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9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2-09 13:15:05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9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XXX医疗集团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2019年8月,xx县作为首批纳入全国567个,全省3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之一。作为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9篇),供大家参考。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9篇)

篇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XXX医疗集团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2019年8月,xx县作为首批纳入全国567个,全省3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之一。作为改革试点县,按照国家、省、市部署,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提前谋划、试点先行,分段实施,按照先县级、后乡镇的原则,积极平稳地推进医疗集团组建改革工作,实现县域就诊率力争达90%以上,基层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占比分别较试点前逐年提升不少于5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的目标。现将医疗集团2020年建设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一)医疗集团组建情况。2019年8月我县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列入全国医共体建设567个试点县之一,在完成第一阶段医疗集团建设基础上,2020年6月印发了实施方案,8月正式推进医疗集团建设第二阶段工作,建立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县域医共体,将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和12个乡镇卫生院、全县172个村卫生室纳入县医疗集团一体化管理,并于12月挂牌正式运行。在县医疗集团党委会、理事会领导下,制定医疗集团章程。(二)医疗集团简介医疗集团目前共有在职职工1235人(在编724人,招聘351

  -1-

  人,其他160人);卫技人员1045人(高级职称159人,中级职称211人,初级职称637人);医护比为0.86(医生422人,护士488人);开放床位1046张;拥有省级重点中医专科1个(针灸科)、市级重点专科5个(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儿科、神经科、骨伤科);现有螺旋CT、DR、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钬激光、GEE8四维彩超、Leica(徕卡)冰冻切片机、层流手术室、中心供氧系统等先进设施设备。

  二、医疗集团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按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南,医疗集团确定了“1234567”工作思路,围绕“架构、管理、利益、服务、发展、责任”六个共同体,通过推动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机构“一盘棋”共同发展,致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目标。1.积极筹备,明确三个目标。坚持试点先行与高位推动相统一,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带领人社、编办、卫健、医保等部门和县级医疗机构负责人赴山西运城、成都石棉、云南省祥云考察学习医共体建设。同时明确医共体建设的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集团得发展三个目标。2.政府主导,保持四个不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保持四个不变。一是政府办医主体责

  -2-

  任不变、支持力度不减;二是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变;三是原有行政建制、医院性质、功能定位、人员身份不变、人事(劳动)关系不变;四是承担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不变,发展中医药和妇幼保健事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二)强化领导,建立机制。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医共体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改革举措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副县长为主任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共体建设的统一领导、管理和考核,审定医共体的章程、规划建设、项目实施、财政投入、人事安排、薪酬水平确定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形成政府主导、卫健牵头、部门协作、医疗集团具体实施的运行新机制。2.强化党的领导。医疗集团实行集团党委统一领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监事会负责监督执行。党委设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名。党委书记原则上兼任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党组织书记。设立医疗集团理事会,理事会设理事7名,其中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2名。监事会设成员7名,其中监事会主席1名,成员由县纪委监委、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健康局相关领导和医院职工代表等组成。3.制发配套文件。县政府组织召开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成立暨医疗集团工作推进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印发了

  -3-

  《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同时不断调整完善系列配套政策,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出台《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三方责任清单》《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绩效考核办法(试行)》《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包干管理办法》《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医疗保险总额付费实施办法(试行)》《XX县医疗保障医疗卫生共同体服务协议》《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管理改革考核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推进医共体建设。

  (三)搭建构架,规范管理。1.组建“123”纵横互动框架。即以1个县级综合医院(县人民医院)、2个县级专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为中心的县级医院横向联系,以3个区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乡镇卫生院纵向管理框架,充分调动医疗、人力、设备资源,高效整合运行。2.实行医疗集团行政一体化管理。牵头医院在原有行政管理部门设置基础上,成立集团综合管理、公共卫生管理、业务管理、康养管理等相关管理部门,形成了紧密的服务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从过去的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到上下“一盘棋”,增强了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4-

  3.推进“清单制”运行管理。医疗集团明晰牵头单位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分工协作,梳理制定《2020年度医疗集团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共计31项重点工作。医疗集团分别制定完善医疗集团章程、相关职责和议事决策制度、相关会议制度、内部人员流动办法、人才培养、财务一体化等管理办法。

  4.集中统一财务管理机制。按期完成了第二阶段加入医疗集团的十四家医疗机构的清产核资审计工作,集团各成员单位原有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含报账员)由XX县医疗集团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按照医疗集团财务管理要求开展工作。实行各成员单位账务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独立设账,分户核算的财务管理机制。规范财务收支核算,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保障国有资产安全设立集团。

  (四)聚焦医保杠杆作用,改革基金预算支付1.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管理。以医疗集团为单位,实行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二类门诊特殊疾病医疗补助按病种结合人头付费、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实行医共体医保基金“一个总额”预算管理,医共体总额付费额度按照近两年医共体成员单位历史费用,考虑增长率,结合基金支付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核定,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总额分别核定,目前医保总额待县医保局向市医保局汇报审定后再签订米易县医疗保障医疗卫生共同体服务协议。2.强化培训,规范管理。为加强医疗集团医保管理,实地到

  -5-

  卫生院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诊疗项目目录、物价、医保编码进行规范,确保下一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金保系统正常开展运行。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改善群众就医体验1.构建信息化统一平台。在实现医疗集团一阶段信息互通、互查、互用基础上,启动搭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健康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全县医疗业务、公共卫生数据实时动态可查、真实完整反映和互联互通共享。二阶段县域信息化建设项目招标金额2120万元,涉及137个大模块,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招标、签订合同等相关工作。目前卫生院的HIS、LIS、PACS等系统的上线工作运行正常,同时完成了县医院和中医院院内部分系统的上线和LIS、PACS系统的升级。2.建设医疗远程诊疗中心。搭建上联省级、市级,下联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远程诊疗平台。促进了县域疑难病远程检验、诊治、会诊、康复指导、医疗服务能力等水平得到提升,实现了由省到乡的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和医学信息共享,让群众就近就地享受省、市、县级优质医疗资源。3.搭建“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县级医院都开通了微信服务号,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以在手机挂号、预约专家。院内设置有自助终端机,随时查询检验报告、医疗费、药品费等信息,让就医群众方便快捷完成缴费。(六)找准路径,实施“人才双轮驱动”战略

