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云南食用菌资源开发与利用6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1-22 10:55:04

篇一:云南食用菌资源开发与利用

  

  云南优特野生食用菌——干巴菌的开发利用

  郭安;胡慧蓉

  【期刊名称】《西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18)002【摘

  要】通过对云南优特野生食用菌--干巴菌主要分布,加工地区的实际调查研究,讨论了干巴菌在省内的分布,资源量,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

  【总页数】4页(P105-108)

  【作

  者】郭安;胡慧蓉

  【作者单位】西南林学院经济林系;西南林学院经济林系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646.09【相关文献】

  1.云南"名、优、特"烟叶生产技术及发展思路[J],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2.亟待开发利用的混合型卷烟原料—贵州省的名,特,优,稀晒晾烟[J],柳汝难

  3.云南松林下干巴菌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有效态微量元素特征[J],张珊珊;毛云玲;冯志伟;杨文忠

  4.云南松林下干巴菌生长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张珊珊;毛云玲;冯志伟;杨文忠

  5.科学利用野生食用菌及保护措施——野生食用菌之—松茸的合理开发利用[J],颜水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二:云南食用菌资源开发与利用

  

  云南南华县多措并举大力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

  佚

  名

  【期刊名称】《食药用菌》

  【年(卷),期】2016(000)002【摘

  要】野生菌产品是云南南华县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近年来,该县先后建成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3个,培育野生食用菌收购经营户100余个,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野生食用菌交易集散地之一,从2003年起成功举办12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大力宣传南华野生食用菌,

  【总页数】1页(P97-97)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646【相关文献】

  1.南华县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探析[J],吕文虎

  2.多措并举

  强化监管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建设——岐山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纪实[J],3.小菌子大产业——南华县培强做大野生食用菌产业纪实[J],祝应兴

  4.云南省南华县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调查、分析与建议[J],刘作福;武小花

  5.多措并举精心实施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猕猴桃产业项目建设--眉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猕猴桃)产业项目纪实[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云南食用菌资源开发与利用

  

  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中国以及云南省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出了云南野生菌产业在生产、市场、消费等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对策,旨在进一步加快云南野生菌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云南

  野生菌

  产业

  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土壤和气候条件,成就了云南“野生菌王国”的美誉。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云南省食用菌总产量达31万吨,较上年增长42.9%,产值80.4亿元,增长34%。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7万吨,产值57.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6.7%、29.3%,市场需求继续增长。目前,云南野生食用菌出口创汇稳居全国第一位,成为继烟草之后云南第二大出口农产品,也成为一些地方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野生菌产业,一方面野生菌可以部分替代日益短缺的粮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它也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积极推进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符合国家对于大力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努力打造“云菌”品牌的政策。

  一、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简单加工一直是我国野生菌的主要加工形式。近年来,野生菌类食物以其安全、生态、富有营养和具有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功能而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伴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野生菌产品也正经历着从传统的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过程,当前主要的加工方法除了干品加工(晒干、烘干、冻干等),还有鲜品加工、速冻品加工、盐渍品加工、罐头制品加工、风味食品加工(蜜饯、糕点、糖果、饮料、调味品、休闲食品等)和保健品(保健酒)等。加工技术的提升不仅提高了野生菌的产品附加值,而且丰富了其产品类型,促进了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拓展了野生菌应用的空间。

  我国野生菌已形成出口额逾亿美元的产业,保守估计其实际年出口额应在1.5亿美元左右。野生菌(鲜松茸、干牛肝菌、块菌)出口主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西藏和吉林,其中云南鲜松茸出口占全国80%以上,牛肝菌干片占全国58%,块菌占全国45.6%。在野生菌出口中,鲜松茸96%出口至日本,少量到韩国;牛肝菌主要出口至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块菌主要出口至法国、日本、德国和西班牙。

  2、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野生食用菌的主要分布省份和重点产区。目前,在全世界已知的2166种野生菌中,云南有978种,占到全世界的45%,占整个中

  国的91%。2013年云南省食用菌总产量达31万吨,较上年增长42.9%,产值80.4亿元,增长34%。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7万吨,产值57.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6.7%、29.3%,市场需求继续增长。

  长期以来,云南野生菌加工主要是初加工,如冷冻、盐渍、晒干或烘干,精、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较少。随着人们对养生的关注,绿色生态食品市场需求的逐年增长,野生菌以其天然的生长环境以及高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此背景下,云南野生菌加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加工。为此,2013年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办专门拿出发展资金,重点扶持了一批加工企业,以推进云南野生菌产业升级发展。部分企业还通过改进工艺、引进技术、提高野生菌精深产品加工率等措施,研发了一些高附加值的野生菌产品投入市场。松茸茶、松露粉等产品的逐渐面市,改变了过去云南野生菌产品简单、低级的状况。

  云南野生菌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欧盟、美国等是传统销售市场,东盟、俄罗斯、非洲、南美等属于新兴市场。其中,松茸主要出口到日本,牛肝菌、羊肚菌主要出口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块菌主要出口到法国。2008年以后,由于金融危机使得野生菌出口受阻,但云南野生菌企业大力开拓国内、省内市场,“以内补内”,取得良好效果。

  二、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菌农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滥采现象难于遏制

  在历史上,生活在林区、山区的居民一直都有食用野生菌的习惯。近年来,由于外国人对于野生菌的喜爱使得野生菌价格居高不下,利润可观。这直接导致了菌农的乱采乱挖、过度采集现象。野生菌独特的生长环境以及无法人工培植的特性造成了菌农“野生无主、谁采谁有”的固有观念,滥采现象破坏了野生菌的可持续生产。以松茸为例,云南省本来是世界上松茸最大产区之一,但由于采收不科学,云南松茸主产区的松茸数量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楚雄每年因采集“童松茸”而造成的损失在3000万左右,其他野生食用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龙头企业带动不强,产品加工升值不够

