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关于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讲话稿(范本4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2-05 13:57: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讲话稿(范本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讲话稿(范本4篇)

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讲话稿4篇

第1篇: 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结对共建领导讲话稿XX镇结对帮扶会议讲话稿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各-帮扶结对单位的鼎力相助下,XX镇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乡村面貌有所改善;
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此,我谨代表XX镇委、乡政府和全镇干部群众对历年来关心和支持XX镇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对今天来参加.

  XX镇地处..

  ..

  ..

  ..

  全镇面积43.80平方千米,人口2.26万人.辖区内有33个行政村,198个自然村,310个村民小组.

  我镇积极挖掘特色种植业(毛竹、辣椒、娄山大米),发展优势养殖业(养鸽、养牛、养猪、养鸡、稻田养鱼),壮大生态旅游业(直坑村双溪漂流),201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309万元,其中

  第一产业产值2857万元;

  第二产业2104万元;

  第三产业582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827元.2019年以来,我镇围绕产业富民、生态美村、旅游兴乡、强基固本总目标,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群体创业致富规划:完成建设21项包括道路、水利、照明等方面的惠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XX镇的发展创造条件,为群众的生活出行提供便利;
同时,将8个村22户困难户纳为重点扶持脱贫对象,通过落实短平快项目和来料加工业,增加8个重点帮扶村的群众经济收入.

  基础设施工程中有道路建设工程11项(已竣工通车6项共计8.59公里,在建5项),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项目4项(已建成3项惠及群众约1500人,在建1项),防洪抗灾水利工程3项(已完工3项合计650米防洪堤坝),村庄整治工程1项(已完成1项),村内照明工程建设1项(已完成1项),移民点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1项(在建1项).21项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总造价约600多万元,我镇积极筹备,努力通过政府补贴、村民自筹和结对帮扶等途径解决工程建设资金问题.

第2篇: 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全市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全市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今天召开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省市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工作点评会、全省脱贫攻坚“两对两补”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围绕冲刺脱贫攻坚年度目标,研究部署推进产业扶贫重点工作。刚才市农业局、工信局、脱贫办分别作了专项安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发展产业是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把因地制宜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8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全文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1.7万字8个版块41项重点,围绕决胜2020年脱贫攻坚作出了战略部署;
总体目标就是“两确保一高于”,即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
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作要求就是 “六个坚持”,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坚持脱贫攻坚与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发起脱贫攻坚三年决战,确保如期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各行业各领域共同加力。我们既要拧成一股绳、打好组合拳,更要攻其要害、用足关键一招,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致胜之道,作为加快发展、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这既是中省要求,也是实践经验。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突出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产业扶贫为重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产业大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是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紧扣茶叶、魔芋、生猪、核桃、生态渔业五大现代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抓住育良种、建基地、抓龙头、创品牌四大关键环节,围绕实施农村“三变”改革,不断完善和强化“龙头+基地”“基地+企业”“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累计发展茶叶种植85万亩、魔芋种植36万亩、生猪养殖530万头、核桃种植171万亩、生态渔业养殖4万吨,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势明显。同时加快推进蚕桑、中药材、烤烟、食用菌、天然蜂蜜、设施蔬菜等传统产业和木瓜、拐枣、油用牡丹、黄花菜、花草茶等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适生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增收效果好的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产业全覆盖。

  二是新型工业快速成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绿色循环发展,不断强化绿色工业对经济、民生的关键支撑作用,全力实施“以工带农、以农促工”,扎实推进“三产融合、四化同步”,加快构建绿色、循环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全市规上工业年产值达1385亿元,年增加值突破420亿元,以农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等为重点的六大绿色工业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87.3%。今年上半年,装备制造、纺织丝绸、清洁能源、富硒食品增速分别达40.1%、25.8%、25.1%和22.5%。累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48户,产值过亿元企业突破300户,全市各类工业企业用工人数达到11.2万人,其中吸纳贫困人口就业7265人,间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3.3万人。

  三是园区成为新增长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主体功能区和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功能定位,坚持把“三区两园”作为保护环境、承接产业、节约资源的重点发展区域,不断完善提升“园区承载集约发展为支撑、规模特色效益农业为基础、绿色循环新型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xx国家高新区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恒口试验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瀛湖生态旅游区建设开发提速,“飞地经济”园区以及旬阳高新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全市累计发展各类现代农业园区732个,其中省级园区36个、市级267个,入驻企业470户、建立合作社260家,园区用工达8.8万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169人。19个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214万平方米,入园企业1773户,吸纳就业7.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就业6500人。

  四是经营主体增量提质。以实施“千村千园、十百千万”培育工程为抓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860个(国家级示范社16个、省级示范社69个),培育家庭农场85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8家),组建村级互助资金协会920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41个);
今年403个计划脱贫村已成立经营主体1253个,“一园一社”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统筹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依托1100多个集中安置社区,积极探索“新社区工厂”助力产业扶贫路子,发展镇村“新社区工厂”212家,其中服饰加工类73家、毛绒玩具类25家、电子产品类43家、农副加工类50家、其他类21家,累计吸纳就业9507人,其中贫困户3318人。

