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党建引领“一线四心”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报告四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2-03 13:38: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建引领“一线四心”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报告四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建引领“一线四心”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报告四篇

党建引领“一线四心”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报告4篇

【篇一】党建引领“一线四心”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基层党建工作检查情况报告

 

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对5月份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要求,6月6日—8日,第六检查组对县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等12个县直部门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就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查总体情况

6月6日,先后对县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女儿童医院4个县直部门进行了专项督导。其中,县医院、中医院多个党支部会议照片未详细分开,党费收缴明细及单据填写不完整。疾控中心、妇女儿童医院材料准备较为齐全,活动开展较好。

6月7日,先后对结防所、皮防站、红十字会、卫计局、供销社、林业局、食品药品监督局7个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其中,结防所、皮防站、红十字会、卫计局、食品药品监督局材料准备充分,活动开展较好,会议记录相对完善。供销社、林业局“三会一课”记录不规范,开展活动单一,部分会议记录没有。

6月8日,对检验检测中心1个单位进行了检查。检验检测中心活动开展及时,记录相对规范,因搬家导致会议图片缺失。

通过查看6-8月“三会一课”备案表,12个单位均已上报机关工委。

二、检查中各单位详细情况

各单位基本能够按照县里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各项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县医院:“三会一课”部分记录缺少会议图片,还需继续完善。集体学习《走过寒冬》纪录片并进行了研讨。党费返还台账由财务管理。党费收缴明细每月公开。单位有单独党建会议室,约30平方米。科级领导干部因外出开会、学习,两次未参加集体学习。

中医院:机关支部活动开展较好,老干支部会议记录不详细。集体学习了《走过寒冬》但未做研讨或是上交心得体会。党费单据填写不详细。返还党费由财务人员代为管理。

疾控中心:活动开展极好,记录详细。集体学习《走过寒冬》纪录片并进行了研讨,但老干党支部未集体学习。党费返还由财务代为管理。党费收缴明细与党费单据详细。6-8月“三会一课”备案表制定、上报并存档。

妇女儿童医院:“三会一课”记录未附会议图片。单位有单独党建会议室、党建档案资料室等场所,硬件配套齐全。集体学习了纪录片《走过寒冬》并进行了研讨。党费单据与明细表填写不规范。

【篇二】党建引领“一线四心”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摘要: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领头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所依靠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基层党组织同时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神经末梢,肩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能。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社会治理结构变化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课题和新要求,始终坚持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以基层党的建设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关键词:基层党建创新;
基层党组织;
社会治理创新;
基层党建责任制

  D267

  文献标志码:A

  1002-7408(2016)11-0044-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而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在基层,重点、难点也在基层。因此,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与创新,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攻坚性工程。在社会治理的系统工程中,基层治理是基础工程,基层党建则是基层治理的龙头工程。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社会治理结构变化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课题,以基层党的建设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一、创新基层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变化提出的新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国已经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型变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改革极大地震撼和冲击了我国的社会结构,无论经济结构还是社会结构、社区结构、社会群体结构,都在发生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变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基层社会结构已经逐渐由传统的单位制结构向社区制结构转化,组织结构也开始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了大量新型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其结构模式多样化及异质性特点十分明显。与传统的单位体制不同,基层社区从本质上讲,是以特定区域为单位、以特定公共利益为轴心而形成的新型组织体系。这种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对社会治理提出新的挑战,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出新要求。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看到,伴随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变化,基层党组织也同样开始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

  在领导方式和组织设置上,由于传统的以单位为依托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出现解体,借助行政和企业组织的纵向管理体制架构已被分解,基层党组织失去权力依托,可掌控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日益减少,各阶层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赖性明显减弱,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向心力。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使得扩大基层党的组织工作的覆盖难度加大,基层党建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逐渐显现,一些领域出现党组织设置的死角和空白。

  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许多基层党组织仍然存在社会治理就是“管控”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习惯用传统思路和办法去解决矛盾、处理问题,不善于综合运用政策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民主协商手段、沟通交流手段来解决新矛盾,不善于用新思维、新办法、新载体来解决新问题。权力资源流失导致许多基层党组织对多元利益格局下群众的多元利益诉求无能为力,在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群众、整合利益诉求、惠及民富民生等方面难有作为,基层党建出现“空转”现象。

