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君博文库网!

2023年区长文旅发展大会讲话【四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2-04 08:19: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区长文旅发展大会讲话【四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年区长文旅发展大会讲话【四篇】

区长文旅发展大会讲话4篇

区长文旅发展大会讲话篇1

领导讲话稿:市长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和建设旅游强省战略部署召开的重要会议。召开这样高规格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省旅发委X主任和市委X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存在问题和工作重点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全市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

大家都知道,我市旅游发展起步晚、底子薄,面对建设旅游强省的重大机遇和区域旅游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子?近些年来,我们作了大量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尝试。面对我市旅游的“先天不足”,我们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香草花卉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使旅游知名度和人气显著提升。尽管和周边张掖、武威、嘉峪关、敦煌等兄弟城市比,老天爷赐予的、老祖宗留下的、老百姓创造的、老前辈传承的东西相对较少,但我们也拥有在全省乃至全国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骊靬文化就是举世独一无二的。同时,在自然景观方面,从南到北150公里的区域内,蕴育了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戈壁绿洲、沙漠湖泊等丰富多样的地貌奇观;
人文景观方面,有丝路文化、红色文化、长城文化、沙井文化、镍钴工业文化等特色文化,既有圣容寺、云庄寺、汉明长城、三角城遗址等历史古迹,还有金水湖、金川国家矿山公园等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景观。全市上下坚持将旅游业作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接续产业来抓,作为“首位产业”和“一把手工程”推进,加快建设“紫金花城·神秘骊靬”大景区,紫金苑、玫瑰谷、沙枣胡杨观赏林等紫金花城核心景区项目已基本建成;
神秘骊靬景区影视城初步成形、骊靬文化展示中心主体封顶;
双湾镇“十里花海”车窗景观、大漠营盘游乐项目(一期)及东寨藜麦观赏基地、七彩花谷、毛卜喇民俗村、车辘沟石林等一批旅游项目基本建成,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快速增长,“中国镍都、神秘骊靬、紫金花城、沙海乐园”旅游形象品牌越来越鲜明,全市旅游业呈现出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意见》强调,要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同时提出四个主要目标,就是“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这既是当前旅游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也为我们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作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我省实现绿色发展崛起重要支柱产业的战略部署,全省旅游业发展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良好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和社会基础已经形成,旅游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期”。我们必须要坚定发展信心,抓住难得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取超常规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搭上建设旅游强省的快车,在区域旅游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

为此,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大景区建设规划和旅游资源实际,提出了“一体、两翼、一带、两线”全市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一体”,即按景城一体化全域旅游理念打造城市主体。“两翼”,即以金川区为北翼,着力做好花卉产业文章,将紫金花城景区打造成为西部驰名的香草花卉生态休闲旅游区、汽车运动体验区、河西走廊自驾游集散地和中国最美沙漠探险旅游后勤保障基地;
以永昌县为南翼,着力挖掘“四老”资源,举全市之力将神秘骊靬景区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西文化交汇地、文化古迹游览区、红色文化传播地和休闲度假旅游区。“一带”,即联合周边武威、张掖、青海门源、内蒙古阿拉善盟构建自驾游黄金廊道,加快融入丝绸之路旅游黄金带。“两线”,即依托“甘青蒙”区域旅游大环线,培育形成北线生态休闲游、南线历史文化游两条精品旅游线路,通过不断提升“紫金赏花、骊靬揭秘、祁连揽胜、工矿探奇、乡村寻美和沙漠历险”六张特色名片的吸引力,把进入河西走廊的“过路客”变成我们的“过夜客”,实现旅游产业总量和发展质量“双提升”,通过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将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区长文旅发展大会讲话篇2

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并对下一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谋划,超常规地促进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全省五大精品旅游区和中国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建设进程。刚才,张书记对“十五”以来全市的旅游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十一五”期间的旅游发展作了总体部署。省旅游局、成都市旅游局领导还将作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不失时机地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充分肯定旅游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旅游业发达和先进地区相比,与省、成都市对我们的要求相比,我们还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现有旅游资源的整合规划、开发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旅游商品销售和娱乐消费总量小;
市场促销的科学性、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宏观决策和旅游行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旅游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我们要认清形势,正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解决,努力实现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失时机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迈进。