  五是就业增收渠道拓宽。聚焦全域旅游发展,夯实旅游产业扶贫基础,启动实施158个“十镇十村百户”旅游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已建成1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3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24个省级旅游示范村、3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通过“旅游带增收、景区带乡村、能人带大户”形成有效带动。扎实推动“宽带下乡”和“农村电商”建设,10县区全部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组建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0个,发展镇村电商服务站点700余个,开设农村网店5630余家,年均线上交易额达到23.8亿元,以“xx扶贫空间”为龙头的“产品销售、就业创业、技志培训”综合平台成为辐射带动高质量脱贫的亮点。

  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实践中,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创造了很多先进典型和特色亮点。“支部+X+贫困户”工作机制受到汪洋同志批示肯定,“新社区工厂”入选全国精准扶贫十佳典型经验”和“中国改革十大案例”,“企业+基地+贫困户”“园区+三变+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以及白河天宝、宁陕皇冠、汉滨京康、紫阳远元等一批产业扶贫典型,探索出了很多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路径,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把产业扶贫工作抓得更实更好更有成效。

  二、牢牢把握产业扶贫的主要任务   产业扶贫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短期脱贫来看这是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从长期减贫来看这更是“脱贫摘帽”后巩固成果、稳定收入、防止返贫的基础工作。我们要坚持提高站位、统揽全局、精准施策,突出“宏观抓产业、中观抓企业、微观抓就业”,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引好用好产业扶贫这一 “源头活水”。

  (一)强化关键支撑抓产业。我们一直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统筹全局的位置上来谋划,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把握。脱贫攻坚不能“就脱贫抓脱贫”,产业发展不能“就产业抓产业”,这“两只手”必须十指紧扣、牢牢契合、协同发力,才能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关键支撑作用。

  要精准聚焦持续发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围绕市场抓产业、围绕产业抓扶贫,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龙头带动、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加快发展”的思路,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带动贫困户数量和效果作为衡量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标尺,不断健全和完善“扶贫输血+产业造血”的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农业方面,要坚持聚焦茶叶、魔芋、生猪、核桃、生态渔业五大主导产业,做好存量、做大增量、做优质量,加快构建“大产业带动大扶贫”的特色高效现代农业体系,突出培育千亿规模富硒产业目标,大力发展蚕桑、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加工,深入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夯实农业产业扶贫“主阵地”。工业方面,要突出抓好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纺织丝绸、包装饮用水等绿色工业发展,切实发挥工业拉动农业、反哺农业作用,依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强化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基础配套、人口聚集、辐射带动作用,把培育发展“新社区工厂+家庭车间”作为拉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建好工业产业扶贫“就业站”。三产方面,要围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激发农村市场活力,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带动,加快推进“五美乡村”建设,把特色乡村旅游作为“以城带乡”助力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
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巩固深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成果,积极探索“产地直供”“产地直发”电商营销模式,畅通“山货进城”和“网货下乡”双向渠道,打造产业扶贫开发“新引擎”。

  要积极促进产业融合。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扶贫、大发展”的意识,坚决破除“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观念束缚,顺应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大趋势,跳出思维定式,积极探索创新,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进一步凝聚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要紧密跟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强化“城乡一体”“城乡统筹”理念,走“亦工亦农亦商”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子,将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生态旅游、商贸流通、信息金融等三产服务业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要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加快土地流转由规模式向内涵式发展、由农业领域向其他领域融合,促进农业经营由小户分散向规模集约转变,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休闲观光、特色手工业和互联网农业等业态发展,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增加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要务实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把“帮产业、建企业、促就业”作为主要包抓措施,积极引导激励各类企业围绕产业融合“跨界”,把发展资金投向农业,把加工车间放到农村,把用工需求瞄准农民,通过吸纳贫困户稳定就业、有效增收,不断健全完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要积极实施“旅游+”工程,全域谋划、系统布局、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将生态旅游同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深度融合,聚焦“食住行游知愉”六大旅游新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六大旅游新业态开发,全面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多业推一业、一业带多业”,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薄种广收、藏富于民的积淀效应。

  (二)激发市场活力抓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也是产业扶贫最关键的基础平台。培育壮大“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抚育生成“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建立多种经营主体协同发力的产业扶贫机制,是增加就业岗位、拉动精准扶贫最为有效的途径。

  要突出抓好园区建设。统筹优化全市各类产业园区层级布局、发展定位和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市域统筹下层级递进、分工明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园区体系,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扎实抓好产业园区路电水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新社区工厂”标准化厂房,不断提升各类园区、社区生活配套与公共服务水平。精心实施“千村千园(合作社)产业扶贫工程”“千村千处山林经济示范点工程”“百村百河水利风景示范园工程”,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建成1个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1个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长短结合且稳定增收的发展项目。

  要积极培育壮大企业。坚持把各类企业和经营主体作为产业扶贫的基础单元做牢做实,强化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自主、政策帮扶的产业扶贫工作格局。持续深入地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激发调动各类民营企业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性贷款、农业信贷担保、小额信贷基金、互助资金组织等融资政策支持作用,积极筹措产业扶贫发展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设立扶贫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脱贫攻坚;
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基础好、实力强、潜力大,与贫困村贫困户联系紧密、扶贫积极性高的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新社区工厂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要创新举措招商引资。用活用好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十五条”政策措施,统筹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把各类产业园区作为招引企业落地的主要载体。坚持内资与外资、国企与民企、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大项目与小项目四个“一视同仁”,舍得拿出最优质的资源招商引资,特别是对于符合绿色循环发展要求、符合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符合脱贫攻坚利益诉求,就业容量大、带动效应强、增收能力高的项目,更要舍得下大力气“筑巢引凤”“放水养鱼”。紧扣产业扶贫重点领域,围绕特色种养、富硒食品、人工组装、纺织加工、毛绒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加强全产业链招商,做大劳务加工中间环节,带动上游原料生产、下游精深加工,打造一批“短小精悍”的产业链条,形成特色鲜明、较为完备、契合度高的产业集群体系。

