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创新建设和管理教研组之我见4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1-27 09:22:03

篇一:创新建设和管理教研组之我见

  

  学校教研组建设之我见

  在学校中,教研组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与研究起著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在校本教研为主导的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如何加强学校教研组的建设,已为大家关注与探索的课题。为此,在总结与反思、实践与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学校教研组建设的不成熟的意见,以与大家共同探讨学校科研兴校、兴教之方略。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在中、小学,近年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和和学校,功利主义教育及其"考试分数万能"仍压倒一切地统率著学校管理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在这种背景下,不难发现一些学校在教研组建设中,教研组织行政化、教研功能单一化、教研活动形式化、教研成果功利化,因而教研组所起到的最大作用是教学管理和上情下达,教研组建设也只能随波逐流,自我陶醉。

  随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该也已初步达成一个共识:教师要从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依据课程标准对新教材进行个性化理解和创造性发挥;要认识到教学不仅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设计和发展的过程;要有共同的课程理念,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也因此引发了一场学校的教研

  "革命"--校本教研,即学校要凸显以校为本理念,树立"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意识,切实做到把学校作为研究基地,将教研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工作情境中。提出了"建立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物件,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挖掘科研潜能,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制度。然而,教研组无疑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基地,如果失去这一基地,也就是失去了校本教研。

  无论实施素质教育、还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学校教研组建设都不能局限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层面上;都不能局限于听课、说课、评课、观摩等教研活动的层次上;都不能局限于少数"精英"作秀、多数人捧场的活动形式上;都不能局限于为单纯教学品质而教研的目标上;都不能局限于"教研是软任务、软环境,一时难见效"的认识上。教研组建设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创造,是学校教研工作的一大创举。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研组建设不但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她仍然是一个广阔天地,只要我们勇于、善于去开拓,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二、探究教研组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内容

  学校教研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研究课题。在现阶段中,确立教研组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内容,是学校和老师们共同面对和必须明白的问题。

  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著力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品质。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升理论;坚持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化,探索学习、实践、探索、创新的教研新模式;坚持群众路线,重视开发潜能与资源,实行资源分享和优势互补;坚持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为立足点,努力达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三维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与积极性,走协调、持续发展的教研之路。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从教研组建设现状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出发,认为当前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的重点内容是:

  1.因校制宜地抓好教研组的组织建设。必须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规模、条件、特点与个性,以提高教研效能为宗旨,实施学校教研机构与组织的调整,并建立合理、规范、可行、高效、个性化的教研网路,切实保证教研组的职能不错位、管理不缺位、工作不到位,行动不让位。

  2.名副其实地抓好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学习制度,规范和落实学习计画,丰富学习内容,注重讲究学习方式、拓宽学习领域和提高学习品质与效果,切

  实保证教研组学习的制度化、全员化和终身化。

  3.规范系统地抓好教研组的制度建设。必须积极推行教学、科研与培训的制度化管理,建立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务本求实地抓好教研组的教研平台建设。必须努力增强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和有效性,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立足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合作互动为抓手,切实提高全面教育品质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准,并搭建起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各种教研平台与教师专业化训练的舞台。

  5.奋勇当先地抓好教研组的课题研究建设。必须牢固树立教学科研意识,坚持课题研究实用主义,反对课题研究功利主义,积极宣导採用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研究,建立符合学科特点和教师经验与需要的课题研究系统,切实能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教学和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准与科研素养。

  6.切实可行地抓好教研组的校本课程建设。必须确立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力军,教研组是校本课程开发和使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新观念。要按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著眼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总体要求,做好学科内综合和相关课程体系组合(综合)的文章,根据学校校本课程总体规划,切实制定学科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提出校本课程教材编写意见,落实编写任务,并不断充实和完善学科校本课程的体系与内容。

  7.积极主动地抓好教研组的学科教学与学业评价的制度建设。必须建立学科教学与学生学业的评价的主体应该是教研组,而不应该是学校、学生或其他的意识。教研组加强对考试命题及评价的研究,根据国家、地方和学校有关指导性意见或《考试大纲》,切实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学科教学与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案或标准。

  三、合力开创教研组建设的新局面

  1.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本教研与教研组建设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校长或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但归根结底决定于他和他们的教育功能观、价值观和品质观。传统的落后观念的"折磨",使他和他们丧失了勇气和胆略,难易衝破或阻挡应试教育的重重包围或衝击,对教研组建设自然显得无心、无力而为之。仅管都会高喊"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但只能听见雷声不见雨点,甚至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能在一夜时间编造出许多教研成果与经验,成了可看可听不可学的东西,这种行为和东西对学校教研氛围的负面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教研组的建设是否得到重视和加强,关键是校长的观念转变,并能主动接受"挑战",进行一次"蜕变",担任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还能成为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学校有了这样的教研领路人和"领头雁",并带领教研组向"校本教研"进军,走向"科研兴校、兴教和兴学"之路。如果这样,这就为这不难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也就会有科研思想和思路,有思路就会出措施,有了措施就会出政策,有了政策就会出人才。

