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10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1-25 13:00:11

篇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号)和《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改城市〔20〕734号)要求,扎实有效推进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生态宜居要求,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以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示范引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强化源头抓起、系统治理、依法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和服务,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全民参与。落实各乡镇主体责任,发挥公职人员、村组干部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农户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2.示范引领,逐步铺开。按照“示范引领、先易后难、逐步铺开”的步骤,充分发挥试点乡村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在全县推广铺开。

  3.市场运作,创新发展。施行市场化运作新路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加强组织协调,提供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垃圾分类工作的良好环境。

  4.科学筹划,协同推进。加强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建立集垃圾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体系,形成统一完整、能力适应、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实现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废物处置的无缝高效衔接。

  (三)工作目标

  到2019年底,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覆盖率6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覆盖率8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乡镇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按照市县统一部署,切实将垃圾分类目标任务及时分解到各村,夯实分类处理基础,确保各乡镇有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二)强化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健全分类处理体系。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高效处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垃圾分类规划,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合理配备保洁员数量,确保分类工作有效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分类、收集分拣、分类处理、处置模式、设施建设等方面。

  1.垃圾分类。农村垃圾可分为四大类:可腐烂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腐烂、不可回收垃圾(含有毒有害垃圾)。

  可腐烂垃圾,是指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以及果皮等。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残次水果、果壳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等。

  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回收的资源利用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不可腐烂、不可回收垃圾,是指除可腐烂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以外的所有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塑料袋、旧织物、废弃生活用品等垃圾。

  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2.收集分拣。根据农村实际和简便易操作原则,采用“二次四分法”,即农户对生活垃圾按可腐烂和不可腐烂进行一次分类,并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村保洁员在农户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对不可腐烂垃圾再分成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含有毒有害垃圾)。

  3.分类处理。可腐烂垃圾由保洁员直接运往阳光堆肥房进行堆肥无害化处理;可回收垃圾由县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收集,进行资源化处理;不可腐烂、不可

  回收垃圾由保洁员清运至深埋桶或中转站暂存,定期用专车运送到县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有毒有害垃圾由保洁员统一收集存放,并由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强化处置能力提升,加快推进处置设施建设。结合各乡镇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地势地貌等因素,科学合理布局环卫设施,在北部乡镇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9座,在南部乡镇新建深埋桶282个,在全县境内新建阳光堆肥房18座,垃圾分类亭1270座,投放入户垃圾分类桶287946个,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

  (四)强化资源回收利用,推进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优先支持县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的发展,在城区建立10个垃圾回收点,在各乡镇设垃圾回收站。鼓励保洁员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增加收入。鼓励供销社按照统一培训、统一车辆、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计量器具、统一归口缴存商品和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区域、规范服务标准的“六统一”“三规范”,打造覆盖全县城乡的规模化、规范化、公益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制定《光山县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构建网络完善、处理良好、管理规范的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

  (五)强化制度标准执行,扎实推进运行体系建设。加强分类处理的制度标准,以制度标准规范源头分类。建立考核检查制度,督促农户做好垃圾分类,提高分类投放准确率。建立分类处理信息统计上报、考评奖惩等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以每月产生的有机肥料、回收的再生资源和真实垃圾三者比例,考核垃圾分类成效。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光山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和各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分别下设县城区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和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其中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设在县供销社,吴玉松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县城规划区外乡镇(街区)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监督检查、工作考核等。各乡镇(街区)、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相应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明确工作分工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各乡镇(街区)工作;做好统计与分析工作;会同宣传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对强制分类情况开展专项巡查;对相关部门、各乡镇进行季度考核。

  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新闻单位做好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公益性宣传,将垃圾分类纳入“双星创建”考核体系。

  县供销社: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监督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及考核工作,负责成立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并进行管理,积极推进乡村、社区垃圾回收网点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居民生活中产生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率。

  各乡镇:负责本辖区内各公共机构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和考核等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经费的保障与使用监督管理。

  县工信局(科技局):负责鼓励农村生活垃圾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协同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宣传工作。

  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指导做好阳光堆肥房、垃圾中转站等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供应保障工作。

  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广播电视台:负责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协调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生活垃圾工作,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积极支持垃圾分类工作。

  县住建局:督促建筑工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等工作;规划及督促配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督促物业企业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业主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将垃圾分类与循环利用纳入物业管理企业的考评内容。

  县政务大数据局:在智慧光山设立餐厨垃圾管理平台,构建垃圾分类“互联网+”管理系统。

  市生态环境局光山分局:负责建立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指导协调有害垃圾的处置工作;协调天瑞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建设,监督管理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置。

  县教育体育局:负责学校、幼儿园等各级教育机构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并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县妇联:负责组织妇女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互动,引导家庭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团县委:负责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及志愿者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到社区、公共场所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体验活动。

  农村环卫运营企业: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容器设置、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建设,做好有害垃圾收集、储存、包装、运输工作。

  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划分,做好本系统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各乡镇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参照县城管理方案执行。

  (三)加强示范引领。扎实开展典型示范创建活动,以三星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争创省级人居示范村为重点,创建高标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示范村。通过示范先行,典型引路,连线成片,持续完善,助推垃圾分类逐步覆盖全县所有农村。

  (四)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利用各种平台和宣传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情况和典型经验,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知识纳入教学机构教育和社会实践内容,积极发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进校园”等活动载体的作用,引导广大农户树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自觉参与、支持、监督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统筹社会资源,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题讲座,提高全民垃圾分类素养。

  (五)加强督导考核。加强对乡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目标考核,把垃圾分类处理纳入生态文明、四水共治、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同时将垃圾分类成效作为各乡镇年度考核和年终人居环境奖补资金发放的重要评价依据。建立日常督导抽查、电话调查、第三方暗访、年终督查等机制。建立分类信息报送、督查激励等制度,实行县月检查、乡镇周检查、村日检查制度,实现县、乡镇、村分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县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对不按要求进行分类的依法依规处置。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落实全区“城乡环境提质年”总体方案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品质之城”建设、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为科学、有序、高效推进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根据区委办〔20〕33号文件精神,结合驿亭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我区“城乡环境提质年”工作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切实提升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二、工作目标

  2021年,按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建制村覆盖率达100%的要求,在全镇16个行政村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在二都、孝丰两个村为上虞区垃圾分类示范村。通过积极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分拣、区处置”体系,使分类区域达到群众受益全面、设施覆盖到位、处理运行正常、减量效果明显、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三、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强化政府和各建制村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村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持分级分类、可烂减量。注重源头管控,减量可烂垃圾,倡导资源循环利用,村级垃圾分类普遍做到可烂、不可烂分类。

  3.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合理。根据镇域内垃圾产生量实际,科学规划,统筹要素,因地制宜的推进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处理设施建设。

  四、工作要求

  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根据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再进一步细化调整村级收集投放、镇级末端处理。镇级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再进一步合理规划以满足末端处置要求:镇域公共环境内,做好两分法垃圾分类投放点的.规划;各村按照“村内明显、相对集中”的原则,做好四分法垃圾分类收集点的规划。

  2.全域推进,突出重点。重点对党政机关、学校、卫生院、文化、广电、村三委等单位实行强制分类,并由各自单位负责做好宣传、培训和正确投放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全域化,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做好镇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

  3.源头分类,末端减量。按农户“两分法”即可烂垃圾和不可烂垃圾进行源头分类,通过给各户配置的垃圾分类桶(每户配备1套连体式分类垃圾桶)进行分类;各村通过240L分类垃圾桶进行收集清运。镇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对可烂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做到末端减量处置。

  4.完善设施,加快建设。积极做好垃圾分类桶等设备扩大采购、分发和配备工作。镇原有垃圾中转站重新命名为“驿亭镇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对原有场地进行扩建,具备垃圾分拣站、可回收物分拣站、有害垃圾中转站、其他垃圾压缩处理中转站、可烂垃圾处理站等五大功能,并因地制宜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深化车辆治理,全面启用外观、标示一直的清运车辆。引进预夕理、发酵、成肥系统全程一体化运作的机械化处理设备,真正做到可烂垃圾减量化。所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参照区垃圾分类建设要求。

  5.规范运行,长效管理。着眼常态化管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范运行。

  (1)加强检查考核。我镇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农村环境卫生一道检查、捆绑考核,落实每月考核、每月排名、每月通报的工作机制,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各村也可按片对农户进行检查评比,并将检查评比结果在荣誉榜公布,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垃圾分类的良好开局。

  (2)建立村级长效管理制度。一是建立村民自律制度。把垃圾源头分类和定时投放及其他村民卫生行为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内容,促进村民的自律行为。二是建立村级奖惩制度。各村要组织开展村民垃圾分类质量评比活动,实行垃圾分类与奖惩挂钩,定期检查并张贴荣辱榜,年终根据检查结果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垃圾分类先进户,予以适当奖励。三是建立责任包干制度。通过发挥村干部、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头作用,明确党员、干部分片责任区域,并与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挂钩。

  6.开展教育,广泛宣传。镇、村两级宣传部门及人员要充分利用广播、新闻媒体、微信、村级宣传公示栏等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公益宣传,报道一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宣传垃圾分类各项政策措施及其成效,不断提高驿亭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促进文明习惯养成。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镇幼儿园、学校要大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大手拉小手”、演讲比赛、作文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垃圾分类意识,成为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宣传者、督导者,带动学生家庭把垃圾分好类。各村督导员要充分运用各村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对村域范围划分网格,平均2―3人一组分包一个网格,开展“垃圾分类进家门”活动,提高垃圾分类的质量。镇团委要发动广大团员青年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镇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王银苗和镇长张伟担任,成员由胡刚、徐钱、钱益军、沈国桥、杨雅芬、俞兴潮、潘新新、林东良、张辉、姚志华、王秋英和相关村的联村干部、主职干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胡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谋划、统筹、协调、督查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健全组织、制定措施、细化方案,形成上下联动推动的工作机制。

  (二)落实政策保障。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工程(包括分类垃圾桶采购项目、清运车辆采购项目)所需资金按照区财政和镇财政7:3的比例承担;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日常运行管理费用及设施缺失,维修费用由各村承担,镇按照“以奖代补”方式进行保障

  (考核办法另行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投放设备采购自行负责,按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收费和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机制。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改变原有的垃圾投放习惯;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画和橱窗宣传等方式,努力营造浓厚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氛围;各村要充分运用建立的垃圾分类队伍,并通过发动农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和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工作。

  (四)强化考核激励。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乡镇年度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定期开展督查和暗访检查,把“以奖代补”资金与考核结果相挂钩,年终考核分数根据上级部门对各村检查打分情况、镇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对各村检查打分情况、各村监督队伍打分情况、第三方暗访情况按照3:4:2:1的比例进行汇总,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各项责任层层落到实处。

篇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方案

  1.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农村地区的垃圾产生逐渐增加,垃圾分类也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农村地区垃圾分类教育的开展,不仅是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的需要,更是保障全民共享绿色生活、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措施。本方案旨在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工作,为农村环保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教育目标

  -增强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

  -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3.教育内容及方式

  (1)宣传教育

  通过制作宣传材料、举办环保知识讲座、挂横幅、展示板等形式,向广大农民普及环保知识和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法规,并通过县级媒体以及乡镇广播电视、村级宣传栏等渠道对相关社会公众进行宣传。

  (2)课堂教育

  为了深入人心,我们还将积极开展农村学堂的垃圾分类课堂。通过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及教案,并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对农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演练,同时在村委会、农民合作社、农贸市场等场所设立宣传展板,让农民能够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学到垃圾分类知识。

  (3)示范教育

  通过组织有经验的农户、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建设垃圾分类示范点,进行垃圾分类实践,不断提升示范点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让更多的农民能够通过观摩学习,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激发其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4)清洁公益

  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垃圾分类清理活动,清理公共区域的垃圾,帮助不会分类的村民分类垃圾,号召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

  4.监测机制

  建立农村垃圾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对各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确保全体居民全面参与垃圾分类。

  5.结语

  垃圾分类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大事,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参与,才能够实现农村垃圾分类的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促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农村的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篇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水平,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治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根据《X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全省农村垃圾综合治理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设施,推进城乡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的有效衔接,完善激励和约束政策,强化宣传教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全面覆盖的原则,有计划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工作,201X年全面启动实施,各乡镇选择重点村进行试点,到201X年6月前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综合利

  用工作全覆盖,初步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置运行体系。

  (三)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环卫设施建设,选择经济适用且有效的垃圾处理模式,分类不已过细过多,不宜照搬城市标准,应按照方便群众、宜于清运、便于操作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围绕改善和提高城乡人居环境、降低生活垃圾污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展开,努力构建“城乡统筹、结合实际、技术合理、环保达标”的生活垃圾治理机制。

  以点带面,分步推进。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各乡镇选择环境秀美、环卫设施配套齐全、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的村开展试点,总结工作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提倡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就地处置,实现可循环利用。以源头减量为重点,对可回收垃圾、渣土垃圾等从源头进行消纳,减少进入收运、处理处置系统的垃圾量,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对进入系统内的已分类垃圾,坚持“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的原则,建立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分类系统。

  鼓励为主、强制为辅。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应以鼓励为主,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并逐步养成主动分类

  的生活习惯。对乡镇范围内责任主体明确的公共机构和企业,应强制进行垃圾分类。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范围及强制对象

  根据《X县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确定实施范围为除城市社区外的所有行政村。对于实施范围内产生生活垃圾的主体应实施强制分类:

  1、公共机构:乡镇的党政机关、站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派驻机构,村委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车站、村民文体场所的管理单位等。

  2、辖区的个体经营业主或企业:宾馆、饭店、商场(店)、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加工、建材制造、煤焦企业。

  (二)明确垃圾分类标准

  1、基本分类

  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渣土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具备实施条件或可堆肥垃圾确实较多的地区可继续分出可堆肥垃圾。

