子夭折,身后萧条,家无积蓄,以致亲子秦钟死时,还是“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才得草草“送殡掩埋。”弃婴的辛酸,失母的悲哀,“寒儒”的熏陶,“薄官”的艰

  辛,构成了秦可卿童年生活的全部内容。她没有公府千金的高贵身份,没有布衣庶民的母爱,加上过早的独立生活,是她形成内向深沉性格的生活基础;清寒的书香门第,拮据的经济条件,长期跟养父的生活和秦邦业的宦海生涯,是她具有一定教养见识和深通人情世故的客观条件。但这些东西也并不是把她送上宁国公长重孙媳宝座的决定性因素。

  在秦家这块贫瘠的土壤里,这个小生命却顽强地生长着,而且“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关于她秀美妩媚的外表,作者曾不止一次地写道:“她生得袅娜纤巧”,“其鲜艳妩媚,大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对于可卿,曹公总有一种复杂的感觉:一方面,他不惜拿最爱的两个女子做比,所谓“兼美”。在小说中,要形容俏丽的香菱生得好模样,只借周瑞家的一句:“这个模样儿,竟有此像咱们东府里小蓉奶奶的品格儿”,一石二鸟轻松的让人即知二人之美。另一方面,又将身世复杂的她与贾珍父子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和下层劳动人民比,她是宦门小姐;和豪门世族比,她又是寒门飞出的凤凰。于是,她的袅娜妩媚和儒家教养弥补了财产和权势的不足,居然和煊赫一时的贾氏家族攀亲联婚,成为国公府的长重孙媳。按封建生活的常规,一个“宦囊羞涩”郎中的养女,是不配与侯门公子联姻的。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在封建社会里,“对于王公本身,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族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4]秦可卿没有薛宝钗那样的贵族势力,没有桂花聂家那样的雄厚财产,也不是孙绍祖那样的官场新贵,并不具备与贾家结成财产与权势的联盟的联婚条件。然而,现实生活是复杂的,它并不总是按

  照哲学公式行事,犹如东去的黄河,尽管它总的趋势是“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但免不了要有九曲的河套和无数的横流与决口。对古板守旧的贾政,薛宝钗的封建贤德是必不可少的;对把亲生女儿作为五千两银子抵押品的贾政,孙绍祖手中光闪闪的银元是迷人的;而对荒淫无耻的贾珍父子,秦可卿的妩媚风流则是具有异常魅力的。书中提到当初结亲时说可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甲戌本脂批“四字便有隐寓,春秋字法”,结亲的贾珍不是看门第,而是“性格风流”。而第五回的《红楼梦》曲“好事终”中有“箕裘颓堕皆从敬”,正是因为贾敬的万事不管不问,才使得贾珍肆意妄为,把理法伦常全然不顾,当然也就不会去顾什么“门当户对”、“贤良淑德”。就是尤氏其娘家也毫无根基可言,甚至其继母竟像个鸨母。正所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2.积忧虑深的少奶奶

  从“寒儒薄宦”的碧玉到侯门公府的少奶奶,是秦可卿生活道路上的又一个突变。随着震耳欲聋的喜庆鼓乐,她走上了贵妇人的生活舞台,然而与此同时,人生悲剧的帷幕也向她缓缓地但却又是无情地拉开了。

  从表面看,她“高柳喜迁莺出谷”,食甘餍肥,翠冠珠襦,雍容华贵,青春年少,又是一番天地。她使奴唤婢,一呼百诺,上下人和,深得掌权者们的器重,“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可以想见,宁国府的神圣权杖,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自然地交到她的手中。这样高贵的地位,神仙般的生活,对有望族权势做为后盾的王熙凤和薛宝钗来说,是行使权力的依据和进一步攀登的阶梯;而对生长寒门、出身卑微的秦可卿来说,则是一条难走的钢索和随时有踏破危险的薄冰。在贾府峥嵘轩峻、葱蔚涸润的外表之下,充满迭荡的风波,生死的火并,火爆的反抗和激烈的斗争。面对这一切,薛宝钗就可以含威不露,进退从容;王熙凤就能气粗胆壮,“挥霍指示,任其所为”,而秦可卿则没有这样做的条件和资本。然而偏偏她又“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结果使她形成了性格的两重性:表面上,她“见人有说有笑的”,而背地里“则思虑太过”,“不拘听什么话儿,都要忖量个三日五夜才算”。在家族内部斗争中,在强者面前,她欲争无力、欲罢不能,只能采取恼在心里笑在面上,胳膊折了装在袖子里的处世态度。不相称的门第,使她把不如意事深埋于心底;寒儒的家教,又使她必须处处装出一副笑脸来,她是用撕裂的心的滴滴鲜血换来众口称赞的贤名。然而,贤名一天天竖了起来,心理上的压力也一天天沉重了。封建礼教是她心灵创伤的麻醉剂,却又把她一步步送上宗法制度的祭坛。