  2.德才兼备,打造教研组的团队精神。在传统学校教育教学中,一个优秀教研组,肯定有一个优秀的教研组组长,由他带出或培育了优秀的教师,由他们"教"出优秀的学科教学品质,然而,在现代学校教育教学中也很少有例外。因此,选聘好、使用好和培养好教研组长是举足轻重,说得严重些同教研组

  "生死攸关"。德才兼备缺一不可,不搞论资排辈,更不能任人唯亲,不拘一格选用教研组长。要定责任,同时给权力,还要给予同其贡献相对称的利益。作为教研组长,其工作职责和作用的发挥,主要的倒不在于组织安排教研活动与学习,而在于用心、用力打造教研组的团队精神。如果有了那种团队精神,说课评课、集体备课、合作研究、师徒结对、资源分享、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都将会和衷共济、纲举目张、集思广益,也许会产生和进入"办法比困难多","我要开课"、"我要听课"、"我要学习"、"我

  要研究"的良好局面与良性迴圈。当然培育团队精神,需要集体的共鸣与默契配合,需要组长及全体付出深重代价,需要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尤其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尤其艰难困苦,也更显得十分的可贵。但只要奉信和实践"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那麽,"奇迹"或迟或早、或大或小肯定会发生。

  3.自主自立,启动高效的教研机制。无论校本教研建设,还是教研组建设都必须自主自立,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自己的教研天地和春天,才能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实践与经验已经证明,学校教研天地,仅依赖于外力是开拓不起来的,即使由专家实施"移栽"、"施肥"和"修剪"等手术,最理想结果是一花独花,弄不好是揠苗助长,好景不长。这就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教研组建设不要建成"啦啦队"和"陪审团",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努力争取"外援"的自立自强方针,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要一切从实际和需要出发,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地不断丰富和完善导向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最重要的是具有生命力的机制,不是涂脂抹粉,画蛇添足。教学与研究的实践是机制的源泉,机制又能提升教学与研究水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无论小学、还是中学,是理科类、还是文科类的教研机制,课堂教学的研究无疑是教研机制的核心或焦点,起著主导作用。总之,要有教研机制,重要的是有生命活力。

  4.科学规范,提供有力的教研保障。教研组建设如果没有学校支援和环境保障,只有画饼充饥,做得更好一点要算搞"模拟演习式"的教研活动。例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果学校不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和条件,探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课程的开发则将毫无意义。又如,要求教师参与教育网(或教研平台)、校园网讨论、资源分享或上网学习,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质保证,岂不是望梅止渴。再如,由于能者为劳,那些超负荷任课的老师,忙于备课、改作和辅导,他们还能顾及学习与教学研究?还有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只有精神鼓励,如果没有经费保障显然是难见成效。所谓研究在于求真,只有求实,才能求真。学校、教研组和老师所开展一切教学研究活动,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必须贯彻教育方针,最大化实现培养目标。因而,学校或职能部门应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提供和保障教研组建设中自身无法克服的所需要的时间、空间、资讯、资源和工具等。同时,良好的客观条件的争取最佳的途径是主观的积极努力,没有主观愿望与能动作用,提供的条件越优越,则浪费将越严重。只有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互为促进,教研保障才会更有力度。

  5.与时俱进,形成鲜明的教研个性。如果再论应试教育的最大的特点,还是说"千校一面、千篇(课堂)一律、千练百考,"克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对于重点中学的英才在三年"苦战"重点大学中败下阵来,而考不上重点中学的"二流生"却为数不少地挤入重点大学行列,这虽然不作为"怪",但由此领悟学校特色、教学特色、学生个性或特长足以可奇。那些真正意义的特色形成无不与其研究个性有关。所谓教研个性,就是教研是符合实际的教研,是土生土长的教研,就是我有你无、你弱我强的教研。同样是小学,农村小学的教研组建设不能照搬城市小学的做法,应该立足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教师与学生的基础和水准等实际情况开展教研组的建设。又如同一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农村学校要符合农村的实际,城市学校应符合城市的实际,这样才具有更强的教育性。在教研组建设中,形成鲜明的教研个性,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抓人促事,做事促人,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必须积极营造宽鬆自由学术研究氛围,尊重和保护大家的教学研究积极性和创造性,张扬他们个性与特长。总之,教研个性是自然的、实在的,但更需要创造,与时俱进。

篇二:创新建设和管理教研组之我见

  