旅游消费是物质生活条件改善过程中产生的高级需求,旅游需求趋于大众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又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旅游业资源储量大、开发条件好、综合效益高、环境污染少,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扩大消费需要,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几乎涉及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旅游消费作为最终消费,可以为其他行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具有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波及效应和倍增效应。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元。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其关联带动作用,必将有力地促进服务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消费升级,扩大市场需求。三是加快旅游业发展,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富裕城乡群众。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很大。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就能带动增加5个就业岗位。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征地农民不断增多,加上下岗职工,新增毕业的大中专学生,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巨大。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对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加快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是城市面貌、文明程度、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抓旅游业就是抓投资环境和城市形象建设。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展示我市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投资环境,扩大都江堰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总的来看,我市旅游业正在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迈进的时机日趋成熟,条件基本具备。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到2012年,要接待游客8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亿元。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努力把成都市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市。

二、加大旅游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力度

规划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十一五”期间是我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时期,制定好“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意义十分重大。要高起点、高水平编好“十一五”规划,以科学规划引领旅游业的更大发展。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统筹考虑区域资源整合,优化旅游要素配置,使规划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功能特色,做到旅游业发展与全面实现“两最两强”目标相协调,旅游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相配套,旅游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及各项专业规划相衔接。同时,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开发程序,加强规划实施监督,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在旅游发展规划指导下,建立旅游业“十一五”重点项目库,提高项目策划和建设水平,努力把重点项目和重点景区打造成为旅游精品。

在完善和实施旅游业发展规划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做到“三个结合”,推动“四个转变”,实现“五个加快”。一是把发展旅游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依托都江堰、青城山等自然资源和重要文物古迹发展起来的传统观光旅游,是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重要基础。都江堰、青城山又是世界文化遗产,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功能,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环境承载力之上,在注重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在开发经营中加强保护。要深入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努力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二是把发展旅游业与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要大力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加强与九寨沟—黄龙、乐山—峨眉山等省内外著名旅游区的合作与联系,促进线路对接、客源互送、促销联手、管理协调,以大联合推动大发展。三是把发展旅游业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城市是旅游业的主要载体,旅游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涵。要以城市环境和品位的提升吸引更多的游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要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凝聚和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推动旅游业由景点的单元竞争向城市整体竞争转变,由单一的门票消费向综合消费转变,由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由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
加快提升市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旅游行业应变力,提升旅游市场吸引力,提升旅游企业内生力,提升旅游发展支撑力。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要以规划为指导,以城市为中心,以资源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加快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旅游为主导、特色旅游为辅助的旅游景点开发和发展模式。要进一步发挥会展节庆活动的品牌价值,使之成为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要。一是加快精品旅游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国水利论坛、复兴街文化旅游街区、多功能“游客接待中心”、灵岩山综合开发等项目,建成世界水利文化的体验之城,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城、川派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展示之地,高品位打造都江堰水文化精品旅游区。尽快实施青城山国际观光休闲集镇、青城后山旅游景点综合改造、旅游古镇建设改造、中国道教博物馆、青城外山文化观光度假区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着力建设中国道教文化名镇,高质量打造以体验道教文化生态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要加快龙池生态旅游度假区、虹口生态度假示范区、紫坪铺库区旅游综合开发,高效益打造龙池—虹口生态动动休闲度假精品旅游区。二是要抓好旅游节庆活动。我市的清明放水节、道教文化节、消夏夜啤酒节等节庆活动已具有一定的品牌和知名度,我们要继续办好,并办出水平,提升产业联动效应。