  2、各类垃圾品种

  可回收垃圾:废纸(废纸箱、废报纸、废杂志、信封、打印纸、广告单等),废塑料(食品瓶罐、饮料瓶、塑料碗盆等)、废金属(易拉罐、废铁、废钢、废铜、废铝等),废包装物(包装袋、编织袋、胶带、泡沫塑料等)。

篇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巩固治理工作成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出口问题,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改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巩固治理工作成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

  出口问题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要围绕改善和提高城乡人居环境、降低生活垃圾污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展开,努力构建

  城乡统筹、结合实际、技术合理、环保达标

  的生活垃圾治理机制。

  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设施的设计和

  规划,要与我乡各村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密集度、生活垃圾成分、性质和日产量等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按照方便群众、宜于清运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要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鼓励和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生态治理,鼓励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

  二、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垃圾分类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治理机制建立,初步形成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及分类治理的管理和运行体系,先期以村为试点,在5月1日前完成试点工作,随后在全乡范围内展开,5月底全面完成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

  户、组、分类、村、组、收集、分类处置,乡、村、转运、县集中治理

  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的工作目标。

  三、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式和设施布局

  一治理方式

  我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原则是分类治理和集中清运相结合,片区治理与就近简易治理相结合。

  1分类治理

  ①户分类

  每户农户配置分类垃圾桶两个,分别标注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垃圾装桶时进行初分。

  ②分类收集。由群众自行将初分后的垃圾投放至垃圾生态治理池中或定时沿线收集的垃圾车。

  ③村组分类处置。垃圾生态治理池中三类垃圾可降解垃

  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由垃圾分类员分类处置

  可降解垃圾在堆肥治理后在村组确定的生态治理区就地填埋可回收垃圾交由再生资源公司收购或废品收购站回收不可回收垃圾转运至乡垃圾转运站。④转运。我乡将垃圾中转站中的不可回收垃圾集

  中转运至县垃圾治理厂。⑤集中治理。县垃圾治理厂对不可回收垃圾进行集中科学治理。

  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街道医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必须遵守环保标准要求,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尽量减少有害有毒废弃物和带传染性废弃物的数重,有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生活垃圾按一般生活垃圾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2就近简易治理。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的行政村设置垃圾分

  类池,垃圾收集分类后就近进行

  无害化

  治理和填埋。在河流和邻近水源地附近不得搞集中填埋,防止污染水源如铜岭村、桅杆村、断桥村。

  二设施布局

  1建立村垃圾分类治理池、收集转运站,配备垃圾清运员、垃圾分类员和垃圾清运车。在各村人口密集处,根据实际设置垃圾分类治理池和分类收集转运房。每村至少设置1个垃圾收集转运站,人口密度较大或行政区域较大的村,可结合实际设置多个垃圾收集转运房。原则上按照不低于每50户配备1个垃圾分类治理池,不低于每500人配备分类治理员1名,不低于每1000人配备垃圾清运员1名。在平杨公路沿线建立3个垃圾分类收集池,在桅杆村活动室周围建立垃圾中转站1座,各分类分类垃圾池的垃圾运到中转站后由我乡垃圾清运车运至县垃圾治理厂治理。保洁员、分类员、清运员要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相互联动,各村要结合实际,大力推行保洁员、分类员和清运员

  三位一体

  的工作模式,实行身兼数职,兼职兼薪实行

  一岗多责

  保洁员、分类员和清运员既要负责自身的环卫保洁工作,同

  时要承担环境监督、分类治理知识宣传和乡村道路安全监管的职责,实现

  人员减量化、职责多样化

  的目标。

  2户分类垃圾桶。按每户2个分类垃圾桶的标准配置。

  3运输工具配备。结合实际,在交通方便,地域较小、人口相对较少的村原则上配置机动三轮垃圾收集车,巡回收集、清运在交通便捷、地域较广、人口相对较多的村,原则上配置小型垃圾收集车,巡回收集、清运每个垃圾中转站配置大型垃圾清运收集车,鼓励采取对外承包、租赁、社会融资等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式解决。

  4可回收垃圾回收网点布局。全乡设置1座农村生活可回收垃圾固定回收站结合实际,在村布设固定或流动回收站,流动回收站1周建立起分类员

  回收站

  回收中心的回收治理至少进行流动回收1次模式。

  四、资金筹集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所需资金巨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按照

  政府主导、多元投入

  的原则,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出资,加快农村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建设在运行经费筹集上,要按照

  受益群众筹一点、垃圾回收换一点、乡财政补贴一点、县财政补助一点

  的四个一点

  的方式进行筹集。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原则,农户按照每人每月1元五保户、低保户可免收的标准缴纳保洁费乡机关、街道商户、乡级单位的保洁费用标准由乡参照相关收费标准确定并收取财政投入按照

  科学测算、以奖代补、包干使用

  的原则,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所需人、财、物进行科学测算后,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初乡人民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包干使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所有费用、车辆、人员队伍由各村统一确定、调配、安排、使用。

  保洁员、分类员的聘用,要尽量向五保户、低保户和贫困局倾斜在垃圾清运车辆对外承包或租赁时,要将垃圾清运员一并纳入统筹考虑解决。

  五、工作职责

  按照

  属地管辖

  原则,乡人民政府全面负责辖区内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机制的建设、运行工作各村、社区负责垃圾保洁员、清运员、分类员的聘用、管理和考核工作乡政府的指导下做好垃圾分类治理设施的选点、建设工作。

  垃圾分类员、清运员

  垃圾分类员负责对分类治理池的生活垃圾每天进行分类治理垃圾清运员负责每天定时沿清运线收集农户初分垃圾至垃圾生态治理池和至少每2天对垃圾生态池分类后的垃圾进行转运。

  垃圾分类员和清运员共同负责将可降解池中堆肥垃圾清运至村组确定的生态治理区填埋治理。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机制的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面源污染,落实

  三个延伸

  和推动城乡环境持续改善的根本性举措,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治本之策,是今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中心工作。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要将此项工作列入本单位当前的重要中心工作之一,及早谋划,认真研究,扎实推进。村、社区要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把环境治理编写进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里,可通过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等

  形式,发动村居民自觉参与生活垃圾治理,引导村居民在参与中增强保护环境卫生意识,不断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综合效果,确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推动我乡治理工作再上台阶。

  二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

  科学合理,节约高效

  的原则,对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机制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和布局,严禁出现闲置、浪费在建设时,要与前期建设的各种垃圾房、池结合考虑、统筹安排,进行升级、改造,节约建设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作用。

  三履职尽责,协作配合。垃圾分类治理机制建立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要切实按照工作安排,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严禁不作为要加强沟通衔接,积极对接,强化配合,主动服务,整合工作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快速、全力推进工作开展,确保在既定的时间节点内全面、圆满完成下达的工作任务。

  四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乡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宣传资料和手册,加大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宣传、引导切实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普及垃圾分类治理的相关知识,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各村通过院坝会、户主会,深入宣讲相关知识,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拥护、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中,营造良好氛围。

  五强化督查,严肃考核。乡人民政府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对工作迟缓、进展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在年终考核时扣除相应分值

  对因机制建设工作不力给全乡治理工作带

  来被动和负面影响的,将实行一票否决,并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

  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巩固治理工作成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出口问题,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改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巩固治理工作成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

  出口

  问题,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要围绕改善和提高城乡人居环境、降低生活垃圾污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展开,努力构建

  城乡统筹、结合实际、技术合理、环保达标

  的生活垃圾治理机制。

  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设施的设计和规划,要与我乡各村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密集度、生活垃圾成分、性质和日产量等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按照方便群众、宜于清运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三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要坚持减量

  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鼓励和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生态治理,鼓励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

  二、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垃圾分类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治理机制建立,初步形成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及分类治理的管理和运行体系,先期以村为试点,在5月1日前完成试点工作,随后在全乡范围内展开,5月底全面完成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

  户组分类、村组收集、分类处置,乡村转运、县集中治理

  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的工作目标。

  三、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式和设施布局

  一治理方式

  我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原则是分类治理和集中清运相结合,片区治理与就近简易治理相结合。

  1分类治理

  ①户分类

  每户农户配置分类垃圾桶两个,分别标注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垃圾装桶时进行初分。

  ②分类收集。由群众自行将初分后的垃圾投放至垃圾生态治理池中或定时沿线收集的垃圾车。

  ③村组分类处置。垃圾生态治理池中三类垃圾可降解垃

  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由垃圾分类员分类处置

  可降解垃圾在堆肥治理后在村组确定的生态治理区就地填埋可回收垃圾交由再生资源公司收购或废品收购站回收

  不可回收

  垃圾转运至乡垃圾转运站。④转运。我乡将垃圾中转站中的不可回收垃圾集中转运至县垃圾治理厂。⑤集中治理。县垃圾治理厂对不可回收垃圾进行集中科学治理。

  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街道医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必须遵守环保标准要求,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尽量减少有害有毒废弃物和带传染性废弃物的数重,有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生活垃圾按一般生活垃圾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2就近简易治理。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的行政村设置垃圾分

  类池,垃圾收集分类后就近进行

  无害化

  治理和填埋。在河流和邻近水源地附近不得搞集中填埋,防止污染水源如铜岭村、桅杆村、断桥村。

  二设施布局

  1建立村垃圾分类治理池、收集转运站,配备垃圾清运员、垃圾分类员和垃圾清运车。在各村人口密集处,根据实际设置垃圾分类治理池和分类收集转运房。每村至少设置1个垃圾收集转运站,人口密度较大或行政区域较大的村,可结合实际设置多个垃圾收集转运房。原则上按照不低于每50户配备1个垃圾分类治理池,不低于每

  500人配备分类治理员1名,不低于每1000人配备垃圾清运员1名。

  在平杨公路沿线建立3个垃圾分类收集池,在桅杆村活动室周围建立垃圾中转站1座,各分类分类垃圾池的垃圾运到中转站后由我乡垃圾清运车运至县垃圾治理厂治理。保洁员、分类员、清运员要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相互联动,各村要结合实际,大力推行保洁员、分类员和清运员

  三位一体

  的工作模式,实行身兼数职,兼职兼薪实

  行

  一岗多责

  保洁员、分类员和清运员既要负责自身的环卫保洁工作,同时要承担环境监督、分类治理知识宣传和乡村道路安全监管的职责,实现

  人员减量化、职责多样化

  的目标。

  2户分类垃圾桶。按每户2个分类垃圾桶的标准配置。

  3运输工具配备。结合实际,在交通方便,地域较小、人口相对较少的村原则上配置机动三轮垃圾收集车,巡回收集、清运在交通便捷、地域较广、人口相对较多的村,原则上配置小型垃圾收集车,巡回收集、清运每个垃圾中转站配置大型垃圾清运收集车,鼓励采取对外承包、租赁、社会融资等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式解决。

  4可回收垃圾回收网点布局。全乡设置1座农村生活可回收垃

  圾固定回收站结合实际,在村布设固定或流动回收站,流动回收站1周至少进行流动回收1次建立起分类员

  回收站

  回收中心的回收治理模式。

  四、资金筹集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所需资金巨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按照

  政府主导、多元投入

  的原则,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出资,加快农村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建设,在运行经费筹集上,要按照

  受益群众筹一点、垃圾回收换一点、乡财政补贴一点、县财政补助一点

  的四个一点

  的方式进行筹集。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原则,农户按照每人每月1元,五保户、低保户可免收的标准缴纳保洁费乡机关、街道商户、乡级单位的保洁费用标准由乡参照相关收费标准确定并收取,财政投入按照,科学测算、以奖代补、包干使用

  的原则,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所需人、财、物进行科学测算后,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初乡人民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包干使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所有费用、车辆、人员队伍由各村统一确定、调配、安排、使用。

  保洁员、分类员的聘用,要尽量向五保户、低保户和贫困局倾斜,在垃圾清运车辆对外承包或租赁时,要将垃圾清运员一并纳入统筹考虑解决。

  五、工作职责

  按照

  属地管辖

  原则,乡人民政府全面负责辖区内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机制的建设、运行工作各村、社区负责垃圾保洁员、清运员、分类员的聘用、管理和考核工作乡政府的指导下做好垃圾分类治理设施的选点、建设工作。

  垃圾分类员、清运员

  垃圾分类员负责对分类治理池的生活垃圾每天进行分类治理垃圾清运员负责每天定时沿清运线收集农户初分垃圾至垃圾生态治理池和至少每2天对垃圾生态池分类后的垃圾进行转运。

  垃圾分类员和清运员共同负责将可降解池中堆肥垃圾清运至村组确定的生态治理区填埋治理。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机制的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面源污染,落实

  三个延伸

  和推动城乡环境持续改善的根本性举措,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治本之策,是今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中心工作。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要将此项工作列入本单位当前的重要中心工作之一,及早谋划,认真研究,扎实推进。村、社区要充分发挥村居

  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把环

  境治理编写进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里,可通过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等形式,发动村居民自觉参与生活垃圾治理,引导村居民在参与中增强保护环境卫生意识,不断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综合效果,确保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推动我乡治理工作再上台阶。

  二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

  科学合理,节约高效

  的原则,对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机制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和布局,严禁出现闲置、浪费在建设时,要与前期建设的各种垃圾房、池结合考虑、统筹安排,进行升级、改造,节约建设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作用。

  三履职尽责,协作配合。垃圾分类治理机制建立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村、社区,乡级各单位要切实按照工作安排,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严禁不作为要加强沟通衔接,积极对接,强化配合,主动服务,整合工作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快速、全力推进工作开展,确保在既定的时间节点内全面、圆满完成下达的工作任务。