  -6-

  1.首先是“引进来”。制定了《xx县医疗集团人才引进“伯乐奖”奖励办法》《xx县医疗集团人才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管理办法,为人才引进提供政策支持及保障。

  2.然后是“提起来”。制定了《xx县医疗集团进修培训教学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开展医疗集团基层医院医技人员全员轮训,用3个月至半年时间将医疗集团全部基层医技人员接纳到牵头医院进修轮训,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整体技术力量。

  3.最后是“留下来”。医疗集团注重平台搭建和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落实“两个允许”,牵头单位制定基层卫生机构绩效分配方案工作,根据各成员单位性质不同(有公益一类、公益二类),财政补偿机制不同,县乡医疗卫生单位财务核算主体不同,财务管理规定不同,分配办法不同,制定了科学、合理、高效、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符合行业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充分调动一线临床医生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拉开分配差距,从而留住专业人才队伍。

  (七)聚焦医疗服务质量,统一双向转诊1.推进同质化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围绕医疗集团的医疗、护理、检查检验、院感等业务执行统一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一是建立集团-院区-科室管理为主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二是制定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业务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实现集团同质化管理。

  -7-

  2.统一技术规范。一是征集各成员单位医疗、护理文书、病案统计报表、处方等的建议,研究制定医疗集团统一病历、护理、处方模板。二是完成乡镇三个区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中心远程医疗服务的选址、信息录入,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工作建设。三是制定医疗集团六大中心报告模板,为远程医疗服务建设奠定基础和提供信息支撑。

  3.统一双向转诊,推进分级诊疗建设。一是制定医疗集团内外转诊管理办法,设立双向转诊办公室并指定专人负责,在县级医疗机构门诊区域建立设置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双向转诊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明确上下级医疗机构疾病诊疗目录,对基层转诊到县级医疗机构的患者,简化手续、提高效率,落实优先看病、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待遇,落实基层首诊的政策。三是对各成员单位医务人员进行双向转诊重点流程进行统一的培训。

  4.统一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特点,集团业务管理办公室组织牵头医院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药剂科等部门负责人,开展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培训会议。

  (八)实行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统一管理1.制定医疗集团药品采购管理方案、药品采购及新药采购流程,成立医疗集团药事管理组织,明确职责,做到统一药品目录、统一采购、统一付款管理,通过制度化,规范医疗集团药品采购

  -8-

  统一管理。2.制定医疗集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方案,对药品配送公司实

  行药品集中招标,通过招标比选出5家优质药品配送公司对医疗集团覆盖医疗机构药品进行统一采购配送,促进医疗集团药品采购工作管理规范化、一体化。

  3.制定医疗集团药品质量管理方案,统一药品质量管理标准,从药事管理组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用药、药品质量、药品采购管理及药事考核等各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并不定期对各成员单位药事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反馈、整改。

  4.制定了xx县医疗集团医用耗材集中配送平台服务招标采购方案,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医用耗材配送平台服务商,实现医疗集团医用耗材管理目标,做到统一耗材供应商、统一耗材目录,集中采购、集中配送。

  (九)聚焦医防深度融合,改革公卫监管服务1.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在县卫生健康局领导下,成立县基本公共卫生指导中心,统一调配组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大队)深度融入医疗集团建设发展,指导人员负责开展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工作,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2.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是县、乡、村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与城乡居民实行签约服务模式,设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

  -9-

  和重点人群个性化有偿签约服务包,共81个家庭医生团队进村入户开展签约工作,县乡村三级分工协作,有针对性地为签约对象提供免费体检、预约诊疗、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家庭访视等健康服务。二是由医疗集团牵头单位积极组建全专结合家庭医生团队、制定全专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落实xxx乡卫生院全专结合家庭医生签约试点项目。目前房屋改造、挂牌、印制相关宣传资料及家庭医生签约协议、购置相关医疗设备、制作标识标牌等工作已经完成,全面组织实施中。

  (十)强化防治结合,建立康养产业服务体系1.探索实施医养结合分层养老服务。医疗集团开展与北京华方米易颐养中心养老服务,形成“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入住北京华方颐养中心的老人提供优质、优惠、优先的医疗服务。2.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一是利用中医药优势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创新中医药养生、调理组方及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等,积极安排中医药相关专题培训。二是依托康养公司共同建立以康养机构为平台,以服务老年人需求为纽带,以医疗机构及专业医护团队为支撑的“医养结合”服务创新模式,并在主要居住点开展了义诊活动。

  -10-

  

  

篇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县域医共

  体建设经验总结

  摘要:为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就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总体要求,坚持“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思路,2014年5月,云县人民医院率先在全省建立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县域医共体(云县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2019年,又率先在全省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实现了“三医”联动改革实质性落地,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出一条县域医改新路经,打造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在全国全省全市都具有示范和引领效应的医改“云县模式”。

  关键词: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建立体系、改革1.主要做法介绍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基本定位,通过持续深化“一破”、“三立”、“五改”、“七统一”、“一个实现”综合改革,实现医共体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康复在基层”的分级诊疗格局。1.1“一破”。破除以药补医。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按照“填平补齐”和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原则,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通过医院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医院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进行补偿。1.2“三立”。一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二是建立药品保障体系,医共体内药品使用由县人民医院统一集中采购和配送,并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和招采合一、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三是建立防治结合新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由“以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建立起防治结合、医康结合、医养结合一体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1.3“五改”。