  在组织管理和党员管理上,基层党组织设置因“条”“块”界限而引起 “上下阻隔”“对接不畅”等难题,和其他组织缺乏沟通协作,没有形成基层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格局;
社区流动党员的大幅度提升,增加了基层党员管理的难度,“口袋党员”“隐形党员”和“游离党员”等问题日渐突出。

  综上所述,如何适应基层社会结构逐渐从单位制结构转向社区制结构的客观趋势,以社区为单位,在已有党的基层组织框架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全面构建党的社会根基,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方式,以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党在中国社会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成为新的时代发展对执政党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治理结构转型背景下基层党的建设的创新探索

  以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是一项新的时代课题,必须在不断探索中寻找最为有效的实践方式。“新的公共管理模式逐渐由传统公共行政转向现代公共管理的变革,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应不仅局限于政府,还应包括居于特殊地位的执政党和各种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公共组织,亦即第三部门。”[1]针对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型背景下基层党的建设滞后,在群众中凝聚力、影响力下降等问题,各地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无缝对接的新模式,形成了很多治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

  “社区共治共享共同体”的武昌模式。其党建创新的重心是落实基层党组织统揽社会治理的纵横责任体系。武汉市武昌区的做法是,在横向上,以“凝聚群众、巩固基础”为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驻区单位、服务组织、群团组织等共同参与的“1+6”社区治理架构;
在纵向上,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纵向架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责任体系。“社区共治”开辟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多元参与、系统推进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两网融合互动”为基础的清河模式。其党建创新的重心是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机整合起来。淮安市清河区的做法是,把基层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与全区社会治理网格融为一体,推进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社会网格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具体要求是从纵向“沉下去”,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楼群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层层划分党员责任区,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从横向“无缝隙”,在商户建立联合党支部,在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建立条线党支部,在房屋征收、项目建设等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到各行各业。

  “整合服务资源”为载体的北仑模式。其党建创新的重心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创新社会服务体系结合起来。宁波市北仑区的做法是,主动破解社会治理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建立以区域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和谐共建理事会为载体的“三位一体”新型社区化服务管理模式,同时挖掘辖区内各部门、单位、企业、志愿者以及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实现辖区内服务资源的整合优化,打造立体多层次的社会治理服务网络,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社会服务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公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规范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此外,还有深圳的“福田实践”、湖南常德的“3+N”社会治理模式等,都是典型的创新做法。虽然这些创新实践的形式各有不同,但其目标指向都是顺应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变化,改变传统基层党的建设的封闭性模式,核心是整合各种区域资源,形成以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互动共治”体系;
其工作方式都是要将传统的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主的党建行动逻辑,转到注重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为主”的运行方式。这些积极探索,对于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然而,上述创新模式也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首先,社会治理结构转型变化后,基层治理职能已经发生重大转变,必然要求对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作出重新定位,职能定位不明晰,很容易重蹈“穿新鞋、走老路”“雷声大、雨点小”的老套路。二是基层党的建设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出现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发展模式普遍缺乏稳定性,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利于工作的常态、健康发展。三是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职责不清,权、责、能失衡严重,突出表现在权力小、责任大、能力弱,出现权力、责任、能力之间严重失衡的态势,为民办事的基础薄弱,难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些都对基层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提出功能性、系统性和体制性的更高的要求。

  三、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思路途径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实际出发,明晰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定位,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社会发展和服务群众的功能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凝聚广大群众的“主心骨”、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

  (一)转变治理观念,确立科学的基层党建理念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首先必须确立科学的基层党建理念。科学理念是实践创新的思想基础,实践创新是科学理念的实现形式。始终坚持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但适应我国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的内涵却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通过领导方式的变化来实现。具体应在思想观念转变的基础上,确立三大基本理念:

  一是实现“直接领导”向“维护权利”的治理观念转变,确立“代表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具体地说,就是基层党组织要由传统的以领导、控制、命令为主要特征的权力领导,转变为以代表、维权、服务为主的政治领导,真心实意地站在广大群众的立场上,致力于对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劳动权、健康权、教育权、监督权、居住权等权利的维护保障,倾听民声、洞察民意、反馈民情、整合民利、代理民诉、化解民怨,以基层党组织的名义为群众鼓与呼,成为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是以基层党建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所在。

  二是实现“经济型党组织”向“社会治理型党组织”的治理观念转变,确立“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具体地说,就是要对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职能作出新的定位,克服传统的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错位”观念,街道(乡镇)党委不再履行经济职能,主要负责社会管理和服务,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上海市委已经提出明确要求,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和奖励,推动街道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工作上来。