  四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乡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宣传资料和手册,加大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宣传、引导切实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普及垃圾分类治理的相关知识,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各村通过院坝会、户主会,深入宣讲相关知识,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拥护、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中,营造良好氛围。

  五强化督查,严肃考核。乡人民政府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

  督查、考核对工作迟缓、进展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在年

  终考核时扣除相应分值对因机制建设工作不力给全乡治理工作带来被动和负面影响的,将实行一票否决,并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

篇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公文范文\公文处理\工作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现按照上级要求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健全管理网络、完善规章制度、明晰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监督考核,全民推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着力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体系,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依靠群众。镇政府切实承担起农村垃圾治理的职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主动性,听民意察民需,从群众角度出发,共同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好家园。

  (二)齐抓共管,统筹推进。形成分工明确、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各项工作,保障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

  (三)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结合乡村规划,编制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建设规划,配合市环卫部门有效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体系有效实施。

  三、主要内容

  (一)垃圾的分类。农村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和其他垃圾两大类。生活垃圾包括可回收垃圾(不易腐烂的)和不可回收垃圾(易腐烂的);其他垃圾包括庭院道路沙土、冬季煤灰、建筑垃圾、医疗垃圾以及农业垃圾等。

  1、可回收垃圾(不易腐烂的):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制品类、金属制品类、玻璃制品类、泡沫制品类、破旧服装类、塑料袋、包装袋、废旧电子产品、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等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弃物。

  2、不可回收垃圾(易腐烂的):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剩菜剩饭、蔬菜瓜果垃圾、畜禽产品内脏、腐肉、零食碎末、蛋壳等易腐烂的垃圾。

  3、沙土、冬季煤灰和建筑垃圾:指道路、家庭、庭院日常清扫的沙土,冬季取暖产生的煤灰,建筑废料等。此类垃圾禁止混入生活垃圾内,需单独处理。

  4、农业垃圾:主要指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畜禽养殖中产生的垃圾,如秸秆、尾菜、畜禽养殖粪便等,严禁混入生活垃圾内,需单独进行处理或利用。

  (二)垃圾分类收集方式。

  1、农户按能否腐烂为标准对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投放到指定区域。保洁员在农户分类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收集,运送到到垃圾转运站或按照规章制度处理。

  2、沙土、冬季煤灰和建筑垃圾实行综合利用。各村设立煤灰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点或处理场所收集垃圾,对垃圾进行再利用或集中处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附件2),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考核内容,制订实施计划、工作措施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建立相关负责同志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机制。

  (二)保障资金投入。结合各村实施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支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鼓励社会帮扶、捐资捐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探索建立镇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形成农户适度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经费分担机制,引导农户积极参与。

  (三)动员群众参与。大力开展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的要求、卫生文明习惯、村民参与义务等,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开展入户指导。建立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责任区制度,划分责任区,每名党员联系若干农户,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分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发挥农村妇女的家庭骨干作用,带动全家参与垃圾分类。

  (四)强化考核督导。制定垃圾分类工作考评评比细则,建立现场督查考评、日常督导抽查等考核制度。实现镇、村分级负责、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篇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5篇

  第一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废弃物管理指南

  为深入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运行和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原则。围绕改善和提高我镇城乡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削减生活垃圾污染、保护环境,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城乡统筹、技术合理、能力充足、环保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原则。各村(社区)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由镇治理办结合人口聚集程度、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垃圾成分和性质,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污染防治措施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和垃圾资源再利用。

  二、分类标准

  农村生活垃圾分四类进行处理:

  一是厨余垃圾、泥土尘灰、植物枝叶等可堆肥垃圾,如: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骨、餐巾纸、面巾纸、尘土灰、植物枝叶采用

  生物堆肥的方式集中处理;

  二是金属、塑料、玻璃、废纸等可回收垃圾,如废铁、废铜、废有色金属、饮料瓶、碎玻璃、废报纸、纸箱、废纸、废旧家电等可进入废品回收环节,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三是建筑垃圾,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砖头、渣土、弃土、弃料、淤泥等废弃物,送至指定地方填埋处理;

  四是废旧织物等不可回收、不能堆肥的垃圾,如废旧衣物、尼龙织物、皮革、废电池、农药瓶、塑

  料袋等进入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

  三、处理方式

  (一)交通便利通水泥路、油路的村(社区),生活垃圾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1、户定点;;户粗分;;户初次处理。村民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粗分类,将堆肥垃圾进行生物堆肥或生态循环处理,将建筑垃圾进行就近填埋处理,将可回收垃圾收集变卖,将不可回收垃圾送至垃圾收集池集中处理。2、组细分;;组收集。组上保洁员将定点垃圾收集池的垃圾转运至垃圾生态处理池进行细分类,生态化处理,再次减量,可回收垃圾变卖收入作为保洁员额外报酬收入,并负责组上的日常保洁工作。3、村收集;;运镇上。各行政村保洁员将组上垃圾生态处理池无法生态处理的垃圾收集转运至镇上的垃圾中转站。

  4、镇转运。镇对垃圾中转站内生活垃圾转运至垃圾填埋场按无害化标准,规范集中填埋处理5、县处理。县上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监管,确保垃圾按无害化标准,规范化填埋处理。

  (二)交通不便、位置偏远的村组的生活垃圾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处理、镇监管、县检查;;的方式进行处理。1、户定点;;户粗;;户初次处理。村民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粗分类,将堆肥垃圾进行生物堆肥或生态循环处理,将建筑垃圾进行就近填埋处理,将可回收垃圾收集变卖,将不可回收垃圾送至垃圾收集池集中处理。2、组细分;;组收集。组上保洁员将定点垃圾收集池的垃圾转运至垃圾生态处理池进行细分类,生态化处理,再次减量,可回收垃圾变卖收入作为保洁员额外报酬收入。3、村处理。以村组为单位,因地制宜,在不污染饮用水源、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地方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坑,对村保洁人员收集转运的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4、镇监管。镇负责监管自行处理的村庄是否结合堆肥、生态循环处理等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处理,同时加强对村上垃圾填埋工作的指导,确保生活垃圾按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进行填埋处理。

  5、县检查。县环保局、县城管办不定期对自行处理的村庄开展检查,确保生活垃圾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填埋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根据;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便于转运;的原则,建设分类、收集、处理的垃圾设施。1、垃圾收集池建设。5-10户农户集中居住区域修建垃圾收集池,原则上每个集中居住区域或院落建设1个垃圾收集池,要求方便群众、坚固耐用。2、垃圾生态处理池建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修建封闭的垃圾生态处理池,原则上1个村民小组建设1个垃圾生态处理池,要求布局合理,转运方便,垃圾能分类堆放,同时防止因堆肥产生的气味影响周边居民。3、垃圾中转站建设。将生活垃圾转运至县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的乡镇要建设

  1个垃圾中转站,要求布局合理、方便转运,同时考虑卫生防护距离和污水排放的问题。4、已建垃圾池(库)。镇负责对已修建的垃圾池(库)进行改造,以达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功能;对公路沿线已修建有破损的垃圾池(库)进行维修加固处理;对主要交通干线的垃圾池(库)进行贴砖美化。

  (二)健全环卫队伍

  根据垃圾收集、分类、处理方式,作业时间等因素,配置相应人员和运载工具,有序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态处置工作,1、组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队伍。镇治理办主要负责全镇环境卫生检查,监督相关人员落实保洁工作。2、配齐村组保洁人员。充分遵循村民自治原则,由村民小组聘请保洁员,支付劳动报酬(可优先考虑村干部、社长和农村低保人员,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月)。原则上1个组设置

  1名保洁人员,将垃圾收集池垃圾转运到组上垃圾生态处理池分类处理,每月清运

  5次以上。同时负责村、组道路沿线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原则上

  1个村设

  2名保洁员,村保洁员负责将组上垃圾生态处理池的不可回收垃圾转运到镇的垃圾中转站。镇对村、组保洁人员实行月督查、月考核制度。

  (三)经费保障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卫人员经费实行;乡镇投入一点,县财政补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方式多方筹

  措。鼓励村民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按常住人口每人每月1元钱筹集(五保户、低保户免收),充分调动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保护环境的意识,筹集资金由村上统一管理,镇监管,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明细。

  充分发挥优势,创新宣传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宣传平台,开展新公民文明素质培训,宣传教育群众学习文化礼仪知识,改变生活陋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强化公民的环境意识培训,改变垃圾乱倒乱扔乱堆、杂物乱放的不良习惯,提高自觉参与改善自身环境卫生意识。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社区)和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行动的各项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

  (二)强化宣传,广泛发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能彻底改变我镇垃圾乱倒、乱扔、乱堆的现象,同时也能减少因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要想发挥好生活垃圾处理的作用,首先就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营造出强大的舆论声势,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不断提高文明卫生素质,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我参与、我支持、我受益。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是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镇纪委牵头,镇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要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

  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时整改并跟踪整改结果。同时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行动中组织有力、措施得当、成效显著的村(社区)、部门予以表彰,对行动迟缓,效率低下,整改不力的村(社区)、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实施严格问责。

  第二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

  为配合我区美好乡村建设,提高我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文

  明水平,现就我区农村环卫工作市场化运营提出如下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原则。围绕改善和提高我区城乡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削减生活垃圾污染、保护环境,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工作,努力构建城乡统筹、技术合理、能力充足、环保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原则。各村(社区)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由根据人口聚集程度、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垃圾成分和性质,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污染防治措施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和垃圾资源再利用。

  二、预定处理方案

  (一)、分类标准

  农村生活垃圾分四类进行处理:

  一是厨余垃圾、泥土尘灰、植物枝叶等可堆肥垃圾,如: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骨、餐巾纸、面巾纸、尘土灰、植物枝叶采用生物堆肥的方式集中处理;

  二是金属、塑料、玻璃、废纸等可回收垃圾,如废铁、废铜、废

  入废品回收环节,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三是建筑垃圾,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土、废砖、废石、废陶瓷、水泥块、煤渣和泥沙等,送至指定地方粉碎处理;

  四是废旧织物等不可回收、不能堆肥的垃圾,如废旧衣物、尼龙织物、皮革、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废农药瓶、废油漆、废日光灯管、废旧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等进入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

  (二)、处理方式

  每10户农户为一组,放置4个垃圾分类处理箱,农户每天产生的垃圾必须进行初步分类后放入相应的垃圾箱中。

  每个村设2-3名保洁员,配一台垃圾中转搬运车,建一处垃圾中

  转站。保洁员负责将农户每日产生的厨余垃圾、建筑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用垃圾中转搬运车运到垃圾中转站分类存放。同时负责村民聚居区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

  每个乡镇建一处垃圾处理中心,一个垃圾生态处理池。处理中心另设废品收购点用于金属、塑料、玻璃、废纸等第二类可回收垃圾的收储利用。处理中心配备垃圾转运车5台,混凝土粉碎机一台,厨余垃圾粉碎机一台。

  从村垃圾中转站转运的厨余垃圾经粉碎后在垃圾生态处理池集中堆放,沤制有机肥料,提供给农户无偿使用。

  利用,混凝土碎块则可以作为压制空心砖、路面砖、混凝土砌块的原材料。

  废旧电器等无法生态处理、无害化处理的垃圾,镇垃圾处理中心统一收集后,运往上级政府指定的垃圾填埋场填埋。

  三、运营方式

  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对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质量,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意义重大,也是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但农村垃圾处理点多、量大、面广,实行起来非常不易,运营管理更是困难,宜采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市场化方式实施。

  具体来说,就是由第三方公司出资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环卫设备采购,人力资源招聘、培训、管理和使用,环卫方案实施。政府部门根据服务合同提供项目运行资金,并对项目运行结果进行检查、评估和监督。

  我公司经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决定将环保工程及装备作为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企业转型为国内知名的环保、环卫设备制造商,环境治理工程承包商。为此,我公司已投资近百万元实施农村道路清扫、垃圾转运、污水处理设备的研究开发。如区政府考虑将颍东农村垃圾处理项目交我公司建设运营,则我公司近百万元的样机设备在拆解研究后可立即排上用场,不至于闲置造成浪费;另外我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也有了现场试验的场所,可谓一举多得。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请区领导考虑!