  (三)致力群众增收抓就业。衡量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群众的“钱袋子”。只有充分的就业,才有稳定的收入。三年内能否脱贫,未来发展可否持续,都与就业密切相关,这也是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斩断穷根”的必要条件。

  要提升就业能力。坚持“立志、扶智、强技”入手,以扶志为先导,以扶业为根本,以扶技为抓手,激发“想脱贫”的意愿,催生“要脱贫”的动力,找准“能脱贫”的门路,立下“快脱贫”的志向,点燃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奋斗摆脱贫困的希望和信心。要统筹推进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工作,加强产业技能、创业技能、就业技能培训,巩固推广“培训+企业+就业”技能培训模式,确保每个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确保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多渠道就业实现增收脱贫。一方面通过能人大户示范带动大众创业,培训锻炼农民掌握一技之长,以就业带动工资性收入增长;
一方面通过实行工厂化管理,逐步培养农民群众适应现代化生活的纪律意识、规则意识,夯实“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基础,加快“农村居民”向“产业工人”转变。

  要强化帮扶指导。结合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类型和技能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帮扶和就业指导,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名技术人员,使每个产业脱贫户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术。持续开展“百队进百园”科技服务、“千员进千村”技术帮扶活动,采取“点对点、一加一、手把手”实训和指导,持续提升贫困户技能水平。进一步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逐步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借助产业扶贫“技术服务110”平台,开展跟踪服务,真正让技术服务精准连接贫困户,让贫困户真正掌握产业技术,增强发展产业的信心和能力。坚持科技特派员产业扶贫全覆盖制度,建立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关系,支持科技人员创办、领办、协办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实现科技致富。

  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进“三变”改革试点,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探索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变’+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根据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实际,精准选择有能力、有实力、有担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入股、扶贫资金入股、订单保底销售、入园就业务工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租金、务工薪金、资本股金,真正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支持将财政专项投入形成的资产优先折股量化给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开展贫困户资产由经营主体统一经营、贫困户享受收益试点,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有效“反哺”贫困群众。

  三、强化措施打好产业扶贫突围战   产业扶贫是体现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局发展的一项骨干工程,更是一项涉及面广、体系庞杂、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战役”,那么产业扶贫毋庸置疑是这场“战役”中至关重要、决定全局的“突围战”,只有加快发展产业才能突破贫困重围,在攻城拔寨中节节取胜,保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全省一流、全国上游”水平。

  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强全市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刘元世、鲁琦、何邦军3位同志担任副组长,24个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设在市农业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全市产业扶贫工作。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必须扛牢扛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亲自挂帅出征,全程协调指导,县区、镇办两级也要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和产业扶贫工作的领导,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要求,算好时间账、任务账,认真对标脱贫攻坚要求统筹抓好各项工作。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县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和改进投入方式,保证产业扶贫项目精准带动、脱贫任务精准量化、落实到户精准受益,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积极引进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整合各方力量,通过撬动金融信贷资金精准投入贫困村和贫困户,优先用于特色产业、农业园区、农村电商等发展,确保市场主体和贫困户资金需求,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与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挂钩机制和扶持政策。

  要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市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组织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行业和职能优势,加强调查研究和业务指导,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有效扶持,确保工作任务有效落实。产业扶贫工作纳入脱贫攻坚、追赶超越季度考核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确保工作按时高效完成。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第3篇: 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结对帮扶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按照省、__市统一部署,新一轮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市委、市政府今天召开全市选派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及结对帮扶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选派驻村干部开展驻村入户帮扶工作。下面,根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派驻扶贫工作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是中央、省委、__市委的统一要求,对于推进新一轮精准扶贫、打赢精准脱贫战役,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村级治理、促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这是政治任务 习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我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李鸿忠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要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践行党的群众宗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个高度,认识扶贫攻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好。__市委、市政府确立“坚定信心、痛下决心、横下一条心,举全市之力、决战决胜,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的总体战略。因此,扶贫工作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要把它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务必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升华认识,按完成政治任务的要求部署好选派工作。

  第二,这是硬性要求 去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提出要“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今年4月份,中组部、中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实现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民主管理难点村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全覆盖”。6月6日,刘云山同志在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选派第一书记,重点是面向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就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召开相关会议、制发系列文件进行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前不久,省委强调,“要按照精准帮扶的要求,成立专门的扶贫工作队,对全省贫困村实现全覆盖”。__市委、市政府7月24日召开驻村工作动员大会,向我市选派了3个扶贫工作队和3个村第一书记。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守纪律、讲规矩、有作为的要求,按落实硬性任务的要求做好选派和结对帮扶工作。

  第三,这是职责所在 尽管我们是经济较发达县市、扶贫插花县市,但还有XXX个重点贫困村、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扶贫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要在20XX年实现全部脱贫,平均每年还要脱贫2万人,而且都是贫困程度深、成因复杂的村、户,难度很大、任务很重、时间很紧。可以说,全市扶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为了实现我市20XX年全面脱贫的任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要压实各级各部门的主导责任,夯实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扶贫责任,落实党员干部的帮扶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实行挂图作战,形成全市上下责任到人、任务上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落实好选派和结对帮扶工作。