  云南现有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贸易的企业400多家,其中从事野生菌出口贸易的有40家。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加工能力不足,野生食用菌商品主要以初级原料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增效不明显,并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2012年底,云南省71家食用菌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了“云菌科技集团”,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龙头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研发优势和规模优势。但由于集团成立时间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龙头”作用,还有待观察。

  3、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行业自律能力较弱

  云南野生食用菌市场至今仍沿用传统的采购和销售方式,企业规模小,区域

  分散,竞争手段单一。为了争取有限的区域市场,企业往往缺乏远见,采用低价策略争得一时利益,极度缺乏行业自律,造成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受此影响,牛肝菌、松茸等大宗出口产品的价格近年来大幅波动,难以逐步提高。

  4、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市场开发不足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盟经济持续低迷,野生菌出口也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取消、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野生菌加工出口企业效益下滑,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除此之外,云南野生菌曾经多次发生由于质量不达标而造成出口受阻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际市场风险。同时,在国内,由于野生菌相较于一般的人工菌类食品,价格普遍偏高,而消费者对于野生菌的高营养价值认识不足,使得野生菌在国内的销路并不好。5、宣传力度不够,国内消费量增速缓慢

  在全国范围来看,消费者对野生菌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相对来说,野生菌加工销售企业所做的宣传推广工作也比较有限,没有形成野生食用菌的饮食文化潮流。由于消费者对于野生菌和一般菌类食品的区别不是很清楚,往往会选择价格上便宜很多的人工菌。另外,国内家庭常用的烹饪方法比较单一,这也降低了野生食用菌的重复食用次数。

  三、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对策

  1、健全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法律法规,根据野生菌繁殖规律适时采集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保护已形成法规,对野生食用菌有序采撷有严格的管理办法和有效的监管措施。我们应该借鉴这些国家对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的成功经验,在特色珍稀和主要野生食用菌天然集中区域,要建立珍惜野生菌繁育区和保护区,设立保护标志。完善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的法规和地方条例,将法规和条例的执行落实到政府各职能部门,并制定实施细则,有效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野生菌的高额利润,导致了严重的乱采乱挖、过度采集现象。对此,需要政府加大力度进行野生菌的繁殖规律等科学知识的普及,让更多菌农从思想上认识到野生菌可持续发展是利国利民利己的,从而主动学习和掌握相关采收知识,进行科学采收,保证野生食用菌的数量和质量。

  2、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提升精深加工能力

  野生菌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云南野生菌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加大野生菌精深产品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具体而言,要以昆明为中心,聚集产业技术研发力量,开展野生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加快产业成果转化,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云南野生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经营方式,探索产品多样化的途径。

  3、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增强行业自律能力

  针对云南野生菌市场分散、管理低效的局面,我们要加强野生菌的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市场流通主体,优化交易市场布局。通过建设野生菌专业交易市场,完善交易信息系统,创新交易方式,积极推行拍卖制、远程交易、电子商务交易、集中配售、连锁经营等新型交易方式,形成集现场贸易、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仓储管理、电子交易为一体的现代化市场服务体系。比如要争取在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建立野生食用菌的交易品种,抵御市场风险和外汇风险。

  4、打造“云菌”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近几年来云南野生菌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云南野生菌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都是日趋扩大的。云南省要从各个方面扩大对野生食用菌的宣传,使野生菌这一健康食品在全国流行开来,形成一种饮食文化。要积极应用新闻媒体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良好的“云菌”品牌形象。

  5、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多方面促进野生菌消费

  作为一种林下产品,野生菌可以与云南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在野生食用菌主产区着力打造“吃生态”、“吃健康”、“吃文化”的品牌,充分利用农家乐、登山拾菌等方式,把野生菌美食文化与云南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结合起来,以餐桌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必将促进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建设、休闲旅游业建设、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云南省食用菌产业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要点[EB/OL].云南食用菌产业信息网.

  [2]李哲敏、刘用场:我国菌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0).

  [3]国内领先食用菌高科技龙头企业云菌科技集团落户晋宁[EB/OL].中国供销合作网.

  [4]李金红:“十一五”期间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商业,2007(24).

  [5]刘颖:我国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6]桂明英、徐俊:云南食用菌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对未来的展望[J].中国食用菌,1999,18(1).

  [7]苏尔广: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状况及产业发展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5).

  [8]云南省“十二五”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EB/OL].云南食用菌产业信息网.

  [9]探究云南野生菌可持续发展之路[EB/OL].云南县域经济网.

  [10]刘培贵:保护和利用好野生菌资源[J].致富天地,2013(9).

  [11]乔鹏:大力提高野生菌附加值[J].致富天地,2013(9).

  [12]杨建乐:山珍争春惠万家[J].致富天地,2013(9).

  [13]张群、杨晓方:云南野生食用菌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04(5).

篇四:云南食用菌资源开发与利用

  

  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1.12.24?