  三是实现“管控为主”向“服务为主”的治理观念转变,确立“服务人民群众”的科学理念。当前,社会治理的核心就是要改善和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问题,不仅是履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更是政府行政必须优先实现的基本职能。[2]周恩来说过:“领导党员的方式和领导群众的方式不同,党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感觉不到党在领导。”意思就是把“领导”转变为“服务”,把领导方式转变为服务方式。具体地说,就是从“群众有所呼、党组织有所应”这一基础环节入手,按照党的服务宗旨体制化、职能化、长效化的要求,把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纳入党的建设的日常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构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真正形成以服务群众为导向,以群众参与为动力,以群众评价为准则的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机制。

  (二)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基层治理的核心作用

  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既是强化基层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前提和保证。基层党建体制创新的核心在于“整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以党的工作全覆盖引领和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以基层党建改革推动社会治理体系重构,是以党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心所在。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实现“全面覆盖”。要以基层党组织全面覆盖为目标要求,构建基层治理网络,统筹社区党政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群众资源,实现社区各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使社区多元利益主体在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形成多元互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构建基层党的建设“全面覆盖”的社区治理结构。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分类管理”。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城市管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城市社区的人口急剧膨胀,社区内党的组织日渐增多,党员数量快速增长,社区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任务日益繁重。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探索把社区传统的党员管理方式与新型的党员管理方式进行整合,理顺关系,形成分类分层管理的新格局。具体做法是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比较稳定的社区组织,采取单建、连建等方式,组建社会服务型、维护稳定型、文明建设型、创业带动型等各种具有相应功能类型的党支部,构建社区党员分类管理的新格局。

  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实现“全面提升”。有效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作用,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着力点。基层党组织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结合社会治理结构转型中提出的新课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载体。

  (三)服务人民群众,构建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社会治理的根本,在于保障民生。“基层党建就是要多做老百姓认同的事情,少做和不做老百姓不高兴、不认同的事情。”[3]以党的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关键是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核心,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实践表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是在服务群众的地方创新,在社会治理的难点方面创新。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完善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定位的一个重要转变。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就是要使基层党组织回归其社会属性 ,凸显其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基本属性,突破对官僚行政体系的依赖,强化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直接联系。要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探索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搭建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进一步健全党群联系制度,构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普遍联系群众的网络,完善服务人民群众机制,开展体现人性化关怀的服务,真正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参与为动力,以群众评价为准则的工作机制。

  建立民意诉求网络,完善利益诉求化解机制。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城市公共服务管理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历史遗留问题与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基层社会矛盾的关联性、敏感性、对抗性明显增强。面对复杂的基层社会矛盾,基层党组织要树立正确的维稳观,实现从“维稳”向“维权”转变,建立源头化解的维稳模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构建群众诉求表达的多维立体机制,使不同群体的诉求能充分表达、平等协商,并能够得到及时快速合理的解决。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建立社会调节组织,完善利益诉求解决机制,使群众的合法诉求很好地得到解决,推动解决基层社会矛盾制度化、常态化。

  四、基于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目标的基层党建体系构建

  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担任政治引导者、组织者和服务员等角色,因此,基层党建要在实践中解决好构建适应基层社会治理要求的基层党组织,必须构建完善的基层党建体系,创新基层党建的体制机制,调整基层党组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鼓励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保障社会治理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以基层党建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20XX年在上海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在新的形势下,要用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基层党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积极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4]基层党组织要以基层党建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就要求基层党组织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综合运用法律方式、道德约束、经济条件、市场规律、行政命令等方式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管理与服务,从而构建起立体复合式、全方位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以往强调通过党政主导治理基层社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格局逐渐显现,单纯依靠国家行政力量治理社会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基层社会治理也需要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如基金会、协会、民间慈善组织、社区互助组织等等。以往的社会管理是党通过行政力量来领导和管理基层社会,基层党组织往往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将党与群众的关系变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很难做到群众利益的代表。同时,随着社会管理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行政力量很难方方面面都兼顾到,如果有疏漏之处,就会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与威望。因此,在基层社会治理上要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基层党建工作也应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引导和帮扶,而不是强调对社会力量的直接领导,从而实现党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诉求。