  第四,这是脱贫需求 完成精准脱贫任务,一是上级组织有军令状。我市在20XX年以前全面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这既是经济工作,又是民生工程,更是政治任务。二是全市6万多贫困老百姓有期盼。他们致贫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归于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能力有限等,要更多地从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力度、政策支持上去分析问题、认识原因。我们要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一切为了贫困的父老乡亲”的角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度,把贫困群众的殷切期盼当作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贫困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家中,把帮扶政策措施送到他们手中,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同步进入小康。三是各地扶贫攻坚态势有压力。对比__市4个插花贫困县市,我们从地理条件、区位优势、政策机遇、资源禀赋、贫困状况上看都是比较好的,没有落后的理由,没有掉队的道理。要实现全部脱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既有内部压力,也存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外部压力。选派扶贫工作队、派驻第一书记,实行干部结对帮扶,就是我市为了适应脱贫工作需求所采取的攻坚措施之一。

  全市各镇处各部门服务中心工作很多,干部职数有限,部分干部年龄偏大,这是客观事实,但绝不能成为阻挡全市人民脱贫致富的绊脚石。必须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讲纪律、讲感情的高度,增强工作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迅速组织和选派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落实结对帮扶任务,尽快到人到岗到村开展工作。

  选派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政策性强的工作,必须做到“三个明确”:

  (一)明确总体要求 就是必须达到“五个全覆盖”:即全市XXX个村派驻扶贫工作队全覆盖,XXX个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选派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市级领导带队驻村扶贫全覆盖,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

    企业和人武部门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二)明确基本原则 就是要“硬抽人、抽硬人”。在“硬抽人”上,驻村扶贫工作队除了省市选派到位的以外,全市XXX个村都要组建3人以上工作队,工作队的组建由派驻工作队长的单位负责。各工作队组建工作必须在8月10日前完成,组建完成后要报市扶贫办备案。结对帮扶任务也要按“5432”的标准落实到各单位(县级干部结对帮扶5户,正科级4户,副科级3户,一般干部2户)。各单位要不讲原因、不打折扣,将任务落实到人。这项工作由工作队长负责统筹、协调、落实。各镇处要在8月10日前召开村级动员会,以便村、工作队进行对接。在“抽硬人”上,就是要求工作队长必须抽调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
选派驻村队员,必须是政治素质好、有较强工作能力、敢于担当、开拓创新意识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原则上45岁以下,主要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中选派;
选派XXX名驻村第一书记,必须是政治素质过硬、品行好、能力强、讲规矩、守纪律,主要从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优秀人员和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但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各镇处、各部门要把“硬抽人、抽硬人”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体现,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讲客观,按时按规定、保质保量地选派好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

  (三)明确目标任务 驻村帮扶的总体目标有两个:一是到20XX年,确保被帮扶贫困对象稳定脱贫;
二是确保被帮扶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在总体职责上,扶贫工作队侧重于村级扶贫工作,主要承担组织、协调、联络、督办、落实任务;
驻村第一书记侧重于村级党务工作,主要配合村党组织书记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建、促发展、严纪律任务。在共性职责上,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要宣传政策 重点是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扶贫开发政策。要采取召开座谈会、村民代表会、支部学习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栏等媒介,全方位宣讲上级关于精准扶贫、整治后进村和难点村的决策部署和思路目标,让驻点村群众家喻户晓。

  二要调查摸底 驻村帮扶的首要任务就是进村入户、走访民情。要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尊重群众风俗习惯,组织开展座谈、评议、问卷、统计等多种形式的调查活动。特别是帮扶贫困对象,要逐户、逐人摸底,精准识别分类,利用一个月时间,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甄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审查复核贫困户,重新确认贫困人口,把非贫困户、假贫困户清出去,把真贫困户纳进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准确性、真实性、公正性,为实施分类帮扶打下基础。对后进村、难点村,驻村第一书记要带头进村入户,摸清基层党建“掉”在哪里,村级管理“难”在哪里,做到心中有底。

  三要制订方案 要在村组干部的支持配合下,制订好两类工作方案:一类是精准扶贫方案。扶贫工作队要负责整村推进方案,根据贫困村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帮助村“两委”因村施策;
包户干部负责贫困户增收脱贫方案,要坚持因户择业、因人帮扶,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旅则旅,明确增收目标、帮扶措施、脱贫时间等具体内容。另一类是整治工作方案。对后进村、难点村,驻村第一书记要牵头制订整治方案,拿出整治行动计划。无论是精准扶贫方案,还是整治工作方案,都要尊重群众意愿,经过多方协商认可,并建立健全“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进展清单”,实行台帐式管理、清单化实施。

  四要驻村帮扶 扶贫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帮扶,关键在“精准”,就是要具体、确切落实“六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教育培训助学扶智脱贫一批、通过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帮带一批。要把“六个一批”落实到每户每人,从过去送钱、送物转向送技术、送服务,上项目、上产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动员、引导和联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联村包户,同时结对帮扶农村贫困对象,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到户到人。驻村第一书记的主要任务是强基固本,就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增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公正,弘扬文明新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新常态下,选派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心工程,社会高度关注、群众热切期盼,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要加强领导、严明纪律、严格考核。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选派工作,真情关心关爱驻村干部,驻村工作期间发生的食宿、交通、差旅补贴等费用,由原单位按有关规定执行,干部驻村工作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市委组织部和扶贫办要抓紧研究制定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尽早出台驻村干部日常管理、考察考核、业务培训、差旅补贴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定期召开驻村工作会议,注意掌握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动态,切实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确保他们下得去、驻得安、干得好。单位一把手要亲自带队到村落实驻村干部的食宿和工作配备条件,驻村队员遇到困难,一把手要定期到派驻:请记住我站域名村现场亲自帮助解决。