三、努力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

竞争性强是旅游业的重要产业特征,这既体现在资源竞争和产品竞争上,又体现在产业竞争和目的地竞争上。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必须大力拓展旅游市场,扩大服务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一)大力开拓旅游市场,塑造都江堰旅游新形象。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宣传旅游产品,塑造旅游形象,开拓旅游市场信息是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推介。在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加大成都市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我市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长寿之乡和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品牌效应和市场效应,采取各种营销手段,不断提高我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积极推行“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媒体联姻,电子联网”的大旅游促销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的促销体系。进一步整合旅游节庆活动,办成我市的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外事、侨务、对台、文化、出版等对外渠道,广泛开展旅游宣传活动。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承办和接待各种国际性、全国性会议、展览、赛事等大型活动,集聚人气、扩大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拓宽旅游服务领域,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拉长产业链,是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也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重要途径。旅游消费是综合消费,必须积极向购物、娱乐、商务等消费环节拓展,向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延伸。一是扩大旅游购物消费。目前,旅游者在我市的购物消费占旅游总消费比重仅为20%左右,与发达地区普遍的40%至60%相差很大。要大力开发具有都江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土特产品和大众旅游商品。大力培育旅游商品销售市场,在主要旅游区(点)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购物中心,积极发展旅游商品中介机构,促进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的良性互动。二是发展旅游文化娱乐项目。文化娱乐消费是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在我市的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短,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文化娱乐项目不够丰富有关。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项目,有利于改善旅游消费结构,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销售收入。要充分发掘我市水文化和道教文化的特点,打造文化精品,丰富文化娱乐活动,使其逐步成为我市重要的旅游品牌。三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和市场的新需求,大力发展商务旅游、工农业旅游、科技旅游、修学旅行、会展旅游等新型旅游,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四、以改革开放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

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创新。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多元投资,不断为旅游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去年我市召开了旅游发展大会后,市上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有力促进了我市旅游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促进旅游宏观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同时,还要在乡镇建立旅游管理机构,调动乡镇发展出旅游业的积极性。要鼓励和支持乡镇按照“资源与市场结合,开发与保护统一”的思路,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整合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要冲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支持跨地区、跨部门合力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解放和发展旅游生产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深化旅游运营机制改革。企业的活力决定竞争力,要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营机制,大力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素质。积极实施旅游景区(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推进旅游景区(点)的市场化进程。加大旅游企业重组整合力度,推动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优化产权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要营造公平公开的旅游市场环境,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旅游企业增添发展空间。

加快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要实现加快发展,必须学会运用市场的方法,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发展资金,要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新局面。鼓励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合理运用项目特许权、运营权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开放步伐。要紧紧抓住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新机遇,积极引进资金、管理、技术等关键发展要素,加快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整体竞争力。大力吸引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饭店集团参与旅游饭店的经营管理,加快我市旅游饭店集团化进程。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旅游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五、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集成”产业。各部门、乡镇要把发展旅游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创造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

(一)加快人才培养。旅游是人对人、面对面的服务,需要从业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友善的服务态度。目前,我市有7万余人从事旅游业,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显得尤为关键。要适应旅游发展急需人才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现有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班机构的作用,有计划地定向培养各类旅游专门人才。大力加强在职培训,推进旅游技术工种的技能培训,积极推行旅游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管理、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加强旅游业对外交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业务骨干接受培训,学习现代旅游管理知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有针对性地聘请一些国内外旅游专家为我市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咨询、规划设计、市场促销和业务培训,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管理人才来我市工作,推动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加大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措施,2004年,设立了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今年又出台了《成都市旅游发展优惠政策》,有关部门和乡镇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旅游业的一系列措施和决策,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乡镇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点的全局高度,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旅游业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关联度大、综合性强的大产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旅游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对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工作,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积极主动地帮助旅游经营单位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文明的人文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要大力加强“平安都江堰”建设,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为旅游业发展创造和谐、安全、优美的环境。

同志们,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大举措,成都市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加快推进旅游强市建设,为实现“两最两强”目标,建设和谐都江堰作出新贡献。

           