  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18日

  第三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废弃物管理指南

  为深入推进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运行和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原则。围绕改善和提高我镇城乡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削减生活垃圾污染、保护环境,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城乡统筹、技术合理、能力充足、环保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原则。各村(社区)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由镇治理办结合人口聚集程度、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垃圾成分和性质,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污染防治措施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和垃圾资源再利用。

  二、分类标准

  农村生活垃圾分四类进行处理:一是厨余垃圾、泥土尘灰、植物枝叶等可堆肥垃圾,如: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骨、餐巾纸、面巾纸、尘土灰、植物枝叶采用生物堆肥的方式集中处理;二是金属、塑料、玻璃、废纸等可回收垃圾,如废铁、废铜、废有色金属、饮料瓶、碎玻璃、废报纸、纸箱、废纸、废旧家电等可进入废品回收环节,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三是建筑垃圾,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砖头、渣土、弃土、弃料、淤泥等废弃物,送至指定地方填埋处理;四是废旧织物等不可回收、不能堆肥的垃圾,如废旧衣物、尼龙织物、皮革、废电池、农药瓶、塑料袋等进入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

  三、处理方式

  (一)交通便利通水泥路、油路的村(社区),生活垃圾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1、户定点;户粗分;户初次处理。村民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粗分类,将堆肥垃圾进行生物堆肥或生态循环处理,将建筑垃圾进行就近填埋处理,将可回收垃圾收集变卖,将不可回收垃圾送至垃圾收集池集中处理。

  2、组细分;组收集。组上保洁员将定点垃圾收集池的垃圾转运至垃圾生态处理池进行细分类,生态化处理,再次减量,可回收垃圾变卖收入作为保洁员额外报酬收入,并负责组上的日常保洁工作。

  3、村收集;运镇上。各行政村保洁员将组上垃圾生态处理池无法生态处理的垃圾收集转运至镇上的垃圾中转站。

  4、镇转运。镇对垃圾中转站内生活垃圾转运至垃圾填埋场按无害化标准,规范集中填埋处理

  5、县处理。县上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监管,确保垃圾按无害化标准,规范化填埋处理。

  (二)交通不便、位置偏远的村组的生活垃圾采用;户

  定点、组分类、村处理、镇监管、县检查;的方式进行处理。

  1、户定点;户粗;户初次处理。村民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粗分类,将堆肥垃圾进行生物堆肥或生态循环处理,将建筑垃圾进行就近填埋处理,将可回收垃圾收集变卖,将不可回收垃圾送至垃圾收集池集中处理。

  2、组细分;组收集。组上保洁员将定点垃圾收集池的垃圾转运至垃圾生态处理池进行细分类,生态化处理,再次减量,可回收垃圾变卖收入作为保洁员额外报酬收入。

  3、村处理。以村组为单位,因地制宜,在不污染饮用水源、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地方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坑,对村保洁人员收集转运的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

  4、镇监管。镇负责监管自行处理的村庄是否结合堆肥、生态循环处理等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处理,同时加强对村上垃圾填埋工作的指导,确保生活垃圾按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进行填埋处理。

  5、县检查。县环保局、县城管办不定期对自行处理的村庄开展检查,确保生活垃圾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填埋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根据;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便于转运;的原则,建设分类、收集、处理的垃圾设施。

  1、垃圾收集池建设。5-10户农户集中居住区域修建垃圾收集池,原则上每个集中居住区域或院落建设1个垃圾收集池,要求方便群众、坚固耐用。

  2、垃圾生态处理池建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修建封闭的垃圾生态处理池,原则上1个村民小组建设1个垃圾生态处理池,要求布局合理,转运方便,垃圾能分类堆放,同时防止因堆肥产生的气味影响周边居民。

  3、垃圾中转站建设。将生活垃圾转运至县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的乡镇要建设1个垃圾中转站,要求布局合理、方便转运,同时考虑卫生防护距离和污水排放的问题。

  4、已建垃圾池(库)。镇负责对已修建的垃圾池(库)进行改造,以达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功能;对公路沿线已修建有破损的垃圾池(库)进行维修加固处理;对主要交通干线的垃圾池(库)进行贴砖美化。

  (二)健全环卫队伍

  根据垃圾收集、分类、处理方式,作业时间等因素,配置相应人员和运载工具,有序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态处置工作,1、组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队伍。镇治理办主要负责全镇环境卫生检查,监督相关人员落实保洁工作。

  2、配齐村组保洁人员。充分遵循村民自治原则,由村民小组聘请保洁员,支付劳动报酬(可优先考虑村干部、社长和农村低保人员,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月)。原则上1个组设置1名保洁人员,将垃圾收集池垃圾转运到组上垃圾生态处理池分类处理,每月清运5次以上。同时负责村、组道路沿线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原则上1个村设2名保洁员,村保洁员负责将组上垃圾生态处理池的不可回收垃圾转运到镇的垃圾中转站。镇对村、组保洁人员实行月督查、月考核制度。

  (三)经费保障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卫人员经费实行;乡镇投入一点,县财政补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方式多方筹措。鼓励村民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按常住人口每人每月1元钱筹集(五保户、低保户免收),充分调动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保护环境的意识,筹集资金由村上统一管理,镇监管,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明细。充分发挥优势,创新宣传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宣传平台,开展新公民文明素质培训,宣传教育群众学习文化礼仪知识,改变生活陋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强化公民的环境意识培训,改变垃圾乱倒乱扔乱堆、杂物乱放的不良习惯,提高自觉参与改善自身环境卫生意识。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社区)和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行动的各项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

  (二)强化宣传,广泛发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能彻底改变我镇垃圾乱倒、乱扔、乱堆的现象,同时也能减少因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要想发挥好生活垃圾处理的作用,首先就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营造出强大的舆论声势,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不断提高文明卫生素质,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我参与、我支持、我受益。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是镇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镇纪委牵头,镇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要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时整改并跟踪整改结果。同时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行动中组织有力、措施得当、成效显著的村(社区)、部门予以表彰,对行动迟缓,效率低下,整改不力的村(社区)、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实施严格问责。

  第四篇:XXX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

  博野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

  为深入推进我县帮扶村垃圾处理工作,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运行和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原则。围绕改善和提高我县城乡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削减生活垃圾污染、保护环境,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工作,努力构建城乡统筹、技术合理、能力充足、环保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原则。帮扶村垃圾处理处置设施根据人口聚集程度、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垃圾成分和性质,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污染防治措施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和垃圾资源再利用。

  二、分类标准

  农村生活垃圾分四类进行处理:一是厨余垃圾、泥土尘灰、植物枝叶等可堆肥垃圾,如: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骨、餐巾纸、面巾纸、尘土灰、植物枝叶采用

  生物堆肥的方式集中处理;二是金属、塑料、玻璃、废纸等可回收垃圾,如:废铁、废铜、废有色金属、饮料瓶、碎玻璃、废报纸、纸箱、废纸、废旧家电等可进入废品回收环节,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

  用;三是建筑垃圾,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砖头、渣土、弃土、弃料、淤泥等废弃物,送至指定地方填埋处理;四是废旧织物等不可回收、不能堆肥的垃圾,如:废旧衣物、尼龙织物、皮革、废电池、农药瓶、塑料袋等进入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

  三、处理方式

  采用户定点、片分类、村处理、镇监管、县检查的方式进行处理。

  1、户定点户粗分户初次处理。村民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对生活垃圾进行粗分类,将堆肥垃圾进行生物堆肥或生态循环处理,院落内有猪圈的户可以直接入圈,没有的将有机垃圾统一收集,清运到垃圾收集池。将建筑垃圾采取集中堆放,然后到指定地点填埋。可全部用于本村庄和农户的填沟平地、修道铺路等。

  2、片细分片收集。片上保洁员将定点垃圾收集池的垃圾转运至垃圾生态处理池进行细分类,生态化处理,再次减量,可回收垃圾变卖收入可作为保洁员额外报酬收入。将不可回收垃圾送至垃圾收集池集中处理。

  3、村处理。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在不污染饮用水

  源、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地方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坑,对村保洁人员收集转运的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

  4、镇监管。镇负责监管自行处理的村庄是否结合堆肥、生态循环处理等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处理,同时加强对村上垃圾填埋工作的指导,确保生活垃圾按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进行填埋处理。

  5、县检查。县住建局不定期对自行处理的村庄开展检查,确保生活垃圾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填埋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根据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便于转运的原则,建设分类、收集、处理的垃圾设施。

  1、垃圾收集池建设。5-10户农户集中居住区域修建垃圾收集池,原则上每个集中居住区域或院落建设1个垃圾收集池,要求方便群众、坚固耐用。

  2、垃圾填埋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修建垃圾填埋场,原则上每村建设1个垃圾填埋场,要求转运方便,垃圾能分类堆放,同时防止因堆肥产生的气味影响周边居民。

  3、垃圾中转站建设。将生活垃圾转运至县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的乡镇要建设1个垃圾中转站,要求布局合理、方便转运,同时考虑卫生防护距离和污水排放的问题。

  (二)健全环卫队伍

  根据垃圾收集、分类、处理方式,作业时间等因素,配置相应人员和运载工具,有序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态处置工作。

  1、组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队伍。帮扶村所在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村庄垃圾处理监管工作。

  2、配齐村保洁人员。充分遵循村民自治原则,由村聘请保洁员,支付劳动报酬(可优先考虑村干部和农村低保人员,补助标准结合村情自定)。原则上80-100人设置1名保洁人员,负责垃圾清运村内道路沿线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保洁工作。镇对村保洁人员实行月督查、月考核制度。

  (三)经费保障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卫人员经费实行乡镇投入一点,县财政补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方式多方筹措。鼓励村民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五保户、低保户免收),充分调动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保护环境的意识,筹集资金由村上统一管理,镇监管,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明细。对新建符合标准的垃圾收集池、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县财政按照比例给予适当补助。

  五、工作内容

  (一)4月10日至4月30日,各乡(镇)政府、驻村工作组、帮扶村村委会组织,开展集中进行垃圾清理工作。

  对本辖区内建设垃圾中转站、配备垃圾运输车辆、建

  设生态垃圾处理池、垃圾收集池的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同时结合实际,确定新建基础设施数量,整合资源,降低成本,保证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5月1日至5月31日,完成村内积存垃圾清运和处理,为环境整治创造条件。

  制订工作方案,同时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宣传教育群众广泛参与到解决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中来,杜绝出现政府主动、群众旁观的现象。

  (三)6月1日至6月30日,进入实施阶段,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突出工作重点,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完善环卫基础设施,配齐、配足环卫人员,定岗定责。

  (四)7月1日至8月31日,建立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管理长效机制,及时收集清运和处理所产生的垃圾。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政府、驻村工作组、帮扶村村委会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行动的各项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

  (二)强化宣传,广泛发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能彻底改变我县垃圾乱倒、乱扔、乱堆的现象,同时也能减少因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

  理,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要想发挥好生活垃圾处理的作用,首先就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营造出强大的舆论声势,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不断提高文明卫生素质,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我参与、我支持、我受益。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是2012年我县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部门密切配合,要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时整改并跟踪整改结果。同时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行动中组织有力、措施得当、成效显著的村、部门予以表彰。

  第五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导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

  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农村的生活垃圾日益增多,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垃圾处理已成为目前建设新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

  一、垃圾处理的调查汇总

  1、小组走访了几个村落,具体情况汇总如下:

  垃圾分布情况:村民院内一般是清洁的,院外是零星可见,而后是村内外有垃圾堆,总的来说垃圾主要分布在村庄周围垃圾中塑料袋非常常见。

  垃圾处理方式:对于菜叶这类的垃圾,拿来喂家禽;可回收并有益的垃圾一般都会“打包”起来,卖给废品回收站;其他垃圾均扔到垃圾堆里。而在道路上,垃圾则随便扔,没人过问。村庄周围某些特定地点也成为了垃圾堆放地。

  2、小组在镇内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和分析结果如下:

  垃圾分布情况:有固定垃圾点,居民区内街道上垃圾零星可见,马路上垃圾偏多。

  垃圾处理方式:居民的生活垃圾统一扔进固定的垃圾堆,进行焚烧处理。马路上设有扔垃圾的地方,每几天会有人清理,采用填埋处理。

  二: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1、垃圾数量猛增:村内外小型垃圾堆处处可见,并无人过问。

  2、垃圾中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饭盒、饮料瓶、破化肥袋子、烂塑料薄膜、破鞋袜等丢弃物越来越普遍。

  3、垃圾综合利用率低:很多可回收或再利用的垃圾也会被随意丢弃。

  三、不良处理农村垃圾的危害

  1、农村回收垃圾处理不及时,空气受到污染,会造成蚊蝇增多,疾病广泛传播。

  2、垃圾回收处理不到位,可能导致农村水源被污染。

  3、农村垃圾任意堆放,占用一定的土地,侵蚀大量土地,对农田有一定破坏。

  四、垃圾处理困难的原因

  1、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垃圾处理简单、随意

  2、农民环保意识不强

  3、农村垃圾处理法规较少

  4、政府资金严重不足

  五、解决方法探讨

  1、提高农民素质,宣传环保意识

  2、完善立法,制定村规民约

  3、引进科学技术

  调查时间:2013年10月16日至17日

篇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工作,切实改善人居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作为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通过科学谋划、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协调联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着力解决农村地区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巩固和提升全区城乡环境整建成果,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二、实施范围

  辖区:

  (一)

  6个乡镇的镇区及所辖的***个村(社区)。

  (二)

  大科、黄泥塘街道所辖的10行政村。

  三、实施内容

  1.

  生活垃圾收集;

  2.

  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

  3.