  强化管理体制改革。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组长、县级有关部门为成员的云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统筹负责公立医院管理工作。2013年起,医院领导层取消了行政级别,院长实行公开竞聘,副院长由院长提名,由县卫生健康局聘任,并认真执行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享有人事管理权、副职推荐权、内部机构设置权、中层干部聘任权、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权、年度预算执行权等经营管理自主权。

  推进运行机制改革。按照《云南省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实施细则》要求,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医院管理、质量控制、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等列入医院章程,做到议事决策照章办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备可查。

  实施服务价格改革。降低收费项目编码以“21”、“22”开头的放射、B超、检验等医技类检查项目费用,提高收费项目编码以33开头的手术治疗类项目收费标准,增幅控制在50%以内。

  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按照医共体人员编制总量管理原则,实行全员合同制聘用、定编、定岗、定员、定薪,分层、分级、分类考核,在“乡编县用、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和县乡人才柔性流动管理的基础之上,大胆尝试“不带薪流动”,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县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经费实行统筹管理,统一考核发放,医共体绩效实行“一科一策”“一院一策”和

  “同工同酬”考核分配,并以工作量、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域外就诊率、成本控制、边远乡(镇)、满意度等作为综合效能考核指标。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由2013年的38.92%提高到2018年的42%,2018年末,医务人员绩效收入较“十二五”末增长47.03%。

  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了《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办法(试行)》《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实施细则(试行)》《云县医共体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年度指标下达和决算办法(试行)》,坚持“基金安全、总额打包、结余留用(留转)、超支自担”的原则,实现了真正的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落地。1.4“七统一”。

  统一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在县人民医院成立一体化管理中心、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中心,负责医共体的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

  统一财务预算制管理。医共体成员单位实行年度财务预算制管理,强化节约意识,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统一HIS一体化和数据标准。建成县乡村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了医共体内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统计数据指标精准化。

  统一公卫管理。在县医院成立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将县疾控、县妇幼保健部门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由县医院统筹调配,负责全县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并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预算,统一公示,统一合理下达指标任务,统一业务培训及技术指导,统一按月督导考核,统一考核结果运用,建立转介制度,对县级医院诊疗过程中发现的慢性病患者和孕产妇实行县乡村三级转介、联运,进行追踪服务,使流动慢性病患者和孕产妇的管理得到有效延续。

  统一质控体系。在县人民医院成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心,根据卫生院、卫生室建设标准,完善三级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实行县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统筹下的县对乡、乡对村的逐级管理考核,形成县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心→乡镇卫生院质量与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卫生院、卫生室管理体系。

  统一医保总额打包支付方式。在医共体内统一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

  统一药品、设备及耗材采购。医共体药品使用由县人民医院统一集中采购和配送,确保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院的药品质量与安全。,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及耗材统一由县人民医院集中采购和配送,有效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质量,为检查检验结果共享提供了保障。1.5“一个实现”。实现分级诊疗。通过省内外三甲医院的对口帮扶、建立专科联盟、运用信息化手段等,做精县医院,做强基层卫生院,做稳村卫生室,强化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让省市医疗机构解决县域内10%的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通过提升云县医共体综合服务能力,在医共体内解决县域内90%的患者就医,实现大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乡,小病不出村,最终实现省市、县、乡、村分级诊疗的目标。2.建设成果

  

篇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情况汇报1篇

  自今年5月份我院与县人民医院结成医共体以来,在县卫计局的领导下,县人民医院的帮扶下,我院与县人民医院成了真正的“一家人”。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县人民医院专家定期到我院坐诊和指导,帮助我院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因为只有提高了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患者在辖区就近就医,进而大幅度减轻县级医院的工作压力,降低医共体的整体医疗成本,增加医共体的经济收益。由于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有明显提高,也能极大的缓解城乡居民的看病难。

  1、落实双下沉,推动两提升①现在每周三、周五,我们都有县人民医院派驻的心内科、神经内科专家、业务骨干来我院坐诊和业务指导,至今已派驻60余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工作质量。②医共体建设启动后,很多以前只能在县级医院开的药品也沉下来了,卫生院的药品种类多了,很多药品还降价了,老百姓配药比以前更方便、更实惠了。③不光是专家和药品下沉,通过区域“临床检验、影像诊断、心

  电诊断”,病人在卫生院采血、拍片后,由县级专家诊断。由于医共体远程会诊平台的上线,当卫生院遇见疑难杂症需要会诊时,可及时申请与县人民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让管理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上级医院的服务。

  自医共体建设以来,2018年门诊人次达到59412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3.2%,住院人次341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6.9%。2018年业务收入10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

  2、推进分级诊疗、促进上下联动自和人民医院形成医共体以来,通过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群众来我院就诊,可以预约县人民医院CT磁共振检查,预约县人民医院住院床位,并享受优先安排上转服务,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查和治疗。而在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辖区病人,在病情稳定进入康复疗养期,或手术后愈合后需要长期康复的病人,或诊断明确,不需要特殊治疗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也能及时行下转至我院,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18年以来,患者从县人民医院转入我院人次达到55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2%。总之,在医共体内,我们将更好的实现基层首诊,上下联动,双向转诊,促进有序就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节约医疗

  资源,并促进各级医院的发展。最后,我们也对医共体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一点建议和设想。一是

  专家下沉,希望能针对我院的特点,组成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比如慢病管理团队,帮助管理区居民更好的控制血压和血糖。二是对需要下转的病人,由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开具相应的治疗方案,与我院的医生进行交接,确保患者治疗或康复的延续性和安全性。