区长文旅发展大会讲话篇3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实现“十二五”贵阳旅游业大突破大提高

——在贵阳市第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6月18日)

李再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贵阳市第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以及全省第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总结“十一五”以来我市旅游业发展成绩,进一步找准问题,把握机遇,研究部署“十二五”全市旅游业发展工作,实现我市旅游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这次会议,得到了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局、省体育局等省直部门的领导亲自到会指导。在此,我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军同志的委托,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各位领导、各位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

“十一五”时期,我市旅游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创新发展。一是在思路理念上有创新。明确科学发展、生态发展的战略思路。立足贵阳,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抓旅游。确立抓旅游就是抓城市品位、抓城市形象的理念,就是抓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新经济增长点培植的理念,就是抓一、二、三产全面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就是抓就业岗位增多、群众收入增加、财政实力增强的理念。二是在体制机制上有创新。成立了市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旅游工作;
将市旅游局升格为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组建市旅游执法支队,扩大了旅游协调职能,强化了旅游执法力度;
设立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旅游项目建设、市场促销等进行扶持奖励;
成立了贵阳市旅游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构建旅游投融资平台,旅游投入实现多元化。三是在基础环境上有创新。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公共绿地、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避暑之都、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等称号。实施了一批带动性强、推动贵阳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开发建设了南江大峡谷、保利温泉、“十里画廊”、“泉城五韵”、白云动漫主题公园欢乐大世界、乐湾国际温泉城、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等精品旅游景区,6个景区跻身国家4A级景区行列,高级景区占全省50%以上。引进了凯悦、希尔顿、喜来登等国际品牌酒店入驻,成为西部城市国际品牌酒店最多的城市之一,星级以上酒店达到55家,酒店年接待能力超过600万人次。四是在管理服务上有创新。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配套,旅游中介机构不断壮大,旅行社占全省60%以上;
导游占全省80%以上;
加强对旅行社、星级饭店、重点景区的规范管理,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投诉逐年减少,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游客满意度明显提升。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旅游经济运行暨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贵阳在全国游客中的满意度大幅上升,跃居第15位,在西部城市中排第2位,仅次于成都。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以上。旅游接待量从2006年的1854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3947万人次,年均增长22.14%,2010年接待人次位列西部省会城市第三,仅次于成都、西安。旅游总收入从2006年的84.54亿元增加到425.96亿元,年均增长48.36%,位列西部省会城市第二,仅次于成都。游客的人均消费从2006年的456元增加到2010年的1079元,增长了2.37倍。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地、州、市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市直各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也是旅游战线的同志们贡献智慧、辛勤工作的结果。这些成绩,为我市“十二五”旅游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时期,因为各种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认识上存在差距。对旅游业的战略性、带动性、配套性、唯一性和国际新的旅游理念还有认识不到位的地方。体制机制的灵活性上存在差距。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需进一步加强,调节、引导市场的作用发挥还有不到位的地方。环境营造和服务上存在差距。服务理念、工作作风、人才培育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旅游产品打造上存在差距。缺乏核心旅游产品,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延伸上存在差距。旅游商品研发、市场开拓、产业融合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十二五”时期,旅游业要实现加速、转型、跨越,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差距和不足,把握机遇,突出优势,努力开创旅游业发展新局面。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十二五”时期,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力实现增比进位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深入分析我市旅游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研究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旅游业实现大突破、大提高的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坚持走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路子,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总体要求,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速度;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着力改善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着力强化资源保护,实现持续开发;
着力扩大开放,强化区域合作;
着力宣传推介,打造贵阳品牌,实现旅游业三年大突破、五年大提高,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现代服务业。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形成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二是坚持产业提升与产业融合相结合。推进旅游业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三是坚持重点突破与区域协调相结合。立足实际,凸显特色,挖掘内涵,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统筹兼顾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内涵式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主要目标:实现“三年大突破”,用三年时间,在交通、宾馆等基础设施上实现大突破;
在精品景区、精品线路打造上实现大突破;
在旅游与文化等产业融合上实现大突破;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大突破;
在宣传推介上实现大突破。到2013年,旅游接待总人数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682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实现翻番,年均增长30%,达到934亿元。实现“五年大提高”,到2015年,旅游接待总人次达到9800万人次,其中入境过夜旅客人数年均增长22 %,达到28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达到15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1%,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1%,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间接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以上。把贵阳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和中西部旅游集散中心。