  生活垃圾分类后不可回收垃圾的转运处理。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广泛宣传发动。开好村支两委会、党员组长会、村民代表大会,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引导老百姓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搞好垃圾分类,落实门前三包;印发入户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组织老党

  员、老干部开展教育劝导和考核评比工作。

  (二)

  完善环卫设施和收运体系。每户配置2个分类垃圾桶、4个分类处理回收篓;每5-8户建设1个沮肥池;每5-***户配备1台垃圾收集板车;根据需要配备其他环卫设施。全区聘请专业物业公司负责农村垃圾的收运,并明确专门的废品收购企业负责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三)

  开展集中整治。一是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和杂草杂物大清理集中整治行动,对路边、田边、水边、屋边的积存垃圾和杂草杂物进行彻底清除,引导农户圈养家禽家畜;二是指导农户搞好垃圾分类,建立垃圾资源回收体系;三是建立专职清扫保洁队伍和位圾收运体系,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四是统筹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推进改水改厕。

  (四)

  明确工作流程

  建立“户集、村收、区转运"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

  1、农户收集并初分:农户对每天所产生的垃圾进行收集,对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的建筑垃圾及煤灰就地填埋,剩余垃圾按能腐烂和不能腐烂两个类别进行投放,能腐烂放滙肥池,不能腐烂的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分类投放,不可回收垃圾桶的垃圾由农户定期投放到就近的垃圾板车便于集中收运处理。

  2、村收:

  (1)

  公共区域清扫保洁由村里的保洁员负责,不可回收垃圾收集到用于集中收运处理的板车,可回收垃圾收集到村垃圾分拣中心分类堆放。

  (2)

  农户的可回收垃圾各村实行积分奖励制度,收保洁员上门收集,放村垃圾分拣中心,并登记汇总,定期兑现奖励。

  (3)

  各村垃圾收集点垃圾板车垃圾装满后,由各村保洁员与物业公司联系垃圾收运事宜,并负责垃圾装车。

  3、区转运:

  (1)

  所招聘的物业公司负责将全区不可加收垃圾送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或水泥窑协同处理场。

  (2)

  区明确的废品回收企业每月定期到各村垃圾分拣中心回收可回收垃圾,对回收价值不高的可回收垃圾区财政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回收。

  (五)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环境保护村规民约、环境卫生管理及考核评比办法、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筹资筹劳办法、环卫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形成本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框架。

  五、保障措施

  (一)

  强化组织领导。农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由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区城乡综合管理局牵头指导和管理。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对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出台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二)

  坚持科学规划。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和新农村发展规划,扎实做好宣传发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立等工作等。

  (三)

  确保经费投入。

  1、区财政一次性投入环卫设施配备经费***万元,以后的运营、维护由乡镇(街道)和村负责。

  2、招聘两家专业物业公司负责全区生活垃圾的集中收运,每年所需经费***万元按6:4的比例由区、乡两级财政承担。

  3、建立常态化的保洁机制,要求每年***户安排1名保洁人员,共需1***名保洁员,保洁人员工资由各行政村自行承担。

  (四)

  开展结对帮扶。各驻村群众工作组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牵头帮扶单位,要强化责任,抽调工作队员驻村办点,全力帮助示范村破解环境突出问题,并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

  (五)

  严格考核验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纳入农村环境整治月度考评的重要内容,并开展专项考核验收,具体由区城乡综合管理局制定考核验收细则,年终考核验收结果与项目奖补资金挂钩。验收达标者,区政府对每个村以奖代投***万元。

篇八: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落实全区“城乡环境提质年”总体方案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品质之城”建设、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为科学、有序、高效推进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根据区委办〔〕33号文件精神,结合驿亭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我区“城乡环境提质年”工作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切实提升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二、工作目标,按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建制村覆盖率达100%的要求,在全镇16个行政村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在二都、孝丰两个村为上虞区垃圾分类示范村。通过积极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分拣、区处置”体系,使分类区域达到群众受益全面、设施覆盖到位、处理运行正常、减量效果明显、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三、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强化政府和各建制村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村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持分级分类、可烂减量。注重源头管控,减量可烂垃圾,倡导资源循环利用,村级垃圾分类普遍做到可烂、不可烂分类。

  3.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合理。根据镇域内垃圾产生量实际,科学规划,统筹要素,因地制宜的推进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处理设施建设。

  四、工作要求

  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根据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

  专项规划,再进一步细化调整村级收集投放、镇级末端处理。镇级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再进一步合理规划以满足末端处置要求:镇域公共环境内,做好两分法垃圾分类投放点的.规划;各村按照“村内明显、相对集中”的原则,做好四分法垃圾分类收集点的规划。

  2.全域推进,突出重点。重点对党政机关、学校、卫生院、文化、广电、村三委等单位实行强制分类,并由各自单位负责做好宣传、培训和正确投放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全域化,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做好镇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

  3.源头分类,末端减量。按农户“两分法”即可烂垃圾和不可烂垃圾进行源头分类,通过给各户配置的垃圾分类桶(每户配备1套连体式分类垃圾桶)进行分类;各村通过240L分类垃圾桶进行收集清运。镇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对可烂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做到末端减量处置。

  4.完善设施,加快建设。积极做好垃圾分类桶等设备扩大采购、分发和配备工作。镇原有垃圾中转站重新命名为“驿亭镇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对原有场地进行扩建,具备垃圾分拣站、可回收物分拣站、有害垃圾中转站、其他垃圾压缩处理中转站、可烂垃圾处理站等五大功能,并因地制宜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深化车辆治理,全面启用外观、标示一直的清运车辆。引进预夕理、发酵、成肥系统全程一体化运作的机械化处理设备,真正做到可烂垃圾减量化。所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参照区垃圾分类建设要求。

  5.规范运行,长效管理。着眼常态化管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范运行。

  (1)加强检查考核。我镇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农村环境卫生一道检查、捆绑考核,落实每月考核、每月排名、每月通报的工作机制,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各村也可按片对农户进行检查评比,并将检查评比结果在荣誉榜公布,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垃圾分类的良好开局。

  (2)建立村级长效管理制度。一是建立村民自律制度。把垃圾源头分类和定时投放及其他村民卫生行为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内容,促进村民的自律行为。二是建立村级奖惩制度。各村要组织开展村民垃圾分类质量评比活动,实行垃圾分类与奖惩挂钩,定期检查并张贴荣辱榜,年终根据检查结果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垃圾分类先进户,予以适当奖励。三是建立责任包干制度。通过发

  挥村干部、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头作用,明确党员、干部分片责任区域,并与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挂钩。

  6.开展教育,广泛宣传。镇、村两级宣传部门及人员要充分利用广播、新闻媒体、微信、村级宣传公示栏等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公益宣传,报道一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宣传垃圾分类各项政策措施及其成效,不断提高驿亭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促进文明习惯养成。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镇幼儿园、学校要大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大手拉小手”、演讲比赛、作文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垃圾分类意识,成为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宣传者、督导者,带动学生家庭把垃圾分好类。各村督导员要充分运用各村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对村域范围划分网格,平均2—3人一组分包一个网格,开展“垃圾分类进家门”活动,提高垃圾分类的质量。镇团委要发动广大团员青年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镇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王银苗和镇长张伟担任,成员由胡刚、徐钱、钱益军、沈国桥、杨雅芬、俞兴潮、潘新新、林东良、张辉、姚志华、王秋英和相关村的联村干部、主职干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胡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谋划、统筹、协调、督查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健全组织、制定措施、细化方案,形成上下联动推动的工作机制。

  (二)落实政策保障。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工程(包括分类垃圾桶采购项目、清运车辆采购项目)所需资金按照区财政和镇财政7:3的比例承担;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日常运行管理费用及设施缺失,维修费用由各村承担,镇按照“以奖代补”方式进行保障(考核办法另行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投放设备采购自行负责,按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收费和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机制。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改变原有的垃圾投放习惯;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宣

  传画和橱窗宣传等方式,努力营造浓厚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氛围;各村要充分运用建立的垃圾分类队伍,并通过发动农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和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工作。

  (四)强化考核激励。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乡镇年度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定期开展督查和暗访检查,把“以奖代补”资金与考核结果相挂钩,年终考核分数根据上级部门对各村检查打分情况、镇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对各村检查打分情况、各村监督队伍打分情况、第三方暗访情况按照3:4:2:1的比例进行汇总,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各项责任层层落到实处。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2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6号)和《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改城市〔〕734号)要求,扎实有效推进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生态宜居要求,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以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示范引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强化源头抓起、系统治理、依法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和服务,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全民参与。落实各乡镇主体责任,发挥公职人员、村组干部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农户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2.示范引领,逐步铺开。按照“示范引领、先易后难、逐步铺开”的步骤,充分发挥试点乡村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在全县推广铺开。

  3.市场运作,创新发展。施行市场化运作新路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加强组织协调,提供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垃圾分类工作的良好环境。

  4.科学筹划,协同推进。加强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建立集垃圾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体系,形成统一完整、能力适应、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实现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废物处置的无缝高效衔接。

  (三)工作目标

  到底,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覆盖率6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到,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覆盖率8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乡镇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按照市县统一部署,切实将垃圾分类目标任务及时分解到各村,夯实分类处理基础,确保各乡镇有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二)强化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健全分类处理体系。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高效处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垃圾分类规划,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合理配备保洁员数量,确保分类工作有效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分类、收集分拣、分类处理、处置模式、设施建设等方面。

  1.垃圾分类。农村垃圾可分为四大类:可腐烂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腐烂、不可回收垃圾(含有毒有害垃圾)。

  可腐烂垃圾,是指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以及果皮等。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残次水果、果壳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等。

  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回收的资源利用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不可腐烂、不可回收垃圾,是指除可腐烂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以外的所有生

  活垃圾。主要包括:塑料袋、旧织物、废弃生活用品等垃圾。

  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2.收集分拣。根据农村实际和简便易操作原则,采用“二次四分法”,即农户对生活垃圾按可腐烂和不可腐烂进行一次分类,并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村保洁员在农户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对不可腐烂垃圾再分成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含有毒有害垃圾)。

  3.分类处理。可腐烂垃圾由保洁员直接运往阳光堆肥房进行堆肥无害化处理;可回收垃圾由县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收集,进行资源化处理;不可腐烂、不可回收垃圾由保洁员清运至深埋桶或中转站暂存,定期用专车运送到县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有毒有害垃圾由保洁员统一收集存放,并由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强化处置能力提升,加快推进处置设施建设。结合各乡镇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地势地貌等因素,科学合理布局环卫设施,在北部乡镇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9座,在南部乡镇新建深埋桶282个,在全县境内新建阳光堆肥房18座,垃圾分类亭1270座,投放入户垃圾分类桶287946个,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

  (四)强化资源回收利用,推进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优先支持县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的发展,在城区建立10个垃圾回收点,在各乡镇设垃圾回收站。鼓励保洁员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增加收入。鼓励供销社按照统一培训、统一车辆、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计量器具、统一归口缴存商品和规范服务用语、规范服务区域、规范服务标准的“六统一”“三规范”,打造覆盖全县城乡的规模化、规范化、公益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制定《光山县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构建网络完善、处理良好、管理规范的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

  (五)强化制度标准执行,扎实推进运行体系建设。加强分类处理的制度标准,以制度标准规范源头分类。建立考核检查制度,督促农户做好垃圾分类,提高分类投放准确率。建立分类处理信息统计上报、考评奖惩等机制,调动工

  作积极性。以每月产生的有机肥料、回收的再生资源和真实垃圾三者比例,考核垃圾分类成效。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光山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和各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分别下设县城区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和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其中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设在县供销社,吴玉松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县城规划区外乡镇(街区)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监督检查、工作考核等。各乡镇(街区)、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相应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明确工作分工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各乡镇(街区)工作;做好统计与分析工作;会同宣传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对强制分类情况开展专项巡查;对相关部门、各乡镇进行季度考核。

  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新闻单位做好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公益性宣传,将垃圾分类纳入“双星创建”考核体系。

  县供销社: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监督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及考核工作,负责成立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并进行管理,积极推进乡村、社区垃圾回收网点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居民生活中产生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率。

  各乡镇:负责本辖区内各公共机构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和考核等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生活垃圾分类经费的保障与使用监督管理。

  县工信局(科技局):负责鼓励农村生活垃圾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协同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宣传工作。

  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指导做好阳光堆肥房、垃圾中转站等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供应保障工作。

  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广播电视台:负责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协调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生活垃圾工作,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积

  极支持垃圾分类工作。

  县住建局:督促建筑工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等工作;规划及督促配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督促物业企业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业主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将垃圾分类与循环利用纳入物业管理企业的考评内容。

  县政务大数据局:在智慧光山设立餐厨垃圾管理平台,构建垃圾分类“互联网+”管理系统。

  市生态环境局光山分局:负责建立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指导协调有害垃圾的处置工作;协调天瑞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建设,监督管理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置。

  县教育体育局:负责学校、幼儿园等各级教育机构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并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县妇联:负责组织妇女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互动,引导家庭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团县委:负责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及志愿者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到社区、公共场所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体验活动。

  农村环卫运营企业: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容器设置、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建设,做好有害垃圾收集、储存、包装、运输工作。

  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划分,做好本系统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各乡镇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参照县城管理方案执行。

  (三)加强示范引领。扎实开展典型示范创建活动,以三星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争创省级人居示范村为重点,创建高标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示范村。通过示范先行,典型引路,连线成片,持续完善,助推垃圾分类逐步覆盖全县所有农村。

  (四)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利用各种平台和宣传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情况和典型经验,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知识纳入教学机构教育和社会实践内容,积极发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进校园”等活动载体的作用,引导广大农户树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自觉参与、支持、监督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统筹社会资源,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开展生活垃圾

  分类专题讲座,提高全民垃圾分类素养。

  (五)加强督导考核。加强对乡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目标考核,把垃圾分类处理纳入生态文明、四水共治、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同时将垃圾分类成效作为各乡镇年度考核和年终人居环境奖补资金发放的重要评价依据。建立日常督导抽查、电话调查、第三方暗访、年终督查等机制。建立分类信息报送、督查激励等制度,实行县月检查、乡镇周检查、村日检查制度,实现县、乡镇、村分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县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对不按要求进行分类的依法依规处置。

  不要回避苦恼和困难,挺起身来向它挑战,进而克服它。

篇九: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各乡镇(街道)要根据本方案的计划安排,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制定符合各村实际、切实可行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实施计划。因地制宜的确定生活垃圾处理终端设施的布点、规模、处置区域,科学选择适用的处置模式,合理配备保洁员(分拣员),整体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工作。

  (二)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可采取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等方式,达到“建成一点、辐射一片”的目的;在安排上,应以特色精品村、中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历史文化村落等为切入口,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等,使日常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置减量明显,社会效益明显。

  (三)完善制度、确保长效。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四分四定”制度,即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车运输、定位处理,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引导,逐步形成生活垃圾自觉分类投放的良好意识,从源头上把好分类关。

  (四)技术创新,安全运行。以“适用、先进、安全”为方向,积极探索建立垃圾分类APP远程管理系统和管理体系,推进垃圾分类

  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创新,引进合理的垃圾分类回收、分拣处置方法和垃圾资源化利用设备,加强分类收运、处置设施运营监管,严格控制分类收集、分类处置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二、目标任务

  在XX年的基础上,新建垃圾分类处理村28个,使我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覆盖率提高15%以上;同时,建成3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乡镇和21个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具体名单见附表)。