  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情况汇报2篇按照按照国家、省、市关于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要求,为确保全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实质性运行,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民生工程和发展机遇,认真履行医改职责,围绕工作重点、工作难点探讨解决办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地,取得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和大家作一交流。一、强化组织保障,实施高位推进机制。县委成立了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始终坚持县委书记、县长双主任挂帅,并由1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1名主管副县长双副主任亲自抓的医共体高位推进机制,为县域医共体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县卫健委成立医管委办公室,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医共体各项日常工作的

  开展。县财政、医保、人事、编办、发改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推进医疗、医药、医保、医改的联动和高效运行。医管委坚持每月组织召开医共体推进工作会议,制定推进计划,建立按时间节点要求工作推进台账,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针对医共体建设重点工作未完成的清单,医管委主任现场办公,及时研究整改落实办法,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党建引领,打造一体化管理链条一是落实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成立了医疗健康总医院党委,由卫健委主任兼任党委书记,将17家医共体成员单位的14个党总支、党支部和317名党员划归总医院党委管理。成立了医疗健康总医院,组建了由党委书记、总院长、副院长及院委成员组成的医疗健康总医院院委班子。建立了医共体内党委对重大决策、人事任免、问责追责、评优评先决策机制和总医院业务开展、绩效考核统一管理机制。依据业务开展需要,调整了3家乡镇卫生院院长,由总医院党委选派有专业能力的干部担任院长。进一步强化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夯基固本。张巨卫生院选派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担任院长后,积极开展院内6S管理,利用县医院专家资源,发挥以人带人、以科带院、以院带院,并定位内分泌和中医馆为特色专科,医院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二是搭建了医疗健康总医院内部组织架构。在全县卫生健康系统通过公开报名考试,选拔了11名医疗健康总医院“一办六部”业务管理中心主任。明确了“一办六部”各部门工作职责,为保证总医院“一办六部”实质性运行,将卫健委管理的乡镇卫生院人财物及委机关科室医疗管理业务下沉“一办六部”管理,并派出业务骨干指导帮带“一办六部”业务开展。突出卫健委股室在上传下达、政策指导、督导考核中的职责定位。通过管办分离,打通医共体管理中的权责障碍,让医共体真正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三是统筹推进配套政策落实。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重点在能力提升,提升医疗水平关键在人才,留住人才一靠政策、二靠待遇。人社部门出台了《关于县域医共体建设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县编办出台了《关于建立县域医共体人员统筹使用机制指导意见》,让医共体在人员招聘、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收入分配、职称聘任有了自主权,建立县招乡用、乡聘村用、轮岗派驻的人才引进、使用、管理机制有了政策依据。今年以来,我们采取定向培养、特岗培训、村医上挂、转岗轮训、特岗招聘等方式培养全科医生154名,通过市、县对口帮扶,下派挂职院长、副院长、科主任45名,实行人员管理、招聘、调配、培训的“四统一”。让各医共体成员医院人才出现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的新气象,县域医疗水平显

  

篇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xx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报告

  xx市对标对表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全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现将我市紧密型医共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进展报告如下:

  一、进展情况全省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电视电话会后,我市领导高度重视,先后4次组织医管委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并邀请专家对辖区医共体建设问诊把脉、提供建设性意见。目前整改情况:(一)医管委组建情况。我市于2020年成立xx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并在其基础上,以市委办政府办梳理规范议事协调机构为契机,调整医管委主任为xx书记,调整建议已按文件要求时间节点报送。(二)医共体党委成立情况。印发文件将中共xx市人民医院委员会由隶属于中共xx市委员会调整为隶属于中共xx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机关委员会,目前医共体党建工作有序推进中。(三)医共体人财物统一管理工作。我市已明确医共体内部管理架构及管理运行方法,医共体内机构设置及相关人事任命等等相关文件草案均已拟定,会议研究后印发落实。(四)医保基金总额付费管理工作。我市先后印发了《xx市紧密医共体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和《xx市2021年紧密医共体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分配办法》,明确了医共体总额预付额度、支付程序、监督措施等,医共体基本医保基金总额预付进入了实际运行阶段。

  (五)重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投入情况。我市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以4000元/年标准足额拨付配套床位补助资金用于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提升。2020年全市拨付资金199.6万,2021年预算已申报。

  (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总额预算管理。我市对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基本公卫服务经费实施总额预算,年初根据医共体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人数,将80%的基本公卫资金预拨至乡、村两级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两次,由医管委组织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卫开展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年底拨付剩余的基本公卫资金,根据考核成绩拿出5%的资金进行奖惩。所有基本公卫资金只用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单位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

  (七)医共体临床中心及信息化平台建设情况。我市医共体牵头单位xx市人民医院已完成远程会诊、影像、心电、检验、消毒供应等中心建设并开展相关业务,2021年至今开展远程心电4611例,远程影像682例;整理费用编码457项,实现设备共享211次、检验配送114次、器械消毒48次。以国家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和智慧医疗建设为抓手,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辖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建成院内医疗信息管理系统(HIS)、国家基本公卫管理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系统、影像PASS和检验LIS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各类信息互通,检验数据互查共享;同时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市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建成了三级远程会诊平台,远程心电管理平台。二期建设方案设计中,拟将智慧医

  疗二期建设纳入2022年市民生实事。上述项目整改力争于2021年底完成。二、存在问题及建议(一)关于医共体医保资金拨付程序的问题。按照目前拨付

  程序,医保资金是按项目付费为后置拨款,落实的总额预付需按照核定额度提前预拨医共体牵头医院,有关拨款程序需上级相应部门进一步明确规范。

  (二)关于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问题。医共体牵头单位和辖区非医共体二级医疗卫生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无法互通共享。建议上级加强信息化建设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三)关于医共体牵头医院员额备案人员管理问题。目前员额备案制人员身份暂未确定,岗位设置暂未完成,未能进行医共体内岗位统一管理。建议上级尽快出台员额备案人员管理细则及相关政策。