  【字

  号】云政发[2001]170号

  【施行日期】2001.12.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食品安全

  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

  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云政发[2001]170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云南食用菌资源优势明显,现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长期以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促进我省农民增收,扩大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实现我省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我省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人工食用菌栽培,加快我省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的力度,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

  一、立足资源优势,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

  (一)充分认识我省野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目前,全世界已知食用菌种类约2000种以上,中国已知有800多种,云南约有600多种。云南食用菌的种类约占世界的35%,占全国的75%左右。云南野生食用菌自然资源量约为50万吨,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美味可口的珍贵野生食用菌现有50多种。可供大宗出口的野生食用菌有松茸、羊肚菌类、美味牛肝菌类、木耳、鸡机、鸡油菌、块菌、竹苏、奶浆菌和珊瑚菌等数十种。许多县市野生食用菌资源都较为丰富。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为我省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云南食用菌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现在全省注册野生食用菌贸易和加工的企业有300多家。已开发利用的野生食用菌约10万吨(鲜品),产值近20亿元,出口创汇约6000-7000万美元,仅松茸单项出口规模就约为1000吨,创汇最好年份超过5000万美元;美味牛肝菌类出口5600多吨,创汇1700万美元;其他菌类的出口也占一定份额。

  云南多样的生态气候条件为人工栽培珍稀高值的食用菌提供了周年生产条件,具有成本低和反季生产的竞争优势。建国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已经形成了一支学科齐全的科技队伍,食用菌产业科技力量的整合条件较好。加入WTO,为我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二)高度重视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一是开发与保护不协调,资源破坏严重。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利用基本上处于“自然生长、自由采摘、自发交易”的状态。近年来,冬虫夏草和松茸等一些珍贵野生食用菌出现了被无节制采集的问题。由于掠夺式采集,有的地区出现了资源量

  减少,产品质量下降,甚至菌类赖以生存、生长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已经影响到野生食用菌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二是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发展严重滞后,全省人工栽培食用菌的产量不到9万吨。

  三是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体系。食用菌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也相对滞后,野生食用菌促繁、驯化、遗传育种和模拟栽培等许多科学技术问题未受到重视。国内已成熟的食用菌规范化栽培技术未得到有效推广运用。食用菌加工技术落后,保鲜技术跟不上,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不多。

  (三)发展思路及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把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采集量小于生长量的原则,实现野生食用菌质量和产量的稳定增长。调整云南食用菌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人工栽培食用菌,改变云南食用菌单一利用的局面。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投入,营造品牌,开拓市场,加强管理,锲而不舍地将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在“十五”末期使云南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超过35亿元,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

  二、切实保护资源,促进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资源保护。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菌资源,采集量要小于有效生长量。要正确处理政府职能部门、生产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关系,落实保护责任制,建立统一管理、有效保护、限额开发的管理模式。坚决杜绝、禁止毁灭性的掠夺式采集行为。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封山育菌轮采制和分时限分片区轮采制;有关地区和部门可结合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搞好野生食用菌保护性开发的试点。示范工作,取得经验后再行推广。要增强农民的保护意识,调动农民保护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保护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主体和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菌产业的最大受益者。

  (五)加强立法工作。在条件成熟时制定保护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在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保护任务重的地方,可以先制定一些规范性文件,乡村可以依法制定一些必要的乡规民约,规范农民的采集行为,逐步实现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六)加强资源调查工作。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全省的野生菌资源状况调查清楚。重点是野生食用菌的种类、种群量、种群分布、以及生长、采摘、经营情况。对珍稀野生食用菌资源,如松茸、美味牛肝菌类进行专题调查;对其它大宗的、可食用和具有药用开发潜力的菌类资源作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建立云南野生食(药)用菌资源保护与开发决策信息支持系统。

  (七)建立野生菌种质资源基因库。为保存我省野生菌种质资源,有利食(药)用菌育种和新品种的驯化开发,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昆明建立云南省野生菌种质资源基因库。

  (八)建立野生食用菌基地。“十五”期间,要在迪庆、楚雄、保山等地建立以松茸为重点的人工促繁基地。其他地、州、市电应积极建立符合当地特点的野生食用菌人工促繁基地。人工促繁基地建设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让公司在基地建设中发挥龙头和主导作用,基地应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合作,成为本地野生食用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示范和技术推广中心。

  三、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培育食用菌产业

  (九)加快人工栽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云南食用菌产业发展最大的不足在于食用菌栽培的发展十分缓慢,远远落后于全国食用菌栽培产业的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要改变云南菇农只采菇不种菇的传统观念,鼓励、引导和组织菇农充分利用我省得天独厚的小区域气候条件,尤其是反季节栽培,大力发展珍稀的食用菌栽培,努力将云南省建设成全国人工食用菌栽培主产区。

  (十)加强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近期要重点抓好杏

  鲍菇、真姬菇、白灵菇、杨树菇、灰树花、鸡腿菇、长根菇、滑菇、巨大口蘑(金福菇)、大球盖菇等市场前景较好的珍稀食用菌菌种繁育基地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规范化、集约化、工厂化规模栽培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扶持市场占有份额大,有实力、信誉佳的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

  (十一)加强菌种管理,规范菌种市场。有关部门和机构要强化菌种行业的清理整顿和考核工作,考核合格的菌种生产单位发给《云南省食用菌菌种生产许可证》。对已取得许可证的菌种生产单位和个人进行质量跟踪管理、技术指导和年检,保证我省食用菌人工栽培生产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

  (十二)加大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实现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有关地、州、市、县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普及推广,举办各种实用有效的培训班,切实提高菇农的栽培技术水平。

  四、提高深加工水平,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十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发展食用菌产业。“十五”期间,要加大调整力度:

  一是调整资源利用结构。在野生食用菌采集量稳定在10万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人工食用菌栽培,使人工栽培食用菌资源的利用量占到我省食用菌产量的2/3以上。

  二是调整产品结构。在食用菌产品中,经过深加工、精加工的产品要占50%以上。在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为主体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新药产品。

  三是调整和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要抓紧制定全省食用菌产业的区域规划布局,明确有关地州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导产品,形成合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十四)发展食用菌加工业。要尽快使云南野生食用菌生产从传统的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由低效益转向高效益,从生产的低水平转向高水平,大力发展以深加工、精加工为主体的食用菌加工工业。精加工的重点是开发保鲜期长的真空低温干燥(冻干)、速冻等制品和鲜品;深加工的重点是开发高附加值的相关产品,如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