  二是注重宣传引导 宣传、组织、扶贫、民政部门要采取编发简报、制作专刊、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大力宣传、推广驻村帮扶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政府网站、广播、电视和其它新闻媒体,要策划专栏、组织专访、专题报道,及时推广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扶真贫、真扶贫、抓党建、治难点的好经验、好作法,着力营造关注、支持、参与驻村帮扶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是严明考勤纪律 必须坚持真派真驻、长派长驻。扶贫工作队驻村期限一般为2至3年,驻村工作时间一年不少于6个月;
驻村第一书记任期一般为1至3年,要做到全脱产,每月驻村开展工作不少于20天。要严格遵守驻村考勤请假制度,驻村干部因事外出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要严格执行“五不准”,即不准擅离工作岗位、不准收受所驻村群众的财物、不准接受基层单位的宴请、不准在所驻村报销应由个人或者帮扶单位承担的费用、不准挪用帮扶资金。对驻村表现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先评优、提拔晋升;
对驻村表现不良的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调整处理并重新选派。

  四是强化检查督办 市直各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定期到联系点、驻点村检查、督促驻村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好驻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要发挥综合统筹作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参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及驻村第一书记到岗工作情况,建立健全半年通报、年度评优机制。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纠风办要把驻村帮扶情况,作为检查部门单位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要强化跟踪问效,建立问责机制,对单位一把手不选派、不落实的要问责,对工作队员、第一书记不到岗、不守纪的要问责,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同志们,选派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虽然是专项性工作,但这是实质性推进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整治软弱涣散村、治理管理难点村的关键性工作。希望各级各部门和驻村干部要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大力支持、积极参与驻村帮扶工作,为我市扶贫攻坚、如期实现整体脱贫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4篇: 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全市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今天召开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省市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工作点评会、全省脱贫攻坚“两对两补”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围绕冲刺脱贫攻坚年度目标,研究部署推进产业扶贫重点工作。刚才市农业局、工信局、脱贫办分别作了专项安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发展产业是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把因地制宜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8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全文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1.7万字8个版块41项重点,围绕决胜2020年脱贫攻坚作出了战略部署;
总体目标就是“两确保一高于”,即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
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作要求就是 “六个坚持”,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坚持脱贫攻坚与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发起脱贫攻坚三年决战,确保如期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各行业各领域共同加力。我们既要拧成一股绳、打好组合拳,更要攻其要害、用足关键一招,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致胜之道,作为加快发展、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这既是中省要求,也是实践经验。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突出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产业扶贫为重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产业大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是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紧扣茶叶、魔芋、生猪、核桃、生态渔业五大现代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抓住育良种、建基地、抓龙头、创品牌四大关键环节,围绕实施农村“三变”改革,不断完善和强化“龙头+基地”“基地+企业”“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累计发展茶叶种植85万亩、魔芋种植36万亩、生猪养殖530万头、核桃种植171万亩、生态渔业养殖4万吨,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势明显。同时加快推进蚕桑、中药材、烤烟、食用菌、天然蜂蜜、设施蔬菜等传统产业和木瓜、拐枣、油用牡丹、黄花菜、花草茶等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适生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增收效果好的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产业全覆盖。

二是新型工业快速成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绿色循环发展,不断强化绿色工业对经济、民生的关键支撑作用,全力实施“以工带农、以农促工”,扎实推进“三产融合、四化同步”,加快构建绿色、循环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全市规上工业年产值达1385亿元,年增加值突破420亿元,以农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等为重点的六大绿色工业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87.3%。今年上半年,装备制造、纺织丝绸、清洁能源、富硒食品增速分别达40.1%、25.8%、25.1%和22.5%。累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48户,产值过亿元企业突破300户,全市各类工业企业用工人数达到11.2万人,其中吸纳贫困人口就业7265人,间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3.3万人。

三是园区成为新增长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主体功能区和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功能定位,坚持把“三区两园”作为保护环境、承接产业、节约资源的重点发展区域,不断完善提升“园区承载集约发展为支撑、规模特色效益农业为基础、绿色循环新型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xx国家高新区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恒口试验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瀛湖生态旅游区建设开发提速,“飞地经济”园区以及旬阳高新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全市累计发展各类现代农业园区732个,其中省级园区36个、市级267个,入驻企业470户、建立合作社260家,园区用工达8.8万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169人。19个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214万平方米,入园企业1773户,吸纳就业7.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就业6500人。

四是经营主体增量提质。以实施“千村千园、十百千万”培育工程为抓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860个(国家级示范社16个、省级示范社69个),培育家庭农场85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8家),组建村级互助资金协会920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41个);
今年403个计划脱贫村已成立经营主体1253个,“一园一社”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统筹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依托1100多个集中安置社区,积极探索“新社区工厂”助力产业扶贫路子,发展镇村“新社区工厂”212家,其中服饰加工类73家、毛绒玩具类25家、电子产品类43家、农副加工类50家、其他类21家,累计吸纳就业9507人,其中贫困户3318人。