  浅谈学校教学管理之我见

  相关推荐

  浅谈学校教学管理之我见

  浅谈学校教学管理之我见

  所谓教学管理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教学原理和方法,对教学系统的人、财、物、事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的活动过程。也就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研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这是教师天天面对的日常工作,更是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都对此制定了具体要求和评价办法。作为学校,它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教学工作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整个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抓好教学管理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管理阶层,其管理工作的重心无疑应定位在教学管理。所谓教学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它的管理对象是教师,是有着强烈自尊心和进取心的知识分子。

  那么作为学校的管理阶层校长,该如何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好教学管理工作:

  (一)把好教学管理的指挥权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内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对外全权代表学校,拥有学校工作的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作为一名校长坚决摒弃只听教学管理人员报告或简单过问了解表面现象的做法,要深入教学管理工作中,把握指挥权,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序列化,向教学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首先: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学校工作的好坏,关键在校领导。为此,我们首先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例如为了使校园卫生更加洁净达到环境育人的功效,除每个班有卫生责任区外,我校每名教师也都有自己的卫生责任区,也不例外。作为校长必须亲自审定相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

  其次:突出教学管理的"有序"性。所谓教学管理的有序性就是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活动有序地进行,不能随意组织、随意发号施令。要根据教学的客观规律和教学活动的阶段性特点,对教学管理进行"序列化"安排,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

  再次:

  突出把握对师生的人文关怀。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处理得相得益彰,是校长应该努力追求的艺术方向。校长要关注教师的工作、教学状态,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使他们幸福快乐地从事教学和学习。特别是在评价教师教学问题上,校长要参与进去,在定性与定量评价、自由与规范、标准与个性化等关系上,要高瞻远瞩、以人为本,立足教师发展,关注教师思想和情感,解决评价中的相关矛盾,让评价充分发挥促进教师发展和工作发展的作用。

  (二)正确把握教学的方向

  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学校教育的领导者,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校长应秉承将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提供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依据课程标准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引导教师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方案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校长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管理、调控,实施有效的评价,使其明确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和教学目标,自我规范教学行为,创出教学特色,努力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其次:引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必须随着教学目标的`不同,而寻求最优的状态。"美的教学思维决定着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设计达到统一。校长作为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应遵照教师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的特点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效益。校长要引导教师把精力和智慧放于课堂,增强教师从教的教科研意识,让"向课堂要质量和效益"成为教师的追求和向往。

  再次:形成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对于整个教育活动起着深刻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影响着教育的规划、结构、布局和体制。校长要把学校明晰的办学思想落实在教学管理工作之中,引导师生确立并形成科学的教育价值观,进一步发挥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作用,引领和促使广大教师朝着这个被广泛认同的、期望的目标,主动地逐步接近。

  (三)走入课堂,深入基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课堂是学校的核心领域和中心环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园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也是校长教育思想的基石".所以,作为校长必须要树立聚焦课堂、立足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导思想,坚持教师第一的观念,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真心实意做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只有掌握了足够的事实和进行足够的观察时,才能在教学和教育过程的这个领域里达到工作的高质量。经常听课和分析课的校长,才能了解学校里在做些什么,才能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真实性问题,并分析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话语权。

  要做好听课评课,必须明确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校长要继续走进课堂、研究课堂、引领课堂,不断提高对课堂教学的诊断能力和指导能力。做到"三个清楚",即清楚课堂教学与学校的意义、清楚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清楚课堂教学改进的思路。

  二是要求校长要确定每周听课日。例如:除上级要求开会的时间外,每天第一节必须走进课堂听课,及时反馈意见。有的校长要求自己本学期听课必须完成60节以上,并且制订了听课计划: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听课。对迫切希望指导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帮他"登高";对盼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给他们"搭台";对害怕听课的教师,校长的任务是为他们"加油".三是有针对性地对校长进行听、评课指导。精彩的讲座,生动的互动交流,为校长和干部们开启了一扇窗,带来了无穷的回味与思考。

  总之,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这既需要校长的不懈努力,还需要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才能有助于教育过程有效地展开,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全

  面发展,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出效益,出质量。使学校各项教育活动既合乎规律,(www.)又体现价值,极大地推动学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学校管理经验之我见

  一所学校要想办出特色,被社会所认可,正确的办学思想,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从如何抓好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谈一点自己的见解:

  一、为建立新颖的办学思想出谋划策

  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正确的办学思想能引领着学校这只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而没有办学思想的学校则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只小舟,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办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博览众家之长,集思广益,反复斟酌,酝酿而成,一经形成并将这一思想贯彻成为学校成员的集体行为,他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因此,应该积极的为学校的发展出主意,努力协助校长建立本校的办学特色。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继续教育规划,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对全校教师进行普通话、学科基本功、课件制作、网络教学等进行培训,并实行奖励政策,以鼓励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素质。