  三、下步计划下步,我市继续按照省文件要求落实,坚持以目标、问题及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健全辖区医共体管理组织架构,完善权责清晰、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医共体资源管理和服务责任有机结合,构建辖区以医促防、以防促医卫生健康网络体系,提升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效提高辖区群众就医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篇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医共体“三通”建设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有效整合区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健康为中心,以“医通、人通、财通”为主线,坚持“主导、统筹规划,准确定位、医防并重,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创新机制、持续发展”原则,推动区县域综合医改。到2022年,基本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市基层总诊疗量占比高于平均水平,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按期达到健康行动计划目标。二、组建模式(一)推进纵向联合。市级医院通过托管、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形式与区县级医院组建医联体,强化技术、服务和管理协作,带动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区县域内可以由1—3个区县级医疗机构牵头,组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参与的医共体,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

  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服务。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管理,为村民提供安全、方便、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强化横向整合。区县域内实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集约化管理,集中人财物等资源,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科学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水平,形成发展合力。

  (三)引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积极引导区县域内社会办医院、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参与医共体建设。发挥专科优势,鼓励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与区县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区县精神卫生机构组建专科医联体,鼓励区县域内妇幼保健机构、精神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专科联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积极参与医共体建设,加强技术指导,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

  三、完善区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一)建立健全区县域医共体管理协调机制。落实办医主体责任,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应当依托医改专项小组,定期召集机构编制、发展改、财政、人力社保、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及牵头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代表等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医共体建设发展等重大事项,统筹决策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医共体日常监管。区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医共体日常管理工作,强化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具体承担医共体建设的筹资、建设和绩效考核等工作。

  (三)完善医共体治理机制。医共体牵头医院应当成立理事会,明确管理方式,制定制度章程,规定各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区县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加入医共体理事会,推动医共体履行公共卫生职责。

  (四)保持“三个不变”。医共体成员单位机构性质、名称和人员身份保持不变。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程序审批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加挂“XX区(县)XX医院XX分院”牌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不变;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变。

  (五)明确管理权责。各区县在推进医共体建设中应当进一步明确医改专项小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院理事会的权责关系,形成权责明晰、分工协作的权责清单,理顺医共体管理体制。

  四、加强区县域医共体“三通”内涵建设(一)推进技术下沉,实现“医通”,形成服务共同体。1.推进病种下沉。以基层首诊66个病种为基础,确定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由牵头医院组成技术团队针对基层首诊病种短板实施精准帮扶;鼓励牵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开设联合病房,共建特色专科,开展安宁疗护,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引导服务下沉。

  2.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下沉。坚持预防为主,制定医共体公共卫生职责清单,落实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区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精卫中心等专业机构的业务优势,将适宜的公共卫生服务下沉,有针对性地补齐基层短板。

  3.推进药事服务下沉。牵头医院统筹医共体内药事服务管理,推行在线处方审核,促进合理用药。建立医共体门诊药房与社会药店联动保障供应机制,开展互联网医院试点,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4.推进服务质量同质化。牵头医院统筹医共体内医疗质量管理,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质量控制等方面执行统标准;推行DRG管理,逐步延伸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级创建,促进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5.推进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在区县域内统筹建设区域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中心,为基层提供远程影像、心电、会诊等服务,形成“基层检查、医院诊断”的服务格局,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牵头医院可以建立慢病管理中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应科室建设,形成防治一体化的慢病健康管理模式。

  6.推进双向转诊服务。牵头医院负责制定医共体内两级疾病诊疗目录,健全内部和外部转诊管理办法,统筹使用

  床位、号源、设备等,畅通转诊渠道。7.推进医防融合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管理、队

  伍、服务、绩效、信息”融合为重点,促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深度融合。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牵头医院医生应当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打造精品家庭医生团队,探索以健康管理为基础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新方式。

  (二)推动人员下沉,实现“人通”,形成责任共同体。1.健全人员统筹使用机制。创新区县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探索实行医共体内人员由区县级医院统筹管理,推进“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定向派遣”,由用人单位根据招聘岗位需求,科学合理设置招聘岗位条件,按规定和程序核准招聘方案,统组织招聘。基层新进在编人员,户籍关系可以留在牵头医院所在地,人事档案由牵头医院统管理。建立基层人员遴选机制,对在基层工作满10年以上,表现优秀、业务能力较强的卫生技术人员,可以遴选到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2.健全人员岗位管理机制。医共体内统设定岗位职责,明确岗位条件,实行竞聘上岗。成员单位加强人员聘后管理,突出岗位履职评价,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实现岗位聘用“能上能下”。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特设岗位,从市级、区县级医院引进中高级职称人员,不受单位岗位总量、结构

  

篇六: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2021医共体工作汇报总结四篇

  2021医共体工作汇报总结四篇(一)近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臻

  完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显著增强,建立了由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基本能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可是自健康扶贫工作实施以来,经过深入调研后发现,农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与省市卫计系统的领导共同进行了研究,于2016年10月正式启动望奎县人民医院与惠七卫生院医共体建设工作,经过近一年多的运行,成效显著,有效缓解了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于2017年10月13日承办了全市医共体建设现场会。

  一、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卫生院的信誉度和便捷性农村患者历来关心关注医疗费用和便利性问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从加强信息化建设入手,借助远程诊疗系统提供的“家门口”服务促使患者愿意留在基层。