五是就业增收渠道拓宽。聚焦全域旅游发展,夯实旅游产业扶贫基础,启动实施158个“十镇十村百户”旅游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已建成1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3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24个省级旅游示范村、3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通过“旅游带增收、景区带乡村、能人带大户”形成有效带动。扎实推动“宽带下乡”和“农村电商”建设,10县区全部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组建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0个,发展镇村电商服务站点700余个,开设农村网店5630余家,年均线上交易额达到23.8亿元,以“xx扶贫空间”为龙头的“产品销售、就业创业、技志培训”综合平台成为辐射带动高质量脱贫的亮点。

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实践中,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创造了很多先进典型和特色亮点。“支部+X+贫困户”工作机制受到汪洋同志批示肯定,“新社区工厂”入选全国精准扶贫十佳典型经验”和“中国改革十大案例”,“企业+基地+贫困户”“园区+三变+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以及白河天宝、宁陕皇冠、汉滨京康、紫阳远元等一批产业扶贫典型,探索出了很多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路径,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把产业扶贫工作抓得更实更好更有成效。

二、牢牢把握产业扶贫的主要任务

产业扶贫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短期脱贫来看这是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从长期减贫来看这更是“脱贫摘帽”后巩固成果、稳定收入、防止返贫的基础工作。我们要坚持提高站位、统揽全局、精准施策,突出“宏观抓产业、中观抓企业、微观抓就业”,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引好用好产业扶贫这一 “源头活水”。

(一)强化关键支撑抓产业。我们一直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统筹全局的位置上来谋划,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把握。脱贫攻坚不能“就脱贫抓脱贫”,产业发展不能“就产业抓产业”,这“两只手”必须十指紧扣、牢牢契合、协同发力,才能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关键支撑作用。

要精准聚焦持续发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围绕市场抓产业、围绕产业抓扶贫,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龙头带动、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加快发展”的思路,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带动贫困户数量和效果作为衡量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标尺,不断健全和完善“扶贫输血+产业造血”的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农业方面,要坚持聚焦茶叶、魔芋、生猪、核桃、生态渔业五大主导产业,做好存量、做大增量、做优质量,加快构建“大产业带动大扶贫”的特色高效现代农业体系,突出培育千亿规模富硒产业目标,大力发展蚕桑、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加工,深入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夯实农业产业扶贫“主阵地”。工业方面,要突出抓好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纺织丝绸、包装饮用水等绿色工业发展,切实发挥工业拉动农业、反哺农业作用,依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强化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基础配套、人口聚集、辐射带动作用,把培育发展“新社区工厂+家庭车间”作为拉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建好工业产业扶贫“就业站”。三产方面,要围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激发农村市场活力,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带动,加快推进“五美乡村”建设,把特色乡村旅游作为“以城带乡”助力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
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巩固深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成果,积极探索“产地直供”“产地直发”电商营销模式,畅通“山货进城”和“网货下乡”双向渠道,打造产业扶贫开发“新引擎”。

要积极促进产业融合。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扶贫、大发展”的意识,坚决破除“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观念束缚,顺应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大趋势,跳出思维定式,积极探索创新,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进一步凝聚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要紧密跟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强化“城乡一体”“城乡统筹”理念,走“亦工亦农亦商”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子,将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生态旅游、商贸流通、信息金融等三产服务业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要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加快土地流转由规模式向内涵式发展、由农业领域向其他领域融合,促进农业经营由小户分散向规模集约转变,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休闲观光、特色手工业和互联网农业等业态发展,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增加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要务实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把“帮产业、建企业、促就业”作为主要包抓措施,积极引导激励各类企业围绕产业融合“跨界”,把发展资金投向农业,把加工车间放到农村,把用工需求瞄准农民,通过吸纳贫困户稳定就业、有效增收,不断健全完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要积极实施“旅游+”工程,全域谋划、系统布局、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将生态旅游同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深度融合,聚焦“食住行游知愉”六大旅游新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六大旅游新业态开发,全面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多业推一业、一业带多业”,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薄种广收、藏富于民的积淀效应。

(二)激发市场活力抓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也是产业扶贫最关键的基础平台。培育壮大“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抚育生成“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建立多种经营主体协同发力的产业扶贫机制,是增加就业岗位、拉动精准扶贫最为有效的途径。

要突出抓好园区建设。统筹优化全市各类产业园区层级布局、发展定位和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市域统筹下层级递进、分工明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园区体系,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扎实抓好产业园区路电水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新社区工厂”标准化厂房,不断提升各类园区、社区生活配套与公共服务水平。精心实施“千村千园(合作社)产业扶贫工程”“千村千处山林经济示范点工程”“百村百河水利风景示范园工程”,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建成1个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1个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长短结合且稳定增收的发展项目。