  三、实施办法

  牢牢把握“源头一分钟、中间一把尺、最后一公里”三个环节,落实垃圾分类处理部门统筹、乡级组织、村级实施三级责任,抓好健全体系、完善设施、宣传培训三个重心,实在开展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一)分类办法

  现阶段将生活垃圾按照可腐烂(堆肥)和不可腐烂(堆肥)进行分类。有条件的村可以对不可腐烂(堆肥)垃圾进行细分,分为可收受接管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

  1.可腐烂(堆肥)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腐烂水果、植物内脏、零食碎末等生活垃圾,以及作物秸秆、枯枝烂叶、谷壳、笋壳、残次水果和饲养植物粪便等生产垃圾。接纳生物发酵制肥资本化处置设施或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2.不可腐烂(堆肥)垃圾。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类: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图书、包装纸等,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可回收垃圾经垃圾超市回收后由废旧物品公司或专收废旧物品人员联系收购,一般由村卫生保洁员(分拣员)负责。

  (2)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物质和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根据有害垃圾处理的规定,对环境危害较大的有害垃圾在集中收集后,交与具有相关资质的危废处置公司进行处理,其他一般的有害垃圾采用填埋处理。经处理后,不应对地表水、地下水、空气产生二次污染。

  (3)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妇女卫生用品、破旧陶瓷品、烟头、渣土等难以收受接管利用的废弃物。运至垃圾填埋场或转运到环保热电厂焚烧处理。

  (二)收集、分拣办法

  村级配套分类垃圾桶由各乡镇(街道)组织进行同一采购,分类垃圾桶需标注“可腐烂垃圾”、“不可腐烂垃圾”字样,按户发放一套(2只),并在村内放置公用分类垃圾桶。村民卖力将生活垃圾分类

  投入到户用垃圾桶,并收集到公用垃圾桶内(鼓励示范村及有条件的试点村由保洁员上门收受接管,进行二次分拣,并对住户的分类情况进行评价),由清运员进行需要的二次分拣。

  (三)处置举措

  1.不可腐烂垃圾处置办法。按照“户集村收、企业清运、乡镇监管、县级处理”的处理模式,运送至垃圾填埋场或环保热电厂焚烧处理。

  2.可腐烂垃圾处置办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必须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的处理技术实施,其它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可选择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处置技术。经设备发酵、堆肥处置,实现可堆肥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

  (2)太阳能堆肥处置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与垃圾渗滤液回喷技术,促进堆肥加快反应与生成。

  (3)有措施的还山还田。部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自然村,居住人口少,可采用建设可腐烂垃圾发酵池的方式,将分类后的可腐烂垃圾进行发酵后还山还田。

  (4)其它方式。鼓励因地制宜采用垃圾分类处理新技术、新方法。

  四、工作步骤

  县级层面主要围绕“出台一个垃圾分类县域规划、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开展一系列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培养一批垃圾分类能手、发掘一批肯干敢干的乡村干部”七个一展开,乡、村级层面应与县级同步调、共节拍,因地制宜抓好项目实施。

  (一)项目前期阶段(2月~4月)

  县级层面:

  1.完成县域农村垃圾相关根蒂根基数据普查;

  2.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县域计划编制;

  3.出台2018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

  4.完成资金申报等工作。

  乡、村级层面:

  1.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选择和申报;

  2.完成垃圾处理站选址、政策处理、审批、项目设计和招标等前期工作。

  (二)项目实施阶段(5月~8月)

  县级层面:

  1.出台相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管理制度;

  2.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县域规划编制;

  3.开展垃圾分类处理项目指导、督查和协调工作;

  4.组织一次县级垃圾分类处理项目现场会;

  5.组织一系列垃圾分类进校园、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活动。

  乡、村级层面:

  1.组织项目实施,做好项目管理和督查;

  2.开展并完成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包括垃圾分类设施采购布置、日常管理制度建设等。

  3.逐村制定垃圾分类实施举措,修订村规民约,落实乡镇联系村、村两委联系党员干部、党员干部联系农户的三级责任制度、查核评选举措、奖罚举措,公示上墙。

  (三)项目验收阶段(9月~10月)

  县级层面:组织开展项目验收、做好工作总结。

  乡、村级层面:完成项目建设、档案资料归档;完成项目初验,落实项目整改。

  (四)长效管理阶段(11月以后)

  县级层面:落实运维管理资金,并结合洁净乡村相关工作,做好日常检查和考核。

  乡、村级层面: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本化处理长效管理机制,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正常开展和减量化资本化处理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

  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成立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

  领导具体组织实施的分工负责机制;并逐级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列入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明确工作职责。组建由农办、宣传、环保、建设、妇联、教育、卫生等部门组成的工作指导小组,配合做好分类发动、试点选定、方案制定、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工程监管、资金管理、竣工验收、运行管护等相关工作。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是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实施主体,会同村两委和村民代表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监督小组,负责做好现场施工的统筹协调、群众发动、政策处理、现场监督、项目公示等工作。

  (四)规范制度建设。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实施村要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约束机制和制度,确保设施常态规范运行:建立源头追溯制度,严格定时定点投放,对垃圾桶进行编号,出台网格化管理制度

  并上墙;建立村民自治制度,把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并上墙;建立计分奖惩制度,定时检查村民类收集及定时定点投放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量化计分并恰当奖惩,月查核评选及奖惩情况上墙公示;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将党员干部联系户名单、查核情况上墙。2018年,拟对创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乡镇的嘉奖40-50万元,创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和县级垃圾分类示范村的嘉奖5-15万元。

  (五)加大宣传力度。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工作是一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的民心工程,各地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和进村入户等宣传活动,积极发动各级党员干部、妇女儿童、企事业单位人员等群体,大力宣传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政策措施、垃圾处理成效和典型经验做法,倡导低碳节约的生产方式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

篇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农村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通用6篇)

  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有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根据省、市相关工作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切实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加快我镇生态镇建设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源头减少、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减低垃圾处理压力,实现垃圾资源再利用。

  (二)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减量应坚持政府整体规划指导,农户自行分类为主,农村保洁员分类收集为辅,鼓励市场参与的原则。

  (三)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原则。村社负责指导实施本区域内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统一管理工作。结合人口

  聚集程度、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垃圾成分、性质与情况,因地制宜组织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具体实施工作。

  (四)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原则。选择一批环境综合

  整治示范村和优秀村作为试点,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量和处理利用,逐步探索和推广符合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利用的工作模式。

  三、目标任务

  按照“一年试点启动、两年成熟运作、三年全面推开”的目标和思路,逐步在全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促进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不断提升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排放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完善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设施设备,从源头减少垃圾量的产生,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全面落实。

  (一)到2018年10月底,制定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施方案,明确

  今后三年工作任务和目标,并选取试点村进行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二)到2018年11月底,建成有示范作用的农村垃圾分类试点行政村1个。

  (三)到2019年底,完善试点村分类减量设施建设,初步构建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及管理机制。

  (四)到2020年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行政村不少于4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比例达40%。不断加大农村分类减量设施设备投入,分类收集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产业配套网络及资源回收网络初步建成,节能环保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

  (五)到2020年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比例达50%。

  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健康成熟运作。

  四、实施范围

  全镇农村范围内的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指农户),均实行分类减量投放收集处置管理。

  五、分类指引

  (一)分类标准

  1.可沤肥垃圾。指厨余垃圾(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及瓜皮果壳、农作物秸秆、枯枝落叶、畜禽粪便等。

  2.可回收垃圾。指纸类(含纸箱、纸盒等)、金属(铁、铜、铝及制品等)、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废弃家用电器等再生利用价值较高,能进入废品回收渠道的垃圾。

  3.不可回收垃圾。指废弃衣物旧鞋、卫生间垃圾、白色垃圾(一次性餐具、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泡沫板)等垃圾。

  4.有害垃圾。指废电池、萤光灯管、灯泡、过期药品、农药瓶等对人体健康有害及对环境有危害的垃圾。

  5.惰性垃圾。指不定量产生的废弃陶瓷品、建筑垃圾和泥沙砖块碎石土渣等无机惰性垃圾。

  (二)分类设施

  根据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需求,完善分类垃圾收集处置过程中的设施配套

  建设。

  1.农户垃圾分类设施。按每户村民配备一组(两桶)的标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按“可沤肥、不可回收垃圾”标识,分别用于存放“可沤肥”和“不可回收垃圾”;“惰性垃圾”由农户自行操作直接用于铺路或在村庄附近的沟壑、废旧水塘等地方填埋;“可回收垃圾”由村民自行分类、存放、出售。农户配置的“两桶”及公共场所有毒有害垃圾收集桶,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发放。

  2.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村小组垃圾收集点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区分“可沤肥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并有遮雨棚,收集点的容量应能满足服务区域垃圾投放需要;垃圾房中应配置有毒有害垃圾收集桶1个,有毒有害垃圾由村民直接投放到集中点的相应容器中。负责垃圾收集点收运的保洁员相应配备1台垃圾收集手推车,用于垃圾分类的收集和运输。

  3.生态堆肥池配套。每个自然村建设一个生态堆肥池

  (场),用于就地消纳处理“可沤肥垃圾”及部分垃圾灰土,沤制成农家肥还田。生态处理池宜设置在离村民住宅300米以上的村头地边,并宜按三格设置,按满足20天以上的垃圾填充量要求确定每格的容量,依次填满沤肥,循环使用。鼓励将厨余垃圾(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及瓜皮果壳与秸杆、稻草等农业废物混合进行静态堆肥处理,或与畜禽粪便、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及沼渣等混合堆肥,亦可混入畜禽粪便,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生态堆肥池要求布局合理,不污染水源,并具有挡雨功能。纳入城市垃圾分类的区域可以无需建设生态堆肥池。

  (三)分类处理

  按地域特点、产业结构、运输成本等特点,实行差异化收运处理模式。我镇交通运输道路平坦,生活垃圾应在就地实施分类减量的基础上,以集中处理为主,纳入镇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处理体系。

  (四)分类收运

  农村生活垃圾采用户分类,保洁员收集细分(消纳),行政村收集运输、处理。

  1.农户定点分类。村民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生活垃圾进行准确分类。

  2.农户定点投放。农户按照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将垃圾定点投放到垃圾分类收集点。其中“可沤肥垃圾”可实行分散处理(喂养家禽家畜等)或统一收集投放到生态堆肥池或就地消化处理,对少量不能分散处理和堆肥还田的,自行投放至村收集点。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现按照上级要求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健全管理网络、完善规章制度、明晰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监督考核,全民推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着力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体系,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依靠群众。镇政府切实承担起农村垃圾治理的职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主动性,听民意察民需,从群众角度出发,共同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好家园。

  (二)齐抓共管,统筹推进。形成分工明确、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各项工作,保障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

  (三)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结合乡村规划,编制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建设规划,配合市环卫部门有效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体系有效实施。

  三、主要内容

  (一)垃圾的分类。农村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和其他垃圾两大类。生活垃圾包括可回收垃圾(不易腐烂的)和不可回收垃圾(易腐烂的);其他垃圾包括庭院道路沙土、冬季煤灰、建筑垃圾、医疗垃圾以及农业垃圾等。

  1、可回收垃圾(不易腐烂的):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制品类、金属制品类、玻璃制品类、泡沫制品类、破旧服装类、塑料袋、包装袋、废旧电子产品、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等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弃物。

  2、不可回收垃圾(易腐烂的):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剩菜剩饭、蔬菜瓜果垃

  圾、畜禽产品内脏、腐肉、零食碎末、蛋壳等易腐烂的垃圾。

  3、沙土、冬季煤灰和建筑垃圾:指道路、家庭、庭院日常清扫的沙土,冬季取暖产生的煤灰,建筑废料等。此类垃圾禁止混入生活垃圾内,需单独处理。

  4、农业垃圾:主要指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畜禽养殖中产生的垃圾,如秸秆、尾菜、畜禽养殖粪便等,严禁混入生活垃圾内,需单独进行处理或利用。

  (二)垃圾分类收集方式。

  1、农户按能否腐烂为标准对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投放到指定区域。保洁员在农户分类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收集,运送到到垃圾转运站或按照规章制度处理。

  2、沙土、冬季煤灰和建筑垃圾实行综合利用。各村设立煤灰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点或处理场所收集垃圾,对垃圾进行再利用或集中处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附件2),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考核内容,制订实施计划、工作措施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建立相关负责同志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机制。

  (二)保障资金投入。结合各村实施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支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鼓励社会帮扶、捐资捐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探索建立镇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形成农户适度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经费分担机制,引导农户积极参与。

  (三)动员群众参与。大力开展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的要求、卫生文明习惯、村民参与义务等,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开展入户指导。建立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责任区制度,划分责任区,每名党员联系若干农户,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分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发挥农村妇女的家庭骨干作用,带动全家参与垃圾分类。

  (四)强化考核督导。制定垃圾分类工作考评评比细则,建立现场督查考评、日常督导抽查等考核制度。实现镇、村分级负责、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切实加快推进农村生活

  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2017〕26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四年滚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的通知》(辽政办发〔2017〕91号),《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的通知》(朝政办发〔2019〕6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行政村为着力点,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努力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与目标如期实现。

  (二)工作原则

  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各乡镇街要加强统一领导,建章立制,坚持属地化管理。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全民意识,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的长效运行机制。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试点示范,再普遍推广。先建立体系框架,再逐步进行完善,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科学规划,市场运作。科学编制本辖区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近期规划,合理布局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点),依据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优先选择适合本辖区的垃圾分类处理工艺技术,加强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建设,提高资源利用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探索市场运营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领域,探索农村环卫保洁有偿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研发。

  二、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总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经验,按照宣传引导、试点巩固、普及推广、全域覆盖的步骤,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适时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地方

