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毛概第八章选择题及其答案5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1-24 13:55:04

篇一:毛概第八章选择题及其答案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创新型国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股份制是()

  A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B一种行业自律形式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量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经济调控制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5、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人入股雇工经营的企业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

  E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2、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是()

  A资源配置市场化

  B企业行为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企业管理法制化

  E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并起主导作用

  C公有制资产既有量的优势又注重质的提高

  D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不断增强

  E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4、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股份合作制

  B合作社

  C公有民营

  D股份公司

  E租赁承

  包制

  5、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统筹区域发展

  E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问答题

  1、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有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同时针对市场经济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2、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B

  5、C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

  3、ABCD

  4、ABCDE

  5、ABCDE

  四、问答题

  1、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第二,在分配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个人占有财富的多少来进行分配。第三,在宏观调配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2)它们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即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

  2、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实践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其主要表现:

  (1)对公有制经济含义的新认识。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既有量的优势又有质的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对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3)把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际形式区别开来,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它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别,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一切反应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尤其是股份制应该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篇二:毛概第八章选择题及其答案

  

  毛概第八章复习题+答案

  材料二:2003年初,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出席了会议并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材料三: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说,2001年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人民币,农民

  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3:1。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40%。扣除40%的实物性收入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月150元左右。这150元中,还有20%用于第二年扩大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一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做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接近600元,城乡差距为5:1左右。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4分)

  (2)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来解决好“三农”问题?

  (2)转变经济发展试方式,主要要做到两个坚持和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就要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面,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的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4分)第二,坚持扩大国内需求,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2分)

  第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分)

篇三:毛概第八章选择题及其答案

  

  第八章

  测验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A.经济制度

  B.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C.现代企业制度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股份制企业的性质是()

  A.公有制性质

  B.私有制性质

  C.混合所有制性质

  D.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A.必要的补充

  B.有益的补充

  C.重要的组成部分

  D.组成部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5.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度

  B.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股东代表制度

  6.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

  A.社会形态决定的B.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C.意识形态决定的D.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7.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C.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D.实现两个“根本转变”

  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10.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是()。

  A.完善的现代化企业制度;

  B.完善的市场体系

  C.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D.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E.完善的经济法规和监督体系

  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包括()。

  A.产权清晰

  B.责权明确

  C.两权分离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有()。

  A.按劳分配

  B.劳动者自劳自得

  C.按经营(风险)分配

  D.按资产分配

  E.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

  4.下述经济形式中属于公有制范畴的有()。

  A.全民所有制经济

  B.集体所有制经济

  C.股份制经济

  @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E.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5.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除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活动法制化的特征以外,还具有()等特征。

  A.企业行为自主化

  B.市场关系平等化

  C.市场体系完善化

  D.宏观调控间接化

  E.市场范围国际化

  三、辨析题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

  2.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回事。

  3.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资产、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不是劳动,所以不应参与收益分配。

  四、简答

  1.我们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什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什么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怎样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论述题

  1、试述邓小平关于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及其现实意义。

  &

  2、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说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举措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C

  5C

  6B

  7C

  8A

  9B

  10C

  二、多项选择题

  三、辨析题

  】

  1.不正确。的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法制也不是万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同样有赖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

  2.错误。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是人们在财产占有和财产支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微观层次的具体体现形式,即公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公有制是本质,是内容,公有制实现形式体现公有制本质要求的具体表现形式。

  3.错误。资产、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尽管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但仍参与收益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因为市场资源配置主要通过生产要素的波动来实现,要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就必须按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必须以参与价值创造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贡献为依据才能调动生产要素主体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四、简答

  1.建国以后我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尽管计划经济有它的历史作用,但它带来了许多弊端,而市场经济有如下几个优点:从信息机制来说,通过市场交易和相对价格的确定,每个经济活动的当事人都可以分享分散发生在整个经济各个角落的供求信息,从而解决了社会化生产中信息广泛发生同集中处理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从激励机制看,在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配置决策是由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活动当事人根据市场信号,通过自己的计算自主做出并自愿地执行的决策,来达到局部利益同社会利益的协调;从创新机制来看,市场比政府更灵活,更能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自发地刺激增长、创新和结构变革。当然,市场经济也有失灵之处,所以,我们要建立有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这是清醒审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2)这是全面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教训做出的正确决策。

  (3)这是立足我国国情确定的科学发展战略。

  3.一是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是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三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落实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推进各类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四是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五是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六是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七是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制度。最后是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实现制度化。