三、把握机遇,跨越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一是国家、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把旅游业提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新高度,给我市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二是世界经济复苏,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国家增多,国际交往频繁,人口流动性增强,旅游业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处于黄金发展期。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度假疗养旅游等成为新时尚。贵阳独特的生态、气候优势将全面释放出价值,给我市旅游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四是我市面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黔中经济区区域规划实施等重大战略机遇,对提高区域旅游话语权和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契机。五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贵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贵阳当好“火车头”、“发动机”,为我市整合利用全省资源,巩固和发展全省旅游集散中心带来全新机遇。六是按照“十二五”确定的发展目标,我市旅游投资强度将进一步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旅游要素体系不断健全,必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奋力开拓,实现旅游业发展大突破、大提高。

(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大突破、大提高。按照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标准,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加快贵阳—广州、贵阳—长沙、贵阳—成都、贵阳—重庆、贵阳—昆明等快速铁路以及厦蓉高速公路等建设,加快龙洞堡机场改扩建项目建设,开通更多航线,尽快形成更为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同时加快交通运输体系向旅游景区延伸。特别要统筹好旅游景区(点)、旅游设施的规划建设,注重城市美化、亮化等基础项目,对一些重点项目一定要精心设计,力求每建成一个项目,就增加一处景观。二是加快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提升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行、旅游厕所等服务设施建设,形成特色突出、结构合理、总量适度的旅游服务供给体系,彻底扭转“一车难求、一房难求、如厕难”的尴尬境地,全面提升全市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三是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爽爽贵阳网”和“爽爽手机网”等平台作用,规范旅游服务热线,完善旅游咨询发布系统,大力发展网上旅游政务与商务,实现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产品和服务网上预订一体化。

(二)在打造旅游品牌上实现大突破、大提高。我市旅游业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类似九寨沟、张家界、黄果树等核心旅游品牌,没有到了贵阳非去不可的景区。我们必须在打造旅游精品、形成旅游特色、培育知名品牌上狠下功夫,多打品牌、多造名牌、多出精品。一要打造品牌景区景点,培育核心吸引物。要积极支持青岩古镇、天河潭和南江大峡谷创建5A级景区。高标准继续加快建设、包装和宣传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乐湾国际温泉城等景区。把南明河打造成景观河,规划建设红枫湖、百花湖湿地公园,做成旅游产品。力争三到五年内打造几个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吸引力的品牌景区,逐步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景区产业聚集群。二要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线路。依托省会城市的功能,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密切协作,在做好本市旅游精品线路的同时,与省内外城市共同打造精品线路,增强旅游线路的含金量,加快形成以贵阳为中心、辐射全省的1小时、2小时乃至3小时的旅游圈,使贵阳成为游客到贵州旅游的必来之地。采取奖励措施,鼓励旅行社组织游客到贵阳购物、休闲、娱乐。三要打造名牌旅游企业。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促进资金、政策等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贵阳旅文集团、贵州青旅、贵州海外、黔粹行等名牌旅游企业(集团),通过重组、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对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资源进行重组,加快发展成为具有知名品牌和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打造贵阳的“旅游企业航母”,从根本上增强我市旅游的竞争力。