  (十五)提高食用菌产业与旅游业和饮食业的整合优势。在旅游活动中开发“采蘑菇、看风景、品蘑菇”的特色项目,发展食用菌与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产业。以野生食用菌为切入点,发展我省野生食用菌餐饮文化,将食用菌餐饮与民俗文化、振兴滇菜结合起来。开发珍贵野生食用菌和珍稀栽培菌类等菌类旅游商品,增加旅游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旅游商品的档次,促进旅游业与菌类产业的互动发展。

  五、实施品牌战略,创造名牌产品

  (十六)扶持名牌产品。要集中力量开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宗品种和优势品牌,创立云南特色的食用菌精品并使之直接进入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通道,走出一条树品牌,创名牌,多创汇,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十七)规范质量标准,确保产品安全。要把食用菌产品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来确保食品的安全。

  一是在野生食用菌的采集、生产、加工过程中,要认真执行《有机(天然)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防止产品或原料受到污染,确保食用菌产品是无毒、无害的安全食品。

  二是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尽快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松茸、美味牛肝菌类、块菌类、鸡油菌、羊肚菌类等为国家权威机构认可的野生食用菌产品质量标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争取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提高云南食用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食用菌产品出口,必须认真执行国际标准,加强残毒检测。四是鼓励出口创汇企业申领绿色食品证书或国际有机产品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积极创造国际市场准入条件。在创造产品品牌的同时积极申报产地品牌。

  六、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

  (十八)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食用菌科技、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引进。省人民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要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建立省、地(州、市)、县(市)的食用菌科技培训网络,培养各种层次食用菌的专业人才。加强与兄弟省市,特别是食用菌产业先进省市的交流与合作。

  (十九)加强食用菌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

  一是加强野生食用菌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食用菌引种驯化及优良品种筛选,食用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二是加大实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重点是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保鲜贮藏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等。

  三是建立功能完善的食用菌标本馆。

  四是建立云南省食用菌研究和开发重点实验中心。

  (二十)加强宣传培训工作。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普及野生食用菌的资源保护与开发知识。农业、科技、林业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科学采集的水平和能力,规范农民的采集行为。

  (二十一)搞好食用菌的信息建设工作。要努力建设覆盖国内外生产和市场环节的食用菌信息网络,使信息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七、建立专业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二十二)建立区域性的专业市场。重点是在昆明建立一个食用菌中心市场,在迪庆、南华、祥云、下关以及禄劝等地建立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大力开拓菌类产品的国内市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开辟、扶持一些食用菌专业交易

  市场。工商等有关部门对现有的食用菌交易市场要加强整顿和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控制无序竞争。

  (二十三)加强菌类产品物流管理。省政府创新办、省外经贸厅要从现代物流系统建设的角度研究提出加强和完善菌类产品生产流通的办法。对松茸等主要野生菌类产品要努力实现由个人采摘变为山林承包采摘,由无序采集变为科学规范采集,提高流通速度和经济效益。省政府创新办要会同省外经贸、林业、科技、濒管办、质检、工商等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控制松茸的采摘和收购,以及加强童松茸物流管理的有效措施。

  (二十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扩大食用菌出口的份额。巩固和扩大欧洲、日本市场,进军美国市场,积极组织经营食用菌出口的企业赴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举办贸易洽谈会,扩大出口贸易量。要协调日本相关部门和企业,促进松茸对日出口。要推动进出口企业在欧美、日韩市场建立直接销售云南品牌产品的公司和代理商。

  (二十五)在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中设立食用菌专业馆,在条件成熟时举办中国昆明国际食用菌贸易交易会,扩大云南野生食用菌在国内外的影响,把云南食用菌产业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有影响的产业。

  八、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二十六)国家濒管办昆明办事处、省林业厅、外经贸厅等部门应积极组织有关地区和单位,从资源保护、管理的角度提出一些项目向财政部、国家林业部门申请资金,请国家给予支持。

  (二十七)由省政府创新办安排专项资金。重点使用在资源调查、基地示范、市场建设和产品深加工等四个方面。

  九、加强领导,强化产业管理

  (二十八)由省人民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牵头,对全省食用菌产业进行

  综合协调。省林业厅、外经贸厅、科技厅、供销社、商检局、民航局、工商局、昆明海关、云南省进出口检疫局、国家濒管办昆明办事处等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全面合作,支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二十九)积极支持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云南省食用菌协会。省食用菌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和桥梁作用,真正办成企业自己的协会,协助政府做好食用菌产业的协调和信息服务工作,为政府部门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协会要跟产业化、市场化结合,与国际接轨,充分发挥协会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三十)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领导,把食用菌产业作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的一个重点产业来培育扶持,使之加快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绿色食品工业,成为我省山区和民族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成为我省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三十一)本意见由云南省人民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篇五:云南食用菌资源开发与利用

  

  云南食用菌产量分布分析:云南为中国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一、概况

  食用菌味道极其鲜美,素有“山中之珍”的美称。中国是认识和栽培食用菌最早、栽培种类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大大增加,因而使对人体有着独特保健功能的菌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食用菌不仅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新宠,国际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中国的食用菌重点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云南、广东和四川等地区。云南是中国自然条件最为复杂的省份之一。在气候上,云南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形成了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在地形地貌上,从海拔76.14米的滇南河口一直延伸到滇西北梅里雪山的海拔6740米。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植物区系,使云南具有“植物王国”的称号。由于食用菌多为与植物共生或腐生的高等真菌,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为种类繁多的食用菌资源的存在奠定了基础,使云南成为中国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全国多数食用菌种类,都可在云南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