  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而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党建工作便是两者契合的桥梁与纽带。“基层党建的历史现实告诉我们,党必须切实协调好领导社会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党对于基层社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系便无从谈起。”[5]对于行政力量管理基层社会,我们党长期以来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维护了社会的维定与社会秩序的管理。而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我们党还是名“新兵”,需要经过磨合,才能探索出一套适合国情的社会治理体系。因此,基层党建工作不能只注重对行政力量的领导,更应该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引导,真正做到为广大群众谋利益、办实事。

  (二)建立基层党建人才培养体系

  习近平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6]要使基层党建适当并且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其中的关系点在于培养大批的基层党建人才。要建立健全基层党建人才的横向培养机制,使政府的职责、人才、资金均能下放到基层去,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基层党建人才交流平台与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使体制内的党建人才能够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
另一方面,也将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优秀人才补充到行政机构的党建人才队伍中去。基层党建工作者往往都扎根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并且广泛地活跃于群众中,更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并且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只要发挥他们的特长与优势,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便会事半功倍。因此,要做到基层党建人才资源共享与流通,就要打破以往的行政框架和体制约束,要在基层党建人才培养上建立起一套具有长效性的基层党建人才培养体系,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基层党建人才培养体系的稳定性与流通性协调一致。

  党政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党建工作重心下移,选派优秀的党建工作领导干部到基层党组织任职,适时组建党建工作帮扶对子到基层帮助开展工作,将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到基层党组织或非公企业党组织任职经历作为选用聘用干部的条件之一,应广泛地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将熟悉群众工作、懂得社会管理的骨干党员挂职到基层党组织,定期开展集中下访、驻点调研等党建活动,从而不断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力量。与此同时,对非公有制企业经济体或新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可以拓宽录用渠道,适当放宽录取的学历条件与限制,也可以不定期地将已在基层党组织工作,并且在党建工作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通过民主推荐、考察测评、部门审核等程序充实到基层党建工作队伍中。要立足于基层党建工作,为基层党建工作搭建发展平台,从日常管理、晋升等多个方面在政策、制度上给予倾斜,将熟悉群众工作方法,表现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列入后备力量,通过内部流转、选任等形式将表现特别突出的党务工作者吸收到事业编制工作人员队伍中来。同时,为了维持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稳定性,要建立健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层党建工作者薪酬体系,基层党务工作者年收入要与相应的等级级别工作相匹配,并建立起相应的配套工资逐年增长机制,并可对连续两年位居前列的党务工作者给予物质奖励和“晋级晋档”的优先考虑,打造党务工作者事业发展的提升空间,保障基层党建队伍的稳定。

  (三)建立面向基层社会治理的基层党建责任制

  基层党建是基层社会治理政治方向的保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建立明晰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基层民主等在内的基层党建责任制,通过制度来界定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工作,坚持责任导向,确保权责明晰。基层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的部署和要求,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明确具体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重视基层党组织基础建设,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条件和保障。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成为领导核心,把握方向,紧紧围绕基层社会治理这个中心开展党建工作,配套落实各项制度,使党组织范围及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增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与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现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就要落实和开展好服务群众的各项活动,并且应该通过制定党建责任清单的形式固化和强化基层党建的服务内容,包括党员干部定期直接联系群众,面对面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使基层党建成为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通过资源投入或政策引导帮助基层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在党建责任清单中加大服务群众的内容,将自上而下的党建责任制转为由内而外的社会责任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重心的转向。要把群众需求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议程和党员干部的努力方向,做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需。

  (四)以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共建机制。“把民主融入到基层党建的过程中,从而整合多元的社会力量。”[7]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党务公开带动基层政务公开、企业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等活动,领导和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基层党建带工作、带妇建、带团建,发挥基层群团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从而形成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强大合力。在新的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迫切需要对现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水平。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引领基层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充分履职、规范履职、诚信履职,推动基层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实行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方法。基层党建工作要将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在民主、协商、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拓宽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和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为党和政府履行服务社会职能补充重要力量,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实现社会多元共治的重要组织形式。所以,基层党组织要适应广大群众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培育和孵化社会组织,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有序参与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环境维护、调解邻里纠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强社会向心力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使得基层党建工作依托社会组织了解和掌握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依托社会组织递送公共服务,化解社会基层矛盾。当然,基层党组织培育和孵化社会组织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要在尊重社会组织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搭建起基层党组织联系社会的桥梁和引导社会组织的平台上,尽可能为社会组织的成长、发育创造条件,营造环境。