  性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垃圾分类有偿服务和奖惩制度。利用7年时间全力攻坚,全市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运行体系,垃圾分类取得明显成效,村民垃圾分类习惯基本养成,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处理设施无害化、回收资源利用化,村容村貌全面改观,农村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到2019年年底,完成编制《凌源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及垃圾分类目录,制定垃圾分类指南,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群众对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0%以上,所有行政村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确定宋杖子镇范杖子村、万元店镇铁匠炉村、前进乡石门沟村为垃圾分类试点示范村。到2020年底,各乡镇街所在地行政村完成垃圾分类工作。到2022年底,所有行政村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垃圾分类阶段性成果。到2025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域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全面建成。

  三、工作任务

  (一)明确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夯实任务指标

  各乡镇街作为垃圾分类工作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协调,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本辖区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各乡镇街要按照本方案工作目标,明确试点行政村,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定目标、定计划、定任务、定措施,把目标任务指标分解到乡镇街、村,到岗到户到人,夯实垃圾分类处理基础,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市、乡、村三级建立目标任务指标数据库,实行项目库清单式管理,实行实名制管理任务村,明确完成工作时限,落实具体责任清单,确保当年任务当年完成。

  (二)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运行体系

  1、配备标准垃圾分类处理收运设施设备

  逐步取消垃圾池和拖拉机、大板车等前端收运工具,每个村按要求和数量合理配置标准化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封闭收运车辆。

  2、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村建设分类收集分拣站(暂存房)

  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原则上每个乡镇街至少设置1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

  选址综合考虑服务区域、服务人口、转运能力、转运模式、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影响,设在交通便利,易安排清运线路的地方,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通信等方面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村配套建设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主要用于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等进一步分拣、拆解、分类和暂存。

  3、建设废旧物资回收站,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村建设垃圾资源化处理站

  建设废旧物资回收站。原则上每个乡镇街至少设置1座废旧物资回收站。相邻区域可共建共享,规模根据人口和垃圾产生量合理确定。行政村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垃圾回收点。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统筹辖区内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的建设,科学测算所辖区域、人口和垃圾产生量,使处理能力和处理需求相适应,保证站(点)覆盖范围最优化,设施设备效益最大化。可“一村一建”,也可“多村合建”,以此来推动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融合,确保分类垃圾有可靠的分类去向。

  鼓励各乡镇街出台地方性政策,利用项目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培育一批资源回收,资源生产再加工的龙头企业,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链的建设。

  4、建立保洁收集员和宣传督导员队伍

  建立垃圾收集员队伍。行政村按照每400人配备1名保洁员,原则上每个村民组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保洁员定时上门分类收集农户垃圾,在收集过程中,对农户分类垃圾进行检查、指导和再分类,并做好垃圾回收记录。

  建立督导宣传员队伍。各乡镇街、村需组建工作小组,深入村庄开展垃圾分类政策宣传、工作指导,巡查监督分类运行状况,做好考核评比和信息报送。

  四、垃圾分类

  (一)分类标准

  结合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和垃圾后续处理方式,从强化资源回收利用出发,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以下四类:

  1、易腐垃圾(湿垃圾)。是指餐厨废弃物、家庭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产生的易腐性垃圾等有机垃圾。主要包括: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乡村酒店、民宿、农家乐、餐饮店、单位食堂等集中供餐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村庄集市、村庄超市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有机垃圾;村民庭园饲养动物的粪便等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

  圾。

  2、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电池(充电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纽扣电池等)、废油漆、消毒剂、荧光灯管、含贡温度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等。

  3、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如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主要包括:报纸、纸箱、书本、广告单、塑料瓶、塑料玩具、油桶、酒瓶、玻璃杯、易拉罐、旧铁锅、旧衣服、旧包、旧玩偶、旧数码产品、旧家电。

  4、其他垃圾(干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主要包括:餐盒、餐巾纸、湿纸巾、卫生间用纸、塑料袋、食品包装袋、污染严重的纸、烟蒂、纸尿裤、一次性杯子、大骨头、贝壳、花盆等。

  (二)分类要求

  1、分类投放

  在农户便于保洁员上门收集的区域每户配置2个户用垃圾桶,颜色为绿色和灰色,分别放置易腐和不易腐垃圾。农户每天将有机易腐垃圾(可烂垃圾)投放到绿色垃圾桶,剩饭剩菜将汤汁沥水后投放,将不易腐垃圾(不可烂垃圾)投放到灰色垃圾桶。

  有害垃圾应单独存放于无污染环境风险隐患的贮存设施中,由保洁员或分拣员依据废物类别分拣贮存。或由农户直接投放到村中固定的红色垃圾桶中。

  2、分类收集

  在村公共场所等人员活动较多且便于投放和收运的地点配置公共垃圾桶。根据村庄规模一般1-2组/村民组,每组设置4个垃圾桶,颜色为绿色、蓝色、红色和灰色。根据村庄规模合理配置分类收集车,原则上1个自然村至少配备1辆,收集车要求密闭、有盖板,严禁收集过程中抛洒滴漏,分类收集车车内至少有两格,或在车内设置隔板,有条件的收集车可以设置四格,避免垃圾分类投放后重新混合收集。

  推行农户源头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拣相结合的“二次四分”方法,即农户源头将垃圾分为易腐垃圾和不易腐垃圾,村保洁员进行二次分拣,进一步分类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收集至规定的收集容器内或者分类收集分拣

  站(暂存房)。

  3、分类运输

  根据村庄规模合理配置垃圾运输车,原则上每个乡镇街至少配备3辆。采用桶装专用车或全密闭机械装卸收运车辆进行运输,生活垃圾密闭运输率达到100%,人民群众对垃圾清运满意度达90%以上。

  保洁员每天上门收集,分类运输。将有机易腐垃圾运送至资源化场所(如堆肥房);可回收垃圾定点放置(垃圾分拣房),集中运送至乡镇废旧物资回收站;其他垃圾运送至垃圾中转站;有害垃圾根据环保要求定时统一运输,也可委托有相关资质的企业统一运输。

  4、分类处理

  离城区处理设施较近的村,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城区处理体系,离城区处理设施较远的村,不便纳入城区处理体系的,原则上纳入乡镇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体系。

  易腐垃圾实施就地生态处理,采取家庭自行处理、村或乡镇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依托农村生产经营组织进行集中堆肥。农户易腐垃圾推广新宾模式,即“户分类、户处理、不出院、零填埋”的源头处理模式。集中供餐单位的餐厨垃圾由有资质的企业统一处理。

  可回收物由农户或保洁员自行交售,或由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站统一交售给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回收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进行资源化处理。

  有害垃圾应由行政村统一科学设置有害垃圾回收点,并负责和有关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企业达成回收意向,定期上门回收,做到有害垃圾不落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做好相关业务的指导工作。

  其他垃圾转运至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处理。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引导阶段

  2019年10月至2019年末,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摸底调查工作。制定垃圾分类具体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考核办法。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工作,向每一户发放一封告知信和指导手册,争取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做到户知晓率90%以上。

  (二)试点示范推行阶段

  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30日,选定的试点示范行政村(组)配备标准垃圾分类投放容器,成立收运队伍,配置收运车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工作。建立垃圾分类试点示范村管理责任人和垃圾分类统计制度。各乡镇街设定的废旧物资回收站、分类收集分拣站、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投入使用,试点示范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普及推广阶段

  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末,对试点启动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分析和总结,制定第二阶段任务内容和工作计划,按照垃圾分类覆盖率要求,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设备的分步建设和配置,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进一步健全垃圾分类收运网络,完善监督机制,做好分阶段考核验收。上报实施垃圾分类行政村名录,完成第二批乡镇街废旧物资回收站、分类收集分拣站、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选址和建设,按首批工作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到2020年底,各乡镇政府所在地行政村完成垃圾分类工作。到2022年底,所有行政村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减量成效明显。

  (四)全域覆盖阶段

  2022年至2025年末,完成第三批乡镇街废旧物资回收站、分类收集分拣站、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选址和建设。对各乡镇街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全面验收,认真总结分析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到2025年,各乡镇街全域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全面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规范运行。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进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推进、有序有效、群众满意。

  (二)明确责任分工

  此项工作统一由住建部门负责。市有关部门负责加强对各乡镇街相关工作的11指导、督促和检查。市住建局负责牵头跟踪总结垃圾分类试点情况,研究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引导政策,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建立监督检查考核制度,负责对全市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督导推进,统筹农村垃圾分类转运、处理设施建设和协调工作,会同财政、教育、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商务、发展改革等部门共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研究制定农村垃圾分类相关经费和计划,强化资金保障,制定奖补政策。市商务局负责指导各乡镇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系统。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各乡镇结合畜禽粪便、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处理农村可易腐垃圾。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审批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工作,研究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机制,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规划编制。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用地保障和协调工作。市生态环境局负责指导有害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工作。市教育局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幼儿园)教育内容,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为便于推进工作,各市直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责落实此项工作。

  (三)保障经费投入

  自2020年起,市、乡镇街财政部门要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经费补助。要将保洁员工资及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分担。年度经费原则上执行农民居民每人30元标准,其中省以上财政承担40%,市财政承担30%,县级财政承担30%。运行维护资金由县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管理。乡镇街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运行,协调保障各行政村垃圾分类经费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事业捐赠资金和设施、设备,支持各扶贫帮扶单位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事业提供和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备和设施,支持相关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及市、乡镇两级政府积极向国家、省争取扶持资金。

  (四)严格考核督查

  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对各乡镇街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各村每日自检、乡镇街每月考评、市每季度、半年、年度总评的目标考核制度。

  (五)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学校、村广播、文化活动室、宣传栏

  12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组织引导村民参与制定村规民约、村级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方案;编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手册;聘请志愿监督员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评比和经费使用监督;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户评比、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村民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生活习惯。

  为贯彻落实市、区关于统筹生活垃圾处理,切实抓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工作,不断改善乡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的总体部署,全面提高我镇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按照市人民政府《全面深化农村垃圾治理的实施方案》(和《椒江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制度,确保长效。

  镇里成立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各办各线负责人、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村(居)、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生活垃圾“三分四定”制度,即分类投放、分类清运、分类处理,定时上门、定时收集、定人清运、定位处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引导,逐步形成生活垃圾自觉分类投放的良好意识,从源头上把好分类关。

  2、因地制宜,简化程序,迅速行动。

  各村(居)、企事业单位要按照“精简、规范、效能”的原则,通过分类收集、减量处理、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不断提升海岛生态环境质量。

  二、目标任务

  全面推行海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初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下大陈在2018年4月底,上大陈在2018年底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减量化资源化综合利用全覆盖。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部署阶段

  1.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前期调查摸底和调研,成立相关组织机构,明

  13确人员分工,制定适合海岛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

  2.充分利用新媒体、广播、宣传栏、入户发放宣传画册等宣传渠道,宣传进村、进户、进企业,营造浓烈的宣传氛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

  3.组织机关干部、各村(居)、企事业单位召开动员部署会。各村(居)要召开两委会、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充分领会并指导认识垃圾分类的意义,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第二阶段:组织阶段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垃圾分类收集车、收集挑担、垃圾桶和宣传栏等。每户配置分类垃圾桶一组(2个),每30户配置公用分类垃圾桶一套(4个)。

  2.加强保洁队伍建设。根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工作方式,各片区要配备相应保洁员和垃圾分拣员,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

  3.开展垃圾分类处置。以户为单位,按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可回收物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有害垃圾,按“户集、保洁单位分拣、暂存、清运”统一进行外运到陆地处理;易腐垃圾由清运人员运送到处理房,经生物减量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资源化利用;可回收垃圾由户分拣后由户或垃圾分拣员自行收集进行资源化处理。

  4.健全日常监督机制。充分发动每位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落实“门前三包”、党员责任包干、督查指导、红黑榜通报等日常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良好生活习惯。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

  总结经验与不足,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对档案台账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四、实施办法

  (一)分类办法

  现阶段将生活垃圾按照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

  1.有害垃圾。

  14(1)主要品种。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2)投放暂存。按照便利、快捷、安全原则,设立专门场所或容器,对不同品种的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收集、暂存,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有害垃圾标志。

  (3)收运处置。根据有害垃圾处理的规定,对环境危害较大的有害垃圾在集中收集后,交与具有相关资质的危废处置公司进行处理。

  2.易腐垃圾。

  (1)主要品种。包括:相关单位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

  (2)投放暂存。设置专门容器单独投放,除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可设置敞开式容器外,其他场所原则上应采用密闭容器存放。餐厨垃圾可由专人清理,避免混入废餐具、塑料、饮料瓶罐、废纸等不利于后续处理的杂质,并做到“日产日清”。

  (3)收运处置。易腐垃圾应采用密闭专用车辆运送至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对泄露、遗撒和臭气的控制。

  3.可回收物。

  (1)主要品种。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2)投放暂存。根据可回收物的产生数量,设置容器或临时存储空间,实现单独分类、定点投放,可设专人分拣打包。

  (3)收运处置。可回收物产生主体可自行运送,也可联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上门收集,进行资源化处理。

  (二)收集、分拣办法

  村级配套分类垃圾桶由镇清洁办组织进行统一采购,分类垃圾桶需标注“可腐烂垃圾”、“不可腐烂垃圾”字样,按户发放一套(2只),并在村内放置公用分类垃圾桶。村民、生产经营户负责将生活垃圾分类投入到户用垃圾桶,由保洁员上门进行收集,保洁员还须进行必要的二次分拣。

  15(三)处置办法

  1.不可腐烂垃圾处置办法。按照“户集、镇收、分拣、清运、区处理”的处理模式,运至陆地区垃圾填埋场处理。

  2.可腐烂垃圾处置办法。统一收集到镇垃圾生态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机关干部指导各联系片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各村(居)、企事业单位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村两委、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组织实施,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落实属地责任。结合海岛地形特点和岛民居住实际,对岛上居民垃圾分类工作实行村(居)和划分区域双重管理,不留死角。镇政府要健全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调动岛民积极性,实现工作全覆盖。