  云南省部分地区食用菌分布情况

  序号

  生态亚区类型

  涉及区域

  位于西双版纳南部,北界东起易武以南,经勐养、勐宋、勐海以南到打洛镇

  重要野生菌种类

  西双版纳南部低山盆地季节雨林

  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类

  西双版纳北部中山盆地包括西双版纳州北部以及普洱市的孟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季雨林

  连、西盟等县

  类

  滇西南中山宽谷半常绿包括德宏州大部分地区和临沧市最西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季雨林

  部

  类

  滇南中山峡谷湿润雨林

  梁河、龙陵中山山原季风常绿阔叶林

  临沧山原季风常绿阔叶林

  包括红河州、文山州的南部和普洱市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东南角的江城一带

  包括梁河、龙陵和盈江县北部

  类

  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类

  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类、枝瑚菌属

  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类

  包括昌宁、施甸、云县、永德4县

  澜沧江、把边江中游中包括普洱市除江城县南部、西盟县南山山原季风常绿阔叶部、景东县北部和孟连县以外的全部林、暖性针叶林

  区域

  蒙自、元江岩溶高原峡包括红河州大部分地区、玉溪市南部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谷暖性针叶林

  文山岩溶山原季风常绿阔叶林

  地区以及文山州西部的平远街等地

  分水岭的偏南部分,包括文山、麻栗坡、阜宁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砚山、广南县的南部

  类

  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类、枝瑚菌属

  贸易松茸、口蘑属、牛肝滇中高原谷盆半湿润常包括昆明、玉溪市北部、楚雄州大部菌类、块菌、贸易干巴分地区、曲靖市南部和文山州的北部菌、红菇属、乳菇属、枝地区

  瑚菌属、蜡伞属、鹅膏菌属、香蘑属

  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

  11滇中北中山峡谷暖性针包括华坪、永胜、永仁、大姚县大部贸易松茸、牛肝菌类、羊叶林

  分地区和宾川县以北地区

  肚菌属、块菌属

  12滇中西北高中山暖性针包括玉龙县和宁蒗县,以及剑川、鹤贸易松茸、牛肝菌类、羊叶林、寒温性针叶林

  庆、洱源县的北部等地区

  肚菌属、块菌属

  羊肚菌属

  13滇东北高中山暖性针叶包括昭通市西南部大部分地区以及会林、亚高山草甸

  泽县、宣威县和东川区的北部等地

  14澜沧江高中山峡谷暖性包括维西县大部分地区、兰坪县和大贸易松茸、牛肝菌类、乳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

  高黎贡山、碧罗雪山高中山峡谷常绿阔叶林

  理州的西部

  菇属、羊肚菌属

  本区东界位于怒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分牛肝菌类、羊肚菌属、红水岭,西面连接中缅边界以西的恩梅菇属、乳菇属、香蘑属、开江谷地东侧山地,包括泸水、福口蘑属

  15贡、贡山3县

  二、种植情况

  中国现己成为世界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年产量已超千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中国己知的食用菌近两千种,可人工栽培的有上百种,可商业化栽培的有40多种,可大规模商业化栽培的有10多种。201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为3842万吨,较2017年的3712万吨同比增长3.5%。

  2014-201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整理

  全国70%以上野生菌产品为云南生产。其中市场上最常见珍稀食用菌种类就有10多种,包括松茸、牛肝菌、羊肚菌、干巴菌、冬虫夏草等。2019年中国云南食用菌产量为10.03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1.07万吨,同比增长11.88%。

  2014-2019年云南食用菌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局、整理

  从2019年云南各地区食用菌产量来看,曲靖食用菌产量居云南省首位,产量达到4.51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0.73万吨;其次为德宏,产量为1.22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0.54万吨。

  2018-2019年云南各地区食用菌产量(万吨)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局、整理

  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曲靖食用菌产量占云南食用菌产量的44.9%,德宏食用菌产量占云南食用菌产量

  的12.1%,文山及西双版纳食用菌产量分别占云南食用菌产量的7.5%、7.4%。

  2018-2019年云南各地区食用菌产量占比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局、整理

  三、2020年发展方向

  云南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一直在低端徘徊,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云南省出口食用菌形式单一,出口贸易国家定向性强,主要以新鲜食用菌为主,产后加工品类主要为干制品、速冻品,而通过延伸食用菌产业链,从事研发功能型精深加工产品的龙头企业较少,精深加工自主品牌创建仍然落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开发多形态、多类别的深加工产品,提高食用菌产后加工利用率,充分利用食用菌加工中的废料,降低市场价格波动、需求变化对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影响,使食用菌产品朝着增值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发展方向

  -全文完-

篇六:云南食用菌资源开发与利用

  

  云南食用菌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投资管理公司

  目录

  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产业链

  ..................................................................................................1三、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概况..........................................................................11四、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2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14一、行业壁垒

  ......................................................................................................14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6第三章

  绪论...................................................................................................21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21二、项目承办单位

  ..............................................................................................21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22四、报告编制说明

  ..............................................................................................23五、项目建设选址

  ..............................................................................................24六、项目生产规模

  ..............................................................................................24七、建筑物建设规模

  ..........................................................................................25八、环境影响

  ......................................................................................................25九、原辅材料及设备

  ..........................................................................................25十、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25十一、资金筹措方案

  ..........................................................................................26十二、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26十三、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

  .........................................................................2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2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2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3第五章

  选址分析

  ............................................................................................31一、项目选址原则

  ..............................................................................................31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31三、创新驱动发展