  一是信息化平台上下联通。惠七满族镇辖8个行政村,其中6个是省级贫困村,距望奎县城30多公里,患者到县级医院就医的时间成本大,经济负担重。县人民医院主动牵头与惠七镇卫生院签订医共体协议书以来,就瞄准农村患者关心关注的医疗费用和便利性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信息化建设,帮助建立起包括HIS、LIS、RIS和EMR系统

  1等信息化平台,乡镇卫生院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和与县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功能。

  二是检查资源上下共享。不断促进人力和物力资源有序流动,发挥现有可共享资源的最大效率。患者持卫生院医生开具的辅助检查申请单直接到县人民医院做检查,无需等待结果,检查报告及影像通过网络回传到乡镇卫生院,并打印胶片和纸质报告。住院患者由卫生院医生开具的辅助检查,按乡镇医保报销比例由卫生院代收费用,门诊患者到设在县人民医院的专项核销窗口,只需缴纳按县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由个人承担的部分费用即可进行检查。自组建医共体以来,由惠七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具的核磁、彩超、化验等辅助检查累计300余人次。

  三是远程会诊助力基层。县人民医院成立远程会诊中心,卫生院医生遇有不能确诊的病例,可以电话或QQ联系上报,由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专家对进行远程会诊,给出治疗方案或进一步检查建议。远程会诊可针对患者病情及疑难问题等在县乡医生间展开“面对面”讨论,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信息共享并互认,不但为卫生院医生积累了经验,也更加及时的针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实现急慢分治,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就医形成有效解决方案。2017年,县人民医院与惠七镇卫生院已经进行远程会诊27次。通过开展远程诊疗,让基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更有底气。

  二、注重以人为本,切实解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随着政府不断加大乡镇卫生院建设投入,就医环境和医2疗设施设备不断改善,但

  因为管理跟不上,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致使乡村群众却要舍近求远去县城看病就医。组建医共体后,县人民医院帮助惠七镇卫生院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辅助科室,使其充分发挥全科医疗功能。

  一是强化“技能传递”。县人民医院选派骨干科室的科主任到卫生院任副院长,帮助他们强化“三级查房”、“三基三严”考核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对于卫生院在药品管理上长期存在的“亏空”问题,县人民医院帮助其由原来的金额管理转变为数量金额双重管理,药品、耗材等都按最小剂量入库,产地、含量等数据全部录入计算机,彻底避免了药品库存“赤字”现象的发生。

  二是实施“专家送诊”。县人民医院专家由科主任带队,每周定期到卫生院出诊两天,开展坐诊看病、教学查房等,帮助卫生院建立起检验、超声、放射线等辅助科室,手把手对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疾病诊断能力。2017年,共开展专家帮扶带教494人次,指导基层查房152次,举办培训班36期,免费接受医务人员进修学习15人次,卫生院可治疗的病种由原来的42种增加到54种。

  三是开通“双向转诊”。患者在卫生院不能诊治时,无需通过门诊和挂号即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诊到县级医院的相关科室,并由乡镇卫生院医生帮助患者提前预约县级医院医生直接接诊;县级医院设置的专项核销窗口,门诊患者缴纳自己承担部分费用即可进行检查;如在县级医院不能诊治,则直接帮助联系转诊到上级医院的相关科室

  治疗,患者3的病情稳定后,再把患者转回县级医院进行恢复治疗,病情好转后,转回乡镇卫生院进行后期治疗,真正实现了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基层。自医共体组建以来,仅惠七卫生院就上转患者126人次,县人民医院下转患者64人次。

  三、整合医疗资源,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面整合医疗资源,坚持扬长避短,发挥县级优势,强化服务惠民,全力破解医疗服务难点,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全力打造优良高效医共体服务体系。

  一是基层服务能力迅速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患者在乡镇卫生院也能感受同样优质的诊疗服务,吸引了患者、留住了患者,实现了基层首诊。2017年,惠七满族镇卫生院住院患者达到3102人次,与2016年同比增长96%,门急诊患者比2016年增长2621人次,医疗收入是2016年的3.5倍。

  二是乡村患者负担明显减轻。患者在医联体内能够看好病,即减少了跨区域的无序流动,也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新农合患者在县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为75%,而在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为90%。一方面,卫生院得到群众认可,患者首诊首选;另一方面,县人民医院主动为患者算经济账,对病情好转的患者主动下转,使其最大限度享受医保政策优待。据统计,截止目前,惠七镇患者累计节省医疗费用达20余万元。

  三是示范引领效应显著增强。通过医共体建设,让县级4医院优势、卫生院所需、百姓所求形成互补共进新局面,县人民医院与惠七

  

篇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1年度绩效考核情况报告

  为推进我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整体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及时总结、分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改进具体工作措施,我县于2022年2月23日至24日,由县医管办牵头组织县卫健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对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2020年度医共体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考核,现将考核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核对象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县医院、县中医院。二、考核标准及内容依据《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清单》等文件要求,按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综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对是否制定医共体章程、患者及职工满意度、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情况等70项指标进行考核。三、考核方式

  采取查阅资料、查看医保平台、现场检查、问卷调查等方式。

  四、考核结果从现场考核情况看,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在2021年度中,在“两包三单六贯通”措施落实、医共体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县域医疗机构总体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工作取得了实效(具体考核得分正在统计汇总中)。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医共体牵头医院组织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卫计监督和基层医疗机构组成的统筹协调、技术指导、对口帮扶、效果评估、分片包保的公共卫生服务“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对基本医保基金、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实行按医共体人头总额预付,医保资金、公卫资金拨付完成率为100%;二是资源上下共享。为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落实“六贯通”工作举措,医共体二所牵头医院分别下派了多名业务骨干到各乡镇卫生院担任业务副院长,驻点实行“帮、传、带、教”,并组建帮扶团队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坐诊、查房、手术带教等帮扶指导工作,实现医疗技术、专家资源上下贯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共体牵头医院对各分院开展了多轮次的疫情防控培