  五、论述题

  1、1988年9月,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方案的汇报时,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是邓小平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可以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所在,而且,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同时,又可以继续发挥发达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我国的经济总体实力,为通过区域合作来帮助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就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的环境,同时还由于战线过长、布局分散、重复建设和历史负担沉重等因素,普遍处于经营困难的境地。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必须加快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竞争的主体。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必须实施以下举措:

  (1)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2)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3)改善国有企业资产债务结构,实现减员增效;

  (4)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5)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坚持国有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篇四:毛概第八章选择题及其答案

  

  第八章

  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2.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3.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

  A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B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

  C更要注重领域的广泛D更要注重比重的扩大

  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国有资产在社会主义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6.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B外资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分红收入D集体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8.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股份合作制B全民所有制C股份制D集体所有制

  9.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在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C实施人才强国战略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计划与市场都反映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B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计划与市场可以在同一社会中共同发挥作用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D合资合作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D集体经济

  4.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A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B按劳分配是非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C按劳分配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D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

  5.建设创新型国家

  A经济是保障B科技是关键C人才是核心D教育是基础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集体经济是私有制经济成分。

  3.公有制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4.股份制企业是公有制性质的企业。

  5.在当今中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弊大于利。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其客观必然性。

  7.又快又好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8.十七大报告从当前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0.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就是要处理好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关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2.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3.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4.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5.如何理解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认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2.B3.A4.C5.A6.D7.B8.C9.D10.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2.ABC3.ABC4.AD5.BCD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2.错3.对4.错5.错6.对7.错8.错9.对10.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

  (3)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

  2.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3.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1)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差距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

  主要是,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是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区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2)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适度的范围内。

  所谓合法就是来自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产生的收入差距;所谓适度,事实是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4.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1)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2)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第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5.如何理解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意义?

  (1)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

  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第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第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地球的关系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认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1)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第一,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就其联系而言,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2)就其区别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如下制度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归宿。

篇五:毛概第八章选择题及其答案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股份制是()A.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B.一种行业自律形式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4.股份制企业姓“社”姓“资”,关键要看()。

  A.是否有国家入股

  B.是否有集体人股

  C.是否有私人人股

  D.是否有国家或集体或私人入股

  5.公有制实现形式,具体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经济调控制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7.在下列收入分配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

  A.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B.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

  D.外资企业职工工资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公平

  9.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是因为()。

  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B.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0.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2.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平均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需分配

  1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14.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改革

  15.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人人股、雇工经营的企业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E.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A.突破了将计划和市场作为制度属性的传统观念

  B.阐明了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C.论证了计划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

  D.强调我们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

  E.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似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3)。

  C.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E.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4.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捋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新要求是()。

  A.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重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D.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统一

  E.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5.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股份合作制

  B.合作社

  C.公有民营

  D.股份公司

  E.租赁、承包制

  6.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

  A.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

  高、管理创新转变

  D.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三产业带动转变

  E.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进口协调拉动转变

  7.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措施包括()。

  A.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

  B.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C.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D.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

  E.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体化

  8.积极扩大就业,高等院校必须注重增强学生的()。

  A.实践能力

  B.理论能力

  C.创新能力

  D.就业能力

  E.创业能力

  9.建设社会丰义新终村需要加快培育()的新型农民。

  A.有文化

  B.懂技术

  C.有经验

  D.懂艺术

  E.会经营

  10.循环经济的原则是()。

  A.减量化

  B.增量化

  C.再利用

  D.资源化

  E.一次性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

  2.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回事。

  3.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资产、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不是劳动,所以不应参与收益分配。

  四、简答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涵是什么?2.我们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什么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五、论述题

  l.试述邓小平关于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及其现

  实意义。

  2.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说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举措有哪些?

  3.党的十七大为什么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材料分析题

  1.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

  材料1“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绛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材料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149页。

  材料3“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曲?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请回答:

  (1)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论断:“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2)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2.关于收人分配问题:

  材料1我们积极倡导弘扬奉献精神,不是要人们抛弃一切个人利益去过“清教徒式”的生活。我党允许并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收入,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只有把弘扬奉献精神与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大目标统一起来,才能激发人们的辛勤劳动,创造美好未来。弘扬风险精神,不能与“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对立起来。弘扬奉献精神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贡献到工作当中去,由此而获得相应的报酬。如果用奉献精神的价值去否定分配的物质利益原则,就只能导致继续吃“大锅饭”,最终使奉献变成空洞的说教。——许迈《按劳分配与奉献》,载⒛03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材料2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某市有一主程师,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星期天到乡镇企业工作,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企业则给予技术服务费作为酬劳。未曾想,这样的事在当时被认为是违规的,工程师因此受到不公正处理。出现这样令人困惑的事例,原因在于当时对手资本、技术、土地、管理等生产要素能否参与分配,在政策上不清楚,法律上不明确。今天,这样的问题早已不存在了,人们正享受着分配制度改革带来的种种实惠。——许安标《从“按劳分配”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载⒛0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制度一直在完善之中,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党的十三大就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党的十四属三中全会的决议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五大报告则指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酡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总结以往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绛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叉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

  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我们党在分配理论和实际操作原则上的又一新进展,对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周小川《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载《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⒛02年版。

  材料4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请回答:

  (l)结合材料l和材料2说明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结合材料2和材料3说明确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3)结合材料4谈谈应该怎样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D

  5.B

  6.B

  7.C

  8.A

  9.D

  10.C

  11.D12.A

  13.B

  14.B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E

  3.ABCDE

  4.ACE

  5.ABDE

  6.ABC7.ABCDE

  8.ACDE

  9.ABE

  lO.ACD

  三、辨析题

  l.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的确,社盒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法制也不是万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同样有赖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

  2.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是人们在财产占有和财产支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微观层次的具体体现形式,即公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公有制是本质,是内容,公有制实现形式体现公有制本质要求的具体表现形式。

  3.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资产、技术、管理等生产翠素尽管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但仍参与收益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因为市场资源配置主要通过生产要素的波动来实现,要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就必须按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必须以参与价值创造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贡献为依据才能调动生产要素主体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

  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答案要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尽管计划经济有它的历史作用,但它带来了许多弊端,而市场经济有如下几个优点:从信息机制来说,通过市场交易和相对价格的确定,每个经济活动的当事人都可以分享分散发生在整个经济各个角落的供求信息,从而解决了社会化生产中哼息广泛发生同集中处理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从激励机制更,在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配置决策是由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活动当事人根据市场信号,通过自己的计算自主作出并自愿地执行的决策,来达到局部利益同社会利益的协调;从创新机制来看,市场比政府吏灵活,更能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自发地刺激增长、创新和绔构变革。当然,市场经济也有失灵之处,所以,我们要建立有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答案要点: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ェ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这是审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2)这是全面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正确决策。

  (3)这是立足我国国情确定的科学发展战略。

  4.答案要点:

  一是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是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犁业联动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三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落实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推进各类用人单位依法参加ェ伤烬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四是认真解决进城务ェ人员I会保障问题。五是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六是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七是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人救助菹围。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制度。八是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实现制度化。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988年9月,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方案的汇报时,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是邓小平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且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可以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所在,而且,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同时,又可以继续发挥发达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我国的经济总体实力,为

  11通过区域合作来帮助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就可以有效地协调区昝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答案要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的环境,同时还由于战线过长、布局分散、重复建设和历史负担沉重等因素,普遍处于经营困难的境地。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必须加快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竞争的主体。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必须实施以下举措:

  (1)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2)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3)改善国有企业资产债务结构,实现减员增效。

  (4)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5)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

  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3.答案要点:

  12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几年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经验时指出,“又好叉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术”。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叉快发展。(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荦世瞩目叩重大成就为前提的。正是改革丌放30年来的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锏性基础,使我们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2)提出国民经济文好叉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产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头,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3)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生活水平还很低,完成现代化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问题在于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础上的速度,能够稳定持续发展的速度。

  六、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的思想主要有下列含义:第一,相对于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来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和方法,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区分两种制度的根本标志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在方法上与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却有根本的不同。

  (2)第一,从市场的功能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调节功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实现优胜劣汰,并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与此同时,市场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它也需要与计划手段相结合。第二,从市场经济的作用来看,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它并不排斥计划调节。第三,从建立市场经济的目的来看,建立社会

  13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调节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只搞计划经济或只搞市场经济不搞计划调节,都会影响和束缚生产力发展。

  2.答案要点: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劳动、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于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就要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各种资源,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既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和贡献,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体现科技、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犁经营管理人员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同时也体现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贡献,调动生产要素主体提供各类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以造福于人民。

  (3)当前我国收人分配领域不合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各类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较低,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

  14

推荐访问:毛概第八章选择题及其答案 第八章 选择题 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4025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