  确定教师培养目标,平时根据听课和考核情况,确定培养对象,给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参加观摩、研讨、教学展示等活动,给他们压担子,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学科的教学骨干。

  注重选拔有能力有威信的教师担任年级组长,明确各年级组长责权利。理顺学校工作主干线,即要保发挥每个教研组的积极性,又要保证各项任务、目标得到顺畅的贯彻执行。只有在他们的配合下,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三、提高管理成效

  对教师从德能勤绩四方面量化考核,认真执行奖惩政策,严格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环节,狠抓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听促教,以评促教。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渠道,采取有效方式对课堂教学情况进

  行检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求教师牢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的要求,分阶段确定教研目标,确定周教研活动日,形成制度,以教研促质量,防止出现教研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班级量化考核,细化管理内容,明确管理责任。在工作中,这三方面即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效。

  在管理中也要注意制度无情人有情,制度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只有这样,制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四、开展教师学习活动,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

  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

  ,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这是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不断的学习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教师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都是独立完成的,容易产生自我封闭现象,这阻碍了教师间的交流学习。为此,使教育教学研讨会、听课等活动常态化。有了这种交流对话的机会,大家通过交流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得失,从而达到以诚相待、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的。

  确立教研组阶段性发展目标,使组内每个成员相互合作,引导教师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积极交流自己的见解,在交流合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发扬团队精神为完成即定目标而努力;通过教研组间的评比,褒扬合作的范例,促进教研组间的交流学习。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纠正教师"凭已有知识足以教好学生"的偏颇观念,在教师中巩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

  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的基础,它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教师心理健康与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持续性密切相关。

  教师的压力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工作压力,具体表现在许

  多教师工作量满负荷,节奏紧张,而工作绩效慢,因此,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这样,教师就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对职业的怠惰。特别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逐渐降低;其二,家庭压力,教师要养育孩子照顾父母;其三,社会比较压力,由于贫富差距拉大,导致有些教师在与别人进行社会比较过程中,引起心态失衡。

  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复杂,但问题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学校环境和教学活动,切实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还必须从学校和个人层面入手。因此,组织教师开展娱乐活动,带领教师到外校参观学习,看望教师的家属,和教师谈心,及时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快乐生活,安心工作。

  总而言之,学校管理者应关心爱护教师,正确评价老师,注意协调人际关系,在领导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关系,这就能促使老师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工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篇三:创新建设和管理教研组之我见

  

  创新型城市建设管理之我见

  城建是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下面论述城建管理的几个方面,。

  一、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以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点为主要内容,强化城镇管理。(一)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系统齐抓共管的格局。(二)积极开展创造城市的良好人居环境工作。加大城市文明程度、社会秩序、环境质量和良好形象等“软环境”方面的管理力度,塑造城市文明形象。(三)把城镇建设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加大对违规建筑、违法占用等违章行为的整治,不断提高执法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城市规划的全面实施、城市建设有序推进,从而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和知名度。

  二、建设精品工程,扎实改善生态环境。

  当前我市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以“五纵五横”为骨干的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完成了中华美德公园等园林绿化建设;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公厕、垃圾站的建设、污水处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顺利推进;城市的保障服务功能也进一步提高。但按照我区的发展定位,要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区,还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五纵五横”建设步伐,加强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公厕等的建设,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二)要积极推进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的创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工程,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三)加快推进生态公园建设,要坚持由近到远、由城市到农村、由人口密集区到人口稀疏区开展绿化的原则,优先发展城市绿化,让更多的人分享绿化的成果。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深入推进伏牛溪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做足水的文章,美化人居环境。(四)要把房地产开发同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提升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形象。

  三、全面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城市资产经营。

篇四:创新建设和管理教研组之我见

  

  新课改下的班集体创新性建设之我见

  班集体创新性建设是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它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班集体的整体竞争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我看来,班集体创新性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班集体建设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班级建设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之间应该营造平等、开放、尊重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和建议的权利和机会。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特长,鼓励他们参与到班级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来。另外,班集体建设也要注重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和帮助,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班级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其次,班集体建设应该强调团队建设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在班级建设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因此,班级中需要提供许多协同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协作技巧和方法。同时,班集体建设还应该注重班级文化的塑造,让学生能够在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中凝聚力量,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第三,班集体建设应该注重创新和实践之间的结合。班级建设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教师和学生需要不断通过思考、研究等方式激发集体的创新性思维,挖掘班级资源的潜力。与此同时,班级建设还需要切实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落实到实践中。例如,班级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总之,班集体创新性建设是新课改中值得重视的一项工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注重贯彻“德育至上、以学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协同学习、创新实践等方式培养班级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推动班集体教育的发展。

推荐访问:创新建设和管理教研组之我见 教研组 我见 创新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4063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