  (五)建立健全基层党建责任考核与评价体系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健全基层党建体系,而建立健全综合绩效考评制度是基层党建体系完善的重要环节,基层党建必须科学设定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工作实绩评定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扩大考核民主。“各级各地基层党组织要优化党建工作考核方法,考核标准要科学,考核程序要规范。可通过引入公开述职述廉、党组织互评、群众民主评议等机制,增加党建工作考核的透明度、可信度和科学性,用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来保证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8]要发挥考核和评价工作的导向、激励、约束作用,以注重基层党建工作实绩、综合绩效为核心导向,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设定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评指标和考核内容。对考核优秀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进行相应的奖励,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干部任用、奖惩、培训、调整等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要把“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内容中,明确任务和责任,确保工作抓好抓实。要注重加大培养树立典型的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叫得响的示范点,并加以宣传,实现以点带面,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另外,要在党建考核中加强基层党员群众评价的权重,突出普通党员和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普通党员和群众评价的效果导向作用。构建群众参与机制,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党建的积极性,赋予普通党员群众参与党建工作评议的权利,对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进行评议,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的党建工作成效进行评分,并加大群众评分在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中的权重,构建科学的党群联系工作评价体系。基层党建工作要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使基层党组织扎根于基层社会,巩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执政地位,夯实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辉.浅析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政治学意义[J].中国行政管理,2004,(4).

  [2] 潘小娟,白少飞.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J].政治学研究,2009,(2).

  [3] 王长江.当前推进基层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亟待探讨的几个问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1).

  [4] 徐京跃,厉正宏.习近平在上海调研时强调以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创新务实精神切实抓好党的建设[N].新民晚报,2010-09-28.

  [5] 王海峰.服务社会与政党的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逻辑定位[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1).

  [6] 杜飞进.创新基层党建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5,(8).

  [7] 韩福国.开放式党建: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的融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8] 尹洁.全面从严治党环境下基层党建工作新常态研究[J]. 攀登(双月刊), 2016,(1).

  【责任编辑:张亚茹】

文档资料: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政协民主监督的组织化表达及路径创新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运动式治理常规化的特征、原因及其后果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运用归谬法“见招拆招”“快播案”部分庭审片段 纪检监察系统优化案件查办职能相关思考 如何提高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研究 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浅析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 基于供应链系统的企业物流管理探讨 改革条件论中国劳动监察解决纠纷职能的实证分析 民国实业家冼冠生农业合作活动探析 试析《二泉映月》的特点及其演奏风格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渊源 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发现技术述评 媒介变迁中的政务信息资源价值取向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篇三】党建引领“一线四心”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作者:孙金娣
来源:《群众·上半月版》2017年第10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问题。我作为基层当选的十九大代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很受教育和启发。我们仙林街道各类新老矛盾纵横交织,既有农牧场改制、征地拆迁等历史遗留矛盾,又有失地农民困难帮扶、大病救助、上岗就业等现实矛盾,也有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拆违控违、群租房管控、安全隐患整治,以及物业、业委会、开发商、业主之间的矛盾等城市化新兴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我们这几年来,从抓党建责任制入手,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事、强化责任制,让街道社区自身“硬起来”、“强起来”,让每个党员作用发挥出来,让每个驻街单位和居民群众都参与进来。街道先后被授予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多项荣誉。

        让党的声音“一传到底”。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用党建来统领各项工作。我们常年开展“党旗辉映网格行”、“七一”系列活动等,用轰轰烈烈的党建工作,宣传党的红色历史,弘扬红色精神,争做红色传人。过去农村“生产队里开大会”,现在我们街道是每年的元月3号和7月1号,召开上千人规模的党员群众大会,党员群众都来参加。街道报告工作、作出承诺,党员群众自编自演红色节目。

        让党员干群互动共建。街道做工作不能“自拉自唱”、“一厢情愿”,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创新网格化机制。把辖区划分为10个一级网格、156个二级网格、1786个三级网格。依托网格化,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走访服务,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征求意见。“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就这样把所有单位、所有居民与街道社区联系在一起,聚拢在一起。优化党组织设置。建立“1+3+N”党组织架构,在一级网格设立党委,下辖社区居民党支部、服务办公室行政党支部、综合(两新组织)党支部,按照楼栋、商业街区、项目工地、志愿者队伍等分类,设立若干个功能型党小组。目前,街道共下辖10个一级网格党委、34个二级党支部、106个功能党小组。建立共驻共建机制。通过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月由网格负责人牵头召集,驻街单位、居民代表在一起商量事情、推进工作。成立“仙林一家亲”协会,南京大学、中建安装公司等35个单位自愿出资336万元,每年评选、冠名、表彰仙林“最美的人”、网格“特别贡献奖”等。