  3、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微信、上门指导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政策措施、垃圾处理成效和典型经验做法,倡导低碳节约的生产方式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

  4、强化督查考核。建立检查、评比、通报和约谈制度,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考核,建立考核工作台帐,与卫生保洁员和垃圾分拣员待遇相挂钩。各村(居)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本村(居)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0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70号)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以实现农村垃圾全面治理为核心,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立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引导农村居民养成健

  16康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逐步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生活和谐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依靠群众。

  坚持农村垃圾治理公益性事业属性,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职责,特别是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序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全民动员,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建设美好家园。

  城乡统筹,合理布局。

  坚持“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配套设施共享、城乡统筹治理”,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统筹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城乡衔接、一体发展的农村垃圾治理体系。

  因地制宜、科学治理。

  坚持效益为先,结合镇村人口规模、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选择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模式,防止简单照搬城市模式和治理标准,坚决杜绝“一刀切”。

  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坚持治标与治本、集中整治与全面推进相结合,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完善保障措施,固化治理成效,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垃圾治理持久深入开展,坚决防止“走过场”、“一阵风”。

  (三)工作目标

  2016年2月底前,各市(州)、县(市、区)分别完成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治理目标、完成时限、重点任务、进度安排、保障措施。

  2016年,全面完成村庄陈年垃圾清理。

  全省村庄垃圾收集点、收集车辆覆盖率达到60%以上,60%的村庄垃圾得到治理。

  2017年,全省村庄垃圾收集点、收集车辆覆盖率达到90%,70%的村庄垃圾得到治理。

  2018年,全省村庄垃圾收集点、收集车辆覆盖率达到100%,90%的村庄垃圾得到治理。

  1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设施建设

  1.配置村庄垃圾处理设施。

  加快建设村庄垃圾收集点,配置收集车辆、清扫工具等设施,确保垃圾及时收集。

  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处垃圾集中收集点,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及自然地理条件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垃圾收集车辆。

  逐步改造或停用露天垃圾池等敞开式收集场所、设施,鼓励村民利用筐、桶等已有器具自备户用垃圾收集容器。

  2.配置乡镇转运车辆。

  提高转运设施及环卫机具的卫生水平,逐步普及密闭运输车辆,有条件的可配置压缩式运输车,确保垃圾能及时清运,并建立与垃圾清运体系相配套、可共享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3.建设垃圾处理场。

  优先利用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城镇现有处理设施容量不足时要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转运距离较长的,应在乡镇或中心村庄统筹建设处理场。

  新建垃圾处理设施,要合理布局。

  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处理场应远离江河湖泊和邻近水源地,尽量不安排在村头、路口。

  (二)全面实行村庄保洁制度。

  根据作业半径、劳动强度等合理配置保洁员,负责村内垃圾收集、公共环境保洁、可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等工作,原则上每个村庄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鼓励采用村集体内招标等竞争方式确定保洁员并明确其工作职责。

  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等方式,明确村民的保洁义务。

  (三)建立日常管护机制。

  各县(市、区)要制定农村垃圾简易分类、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长效管理制度,明确收运和处理设施管理维护的责任主体,建立设施设备定期维护检查制度,及时修缮破损设施设备。

  1培训操作人员和保洁员,严格执行垃圾收集和转运技术要求,确保垃圾收运及时、到位、长效。

  (四)推行垃圾源头减量。

  适合在农村消纳的垃圾应分类后就地减量。

  果皮、枝叶、厨余等可降解有机垃圾应就近堆肥,或者利用农村沼气设施与畜禽粪便以及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合并处理,发展生物质能源;灰渣、建筑垃圾等惰性垃圾铺路填坑或就近掩埋;可再生资源应尽可能回收,鼓励企业加大回收力度,提高利用效率;有毒有害垃圾应单独回收,送相关废物处理中心或按有关规定处理。

  (五)彻底清理陈年垃圾。

  全面排查农村陈年垃圾堆弃情况,集中力量,限定时间,重点清理路边、河边、坑塘沟渠等地方堆弃的垃圾。

  禁止城市向农村转移垃圾,防止在村庄周边新增垃圾堆放点。

  (六)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经济高效、可持续运行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推动建设一批畜禽粪污原地收储、转运、固体粪便集中堆肥等设施和有机肥加工厂。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建立健全秸秆收集储运体系,推进秸秆机械还田和饲料化利用,实施秸秆能源化集中供气、供电和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供热等项目。

  推进农田残膜回收,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健全农膜回收网点,加强废旧农膜加工企业能力建设。

  建立农资包装废弃物贮运机制,回收处置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包装物。

  (七)规范处置农村工业固体废物。

  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农村地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相关工业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落实危险废物无害化管理措施,坚决查处在农村地区非法倾倒、堆置工业固体废物的行为,严厉打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推动农村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能源化、建材化等综

  1合利用技术。

  依托现有危险废物处理设施集中处置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

  三、治理要求

  (一)科学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原则,坚持源头治理,以农户为主体,积极推行集中回收、就地减量、统一转运等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减少进入处理末端的垃圾量。

  对塑料(农膜)、玻璃、纸类、金属等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回收,鼓励企业加大回收力度,提高回收利用率;对厨余、果皮、枝叶、秸秆和粪便等可降解的有机垃圾,应就近堆肥或生态循环处理;对砖瓦、石块、渣土、煤灰等惰性垃圾,应铺路填坑或就地填埋;对废电池、农资农药包装废弃物、废灯管、废油漆、废旧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应单独收储收集,按有关规定处理。

  切实加强对农村地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相关工业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避免因非法倾倒、堆置等造成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

  (二)因地制宜确定垃圾处理模式。

  根据村庄人口分布、运距等条件合理确定垃圾直运或中转运输等方式,县城周边村庄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远离县城的镇村实行“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乡镇处理”的模式,远离城镇、村庄分散的地区,选择“户分类、村收集、连片村处理”、“户分类、村收集、村处理”等模式。

  (三)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

  城镇垃圾处理设施覆盖范围内的村庄,应就近纳入城镇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边远山区等交通不便的村庄,原则上应就地进行处理,没有条件就地处理的应妥善储存后定期外运处理。

  确定终端处理工艺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要选择符合环保要求、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

  推行卫生化的填埋、焚烧、堆肥或沼气处理,禁止露天焚烧垃圾,逐步取缔二次污染严重的简易填埋设施和小型焚烧炉。

  (四)积极动员农民群众参与。

  村庄保洁事务应由村民民主讨论决定,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

  2织的作用。

  要让村民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设施配置的决策、保洁质量和费用使用的监管。

  调动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动员村民主动履行清洁房前屋后、维护公共环境等义务。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激发村民清洁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公益广告、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乡村学校少年宫、道德讲堂、村广播室、文化活动室、乡村文明一条街等阵地,宣传垃圾治理要求、卫生文明习惯、村民参与义务等。

  宣传要贴近群众、进村入户。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市(州)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农村垃圾治理负总责,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农村垃圾治理的责任主体,整合各类资源,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保洁队伍建设和收集转运设施的日常运行。

  村委会负责组织动员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做好村庄保洁。

  (二)明确分工,合力推进

  省政府建立全省农村垃圾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农村垃圾治理的政策措施,协调省级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农村垃圾治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农村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监督管理。

  省委农办参与制定农村垃圾治理相关政策,做好政策落实有关工作。

  省文明办负责将农村垃圾治理纳入省级文明村镇创建考核及“五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内容。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将农村垃圾治理纳入相关规划,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负责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的组织协调。

  省财政厅负责统筹现有资金支持农村垃圾治理,监督指导资金的规范使用。

  省环境保护厅负责组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农村垃圾治理予以重点支持,将农村垃圾治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考核内容,对农村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21省农牧厅负责加强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以及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农资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省商务厅、省供销社负责指导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省爱卫办负责协调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将农村垃圾治理情况纳入卫生乡镇的考核内容。

  省妇联负责发动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

  (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省财政统筹现有资金,给予积极支持。

  各县(市、区)要在准确测算垃圾处理成本的基础上,建立财政补助、乡(镇)村补贴、农户付费相结合的费用分担机制。

  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农村垃圾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乡、村出资和村民适度缴费(投工投劳)用于支付本辖区村庄清扫保洁,垃圾分类、收集及运输等费用。

  要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探索通过PPP模式引入企业或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垃圾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

  鼓励社会帮扶、捐资捐赠治理农村垃圾。

  (四)广泛宣传,农户参与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深入宣讲农村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基础知识、生态环保常识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要结合开展文明农户、卫生家庭、美丽庭院、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大力宣传农村垃圾治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树立和表彰优秀典型,营造全方位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广泛调动村民主人翁意识,动员村民主动清洁房前屋后、维护公共环境,引领文明新风。

  (五)加强督导,严格考评

  全省将加强对各地垃圾治理任务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等情况的督查指导,定期通报进展情况,严格绩效评价。

  对工作进展快、成效明显、机制完善的县(市、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

  22落后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处理。

  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0部委《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70号),进一步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治理农村(含行政村和自然村,下同)生活垃圾,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市委四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统筹城乡发展、造福农民群众为出发点,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面长效治理为目标,以切实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水平为导向,深化落实建村〔2015〕170号文件和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工作措施,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全面治理,加快形成人居环境与乡风文明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建设整洁卫生、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

  基本原则

  1.源头减量、集中处理。按照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总体要求,探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着力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集中处理目标。

  2.政府引导、居民自治。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政策法规、专项规划、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村、社及农村居民参与治理,形成农村生活垃圾齐抓共管、联合治理的良好局面。

  3.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结合自然条件,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4.整体推进、局部优先。全面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的同时,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先在贫困村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

  工作目标

  按照搭建一个工作班子、制定一个实施方案、建立一套运行机制、完善一套工作制度、健全一套保障机制的“五个一”要求,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完成农村存量生活垃圾

  23治理,确保全市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集中处理。

  ――2016年1月底前,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确保2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涪陵区、潼南区全面完成贫困村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6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存量垃圾清理,所有通村道路沿线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确保5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万州区、黔江区、南川区、丰都县、武隆县、忠县、秀山县全面完成贫困村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7年年底前,所有农村居民集聚点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确保7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城口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酉阳县、彭水县全面完成贫困村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8年年底前,除少数偏远散居农户外,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全市1919个贫困村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得到巩固。

  主要任务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域处理”模式,建立“五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即:有稳定的村社保洁队伍、有专业的乡镇垃圾收运队伍、有达标的村级垃圾收集容器、有完善的垃圾转运设施设备、有规范的垃圾处理设施。引导农村居民进行居住院落、田间地头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并投放到指定收集地点;行政村建立、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相关村规民约,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收运队伍建设及运行管理,指导村民实行源头分类投放;乡镇配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转运设施设备,并将垃圾转运到相应转运站;区县(自治县)建设、运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并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同时负责完善农村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

  综合治理农村存量生活垃圾

  按照全面清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的原则,重点治理居民聚居点、风景名胜区周边及国道、省道、县道等主要道路沿线存量生活垃圾。治理时

  24综合考虑存量垃圾多少、成分构成、污染状况、所处位置、风险等级等因素,采取就地简易封场、规范封场、搬迁处理以及垃圾综合利用等方式,消除农村存量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影响。

  完善政策法规、规划和技术标准

  推进《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推动出台《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结合“十三五”相关规划编制,研究编制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规划。针对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划分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出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技术指南,逐步形成我市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村居民增强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开展“整洁庭院”等评比活动,提高村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积极性。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先进典型和经验,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实施步骤

  筹备启动阶段(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

  2015年12月底前,理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机构和职责。2016年1月底前,各区县(自治县)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编制并报市市政委备案,完成宣传动员工作,同时启动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

  各区县(自治县)基本建成本行政区域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包括收运队伍建设、收运设施建设、资金配套保障、责任体系建立等,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全面完成存量垃圾清理。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法规规章,完成相关规划、治理技术指南等编制工作。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逐年完成治理目标任务。

  总结评估阶段(2018年7―12月)

  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工作经验,完善相应机制,提出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管理机制。

  25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协调组,不定期研究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中的有关问题。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牵头部门,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明确部门职责

  市市政委负责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监督考核及其他日常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设备建设项目规划、国家有关资金的争取和安排,并会同市市政委统筹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安排。

  市财政局负责统筹全市涉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资金投入安排,落实财政专项补贴,督促各区县(自治县)落实财政性资金配套;会同市市政委及其他相关部门对区县(自治县)资金投入、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监督管理。

  市环保局负责结合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积极支持配合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关工作。

  市规划局负责指导、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规划选址工作。

  市国土房管局负责指导、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用地。

  市城乡建委负责指导农村生活垃圾项目建设,在农村建设、改造等项目中落实、完善垃圾收运设施,在小城镇建设资金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项目配套。

  市农委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农村建设中涉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的实施和资金补助。

  市商委负责农村可利用物资回收管理和回收网络建立完善工作。

  市卫生计生委(市爱卫办)负责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推进卫生镇(村)建设,并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作为卫生区县(镇街、村社)评审的决定性指标。

  市移民局负责争取国家有关政策及项目资金,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配置和运行经费纳入三峡移民后续资金补助范围。

  26市政府新闻办负责会同市市政委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宣传引导。

  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市政委开展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督查督办。

  加强经费保障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纳入区县(自治县)财政预算,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原则,整合相关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鼓励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将农村环卫作业经营性服务项目推向市场。按照区县(自治县)财政负责、市级财政补助原则,从2016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以补促收”资金3000万元,用于补助区县(自治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具体使用与管理办法由市市政委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27

推荐访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 生活垃圾 农村 方案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cehuafangan/4038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