  基于生活的巨大转折,以及性格的聪慧沉静,使她具备了对封建大家族衰败趋势的敏锐察觉和超出同辈的政治远见的突出特征。因为,只有突然平步青云的人才能最深切地领略到高贵地位的美妙,只有经历过清寒的人才能最深刻地体会到失去目前的天堂意味着什么,才能最分明地洞察出倾厦的蛀洞、覆舟的裂隙所在。客观环境决定人们的主观意识,秦可卿社会地位的改变,决定了她的注意中心执著地转移到整个家庭的利益、前途和命运上,为日后的接掌家政做好一切的准备。她以凤姐等人

  所不具备的上述条件,加上她特有的聪明和细心,犹如—个刚入闹市不久的聪耳,能在一片噪杂的喧嚣中听到冰山崩裂的轻微声响一样。她临终时给风姐的托梦,使我们最终明白了这个青年贵夫人日夜萦绕心间、至死不忘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和书中多次提到使她忧愤成疾的“不如意事”的深刻内容。这是她在家庭中高于凤姐等人之处。然而,她的悲剧也恰恰正在她高出其他昏庸者之上的清醒和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中看出“树倒猢狲散”的远见,给她带来严重的极度苦恼,最终导致了她的不可避免的悲剧。

  3.画梁春尽落香尘

  在今传本《红楼梦》中,秦可卿之“病”是一桩谜案,第7回王熙凤应尤氏之邀,领着宝玉到宁府喝酒抹骨牌,秦可卿再次出场,并把自己的小兄弟秦钟介绍给久想一见的贾宝玉。从这次公开的出场中,读者还丝毫看不出秦可卿有“病”在身的任何征兆。但是到了第10回,秦可卿的婆婆尤氏同贾璜家的谈话中却说秦可卿的“病”态,依尤氏说是“经期有两个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

  “到了下半天的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则说了一大堆医书上的话“脉息”,诸如“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需而无神。……”一大串专用名词,十有八九是卖弄医道高明而已。不过他后面有一句倒是值得细究的,他说:

  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这就是病源了。

  接着,第11回写王熙凤,贾宝玉二人去宁府探望病中的秦可卿。果然不出所料,秦可卿便一“病”不起,没有“熬”得过春天,竟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结束了她一生。从表面上看,她好像是病死的,但是她真的是病死的吗?

  小说第五回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让他翻阅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又副册上所列的每个女子的判词,听了《红楼梦》十四支曲。在李纨的判词之后,有一张画和画中人的判词,其原文是:

  诗后有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其判词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在《好事终》曲文中又写道: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总括图画、册词、曲文的意思,我们可以推测这说的大概是秦可卿。但是因情犯淫,悬梁自尽这一点,又与今传本《红楼梦》中写其因病而死的情节相悖。对这个恍惚迷离的矛盾现象,应该做何解释呢?甲戌本第十三回有一条眉批写道:“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

  页也。”经查早期抄本《红楼梦》证明,这一回正文同夹批存不足八页,如果是除去文中的夹批和后来添的文字,“少却四五页”的批语是可信的。那么曹雪芹删去原稿中“天香楼一节”的具体内容和原因又是什么呢?甲戌本第十三回后有一条长批提供了一些细节。原批说: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雪芹删去“遗簪”、“更衣”诸文。

  从这条批语中可以知道,曹雪芹在写作《红楼梦》的过程中,曾把秦可卿的结局写成“淫丧天香楼”,而非如今传本中所写的因病而死。但是,后来因脂砚斋等人的“建议”又作了删节。所以,“壬戌之春畸笏叟看了雪芹的修改稿后,写下了这样的一条批语:‘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使大发慈悲也。叹,叹!’脂砚斋和畸笏老人是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合作者,最了解作者的写作计划和意图。”[5]因此,脂批所披露的有关细节,具有权威性,使我们断定秦可卿的最初死因的最有力的直接证据。这证据在甲戌本中存在不少,例如十三回前总批:

  在封龙禁尉写乃褒中之贬,隐去天香楼,即是不忍下笔也。

  此外,十三回中的夹批中也有曾删却天香楼一事的提示:首先,在秦可卿死了以后,“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脂批:“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假如说秦可卿是久病在床,不能治愈而病死的,为何众人要“有些疑心”呢。只有忽然暴死才会令人诧异,产生“怎么好好的就死了”这样的疑问。其次,在秦可卿丧礼中,有这样的文字:“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脂批:“删却,是未删之笔”。在今传本中依然保留了这些文字,细心的读者会疑问为何要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知道秦可卿的真实死由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吧。其三,在小说的一百一十一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有这样的细节:“刚跨进门,只见灯光惨淡,隐隐有个女人拿着汗巾子好似要上吊的样子……鸳鸯呆了一呆,退出在炕沿上坐下,细细一想道:‘哦,是了,这是东府里的小蓉大奶奶啊!他早死了的了,怎么到这里来?必是来叫我来了。他怎么又上吊呢?’”一个“他怎么又上吊呢?”看出与前面的病死是前后矛盾的。

  由以上的种种证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秦可卿并非病死,而是“淫丧天香楼”,是在天香楼上吊而死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么问题马上就接踵而至了,她为什么好好的要上吊呢?何谓“淫丧天香楼”?或许这与她的情感生活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联系,鉴于小说前几回中对她的日常生活状态描写较少,或许我们可以从她的丧礼中发现蛛丝马迹。

  4.宿孽总因情

  秦可卿死了,她的丧事办得十分的隆重,一向惜墨如金的雪芹却花了很多的笔墨来描写场面之盛大。其中最令人迷惑的是家庭成员对她死亡所作出的反应:她丈夫贾蓉的反应根本没有提到,而与她关系一直不错的婆婆尤氏,本该主持丧葬事宜,却忽然因犯胃病而卧床不起。反之与此形成鲜明的反差的是,贾珍却“哭得泪人一般”(脂砚斋夹批:“可笑,如丧考妣,此作者刺心笔也”),逢人就说“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还声称恨不能代秦氏去死。他尽己所有操办丧事,为了让丧葬队伍看上去更体面,给儿子买了一个较高的官衔,还不顾贾政的劝阻采用一般皇室才用的“樯木”给可卿作棺木。“他的悲伤似乎太过份了,尤其是与妻儿的表现相比则更为明显,因此脂砚斋认为这样作是‘非礼’。”[6]在小说的第七回宝玉初会秦钟,当晚焦大醉骂贾珍:“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甲戌本脂评在此处有夹批:“一部红楼淫邪之雾恰在焦大口中揭明”。看来焦大的醉话狂语倒是“酒后出真言”。对于焦大的过激言论,其他的众小厮是“唬的魂飞魄散,也不顾别的了,便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此外“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便都装作没听见。”事情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为何凤姐和贾蓉要“装作没有听见”?连宝玉问起何谓“爬灰的爬灰”时,都被凤姐“连忙立眉嗔目断喝”了回去。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心知肚明的丑事一下子被人嚷了出来,面子上固然挂不住,只好“装作听不见”,就算被人打了“也要和血吞”。

  早在脂评本被发现以前,“18世纪晚期的评者徐凤仪,就已经看到了第十三回贾珍的过头反应,与第五回一美人悬梁自缢这一预言性画面之

  间的关系,以及第7回酒醉的焦大狂乱中所说的‘爬灰的爬灰’这句话,点评道:焦大骂中‘连贾珍都说出来’七字,足可卿之愧,所以绘其缢死之由。很清楚,徐凤仪不相信秦可卿死于疾病。相反,他认为与贾珍奸情的暴露才是可卿自缢的原因。”[7]脂砚斋的评语证实了这种设想,并且还补充了重要的背景资料。在被删去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里有“遗簪”和“更衣”的情节(电视连续剧恢复了这一情节)。如果说因为秦可卿的贤良品性在贾府中的深得人心,而焦大的醉骂只是没有根据的疯话,不足让人相信有“爬灰”这个事实。那么天香楼上的这些情节,就将两人的不正当关系彻底的暴于光天化日之下,甚至是尤氏的心中。这样,在秦可卿的丧事中,一向与媳妇关系甚好的尤氏却忽然撒手不管,抱病不出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秦可卿丧事中,她的丫头的表现也十分的可疑:“因忽又听得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此事可罕,合族人也都称叹。”