  ..............................................................................................34四、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5五、产业发展方向

  ..............................................................................................36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第六章

  运营模式

  ............................................................................................4一、公司经营宗旨

  ..............................................................................................4二、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三、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1四、财务会计制度

  ..............................................................................................44第七章

  法人治理结构....................................................................................4一、股东权利及义务

  ..........................................................................................4二、董事.............................................................................................................5三、高级管理人员

  ..............................................................................................55四、监事.............................................................................................................5第八章SWOT分析说明.................................................................................6一、优势分析(S)............................................................................................6二、劣势分析(W)..........................................................................................61三、机会分析(O)...........................................................................................62四、威胁分析(T)

  ............................................................................................62第九章

  节能方案

  ............................................................................................7一、项目节能概述

  ..............................................................................................7二、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71能耗分析一览表...................................................................................................72三、项目节能措施

  ..............................................................................................72四、节能综合评价

  ..............................................................................................74第十章

  人力资源分析....................................................................................75一、人力资源配置

  ..............................................................................................75劳动定员一览表...................................................................................................75二、员工技能培训

  ..............................................................................................75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生产分析

  .........................................................................7一、编制依据

  ......................................................................................................7二、防范措施

  ......................................................................................................8三、预期效果评价

  ..............................................................................................83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84一、项目进度安排

  ..............................................................................................8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84二、项目实施保障措施......................................................................................85第十三章

  技术方案........................................................................................86一、企业技术研发分析......................................................................................86二、项目技术工艺分析......................................................................................8三、质量管理

  ......................................................................................................8四、项目技术流程

  ..............................................................................................9五、设备选型方案

  ..............................................................................................91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92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方案................................................................................93一、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93二、建设投资估算

  ..............................................................................................94建设投资估算表...................................................................................................96三、建设期利息

  ..................................................................................................9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96四、流动资金

  ......................................................................................................9流动资金估算表...................................................................................................9五、总投资.........................................................................................................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9六、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102一、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02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0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0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06三、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0四、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五、偿债能力分析

  ............................................................................................1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11六、经济评价结论

  ............................................................................................111第十六章

  风险评估......................................................................................112一、项目风险分析

  ............................................................................................112二、项目风险对策

  ............................................................................................114第十七章

  总结分析......................................................................................116第十八章

  附表附件......................................................................................1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2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23建设投资估算表.................................................................................................123建设投资估算表.................................................................................................12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2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25流动资金估算表.................................................................................................12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报告说明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以工业生产为理念,集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械作业、现代农业企业管理于一体的生产方式,它以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作业为生产基本要素,同时有配套的生产技术体系做支撑,实现食用菌的封闭化、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周年栽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在菌种的选育和培育等各方面需要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在各个生产环节的设备设施资金投入、流动资金投入也有较高要求,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064.1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005.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94%;建设期利息283.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5%;流动资金1774.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71%。

  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21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7589.23万元,净利润2633.4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12%,财务净现值471.7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45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性

  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发展概况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以工业生产为理念,集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械作业、现代农业企业管理于一体的生产方式,它以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作业为生产基本要素,同时有配套的生产技术体系做支撑,实现食用菌的封闭化、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周年栽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在菌种的选育和培育等各方面需要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在各个生产环节的设备设施资金投入、流动资金投入也有较高要求,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受外界影响较小,抵御环境风险能力较强,其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和产量较为稳定,且生产效率较传统种植高。所产出的食用菌由于具备安全、优质、绿色、环保、新鲜、无公害等诸多特点,更符合现代人追求生活品质的要求,产品容易被广大居民认知并接受。另一方面,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定,是国家鼓励并大力扶持的现代种植业及新型生态农业。

  根据《中国食用菌产业年鉴(2016年)》显示,截止2016年9月,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数量共有590家(含在建企业2740家),企业数量比2012年减少了198家,年均降幅达到6.88%。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企业不断涌现,行业产能规模持续扩大,使得市场竞争加剧,个别品种、个别区域出现了供需失衡的情况,企业优胜劣汰、数量减少,是行业整合和逐步成熟的表现。

  随着我国食用菌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食用菌工厂化也蓬勃发展。2016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到7,369.08吨,比2015年增长1,712.81吨,增幅为30%。其中金针菇日产量达到3,022.41吨,双孢菇671.61吨,杏鲍菇2,441.54吨、蟹味菇498.65吨,上述各菇种日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41.01%、9.11%、33.13%和6.77%,其他菇种占9.98%。

  伴随着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的增加,我国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产量也不断上升。我国食用菌工厂化规模生产企业全国分布呈现东多西少格局。截止2016年,华东地区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占全国总量的66%。

  二、行业产业链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主要以米糠、玉米芯、麸皮、棉籽壳等农作物下脚料作为原材料,因此本行业上游行业为农作物种植行业。

  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作物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却偏低,主要用于饲料和有机肥原料,还有部分直接被焚烧或废弃,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所需要的正是这些农作物下脚料,不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大量品种丰富的农作物下脚料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原材料保障。以金针菇而言,主要原材料为米糠、玉米芯等,其价格与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直接相关。近年来,全国水稻和玉米均增产明显,米糠、玉米芯市场供给非常充足。

  下游行业是居民食品消费及餐饮业。食用菌产品面向最终消费者。食用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价值,作为纯天然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食用菌作为健康饮食已成为一种消费趋势。目前,我国食用菌消费主要集中在家庭消费和餐馆酒楼等大众消费市场。家庭消费的稳定增长已成为拉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食用菌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素有“山中之珍”的食用菌营养丰富、绿色有机、味道鲜美,能预防