要积极培育壮大企业。坚持把各类企业和经营主体作为产业扶贫的基础单元做牢做实,强化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自主、政策帮扶的产业扶贫工作格局。持续深入地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激发调动各类民营企业投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性贷款、农业信贷担保、小额信贷基金、互助资金组织等融资政策支持作用,积极筹措产业扶贫发展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设立扶贫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脱贫攻坚;
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基础好、实力强、潜力大,与贫困村贫困户联系紧密、扶贫积极性高的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新社区工厂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要创新举措招商引资。用活用好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十五条”政策措施,统筹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把各类产业园区作为招引企业落地的主要载体。坚持内资与外资、国企与民企、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大项目与小项目四个“一视同仁”,舍得拿出最优质的资源招商引资,特别是对于符合绿色循环发展要求、符合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符合脱贫攻坚利益诉求,就业容量大、带动效应强、增收能力高的项目,更要舍得下大力气“筑巢引凤”“放水养鱼”。紧扣产业扶贫重点领域,围绕特色种养、富硒食品、人工组装、纺织加工、毛绒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加强全产业链招商,做大劳务加工中间环节,带动上游原料生产、下游精深加工,打造一批“短小精悍”的产业链条,形成特色鲜明、较为完备、契合度高的产业集群体系。

(三)致力群众增收抓就业。衡量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群众的“钱袋子”。只有充分的就业,才有稳定的收入。三年内能否脱贫,未来发展可否持续,都与就业密切相关,这也是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斩断穷根”的必要条件。

要提升就业能力。坚持“立志、扶智、强技”入手,以扶志为先导,以扶业为根本,以扶技为抓手,激发“想脱贫”的意愿,催生“要脱贫”的动力,找准“能脱贫”的门路,立下“快脱贫”的志向,点燃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奋斗摆脱贫困的希望和信心。要统筹推进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工作,加强产业技能、创业技能、就业技能培训,巩固推广“培训+企业+就业”技能培训模式,确保每个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确保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多渠道就业实现增收脱贫。一方面通过能人大户示范带动大众创业,培训锻炼农民掌握一技之长,以就业带动工资性收入增长;
一方面通过实行工厂化管理,逐步培养农民群众适应现代化生活的纪律意识、规则意识,夯实“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基础,加快“农村居民”向“产业工人”转变。

要强化帮扶指导。结合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类型和技能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帮扶和就业指导,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1名技术人员,使每个产业脱贫户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术。持续开展“百队进百园”科技服务、“千员进千村”技术帮扶活动,采取“点对点、一加一、手把手”实训和指导,持续提升贫困户技能水平。进一步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逐步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借助产业扶贫“技术服务110”平台,开展跟踪服务,真正让技术服务精准连接贫困户,让贫困户真正掌握产业技术,增强发展产业的信心和能力。坚持科技特派员产业扶贫全覆盖制度,建立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关系,支持科技人员创办、领办、协办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实现科技致富。

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进“三变”改革试点,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探索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变’+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根据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实际,精准选择有能力、有实力、有担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入股、扶贫资金入股、订单保底销售、入园就业务工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租金、务工薪金、资本股金,真正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支持将财政专项投入形成的资产优先折股量化给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开展贫困户资产由经营主体统一经营、贫困户享受收益试点,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有效“反哺”贫困群众。

三、强化措施打好产业扶贫突围战

产业扶贫是体现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局发展的一项骨干工程,更是一项涉及面广、体系庞杂、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战役”,那么产业扶贫毋庸置疑是这场“战役”中至关重要、决定全局的“突围战”,只有加快发展产业才能突破贫困重围,在攻城拔寨中节节取胜,保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全省一流、全国上游”水平。

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强全市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刘元世、鲁琦、何邦军3位同志担任副组长,24个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设在市农业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全市产业扶贫工作。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必须扛牢扛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亲自挂帅出征,全程协调指导,县区、镇办两级也要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和产业扶贫工作的领导,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要求,算好时间账、任务账,认真对标脱贫攻坚要求统筹抓好各项工作。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县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和改进投入方式,保证产业扶贫项目精准带动、脱贫任务精准量化、落实到户精准受益,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积极引进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整合各方力量,通过撬动金融信贷资金精准投入贫困村和贫困户,优先用于特色产业、农业园区、农村电商等发展,确保市场主体和贫困户资金需求,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与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挂钩机制和扶持政策。

要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市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组织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行业和职能优势,加强调查研究和业务指导,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有效扶持,确保工作任务有效落实。产业扶贫工作纳入脱贫攻坚、追赶超越季度考核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确保工作按时高效完成。

这次市纪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自治区纪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总结去年、部署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志代表市纪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是经过市委常委会审议的,大家一致赞成这个报告,请结合实际,学习领会,认真落实。会上印发了中纪委全会、自治区纪委全会精神传达提纲,目的是帮助大家进一步领会精神,准确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这里,我重点围绕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抓好落实,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围绕深化认识抓落实

怎么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直接关系我们抓工作的态度、决心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既直面现实,又充满自信,蕴含着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许党许国的担当精神,具有深刻思想性和强烈感染力。特别是总书记提出的“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这一重大判断,彰显了党中央大力度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果。**书记在自治区纪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提出了严明政治纪律、坚持党管干部、持续用力反“四风”、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加强党内监督5个方面要求,通篇贯穿了问题导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自治区纪委全会精神,可以明显感到“从严治党越往后越严”。我们必须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在落实中推进、在推进中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紧跟中央、自治区党委步伐,坚持“两个责任”一起抓,正风肃纪和惩治腐败一起抓,思想引领和制度约束一起抓,“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一起抓,反腐倡廉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18年,我们保持定力,统筹发力,持续用力,反腐倡廉工作成果进一步扩大。