  “小丫鬟名宝珠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贾珍喜之不尽,即时传下,从此皆呼宝珠为小姐。那宝珠按未嫁女之丧,在灵前哀哀欲绝。”

  甲戌本脂批:“补天香楼未删之文”。在小说的前几回中,绝无瑞珠、宝珠与秦氏,主仆关系如何了得,何以可卿死两人反应如此?贾氏乃名门大族,即使是秦氏无出,何可以婢为义女?“《红楼佚话》上说:‘秦可卿与贾珍私通,被婢撞见,羞愤自缢而死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瑞珠之死想因是闯了大祸,恐不得了,故触柱而死。且原文云‘也触柱而死’。古代文化意蕴中,悬梁和触柱皆不得其死,故曰‘也’。宝珠似亦是闯祸之人,特她没死,故愿

  为可卿义女,以明心迹,以取媚求容于贾珍。贾珍本心怀鬼胎,惧怕她泄言而露丑,故因而奖许为小姐。”[8]由此可见,秦可卿之死是因为和贾珍的私通被丫头发现,深感无地自容,愤而自缢而死。《红楼梦》曲文中写道:“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秦可卿的表字与“情”字谐音,而这正是小说的“大旨”。甲戌本第八回介绍秦可卿的身世时,脂评有夹批云:“如此写出可儿来历,亦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这种“情”是金陵十二钗女儿的才情,也是人世间的风月之情。

  5.情与欲的毁灭

  脂砚斋在评论秦可卿时,在十三回前题诗云: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这头两句化用“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的成语,封建时代女子一旦失足,至死也难“超度”。脂砚斋作为一位女评家,她正是以一种极为复杂的心情来慨叹像可卿这样的悲剧人物的。显而易见,秦可卿与贾珍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掌控着我们对她的赞同或反感的情绪。在《红楼梦》中,与情的主题相联系的人物都是小说对其表示赞同的人物,而与淫乱相联系的人物则都是小说最吝于表示赞同的人物。如宝玉是以情唤起我们同情的人物,而贾珍则是以追求淫逸令人鄙视。但同时,小说又消除了两者之间严格的区别,在秦可卿的判词中两者的关系显而易见:

  情既相逢必主淫。

  然而,如果直接具体描写那些让人赞同人物的淫逸行为,则会引发问题:赞同是一种高度意愿做出的心理认可,而不是说读者会愿意与道德上暧昧不清的行为联系起来。因此,在小说中淫乱行为一般局限于不被赞同的人物,而被赞同的人物的淫行只能间接暗示。这可能就是曹雪芹为什么会如此处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的原因之一,把被赞同的人物和不被赞同的人物联系起来,秦可卿就提供了这样的联系。

  秦可卿显然是小说中被表示赞同的人物,她的各种品性都毫不含糊的被人们赞赏,虽然没有什么有关她性情举止的具体描写,只能依赖别人对她的评价之辞。众口烁金,她的品性是不容置疑的。唯一的瑕疵就是第十三回她不体面的死和第七回被暗示的她与贾珍的不正当关系。与她大相径庭的,贾珍在小说中几乎不给予赞同和理解,他是个自私的流氓,似乎不知道有什么可以限制他的淫欲追求。尽管他因秦可卿之死而产生的绝望悲伤激起了许多同情,但那戏剧化的表演在葬礼之后就彻底消失了、彻底地淡忘了。在后文之中,他们父子与尤氏姐妹的胡作非为更加暴露了他的寡德无耻。秦可卿和尤氏姐妹一样,在曹雪芹笔下,她们是曾得到宝玉高度评价的出色女子,而她们也都是作品中情与欲的代表者。但是,在封建礼教与父权禁锢下生活的她们,是不能有自己的情感空间的。在男权社会里,社会的意识形态规定她们需要的是“三从四德”,而不是人性的真实情感。一切与人性的真实情感相联系的都被视为叛逆,因此,在贤德的薛宝钗看来,林黛玉看《西厢记》是大错特错的。然而,“情天情海幻情身”,这些由“情”幻化出的女身,她们性格里都蕴藏着叛逆因子。悬梁自缢的可卿是如此,拔剑自刎的尤三姐亦是如此。她们共同的悲剧是:社会逼她们丧失贞操,同时社会又因她们丧失贞操而百般贱视,使她们不齿于那些道貌岸然的正派人物。于是她们以死明志,用自杀来对这社会发出无声的抗议。秦可卿的死是对封建父权的一种叛逆,她用死来摆脱这种不正常的与情欲有着强烈联系的肉欲关系,是其叛逆因子的集中体现。在那白绫飘于画梁的一刻,“可怜‘揉碎挑花红满地,玉山倾倒难再扶’,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何方去了。”