  和治疗多种疾病,兼具食用和药疗保健的独特优点,符合当下人们的养生、饮食要求和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日益提高,食用菌生产栽培效率提高,加上国家逐年增加的农业资金政策的扶持,食用菌行业发展迅速。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尚不足10万吨,产值不足1亿元。依据中国食用菌协会2017年10月发布的《对2016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等省区)的统计调查(与2015年调查的省份是相同),2016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为3596.66万吨,产值为2741.78亿元,比2015年的产量3476.27万吨增长了3.46%,比2015年的产值2516.38亿元增长了8.96%。与往年相比,2016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增长速度放缓,多数省市区保持平衡发展,部分省区增长较快。与2015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大的是贵州、陕西、吉林、湖北、广东和山西省,分别增长了126.34%、52.21%、20.97%、15.6%、12.17%和11.44%。西部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加快,东部地区则是加快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

  四、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

  一、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1)生产工艺及环境参数控制体系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是在按照菇类生长需要设计的封闭式厂房中,利用温控、湿控、风控、光控设备创造人工生态环境;利用工业化机械设备自动化(半自动化)操作,在选料、培养基制作、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芽出、抑制、出菇等每一生产环节的工艺必须根据所栽培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严格控制,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季节、栽培房结构等因素做科学调整,通过反复试验和参数测定才能最终确定合适的生产工艺。

  生产过程中,每一种食用菌对生长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人工模拟生态环境可以利用设施、设备创造出适合不同菌类、不同发育阶段的栽培环境,通过最先进的环境控制技术,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自然气候变化对菌类生长的影响,实现周年化生产。因此,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对工艺的标准化、精细化要求较高,须长时间地不断摸索和积累,这是阻止竞争者进入的一重要壁垒。

  (2)菌种的选育和使用

  食用菌的菌种来源于自然界,从中经分离并筛选出纯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用于生产。食用菌菌种的培育是食用菌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食用菌菌种的种性存在易退化的特点,菌种持续使用约4-6个月以后,一般需要重新替换,以降低菌种退化对生产带来的影响。国内外一些技术领先的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可运用其先进的技术工艺,有效地延缓菌种的退化,实现长时间持续使用。菌种培育过程环节繁杂、技术要求高,是集人才、知识、技术与一体,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系统工程,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2、资金壁垒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对固定资产、自动化设备、配套设施、技术科研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食用菌工厂化种植的产品,其较长的生长周期也相应需要占用一定的流动资金。因此,没有一定的资金规模难以进入本行业。

  3、专业人才储备壁垒

  现代化食用菌工厂化实际上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工厂化生产的工艺复杂,从菌种培育、生产管理、生产环境控制、采收、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管理人员均需通晓理论知识,还要有实际经验的高素质人才,而既有管理经验又懂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人,很难通过社会

  招聘实现,绝大多数都需自己培养,培养周期至少需要3-5年,才能真正的满足行业要求。工厂化的特点是先进的机械设备代替传统工人,因此,没有相关专业人才储备的企业将难以进入本行业。

  4、品牌壁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一个优秀的品牌在市场消费群体中具有很高的黏度和忠诚度。对于隶属于农业的食用菌行业,消费者对其生长过程并不十分了解,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品牌,进而对于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提出一定要求,构成行业壁垒。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支持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食用菌产业列为提倡大力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都对农业、种植业、食用菌行业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与扶持作用。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指引,我国食用菌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巨大发展,并已成为惠及“三农”的优势产业。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逐步落实,未来几年仍将是食用菌产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其

  栽培原料主要为农业废弃物,产品收获后的培养基又可作为绿色有机肥还田,使农业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属于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循环经济。

  (2)消费需求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结构的转型与调整,人们对于品质有保证的工厂化菇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据中国海关和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共出口食(药)用菌类产品55.05万吨(干、鲜混合计算),与2015年50.7万吨相比增加了8.58%;创汇31.76亿美元,比2015年的29.79亿美元增长6.61%。其中,干品13.57万吨,按照1:10折算为鲜品,为135.75万吨。如果全部折算为鲜品计算,约为177.22万吨,2016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数量和金额实现双增长。我国2015年出口食用菌50.7万吨,创汇29.79亿美元,比2014年的28.33亿美元增长5.2%,出口量占当期全国总产量的1.46%,2016年食用菌出口量占当期全国总产量的2.40%,较2015年增长64.38%。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后,食用菌出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食用菌供给不仅仅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广阔的国际市场也待进一步的开发,行业生产规模亟待进一步扩张。

  (3)产业链延伸

  食用菌产品不再仅处于初级产品阶段,即鲜品、干品、罐头和腌渍品等,食用菌产品还可加工成休闲类食品、烹饪类辅料等,其中食用菌的保健品领域近年来愈受重视。医学研究表明,食用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保肝解毒、健胃等多种功效,而临床结果显示部分菌类如香菇多糖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癌性胸水的辅助治疗。随着食用菌的医药功效成功验证和人们对健康愈加重视,食用菌的价值将不断提升。食用菌深加工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增点,同时国家不断出台农产品深加工扶持政策,推动了食用菌附加值的增加和产业链的延伸,为食用菌生产企业提供了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及潜在市场规模。

  (4)技术改进

  近年来,我国生产食用菌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企业不断涌现,促使食用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提升。生产活动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生产技术和工艺体现在产品的生产方法、生产控制、生产安全,生产步骤以及生产中需遵循的规则中,最终落实到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面。同时,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传统栽培品种将逐步被工厂化生产所取代,有关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及生产企业围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实践验证。目前,行业内针对一些传统食用菌栽培品种,在菌棒生产环节,多采用机械化、工厂化生