坚决防止“带病提拔”,真正把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二要严格管理干部。好干部既要靠选,更要靠管,要把干部成长全过程、工作生活各领域、思想行为各方面都置于严格管理之下。突出重点对象,对关键岗位特别是“一把手”紧盯不放。要突出日常管理,把监督的关口往前移、把重心放在平时,多嘱咐、多敲打,开展经常性的谈话提醒,让监督管理成为常态。要突出认真较真,对干部身上的问题,该教育的教育,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理的处理,组织部门不仅要“戴帽子”,还要经常“正衣冠”,真正管出好导向、管出精气神、管出正能量。三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通过思想引导、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加大“庸、懒、散、浮、拖”的整治力度,对“三不为”和失职失责问责追责,促使干部严格按照原则纪律规矩办事,又要正面激励干部,让干部心情舒畅地工作。我们都是党的干部,是为党的事业、为人民工作,必须在岗一日、尽责一天,坚决贯彻市委、政府决策部署,“跑起来”干工作,对于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干部,该撤换的撤换、该调整的调整。自治区已经出台了支持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办法,我们要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对在大胆探索、推进改革发展中有失误的干部,宽容包容、支持纠错,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为,让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者吃下“定心丸”,最大限度调动起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围绕改进作风抓落实

总书记强调,要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做好坚持巩固深化文章,做好抓常抓细抓长工作。当前,改进作风到了攻坚期,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四风”反弹,最盼望的是保持长效。作风建设要坚持坚持再坚持。近年来,我们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等一系列活动,“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党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党风民风向上向善。但“四风”病根未除,总体上还处于治标层面。有的干部认为“四风”治得差不多了,心有松动;
“四风”问题面上有所收敛,但心存侥幸;
“四风”表现变异变种,花样翻新等等。风化俗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由解决面上问题向解决深层次问题延伸,由集中整治向常态治理深入,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挖、往实里做。一要持续形成震慑。中央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硬杠杠。落实好这些规定,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侥幸、不能麻痹、不能松懈。要坚持明察暗访常态化,盯住一个个关键节点,抓住一个个具体问题,持续加大查处力度。要盯住重点领域、年节假期,开启全天候监督“探照灯”,持续重申纪律规定,从细微处入手,经常抓、抓经常。要密切注意“四风”新动向新表现,对公款吃喝由明转暗、违规送礼、巧立名目发放福利、化整为零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问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有多少查处多少,持续挤压隐形“四风”存在的空间,释放越往后越严处理越重的信号。二要强化群众参与。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发挥各级特邀监察员、行风监督员的作用,深入机关和基层、服务窗口、餐饮娱乐等场所开展明察暗访,形成监督机制,真正把整治“四风”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开通微信微博,接受群众举报,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作风监督大格局。对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震慑和指导作用,教育警示党员干部筑牢底线、遵章守纪。三要坚持严以修身。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坚守道德底线,规范日常行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领导干部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一方面要从严管好自己,行得正、立得直,给家人做好榜样;
另一方面要严格约束家人,加强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绝不允许打着自己旗号谋取私利,真正做到看好家门、管好家人、理好家事。

四、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围绕惩治腐败抓落实

总书记指出,要锲而不舍、挖山不止,坚决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当前,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保持高压反腐不能松,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一要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十八大以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政纪处分740人,其中处级干部32人、科级干部154人、一般干部及其他554人,反腐力度不可谓不大,查处干部不可谓不多,但仍有一些干部心存侥幸。要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对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顶风违纪的人和事,一个都不能放过。对违规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干预司法案件的,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达到惩处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让等待观望者打消念头,让心存侥幸者止步收手,“不敢腐”。要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作用,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执法、司法、审计等机关的协作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二要深入推进基层反腐。随着“老虎苍蝇一起打”,基层党风廉政状况已有明显好转,但违纪违法、侵犯群众权益的问题仍然不少。2018年全市反映涉农惠农资金方面的问题线索235件,办结193件,立案查处7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2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职级小但影响大,金额小但性质恶劣,群众最反感、最痛恨。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的惩治力度,深入推进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对雁过拔毛、虚报冒领、侵占克扣惠农资金,以及在救济、补助、低保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财政、民政、扶贫、审计等部门要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要加大对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村霸”的整治力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切实让广大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增加获得感。三要加大预防腐败力度。遏制腐败增量,关键在构筑立体防线。要强化公开力度,综合运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和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政务服务中心等公开平台,做到真进场、真公开、真监督,坚决遏制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要紧紧围绕工程项目、资源开发、资金分配、国企国资、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不断扎紧织密制度笼子,破“潜规则”,立“明规矩”。要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抓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宣讲,突出以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警示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防火墙”,“不能腐”。

按照党建工作要求,发挥支部组织委员和党务工作者的职能,组织开展好每月的党员固定日活动,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党费收缴、党员在册情况自查、党组织关系接转、发展党员资料管理、机关党员干部学习资料及记录台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项工作及办公室日常工作。具体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理论素养。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党规、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作为一名党员,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对总书记的报告进行再学习,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

二是增强工作本领。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要严于律己,勤于学习,不断提升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及党务工作能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党务工作新途径。时刻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为民服务、多作贡献”!立足本职,为了自己事业上的目标,勤奋工作,发现工作中可以进步的空间,在勤奋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寻求进步,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把做好每一项工作都当成是一种历练,不要嫌烦、不要嫌琐碎、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事,更好地为同事服务。

推荐访问:帮扶 建筑业 范本 关于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讲话稿(范本4篇) 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讲话稿 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讲话稿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4146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