  她的死也非孤立出现,它上承贾瑞之死,下接她的弟弟秦钟之死。这些与情有关的人物都出现在与风月宝鉴有关的章节中,与描写大观园生活的章节中所包含的纯洁无邪的情有明显的区别。这两种形式的情都激起了与礼及理的冲突,但大观园中的情基本上是精神上的,仅有模糊的情欲色彩,而有关风月宝鉴章回中的“情”则与肉欲有着强烈的联系。因此,秦可卿的死反映了曹雪芹试图消除性欲冲动的愿望,其目的在于创造和维护大观园中情感的更理想化和更纯洁化。小说消除了情与淫那令人不安的关系,为情充满抒情性的图景铺平了道路。

  三、情感与权力线索的引导者

  当秦可卿一死,荣府中的云板传出了深夜丧音,首先惊醒了两个人——是谁?一是凤姐,一是宝玉。在作品中,她由第五会出场露面,笔墨似断似续,到十三回结束她的一生。出现在书的最前部分,关系着全书的两个最重要的主角:贾宝玉与王熙凤。因此,在她死亡之际,曹雪芹安排可卿托梦于凤姐,与宝玉吐血的情节是不无道理的。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的收尾人物,在她的判词中写道:“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在太虚幻境宫门上有“孽海情天”的匾额,借幻境说世间的风月情多。“幻情身”是指幻化出一个象征风月之情的女身。很明显,她就是现实中的警幻仙子,警幻就是她的梦中影。在小说的第五回秦可卿作为梦中人,其形象完成了两次辐射:

  其一是辐射而为警幻仙子,将贾宝玉带至天上的“清静女儿之境”,使他这样一个凡俗男子得以窥视“薄命司”中的“金陵十二钗”册子和听仙女演奏《红楼梦》十四支曲。这些册子中的判词、画页和曲词互为补充,不仅隐喻和预示了书中主要女性的思想性格、身世遭遇,同时因为贾宝玉的梦魂所系,也确立了他作为“诸艳之冠”的身份,所谓“通部情案,皆必从石兄挂号。”这样,贾宝玉作为女性命运的关注者、同情者,以及她们痛苦的分担者之形象特征,在“神游太虚幻境”中被鲜明的揭示出来,以至“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大观园”在贾府一旦建成,他由“神游”而得来的感觉印象,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具体而又深入的展开。在这场梦境中,秦可卿给了年幼的宝玉深刻而又异样的印象,第一次教给了他尘世中许多事物和哲理,像一个警觉、劝诫人的正统说教者,然而又是最能欣赏、理解、体贴宝玉的一位最聪慧、最大胆、最有情的莫逆知音。她给予了这个早熟早慧的男孩子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宝玉从生理的成熟到心理的成长历程中,可卿可以说是个关键性的启蒙大师。

  秦可卿在梦中完成的第二次形象辐射是作为警幻仙子的妹妹,所谓“乳名兼美字可卿者”,其形象是黛钗的合一,即“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以及她被警幻仙子许配于宝玉成亲,无疑是将宝玉以后人生道路中的恋爱重心,他与林、薛之间产生的情感纠葛作了总览式的预示。

  但她的作用又不止于此。秦可卿在结束自己性命而匆匆离场之际,又一次以梦中人的身份,完成了她临死前的最后一次亮相。这一次,是飘然来到莫逆知音风姐的梦中,让她早作抽身的准备:

  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

  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梦境中,可卿提示了贾府近期和长远的发展态势,并且在梦境中点出一条全书的总纲领:“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在全书的结

  构上起到了总览全局的作用。由于她不体面的死,尤氏没有出来主持丧礼,无奈之下贾珍自好到荣府去请救兵。从而引出以“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为中心的权利的欲之线索,脂砚斋点评:“雪芹为秦氏丧殡一事,费却笔墨,原来只为写凤姐一人。”在这一节中,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凤姐处理事务的精明能干,可以说这次“协理宁国府”是凤姐揽权弄势的起点。在这之后,王熙凤就在权利与欲望这条通往悬崖的山路上越攀越高。