(三) 在旅游与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上实现大突破、大提高。要用“大旅游”的思路抓旅游,围绕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抓旅游。充分考虑旅游文化元素,规划建设一批博物馆、歌剧院等功能性要件,打造以美食、购物、会展为支撑的消费之都,构建集观光、休闲、会展、美食、演艺、运动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古镇文化、阳明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文化内涵,创作一批体现贵阳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名歌,编排一批满足不同层次游客品味的节目,高质量拍摄《王阳明》、《解放贵阳》等一批有利于提高贵阳知名度、底蕴深厚的电视剧或电影。下大力建设文化休闲项目,引进投资者建设青岩影视城,抓紧启动青云路酒吧一条街、汉湘街建设,加快多彩贵州城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延长游客在筑停留时间,提升旅游综合效益。打造更多名牌旅游节庆活动,筹办好避暑季、温泉季和贵阳国际生态文明会议等节庆活动,打造几个在全国叫得响的会展品牌;
积极承办国际国内的重大比赛,争取运动队在筑设立主场或训练基地;
办好“美食节”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活动吸引力、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

(四)在体制机制上实现大突破、大提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体制机制,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一是完善市场准入机制。结合实际确定旅游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广大市场主体的创业活力,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开发旅游业。积极引导品牌连锁酒店管理乡村酒店(旅馆)。二是推进市场化运作。借鉴国内优秀景区成功经验,以行政推动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大力推进旅游景区(点)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通过改制、转让、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促进旅游景区(点)走向市场。走市场化的路子,通过景区联合、捆绑销售、公司运作等途径,推进旅游资源的深度整合。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业。要充分利用资金市场,通过企业上市、项目融资、联合融资、投资合作、信托等方式,扩大旅游企业经营规模;
进一步加大金融业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

四是健全旅游标准化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研究出台《贵阳市休闲观光旅游示范标准》、《贵阳市社会旅馆服务质量标准》等,完善旅游标准体系;
研究出台《贵阳市住宿业管理条例》,进一步健全我市旅游法规体系,推动我市旅游法制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深入开展“零负团费”、挂靠承包经营、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专项整治行动,努力营造游客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在宣传推介上实现大突破、大提高。富玉书记曾说过,“旅游是三分景,七分推”,说明旅游是典型的“形象产业”和“眼球经济”,宣传推介至关重要。我们要坚持以避暑旅游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和推广“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温泉之城”品牌。要坚持高水平策划创意,充分利用央视、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广播、互联网等进行宣传。加大营销整合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文化”、“旅游+经贸”、“旅游+地产”、“旅游+会展”和“旅游+体育”等打包宣传的模式,联合开展城市宣传和产品促销。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国家旅游局各驻外办事处、境外大型旅游批发商、国际专业组织(机构)合作,利用各类国际国内旅游展览会、交易会开展深度促销。加强日、韩、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宣传推介力度,针对日本、韩国等国家主要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开辟新航线,努力稳定入境游市场份额,打破入境市场瓶颈。积极引导省内外景区广告互换、信息互通、客源互送,实现市场共享、互利共赢。

四、加强领导,合力推进

旅游业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努力形成领导有力、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旅游业发展提高到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来认识,要作为最大的民生产业来抓,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旅游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健全组织机构,确保领导、责任、措施“三到位”。市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市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及时研究和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落实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规划指导、形象推介、市场监管、政策研究、督促协调等职责。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形成全面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加大投入,政策扶持。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建成旅游精品;
加大旅游培训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大配套要素的投入,完善城市功能;
加大旅游商品开发投入,提高旅游综合收益;
加大旅游宣传的投入,市级旅游发展资金重点用于旅游形象宣传、规划编制、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发改、财政、建设、交通、农业等有关部门,在安排专项资金的使用时,要统筹考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对涉旅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要给予支持。各级各部门要落实兑现土地优先、税费减让、水电气优惠等各项政策,营造良好的旅游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

(三)培养人才,增强后劲。当前,我市急需高水平管理经营人才、规划策划人才、宣传营销人才、导游服务人才等专门人才,要把旅游人才工作作为全市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营造吸引人、培养人、留住人、激励人的良好环境,充分利用在筑高校、旅游职业院校等开设旅游课程和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大力引进高端旅游人才,使旅游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能适应旅游发展需要。