  训、督查,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发热哨点诊室和核酸采样点。2021年5月份,2所中心卫生院在医共体牵头医院的帮扶指导下顺利完成优质服务基层行省级评审工作,并获省卫健委通报表扬。;三是药品上下贯通。为保障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上下有效衔接和合理使用,我县成立了二个医共体中心药房,建立了药品遴选、药品采购、特殊药品管理、药品入库验收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了医共体中心药房有效运行。国家组织集中采购中选药品(4+7)后,紧密型医共体中心药房按照全县上报的约定采购量,督促和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及时配备使用中选药品。目前,中选药品的配备覆盖率达100%;四是补偿杠杆引导。为拉开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医保补偿差距,充分发挥医保资金对分级诊疗的杠杆作用,我县对县域内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确定不同的就诊起付线和补偿比例。普通门诊单次报销限额在乡镇一级定点医疗机构每日每次30元,在县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每日每次20元。普通住院起付线在乡镇一级定点医疗机构为200元,报销比例为85%,在县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报销比例分别为500元和80%;五是推进远程服务。为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影像、

  心电诊断服务水平,二所县级牵头医院分别建立了远程医学影像和心电会诊服务中心。截至2020年12月底,二个远程诊断服务中心共计远程诊断医学影像7600余例,远程诊断心电1300余例;六是完善质控网络。为提高医共体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二所牵头医院共成立了医疗、护理、院感、病案等十三个专业质控中心,各质控中心均常态化开展培训、督查和指导等工作。2020年度县护理质控中心、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中医质量控制中心分别开展了护理急救、合理用药演讲和中医药技能大赛,有效提高了县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下一步、县医改办将详细汇总紧密型医共体年度绩效考核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至医共体牵头医院,对考核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要求牵头医院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逐一对账销号,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加强对年度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牵头医院2021年度财政投入、奖励安排、评先评优及负责人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在年度医保资金没有结余的

  情况下,要求医共体牵头医院严格按要求兑现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奖励。

  

  

篇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汇报

  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我县在巩固公立医院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医联体建设等成果的基础上,以让群众得到最大实惠为目的,重心下移城乡基层,积极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初显成效。

  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情况2019年,我县相继出台《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及《xx县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章程》等配套文件,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出台具体措施支持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文件要求,县医管委以现有医共体为基本框架,分别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xx卫生院等9家乡级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以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xx卫生院等5家乡级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的两家县域医共体,实现全县乡级医疗机构全覆盖,进一步推进我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程。(一)领导重视,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高位启动在政府主导下,各部门协同参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医改责任。成立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专项工作推进组,进一步督促落实医共体各项重点任务,为医共体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二)优化模式,促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

  医共体牵头单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赋予牵头单位人事管理、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运营管理等自主权。各医共体保持成员单位法人资格、单位名称、单位性质、财政供给渠道、人员身份、职责职能不变。分别依托牵头医院建立管理中心,做到人员、财务、物资调配、医疗业务、健康服务、信息资源、医保资金、党群服务统一管理,同时促进医共体文化理念融合,提高管理和资源利用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制定了《紧密型医共体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紧密型医共体人才培训使用管理办法》,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小组,从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引进、人才流动、人事薪酬、人员培训、交流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规范;两个医共体内再依据卫生健康委的规定,制定各自的实施细则;卫生健康委党组下放人事招聘权至牵头医院。目前两个医共体已摸底掌握了各组成单位人事结构并组织上报用人计划,优先保证基层用人需要,在薪酬、职称评聘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优先向基层倾斜。

  财务管理方面:推进组分别对接成员单位,了解各医共体内财务状况,完成了对各自成员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制定了《紧密型医共体财务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了工作机制,由牵头医院负责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重点监控全面预算管理、收支结余管理、资产管理、财政资金监管等方面,加强资金监管力度,逐步完善内部审计监督。

  医疗业务管理方面:两家医共体分别成立了医疗业务管理中心,负责医共体医疗业务、质量管控、专科建设、上下转诊、行业作风、医德医风、重点指标管控、分级诊疗等工作,要求到每个成员单位的帮扶团队不少于6人。牵头医院组织成员单位召开座谈会并进行现场查看,针对现场查看和访谈所发现的问题,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制定医疗业务组同质化管理短期及中长期计划。目前县医院医共体已经开始在xx卫生院、xx中心卫生院进行有针对性地人员进驻和管理,并计划用2--3年的时间,将xx中心卫生院打造成二级医院。

  健康管理服务方面:卫生健康委成立健康管理服务领导小组,起草《关于加强医共体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推进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医防协同工作机制,做到防、治服务并重,切实提高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县域内在县卫生防疫站成立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医共体牵头单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均已成立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医共体成员单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成立健康管理办公室。目前,医共体牵头单位均与成员单位沟通对接健康管理工作情况,重点加强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健康教育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等方面的工作,充分体现医防融合,发挥健康管理的最大效益。

  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面:加强县域远程会诊、远程心电、

  远程影像等中心建设工作。新上线掌上医院预约挂号平台、移动护理软件、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目前两家医共体牵头医院全部具备了各组成单位的远程会诊、心电、影像的链接和会诊工作,并通过县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物资管理调配方面:制定了药品和耗材的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目录管理办法,明确了医共体内药品目录统一管理,规范了采购程序、采购流程、使用管理。要求两个医共体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