  在秦可卿这个关键人物的引导下,王熙凤的这条权利的欲之线索跟以贾宝玉为中心的情感线索合在一起,进而串起正册所有人物的关注点,并对情和欲的专注者、沉迷者作了总结。这样的总结,具有更为广泛的包容性,也就是其判词的起句“情天情海幻情身”,将情用一个“幻”字加以限定的意义所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秦可卿安排在结尾的位置似乎又是最恰当的了。

  综上所述,秦可卿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薛宝钗的聪慧能干,又比林黛玉忧虑更甚,深受压迫之苦而又在情欲之中徘徊的叛逆者。她在《红楼梦》的结构构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死是淫与欲的结束,直到尤氏姐妹在第六十三回的再次出现,淫与欲的主题才又开始控制局面。大观园的田园式生活瓦解不但标志着淫的回归,而且也是一种被控制的潜藏的暴力的回归。

篇六: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秦可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秦可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秦可卿的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谩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秦可卿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红楼梦秦可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秦可卿这个人,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形象。她虽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却死得最早。凡看过《红楼梦》的人,大约都对她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同时,她也给每一个细心的读者留下许多不解之秘。关于秦可卿,作家刘心武先生曾对她进行了许多探佚工作。对于他的探佚结果,目前红学界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鉴于环境条件和水平,本文,笔者仅就秦可卿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如下粗略的分析,望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秦可卿的判词与曲

  秦可卿虽然在《红楼梦》中出场不多,而且还早早去世,但却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个,排第十二位。“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每人都有一首判词和曲,分别揭示着各人的命运与结局。

  秦可卿的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谩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判词的大概意思是说:虚幻的风月情就像天那么高、像海那么深,一旦让滥情人相处在一起,就必然导致男女双方的荒唐与放纵。虽然都说不肖的子孙全部都出自荣国府,但其实开始造成祸患的却是宁国府的人。判词明白无误地告诉了读者这么两个问题:

  一、秦可卿确实是一个擅风情的女人;二、贾府最终败落的根由完全是宁国府的人(即贾珍与秦可卿)造成。可见,秦可卿对贾府的最终败落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另外,在秦可卿判词的前面还画有一幅画图,图中有一座楼,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在这画图与判词的傍边,脂砚斋这样批点道:“判中终是秦可卿真正死法,真正实事。书中掩却真面,却从此处透逗。”这就是说,判词

  和图是在向人们暗示:秦可卿的死是悬梁自尽的。据说有些版本在这一回的回目曾这样写:秦可卿魂丧天香楼。作家刘心武先生通过研究亦认为,秦可卿是在天香楼上上吊而死的。

  秦可卿的《红楼梦》曲:“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曲的大意是说:(秦可卿)是在画梁上结束了她自己的青春的,那吊脖子的绳套儿曾抖落下几点灰尘,多么凄惨悲凉。擅长风月情,具有花容貌,这就是她败家的本源。祖业衰败开始在贾敬(因为贾敬不理家务事,跑到城外的寺庙里去炼金丹以求长生不老,致使家里乱得一团糟),家族消亡的首罪便是宁国府的人。这都是前生所造下的孽债,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情”事所贻害。

  以上的判词和曲,确实在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即秦可卿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子,她的私生活比较放纵,她的死亡是一种不正常的死亡,她应该为贾府的衰败负有责任。

  秦可卿的身世

  秦可卿到底是什么时候嫁到贾府的?小说并没有具体交代。我们知道,她的父亲叫秦业,在朝廷中担任营缮郎。这是专门负责建筑工程方面的一种小官吏,地位低,权力不大,薪水亦不多。因此,秦家的经济状况应该说是不很宽裕的。而此时的秦业已年近古稀,其妻则早已病故。秦可卿其实并不是秦业的.亲生女儿,而是一个养女罢了。当年,秦业夫妇因无子女,便到养生堂里抱来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但那男孩不久即死去了,只剩下了这个女孩,也正是如今的秦可卿。这秦可卿还有一个小名叫可儿,她原来的姓氏及其亲生父母是谁、乃何方人氏等,都不得而知。她虽然自小便生长在贫寒的秦家,营养自然不会十分充足,却生得十分苗条漂亮,“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秦家“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秦可卿看来读书并不多,其文化素养并不高,也应该没有多大的才干。她之所以能够嫁到贾府,成为堂堂的宁国府重孙贾蓉贾公子的嫡妻,一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姿色,二则是秦贾两家的某种需要(或许是政治上的需要)而获得的。