同志们,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正面临国家政策支持,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等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求真务实,自加压力,奋力拼搏,实现我市旅游业“三年大突破,五年大提高”,为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当好全省“火车头”、“发动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区长文旅发展大会讲话篇4

在全区旅游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旅游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各位专家讲了对全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XXX区长针对全区旅游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也讲了具体落实意见,我完全赞同。借此机会,我也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对长期以来给予我区旅游工作关心和支持的各位专家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全国各地的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管理理念与现代化的新型业态发展不相适应,能否顺应未来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时解决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对旅游主管部门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体制机制来说,旅游业面临着"小部门推动大产业"的困境。旅游管理体制上,产业资源要素分散,难以有效整合。在产业发展机制上,旅游部门需要协调的部门众多,合力推进的机制急需形成。从方法手段来说,旅游部门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城市合力营销、推动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方法还不是很多。下面,对于新形势下的旅游业发展形势和如何更好的做大做强雁山区旅游业,我讲几点体会和感悟,供大家借鉴探讨。
  第一,只有积极主动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旅游部门才能赢得地位。旅游产业关联作用大、带动性强的特点已为人们所认识,这也是区党委、政府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的原因所在。要积极发挥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旅游管理部门就需要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发挥产业功能,要贴近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全局服务和做出贡献。从产业发展的要求出发,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雁山区各方面的优势,统筹规划,有效组织,形成科学的旅游业发展体系。所以,旅游部门要从传统的行业管理部门向产业的引领部门转型,要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旅游抓旅游,积极谋划产业的整体布局,研究产业的发展趋势,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真正使我区的旅游消费进入大众化时代、旅游形式进入休闲化时代、旅游科技进入信息化时代、旅游环境进入低碳化时代、旅游产品进入高端化时代、旅游产业进入综合化时代。
  第二,只有牢牢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条主线,旅游产业发展才能有所作为。旅游业是最先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也是一个十分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拓的行业。我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创新,现实也告诉我们,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才有主动权。体制机制的创新是解放旅游生产力,解决现有矛盾和制约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也是发达旅游城市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各兄弟城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已经创造出了不少卓有成效的举措和做法。近年来,上海、杭州、成都等地都在政府主导、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迈出了大步,上海、杭州都成立了旅游委。成都市政府创新了协同推进、景区管理、公共服务、城市营销四种机制,在旅游资源一体化、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旅游项目审批、旅游政府雇员制等方面创出了一系列的经验,这些创新体制机制的具体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参考。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利用我区旅游资源质量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要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人文历史为基础,依据资源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在深入挖掘山水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体现雁山区整体形象、适应国际国内旅游者需求的旅游新产品,确立自己可长期依存的"地方特色",不断增强雁山区的旅游吸引力。
  第三,只有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合力兴旅"发展战略,旅游强区建设才能取得实效。在现阶段产业发展初期,一定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型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加大对旅游产业各个要素的整合,优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强化旅游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政府主导、合力兴旅"的大旅游发展战略,既是我国旅游产业十余年来快速发展的源泉所在,也是旅游发达城市实践经验的宝贵总结。只有政府加强主导,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推旅游产业,我们的旅游强区建设才能取得成效。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资源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实行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在政府调控基础上实现市场化运作,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开发旅游市场,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运用市场规律促进旅游业发展,提高雁山区旅游业在区域内的竞争力。同时,要特别加强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贯彻"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采取积极有效的动态保护措施,切实做好生态环境和各类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同志们,搞好全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通过今天的座谈会,我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逐渐明晰,下一步的关键任务就是落实。要实现我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建设一支知难而进、积极向上的干部队伍,形成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锤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树立高效廉洁、勤奋敬业的行业新风。我们一定要以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态度,知难而上,攻难克坚,创造雁山区旅游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区长 讲话 大会 区长文旅发展大会讲话【四篇】 区长文旅发展大会讲话 文旅区区长

本文来源:https://www.taohy.cn/fanwendaquan/jianghuagao/41337.html

推荐内容