  产,以减少用工成本和控制污染率,而出菇环节则还是在传统的出菇棚里人工操作;未来,食用菌生产中工业化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机械化、智能化、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及加工技术的进步,有效的提升了生产效率,且随着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也降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成本,从而给行业带来更大的利益空间。

  (5)市场流通体系的完善

  全国食用菌流通形成了以批发市场、集体贸易为载体,以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运销商贩、加工企业为核心的格局。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2017年3月3日发布的《我国食用菌产业概况》,全国各类食用菌批发市场近10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60多家,年交易额过亿。这些市场分布纵横交错,成为我国食用菌流通中心。同时,随着物流公司数量增加,中国公路铺设公里数大幅增加,物流货运冷链技术不断完善,并且国家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运输政策,减免鲜活农产品运输的路桥费用,使得食用菌产品扩大了运输半径,缩短了运输时间,更有利于其发展。

  2、不利因素

  (1)市场竞争和产品低价竞争风险

  我国食用菌市场需求逐年增加,行业前景广阔,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平均利润率相对较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同行参与国内竞争,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国外先进企业具备工厂化生产历史时间长、产品开发能力强、资金雄厚的优势,它们在国内的投资设厂将加剧国内食用菌市场的竞争。

  (2)人才不足

  食用菌工厂化作为现代化农业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食用菌工厂生产越来越向智能化、工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更适合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目前我国人才的培育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缺少,基本是通过企业慢慢培养,人才方面的不足会制约行业的发展。

  第三章

  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云南食用菌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

  xx投资管理公司

  (二)项目联系人

  张xx

  (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

  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随着我国食用菌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食用菌工厂化也蓬勃发展。2016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日产量达到7,369.08吨,比2015年增长1,712.81吨,增幅为30%。其中金针菇日产量达到3,022.41吨,双孢菇671.61吨,杏鲍菇2,441.54吨、蟹味菇498.65吨,上述各菇种

  日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41.01%、9.11%、33.13%和6.77%,其他菇种占9.98%。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紧紧扭住云南省开放这个优势,找准云南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努力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和重要支撑点。

  四、报告编制说明

  (一)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国制造2025》;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4、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等。

  (二)报告编制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

  2、根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方案。

  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行业的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使企业的建设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吻合。

  4、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选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最大化。

  5、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二)

  报告主要内容

  按照项目建设公司的发展规划,依据有关规定,就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供需状况与销售方案、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

  五、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32.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六、项目生产规模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吨食用菌的生产能力。

  七、建筑物建设规模

  本期项目建筑面积40900.74㎡,其中:生产工程28985.59㎡,仓储工程3801.0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4329.47㎡,公共工程3784.65㎡。

  八、环境影响

  本项目所选生产工艺及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严格采取环评报告规定的环境保护对策后,各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仅从环保角度来看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九、原辅材料及设备

  (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

  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基料、废弃基料、干鸡粪、秸秆过磷酸钙、碳酸钙、水、电。

  (二)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包括:粉碎机、包装机、隧道传送系统、滚筒筛分机、隧道空气处理系统、搅拌机、原料提升混合系统、地热系统、粪污转运车、铲粪车。

  十、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064.1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005.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94%;建设期利息283.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5%;流动资金1774.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71%。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0005.94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8720.8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55.90万元,预备费229.16万元。

  十一、资金筹措方案

  本期项目总投资12064.13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5783.84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十二、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

  1、营业收入(SP):21200.00万元。

  2、综合总成本费用(TC):17589.23万元。

  3、净利润(NP):2633.44万元。

  (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

  1、全部投资回收期(Pt):6.45年。

  2、财务内部收益率:16.12%。

  3、财务净现值:471.75万元。

  十三、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

  十四、项目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1.11.21.32.12.1.12.1.2项目

  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基底面积

  投资强度

  总投资

  建设投资

  工程费用

  其他费用

  单位

  ㎡

  ㎡

  ㎡

  万元/亩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指标

  21333.040900.7413653.12307.112064.1310005.948720.81055.9备注

  约32.00亩

  2.1.32.22.33.13.2111213141516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金

  资金筹措

  自筹资金

  银行贷款

  营业收入

  总成本费用

  利润总额

  净利润

  所得税

  增值税

  税金及附加

  纳税总额

  工业增加值

  盈亏平衡点

  回收期

  内部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年

  229.16283.411774.712064.136280.25783.8421200.017589.233511.252633.44877.81829.299.521806.66248.59844.236.4516.12%

  471.75正常运营年份

  ""

  ""

  ""

  ""

  ""

  ""

  ""

  ""

  产值

  所得税后

  所得税后

  万元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1333.00㎡(折合约32.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0900.74㎡。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投资管理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xx吨食用菌,预计年营业收入21200.00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食用菌产品不再仅处于初级产品阶段,即鲜品、干品、罐头和腌渍品等,食用菌产品还可加工成休闲类食品、烹饪类辅料等,其中食用菌的保健品领域近年来愈受重视。医学研究表明,食用菌具有提高

  机体免疫力、抗肿瘤、保肝解毒、健胃等多种功效,而临床结果显示部分菌类如香菇多糖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癌性胸水的辅助治疗。随着食用菌的医药功效成功验证和人们对健康愈加重视,食用菌的价值将不断提升。食用菌深加工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增点,同时国家不断出台农产品深加工扶持政策,推动了食用菌附加值的增加和产业链的延伸,为食用菌生产企业提供了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及潜在市场规模。

  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产品(服务)序号

  名称

  合计

  食用菌

  食用菌

  食用菌

  ...

  ...

  ...

  单位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单价(元)

  xxx

  xxx

  xxx

  年设计产量

  产值

  xx

  21200.00

推荐访问:云南食用菌资源开发与利用 云南 食用菌 资源开发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3992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