  后来,秦可卿的养父、养母秦业夫妇直到五十以后,才生下了一个儿子即秦钟。秦可卿和秦钟尽管不是亲生姐弟,但两人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秦可卿嫁到了贾家之后,亦对秦家给予了不少的照顾。

  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是,秦可卿的亲生父母究竟是谁呢?她为什么被遗弃在养生堂里?而秦家与贾家究竟有什么瓜葛?秦可卿的性格特点

  秦可卿是在第五回开始出场,到第十三回即已去世。虽然在小说中出现不多,但其人物形象还是比较完满的。那么,秦可卿的性格特点主要是什么呢?首先,秦可卿性格温和,贤惠孝顺,行事稳妥,得人心。第五回,宁国府内的花园里梅花盛开,贾珍之妻(也就是秦可卿的家婆)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和王夫人等前来赏花。那天,尤氏和秦可卿便手拉着手到荣府来面请贾母等人的。如果秦可卿与其家婆的关系不好,两人是不会手拉着手到荣府中来的。这是第一个例证。第二是,贾母等人到宁国府时,宝玉也跟着来了。到中午,宝玉觉得倦怠,欲睡中觉。当时,秦氏便对贾母和王夫人等说道:“我们这里有给宝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给我就是了。”这时,小说是这样叙述的:“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第十三回,得知秦氏病死后,贾府上下无不对她悲痛惋惜,“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之人。”可见,秦可卿在贾府是深得人心的,人们对她的死去是普遍惋惜的。

  其次,秦可卿心事太重,思虑过甚,对事情想得不开。秦可卿是在第十回开始患病的,其症状按其家婆尤氏的说法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病:“他这些日子不知是怎么着,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尤氏还认为,她那儿媳妇“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

  这病就打这个秉性上思虑出来的。今儿听见有人欺负了他的兄弟,又是恼,又是气。恼的是那群混帐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的那些人;气的是他兄弟不学好,不上心念书,以致如此学里吵闹。他听了这事,今日索性连早饭也没吃”,所以她“想到他这病上,我心里到像针扎了似的”。后来,贾珍叫贾蓉去请了一个叫张友士的医生来给秦可卿诊病把脉。张友士给她把了脉后也说:“椐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特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特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秦可卿的这种性格,终于使她小病酿成了大病,最后便年纪轻轻就不治而亡了。

  角色经历

  《红楼梦》开篇第一章,“绛珠仙子为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他们二人的事件,就勾出许多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秦可卿便是风流冤家之一。

  仙界来历

  秦可卿来自仙界的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她在警幻宫中原是个钟情的首座,管的是风情月债。

  奉警幻之命,降临尘世,为第一情人,引导金陵十二钗早早归入太虚幻境。

  嫁入豪门

  张蕾版秦可卿(1987版红楼梦剧照)

  秦可卿一下凡就是个弃婴,被养生堂收养。营缮郎秦业因当年无生育,便向养生堂抱养了她,给她起了个小名唤可儿。同时抱养的还有一个男婴,但是没能养活。秦业五旬之上生了秦钟,就是秦可卿无血缘的弟弟。秦业为官清廉,宦囊羞涩,家境清寒。十分重视对秦可卿姊弟俩的教育

  秦可卿长成个大美人,嫁给贾珍之子贾蓉为妻,脂砚斋评她“贫

  女得居富室”。原著特别交代她的小名贾府从无人知道,意味着她出身养生堂的秘密被秦业隐瞒得好好的,贾府始终相信她是秦业的亲生女儿。

  秦可卿嫁入贾府后,获得了合族上下的同声赞美。尤氏护着她,贾母怜惜她。凤姐与她感情尤深,时常去找她说话。每逢此时,贾宝玉也屁颠屁颠跟着。有一次,贾珍之妻尤氏请贾母、王夫人等赏梅,贾宝玉醉了酒要睡午觉,秦可卿主动请缨安排。

  贾宝玉在她的卧房里梦入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带他游览一遍太虚幻境表层之后,将她许配与贾宝玉,意欲让贾宝玉领略人间仙界第一等美色,从此看破男女之情,贾宝玉梦醒时失声喊叫“可卿救我”,令秦可卿心里纳闷,又不好细问。