【篇四】党建引领“一线四心”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高标准谋划“XXXXX”严要求落实“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XX市(县、区、镇、街道)深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XX探索先行,XX治理短板。2020年疫情基本控制后,我市迅速查找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短板,及时巩固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做法,于X月X日研究出台《XX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XXXX的意见》,对社区派聘书记制度、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关心关爱社区工作者、XXXXX、XXXXX等XX项重点任务,进行试点探索,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领会全会精神,做好制度设计。学习贯彻省委X届X次全会,于X月X日召开XX市委XX届XX次全会,出台“XXXX”相关文件,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已起草XX个相关文件,其中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和治理体系建设、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等XX个文件已XX研究并推动落实;
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XXXXX、XX物业管理、XX志愿服务等X个配套文件正广泛征求意见,将于近期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组织起草“XXX”文件,推进
- 1 -
疾控体系改革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XXXX工作方案等文件已通过XXX研究并推动实施。
(三)紧盯规定动作,推动任务落地。一是深化XX体制改革。对全市县区街道的人口、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进行统计,起草深化XX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近期将按照时间节点要求上报省XXXX审核。二是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和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XXXX”党组织体系、“XXXXX”居民自治体系和“XXXXX”议事协商平台。目前,全市XX个城市社区划分XXXXX个,组建社区XXXXXX个,成立小区XXXXX个、业主委员会XXXX个。三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对XXX名社区干部进行全面摸底,在“两委”成员职数、XX工作人员配备标准、薪酬基数等方面,结合XX市实际进行优化设置。四是开展物业管理XX和“XX物业”建设。因地制宜采取“XX包保、XX兜底、公益性物业”等方式,确保散户居民楼(全市共有XXX处、XXX栋、XXX户)XXX年内实现全市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同时,加强“XX物业”XXX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和物业服务融合共进。五是推动在职党员干部服务社区。针对社区党员人数不均衡等问题,对下沉服务力量进行统筹调剂,共调剂XXX人,确保每个社区力量均衡。目前,XXX个城市社区已报到下沉党员干部共计XXX名,全体下沉党员干部围绕“创建”等工作,已开展集中志愿服务活动XXXX余次。

- 2 -
(四)XX特色亮点,XXXX品牌。一是XXXXX。将社区派聘书记选派工作与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相结合,选派XXX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各县区社区派聘书记,任期X年,党组织关系转到社区,专职在社区工作,让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成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舞台。二是XXXX。按照“一社区X民警X辅警”要求配备精干警务力量,全日制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与社区工作者同工作、同考核。公安民警“XXX”,不仅加强了社区警务力量,而且充实了社区治理队伍。三XXXX。将社区干部日常工作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创新社区干部服务模式,在居民小区或楼栋设置社区服务点,社区干部每周不少于X天驻点包保小区或楼栋,亮明身份为居民开展政策咨询、服务代办、信息摸排、纠纷调处等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服务。四是XXXXX。开发手机APP,打造智慧便民服务新平台。社区派聘书记通过手机APP,加强对下沉党员工作的统筹管理和任务分工;
下沉党员干部通过手机APP,实现在线报到、门口打卡开展服务;
居民群众通过手机APP,反映诉求和需求,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领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目前,已在全市推广。五是XXXXX,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相结合,将志愿服务时长与积分挂钩,推行积分制和星级评定,获得星级评定的志愿者不仅能兑换相应奖品,还可享受免费乘车、免费游览市内景点、免费看电影等待遇,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六是XXXXX。推行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对男XX岁、女XX岁以上城乡居民实行免费体检,并根据财力逐步放宽年龄,同步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 3 -
摸清全市居民健康状况,更好应对突发性疾病。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时间紧、任务重,当前主要存在资金压力大、改革难度大、XXXXX等问题,我们将克服困难、稳步推进,全力抓好落实。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始终把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当前的“XXXX”“XXXX”,建立路线图、任务表,健全协调推进专项工作机制,将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落地。二是加强工作保障。落实XXXX运转经费、XXXX专项经费等保障,推动社区减负增效,让改革成效更早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坚持高标准要求、项目化推动,自我加压,改进作风,为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XX样板”作出XX贡献、展现XX担当。

- 4 -

推荐访问:工作情况 党建 基层 党建引领 党建深入基层一线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dangjiancailiao/4129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