  医保基金管理方面:初步拟定了医共体医保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拟定了医保基金的分配原则、管理制度、按病种付费、结余留用原则等制度,正在积极与县医保局、县社保局进行对接。两个医共体基本摸清了组成单位医保基金统筹支付情况,对各院区住院人次、次均费用、补偿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做好医保基金实行总额预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党群服务管理和文化融合方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把乡镇卫生院党组织关系捋顺,各牵头医院党组织履行代管职责,统一归卫生健康委党组管理。两个医共体分别建立了微信矩阵,广泛宣传紧密型医共体相关政策和动态,倡导引导统一的文化理念。

  (三)上下联动,加快形成合理有序就医格局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向上与省、市级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和

  技术合作机制,向下与乡镇卫生院合作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

  制,共享医疗资源,逐步实现上下合作、资源共享、有序流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同时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转诊服务。

  二、存在问题1、目前我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但进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医管委各成员单位对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支持力度不一,在具体工作中等靠思想普遍。2、各医共体工作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但结合不够深入,业务指导、督导、考核等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3、医共体成员单位各院区情况差异较大,所有组成单位一起建成紧密型医共体进行帮扶,对牵头医院影响较大,有带不动基层医疗机构现象存在;部分乡镇院区人员设备不足,影响诊疗及服务能力,牵头医院带动困难。4、医共体成员单位内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利用效果还不明显,需要重新设计信息的汇总路径和相关权限。5、医共体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医务人员对政策缺乏了解。三、下步工作计划1、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进度,取得上级的政策支持,政府的协调支持。促进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促进医共体又好又快发展。2、按照文件要求时间节点,逐步完善人事、财务、医保等各配套制度及方案,明确职责,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

  行。3、积极对接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

  态调整机制,申请省市将相关医保政策管理权限及管理政策制定下放至县级医保管理部门,以保障医保政策对医改工作的有效促进与支持。

  4、督促各牵头医院对其成员单位进行详细深入的摸底调查,理清各项工作底数,进一步了解各成员单位差异化需求,进而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牵头医院对基层组成单位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成熟一个、推广一个。

  5、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医共体内医务人员及群众对医共体相关政策认知度。

  6、在上级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研究制定非公立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医共体建设的管理办法,鼓励与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

  

  

篇九: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XX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XX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闽政办[2017]144号)要求,按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漳政办[2018]39号)精神以及省、市有关医改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决定,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整合医疗资源和开展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组建诏安县总医院,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优化县域卫生资源配置,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通过优化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努力构建与全民健康管理服务相适应的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工作目标。改革现行医疗管理体制,推进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健全行政、人事、财务、设备、药品、医疗、

  信息等管理长效机制;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规范就医秩序,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明显增加,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指导、管办分离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规划引导,建立健全诏安县总医院组织架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对总医院的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重大投资等实行宏观管理。落实政府办医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统筹推进资源整合、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建立总医院院长领导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总医院人事、分配、经营及财务自主权。明确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二)坚持资源整合、循序渐进以强化管理、合作互动为纽带,整合技术、人员、设备、信息等要素资源,形成比较科学、合理、有序的紧密型县域医疗体系。在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机构职能和任务、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将县级公立医院资源先行整合,在2018年内

  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整合任务,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目标任务。

  (三)坚持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以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含瑞康医院,下同)的机构标准及功能定位为依据,通用设备集约共享、专科设备整合提升、医护人员专兼结合等方式,整合优化县医院和中医院资源。遵循平等互助、发展提高、扶持中医的原则,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四)坚持为民服务、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利用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有效手段,通过资源、人才、病种下沉,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医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为医务人员个人发展创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主要内容(一)县总医院机构设置将县医院与县中医院职责进行整合,组建诏安县总医院,加挂诏安县中医院牌子,保留二级甲等中医院相应功能体系,财务实行分账管理;将乡镇卫生院和南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各行政村卫生所纳入总医院一体化管理,形成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1.领导岗位。(1)行政班子:诏安县总医院设总医院院长1

  名(兼任党委书记、中医院院长),副院长6名,总会计师1名(相当于行政副职)。总医院暂不定行政级别,其领导班子成员按原级别渠道办理档案工资和相关的五险一金等。总医院院长经县委研究确定后,由县政府任命,县医管委履行聘任程序。副职由县卫计局党组研究确定后按相关规定程序办理,其中:副院长由总医院院长提名,经县卫计局党组研究确定后,由总医院履行聘任程序;总医院的院委和县中医院副院长由总医院院长推荐,县卫计局党组研究批复后,由总医院履行聘任程序;总医院其他中层干部(含职能科室和临床学科负责人)由总医院院长提名,经总医院党政联席会研究确定后,由总医院履行聘任程序,并报县卫计局党组备案。(2)党委班子:总医院党委隶属县委管理,设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各1名,委员若干名,日常党建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县直机关工委指导。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医院管理层或理事会内部理事中的党员成员一般应当进入医院党组织领导班子”的要求,总医院党委副书记、委员一般由行政副职领导兼任。党委书记由县委研究决定,党委副书记、委员,由县卫计局党组推荐,县委组织部研究批复,县卫计局党组任命。党委的换届和委员的增补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规定办理。换届时由县总医院党委会同县卫计局党组酝酿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县委组织部复核研究同意后,代县委行文予以批复,再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

  举,选举结果同时报县委组织部、县委县直机关工委、县卫计局党组。(3)工会组织:经县总工会批复同意,成立总医院工会组织,通过召开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工会委员若干名,其中工会主席1名,工会副主席2名。

  2.职能部门。诏安县总医院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审计科、医保办)、监察室(行风办)、医务部(医务科、科教科、质控科、病案室)、护理部、后勤保障部(总务科、设备科、保卫科、基建科)、院感科、药学部、全民健康管理部(公共卫生科、基层适宜技术推广科、双向转诊管理部)、信息中心,以及根据二级甲等中医院的需要,设立相应的职能科室。

  

推荐访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汇报 县域 工作汇报 紧密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zuohuibao/2662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