  身后奢华

  唐一菲版秦可卿

  秦可卿丧礼极尽奢华,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来官去。看板时几副杉木板贾珍皆不满意,到底买下了薛家木店里的一副出自潢海铁网山,原是给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樯木板,为了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又从大内红人戴权手上为贾蓉捐了个龙禁尉的前程,还特地请了凤姐协理。更有六公、四王等当朝显贵都来设祭送殡。出殡后寄灵于贾府家庙铁槛寺。

  秦可卿的丧礼埋伏一系列重大祸患:丫鬟瑞珠触柱而亡,宝珠请愿自任义女,出殡后守灵铁槛寺;凤姐在铁槛寺弄权,间接害死张金哥一对情侣;最严重的是贾珍擅用潢海铁网山樯木板,接上了后来贼寇入室抢劫、海疆戡乱一条线索。

  秦可卿死于腊月初二,她的丧礼却在翌年八月,间隔达九个月;从她的病情来看,似乎是病逝,从她的判词、曲子及对鸳鸯的自述来看,似乎又是自缢。她的死成为红学悬案。

  形象描写

  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林黛玉。

  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

  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平和。

篇七: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秦可卿?

  秦可卿绝对是一个让人很难评价的人物。许多读者认为她有远见,又温柔,似乎被扒灰也不是她的错,临死还在为贾府的兴衰做长远打算,但是在我看来,这个人物的塑造非常的失败,因为其中的bug太多,常常让人想补都补不上,而且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在所有秦可卿的描写中,我认为最靠谱的就是对秦可卿的外貌描写,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林黛玉,至于她行事温柔平和,乃贾母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则有待商榷。

  秦可卿与王熙凤的关系非常要好,王熙凤是什么人,掐尖要强能说善道口腹蜜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两个人能要好,秦可卿

  骨子里绝对是不好惹的,她的温柔平和绝对只是外象。并且,她在与王熙凤的交谈中曾经说过她也是好强的人。正是她的温柔平和的表现,就是那个被她偷去老公的婆婆,竟然待她如亲女儿一般,一有病,便

  心疼的不得了,可见秦可卿虚伪的功力有多高。而他能成为贾母最得意的重孙媳妇中第一人,也应是如熙凤一样,是一个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人物。

  不错,她目光长远,计划缜密,但却是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可行性。如果真的可行,为何不从自我做起,她做为宁国府里正经的唯一的备受公婆喜爱的少奶奶,公公又是一族之长,完全可以借势去改变现状,但她做了什么?她不但什么都没有做,反而在日常生活中奢侈浮华,仅仅一件卧室,就价值连城,华美无双,便是神仙也住得。可见,王熙凤的梦中之秦可卿与现实中的秦可卿有很大不同,所以梦中的秦可卿不能与现实中的秦可卿等同视之。所谓的目光长远也不能信以为真。不然的话,秦可卿除了与公公乱伦的罪名外,还要背上一个勾引叔叔的罪名。http://www.gzshumeite.com

  当然,秦可卿虚伪也好,乱伦也好,自然有许多无奈之处,只是,我觉得这个人物太假了,这也可能是因为作者在描写这个人物的过程中,受到了太多的外力阻挠所造成的吧。但无论怎么样,这个人物我就觉得假大空,一点也不真实,是《红楼梦》中为数不多的败笔。

篇八: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人篇九: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赏析尤氏说出了秦可卿的性格特点

  婆媳都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时间长了,就会增进互相了解,例如生活习惯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秦可卿生病卧床之后,婆婆尤氏十分着急,逢人便询问能否找到好的医生为秦可卿治病,当贾璜媳妇金氏来到宁国府时,通过闲谈,尤氏不但说了秦可卿的病情,还说出了秦可卿的性格特点。

  对于秦可卿的人品性格,尤氏认为,秦可卿的为人行事儿,哪个亲戚长辈儿不喜欢?随后又说到了秦钟来到宁国府告诉秦可卿家塾里打架的事儿。尤氏认为,秦钟不知好歹,看见他姐姐身上不好,这些事也不当告诉秦可卿,就受了万分委曲也不该向着她说。尤氏的这番话将本来要到府里闹事的金氏弄得哑口无言。

  对于秦可卿的性格,尤氏认为,秦可卿是一个细心的人,不拘听

  见什么话儿都要忖量个三日五夜才算。这病就是打这“用心太过”上得的。“用心太过”是尤氏对儿媳妇秦可卿性格的概括,这个概括应该是准确的。

推荐访问: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个什么样的人 的人 梦中 红楼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3984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